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干部作風加強機關行政效能建設的黨課材料
時間:2022-07-09 09:37:00
導語:轉變干部作風加強機關行政效能建設的黨課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課材料
轉變干部作風加強機關行政效能建設的黨課材料每年的中央紀委全會,都是黨的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同志在2006年的中央紀委第六次全會上發出的學習黨章、遵守黨章、維護黨章、貫徹黨章的號召,在全黨七千多萬黨員中再次掀起了學黨章的高潮,推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取得了明顯成效。今年的中央紀委全會,是在黨的十七大已進入倒計時的時刻召開的。在黨的建設方面,中央又將作出什么樣的重大部署呢?答案已經揭曉。2007年1月9日,總書記在中央紀委第七次全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他強調,我們要從黨和人民事業興衰成敗的高度,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全局出發,充分認識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把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決心抓緊、抓實、抓出成效。深刻理解總書記的講話,首先要深刻認識三個問題:
第一,從黨的建設的角度看,什么是作風?第二,作風為什么重要?第三,為什么要高度重視領導干部作風建設及領導干部在作風形成中的作用?黨的作風,是指反映一個黨的特征和品格的整體精神風貌,它是全黨包括黨的各級組織和黨員在實踐過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穩定性。
我們黨是個有著優良傳統作風的黨,也是一貫重視作風建設的黨。在民主革命時期,我們形成了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三大優良作風;在新中國建立前夕,同志向全黨提出了“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改革開放后,鄧小平同志提出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要求。進入新世紀以后,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要求黨的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做到“八個堅持,八個反對”。十七大召開前,總書記又在中央紀委第七次全會上對黨員領導干部提出,要大力倡導包括終身學習、發揚民主,講操守、重品行等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環境密切相關的八個方面的良好作風。隨著社會的前進和我們黨事業的發展,黨的作風建設正被不斷注入新的時代內容。作風建設之所以重要,因為作風是一個政黨的性質、宗旨、綱領、路線的重要體現。而優良的作風,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磁場,這在我們黨領導的軍隊中表現得尤為明顯。民主革命時期,我們的戰士大都是穿上軍裝的農民,農民身上的缺點在新戰士身上都有,但往往只經過幾個月的軍旅生活,便很快讓人刮目相看。因為,作風對每個新成員都有極強的感染力和穿透力,只要你置身在這樣一個環境、一個人群中,每個人都會變得高尚起來,純粹起來,勇敢起來,都敢于在槍林彈雨中搏殺。還有,志愿軍剛入朝時,北進的“聯合國軍”遇到這支服裝不正規、手持“三八大蓋”一類落后武器的隊伍,開始還以為是臨時動員起來的“北朝鮮預備役部隊”。但一交手就使他們大為震驚。這樣一支幾乎是直立著身子在密集的炮火中沖殺的隊伍,首先在氣勢上就把他們壓倒了。盡管雙方的技術裝備簡直不成比例:美軍一個團的火力要強于志愿軍一個軍,美軍一個軍的汽車比45萬入朝志愿軍的汽車總數還多,但戰場上竟出現這樣一種令人不可思議的景象:用最現代化裝備武裝到牙齒的美軍坐著汽車在前面狂跑了300多公里,拿著“三八大蓋”的志愿軍憑著兩條腿在后面猛追了300多公里,美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將也因慌不擇路而翻車身亡……這是一支什么部隊啊?身經百戰的麥克阿瑟將軍幾乎驚訝得無法合上嘴巴,他感到簡直遇到了魔鬼。在所謂“圣誕節攻勢”一敗涂地后,他在給杜魯門總統的報告中承認:美國是“在完全新的情況下,和一個具有強大軍事力量的、完全新的強國進行一次完全新的戰爭”。是的,這支部隊的戰斗作風,對他們來說是完全陌生的。他不知道,這種作風是在南昌起義、秋收暴動失敗后浴火重生的,是在二萬五千里長征中錘煉的,是在抗日和解放戰爭中發揚的。這就是我們的軍魂、黨魂、國魂!作風看似無形,實際上又無處不在。好的作風,是一種重要的政治資源,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力量,而它的形成也是有源頭的。最近正在再次熱播的電視連續劇《亮劍》的男主人公李云龍,把一支部隊作風的形成,歸結為這支部隊組建時主官的性格。
