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黨支部書記的事跡

時間:2022-06-30 03:13:00

導語:村黨支部書記的事跡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村黨支部書記的事跡

記者一行來到*縣*鎮*村村委會時,接待的同志說:“*書記下柚園干活去了。”在村委會等待時,一位群眾告訴記者,*書記任村支書30年了,村民們為他寫了首新山歌:“*書記*,工作積極人品端;關心群眾想辦法,人人稱他好村官。”這引起了記者的好奇心:村官那么多,他有什么過人之處呢?為何能得到群眾這么高的評價?

帶領群眾開荒種柚砍窮根

1978年,26歲的*因為做事勤快、肯幫人,在村里得到不少長輩的喜愛。*村的老支書在退休前特意找到*,要他支書工作。老支書相信,這個勤快老實的年輕人能讓*村更好地發展。*扛起了重擔,在村支書的崗位上一干就是30年。

*剛任村支書時,*村村民大部分靠種田為生,生活困難。1985年冬,省第一次山區工作會議之后,山區掀起了農業開發熱潮。*把握住了這個時機,帶領全村群眾開荒山種金柚及其它經濟作物。“開荒很辛苦,我們全家人扛著鋤頭上山,在山上安營扎寨,直到開荒完成。”*說。一開始,許多村民不理解,*于是上門做村民的工作:“開荒雖然辛苦,但是要富起來,就要求變,就要開荒種果。”*開墾10多畝荒山,如今年產金柚6萬斤以上,單金柚一項年純收入就達4萬余元。干部的行動是最好的榜樣。村民*裕河原本以種田為生,在*的帶動下,他于1990年種下15畝柚子樹,家庭收入大增。2006年,他用種果樹攢下的25萬元積蓄,蓋起了三層的小洋樓,一家人住進了新房。

*到處張羅,聯系外地老板到該村定點收購,打開了金柚銷售市場。在市場不景氣之時,他與其他村干部商量,由村里墊錢,協調本地收購商向村民高價收購金柚,使農民一年的辛勞有所回報。現在,*村455戶人家幾乎家家戶戶都以種金柚為主業。至2007年,全村金柚基地發展到3800多畝,年產金柚700多萬斤,村民人均年純收入達到5400多元。村民建起了一幢幢新樓,喜住“柚子樓”。不少村民說,當初*帶領我們墾荒種果,除去了我們的愚昧,也挖掉了世代的窮根。

說服群眾促成雁鳴湖景區落戶

*村毛草崗過去山貧地瘦、雜草叢生、難見人煙。1996年,港商陳彩銀欲在該處開發建設雁鳴湖旅游度假村。*認為這是一件對改善村容村貌、發展集體經濟都有利的大好事。但當征地工作開展時,卻遇到了來自個別村民的阻力。這些村民不明白度假村建在村里對自己有什么好處。*一次次上門做說服工作,終于打動了村民,使征地工作得以順利進行。雁鳴湖、陰那山兩個景區落戶該村后,公司及市、縣投入大量資金,鋪筑公路,使全村水泥公路普及率達到100%。特別是雁鳴湖景區建成后,昔日的毛草崗成了風光秀麗的景區。許多村民依托景區,建起“農家樂”、酒樓、排檔等,有效地增加了收入。如今的*村已建成了*鎮的“小集市”,村集體經濟得到發展,村容村貌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工作兢兢業業,辦事公道,在群眾中樹立了很高的威信。村委每三年選舉一次,*每次都以90%以上的高得票率連選連任。他帶領村干部千方百計為群眾為集體辦好事、實事。在完成道路水泥硬底化、加強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解決群眾飲水問題后,他積極發動群眾開展植樹造林活動,還積極爭取村中老板、企業家和外出鄉賢的支持,籌集資金興建垃圾池,在村中實行定期清運生活垃圾,并安裝了100余盞路燈,徹底改變了農村“臟亂差”的現象。如今,*村環境優美,生態良好,村容整潔,村民安居樂業,被省農業廳評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