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會年度工作總結

時間:2022-03-23 07:57:00

導語:委員會年度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委員會年度工作總結

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加快推進新郊區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一年。鎮黨委對年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自覺實踐科學發展觀,根據區委的統一部署,在“”發展規劃的總體框架下,按照新郊區新農村建設的具體要求,圍繞強鎮富民的發展目標,突出和諧與發展這條主線,優先發展產業經濟,集中建設重點板塊,著力推進民生工程,促進我鎮高新技術、航天產業、意大利風貌中心鎮、生態休閑、現代居住平衡發展,實現經濟社會及各項事業協調發展、全面進步、為把我鎮建設成具有現代化新城性質的新市鎮打下堅實的基礎。

年重點要推進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自覺實踐科學發展觀,牢牢把握開發建設的大局

鎮黨委堅持抓大事、管要事、把方向,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的發展全局,不斷提高開發建設的水平,增強發展的能力,促進社會和諧與發展。

1、正確認識當前的發展形勢。鎮的開發正處于全面建設階段,各項工作任務艱巨而繁重。全鎮廣大基層黨支部和黨員干部,要正確認識發展的形勢,既要看到新一輪發展給我們帶來的機遇,振奮精神,又要清醒地認識到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和顯現出來的各類矛盾,不盲目樂觀。要認真組織學習黨的建設思想和發展理論,用科學發展觀來指導各項工作,把學習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貫穿到實踐工作中去,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委的工作要求上來,努力開創各項工作的新局面。

2、深刻領會和諧社會的內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既是一項現實工作,又是一個戰略任務。要認真學習精神,深刻理解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本質屬性和豐富內涵,結合開發建設的實際,積極思考推進和諧社會的建設,應該從哪里入手,重點要解決哪些問題。要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要求,推動各項實踐活動,切實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把精神落到實處。

3、主動接受開發建設的考驗。落實科學發展觀關鍵在于創新發展思想,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保持我鎮經濟社會的平衡發展。面對日趨激烈的社會競爭和國家宏觀戰略的調整,全鎮廣大黨員干部要自覺實踐科學發展觀,超前謀劃和準確預判開發建設中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探索管理的新機制、工作的新方法,積極尋找突破困難和化解矛盾的有效途徑,使我們的各項工作經得起時間和實踐的考驗,建設群眾滿意工程。

二、調整優化產業經濟結構,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年我鎮的經濟發展目標是:立足全區發展戰略和鎮域現有產業特色與發展趨勢,堅持以園區的品牌建設帶動產業經濟的升級增效,以二、三產業聯動發展增強經濟發展的后勁,以工業反哺農業,在保持二產主體發展地位的同時,積極培育三產的自主發展空間,穩步發展農業,確保主要經濟指標實現兩位數增長。

1、提升園區產業聚集能力。調整園區建設的思路,堅持以項目的建設和落地,推動產業的聚集與增效。要加快服務外包基地建設,調整完善“863”基地、“智谷”、維豪等板塊的規劃,擴大實體招商。加快漕河涇開發區高科技園區和漕河涇出口加工區的建設步伐,加速推進F地塊及D地塊的形象建設及園區內的產業引進,擴大稅源。積極配合做好航天產業基地首期1平方公里的建設工作,加快實現航天品牌產業的集聚,以重大產業基地建設為依托,推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和能級升級。調整清理園區規劃,梳理原閔東工業區內傳統產業和企業,正確引導園區內企業的調整、提升,通過二次開發,有效激活、盤活存量資產,積極扶持實體型企業的發展,著力提高土地的產出效益。理順園區建設體制和機制,優化投資環境,顯現綜合開發效應。

2、增強產業經濟發展后勁。以輕軌M8線的建設為契機,加強浦星路沿線的規劃與招商,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引進一批知名企業和知名品牌,促進二、三產業相融發展,以園區發展帶動企業發展,以企業發展帶動三產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爭取早出形象。抓住新農村建設的機遇,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加快“三高”糧食基地建設,搞好綠葉菜基地生產與服務,形成一批集約型示范農業企業,以企業帶動農戶致富,用好用活扶農政策。加快世博家園和動遷房基地商業街的建設,及早形成規模,集聚人氣。整合全鎮的生態、水系等資源,規劃建設好都市農業,因地制宜地啟動休閑旅游、農家樂等新興產業。充分利用存量土地,有重點地推進房產開發,不斷提高三產在經濟發展中的比重。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經濟的發展,積極扶持傳統企業自主創新、增產增效,夯實經濟發展的基礎。

