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工作管理通知
時間:2022-09-19 03:50:00
導語:農村工作管理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認真落實農村工作指導員制度,加強農村工作指導員的管理,充分發揮農村工作指導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按照省、市、縣委關于農村工作指導員的工作要求,結合我縣實際,特制訂本辦法。
第二章選派
第二條
農村工作指導員從縣、鎮機關事業單位中選派。其中,大部分農村工作指導員由鎮干部擔任。農村工作指導員必須是政治素質好,有一定的理論素養和政策水平,較強的開拓創新意識和組織協調能力,具有3年以上工作經歷,身體健康的黨員干部。選派工作要與培養鍛煉年輕干部結合起來,符合條件的后備干部要優先選派,形成良好的選人導向。
第三章職責權利
第三條
農村工作指導員受上級黨委、政府委派,在村黨組織的領導下,指導、幫助和配合村級組織和村干部開展工作。圍繞農村基層組織先鋒工程建設“強核心、強素質、強管理、強服務、強實力”的“五強”要求,切實履行村情民意調研、政策法規宣傳、群眾信訪調解、富民強村服務、民主制度規范、組織建設督導的職責。
第四條
農村工作指導員要認真履行“村情民意調研員”職責,具體為:經常走訪農戶,深入了解和掌握所駐村農民生活生產情況;掌握所駐村群眾的思想動態及重大事項,及時向上級黨委、政府反映并提出相應對策和建議;及時總結農村工作新做法、新經驗,認真記好《農村工作指導員民情日記》和為民服務“五承辦”工作筆記;及時上報所駐村各類信息,保持信息渠道暢通。
第五條
農村工作指導員要認真履行“政策法規宣傳員”職責,具體為:
積極向群眾宣講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在學習領會的基礎上,正確解答群眾提出的政策法規問題;指導健全村黨組織領導下的村民自治制度,形成班子團結、分工協作、辦事公道、堅持原則的村民自治服務體系;及時傳達上級黨委政府的相關政策和各項工作任務,并督促抓好貫徹落實;研究制定相關工作措施,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開展農村各項工作,切實維護農民合法權益;
第六條
農村工作指導員要認真履行“群眾信訪調解員”職責,具體為:協助村干部及時排查調處村級各類矛盾糾紛,努力把矛盾消滅在萌芽狀態,解決在村一級;協助村干部抓好社會治安和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確保無重大事故及刑事案件發生;協助村干部做好信訪、上訪人員的解釋、勸導、說服、落實等工作,確保無重復上訪和集體上訪。
第七條
農村工作指導員要認真履行“富民強村服務員”職責,具體為:幫助村黨組織、村委會理清村級經濟發展、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的思路,并加強橫向聯系,做好具體的幫扶、指導工作;研究商量村集體經濟增收節支措施,幫助指導村做好村級資產的整合挖潛工作,實施有效的資本經營;指導幫助所駐村完善規范各類承包經營合同管理,建立有效的監管機制,解決承包經營中的實際問題;
改善對群眾的服務,積極探索村級為民服務和機制,方便群眾到鎮及上級機關部門辦理相關事項;幫助解決黨員、群眾在致富中碰到的實際困難,特別是要積極幫助低收入群眾增加收入,積極為困難群眾排憂解難。
第八條
農村工作指導員要認真履行“民主制度監督員”職責,具體為:規范完善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的內容、時間、形式及程序,指導督促村建立健全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的監督體系;規范民主決策程序,指導督促村兩委會、黨員和村民代表會議的召開,幫助規范會議記錄和各類原始資料的整理和歸檔;指導督促村嚴格執行村務財務管理制度,強化村級財務監督管理,幫助做好集體資產管理、經濟承包合同簽訂、村級財務管理等工作,提高工作透明度。
第九條
農村工作指導員要認真履行“組織建設督導員”職責,具體為:協調溝通村級組織之間、村干部之間、黨群干群之間的關系,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提高黨組織的自身形象和在群眾中的威信;幫助做好村黨組織的“”、黨員活動日等制度的落實工作,指導村扎實開展“先鋒工程”創建工作,規范黨務工作;幫助物色培養入黨積極分子和村級后備干部,增強農村黨組織的生命力和戰斗力。
