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衛生人員培訓意見

時間:2022-10-24 10:47:00

導語:農村衛生人員培訓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衛生人員培訓意見

根據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財政部《20**年中央補助地方公共衛生專項資金項目管理方案》(衛規財發[20**]448號)、《衛生部關于開展衛生管理干部崗位培訓的通知》(衛人發[20**]114號)和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年中央補助地方公共衛生專項資金項目中農村衛生培訓工作的通知》(衛辦農衛發[20**]15號)等有關文件規定,衛生部農村衛生管理司在征求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有關司局以及地方意見的基礎上,組織制定了《農村衛生人員培訓大綱指導意見》,對開展鄉鎮衛生院傳染病主檢醫師培訓、鄉鎮衛生院院長培訓和村衛生機構人員傳染病基本知識培訓的目標、內容等提出了指導性要求。各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可結合本地實際,制定相應的培訓大綱,認真組織實施。

第一部分鄉鎮衛生院傳染病主檢醫師培訓

一、目標要求

(一)掌握常見傳染病的基本診療和預防控制技能;

(二)掌握正確識別和轉運常見傳染病病人和(包括傳染病疑似病人)的相關技能;

(三)掌握傳染病疫情報告的相關程序和管理知識;

(四)熟悉傳染病防治法律法規和有關管理知識;

(五)了解疫情初步分析及處理方法。

二、時間安排

培訓時間共6個月,原則上1個月在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集中進行傳染病專業理論學習及防控實踐技能的學習,5個月在醫療機構縣級以上(含縣級)傳染病醫院或設有傳染病科(病區、病房)的綜合醫院進行臨床實踐技能的進修學習。

(一)集中學習(參考學時:160學時)

主要內容包括:傳染病學總論、傳染病法制化管理、疫情報告、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基本方法、計劃免疫、傳染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常見傳染病和急性重大傳染病的防治、地方性傳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

(二)臨床進修學習(參考學時:900學時)

主要內容包括:傳染病病人的接診和門診處置、常見傳染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原則以及常見疾病的臨床急救。其中,應至少有3.5個月(630學時)在病房進行臨床科室的輪轉學習。

三、培訓內容

(一)集中學習內容

【傳染病學總論】

1、目的

提高鄉鎮衛生院傳染病主檢醫師的傳染病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水平。

2、要求

(1)掌握傳染病的相關概念;

(2)掌握傳染過程的表現、傳染病流行過程的基本條件環節;

(3)掌握傳染病的基本特征、常見的臨床癥狀與體征、和診斷依據及、治療原則;

(4)掌握傳染病的預防措施、常見傳染病的消毒、隔離方法;

(5)熟悉影響傳染病流行的因素、傳染病病程的發展階段;

(6)熟悉消毒劑的種類和和具體操作使用方法,熟悉個人防護措施;

(7)了解傳染病的發病機制。

3、授課安排(參考學時:21學時)

主要內容包括:傳染病定義和基本概念;感染與免疫;傳染病的發病機制;傳染病流行環節;傳染病的基本特征、臨床特征、診斷依據、治療原則;抗生素的合理應用;傳染病預防措施(管理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隔離消毒措施、醫療廢物的處理等。

【傳染病法制化管理】

1、目的

(1)提高鄉鎮衛生院傳染病主檢醫師依法管理傳染病的意識,使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以下簡稱《傳染病防治法》)和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做好傳染病的各項防治工作;

(2)提高鄉鎮衛生院傳染病信息報告工作的質量和傳染病疫情報告及管理能力。

2、要求

(1)掌握《傳染病防治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主要內容;

(2)掌握《傳染病防治法》中有關傳染病疫情報告的內容、方法、程序、時限等;

(3)掌握控制傳染病疫情的基本方法;掌握傳染病疫情報告信息和數據的匯總分析;

(4)了解有關對村衛生機構傳染病疫情報告的指導和監督管理內容。掌握控制傳染病疫情的正確方法;

(5)了解有關對村衛生機構傳染病疫情報告的指導和監督管理內容。了解傳染病疫情報告信息和數據的匯總分析;

3、授課安排(參考學時:12學時)

