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政府向調研組匯報材料
時間:2022-05-05 06:07:00
導語:鎮政府向調研組匯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鎮位于我縣部,東與和**比鄰,西與**鎮相連,北與**鄉相接,距縣城*鎮*公里,距長白山*公里,是通往長白山的必經之路。200*年,我縣進行撤鄉并鎮后,進一步調整和優化了鄉鎮布局,**鎮由原**鎮、小沙河鄉和三道鄉合并為一個鎮,全鎮總面積*平方公里,轄*個行政村,*個自然屯,*個街道,*個社區。鎮內有*個鎮直單位,*個省、州、縣直單位,有*個黨支部,*名黨員。全鎮總人口*人,其中農業人口*人,占*%,耕地面積為*公頃,是全縣最大的農業鎮。
境內生態環境良好,自然資源豐富,盛產各種山野菜及名貴長白山中藥材,精心打造的小沙河人參市場是全州唯一的一個農產品專營市場,聞名省內外,素有“人參之鄉”之美稱;旅游資源開發潛力較大,有雪山湖、羊草水庫等景區、景點;地理位置優越,基礎設施完備,長白山旅游公路和松老公路橫貫全鎮,交通十分便利;全鎮有線電視和程控電話入村率達到100%,通訊發達。*年8月,**鎮被確定為全省改革與發展試點鎮。
總體看,今后五年將是我鎮加快發展的戰略機遇期,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將步入全新的發展階段。從區域優勢來看,長白山經濟圈逐步形成,長白山管委會的輻射拉動,**歷史形成集貿中心,都為**的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區域優勢。從交通優勢來看,東北東部鐵路通道的建設,和龍至三道二級公路升級改造建設,安圖、敦化至長白山公路的改造,使**成為去往長白山觀光旅游的必經之路,交通優勢日漸凸顯。從人文優勢來看,**鎮曾兩度為安圖縣縣城,是清末劉建封縣衙所在地,歷史記載的松云觀、泰安寺、清“大同共合國”址和長白山女真國大王府故址等歷史古跡,都為**文化底蘊注入了豐富的內涵。從資源優勢來看,**地處長白山腹地,盛產道地中藥材,有人參、穿地龍、五味子等100多個品種,其中人參面積達到1250公頃,素有“人參之鄉”的美譽;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其中鐵礦儲量達300萬噸,頁巖儲量達1000萬噸以上,浮石、硅藻土等資源儲量也頗豐。從政策優勢來看,***年被省批準為“十強鎮”試點單位,縣委縣政府在實施“興兩點帶一線”戰略上,把**鎮作為一個“點”來予以重點突破,同時我鎮還被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確立為新農村建設試點鄉鎮,將充分享受諸多優惠政策;特別是今年我鎮又申報了國家小城鎮發展改革試點鎮,更為我鎮的快速發展帶來了機遇。
*年,全鎮社會總產值完成43853萬元,比上年增長11%;農村經濟總收入實現23108萬元,比上年增長10%;全口徑財政收入完成963.8萬元,比上年增長248%;農民人均純收入為4600元,比上年增長12%;第二、三產業及民營產值實現20465萬元,比上年增長15%;招商引資累計完成7000萬元,固定資產累計投入1,2000萬元。
通過對形勢的具體分析和對鎮情的全面把握,我鎮確立的總體工作指導思想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為根本出發點和歸宿,以富民強鎮為目標,以項目建設為中心,以小城鎮建設為重點,以特色產業為依托,主動承接長白山旅游經濟圈的輻射與拉動,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確立實施“工業富鎮,產業立鎮,商貿興鎮”的發展戰略,把**鎮建設成以長白山資源加工業為支撐,以長白山土特產集散地為特點的綜合經濟強鎮。我們確定今年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是:2008年全鎮社會總產值預計達到49115萬元,同比增長12%;農村經濟總收入預計達到25419萬元,同比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預計達到4968元,同比增長8%;全口徑財政收入預計達到1500萬元,同比增長50%;招商引資預計完成8000萬元,同比增長14%;固定資產預計投入2,0000萬元,同比增長66%;第二、三產業及民營經濟產值預計達到23535萬元,同比增長15%;一產與二、三產業收入比例實現6:4,使全鎮經濟發展結構日趨合理。
為完成上述目標任務,圍繞上述工作思路及工作目標,目前我們主要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優化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促進項目建設快發展。
