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必要性交流
時間:2022-11-27 10:26:00
導語:黨建必要性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層組織是黨在基層社會中的戰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也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我黨歷來對基層組織建設非常重視。黨中央一再強調要把我們共產黨內部搞好,其中包括把黨的基層組織搞好、建設好,只有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好了,堅強有力了,充分發揮了戰斗堡壘作用,全黨的戰斗力才會有堅實的基礎。
一、重視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發揮黨的基層組織的作用,是一條重要的馬克思主義建黨原則
對待黨的基層組織,無產階級政黨與非無產階級政黨有著本質區別。馬克思主義認為,政黨是代表某一階級、階層或集團的利益,并為之奮斗的政治組織;是社會政治經濟和階級斗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又是進行階級斗爭和社會政治經濟活動的工具。資產階級政黨的基本職能是組織競選和進行表決,因此,資產階級政黨一般是組織渙散的競選聯盟,往往只有領導機構,不存在基層黨組織,主要活動也不在基層,只是到競選時,選舉權由統治階級擴大到普遍群眾中,才在選區內設置基層組織。馬無產階級政黨產生于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中,在建立之初就確立了重視黨的基層組織作用的原則,這對保證黨的極強戰斗力,贏得人民群眾的擁護支持,落實黨的綱領路線方針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從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看,黨是在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基礎上創建的,也是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建黨原則建立起來的政黨。黨一成立就在各地廣泛建立自己基層組織,正是依靠基層組織,聚集革命力量,逐步形成燎原之勢,不斷取得了革命斗爭的勝利,并且從勝利走向勝利。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以后,我們黨按照鄧小平提出的“要聚精會神地抓黨的建設”的要求,把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擺到十分重要的位置,明確地把黨的基層組織的作用,提到決定黨的整體戰斗力的高度。黨的十六大又提出,要通過積極探索讓干部經常受教育、使農民長期得實惠的有效途徑,不斷提高黨的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將其建設成為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可見,重視和發揮黨的基層組織的作用,是我們黨不斷發展壯大的一條非常重要的經驗,也是我們黨的一個優良傳統。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這一傳統不能中斷或丟棄,只能堅持、加強和不斷改進。
二、黨的基層組織的地位和作用,客觀上要求我們必須重視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
中國共產黨作為世界第一大黨,也是領導著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的執政黨,實現國家富強、民族興旺,要靠黨中央的科學正確領導,要靠地方各級黨委卓有成效的組織和實施,同時更要靠有凝聚力和戰斗力的基層黨組織將黨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實處。
其一,黨的基層組織堅強有力,是全黨永葆生機與活力的基礎,也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基礎。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組織系統中的基本細胞,處在黨的組織系統的最下層,是把黨員組織起來的最直接形式。黨正是通過一個個基層組織把全體黨員組織起來,形成一個有統一意志和統一行動的有機整體。黨的執政地位和領導作用,不僅是由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和地方黨委的領導核心來體現的,也是由黨的基層組織的領導作用或政治核心作用來體現的。每一名黨員都參加黨的一個基層組織并在其中積極工作,執行黨的決議,就使黨的中央組織和地方組織的領導有可靠的組織保證。黨的基層組織是否堅強有力,直接影響著黨的興旺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成敗。
其二,黨的基層組織是黨聯系群眾的主要橋梁和紐帶,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黨的基層組織處于同人民群眾最接近的地位,它最直接、最廣泛、最經常地接觸群眾,最容易了解群眾,是黨的各級領導機關了解群眾甘苦、摸清群眾脈搏、掌握群眾意愿和要求、做出正確決策的主要渠道。如果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搞好了,堅強有力,在社會基層組織中較好地發揮了戰斗堡壘作用,就會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黨對人民群眾的影響力、吸引力、凝聚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基層黨組織的狀況和活力。因此,黨的基層組織起到了讓黨的領導機關了解群眾的意愿和要求,以及讓群眾認識黨、了解黨、擁護黨的作用。