主要內容包括:法定傳染病的種類及當地多發傳染病病種;當地主要傳染病發病、防控狀況;《傳染病防治法》主要內容;鄉鎮衛生院在傳染病防控中的地位和作用;傳染病報告的意義;傳染病網絡直報的主要內容;傳染病報告的法律要求;疫情數據分析和應用。

【現場流行病學調查】

1、目的

提高鄉鎮衛生院傳染病主檢醫師現場流行病學調查的能力和處理能力。

2、要求

(1)掌握個案調查的目的和內容;

(2)熟悉現場流行病學調查的基本技巧;

(32)熟悉現場流行病學調查中個案調查表的一般形式和結構;

(43)了解現場流行病學調查的基本知識。

3、授課安排(參考學時:6學時)

主要內容包括:現場流行病學調查概論;現場流行病學的基本理論(目的、方法、對象、內容);個案調查(目的、方法、內容等);爆暴發調查、專題調查(簡介);個案調查表的設計和應用;現場流行病學調查的基本技巧;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

【計劃免疫】

1、目的

提高計劃免疫的實際操作能力、理論水平以及對村衛生機構計劃免疫工作的技術指導能力。

2、要求

(1)掌握計劃免疫工作的基礎知識;

(2)掌握計劃免疫疫苗免疫程序、工作要求及技能;

(3)掌握免疫接種反應的臨床表現及處理原則。

3、授課安排(參考學時:12學時)

主要內容包括:計劃免疫的概念;免疫程序;計劃免疫疫苗發放與管理;影響疫苗效價的主要因素;急性遲緩性麻痹監測及報告要求;脊髓灰質炎相關病例識別的技術;疫苗的儲存及冷鏈設備管理;預防接種的登記和統計報告;疫苗接種的技術要點;安全注射;免疫接種反應的臨床表現和處理原則。

【健康教育】

1、目的

提高鄉鎮衛生院傳染病主檢醫師的健康教育知識和基本技能水平。

2、要求

(1)掌握健康教育的相關概念;

(2)掌握健康教育策略的制定方法;

(3)熟悉培訓鄉村醫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4)掌握重大傳染病的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3、授課安排(參考學時:6學時)

主要內容包括:健康教育的定義和內涵;健康教育在鄉村兩級醫療機構傳染病防治工作中的意義與作用;健康教育策略的概念和制定方法;人際溝通基本技巧;社會動員技巧;健康教育傳播材料的使用技巧;重大傳染病的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常見傳染病和急性重大傳染病防治】

1、目的

提高鄉鎮衛生院傳染病主檢醫師對常見傳染病和急性重大傳染病的預防控制和醫療救治能力。

2、要求

(1)掌握國家關于傳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艾滋病、結核病、血吸蟲病等重大疾病防治工作的主要政策;

(2)掌握常見傳染病和急性重大傳染病的主要流行病學特點;

(23)掌握不同傳染病病種的主要臨床特點、診斷、與鑒別診斷與防治措施;

(43)掌握正確識別和轉運傳染病可疑病人的相關知識;

(45)掌握不同傳播途徑傳染病的消毒隔離及個人防護措施。

(5)掌握國家關于艾滋病、結核病、血吸蟲病等重大傳染病防治工作的主要政策。

3、授課安排(參考學時:103學時)

主要內容包括:

(1)SARS:流行病學、臨床表現、臨床診斷標準、鑒別診斷要點、治療原則、預防措施及個人防護要求。

(2)艾滋病:傳播途徑、臨床表現、診斷標準、治療原則及國家免費治療藥物的適應癥和監測指標、預防措施、職業暴露的處理和“四免一關懷”國家免費治療藥物政策。

(3)肺結核:流行病學、臨床表現與診斷、鑒別診斷要點、痰檢、治療原則、控制策略和預防措施。

(4)鼠疫:流行病學、臨床表現、診斷與鑒別診斷要點、預防措施。

(5)霍亂:流行病學、臨床表現、診斷與鑒別診斷、補液治療方法、預防措施。

(6)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學、臨床表現、診斷與鑒別診斷、治療原則、預防措施。

(7)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病學、臨床表現、診斷與鑒別診斷要點、治療原則、預防措施。

