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工信委上年工作總結

時間:2022-11-07 08:56:11

導語:縣工信委上年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工信委上年工作總結

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工信委緊緊圍繞“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全市宜居宜業和全省工業經濟強縣”發展戰略,落實“主攻工業、決戰園區”的有效措施,奏響“實施二次創業,加快進位趕超,建設幸福家園”的主旋律,堅定不移地走推進新型工業化道路,把加快工業項目建設、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扶持優勢產業發展和支持骨干企業做大做強作為工作重點,全縣工業經濟繼續保持平穩增長。現將情況匯報如下。

一、全縣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1.工業經濟質量有了新提升。1-6月份全縣工業總產值預計完成235億元,同比增長23.9%;全縣工業增加值預計完成55億元;同比增長16.3%,總量位居全市第一;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預計完成229億元,同比增長31.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預計完成53.8億元,同比增長15%,總量位居全市第一;

2、工業經濟效益有了新提高。1-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預計完成232億元,同比增長35.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19.8億元,同比增長48.7%;全縣工業稅金預計完成4.7億元,同比增長19%,工業稅收占財政總收入的50%以上。

3、擬新增規模以上企業有了新突破。我縣今年擬新增“入統”企業5家,分別是實業有限公司年產3萬噸銅桿項目,預計今年主營業務收入8000萬元,在8月份申報“入統”;市裕鑫銅業有限公司有色金屬資源綜合利用項目,預計今年主營業務收入1億元,在10月份申報“入統”;實業有限公司年產5萬噸銅桿項目,預計今年主營業務收入5000萬元,在10月份申報“入統”;機電有限公司年產60萬臺高效節能電機建設項目,預計今年主營業務收入3000萬元,在11月份申報“入統”;縣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年產4000套線纜設備和5000噸裸銅線項目,預計今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在12月份申報“入統”。

4、戰略性新興產業有了新發展。今年上半年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預計完成167.6億元,同比增長41.3%;工業增加值預計完成42億元,同比增長19.56%;利稅總額預計完成15億元,同比增長10%。總量排名全市第一。

二、抓工業經濟工作的主要措施

1、不斷優化工業經濟發展環境。

一是繼續采取各種形式,突出抓工業經濟的氛圍。

二是積極爭取政策,特別是爭取結構調整資金、挖潛技術改造財政貼息資金、中小企業發展資金和關閉小企業補助資金,進一步加大對工業企業的扶持力度。

2、不斷提高工業經濟發展效益。

一是突出重點企業。集中人力和財力對重點企業進行扶持,特別是扶持產值在5000萬元以上企業做大做強,使這些企業逐步成為全縣工業企業的“頂梁柱”。

二是突出重點產業。圍繞四大主導產業,實行分類指導,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工業產業集群。緊緊圍繞有色金屬“銅”這一特色產業,著力做大做強做精貴金屬產業鏈,全力打造從上游原料(再生資源循環經濟產業園)—20萬噸粗銅—20萬噸電解銅—10萬噸銅桿銅棒—10萬噸銅鋁漆包線及銅線應用企業布局,目前,已初步形成400億產能、上下游配套的完整有色金屬產業集群。正在打造以天能集團為龍頭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以大業東方為龍頭的小企業孵化產業集群,以錦裕集團為龍頭的機械制造產業集群。

三是突出重點項目。今年我縣共有實業PVC助劑項目、機械線纜設備和裸銅線項目、新能源雙效熱泵機組項目、年處理10萬噸有色金屬固體廢物技改項目、錦輝1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項目、裕鑫銅業有色金屬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實業年產5萬噸銅桿項目、實業年產3萬噸銅桿項目、急電年產60萬臺高效節能電機項目等9個投資億元以上項目列入市“百項工業重大項目”調度范圍,項目計劃投資5.5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3.82億元。這些項目均已進入廠房建設階段,有望今年進行投產或試投產。

3、不斷提升工業經濟服務水平。

一是切實加強工業經濟運行監管,加大對工業經濟的監測、分析和運行調度力度,及時研究和協調解決工業生產和工業經濟運行中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工業經濟的平穩運行。

二是認真對工業企業生產及項目建設情況調查摸底并進行逐個分析,查找生產經營及項目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困難及問題,并盡最大可能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同時,將問題和困難梳理匯編,上報縣委、縣政府。

三是切實掌握項目建設進度情況和新增企業生產情況,加強與統計部門的溝通,及時將達到規模以上企業納入統計,今年我縣新增入統規模以上企業5家。

4、不斷推進信息化工作

一是依托政府門戶網站,設立項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開共享專欄,集中向社會公眾我縣工程建設領域項目信息和誠信信息2700余條,并逐步建立健全全縣工程建設領域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制度,信息公開基本達到全覆蓋,增強工程建設領域項目建設透明度,逐步建立互聯互通、公開透明的工程建設領域誠信體系。

