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長在治庸問責表態會發言
時間:2022-01-31 10:11:00
導語:副市長在治庸問責表態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開展"治庸問責"活動,是省委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和視察重要講話精神,高舉構建戰略支點旗幟,推動跨越式發展的重大舉措。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在省直機關部署開展治庸問責工作,并在全省起示范帶頭作用。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是一個推廣經驗的交流會,充分表明了省委、省政府對市治庸問責工作堅決支持、充分肯定的鮮明態度;這也是一個把治庸問責在全省引向深入的動員大會,明確樹立讓干部"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鮮明導向,營造"敢負責、敢問責"的濃厚氛圍;這還是一個以改革促發展的會議,我們要敢于面對、敢于解決影響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的突出問題,不斷調整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中不適應的方面,促進生產力發展。當前,推動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必須加強"三個建設"。一是加強能力建設。能力建設要以治庸為重點。科學發展要比能力,庸的問題就是缺少能力,干不成事。二是加強環境建設。環境問題很大程度上是辦事效率問題。沒有效率,投資商就不會來,來了也留不住。三是加強作風建設。要敢于擔當,敢于觸及矛盾,善于解決矛盾。要通過這三個方面的努力,解決好責任、落實、文山會海等三個方面的突出問題。這"三大建設"是推動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的重要保證,非常必要。等會,鴻忠書記還要作深入動員和全面部署,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領會,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主要從政府自身建設的角度強調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優化行政流程,提高政府效能
現代政府是效能政府,既要不斷降低行政成本,又要不斷提高行政效率。效率是時間,是財富,是競爭力。要把提高行政效能作為政府自身建設和"治庸問責"活動的主要目標,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努力實現從"按部就班"到"效率至上"的轉變。現代社會,資源整合是常態,行政權力不能固化,要進行優化配置,要在"治庸問責"中著力解決職能交叉重疊、責任不清、事權分離、多頭管理和管理真空的問題。
第一,要在依法清理基礎上進一步精減行政審批事項。依法抓好對行政權力和政務服務事項進行全面清理。總體原則是"能簡能放則盡簡盡放"。凡是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行政權力和政務服務事項要堅決予以取消。對雖有法律法規依據,但明顯不符合全省經濟社會發展要求而設定的權力,要按程序加以改進或廢止。對可以改變管理方式的事項,要進行改革創新。對職權交叉和重疊的權力及政務服務事項依法進行調整。
第二,要進一步優化行政審批流程。按照精簡環節、簡化流程、細化標準的要求,對每項行政權力和政務服務事項進行工作流程再造,推動行政權力和政務服務事項設置科學化、運行網絡化、流程標準化、結果公開化。這方面,市探索形成了很好的經驗。比如在工業項目審批方面,將13個事項集成起來實施并聯審批,工業項目落地,純審批時間為15個工作日,最長時限為60個工作日。各地各部門要認真學習經驗,對行政審批權力進行流程優化再造,切實創新審批方式,圍繞提高審批效率,減程序、減時限、減費用。
第三,要繼續下大力提高政府機關運行效率。在昆山,市政府、開發區和各鎮都設有一個全國獨一無二的機構--"馬上辦"。用一句口頭語作機構名稱,是昆山的創造,它既是一個辦事機構,實行全天候服務,又是一個為外商服務的系統工程,外商要求辦的事,大到項目審批,小到如找保姆這樣的生活服務,只要找到"馬上辦",馬上就給你辦。昆山能吸引全國三分之一的臺商和臺胞落地居住,其中道理值得研究。要加快發展、奮力崛起,在政府工作效率上必須與發達地區實現"等高對接",甚至比他們更高。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談"崛起",談"跨越"。省直機關是全省行政運行的中心,其運行效率直接關系全省行政運行效率。我們一定要按照服務跨越式發展的要求,深入推進行政效能建設,形成"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的機關文化,雷厲風行,說辦就辦,不誤時、不誤事,推動政府高效運轉。要全面推行首問負責制和限時辦結制,對承辦的行政事務,首問責任人要根據情況作出相應的處理,對材料不全或不符合要求的,要一次性告知應補足的材料和辦理程序等相關事項,限時辦結。
第四,要大力推行電子政務。加快建設電子政務網絡平臺,完善電子郵遞、電子化公文交換、電子檔案管理、電子身份認證等功能。把電子政務建設與政務公開結合起來,充分利用政府網站,建立"政務信息超市",將政府規章、與公眾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以及政府決策、服務程序、辦事方法向社會公開,為社會公眾提供"一站式"的信息查詢服務。建立健全網上行政審批受理和網絡投訴機制,推進電子采購及招投標,開展網上結算,為政府部門和公眾提供高效便捷的電子化公共服務。
二、狠抓工作落實,提升執行水平
