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先進事跡:胸中裝著人民群眾

時間:2022-12-04 03:02:00

導語:個人先進事跡:胸中裝著人民群眾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山東省金鄉縣人,一九四二年出生在一個中農家庭里。

*同志于一九六一年七月在金鄉縣中學初中畢業時,就立下了“人一生,以服從祖國的需要為快樂”的誓言。八月,他懷著一顆火熱的心,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他到新兵連后,連里組織大家學習同志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開展憶苦教育活動。通過學習和戰友們的憶苦,使年輕的*同志懂得了什么是階級、什么是壓迫、剝削,懂得了為什么要革命的道理。他表示決心說:“我雖然沒有受過苦,但是同志們的苦,就是我的苦。我要替階級兄弟報仇!”

*同志在新兵連訓練結束后,被分配到工兵一連六班。該連是個立過戰功的連隊,特別是六班,曾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戰斗中,連續作戰三十多小時,配合我坦克部隊擊毀美國侵略軍坦克三輛,榮立二等功。副連長是個老工兵、戰斗英雄,他的英雄事跡對玉杰同志教育很大。*同志暗下決心,要象副連長那樣,爭當戰斗英雄。不久,部隊去修工事,開始*勁頭很大。可是,十二磅重的大鐵錘,成天掄個不停,他的雙手磨出了血泡,累得腰疼腿酸,干了幾天,便感到工兵太苦,想當坦克兵或汽車駕駛員。連隊針對新戰士的心思,組織大家學習東同志的《為人民服務》和《愚公移山》,講張思德的故事。通過學習和黨團組織的教育,*同志懂得了為人民服務必須和自己的實際行動聯系起來,任何工作都是平凡的,但又都是整個革命事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真正做一個革命戰士,就應該不怕任何困難,黨叫干啥,就安心干啥。從此,*同志克服了怕苦怕累的思想,打錘的速度更快了,成為全排最快的一個。哪里有困難,他就在哪里干。當工程快要結束的時候,他被評為全連的打錘能手。一九六二年二月,在全連新戰士中,他第一個被批準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同志入團后,嚴格要求自己,向英雄人物學習,無論多么艱苦的事,多么細小的事,他都不怕苦,不怕麻煩,樂于去做。在參加訓練時,他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為革命苦練一身硬功夫。一九六二年冬,一個天寒地凍的夜晚,他同全班戰士到被壓得十分堅硬的坦克跑道上去練習挖地坑。一鎬下去,一個白印,挖了一陣,大家手上都出了血泡。有的戰士建議到土質松軟的地方去作業。他對大家說:“我們一定要從難處著想,多練幾手,不管敵人的坦克從松土上來,還是從硬土上來,都要把它消滅。”在他的帶動下,大家自覺堅持苦練。他在日記中寫道:“北風勁吹天氣寒,隆冬練兵勁頭添。誓與北風比高低,不怕風狂天氣寒。五大技術全練硬,防止敵人侵犯咱。”表達了*同志的決心。

一九六三年三月,*同志熱烈響應同志發出的“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誓以雷鋒同志為榜樣,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做一個永不生銹的螺絲釘。他認為偉大的革命理想必須用艱苦的一點一滴的勞動去實現,從“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所以,他處處以身作則,模范帶頭,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

四月間,連里開展“日埋一雷”活動,要求每人每天晚上埋一個雷,第二天再讓別人排除它。開始,*同志對別人埋的雷總是發現不了,而他埋的卻總被老戰士很快找到了。他便虛心向老戰士齊昌君學習,這才發現自己沒有做到一絲不茍,有些小地方留有痕跡。后來,*同志到草地上埋雷,先鏟起一塊草皮,挖好坑,放下地雷,再小心地把草皮蓋上,真是一點痕跡也沒有,可是仍被齊昌君同志很快發現了。他很納悶,就向齊昌君同志請教。齊昌君同志告訴他:“你這次埋的雷偽裝得不錯,可是也還有缺點。你看,路上這兩棵草倒了,那是你的腳踩的,沒有把它扶起來……。”這使*同志受到很大啟動,他更加刻苦認真,練兵勁頭越來越大,一次埋兩、三個雷,有時冒雨堅持野外作業,一點也不馬虎。后來,他埋的雷,有經驗的老工兵也不容易找到了。

五月,連隊進行一次五百里長途行軍,早上三點半出發,剛走二十分鐘,就下雨了。部隊冒雨在泥濘的路上一天走了七十里路。這對*來說,是頭一次。他腳上磨起了泡,累得渾身酸痛,但他仍然幫助大家打洗臉水,給新戰士挑腳泡,又去幫伙房切菜,一直忙到十點多才回到班里。接著,他又點起半截蠟燭,學習革命理論,直到夜深了,才去休息。

六月,連隊去農場收麥子,這時,*同志正鬧肚子。領導上勸他休息,他說:“麥收任務這么緊,我怎么能去休息!這點小毛病,在勞動中鍛煉鍛煉就好了。”指導員不管怎么說,還是“強迫”他休息兩天,并叫班長李文祿監督他完成“休息任務”。但是第二天,*又出現在麥地里,并且割的麥子比別人還多。晚上回來,班里為了照顧他,決定讓他看家,他知道這是班長的“計”,所以,第二天一早他就提前下了地,當大家到來時,*同志已經割了二十多米遠。李文祿同志看到這情景說:“要讓*休息,還真是個‘艱巨任務’!”

