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工作計劃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1 22:25:2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衛生局工作計劃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衛生局工作計劃
一、局重點工作
1、完善2008年工作總結和2009年工作思路;
2、協助組織好人民醫院創建溫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去“籌”大會;
3、各線對照市委、市政府,省衛生廳、寧波市衛生局考核標準認真分析,總結提煉工作亮點,積極爭先創優;
4、認真組織好以首屆白求恩式醫務工作考、優秀科主任(護士長)等為主的評選活動;
5、組織做好2009年度本科以上招錄工作以及制定2009年初衛技人員招錄辦法;
衛生局工作計劃四
一、局重點工作
1、完善2008年工作總結和2009年工作思路;
2、協助組織好人民醫院創建溫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去“籌”大會;
3、各線對照市委、市政府,省衛生廳、寧波市衛生局考核標準認真分析,總結提煉工作亮點,積極爭先創優;
4、認真組織好以首屆白求恩式醫務工作考、優秀科主任(護士長)等為主的評選活動;
5、組織做好2009年度本科以上招錄工作以及制定2009年初衛技人員招錄辦法;
衛生局工作計劃
(一)全力以赴,又好又快推進項目進度
1.協助市建筑工務署推進工程建設進度?;I備辦作為項目使用單位,將竭力做好項目工程施工的監督管理,使工程施工按照《設計任務書》、初步設計以及施工圖設計要求進行,項目施工組織單位將在征得市政府相關部門同意和市民群眾支持理解的前提下,采用穿叉施工、晝夜施工等模式,遵循“安全第一、質量至上”的工作方針,科學管理、周密安排,如期高質量的完成施工任務。根據籌備辦與市建筑工務署聯合制訂的工作計劃,2009年1月至4月進行地下室底板工程;4月至9月進行地下室工程建設;9月至12月進行主體工程建設;12月進行砌體工程建設。
2.圓滿完成醫用專業、園林景觀及室內裝修方案設計任務??紤]到醫院設計的專業性和復雜性,為減少園林景觀施工圖設計、室內裝修以及醫用專業設計的漏洞,籌備辦整合現有資源,集思廣益,發動全辦力量負責設計工作,制定分工方案。由工程設備科牽頭,協調辦公室、人事、科教等科室負責審核外科、內科、醫技、VIP等部分施工圖紙,對布局和流程及裝修格調等把關,提出合理化建議和意見。計劃于2009年4月前完成該部分設計工作。
(二)推動三大規劃及醫院開業前的準備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1.推動三大規劃實施論證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1)做好數字化醫院建設規劃實施準備。完成數字化醫院建設的總體方案設計以及各系統產品的選型招標工作。聯系專業機構設計完整的數字化包括各系統的詳細流程方案,在方案設計通過相關部門審核后,組織開展各系統產品的選型,設定參數選型標準,編制招標任務書,進行軟硬件的實施招標工作。配合數字化醫院建設進度,同步開展濱海醫院網站建設,設計網站建設架構,爭取在2009年上半年正式建立濱海醫院網站,拓展內外交流的網絡平臺。
衛生局工作計劃
2004年我區衛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為指導,貫徹執行國家、省、市衛生工作的各項方針政策,在區委、區政府領導下,動員全區衛生工作者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圍繞區委、區政府提出的“堅持政府、社區、居民三方利益統籌,凸顯人居環境大整治成效,著力豐富城市內涵,加快推進‘三大轉變’步伐”的工作指導思想,進一步推進衛生改革,加強公共衛生和衛生隊伍建設,加大醫療衛生市場執法力度,健全完善社區衛生服務和預防保健網絡,努力滿足市民不同層次的醫療衛生需求,促進衛生事業健康發展。主要工作計劃如下:
一、工作目標
按照區委、區政府提出“堅持三方利益統籌,凸顯人居環境
大整治成效;著力豐富城市內涵,加快推進‘三大轉變’步伐”的指導思想,全面落實區委、區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工作任務,擴大內部運行機制改革覆蓋面,開展衛生院院長競聘選拔,試行人員聘用制度;加強公共衛生建設,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能力;推進東海、城東衛生院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過渡,擴大社區衛生服務覆蓋面,拓展服務功能;加大衛生市場執法力度,實行分類監督;規范醫療市場,實行記分管理;積極引進、共建,支持指導建設名醫院;加強正骨醫院重點??平ㄔO,推廣“循證醫學”診療模式,爭創名醫院;規范預防保健網絡,拓展婦幼保健業務,推行防疫人員專項責任考評;加強愛衛工作,鞏固創衛成果;深化健康教育,加快紅會基層組織建設步伐;加強部門協調,履行齊抓共管職責。