總書記在我省視察時特別強調,要把全黨的注意力集中到抓落實上來。在我們的政治架構和決策、執行、監督運行環節中,政府處在執行的中間環節,主要任務就是按照黨委的決定、人大的決議抓好執行落實。抓落實是一種責任,一種能力和水平。各方面對市治庸問責活動評價很高,影響很大,就是因為雷聲大、雨點大,動真的,來實的,有硬的舉措。今年省政府專門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提高效率抓落實的意見》,要把相關決策部署一件一件落在實處,努力做到"四個新"。
第一,精神狀態要有新面貌。良好的精神狀態,是干事創業的必要條件。在客觀物質條件已經具備的前提下,精神力量往往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將"精神懈怠的危險"置于"四大危險"之首,充分說明了精神狀態的極端重要性。治理"庸、懶、散、軟",首先就要解決精神懈怠問題。當前,全省人民群眾盼發展、謀發展、抓發展的熱情很高,人心思進、人心思富。各地各部門要切實加強"精神高地"建設,進一步提振精神,始終保持奮發有為、銳意進取的激情,不折不扣地執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始終堅定必勝的信心;要有埋頭苦干、攻堅克難的韌勁,面對復雜多變的發展形勢,你追我趕的競爭態勢,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不達目的不罷休。
第二,工作作風要有新轉變。好的決策,好的思路,必須要有好的作風來保證落實。官僚主義作風出不來效率。要把作風建設和"治庸問責"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以干部作風的轉變為標準,檢驗執行力建設的成效,檢驗"治庸問責"工作的成效。文風會風連作風。文風的樸實、會風的求實,折射的是作風的踏實與務實。會議文件過多過濫,直接影響了行政效率。有的干部說起話來滔滔不絕、頭頭是道,可做起事情來卻縮手縮腳、畏首畏尾;有的干部部署工作、解決問題過分依賴于開會發文件,而不愿意下基層調查研究;還有的干部精神懈怠,滿足于會上講講,電視播播。其結果,會議越開越多,文件越發越多,行政效率越來越低,離群眾越來越遠。要少開會,開短會;少發文,發短文;少講話,講短話,集中精力推進工作落實。要下決心精簡會議,推廣視頻會議,實行政府文號、機關文字總量控制,大力推行"無紙化"辦公。解決文山會海問題,既是給基層減負,也是為機關干部自身減輕負擔。
第三,工作能力要有新提升。治理"庸、懶、散、軟",必須強化"能力席位"意識,讓能者上,庸者下。對領導干部來說,以低能而居要職,以平庸而獲重任,是不可行的,也是行不通的。當前,正處于加快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進入大發展、大變化的新階段。良好的發展態勢,既為我們提供了大顯身手、大有作為的平臺,也對我們提出了加快知識更新、提高工作水平的新要求。經濟社會的加快發展,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我們工作中碰到的新情況、新問題會越來越多,不熟悉不太懂的領域也會越來越多,不加強學習,是難以勝任工作要求的,甚至會被淘汰。經驗是財富,但光靠經驗顯然不行。不怕你知識少,就怕你不想學,不愿學,不求上進。要有一種強烈的"能力恐慌",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做學習型干部,建學習型機關,不斷提高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既要加強理論知識學習,又要注重在實踐中磨礪提高,注重向基層學習、向群眾學習,從基層、群眾中汲取政治營養,提高解決問題、推動工作的能力。
第四,制度建設要有新成效。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提高執行力必須加強制度建設。當前,要抓緊建立健全幾項制度,以此推動執行力建設。要完善責任分解與督辦落實機制,強化牽頭單位責任,限時"結硬賬"。完善督查專員工作制度,實行分項督辦、巡回督查、重大事項"一案一督"。完善省領導同志重要批示回告制度,限期落實,及時回告。要深入基層一線抓落實,領導干部要經常帶著問題到基層調研。
三、確責履責問責,構建責任體系
責任是法治政府建設的核心。權力與責任是對等的,履職須盡責,失職要問責,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也要問責。當前,存在一種現象,人們對貪官深惡痛絕,卻對庸官相對寬容。庸官與"能官"的根本區別在于是否有強烈的責任意識,是否干出了實績。在當前省直機關,給庸官畫一個像就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工作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布置工作滿足于開會議、發文件,不檢查、不落實;有了問題不擔當,遇到矛盾繞道走;只用權,不盡責,等等。庸官的存在,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貽誤改革發展事業。治理"庸、懶、散、軟",必須拒當庸官,勇于擔當。今年初,省政府在前兩年開展執行力和能力建設的基礎上,進一步在全省政府系統開展責任體系和履責機制建設活動,就是要形成從責任設定、責任履行、責任監督、責任考核到責任追究的"確責、履責、問責"的責任體系。開展"治庸問責"活動,是繼續大力推進"確責、履責、問責"的責任體系建設的一項重要措施,要通過履責機制建設,確保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全面有效地得到貫徹落實。
第一,要明確政府職責使命,科學"確責"。簡單地說,就是要把政府責任明細化,讓大家知道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要準確定位政府職能,逐步實現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根本轉變。要合理配置政府機構職責,進一步理順政府部門之間的職能分工,推進政府職能、機構和編制的科學化、規范化、法定化。要建立健全崗位職責體系,在政府部門內設機構及公務員的職責科學合理、分工明確的基礎上,基本建立以崗位為基礎,以能力匹配為原則,以能力席位標準為基本要求的崗位職責體系,使"負責任"真正成為政府工作人員的核心價值觀。只有崗位職責體系建立起來了,公務員錄用、考核、培訓、選拔及獎懲才有重要依據,公務員的管理才更加規范。擔責之能是盡責的關鍵,要健全能力提升機制,提高公務員的基礎能力。