對一個單位、一個部門、一個政黨來說,同樣如此。領導者的個人魅力所在之處,往往會成為所有人仿效的榜樣,進而成為一種精神、一種風氣、一種凝聚力和號召力。好的作風,是時代的呼喚。新世紀新時期,我們的黨風建設與時俱進,在絕大多數黨員領導干部中,也形成了包括重視學習、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勤政愛民等很多富有時代特點的良好作風。沒有這樣一支高素質的干部隊伍,我們在改革、建設和發展上取得的舉世公認的巨大成就,是不可想像的。但也不可否認,在經濟社會轉型的大環境下,由于受到一些消極腐朽思想及不良生活方式的沖擊和影響,一些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的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生活作風等方面也出現一些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為不思進取、漠視群眾、虛報浮夸、陽奉陰違、獨斷專行、以權謀私、貪圖享受、驕奢淫逸,等等。這些問題,嚴重干擾了科學發展觀的貫徹落實,破壞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有效執行。而壞的作風,也是一種政治上的傳染病,甚至是瘟疫。例如,吉林省靖宇縣是楊靖宇將軍壯烈殉國的地方,在這塊神圣的土地上,很長時期都保持著樸實、淳厚的民風,也曾涌現過很多優秀的共產黨員和黨的干部。但在原縣委書記李鐵成主政期間,這里卻被搞得烏煙瘴氣,帶壞了一批干部。盡管這只是極個別的現象,但對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的破壞,對黨群、干群關系的損害,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進程的影響,是不能低估的。而在少數領導干部身上存在的各種作風問題,如果得不到糾正,也會成為一種與黨和人民離心離德的傾向。既影響事業的進步,又毀了自己,更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同志提出,要在領導干部中大力倡導八個方面的良好作風,這就是:要勤奮好學,學以致用;要心系群眾,服務人民;要真抓實干,務求實效;要艱苦奮斗,勤儉節約;要顧全大局,令行禁止;要發揚民主,團結共事;要秉公用權,廉潔從政;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這八個方面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指導性,既是加強新形勢下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基本內容,也是進一步實現領導干部作風好轉的鮮明標志。好的作風,是人民的期盼。當年,人民群眾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從黨的干部的作風上認識我們黨,決定跟黨走的。在價值觀多元化、生存方式多樣化的今天,人們也仍然對作為社會主流的價值觀有著一種強烈的企盼和希望。特別企盼和希望作為執政黨的我們黨,尤其是黨的各級領導干部,能夠始終保留著戰爭年代所形成的那種作風,那種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因為,沒有這種黨風政風所形成的廉潔高效的社會管理系統,就不可能為每個人的自我發展提供公平的支點、良好的秩序、和諧的氛圍。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國內改革發展穩定的繁重任務,黨的各級領導干部,尤其要靠自身的優良作風來凝聚黨心、人心,才能繼往開來,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局面。專家點評新年反腐新圖景1月12日,原安徽省委副書記、政協副主席王昭耀被山東省濟南市中級法院以受賄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法院認定王昭耀收受44人或單位給予的704萬元財物,有近650萬元財產不能說明合法來源。巧合的是,早在去年11月底就開庭審理的王昭耀案件,選擇在中共中央紀委七次全會剛剛閉幕后宣判,可謂意味深長。它至少說明了這樣一點:2007年,反腐查案的力度不會減。中央紀委七次全會1月8日至10日上午在北京舉行。總書記出席全會第二次大會并發表了重要講話。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央紀委書記吳官正代表中央紀委常委會所作的《拓展從源頭上防治腐敗工作領域,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報告。從1月9日、10日中國國家通訊社據新華社的消息和會議公報來看,今年初的中央紀委七次全會和去年初的中央紀委六次全會相比,在部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任務時,又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
一、領導干部作風建設放到更加突出位置記者注意到,1月9日據新華社的關于在中央紀委七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的消息,全文有3200字,關于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就占了幾近一半的篇幅。強調,領導干部作風建設是黨的建設的一項戰略任務,必須常抓不懈。要根據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全面加強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干部生活作風建設,弘揚新風正氣,抵制歪風邪氣,著力解決突出問題,努力實現領導干部作風的進一步轉變,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有力保障。在工作中,要在各級領導干部中大力倡導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這八個方面的內容主要是:勤奮好學、學以致用,心系群眾、服務人民,真抓實干、務求實效,艱苦奮斗、勤儉節約,顧全大局、令行禁止,發揚民主、團結共事,秉公用權、廉潔從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領導干部作風問題,是個老問題,黨的幾代領導人都有深刻的論述,歷次的中央紀委全會都講,但這次全會重點講述這個問題,意義顯然非同尋常。從去年發生的一些重大案件來看,不論是嚴重違紀,還是腐敗,都和一些領導干部的作風問題相關。所以說,2007年把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作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中之重,是有極強的針對性的。