二、主要工作舉措
(一)擴大內部運行機制改革覆蓋面,試行人員聘用制度。在總結正骨醫院內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經驗,東海、刺桐衛生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試點經驗基礎上,全面推行區衛生系統內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在東海衛生院試行人事聘用制度改革,科學合理地確定崗位,按照崗位的職責和任用條件,通過考試或考核的辦法擇優聘用工作人員,實現能者上崗,優勝劣汰,通過簽訂聘用合同,明確聘任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逐步實現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探索在衛生院推行人事制度,暢通人員進出口。引入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按崗位、任務、業績定酬的機制,建立起重實績、重貢獻,向優秀人才和關鍵崗位傾斜,實行綜合目標管理責任制和科室成本核算,自主靈活的內部分配和效益激勵機制;在正骨醫院試點推行同工同酬分配制度和工作人員末位淘汰制度。在刺桐衛生院試點推行院長競聘選拔的基礎上,以點帶面,逐步在其他衛生院推開。
衛生局創建國家衛生工作計劃
為貫徹落實區第*黨代會和區*人大*會議精神,在全區掀起創建國家衛生區的高潮,確保各項創建國家衛生區工作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深入推進,迎接全國愛衛會的調研考評,特制定本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體要求,圍繞“優化環境”主基調,嚴格執行《國家衛生城市標準》(全國愛衛會[20*年8月版]),與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區、*市文明城區工作有機地結合,扎實推進創建國家衛生區各項工作,進一步提升*區環境質量和城市管理的水平,進一步培育*人民的城市意識,把*建設成為環境優美、秩序良好、功能完善、整潔文明的國家衛生區。
二、工作目標
20*年內,力爭通過*市愛衛會的調研考評,并向全國愛衛會申報創建國家衛生區。
三、工作任務
工作計劃(衛生局)
2007年,衛生局要以十六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結合我區實際情況,以“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工作要有新舉措”的工作方法,力爭開創我區衛生工作新局面。
一、加強理論學習,全面貫徹十六大精神
我們要將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一項中心工作來抓,要充分利用好學習日及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深入學習十六大精神,以十六大精神為指引,全面開創我區衛生工作的新局面。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必須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發展。我們的衛生工作代表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就是要推進醫療科技創新,提高醫療水平;代表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就是要努力提高廣大醫療工作者的素質,把繼承和創新結合起來,把民族醫學文化不斷發揚光大;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既要維護本行業職工利益,更要加強行風建設,遵守職業道德,為病人服好務。
二、以十六大精神為指導,精心謀劃衛生工作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自98年我區開展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以來,在上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全體醫務人員的共同努力,目前我區已建社區衛生服務網點14個,其中有一個中心、三個站被評為省級示范點,全區社區衛生服務覆蓋面達48%以上。2007年,根據中央十一部委等部門出臺的《加快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意見》,我局將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快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發展:
1、鞏固已取得成績,拓展社區衛生服務的內涵建設。
城區衛生局工作計劃