3、科學謀劃村級經濟發展。轉變村級經濟發展的思路,完善產業導向、資金統籌、土地流轉等綜合配套政策,加強分類指導,扶持村級經濟機體發展和壯大。完善村級集體資產管理制度,統籌村級剩余資本,拓展融資渠道,流轉和盤活存量土地,鼓勵支持村集體經濟成長壯大與規范、持續發展。進一步加強對經濟薄弱村的扶持力度,依托傳統產業,衍生和擴大單位產出規模,突破村級經濟發展的瓶頸。探索村集體經濟體制改革,建立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的長效機制。

三、堅持規劃先行優先發展,充分顯現城市功能形態

按照鎮“”發展規劃和新郊區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加快推進城鎮的開發建設,主動把握城鎮開發的節點和目標任務,集中精力建設好重點板塊、重點項目,完善基礎設施,提高管理水平,充分顯現城市功能形態,保持城鎮的可持續發展。

1、高起點建設各重點項目。服從服務于大局,高起點建設好各重點項目。全力配合好航天主題公園、輕軌M8線、東塔高速、污水納管等市、區重大項目的建設,積極做好前期準備工作,確保工程啟動。重點建設好航天產業基地、新城、世博家園、市屬配套商品房基地等重點板塊,豐富城鎮元素。加快推進萬芳路、新閘航路、陳行公路、浦星公路綠坡等一批道路、公建配套設施建設。千方百計有序、高效推進動遷工作,做好輕軌M8線、閔浦大橋等重點工程啟動的前期準備工作。加快推進農民動遷房基地的建設,以緩解動拆遷工作的壓力。

2、高標準打造城鎮建設亮點。按照城市化的要求,重點做好航天科普園樞紐站、輕軌交通站點、配套服務區、休閑旅游區、現代商貿聚集區等重點區域的專業規劃。在加快建設新城、航天產業基地、“智谷”等重點品牌項目的基礎上,重點要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建配套項目的建設,建設好浦星路等景觀道路。加強控制和整治,加快打造新市鎮新景觀、新功能,努力形成一批開發亮點,提升城鎮的品位。

3、高質量推進城鎮管理工作。清理土地使用情況,加強對土地儲備的可行性分析,加快已經出讓地塊的開發啟動。嚴格土地監管,制定嚴密的土地監管網絡,堅決遏制違法用地、違章建筑。積極梳理全鎮各類規劃,確保全鎮各業規劃科學合理。控制好前期開發成本,制定工程項目管理制度,確保工程優質、規范。積極運作全鎮垃圾處置方案、物業管理、城市管理等一系列管理舉措,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完善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機制,提高快速應對能力,維護城鎮安全。加強人口綜合調控,形成與新城鎮相適應的人口規模、結構和素質。編制鎮域交通發展規劃,開設鎮域公交線路。

四、統籌推進社會各項事業,實現好維護好群眾利益

堅持利益兼顧的發展思想,統籌推進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以民為本,服務先行,切實維護好百姓的切身利益,使廣大人民群眾在開發建設中早得益、多受益。

1、調整落實民生指標。根據鎮域經濟的發展水平和財政承受能力,調整和落實民生指標,重點突出就業保障、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等項目的建設,擴大受益面。加大就業工作力度,增加就業崗位,控制失業率。加大扶貧救助,關心老弱病殘等特殊群體。調整農村退休養老金,提高生活水平。大力發展社區文化,豐富群眾的生活。均衡發展義務教育,整體提高全鎮的教育質量。優先發展社區衛生中心,提高農村醫療合作水平。抓好動遷農民的轉性工作,妥善安置動遷居民。

2、優先建設人居環境。落實區“1223”城鄉規劃體系,合理配置資源,優化農村基礎建設,堅持以城鎮開發推動城市化建設,改善農村落后的環境面貌。重點要抓好河道整治、危橋修繕、片林綠地、鄉村道路、水電管網等項目的落實,規劃建設好實事工程,加大未開發板塊地區的扶持力度,平衡開發板塊與未開發板塊的利益。加強村容村貌的整治,凈化社區環境,營造良好的村風、民風。