清華大學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任建明點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重點對象應該是干部。實事求是地講,這些年來干部的作風一直在滑坡,把它作為重點,我認為這是毫無疑問的,正確的。我觀察到,這次在談到怎樣抓好干部作風建設的時候,不僅是作為一個工作重點,而且從思路上也是一個綜合的思路。不僅是要靠教育,同時要加強監督、廉潔自律的建設。為什么過去干部作風一直在滑坡,這是因為我們過去在思路上主要單純地靠教育,這樣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這次突出強調把領導干部的作風建設放在重要的位置,不僅是作為重點,而且思路非常科學,就是要教育、監督和廉潔自律等方面相結合,這是一個綜合的建設。我認為,通過這樣一個綜合的作風建設,干部作風建設的效果會比過去好。領導干部相當于一個公眾人物,他的影響絕不是他個人的事情,他可以影響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這是非常重要的。作為領導干部,要強調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在這方面不僅要有一個標準,而且要有一個很高的標準,要高出社會的標準,這才是正確的。
二、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五大建設”之中中央紀委七次全會公報要求:2007年,全黨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深刻認識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要求,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之中,拓展從源頭上防治腐敗工作領域。將反腐倡廉工作融入“五大建設”之中,拓展從源頭上防治腐敗工作領域,這是中央紀委全會的一個新提法,標志著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戰略思路的進一步深化,反腐倡廉工作進一步邁向具體和深入,從而為從源頭上防治腐敗找到了具體路徑。2006年9月16日出版的第18期《求是》雜志,刊發了吳官正當年8月3日在紀檢監察干部培訓班上的講話摘要《拓寬從源頭上防治腐敗工作領域》。在這篇文章中,吳官正提出,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建設之中。而這次中央紀委七次全會的提法,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要求,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之外,又加上黨的建設,從而使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的領域,由四個增加到五個,這就使反腐倡廉工作的整體布局更加全面。如領導干部的作風建設,就是黨的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中央紀委宣教室副局級紀檢監察專員閻群力點評: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五大建設”之中,這是中央提出的一個新的指導思想、新的舉措。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方方面面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腐敗現象,如果單純地只為反腐而反腐,只能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而且反腐敗不只是某一司法或行政機關的任務,也是全黨、全體人民、全社會的任務,只有集中全黨、全社會的力量才能完成反腐敗這一艱巨任務。哪里有權力的行使,監督就要延伸到哪里,因此,反腐敗不能留死角、盲區、空白點。中央提出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五大建設”之中,就是要在全社會形成反腐合力,形成不僅人人喊打還要人人真打的局面。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從源頭上減少和遏制腐敗現象的滋生與蔓延。三、“十六字方針”提升為“戰略方針”在1月9日的重要講話中和中央紀委七次會議公報中,分別有這樣的話,即“一定要堅定不移地貫徹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反腐倡廉戰略方針”;“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戰略方針”。這兩句話傳達的中心意思是一樣的,即“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是反腐倡廉的“戰略方針”。這在黨的有關文件中和領導同志的講話中,是第一次出現,而以前的提出是“方針”——2005年1月3日中共中央印發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的提法是:“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2006年1月5日,吳官正在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的工作報告中的提法也是“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