20*年全區衛生工作目標是:以迎奧運為契機,在“三個體系”建設中,政府公共衛生保障能力明顯提升;區域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明顯提升;行業管理水平和效率明顯提升;衛生人的和諧文明程度明顯提升。
一、著眼于功能提升,促進區域性衛生規劃日趨完善
立足于系統化改革思路,實施區域衛生資源向二級服務功能轉變。以提高區域內居民健康為中心,動員和合理配置區域內各級各類醫療衛生資源,逐步構建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醫院和預防保健機構分工合理、協作密切的二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明確新型醫療衛生體系中區域大型綜合醫院、??漆t院、預防保健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功能定位。區域大型綜合醫院和專科醫院的主要功能是以治療為中心,開展針對疑難重癥患者的診療和急診急救服務,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提供技術支持。預防保健機構的主要功能是面向群體,對轄區內預防保健工作進行業務指導和評價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是新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基礎,具有公益性質,主要功能是以健康為中心,社區為范圍,家庭為單位,面向全體居民開展健康教育、預防、保健、康復、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和一般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服務。
立足于調整現有資源,引導衛生資源合理配置。調整現有醫療、預防保健機構的職能,將適宜在社區開展的基本醫療、康復、護理及預防保健工作移交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承擔。區屬二級醫院逐步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專科醫院轉型,完善社區衛生機構和??漆t院的結構和功能,各司其職,各盡其能。在轉型過程中,堅持做精專科、做強社區的原則,正確處理區屬醫療機構和社區衛生發展之間的關系,引導衛生資源向基層流動,使衛生資源配置形成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的,功能合理的,方便群眾的區域性衛生服務網絡,合理引導病人就醫流向,控制醫療費用的不合理增長。延伸區域預防保健機構的功能,通過疾病預防控制、生命周期健康維護、突發事件應急處置三條脈絡,實現公共衛生與社區衛生職能對接,切實落實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方針。
二、著眼于統籌協調,提高區域公共衛生安全綜合保障能力
以區公共衛生大廈高效運行為標志,促進公共衛生“一個機制、四個體系”之間的有機連接,通過流程再造,實現公共衛生管理和服務功能的融合和拓展,建立“條專塊統”的綜合管理模式,打牢管理工作基礎,提升體系運行效率,建立各業務部門的溝通和聯系制度,提高體系間協調配合程度,加強政府在常態和應急狀態下公共衛生管理和調度力度。
區衛生局工作計劃范文
一、圍繞一條主線---以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為主線
醫療衛生改革已進入實質階段,深圳市作為醫療衛生改革16個試點城市之一,各項工作正在穩步推進。市長在全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動員大會暨2010年衛生工作會上指出,新醫改注重突出公益性這一核心目標,把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作為公共產品造福于全民是新醫改的基本特征和最大亮點。
根據全市的統一部署,結合我區的實際工作,在2011年將重點抓好以下幾項改革:
(一)改革醫療服務體系。一是繼續實施“一大一小”衛生事業發展戰略,以區域醫療中心和社區服務為配置重點,科學編制衛生事業“十二五”規劃。二是加強社區健康服務中心能力建設水平。三是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方針,推動公立醫院與民營醫療機構協調發展,引導民營醫療機構實行連鎖經營,發展高端服務。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二)改革公立醫院管理體制。公立醫院改革是一項艱難的改革,態度是:一是積極,二是穩妥。公立醫院管理體制改革按照全市統一部署,建立區級公立醫院管理委員會,成員由衛生、發改、財政、人事和社保等相關政府職能部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家、法律專業人士、人民警察、社區工作者代表共同組成,代表政府集中行使公立醫院的重大保障決策、審計醫院財政收支和經濟責任、評議醫院和院長等職責,理順政府職能部門的“辦醫保障”職能。
