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在畜牧獸醫暨表彰會發言

時間:2022-05-30 09:30:00

導語:市長在畜牧獸醫暨表彰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長在畜牧獸醫暨表彰會發言

同志們:

這次會議是市委、市政府研究確定召開的。目的是總結“十五”以來畜牧工作,安排部署今年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任務,促進全市畜牧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剛才,市人事局、畜牧局聯合表彰了一批為畜牧工作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同志對“十五”期間畜牧工作進行了全面客觀的總結,對進一步做好全市畜牧工作講了很好的意見,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結合各自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根據市政府研究的意見,我講三個問題。

一、肯定成績,查擺不足,正確認識我市畜牧業發展形勢

“十五”以來,我市各級各部門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和省市一系列重要部署,面對不斷嚴峻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情形勢,積極策劃,沉著應對,一手抓發展,一手抓防控,取得了生產、防疫雙勝利。總的看,我市畜牧業呈現出四大突出特點:

(一)支柱產業地位明顯提高。2011年,全市各類畜產品產量持續增長,肉、蛋、奶產量分別達到49.52萬噸、29.1萬噸、3.65萬噸,肉、奶產量比“十五”初分別提高39%和453%。實現畜牧業產值69.79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25%提高到31%。畜產品及其加工制品出口創匯3600多萬美元。農民人均畜牧業純收入約780元。畜牧業作為聯結種植業和加工業的關鍵環節,在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和促進農民增收方面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為實現城鄉一體化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徑。

(二)生產方式轉變明顯加快。一是規模養殖場比重繼續提高。到目前,全市大型規模養殖場已達到500多個,畜禽養殖量占全市總量的28%。二是畜牧養殖小區迅速崛起。全市共有各類飼養小區580個,小區畜禽養殖量約占全市總量的30%以上。三是畜禽養殖專業戶出現分化,一部分向規模養殖場轉化,一部分進入飼養小區,一部分轉產其它,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趨向。目前全市共有畜禽養殖專業戶近10萬戶,畜禽飼養量約占總量的22%。四是畜禽散養逐步萎縮。截止到目前,畜禽散養量占全市的比例控制在20%以內。

(三)綜合競爭能力顯著提高。一是龍頭企業快速發展。全市畜產品加工企業達到106家,其中今年新增17家,總資產達到50多億元。加工能力分別達到:肉類30萬噸(其中熟食品6萬噸)、奶類25萬噸、驢皮5400噸。二是結構調整優勢凸顯。2011年,我市禽肉出口在逆境中實現了恢復性增長,熟制品出口創匯2264萬美元,同比增長91.2%,占畜產品出口創匯總量的62.6%,受到了省畜牧主管部門的通報表彰。三是畜禽生產標準化水平不斷提高,監督管理體系日益完善,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升。目前,我市擁有綠色畜產品品牌一個(鳳祥分割雞),無公害畜產品品牌四個(藍山分割雞、小楊屯肉鴨、莘縣六環禽蛋和綠亞烏雞蛋等)。

(四)依法治牧邁上新臺階。近年來,通過加強宣傳、專項治理、日常監督抽查、認證等方式方法,使畜牧法制觀念深入人心,畜牧及其相關產業的規范化程度不斷提高。全市初步建立起市、縣、鄉、村四級動物防疫體系,基本建立健全了防疫、檢疫、監督管理機制。8縣(市、區)總投資960萬元,大力實施動物防疫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并且初步建立起6100人的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積極維護了全省無疫的大好局面。飼料、獸藥、種畜禽和畜產品的監督管理工作不斷深入,生產經營市場規范有序。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還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畜牧業發展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投入不足,畜牧良種繁育等基礎設施總體薄弱,畜產品質量難以控制。二是動物疫病防控體系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三是有些基層領導對發展畜牧業重要性認識不夠,致使近年各級出臺的扶持政策不能完全落實,特別是在資金、土地等關鍵要素問題上表現尤為突出。對于這些問題,我們一定要引起足夠重視,在今后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二、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努力實現畜牧工作的新突破

加快發展畜牧業,對于增加農民收入,繁榮農村經濟,統籌城鄉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2012年是“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一年。面對畜牧業良好的發展勢頭和難得的發展環境,各級一定要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圍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發展綠色畜牧,建設畜牧強省”的總體目標,狠抓各項工作措施的落實,努力實現六個方面的“新突破”。

(一)努力實現獸醫管理體制改革的新突破。今年,在畜牧業管理體制改革上要取得實質性進展,要按照《國務院關于推進獸醫管理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國發[2011]5號)的要求,盡快落實11月9日市委常委會議和市政府第36次常務會議的精神,積極推進獸醫管理體制改革,盡快建立完善適應我市畜牧業發展的行政管理、行政執法和技術支撐體系。各縣(市區)要積極行動,不等不靠,結合各自實際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加快推進獸醫體制改革,切實提高我市對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的防控能力。