(8)病毒性肝炎:各型肝炎的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的意義及結果判斷、診斷與鑒別診斷要點、治療原則、預防措施。

(9)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臨床特點、診斷與鑒別診斷、治療原則、預防措施。

(10)麻疹:臨床表現及臨床經過、診斷與鑒別診斷要點、治療原則、預防措施。

(11)流行性腮腺炎:臨床表現、治療原則、并發癥及處理原則。

(12)細菌性痢疾:主要臨床特點、診斷與鑒別診斷要點、治療原則、預防措施。

(13)傷寒與副傷寒:臨床特點、診斷與鑒別診斷要點、治療原則、預防措施。

(14)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重點掌握細菌性食物中毒):定義、臨床特點、診斷原則、與非感染性腹瀉鑒別診斷、抗生素的使用原則。

(15)流行性乙型腦炎:臨床表現、診斷依據、鑒別診斷要點、治療方法、預防措施。

(16)腎綜合征出血熱:五期臨床表現、診斷與鑒別診斷要點、綜合治療原則、預防措施。

(17)狂犬病:主要傳染源、臨床表現、診斷與鑒別診斷要點、傷口處理原則及疫苗、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注射程序。

(18)地方性傳染病和地方病:除上述的17種常見和重大的法定傳染病外,其他一些法定傳染病都有著較為嚴格的地區性,如在布魯氏菌病、炭疽、阿米巴痢疾、瘧疾、登革熱、鉤體病等傳染病和血吸蟲病高發或。此外,在血吸蟲病流行地區,還應學習這些血吸蟲病疾病的流行病學、臨床表現與并發癥、診斷與鑒別診斷、治療原則及預防措施。

各地可根據本地傳染病和地方病的流行規律、特點和發病情況,具體制定本部分學習計劃。其中,應重點學習SARS、艾滋病、結核病和血吸蟲病等重大疾病的有關內容。

(二)臨床進修學習

1、目的

(1)提高鄉鎮衛生院傳染病主檢醫師對常見傳染病和地方病的基本診療和預防控制能力;

(2)提高鄉鎮衛生院傳染病主檢醫師臨床急救能力。

2、要求

(1)掌握常見傳染病和地方病的典型臨床表現、診斷和鑒別診斷、治療原則和實驗室檢查結果的初步分析;

(2)掌握傳染病和地方病的預防措施;常見傳染病的消毒、隔離方法;

(3)掌握常見疾病的急救知識和技能;

(4)掌握門診日志、疫情報告卡的填寫和常規診療操作的記錄;

(5)掌握病人問診、查體技巧;

(6)了解病程記錄、會診記錄、轉科轉院記錄、階段小結、出院記錄及死亡記錄等醫學文書的書寫方法。

3、方式

各地可采取集中輔導和臨床實踐相結合、門診和病房相結合的方式,安排學員在傳染病科、急診科和其他臨床科室輪轉進修學習,盡可能保證有較為充足的臨床實踐時間。

第二部分村衛生機構人員傳染病基本知識培訓

一、目標要求

(一)掌握傳染病疫情報告和管理等相關知識;

(二)掌握預防接種的正確方法和安全注射的技能;

(三)熟悉疫情個案初步處理的相關知識;

(四)掌握傳染病相關法律法規的主要內容;

(五)了解傳染病防治的基本知識,含傳染病中醫、中西醫結合防治的基本知識。

二、時間安排

村衛生機構人員傳染病基本知識培訓共5天,參考學時為30學時,由縣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依托鄉鎮衛生院舉辦專題培訓班的形式開展培訓。

主要內容包括:《傳染病防治法》有關主要內容;傳染病疫情報告;實用消毒殺蟲技術;傳染病基本知識和診療原則;預防接種及安全注射;培訓前后測試。

三、培訓內容

【《傳染病防治法》有關內容】

1、目的

提高村衛生機構人員依法管理傳染病的意識,掌握與傳染病防治有關的基本知識。

2、要求

(1)掌握法定傳染病種類和主要管理要求;

(2)掌握依法配合縣鄉醫療衛生機構做好傳染病防控工作的主要內容。

3、授課安排(參考學時:4學時)

