鄉村旅游目的地文化遺產挖掘利用價值
時間:2022-04-20 09:11:50
導語:鄉村旅游目的地文化遺產挖掘利用價值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鄉村文化遺產資源極其豐富,價值無窮,是鄉村振興多維度發展的雄厚資源之一。各鄉村旅游目的地不同程度地對其進行開發和發展,但多側重于如何利用方面的研究,對文化遺產挖掘利用的價值認識分析成果相對匱乏,亟待進一步拓展和深入。筆者主要從政治經濟、文化生態、社會教育等幾個維度,試圖對鄉村文化遺產在鄉村旅游目的地的價值意義進行分析,以期為文化遺產挖掘利用提供政治、經濟、文化、生態、教育等方面的路徑啟示,以助推鄉村旅游目的地對其文化遺產挖掘利用價值更清晰可見,更深入理解,更科學利用,更持續長久,進一步貫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關鍵詞:鄉村振興;鄉村旅游目的地;文化遺產;挖掘利用;價值分析
1研究背景
在知網上以“鄉村旅游+文化遺產”為關鍵詞進行搜索,截至2022年3月4日,結果包含50多條,將文獻進行梳理發現,關于鄉村旅游與文化遺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文化遺產在鄉村旅游中的利用及促進作用研究[2-3];二是文化遺產保護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研究[4];三是鄉村振興背景下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與開發、挖掘與利用[5-11]。各鄉村旅游目的地不同程度地對本地文化遺產進行開發和發展,但多側重于如何利用方面的研究,對文化遺產挖掘利用的價值認識分析成果相對匱乏,亟待進一步拓展和深入。鄉村文化遺產是中國文化遺產的關鍵組成部分,也是鄉村旅游目的地發展旅游業的雄厚資源,更是鄉村尋求全面振興的文化命脈所在。為使得鄉村文化遺產更好地得到挖掘利用,進一步探求鄉村文化遺產對鄉村振興的各方面的價值作用,增強鄉村旅游目的地的振興力和持續發展力,就必須對文化遺產挖掘利用的價值進行探討研究。
2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旅游目的地文化遺產挖掘利用的價值
2.1政治經濟價值
2.1.1有利于鄉村旅游目的地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對鄉村旅游目的地文化遺產旅游資源的挖掘保護到傳承利用,必須踐行從探索實踐中來到理論實踐中去,政策制度的完善程度關系到對鄉村文化遺產的挖掘利用的合理科學性。為配合鄉村旅游目的地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與傳承思路更應該思考制定符合當地情況的政策,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監控的科學性和管理手段也需要進一步創新和豐富,只有對鄉村旅游目的地的文化遺產有了科學的監管認定,配套以完善的政策法規,結合當代文化旅游發展啟示,探索更為有力的創新機制,才能切實地保護好鄉村旅游目的地文化遺產資源。換言之,要想鄉村旅游目的地文化遺產資源的價值得以體現與利用,就得配套完善的相關政策、科學的監管和創新發展的機制。2.1.2有利于鄉村旅游目的地文化遺產資源與鄉村旅游業深度融合鄉村文化遺產資源是鄉村豐富資源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鄉村的感召魅力所在。當下,鄉村文化遺產旅游這種旅游模式興旺發展,使得鄉村旅游目的地各種文化遺產被越來越多的游客知曉并懷有向往之情。鄉村旅游與鄉村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深刻為旅游增添靈魂和意義,開展鄉村文化旅游,需要的是獨特且豐富的鄉村文化氛圍,因此,鄉村旅游目的地要清醒地認識到其文化遺產的重要性,自發有為地進一步探索加強對鄉村傳統的人文風尚、文物古籍和建筑遺址的挖掘利用,進而形成鄉村旅游目的地持續有力發展鄉村文化旅游的基礎和信心。毫無疑問,鄉村文化遺產資源會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有利于鄉村旅游目的地文化遺產資源與鄉村旅游業深度融合,持續發展。
2.2文化生態價值