吳官正發表在《求是》上的《拓寬從源頭上防治腐敗工作領域》一文,采用的也是這種提法。“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從“方針”上升到“戰略方針”,不僅僅是多了“戰略”兩個字,而是將這一反腐倡廉方針提升到戰略地位,來謀劃、來認識、來貫徹落實。中央編譯局當代馬克思主義研究所所長何增科教授點評:將“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提升為反腐倡廉的戰略方針,反映了我們黨反腐敗新思路的最終形成,這一戰略方針將成為我們黨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府的長期有效的指導方針。改革開放以來,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擯棄了群眾運動反腐敗的傳統方法,提出了依靠“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遏止腐敗的思路,并大力推動以黨和國家領導體制改革為核心的政治體制改革來消除產生腐敗的根源。上世紀90年代以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依靠制度建設根治腐敗的反腐敗新思路。進入新世紀以后,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的領導集體在繼承上述反腐敗思路基礎上提出了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十六字方針,表明我們黨在反腐敗思路上將預防腐敗放到了更加重要和突出的地位上,同時為了促進反腐敗各項制度的相互配套和相互銜接,發揮反腐敗制度建設系統工程的力量,制定和實施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這次全會將上述十六字方針上升為戰略方針,表明我們黨在新形勢下反腐敗新思路的最終形成并將成為我們黨反腐倡廉長期有效的指導方針。四、房地產等領域成為防治腐敗重點中央紀委七次全會公報提出,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和黨紀國法教育,使領導干部切實做到為民、務實、清廉。對領導干部利用職權和職務影響,在商品房買賣置換中以明顯低于市場價格購置或以劣換優謀取不正當利益的,以借為名占用他人住房、汽車的,參與賭博或以變相賭博等形式收錢斂財的,借委托他人投資證券或其他委托理財的名義獲取不正當利益的,為本人謀取預期的不正當利益或以各種方式為配偶、子女和其他親友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要堅決清理糾正。
這意味著五大領域將成為2007年防治腐敗特別是開展反腐倡廉、黨紀國法教育的重點——一是房地產領域。領導干部利用職權和職務影響,在房地產領域謀取不正當利益,如以明顯低于市場價格購置商品房;或者以劣換優置換商品房;或者以借為名占用他人住房的,都是不允許的。二是交通工具領域。領導干部利用職權和職務影響,以借為名占用他人汽車,也為黨紀國法所不容。三是博彩領域。領導干部參與賭博或以變相賭博等形式收錢斂財,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腐敗新花樣,2006年有關部門就查處多起此類腐敗案件。四是投資理財領域。領導干部利用職權和職務影響,借委托他人投資證券,或者以其他委托理財的名義,獲取不正當利益的,都將被定性為腐敗行為。五是期權領域。領導干部利用職權和職務影響,為本人謀取預期的不正當利益,或者以各種方式為配偶、子女和其他親友謀取不正當利益的,是一種期權腐敗行為,屬于要堅決清理糾正之列。上述五大領域特別是房地產領域,是2006年一些重大腐敗案件頻發的新領域,中央紀委明確將其列出來,表示要堅決清理糾正,表明一些熱點領域的腐敗和新形式的腐敗,已引起了中央和反腐敗機構的高度重視。西安交通大學廉政研究所副所長李景平教授點評:中紀委提出的這五個方面的問題,是非常有針對性的,也是廣大干部群眾關心的熱點。各級黨政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如果能夠堅決按照中央的要求進行清理糾正,必將有力地促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順利進行。五、嚴查五種“官商勾結權錢交易”案件在查辦案件部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的公報和六次全會的公報相比,內容上也有一些新變化,或者提法上更加具體明確。這次全會的公報提出,嚴肅黨紀國法,保持查辦案件工作力度。嚴厲查辦官商勾結、權錢交易的案件,特別是違規發放、核銷貸款的案件,在政府投資項目中搞虛假招標投標的案件,非法批地、低價出讓土地或擅自變更規劃獲取利益的案件,違規審批探礦權和采礦權、參與礦產開發的案件,在企業重組改制中隱匿、私分、轉移、賤賣國有資產的案件等五類案件。違規發放、核銷貸款的案件,是首次進入中央紀委全會公報。這類案件之所以成為今年的辦案重點,和張恩照、于大路等銀行高管收受賄賂,違規發放貸款,損害國家利益等金融領域大要案的發生不無關系。而搞虛假招標投標,也是在政府投資項目的招投標環節近年來出現的一種新的腐敗形式。虛假招標投標,從表面或從程序上看,是不違規的,但實質上是鉆法律規章和管理制度的空子,官商勾結,謀取私利。至于非法批地、低價出讓土地或擅自變更規劃獲取利益,以及違規審批探礦權和采礦權、參與礦產開發,也是去年以來多起案件中暴露出來的兩種新的腐敗現象,其實質是對行政管理權、行政執法權的濫用,背后存在權錢交易行為。提出嚴查在企業重組改制中隱匿、私分、轉移、賤賣國有資產的案件,是對國企改制中的腐敗認識的深化,表明隱匿、私分、轉移、賤賣國有資產,是目前企業改制中國有資產流失的四種主要形式。明確將其列出來,有利于反腐敗機構辦理這個領域的腐敗案件把握重點。西安交通大學廉政研究所副所長李景平教授點評:中央強調要堅決查處的這幾類案件,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命運,性質非常惡劣,對我國國有資產造成巨大的損失,嚴重侵害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生命安全,在國內外造成了很壞的影響,破壞了社會和諧與穩定。近幾年有關部門已經查處了一批此類案件,深得億萬人民群眾的擁護。今后加大查處力度,必將對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推進國家的改革、發展和穩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