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委招聘畢業生規章制度
時間:2022-04-21 08:23:00
導語:黨委招聘畢業生規章制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招聘到農村和社區工作的高校畢業生的管理,根據《關于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和社區工作的實施意見》(*委辦[20**]42號)和《關于印發<嘉興市招聘到農村和社區工作的高校畢業生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文件精神,特制定本管理辦法。
第二條本管理辦法適用于各鎮、縣開發區、縣風景區[以下簡稱各鎮(區)]招聘到農村和社區工作的高校畢業生。
第二章招聘
第三條招聘工作按照德才兼備的標準,貫徹公開、平等、競爭、擇優和就近的原則,采取考試與考核相結合的方法進行。
第四條招聘對象為**生源的全日制大專以上學歷普通高校畢業生。
第五條招聘工作按下列程序進行:
(一)招聘公告;
(二)對報考人員進行資格審查;
(三)對審查合格的人員進行公開考試;
(四)組織體檢;
(五)對體檢合格的人員進行思想政治素質、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考核;
(六)根據考試、體檢、考核結果確定聘用人員名單,并根據崗位職數和就近原則由縣委組織部、縣人事局分配到鎮(區),由各鎮(區)安排到相關行政村(社區)工作。
第六條招聘工作由縣委組織部牽頭,縣人事局具體組織實施。招聘工作原則上一年一次,時間一般安排在每年的6至9月。
第三章合同管理與職位安排
第七條招聘的高校畢業生,由所在鎮(區)實行勞動合同管理。勞動合同期一般為三年。在合同期內,高校畢業生可另行擇業,提前解除合同。合同期滿后,根據雙方意愿確定終止或續簽合同。
第八條招聘的高校畢業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所在鎮(區)可解除合同:
(一)散布有損黨和政府聲譽的言論;
(二)玩忽職守,貽誤工作;
(三)弄虛作假,誤導、欺騙領導和公眾;
(四)濫用權力,侵犯群眾利益,損害政府和人民群眾的關系;
(五)參與或支持賭博、迷信等活動;
(六)違反職業道德、社會公德;
(七)曠工或者因公外出、請假期滿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歸;
(八)連續兩年考核不稱職的;
(九)試用期滿考核不合格的;
(十)法律法規規定其他應解除合同的情形。
第九條招聘的高校畢業生應嚴格遵守村、社區考勤制度。因事、因病需請假的,由本人提出書面申請,三天以內,由村、社區負責人審批;超過三天的,由所在鎮(區)審批。假期結束,應及時銷假。
第十條對招聘的高校畢業生,必須確保崗位在村(社區)、工作在村(社區),鎮(區)原則上不得將其調、借離村、社區工作崗位。遇有中心工作或突擊性工作,各鎮(區)可選調參與,使招聘的高校畢業生在鍛煉中提高農村工作水平。
第十一條對招聘的高校畢業生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工作崗位和職務,明確工作職責。可安排擔任村(社區)黨組織負責人助理,村(居)委會主任助理或村經濟合作社社長助理,村(社區)團支部書記、文書等職。也可根據實際需要安排其它工作崗位。
第四章教育培養
第十二條縣委組織部、縣人事局結合我縣實際,有計劃地對招聘的高校畢業生開展教育培訓。培訓工作要貫徹理論聯系實際、學用一致、講求實效的原則。
第十三條對招聘的高校畢業生開展上崗培訓、專門業務培訓和更新知識培訓。上崗培訓一般應集中進行,時間不少于一周。
培訓重點是黨的方針政策及與農村、社區有關的基本知識和基層工作方法。
第十四條對招聘的高校畢業生開展必要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宣講,經常性開展黨紀政紀、廉潔自律、規章制度、村級(社區)組織規程等方面的教育。
第十五條要建立村(社區)干部、鎮(區)聯系村領導結對的“傳幫帶”制度,豐富傳幫帶內容。要經常性地組織招聘的高校畢業生開展聯誼活動、談心活動和經驗交流活動,幫助他們面對新情況,增強工作信心,不斷提高實際工作能力。
第十六條所在鎮(區)和村(社區)主要負責人要開展定期約談、談心談話等方式加強與到村(社區)工作的高校畢業生的聯系,及時了解掌握思想動態、工作情況、困難問題,加強工作指導和督促檢查。
第十七條招聘的高校畢業生要認真記錄好工作日志,并結合本村、本社區實際,圍繞中心工作開展調研,每年至少完成一篇調研文章。
第十八條對在村和社區工作一定年限的優秀高校畢業生,各級黨組織要積極做好黨員發展工作,把他們及時吸收到黨內來。對成績突出、表現優秀、群眾信任并自愿長期在基層工作的,可通過法定程序進入村、社區領導班子,特別優秀的,可推薦為鎮領導班子后備干部人選。
第十九條各鎮(區)要切實采取措施,鼓勵和支持高校畢業生在農村(社區)創業發展,安心扎根農村(社區)基層工作。要加強實踐鍛煉,根據工作需要,各鎮(區)可適時對他們進行分工調整,使他們經受多崗鍛煉,必要時也可在本鎮(區)范圍內實施輪崗交流。
第五章考核
第二十條考核工作由縣人事局牽頭,具體由各鄉鎮制訂考核實施細則并組織實施。全面考核高校畢業生德、能、勤、績、廉、學等方面。
第二十一條考核工作應當堅持客觀公正的原則,實行平時考核與定期考核相結合。平時考核作為年度考核的基礎。
第二十二條年度考核的程序一般為個人總結、聽取干部群眾意見、鎮(區)研究確定考核等次。
第二十三條年度考核結果分為優秀、稱職和不稱職三個等次。優秀比例一般掌握在10%左右。考核結果由鎮(區)黨委以書面形式報縣委組織部、縣人事局備案,并通知被考核者本人。
第二十四條年度考核結果作為對招聘的高校畢業生進行使用、獎勵、解聘以及報考研究生、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享受優惠政策的重要依據。
第二十五條各鎮(區)要建立高校畢業生工作實績檔案,加強對招聘的高校畢業生的日常管理和考核。
第二十六條建立評選表彰制度,全縣每兩年開展一次縣級“優秀大學生村(社區)官”評選活動,對表現優秀、成績突出的高校畢業生進行表彰獎勵。
第二十七條招聘的高校畢業生的年總體收入按*委辦[20**]86號文件規定,不低于我縣上一年的職工平均工資,由各鎮(區)掌握。按照城鎮企業同類人員標準,參加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女工生育等社會保險及繳納住房公積金。并建立報酬動態增長機制和激勵獎懲機制,逐步提高經濟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