八月十九日,部隊去抗洪。出發前,*同志表決心說“當兵是為人民、為黨、為祖國而來的,不管任何工作,黨推到哪里就沖到哪里,就是需要獻上青春也沒怨言。”在抗洪斗爭中,他不顧自己的安危,積極完成防洪搶險任務。運土時,運得多,跑得快。扛草袋,別人扛一捆,他扛兩捆。一天夜晚,他們去運木料,洪水擋住了去路。*挺身而出,在水中一步一步探索前進,幾次掉進深坑,洪水淹過頭頂,可是,他一鉆出水來,馬上招呼大家注意窄道、深溝,終于為同志們探出了通過洪水的安全道路。

*同志熱愛人民,處處維護人民的利益。一次行軍中,一個戰士不小心踩倒了幾棵麥苗,他立即一棵棵扶起來培好土。有時在旅途中,遇到有困難的旅客,他就盡力幫助。十月十六日,*同志外出拉糧,在路上遇見一位體弱的老大娘,行走很困難。他立即前去問明情況,請她上車,一直拉了十幾里,把老人送到家里。大娘贊揚他是“教導的好戰士”,*同志說:“我是人民的勤務員,這是應該做的。”

一九六四年一月,*同志擔任副班長后,更加嚴格要求自己,決心以白求恩同志的精神對待革命工作,并要做到:“在榮譽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質上不伸手”。四月五日,他在攪拌瀝青時,燙傷了右手,傷勢很重。連隊領導勸他住院治療,他說:“‘輕傷不下火線'''',現在咱們的任務這么重,我不去!”這樣只好讓他在連隊治療。但*是個閑不住的人,哪里肯休息。他忍著傷痛跑到工地,用左手去捏裝炮用的泥蛋,用左臂挾運石頭……。大家催他回家休息,他又到山下小河溝里,用左手半盆半盆地為同志們端洗臉水。他還堅持學習,右手傷了就用左手練習寫字。他在日記中寫到:“人最難過的是失去為黨工作的機會,雖然是暫時的,但也很難過。難過也不是辦法,必須振作起來,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七月底,部隊在山區施工。一天夜里,突然下了暴雨,*同志被雷聲驚醒,想到工地還放著施工器材,馬上從床上爬起來,迎著狂風暴雨奔向工地。這時,洪水已經下來了,木料、油桶、抬筐有被洪水沖走的危險。他毫不猶豫地跳入水中搶救。雖然多次被水沖倒,手被砸破,但他仍奮力搬運東西。他和后面來的兩個戰士,經過四十多分鐘的激戰,終于把工地上的十五個空油桶、二十多個抬筐、一百多根木料,全部運到山坡上。他在日記中寫道:“……為了黨,我不怕進刀山入火海,為了黨,那怕粉身碎骨我也甘心情愿。”

理想、前途、幸福,這是每個青年同志在生活道路上都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同志在日記中寫道:“什么是理想,革命到底就是理想。什么是前途,革命事業就是前途。什么是幸福,為人民服務就是幸福。”他是這樣寫的,也是這樣做的。一九六五年初,部隊安排老戰士探親,*同志為了搞好訓練,和照顧其他戰士休假,自己四次推遲探親,直到五月,連里得知他母親有病,給他買好車票,他才回了一趟家。*同志對同志、戰友非常關懷。他看到戰士病了,就熱情照顧;冷了,把自己的衣服蓋在戰友身上;衣、襪破了,主動幫助縫補,是連隊戰士的貼心人。

一九六五年七月,*同志被派往江蘇邳縣張樓公社幫助民兵訓練。在訓練中,他認真負責,嚴格要求,和民兵一起頂風冒雨,泥里滾,水里爬,從實戰出發,苦練殺敵本領。

七月十四日上午,*同志教地雷班民兵進行地雷試爆時,炸藥發生意外爆炸。他在千鈞一發的時刻,為掩護在場的十二名民兵和人民武裝干部的生命安全,奮身撲到炸藥包上,英勇犧牲,年僅二十三歲。

*同志犧牲后,部隊黨委根據他生前的申請和表現,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

*同志入伍以來,曾榮立兩次三等功,被評為模范共青團員。他是雷鋒式的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他的一生是暫短的,但卻是偉大而光榮的。他那一心一意為革命的共產主義精神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舍己救人的高貴品質,將永遠銘刻在億萬人民的心中,激勵青年一代為偉大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事業而英勇奮斗。

*同志犧牲后,黨和人民給予很高的評價。一九六五年十一月四日和六日,濟南部隊裝甲兵某部和他的家鄉舉行了數千人參加的追悼大會。裝甲兵某部和山東省委負責同志參加了大會,高度贊揚了*同志一心一意為革命和舍己救人的革命精神。黨和國家領導人為*同志題了詞。同志親筆錄寫了*同志的詩:“座座高山聳入云,我們施工為人民。不怕工作苦和累,愿把青春獻人民。”同志題詞道:“學習*同志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董必武同志的題詞是“共向雷鋒學,如君領會多。一心為革命,三載保無訛。死義泰山重,書香貝葉過。利人糜頂踵,示范耿星河。”

為紀念*同志,一九六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國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的班為“*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