二是會同縣信息中心,對全縣各鎮(鄉、街道)、縣直單位、重點行業的重要信息系統與基礎信息網絡的安全工作進行保障。

三是組織人員深入工業企業調研企業在設計研發、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市場營銷、物流配送、節能減排、防污治污等環節的信息化應用水平,摸清了我縣工業企業現階段信息化應用水平,為今后著力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兩化融合”打下堅實基礎。

三、工業運行存在的主要問題

1.爭先進位壓力巨大。從統計數據來看,我縣規上企業主營業務、工業增加值等主要經濟指標排名總量全市第一,總量還是偏小,周邊縣(區)也在競相加速發展,爭先進位的壓力巨大。

2.企業保本增利壓力較大。企業經營成本提高,與去年同期相比,原材料、運輸成本、用工成本都有較大幅度上漲,但產品價格上升較少,企業利潤空間進一步壓縮。如新金葉實業由于外部宏觀經濟環境的不穩定和有色金屬市場的不可預見性,公司目前面臨的困難較多,經營成本上升過快,原料市場采購競爭激烈,流動資金缺口較大,今年需融資4億元左右,相關專業技術人才缺乏,特別熟悉現場管理和專業操作人員短缺。德源欣茂集團存在市場萎縮競爭加劇導致加工費下降,產品加工成本提高,工廠設備利用率低等不利因素,資金的短缺抑制了公司的發展,目前公司流動資金缺口約3億。

3.工業轉型升級壓力較大。一是節能降耗仍面臨較大壓力。由于我縣能耗水平相對較低,節能空間十分有限。如水泥行業作為國民經濟建設的基礎性行業,受固定資產投資、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環保措施的影響明顯。在新一輪的宏觀政策作用下,水泥行業的上游產業(能源,影響水泥的供給)、下游產業(基礎設施及房地產投資,影響水泥的需求),以及對水泥行業發展起關鍵作用的金融業、交通運輸業,都受到了顯著的影響。特別年初多雨、原材料燃煤價格居高不下和產能過剩水泥低價競爭等種種不利因素的影響,水泥行業面臨著嚴峻形勢。二是企業創新意識仍有待提高。在當前經濟形勢錯綜復雜的背景下,廣大中小企業對投資創新頗多顧慮,吃不準投資方向和市場前景,更多的仍然是看單生產,只顧眼前,產品低端化、低附加值現象難以一時改變,企業抗市場風險能力不足。三是產業配套水平不高。行業內部組織關系松散,龍頭企業與為其產品配套的中小企業多數只有供貨往來關系,很難從技術、產品開發等方面為中小企業提供有益的幫助,以致配套企業的產品質量、技術無法滿足大企業的要求,產品配套本土化率不高,也易導致產業整體外遷。

四、下步工作打算

工信委作為全縣工業戰線的職能管理部門,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在縣人大極其常委會的支持下,全面打響“主攻工業、決戰園區”的戰斗。

一是把主攻工業、決戰園區作為主戰略。推進工業化,優化工業布局和結構,以高新技術、先進適用技術更新、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堅決淘汰落后的工藝、技術和設備,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扶持優勢產業發展和支持骨干企業做大做強,為建設全省工業經濟強縣打下堅實基礎。

二是把“產業、企業、園區”作為主抓手。著力抓好主導產業,優先培植有色金屬、新能源新材料、機械制造、新型建材四大主導產業,在全縣挑選一批主營業務收入過億元、過5億元和有望過10億元、50億元、100的企業(100億元以上如新金葉;50億元以上如圣達威、華豐;10億元以上的如、歐美意、錦裕),在資源、能源、資金、政策、用地等方面予以政策性傾斜支持,促進其做大做強;積極協助建設茶亭工業園。

三是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切入點。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的引進。依托現有優勢,大力引進新能源材料、半導體照明、金屬新材料、非金屬新材料、生物和新醫藥、現代農業及綠色食品、文化及創意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四是把破解“融資難”作為著力點。協調金融機構調整信貸結構,大幅度增加工業信貸投放,特別注重提高簽約資金的履約率。

五是把推進信息化作為融合點。引導和鼓勵企業提高在設計研發、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市場營銷、物流配送、節能減排、防污治污等環節的信息化應用水平。

今年上半年,工信委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離縣委、縣政府的要求還有一定不足,離兄弟單位還有一些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一定會用更高的工作熱情、更好的工作態度、更優的工作方法、更實的工作作風,為我縣“二次創業”、“主攻工業、決戰園區”及工業經濟進位趕超、跨越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