*年是作為項目建設年,充分依托資源優勢、政策優勢、環境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努力推動項目建設,加大對79個儲備項目的招商,我鎮重點推進了長白山土特產品商貿中心(二期工程)、**鎮小黃泥峻銘鐵礦、安圖美克制筆有限公司、明海生態養殖基地四個擴建項目建設和啟動了吉林省鑫瑞祥土特產商行安圖**分行、**鎮星級賓館、長白山歷史文化園三個新上重點項目建設。目前四個擴建項目中長白山土特產品商貿中心、明海生態養殖基地的擴建工程已投入使用。**鎮小黃泥峻銘鐵礦、安圖美克制筆有限公司已進入試生產階段。新啟動的三個項目中,吉林省鑫瑞祥土特產商行安圖**分行、**鎮星級賓館基礎設施建設已經整體結束,現在正在籌備裝修。長白山歷史文化園的規劃、可研、環評和立項等前期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全部結束,現在正在籌備建設實施。2008年仍然把項目建設作為全鎮的中心工作來抓,重點抓以下兩點:
(1)加強重點項目招商力度,逐步形成產業支撐,擴大經濟總量。2008年重點加大對礦泉水、旅游、礦產三個產業七個項目的開發,項目總投資預計47500萬元。一是藥泉水、礦泉水產業。計劃招商對枯水期日流量30噸、盛水期日流量100噸以上的三道白河藥泉水項目和日流量150噸以上沙金溝天然礦泉水兩個項目進行開發。二是旅游產業。計劃招商15000萬元,建設開發長白山歷史文化園工程。項目占地面積1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5萬平方米,景區主要由三園一區組成。由長白山歷史文化演繹園、長白山民俗文化園,長白山人參文化園和娛樂服務區構成。長白山歷史文化演繹園主要展示古代帝王宮廷和民間拜山表演以及民俗崇拜;長白山民俗文化園著重體現薩滿文化和朝鮮族民俗文化;人參文化園主現人參文化故事和放山體驗,娛樂服務區主要滿足游客的生活需求。計劃招商開發**鎮小沙河漁村、三道白河度假村旅游區項目,完成項目建設的前期報批和相關手續的辦理工作。三是礦產產業。計劃招商對總儲量為1551.40萬噸的楊木陶粒頁巖(厚度大于50米)項目、表內儲量為185萬噸的黃泥、盤道村白云石礦項目、總儲量為2.1億立方米的勁松林場花崗巖礦項目進行開發。
(2)挖掘資源,加大項目儲備。進一步完善104個儲備項目簡介、項目建議書、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包裝,為招商引資工作打下基礎。對已開工在建項目加大幫助扶持力度,通過優惠的政策和良好的服務,為項目建設解決實際困難,使小黃泥峻銘鐵礦、美克制筆有限公司早日達產達效,**星級賓館早日開業投入使用。
二、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
(1)抓好試點工作,帶動新農村建設工作全面發展。
**鎮作為省州級新農村建設試點鎮,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20字方針,今年重點實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強鎮容村貌整治,改善農村居住環境。加大對試點鎮和省級試點村小沙河村的綜合整治力度,按規劃對整體鎮容村貌進行科學整治。結合星級村屯創建活動,在全鎮進一步深入開展規范“三圈、一廁、一路、一溝”活動,組織廣大村民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改善村屯生態環境。通過各項整治活動的開展,來更新村民的觀念,改變村民的陋習,樹立文明健康的新風尚。進一步提高廣大村民建設新農村的積極性,為新農村建設創造良好的外部氛圍。二是發展產業項目。加強小沙河村10公頃的五味子基地建設、**屯村等600公頃瓜果種植基地建設、松花村20公頃的無公害草莓基地建設、營林村10公頃的特種苗圃基地建設、明海生態園萬頭豬基地建設,以此來帶動和促進全鎮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時爭取資金75萬元,完成占地10000平方米**屯村瓜果市場續建項目,在今年投入使用。
三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按照試點村新農村規劃,對村屯巷道實施改造建設;實施小流域治理工程,改善村屯生態環境;加強自來水改造工程,解決人畜飲水安全問題;對試點村實施穿衣戴帽工程,改變村容村貌。
(2)以土特產品商貿中心為依托的特色產業工作
①藥材業:全鎮2008年中藥材種植留存面積預計達到2000公頃以上,其中人參1100公頃(含林下參),穿地龍100公頃,細辛150公頃,其它藥材650公頃。藥材總收入預計達到4700萬元,純收入預計達2350萬元,人均收入984元。
②經濟作物:2008年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預計達到2300公頃以上,其中以**屯為主的西甜瓜種植面積達到600公頃,以雙豐、辛平嶺為主的白角瓜子種植面積達到360公頃,以木條、東風、東山葵花、馬鈴薯、蔬菜種植面積達到500公頃,其它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達到940公頃。經濟作物總收入預計達到3600萬元,純收入預計達1825萬元,人均收入767元。
③畜牧業:重點在抓基地,搞扶持上下功夫,切實發揮三道村和明海生態園萬頭豬基地的帶動作用,推動全鎮畜牧業的規模化發展。同時完成占地10000平方米,可容納3000頭牲畜的大型牲畜交易市場。通過規范管理,科學運營來促進全鎮畜牧業健康持續發展。在2008年牛將發展到2萬頭以上,豬發展到3萬頭以上,鹿發展到1300頭以上,蜂達到10000箱以上。畜牧業總收入預計達到6860萬元,純收入預計達2286萬元,人均收入957元。
