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四非整治工作總結
時間:2022-07-04 08:21:56
導語:保健食品四非整治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國家總局、省局、市局打擊保健食品“四非”專項行動要求,我局高度重視,按電視電話會議精神,迅速部署落實相關工作,從5月份開始,集中力量在全區范圍內開展嚴厲打擊保健食品非法生產、非法經營、非法添加和非法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現將開展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1、成立領導小組。5月24日,省、市電視電話會議后,我局立即召開局黨組會議,貫徹會議精神,成立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負責專項行動的綜合協調、新聞宣傳、檢查指導工作,推動專項行動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由局長任組長,確保此次專項行動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2、制訂行動方案。我區及時制定專項行動方案,明確了工作目標、內容、時間和要求。并組織力量,分四個小組分片開展保健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全面監督檢查,生產企業重點檢查是否持有效的證書和批件,是否存在無證和超范圍生產行為,原料是否與配方一致,是否按照批準的和生產工藝組織生產,批生產記錄情況等。經營企業重點檢查索證索票、標簽、說明書、批準文號的合法性等。還加強了對保健食品廣告監測。
3、加強溝通協調。區食安辦將專項行動方案轉發至各鎮、開發區、街道食安辦,要求結合轄區實際,充分發揮食品藥品安全協管員、信息員的作用,配合我局開展工作。并加強與工商、公安等部門的溝通銜接,
二、突出重點,加強監管
根據市局打“四非”專項行動實施方案要求,我區打“四非”專項行動分為檢查整治、案件查辦和規范提高三個階段。三個階段的工作任務互為銜接,時間進度服從工作質量,重在解決問題和排除隱患。
1、檢查整治階段。充分發揮相關業務科室和基層協管員、信息員的作用,一是對轄區內保健食品生產企業開展一次拉網式檢查,以保健食品生產企業的合法性,《保健食品良好生產規范》執行情況等為檢查內容,對多年來一直處于長期停產狀態的企業和多年不生產的品種進行疏理,名單上報市局建議考慮吊銷許可證和批準文號。二是以食品批發市場、大中型超市、專賣店、藥品經營企業為重點,加大對保健食品經營者的監督檢查力度,對保健食品主要集散地和批發市場等進行全覆蓋的監督檢查。以經營合法性、銷售產品合法性、標識和說明書、索證索票制度、銷售臺賬及出廠檢驗報告等為檢查內容。檢查經營保健食品是否取得有關許可、是否經營假冒保健食品文號、標志以及未經批準聲稱特定保健功能產品、經營的保健食品是否產品質量不合格或來源不明、市場開辦者對入場的保健食品經營者是否履行市場開辦責任、是否明知保健食品存在非法添加藥物仍然繼續經營的。三是對本轄區內違法廣告涉及的保健食品進行核查,及時移送工商部門查處。四是根據省、市重點監督檢查的產品及企業名單,組織進行飛行檢查,結合外地協查情況和保健食品季節性生產特點,組織對雪佳、五洲、金日洋參、湖寶等生產企業展開了飛行檢查,查閱企業準入生產手續、進貨票據、批生產記錄、銷售臺賬等資料,指導企業完善管理制度。
2、案件查辦階段。根據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追根溯源,一查到底,查處一批違法違規行為,形成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的震懾力。案件涉及轄區外企業的,及時將有關信息通報相關部門協查。區食安辦加強與工商、公安等部門的溝通與配合,加強對各鎮、開發區、街道食安辦工作的指導。
3、規范提高階段。針對存在的突出問題,查找監管工作的漏洞和薄弱環節,督促企業規范和加強內部管理,落實企業的主體責任,繼續保持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的高壓態勢,切實鞏固專項行動成果。
三、正視問題,加強自律
當前保健食品監管的法律法規還不完善,我區保健食品生產經營量多、分布散,對我局的監管工作提出嚴峻挑戰。目前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
1、生產經營行為還不夠規范。有的企業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并不按照制度規定去做,進貨驗收、生產過程控制、產品檢驗等流于形式。有的企業產品標簽、說明書不規范,用法用量、產品規格和批件不一致。抽檢發現有的經營企業經營的產品含法律明令禁止添加的藥物。
2、企業負責人法制意識淡薄,對員工培訓力度不夠。由于一部分企業生產時斷時續、市場銷售不夠理想等方面的原因,存在員工流動快、培訓不及時、培訓內容針對性不強等現象,一些員工不具備基本的專業知識,生產記錄不完善,規章制度執行不力。有的企業負責人還存在一些錯誤的思想認識,不能嚴格按照法規要求管理企業,甚至還有鉆法律空子、打法律擦邊球的行為。
四、穩步推進,成效顯著