(二)努力實現現代化畜禽養殖方式轉變的新突破。要堅持以發展適度規模為主的生產方式,加快畜牧業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建設步伐。要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和農業結構調整的需要,確保養殖小區的養殖用地。要認真落實各項扶持畜牧業發展的政策,多渠道籌集資金,集中用于養殖小區、養殖場糞污處理等基礎設施的建設。要以保證質量安全為核心,以提高生產效益為目標,大力推廣畜禽良種良法,加強生產全程監管,把畜牧業推向數量與質量、效益與生態并重的良性循環軌道。

(三)努力實現畜牧產業化發展的新突破。要積極壯大畜牧龍頭企業,做大做精畜產品加工。通過示范引導、政策扶持、優化環境、名牌引進,培植一批大型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促進土地、資金、勞力、技術、管理、原料、信息等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不斷提高市場開拓和輻射帶動能力。要通過合作經濟組織等組織形式的創新,密切畜牧產業供應、養殖、加工、流通、銷售、消費等環節的聯系,進一步提高我市畜牧業的運營效率和綜合競爭力。

(四)努力實現畜牧業法制化建設的新突破。《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將于今年7月1日實施,要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加大《動物防疫法》、《種畜禽管理條例》、《獸藥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宣傳,不斷提高全社會落實畜牧業法律法規的自覺性,增強廣大群眾和干部的法律意識。不斷深化檢疫監督,強化獸藥、飼料、種畜禽和畜產品市場的監管,通過專項治理活動、日常監督抽查,有效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等不法行為,維護合法者權益。要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健全執法手段,盡快使畜牧業走上依法管理的軌道。

(五)努力實現畜牧外向化拓展的新突破。當前,我市畜牧業已具備了對外銷售的基礎和條件,呈現出雞、豬、牛、羊齊頭并進的良好態勢。各級要進一步樹立市外就是外的思想,認真總結多年來我市畜產品出口和銷售的經驗教訓,進一步發揮比較優勢,通過建設標準化養殖基地、培植加工出口企業、開展合資合作、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搞好扶持服務等措施,促進我市畜產品出口再上新臺階,不斷提高市內、市外兩個市場的占有率。

(六)努力實現畜牧業投入機制的新突破。投入偏少,是當前制約我市畜牧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各級要認真研究措施,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為導向、群眾投入為主體、社會投入為補充的畜牧業投入機制。要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立足我市畜禽養殖資源豐富、品質優越的優勢,抓住關鍵,找準突破口,吸引國內外知名品牌來我市投資。同時,要切實加強對上的項目爭取工作。近年來中央財政對畜牧業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大,今年投資計劃將達到52億元,對我們來說蘊涵著重大機遇,如何切分這塊“大蛋糕”,各級必須做好這篇文章。

三、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市畜牧業發展前景廣闊,任重道遠,各級一定要用心把握,精心組織,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一)加強宣傳,努力營造畜牧業發展的濃厚氛圍。各級報社、電臺、電視臺等新聞宣傳部門要積極行動起來,加強對畜牧業地位和作用、扶持畜牧業發展政策、法律法規、科技知識、成效經驗和典型事例的宣傳報導,提高全社會對畜牧業發展重要性的認識,為我市畜牧業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二)提高認識,真正把畜牧業擺上重中之重的位置。畜牧業是一項關聯廣泛的基礎產業,是國民經濟中帶動第一產業,推動第二產業,促進第三產業發展的重要產業,是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加快畜牧業發展事關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意義重大。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將發展畜牧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強化領導、落實責任、加強考核、兌現獎懲,做到認識上真正統一,領導上真正重視,措施上真正落實,工作上求真務實,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全力一赴地做好畜牧工作。

(三)高度重視,切實作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動物疫病防控是畜牧業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和公共衛生安全的基礎屏障。近年來,我們在動物疫病防控方面下了大力氣,疫病防控能力和水平明顯提高。在國內外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情頻繁暴發的嚴峻形勢下,我市至今保持無疫,守牢了“西大門”。但是,由于我市地處三省交界處,畜禽及產品流通量大、散養畜禽較多,加上市內河流縱橫、水網密集,疫情傳入和發生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對此,各級黨委政府必須始終保持高度重視,堅決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和僥幸心理,堅決克服厭戰情緒,從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按照依法防控、科學防控的要求,進行再部署、再動員、再落實,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到實處,確保人畜安全,確保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

同志們,當前我市畜牧經濟的發展勢頭很好,我們要在這樣一個好的工作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認識,銳意進取,加大措施,真抓實干,爭取下半年比上半年干的好,今年比去年干的好,一年更比一年好,確保超額完成全年的各項任務目標,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