2.2.1延續鄉村生命力和獨特性一個鄉村的真正活力常常體現在其自身那無可替代的傳統文化和風土人情之中。鄉村文化遺產蘊含著中華兒女質樸勤勞、謙恭友愛的傳統美德,也包含著當地獨有的風俗人文。鄉村文化遺產的靈性是它的原生性和獨特性。鄉村文化遺產基本不可再生,一旦遭受破壞將損失慘重,即使再用高科技技術修復也恢復不了它的文化價值[3]。再者,鄉村文化遺產是一個大的整體,與當地人文山水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我國在旅游業取得巨大經濟成就的現階段,鄉村旅游業是其重要參與方,因此,加大對鄉村旅游目的地文化遺產的挖掘利用就非常有必要。只有切實地挖掘利用好鄉村文化遺產,才能彰顯鄉村的生命力和獨特性。2.2.2增進鄉村居民的文化自信和營造文明鄉風鄉村的文化自信重要來源在于鄉村的本土文化遺產。作為鄉村旅游目的地的文化遺產更能為當地居民提供自信和自豪。鄉風文明程度是當地文化自信的側面表現,我國是一個擁有悠久鄉土文明的國家,講究耕讀第,有意識地尋求和保護傳承并且弘揚悠久深厚的傳統鄉村文化遺產,對鄉風文明的建設無疑是有重大作用的。同樣的,當鄉村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文化自信水平提高,就能清楚地認識到當地文化遺產的魅力和重要性,自然加入到文化遺產挖掘利用的工作中,鄉風文明也就在這過程中得以建設發展。例如,各地鄉村文明示范村的建設,對“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等傳統文明的塑造,借助的都是鄉村當地獨一無二的文化遺產。因此,研究鄉村旅游目的地文化遺產挖掘利用的重要價值體現之一就在于其對鄉村居民文化自信的增進和鄉風文明的建設。2.2.3營造干凈美麗、生態宜居的鄉村環境鄉村環境的建設是鄉村經濟發展過程中必須重視的問題,尤其鄉村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經濟發展迅速,更應該把鄉村生態環境建設作為重中之重來看待?!吧鷳B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在發展鄉村旅游經濟時,要注重與鄉村生態環境和鄉村文化互相結合、互相促進[12]。對鄉村旅游目的地文化遺產資源進行系統的統計與保護,合理的開發與建設,使得鄉村面貌整潔干凈美麗,不因游客的增多而遭到破壞。再依托相關的基礎設施,多方打造,點面結合,把旅游地建設成生態好、宜居住、風情獨有的特色地區。那么,鄉村旅游目的地文化遺產挖掘利用的價值研究得以體現,對鄉村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得越好越科學,也就是對營造干凈美麗、生態宜居的鄉村環境有力證明和持續體現。
2.3社會教育價值
2.3.1引導鄉村旅游目的地居民提高文化遺產保護意識我國鄉村旅游業發展起步晚,但發展速度迅速,很大程度是特別重視經濟利益而忽視了對文化元素的挖掘利用,使得文化遺產遭受一定破壞,不利于鄉村旅游內涵豐富和長遠發展。近年來,特別是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各旅游目的地明顯加大對傳統文化遺產的保護宣傳和傳承作為,使得其經濟文化各方面價值深刻體現,當地居民也開始認識到唯有挖掘利用好文化遺產,才能使它持續為鄉村發展和自身生活2022年4月下RuralRevitalization鄉村振興97水平提高服務。因此,鄉村居民開始自發地加入到保護和傳承文化遺產資源的行列中來,例如,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更加重視,積極尋找傳承人,或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宣傳;建造民宿時不破壞原有的遺產建筑和原生風貌;積極配合政府相關部門對文化遺產的統計記錄舉措等。鄉村傳統文化遺產經歷了上千年歷史的洗禮,意義深厚,因此,對于鄉村旅游目的地居民來說,要保護和傳承發展好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文化資源,應充分認識到其價值,想方設法提高自身素質,為本地長遠持久發展添磚加瓦[4]。2.3.2引導鄉村旅游者提高自身旅游素質和文化共鳴當前,鄉村旅行人員與日俱增,他們之中很大一部分是為了感受鄉村傳統文化的文化遺產旅游者。文化遺產旅游者到鄉村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動機一般是了解鄉村傳統文化,感悟其獨特魅力,進而抒發自己的鄉愁情懷,尋求內心的文化共鳴。可見,鄉村旅游目的地文化遺產的挖掘利用對于旅行者來說,無論是滿足對鄉村生活的美好向往之情,還是增益自我身心健康,都有積極豐富的價值意義。