第十條
農村工作指導員享有以下權利:對村黨組織、群團組織班子人選的建議權;對村民建房、低保對象確定、村項目招投標、村級財務收支等重大事項的監督權。農村工作指導員應列席所駐村黨組織、村委會、村經濟合作社等基層組織的各種會議,參與重要問題的討論和決策,提出有關意見和建議;省、市下派的農村工作指導員可列席鎮黨委、政府有關會議,參與有關農業、農村等重要問題的討論和決策。
第四章工作要求
第十一條農村工作指導員應常駐農村工作,遵守各項工作制度;應把姓名、照片、聯系電話、辦公時間等在村務公開欄常年公布。有事要向村、鎮及縣農村工作指導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請假。
第十二條農村工作指導員要加強自身學習,學習有關農業農村工作的政策法規,向有豐富的農村工作經驗的同志學習,努力提高農村工作水平。縣、鎮兩級要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加強對農村工作指導員的教育培訓工作。
第十三條農村工作指導員要堅持做到“四必須”,即:村兩委會、黨員和村民代表會議、村民大會必須到場;村里有難事、急事、突發事件必須到場;黨務、村務、財務“三公開”必須進行監督;村招投標活動必須參與。
第十四條農村工作指導員要堅持做到“五不準”,即:不準在所駐村報銷應由個人負擔的各種費用;不準用公款吃請;不準在所駐村低價購買物品和土特產;不準收受所駐村發放的各種補貼、有價證券;不準參與有損于黨員干部形象的各種活動。
第十五條農村工作指導員必須記好《農村工作指導員民情日記》,記載內容必須真實;對群眾提出的要求,必須及時記載,有具體內容,有辦理過程,做到事事有答復、件件有著落。要求定期上交《民情日記》、工作體會和工作小結,駐村結束時每人都要寫出有份量的調研報告。第五章管理監督
第十六條農村工作指導員的日常管理以鎮為主,派出單位協助管理,縣農村工作指導員領導小組辦公室綜合協調。鎮應定期召開工作例會,聽取指導員工作匯報。辦公室對農村工作指導員工作定期或不定期開展檢查,通過召開座談會、個別走訪了解等辦法,掌握實際工作情況,并督促各鎮加強對指導員的日常教育和考核。指導員黨員組織關系轉到派駐村。
第十七條派出單位要切實解決被選派干部的后顧之憂。選派期間,被選派干部不轉行政關系,編制保留在原單位,現任職務、職級不變。如遇機構改革精簡人員,不列入精簡分流范圍。享受派出單位的工資、獎金、福利等待遇,不影響正常的工資調整。同時,給予一定的生活補貼,配備必要的生活用品。農村工作指導員駐村工作情況,作為基層鍛煉經歷存入個人檔案。
第十八條采取民主評議等方式,對農村工作指導員黨風廉政建設及勤政廉政、遵紀守法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第六章考核獎懲
第十九條農村工作指導員的考核實行分級負責。鎮派指導員由各鎮負責,縣派指導員由縣農村工作指導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對農村工作指導員的考核實行平時與年終相結合、與所駐村的工作考核相結合、與派出單位的幫扶工作考核相結合。年終由所駐村兩委會成員、全體黨員、村民代表對農村工作指導員進行述職評議。
第二十條考核和評議結果與干部選拔任用掛鉤,與先進評比掛鉤、與公務員評定等級掛鉤、與年終獎金掛鉤。年度考核被評為優秀的農村工作指導員,派出單位應將其列為本單位人員工作年度考核優秀檔次,不占本單位年度評優名額;對表現優秀的農村工作指導員,各級黨組織給予表彰,派出單位要加大培養和使用力度,并在同等條件下優先使用。
第二十一條對群眾不滿意,所駐村面貌變化不明顯的,首輪駐村期滿后,派出部門要繼續選調得力干部駐村,直致明顯改變面貌。農村工作指導員不認真履行職責,疏于管理,工作不到位,馬虎敷衍,致使責任范圍內出現嚴重問題,影響農村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要按照責任追究的有關規定,給予相應懲處。
第七章附則
第二十二條本辦法由縣農村工作指導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解釋。
第二十三條本辦法自發文之日起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