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我局通過短信平臺向轄區所有藥品批發、連鎖和零售藥店群發短信500多條,區、鎮兩級出動檢查人員1887人次,檢查(協查)保健食品生產企業40多家次,批發企業、專營店、零售藥店、大型商場超市等保健食品經營企業892家。經過為期三個月的檢查整治、案件查辦,我區打“四非”工作成效顯著,上報信息4條、報送報表4次、階段總結9次,按時向市局報告專項行動的進展、成效和遇到的問題。
1、檢查企業覆蓋面廣。本次行動,做到保健食品生產企業檢查覆蓋面100%,大部分生產企業現場檢查2次以上;批發企業、專營店、大型商場、連鎖超市檢查覆蓋面100%,零售藥店、小超市等經營企業檢查覆蓋面超過了80%,檢查記錄規范、完整。
2、全區情況全面掌握。我區保健食品生產企業14家,擁有保健食品批準文號38個。經營企業1043家,其中批發連鎖企業15家、大型商場超市、專賣店20家、藥店544家,其余為小商店超市。我區14家生產企業中常年生產的3家(佳爾科、雪佳、五洲),去年有過批量生產的4家(奧奇、慶和、湖寶、三健),已停產1年以上,目前車間正在改造,或處于觀望狀態準備改造的3家(金日洋參、錦仁堂、康富來),已停產3年以上的4家(唯一、華南、紅太陽、遠亞),其中“唯一”、“華南”的車間已改作他用或已拆除。有關我區生產企業的現狀已向市局作了報告。
3、重點企業重點監管。結合打“四非”重點檢查企業名單和保健食品季節性生產的特點,對省、市局制定的“打四非”重點監督檢查企業和產品重點檢查,做到了全覆蓋。特別是對外地協查較多的“雪佳”、“全烈”等企業進行了多次突擊檢查。現場對企業生產車間、倉庫和化驗室進行認真、詳細檢查,針對發現的問題,當場指導企業進行整改,完善管理制度,還對企業生產的產品進行了抽檢。
4、配合上級監測抽檢。根據省、市重點監督檢查的產品及企業名單和市局風險監測抽樣的要求,組織進行突擊檢查,配合市局開展共抽檢產品25批次,其中減肥類12批、輔助降血糖類1批、緩解體力疲勞類12批。
5、外地協查回復及時。共協查回復各地協查函35份,每次協查均到企業現場核查企業相關的資質、品種的批件、涉及具體生產批號的產品查閱相應批生產記錄、檢驗記錄、銷售記錄和原輔料臺帳,并要求企業出具相關情況說明。35份外地協查均做到了及時核實情況、及時回復。我局發函協查問題保健食品16個。
6、案件處置嚴格依法。對于保健食品的案件處置,我局做到嚴格依法查處,遇到問題產品,法規、稽查、保化三個科室認真研究法律法規,以確定最適合的法律條款和處罰標準。目前,共移交稽查涉嫌保健食品違法案件12個,立案5個。
五、加強宣傳,營造氛圍
這次行動中,我局在遍布全區的170余塊社區電子屏上循環播放食品公益廣告和相關常識,大大提高了公眾食品安全知識知曉度。
9月4日,我局舉辦了保健食品生產經營負責人培訓班,轄區內保健食品生產企業、保健食品專營店、大型超市、連鎖超市和醫藥連鎖、批發企業負責人6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上介紹了保健食品基礎知識、當前形勢和監管要求,詳細講解了保健食品的定義、分類、行政許可流程、包裝標識、索證索票和臺帳管理等內容,還結合相關案例培訓了相關法律法規。到會保健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現場簽訂了質量安全承諾書,有效促使企業進一步牢固樹立第一責任人意識、進一步加強產品質量管理、進一步加強誠信和道德建設。
六、再接再厲,科學監管
下階段,我局將主要從做好鞏固成果,建立長效機制方面開展工作:
1、辦理案件,對有問題保健食品依法查處。對檢查中發現的假冒保健食品,一律停止銷售并依法嚴肅處理;發現生產經營假冒偽劣保健食品的“黑窩點”,及時取締;對涉嫌違法行為,及時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并配合做好調查取證工作;動員社會監督力量,形成全面治理和嚴厲打擊的高壓態勢和合力。
2、加強宣傳,積極引導生產經營企業加強自律。做好保健食品科學知識宣傳教育,引導公眾樹立科學保健理念,規范媒體行為,支持鼓勵媒體開展輿論監督,公開監督電話,充分利用社會力量,形成全方位的監督氛圍,促進企業誠信經營。
3、加強指導,督促企業建立和完善臺賬管理。加強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原料供應商建檔情況、原料收貨查驗和使用等方面的監督檢查,督促保健食品生產企業按照批準的配方和工藝組織生產,健全各項管理制度,確保批生產記錄真實性和完整性,嚴格執行保健食品良好生產規范。督促生產經營企業加強質量意識,堅決履行質量第一負責人責任制度,檢查生產經營企業《保健食品質量承諾書》執行情況和索證索票和臺賬管理制度落實情況。
4、加強監測,積極開展日常監督性抽樣送檢。開展轄區內保健食品的監督檢查及產品抽驗工作,特別是我區企業生產的產品。加強對減肥、緩解體力疲勞等社會反映強烈,違法違規宣傳較多的功能產品非法添加行為的監督檢查和抽檢,及時曝光問題產品及其生產經營企業。
5、加強監管,加大巡查的力度。充分發揮食品藥品安全協管員、信息員的作用,提高專項檢查的覆蓋面,加大突擊檢查頻次,提高檢查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6、加強梳理,形成長效管理制度。針對前階段發現的問題,舉一反三,不等不靠,探索適合我區的監管辦法。
- 上一篇:藥品使用質量專項檢查方案5篇
- 下一篇:統計法制工作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