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工作載體思考
時間:2022-12-06 10:38:00
導語:農村工作載體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根本保證,以黨組織為核心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礎和關鍵。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努力構建農村基層黨的先進性長效機制,不斷增強農村基層組織的生機和活力,對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重要作用。
以“三項工程”為重點以“三項工程”為重點,在組織保障上為新農村建設打好“基石”。一是實施農村干部素質工程。農村基層黨建應在選好配強村級班子特別是村支書基礎上,狠抓村組干部教育培訓,以農村優秀的中堅力量去組織、引導和教育農民,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培訓渠道要網絡化。通過整合資源,構建縣、組、村三級培訓網絡,切實加強村組干部經常性教育培訓,全面提升農村基層干部隊伍素質。培訓對象要全員化。充分利用各級黨校、成教、農業服務中心等機構,組織全體村組干部進行分級培訓。培訓形式要多樣化。通過領導講課、專家授課、現場培訓、遠程教育等多種形式,切實增強培訓效果。
二是實施農村科技致富工程。建設新農村,必須組建一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農村科技人才隊伍,促進生產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實施“一村一居一大學生”計劃。加大從縣級部門、鄉鎮機關和大學生志愿者中選派優秀人才到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科技副書記或村主任助理工作力度,通過“科學村官”送科技、講技術、解難題,積極引導農民走科技致富之路。推行“支部+協會”工作模式,通過建立各種專業合作組織,把黨的組織工作拓展到農村產業鏈上。充分發揮“土專家”、“田秀才”特長,引導農民學科技、用科技,不斷增強農副產品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充分利用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網絡平臺,及時組織農民學習培訓,提高農民發展生產的能力,以信息化帶動農業產業化和農村現代化。
三是實施基層組織規范化建設工程。加強村級辦公陣地建設。加大黨員教育培訓硬件投入。特別是加強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設施的使用和維護,做到設備安全、人員到位、制度健全、維護及時、經費保證。推行“一制三化”運行機制。建立健全村黨支部領導下的村民自治工作機制,通過支部工作規范化、村務工作法制化、民主監督程序化,進一步規范村兩委工作,增強村級組織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
以“三向培養”為抓手以“三向培養”為抓手,在隊伍建設上為新農村建設配好“主力”。農村黨員隊伍年齡老化、帶頭示范能力不強、發展黨員難是困擾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一大難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迫切需要一批能帶領廣大群眾共同致富的基層好干部、好黨員和致富能人。
加強教育,著力把能人培養成黨員。一是實施結對幫扶。通過建立能人花名冊、落實黨員聯系人、制定培養措施等方式,有計劃地對能人進行跟蹤培養。二是加強政治教育。通過邀請非黨能人列席支委會、黨員大會等途徑,加強其政治教育,提高其思想覺悟。三是提供參與平臺。注重讓能人在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新技術運用中當主角、挑重擔,增強其在群眾中的影響力,條件具備的,及時發展他們加入黨組織。
重點引導,著力把黨員培養成能人。從政策輿論上引導黨員,號召廣大農村黨員向能人看齊。從技術服務上幫助黨員,通過建立黨員科教培訓網絡、實施現場科技培訓、組織外出參觀學習等途徑,強化對現有黨員素質的再提高。從資金項目上扶持黨員,通過“黨員扶貧項目”等途徑,向有頭腦、懂技術的黨員提供發展資金和項目,增強其致富能力。
綜合培養,著力把黨員能人培養成村組干部。一是嚴格挑選。村黨支部按照村組后備干部培養選拔條件,在黨員能人中篩選出政治素質較高的黨員能人進行重點培養。二是結對培養。鄉鎮黨委建立黨員能人培養花名冊,落實好黨委委員或黨員干部聯系發展對象制度,實施“一對一”培養措施。三是強化鍛煉。根據黨員能人的特長,有意識地將他們放到村組干部的工作崗位上進行鍛煉,以達到積累工作經驗和提高工作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