因此,大量的鄉村文化遺產旅游者懷著敬畏的心情,自覺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質,積極尊重鄉村當地旅游文化和居民的辛勤勞作,把保護鄉村文化資源作為前提,把自身旅游享受作為情感報答,努力做一個鄉村文化遺產保護與宣傳的參與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達到文明旅游的效果。同樣地,鄉村居民是本地傳統文化的創作者和守護者。旅游者的態度影響當地居民的態度,居民的態度也會影響旅行者的心情,因此,營造和諧文明的旅游環境是極其重要的,鄉村旅游目的地所產生的文化共鳴需要多方共同維護。2.3.3引導鄉村旅游目的地發揮文化體驗價值鄉村旅游目的地文化遺產豐富多彩,特色鮮明。當地利用鄉村旅游業迅速發展,讓更多公眾了解鄉村地區文化生態遺存和體驗鄉土生活,非常有利于社會民眾理解體悟傳統的農民智慧和農業智慧?,F在許多鄉村旅游目的地建立農業文化體驗區,設計了許多體驗項目,讓游客們親身體驗,親自感悟,理解農民的智慧和農業的意義,具有極其良好的社會效應,也有著非凡的教育意義。例如,人們熟知的云南梯田文化,當地就設計了抓魚、插秧、耕地等體驗環節;信陽農村毛尖茶園也設置了采摘茶葉、曬茶、品茶等傳統工藝的體驗項目。保護傳承并合理利用這些鄉村旅游目的地的文化遺產,有利于大力弘揚物質循環利用的生態觀,并有助于培養人們的節約環保意識,建設文明鄉村,實現文明旅游。鄉村旅游目的地為追求長遠向上發展,必然要利用好文化遺產資源中的優質文化。
3結語
鄉村旅游目的地中的文化遺產挖掘利用是活化鄉村記憶、促進鄉村振興的有效手段。要大力促進文旅融合,弘揚傳統文化,提升生態保護,科學有效地促使鄉村旅游目的地在振興戰略大背景下更好地發展進步。同時,鄉村旅游目的地的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是當代鄉村發展重要的研究課題。鄉村文化遺產種類繁多、價值厚重,它的挖掘利用路徑探索,除了要對其價值有充分認識和利用,其他方面的挖掘研究也極為重要,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陳慧英.提升鄉村旅游經濟發展的鄉賢文化研究[J].武漢輕工大學學報,2021,40(4):77-82.
[2]白鴿.鄉村振興背景下廣西農業文化遺產旅游活化保護模式構建[J].南方農業,2021,15(21):133-134.
[3]周子平,勞國煒.西江流域農耕文化遺產保護性旅游開發探討[J].南方農業,2019,13(21):127-128.
[4]劉瑞享.吉安市文化遺產保護與鄉村旅游資源開發的融合發展[J].中國民族博覽,2020(20):67-68.
[5]陳慧英.鄉村振興視域下鄉村文化遺產資源挖掘利用現狀研究[J].時代金融,2020(3):21-22.
[6]王雪瑩.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旅游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J].南方農機,2022,53(2):102-104.
[7]鄭文換.從文化遺產保護到文化旅游開發的鄉村振興之路:以韓國河回村為例[J].西北民族研究,2019(2):153-160.
[8]葉麗麗.四川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現狀及對策探析[J].南方農業,2018,12(22):74-76.
[9]林青.鄉村振興視域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發展研究[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1(4):32-37.
[10]陳虹.基于創意農業的鄉村文化資源開發的關鍵問題分析[J].南方農機,2022,53(1):90-92+103.
[11]陳慧英.鄉村文化遺產資源開發與鄉村振興互動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0,23(5):144-145.
[12]伽紅凱,盧勇.農業文化遺產與鄉村振興:基于新結構經濟學理論的解釋與分析[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1(2):53-61.
作者:陳慧英 單位:武漢輕工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