主要內容包括:法定傳染病的種類及當地多發傳染病病種;村衛生機構和人員在傳染病防治中的責任和義務;如何配合縣鄉醫療衛生機構做好傳染病法制化管理。

【疫情報告】

1、目的

提高村衛生機構人員傳染病疫情信息報告工作的質量。

2、要求

(1)掌握《傳染病防治法》中與村衛生機構有關的主要規定;

(2)掌握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傳染病報告登記制度及報告卡的填寫和上報要求;

(3)了解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的目的和意義。

3、授課計劃(參考學時:4學時)

主要內容包括: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的目的和意義;疫情報告基本內容;傳染病報告登記及傳染病報告卡填寫要求;暴發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

【實用消毒殺蟲技術】

1、目的

提高村衛生機構人員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反應中的現場消毒和殺蟲技能。

2、要求

(1)掌握疫點的消毒殺蟲技術;

(2)熟悉常用的消毒劑、殺蟲劑的使用方法;

(3)了解消毒方法的選擇和殺蟲劑的主要性能。

3、授課計劃(參考學時:3學時)

主要內容包括:消毒殺蟲概論;疫源地消毒的基本理論(方法、消毒劑種類、施藥方法和使用原則、醫療廢物的處理);常用的殺蟲劑及其使用原則;各種污染對象的常用消毒方法;常見媒介宿主動物(蚊、蠅、蟑螂、鼠及其他媒介昆蟲)的化學防治技術;消毒殺蟲中的個人防護。

【傳染病基本知識及診療原則】【傳染病基本知識及防治原則】

1、目的

初步提高村衛生機構人員的傳染病防控能力。

2、要求

(1)掌握傳染病的概念;

(2)熟悉傳染病的基本特征及臨床特點;

(3)熟悉傳染病的傳染過程、流行過程;

(4)熟悉常見傳染病的診治及預防。

3、授課計劃(參考學時:15學時)

(1)傳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流行現狀、臨床特點、診斷要點、個人

防護、診斷治療方法。

(2)艾滋病:概念、傳播途徑、高危人群、臨床表現、預防和治療原則、

國家“四免一關懷”策略。

(3)肺結核:流行現狀、診斷要點、治療原則、結核病防治策略。

(4)霍亂:臨床表現、診斷治療及預防。

(5)流行性感冒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現狀、臨床特點與預防控

制、診斷治療方法。

(6)病毒性肝炎:各型肝炎的傳播途徑和防治、乙肝病毒的三種抗原抗體

系統及臨床意義、診斷治療方法。

(7)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臨床表現、診斷治療和預防。

(8)細菌性痢疾:臨床表現、治療及預防。

(9)傷寒和副傷寒:臨床特點、診斷要點、治療原則、預防。

(10)流行性乙型腦炎:臨床表現、診斷要點、病原學特征及流行特征。

(11)狂犬病:傳染源、臨床表現、傷口處理和預防措施。

(12)血吸蟲病等地方性傳染病:傳染源和傳播途徑、臨床表現、治療原則、預防措施。

各地在制定學習計劃時,可對上述內容有選擇性地進行安排,其中重點學習SARS、艾滋病、肺結核病和血吸蟲病的有關內容。其中,應安排一定的學時學習傳染病的診斷治療方法。

【免疫接種、安全注射和健康教育】

1、目的

提高村衛生機構人員的免疫接種和健康教育能力,增強安全注射意識。

2、要求

(1)掌握計劃免疫疫苗免疫程序;

(2)了解影響疫苗效價的因素;

(32)掌握計劃免疫接種和健康教育相關技能;

(34)掌握各型常見注射器的使用及銷毀方法;

(54)熟悉接種卡、接種證的使用和管理;

(65)掌握接種統計報表的填報要求;

(7)了解常見免疫接種反應的處理原則;

(8)了解急性遲緩性麻痹監測及報告方法。

3、授課安排(參考學時:4學時)

主要內容包括:了解計劃免疫相關知識;計劃免疫接種程序;健康教育基本知識;計劃免疫接種相關技能;各型注射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項;接種卡、接種證的使用和管理;常見免疫接種反應的處理原則。

第三部分鄉鎮衛生院院長培訓

一、目標要求

(一)掌握與鄉鎮衛生院有關的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等業務管理的基本知識與技能;