(三)改革、完善公立醫院運營保障機制。常務副總理指出:沒有政府的參與,醫改只能是紙上談兵。必須強化政府責任,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中確定的公立醫院投入政策,將政府對公立醫院提供的基本醫療服務補助與其完成的工作量、服務質量掛鉤。完善醫療衛生機構開辦費補助、醫療欠費及日常運行經費保障辦法,確保醫療衛生機構財政投入得到合理保障。
衛生局免疫規劃工作計劃
為扎實做好2014年全區免疫規劃工作,根據《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關于印發2014年免疫規劃工作計劃的通知》(泉疾控[2014]11號)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計劃。
一、工作目標與指標
1.以鎮為單位,各單苗的合格接種率保持在90%以上;各醫院產科新生兒童卡介苗、乙肝苗接種率98%以上,乙肝首針及時接種率90%以上;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百白破疫苗、乙腦疫苗基礎免疫12月齡合格接種率和A群流腦疫苗基礎免疫18月齡、甲肝基礎免疫24月齡合格接種率保持在90%以上;含麻疹成分疫苗基礎免疫和加強免疫接種率均達95%以上,麻風疫苗8月齡及時接種率達到90%以上;建證率、建卡率達98%以上。
2.以鎮為單位,脊髓灰質炎疫苗、含麻疹類疫苗強化免疫接種率或查漏補種率在95%以上。
3.針對疾病發病率:不發生脊髓灰質炎野病毒病例;麻疹發病率降至0.5/10萬以下;5歲以下兒童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降至1%以下;乙腦發病率≤0.3/10萬;流腦發病率≤2/10萬;白喉發病率≤0.5/10萬;百日咳發病率≤5/10萬;新生兒破傷風發病率≤1/1000活產兒。
4.全區15歲以下兒童非脊灰AFP報告發病率至少1/10萬;以鎮為單位,麻疹監測、AEFI監測指標到達國家方案要求。
衛生局疾病防控工作計劃
2012年全市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主要任務是:堅持預防為主,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全省疾控會議和全市衛生工作會議精神,繼續推進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重點加強重大傳染病、慢性病、精神疾病預防控制,落實國家免疫規劃策略,大力開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規范公共衛生服務行為,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權益和經濟社會穩定發展。
一、加強績效管理,進一步完善疾控體系建設
各級疾控機構要強化疾病預防控制職能和公共衛生社會管理職能,落實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管理若干規定》,推進疾控工作規范化建設,加強績效管理,建立常態績效考核評估機制。強化醫療機構公共衛生職能,制定醫療機構疾控工作技術規范,不斷規范醫療衛生機構疾控工作行為,形成防治結合工作機制。在市立醫院、中心醫院、口腔醫院、精神衛生中心、急救中心等5家機構開展防治結合型醫療衛生機構試點。加強區市疾控機構基層責任制指導團隊建設,發揮疾控機構對醫療機構和基層衛生服務機構的技術指導和績效評估作用,形成“資源整合、網格管理、團隊指導、績效考核”的城鄉基層疾控工作機制與運行模式。推進醫療機構和基層衛生服務機構疾控工作信息化建設。進一步加強與國內外研究機構和高校等在科研、人才培訓和項目管理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提高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和水平。完善市、區(市)心理危機干預聯動機制,規范開展24小時心理危機干預和救援服務。規范中央、省財政補助資金和國內外非政府組織支持項目資金管理,最大限度地發揮資金使用績效。
二、落實常態防控措施,規范開展重點傳染病防控
傳染病防控工作要繼續按照“主動監測、早期發現、及時干預、全程管理”的要求,落實重點傳染病常態防控措施,努力降低流行強度,減少疫情危害,有效預防和控制重點傳染病的暴發流行。
(一)全面落實艾滋病、結核病、霍亂等重大傳染病綜合防控措施。落實“四免一關懷”政策,繼續加大高危人群行為干預力度、主動檢測、隨訪管理工作力度,完善職業暴露和生活暴露預防和處理制度。提高市精神衛生中心美沙酮門診工作覆蓋面和維持率。完善結核病防治醫院、疾控、社區“三位一體”新型服務模式,全面提高DOTS工作質量,肺結核涂陽新病人系統管理率達95%以上。落實霍亂、痢疾、傷寒等腸道傳染病的監測,加強外環境和重點人群疫源檢索,規范腸道門診診治與報告,嚴密關注痢疾、傷寒等其他腸道傳染病的發病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