三、推進城鎮化建設進程。
(1)深入實施工業立鎮發展戰略,推進工業園區建設。
充分發揮**鎮凸現的五大優勢(交通優勢、區位優勢、資源優勢、人文優勢、政策優勢),借助長白山管委會的輻射拉動,實施工業立鎮戰略,依托資源優勢,打造以長白山資源加工為支撐的精品工業,以長白山土特產集散地為特點的綜合經濟。一是積極興建工業園區。按照工業園區發展規劃,采取多種渠道籌集資金,完成園區先期基本農田調整工作,做好園區的“五通一平”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快速拉開園區的基本框架,加大招商力度,逐步使招商引資項目和鎮區的工業項目向工業園區集中。在園區內興建以**礦產資源為主的礦產工業基地,興建以人參為主的土特產品加工基地,以高效經濟作物為主的綠色食品加工基地,以林木特產等資源為主的林木特色加工基地,以長白山旅游紀念品為主的旅游產業基地,真正實現工業拉動農業,工業反哺農業的新農村建設格局;二是主動融入到長白山經濟圈當中。以“產值分計,稅收分享”等優惠政策吸引長白山管委會轄區的工業項目外移和新項目的落戶。
(2)打造具有長白山區域特色的中心城鎮
2008年作為城鎮化建設的全面實施年和城鎮環境的綜合整治年,按照城鎮建設規劃總體要求,圍繞道路、排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把“整潔、大方、生態、文化”作為城鎮化建設的重點方向,強化基礎設施和提高管理服務水平,加快“老縣城”向“新城鎮”--**印象的轉變。
整潔:計劃投資157萬元,在主街道兩側鋪設條石1600米,并統一對主街道兩側鋪設彩磚,涉及到鎮內760米路段,鋪設面積達17000平方米。主街道兩側統一鋪設彩磚后,不僅美化街區,而且能從根本上改變道路衛生狀況。對三個鎮區出入口的高壓線路實施架空改地工程,清理空中網絡線路,實現鎮區立體整潔。
大方:在*年投資150萬元完成23戶居民1345平方米的動遷及地下排水、路基拓寬的基礎上,協調省公路管理局投資1800萬元對鎮區南北出入口3500延長米進行路面鋪設瀝青,由原來9米拓寬到16米;完成兩側明排工程5000延長米。同時借助路面鋪設工程的時機,對鎮內中心路等主街道的路面進行重新鋪設,使鎮內主街道的路面整體實現感觀大方得體。
生態:計劃投資45萬元,對鎮區主干道兩側實施3200延長米的綠化工程。通過綠化設計在主街區形成一條綠色景觀帶,提高鎮容鎮貌的整體效果,增加“綠色、生態”的直接體現,與現有的休閑廣場形成生態綠化帶,共同打造城鎮新景觀。
文化:計劃投資45萬元,增設彩燈100盞、延長夜明道路5000米,進一步擴大鎮區夜間照明面積,為居民夜間文化生活提供方便。以長白山文化來豐富休閑廣場的文化氛圍,通過街區和休閑廣場的燈光景觀,打造**夜景。
四、全力以赴做好當前備耕生產工作
全鎮的備耕生產工作已經全面鋪開,備耕生產的統計和農用物質的準備工作已經基本結束。**鎮現有耕地面積12000公頃。(水田面積500公頃)經過調查統計今年全鎮共需各種化肥5400噸、良種400噸,需要農業貸款2500萬元。截止到目前,全鎮各種農資購入工作已經全面開始。全鎮共調購化肥3650噸,良種210噸,隨著農戶的購買銷售,各類農用物質將陸續購入。備耕生產的前期物質籌備工作已準備就緒。但根據目前的實際情況,今年的備耕生產工作中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冬季降雪少,土壤底墑嚴重不足。根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4-5月份我省氣溫略高,降水接近常年或略少,容易造成春旱;二是今年農村信用社較去年農貸總額大幅度減少,備耕資金短缺;三是種子、化肥等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幅度大,物質備耕進度慢。大豆種子價格在*年為2.3元每斤,今年目前已經漲到4元,據市場預計還有上漲趨勢。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將采取以下措施,以確保備耕生產工作的順利進行。
一是控制壓縮非生產性貸款的數額,確保生產貸款所需金額。同時積極鼓勵增施有機肥以降低生產成本,特別是在今年生產資料大幅度上漲的情況下,要搞好農家肥的利用,通過增施有機肥降低生產成本,保持和提高地力。
二是強化農貿市場監管。目前農貿市場已經全面啟動,3月份將進入農資銷售高峰期,這一期間我們將組織工商、物價等相關部門對全鎮21個農資銷售點進行大檢查,切實保護農業生產安全,維護農民合法權益。
三是加大科技培訓、科技下鄉力度。將科技下鄉與宣傳貫徹十七大精神相結合,組織農技推廣和農廣校等部門成立宣講團,深入村屯進行科技培訓,宣傳各項惠農政策相結合,指導農戶開展備耕生產。重點針對選種、選肥和真假種子、農藥、化肥的識別上加大培訓,以提高農民的鑒別能力。同時結合今年將出現的春旱的實際情況,指導農戶做好抗旱的準備工作,做好宣傳動員,抓住有利時機適時早播。
四是對備耕生產有實際困難的特困戶實行包保幫扶制。在全鎮開展“黨員干部與特困戶結對子活動”。針對各別特困戶的實際困難,實行一幫一,確保每戶都能種上地,使全鎮的備耕生產工作落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