(二)熟悉農村衛生和農村中醫藥工作方針、政策和有關的衛生法律、法規;

(三)熟悉與鄉鎮衛生院有關的衛生管理學、衛生經濟學的基本知識;

(四)了解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改革和發展農村衛生。

二、時間安排

鄉鎮衛生院院長培訓為14天,參考學時為100個學時,由地市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組織實施。

主要內容包括:農村衛生基本政策和有關法律法規、鄉鎮衛生院的功能定位和作用、與鄉鎮衛生院有關的衛生管理和衛生經濟知識、鄉鎮衛生院的中醫藥服務及管理、鄉鎮衛生院改革與發展其他相關知識。

三、培訓內容

【農村衛生基本政策】

1、國家和地方關于農村衛生和農村中醫藥工作的基本政策規定,其中重點講解《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決定》;

2、我國農村衛生的政策演變、歷史回顧和經驗教訓;

3、我國初級衛生保健的發展歷史和政策規定。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本政策】

1、國家和地方關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基本政策規定,其中重點講解資金籌集、管理方式和如何科學合理制定報銷方案;

2、我國合作醫療的政策演變、歷史回顧和基本經驗。

【鄉鎮衛生院的功能定位和作用】

1、我國鄉鎮衛生院的發展沿革;

2、鄉鎮衛生院在農村三級衛生網中的功能定位和作用;

3、鄉鎮衛生院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

4、鄉鎮衛生院院長在衛生院管理中的責任和義務。

【與農村衛生有關的法律、法規與醫療糾紛的預防處理】

1、我國衛生法律、法規對農村衛生工作的有關規定,主要包括:《執業醫師法》、《藥品管理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中醫藥條例》、《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醫療廢物管理規定》等;

2、醫療糾紛和事故的預防與處理,主要包括:《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等有關法規的有關內容,預防與處理醫療糾紛和事故的途徑和方法等。

【與鄉鎮衛生院有關的衛生事業管理基本知識】

1、衛生事業管理的基本概念、特點和運用;

2、與鄉鎮衛生院有關的衛生事業管理的特點與實際運用。;

3、公共衛生事業管理的基本知識和實踐;

4、鄉鎮衛生院管理技巧和如何對村衛生室和鄉村醫生實施管理、協調和指導監督。

【鄉鎮衛生院經濟核算與財務管理】

1、鄉鎮衛生院經濟核算與財務管理的重要性和基本內容;

2、鄉鎮衛生院如何實現低成本、高效益。

【鄉鎮衛生院設施建設與信息管理】

1、鄉鎮衛生院基本建設的規范與要求;

2、鄉鎮衛生院信息管理的主要內容和運用方法。

【鄉鎮衛生院人力資源管理與勞動分配制度改革】

1、鄉鎮衛生院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理論與方法;

2、鄉鎮衛生院勞動分配制度改革的原則和具體操作方法;

3、鄉鎮衛生院如何建立競爭激勵機制,建設素質較高的人才隊伍。

【鄉鎮衛生院醫療質量控制與病案管理】

1、鄉鎮衛生院醫療質量管理的基本內容和方法以及質量評估的方法和途徑;

2、鄉鎮衛生院病案管理的重要性和基本內容以及病案利用方法。

【鄉鎮衛生院合理用藥與診療規范】

1、鄉鎮衛生院合理用藥和檢查、合理診療的重要性;

2、鄉鎮衛生院實現合理用藥和檢查、合理診療的途徑和方法。

【鄉鎮衛生院重大疾病預防控制管理】

1、常見傳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規,主要包括《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

2、鄉鎮衛生院疾病預防控制的基本內容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的原則和方法;

3、鄉鎮衛生院對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控制策略和措施。

【人際交流和公共關系】

1、鄉鎮衛生院加強人際交流的技巧和方法;

2、鄉鎮衛生院管理的藝術和技巧;

32、鄉鎮衛生院轉變服務方式的重要性和主要內容(含社區衛生服務基本知識)。

【鄉鎮衛生院中醫藥服務及管理】

1、鄉鎮衛生院中醫藥服務的基本內容;

2、鄉鎮衛生院中醫藥人員配備和人才隊伍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