其三,黨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和一切任務,最終都要通過黨的基層組織和廣大黨員帶領群眾去落實。我們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是分層次的統一領導,通過黨的中央組織、地方組織和基層組織體現出來。黨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是黨的意志和主張的具體體現,是全黨的行動綱領和活動準則。要使它們變成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一方面要靠綱領路線方針政策本身的科學正確,并代表著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要靠與人民群眾最直接、最經常、最貼近的基層黨組織的宣傳和組織,通過廣大黨員去動員、組織和帶領廣大群眾去理解、接受和執行黨的主張。如果黨的基層組織不能發揮戰斗堡壘作用,黨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就不會順利貫徹執行,黨的任務就不能順利完成,黨的領導就會落空。
其四,黨的基層組織對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負有重要責任。黨的十六大通過的新黨章第八條規定:“每個黨員,不論職務高低,都必須編入黨的一個支部、小組或其他特定組織,參加黨的組織生活,接受黨內外群眾的監督。”這就是說,每名黨員,從中央負責同志,到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等一線工作的黨員,都在黨的基層組織中生活。黨的基層組織具有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和監督,組織黨員學習,提高黨員素質,增強黨性,嚴格黨的組織生活,維護和執行黨的紀律,監督黨員切實履行義務,保障黨員的權利不受侵犯,經常地吸收新黨員等職能。黨要管黨,一個重要方面是把黨的基層組織管起來,管實、管細、管嚴、管好。沒有黨的基層組織,黨的自身建設的各項任務就無法落到實處,保持黨的先進性,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就是一句空話。
其五,黨的基層組織是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核心,是實踐“三個代表”的最直接途徑。黨的基層組織的核心地位,是黨的性質決定的。黨的基層組織始終處于社會生產和生活的最前沿,處在改革和發展的第一線,只有黨的基層組織,才能在各社會基層組織中起到協調作用,通過協調好各個基層組織的關系,把各階層的人員團結進來,帶領和吸引周圍的群眾為完成本單位本系統的任務而努力奮斗。黨的基層組織所處的地位和作用,決定了它在實現黨對國家和社會生活的領導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通過大力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廣大黨員才能更好地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推動中國改革開放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事業的科學健康發展。黨的歷史充分證明,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得越好,黨的戰斗力就越強,黨的威信就越高,黨的先進性就越能體現出來,黨也就越能發揮自己的領導作用。
三、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迫切要求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
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黨的基層組織也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施全黨工作重點轉移,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兩個基本點,實現四個現代化,到黨的十六大確定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又到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搞好“五個統籌”,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各方面情況都有很大變化,黨的基層組織要適應這些變化,不改革、不創新、不與時俱進,基層黨組織建設是搞不好的。
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全黨對鄧小平理論的學習不斷深入,提出并深刻闡述了“三個代表”、“兩個務必”、“科學發展觀”等重要思想和觀點,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制度、理論建設全面推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也擺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客觀上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一些地方沒有把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擺到應有的位置,對這項工作注意不夠,指導不力,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放松和削弱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傾向;再者是有些地方不能適應新形勢,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工作被動;三是一部分黨的基層組織軟弱渙散,戰斗力不強,有的甚至處于癱瘓狀態,有的基層干部作風不正,脫離群眾,一些黨員起不到模范帶頭作用;四是有的基層黨組織長期不發展黨員,又不做發展黨員工作,青年黨員和一線黨員比例下降。這些問題的存在,迫切要求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加強和改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目的在于健全和發展黨的每個細胞,緊密聯系廣大人民群眾,更好地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時將黨的各項綱領路線方針政策落到實處,全面完成黨在不同時期的歷史任務。
在新世紀和新的歷史時期下,我們必須緊密團結在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切實抓好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增強黨的階級基礎和擴大黨的群眾基礎,將我黨的偉大事業不斷發揚光大,取得更大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