第二,要強化責任管理,依法"履責"。履責是政府工作的核心,依法履責是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關鍵,也是對機關和干部的根本要求。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既要積極履行法定職責,更要依照法律來履行職責。要完善政府目標管理機制,不斷改進崗位職責考核工作,健全行政監督制度,進一步健全社會評價機制,著力提高群眾對政府機關及公務員依法履責的滿意度。
第三,要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嚴格"問責"。行政問責制是現代政府強化和明確責任的一種有效機制。要依據政府部門職能職責和每一個工作崗位的能力席位標準,形成有針對性和可操作的激勵約束機制,加大對履職優秀行為的激勵和失職失責行為的責任追究力度,促進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更好地履職盡責。凡經查實的問題,不管涉及到什么人,都要堅決追究責任,輕則輕罰,重則重罰,不搞下不為例,不搞遷就,形成良性的責任導向。市探索實行了反向測評的辦法,對測評中發現的"庸、懶、散"干部按規定進行問責,并將測評結果作為干部進退留轉的重要依據。這種辦法非常好,值得在省直機關"治庸問責"工作中推廣。
關于責任心的問題,我向大家推薦一本勵志佳作--《把信送給加西亞》。書中講到,19世紀末,美國和西班牙爆發戰爭,美國總統要將一封關系戰爭勝敗的重要信件交給盟友--古巴的加西亞將軍,但加西亞的具體位置卻無人知道。羅文上尉接受任務后,沒有任何推脫,立即出發,歷經三個星期的艱難跋涉,克服了重重困難,圓滿完成任務。最終,美國也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在這本書中有一個強烈的主題貫穿始終,那就是強調個人對待工作的責任感和主動性,以及良好的工作態度。它要求我們主動工作,認真去做好每一件事,以堅定的信念、必勝的信心,努力完成任務。我相信,兩個世紀前美國人能做到的,當代中國共產黨人也一定能做到。
四、強化服務意識,打造最優環境
現代社會經濟運行有三個基本環節:企業、市場、政府。政府管理經濟角色體現在既是制度的供給者,又是經濟的推進者;既是社會經濟的管理者,又是社會公共服務的提供者。為發展服務、為企業服務、為群眾服務是現代政府最重要的職責。開展"治庸問責"活動,就是要治理行政機關的"庸、懶、散、軟"問題,治庸提能,治懶提效,治散提神,治軟提勁,在推進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中,通過政府各部門的優質高效服務,優化投資環境和發展環境,創建全國環境最優省份。
第一,要大力轉變政府職能,切實把該管的事情管好。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政府服務水平,是環境建設的重中之重。要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大力解決政府職能越位、錯位和缺位問題,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加強和改善對經濟社會事務的管理,減少對微觀經濟活動的干預,努力為各類經濟主體創造機會均等、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和社會環境。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創新公共服務供給體制,提高公共服務質量和效率。
第二,要強化服務理念,大力營造"重商、親商、扶商"的良好氛圍。企業是市場的主體,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政府工作必須把為各類市場主體服務、為基層服務放在更加重要、更為優先的位置,作為主要職能來履行。發展需要的是"主人式的責任、管家式的能力、保姆式的服務"。要把"企業的需要就是政府工作、服務對象的需要就是政府工作"作為行政服務理念,不斷提高為基層、為企業服務的自覺性。要注重企業家隊伍的培養和壯大。企業家是革新者,是創造者,是社會稀缺的軟資源。我們要為企業家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培養出一批又一批有創造力、有社會擔當、有魄力的優秀企業家。這項"治庸問責"工作的成效如何,要由市場主體和基層群眾來評判。要深入開展基層評議機關活動,把機關的服務工作置于社會和群眾的監督之中,產生一種倒逼機制。
第三,要強化富民強省理念,營造鼓勵全民創業的良好環境。推進全民創業,是有效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的現實之策,是激發社會創造力的關鍵之舉。實踐證明,經濟發展活躍的地區,基本都是群眾創業活躍的地區。我省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大工業傳統,奠定了全民創業的良好基礎。我們要千方百計激發群眾的創業熱情,強化"創業有功、致富光榮"的觀念,鼓勵創新、寬容失敗,努力形成思發展、謀發展、齊心協力促發展的合力。要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動員各級各類人才創辦實業,讓一切創業潛能得到充分釋放。
同志們,我們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治庸問責"工作為突破口,著力構建教育、制度、監督、激勵四位一體的長效機制,著力建一流隊伍、育一流作風、強一流效能、創一流業績,著力建設一個人民群眾滿意的政府,為跨越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上一篇:民政局優化安全整治工作意見
- 下一篇:鄉村財政財務監管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