3、建立健全服務體系。深化社會事業各項改革,理順管理機制,明晰各部門的服務職能,建立健全各項社會服務體系。推進社區管理改革,探索適應城市化發展要求的管理途徑。改變財政運行方式,統籌預算資金,支持扶貧致富,提高資金的使用率。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加快優質教育資源的導入,建立從幼兒教育到高中教育完善的教育服務體系。透明就業信息,擴大就業服務,完善救助體系。籌建社區事務受理中心,提供便民服務。深化衛生服務綜合改革,優化衛生資源配置,探索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健全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完善醫療服務體系。

五、全面推動區域性大創建,營造和諧穩定的發展環境

著眼于和諧社會的建設,構建好大綜治、大安全的工作網絡,推動區域性大創建工作,不斷提高地區文明層次,營造和諧穩定的發展環境。

1、進一步深化精神文明創建。深化公民道德教育,踐行“八榮八恥”,以社會主義榮辱觀引導群眾的思想教育,規范市民的行為。以提高市民素質和城鎮文明程度為目標,加大文明鎮、文明村、文明單位、文明小區、文明路段、文明市場等基礎性創建力度。積極開展、全力推進上海市文明鎮的創建工作,以創建帶動、推動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在提升市民整體素質的同時,切實提高全鎮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水平。

2、進一步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不斷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整治,持續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建立健全有利于社會穩定的建管機制,落實責任制。加強信訪工作的領導,增強基層信訪力量,積極探索新形勢下信訪工作的有效途徑,實現信訪重心轉移,妥善解決群眾信訪中的突出問題。主動接受外來流動人口的導入,加強人口管理,有計劃控制人口總量。重視和加強消防、交通、食品衛生、建筑、生產安全等問題,構筑強大安全監督網絡,切實維護百姓生命和財產安全。

3、進一步加強民主政治建設。支持和輔導新一屆村委會、居委會的工作,抓好換屆后人大代表的培訓工作,增強代表依法履職的意識和能力。深化村務居委化改革,突出管理制度和社會服務的建設,擴大“四本臺帳”的適用范圍,規范村委工作的職能,使村務工作能盡快與城市化的要求接軌。繼續推進村務公開、居務公開、廠務公開。支持和鼓勵工會、共青團、婦聯、民兵、科協等人民團體創新工作載體和機制,充分發揮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加強統戰工作,集聚社會各方力量推動發展,維護穩定的社會環境。

六、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

要實現各項工作目標任務,關鍵在于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繼續發揮好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以黨建引領發展。

1、創新黨務管理方式和工作機制。按照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要求,繼續探索黨務管理的方式與運行機制,不斷提高黨務管理水平。加強黨委班子聯系村制度,擴大和延伸中心組學習,深化基層調研,準確把握開發建設的進程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情況,把握發展的方向。加大行政效能建設力度,擴大監察的范圍,提高政策和制度的執行力。健全黨政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增強決策的透明度,多渠道、多形式地監督黨務政務工作,確保決策正確,執行有效。健全和完善對基層黨支部的考核激勵機制,按照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科學合理地進行量化與考核,充分調動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加強干部隊伍和基層組織建設。嘗試建立干部責任體系,增強廣大黨員干部的責任意識和承受壓力的能力。建立和完善干部培養機制,加強對青年干部的培養。開展村干部與事業(公司制)單位人員之間的崗位流動,完善人才招聘制度,積極儲備優秀人才,形成科學合理的人才梯隊。深入開展“讓黨放心、讓人民高興”活動,鞏固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成果。進一步加強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完善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的各項制度,密切同人民群眾的聯系。研究新形勢下基層黨組織建設有效形式,加快居民區黨委、分中心黨總支、居民區黨支部垂直型三級管理機制的實踐步伐,深化拓展“兩新”組織的黨建工作,進一步完善區域性大黨建格局。

3、深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堅持以項目化為抓手,扎實推進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加強廉政文化建設,進一步深化對黨員干部的法紀法規教育。修訂黨風廉政責任制,建立健全集體投資建設項目管理制度,完善四本臺帳制度,加大對重點領域、重點項目的監管工作力度,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堅持教育與懲處相結合,嚴肅查處違紀案件,保證黨組織的純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