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農業發展暫行意見

時間:2022-02-17 04:36:00

導語:有機農業發展暫行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有機農業發展暫行意見

為充分施展我縣生態環境上風,進一步加快全縣有機農業發展,根據市政府辦公廳《轉發市農委<關于加快發展有機農業的指導意見>的通知》(辦函〔2012〕65號)精神,結合我縣實際,提出加快發展有機農業的實施意見。

一、加快發展有機農業的重要意義

有機農業是現代農業的工業高端,以生態友愛和情況友愛為首要特征,在生產進程中不運用化學合的農藥、化肥、發展調理劑、飼料添加劑等物質,不采用基因工程取得的生物及其產品,倡導遵照自然規則和生態學道理,遵循有機農業標準,協調栽種業和養殖業的均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生產技能以維持持續不亂的農業生產系統。大力發展有機農業,有利于減輕情況污染,改善鄉村生態情況;有利于提升農產物全體質量平安程度,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程度和農產物市場競爭力,對加速我縣新鄉村建立,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推進全縣鄉村經濟社會具體發展具有主要意義。

二、總體思路和工作目標

(一)總體思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縣委、縣政府“生態立縣、旅游興縣、產業強縣、都市農業發展”戰略部署,堅持政策引導、市場化運作思路,堅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依托我縣特有的農業資源和工業基礎,結合現代農業園區建設,鼎力發展特色生態觀光農業,形工業結構公道、經濟效益凸起、產品上風顯著的現代特色高效農業體系。

(二)工作目標。按照市上確定的全市十大上風農業工業范圍,立足我縣資源上風,因地制宜地選擇具有生態上風的特色產品,力爭用3年時間,在全縣建蔬菜、茶葉和食用菌三大有機農產品種植基地共1萬畝。

1.蔬菜:建設6500畝有機蔬菜生產區。以出江鎮為中央輻射帶動周邊鄉鎮,種植佛手瓜5500畝;以安仁鎮為中央輻射帶動周邊鄉鎮,種植有機蔬菜1000畝。

2.茶葉:建設2500畝有機茶葉生產區。以霧山鄉為中央,輻射帶動周邊鄉鎮,擴大有機茶葉種植基地,規模達到2500畝。

3.食用菌:建設1000畝有機食用菌生產區。以韓場鎮蘭田社區為中央,輻射帶動面積1000畝。

三、工作措施

(一)科學制定規劃。按照市上確定的農業十大上風工業范圍,根據發展有機農業的要求,結合我縣生態環境、農業資源、技術上風,科學制定有機蔬菜、茶葉和食用菌工業發展規劃,按照先易后難、由點到面、集中發展的原則,推動我縣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盡快形規模。

(二)加大宣傳力度。發展多種形式的培訓和宣傳流動,在生產者和消費者中普及有機農業、有機農產品的相關知識尺度,進步全社會對有機農業、有機農產品的認知度,增強有機消費的意識和觀念,形全社會關心、支持有機農業發展和消費有機農產品的環境。

(三)嚴控產品質量。實施組織化生產、工業化經營是有機農業生產的重要組織保障,積極培育和發展農業工業化龍頭企業、農夫專合組織、農村新型集體經濟組織、特色農場(農莊)、專業大戶,通過“統一技術、統一投入品使用、統一收購產品、統一標識、統一品牌銷售”等措施,規范生產流程,嚴格執行尺度,實現產品可追溯,保障有機產品貨真價實,切實維護有機產品的社會公信力。

(四)鼎力開拓市場。以市場為導向,發展有機農產品生產,加快有機農產品市場拓展。支持有機農產品生產組織與國際、海內大型暢通流暢企業建立不亂的銷售渠道,進步有機農產品市場著名度和市場據有率。支持和鼓勵有前提的農業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和農村新型集體經濟組織等發展“農超對接”,把有機農產品直接推向消費者,促進有機農產品銷售。

四、攙扶政策

(一)支持有機農業生產基地建設。對有機農產品出工業主建設尺度化有機農業生產基地,面積在500畝以上、產品通過“有機產品”認證或連續2年通過“有機轉換產品”認證、其鮮銷產品或加工產品規范使用國家“有機產品”認證標志,屬于我縣優先發展上風農業工業的,由縣農發局、財政局向市農委、市財政局申報給予業主1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不屬于我縣優先發展上風農業工業的,申報給予8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經國家相關認證機構認證的有機農業生產基地,縣農發局要優先鋪排農村沼氣工程、農業機械化或舉措措施化生產等農業項目,縣水務局優先配套微水治旱工程,縣交通局要優先鋪排農村道路建設。對投資額在300萬元以上、銀行貸款額不低于150萬元的有機農業生產基地的基礎舉措措施建設項目,由縣物價局報請市物價部分組織評審后,可優先鋪排價調基金給予項目貸款貼息。

(二)支持建立組織化經營管治體系。鼎力幫助和指導農業工業化龍頭企業、農夫專合組織、農村新型集體經濟組織、專業大戶建立有機農業組織化經營管治體系。對實行組織化經營管治,且帶動效應顯著的有機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在全縣范圍內建設的尺度化有機農業生產基地,面積在500畝以上、銀行貸款不低于150萬元的項目,經縣農發投公司報請市農發投公司組織評審后,可給予1-3年30%-50%的項目貸款貼息。縣農發局、科技局等相關部分要在經營管治和科技培訓等方面給予全方位幫助、指導。

(三)鼓勵實施和開發有機農業配套技術。對農業技術推廣部分和農資生產企業開發應用的有機農業新品種、新型安全肥料、生物農藥、有機農業生產新技術,縣發改局在立項方面給予全力支持,縣科技局優先鋪排科技攙扶經費;對泥土有機質晉升工程,縣農發局要優先立項。

(四)鼓勵有機農產品市場開發。縣工商局要加大對有機農產品品牌的市場推薦力度,并在有機農產品品牌培育、申報、市場拓展和保護方面給予支持。從2012年起,對有機農產品暢通流暢企業,縣農發投公司應給予優先發放活動資金委托貸款或貸款擔保支持。對自營出口的暢通流暢企業出口有機農產品,由農發投公司指導企業爭取市農發投公司出口退稅獎勵。

(五)支持發展有機農產品深加工。對發展有機農產品深加工、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在300萬元以上、銀行貸款額不低于150萬元的企業技改和新、擴建項目,由縣物價局申報市物價局優先鋪排價調基金給予貼息津貼。對有機農產品深加工企業申請的新產品研發或技術改造項目,縣經濟局等有關部分優先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