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項目建設經驗交流

時間:2022-12-15 08:49:10

導語:審計項目建設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審計項目建設經驗交流

一、制定合理的審計項目計劃

審計項目的計劃是審計工作的源頭,對整個審計工作有著重大的影響,確定的審計項目計劃是否科學,能否充分發揮審計的職能作用,在“推進法治、維護民生、打擊腐敗、防范風險、推動改革、促進發展”等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一)打破傳統思維方式擬定計劃。目前審計工作模式正處在由“綜合審計”向“效益審計”過渡期。審計人員的角色也正在由“裁判員”向“教練員”轉變。審計的目的也應從單一的“監督”向“監督與服務”方面實施,不能坐在辦公室隨意定項目,要選擇領導關心、群眾關注、體制不健全、管理最薄弱的地方為初步方案,并提出積極有效的建議意見,為相關領導的決策提供重要參考。

(二)科學確定審計面。在審計全覆蓋語境下,不能理解為所有的公共資金全面審計,所有領導干部凡離必審。不能盲目追求審計數量,應采取有步驟地確定審計的重點領域、重要崗位、民生工程等審計項目計劃,堅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統籌部署,逐步達到有成效的審計全覆蓋。

二、將群眾路線貫穿審計全過程

當前,全國上下正處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時期。我們只有把群眾觀念、群眾立場落實到審計工作各個環節才能將群眾路線貫穿于審計工作的全過程,實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一)一切審計為群眾。圍繞“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民生建設目標,做到審計工作有的放矢開展教育審計、就業和再就業審計、醫療衛生審計、社會保障審計、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等民生工程審計。

(二)一切審計靠群眾。在審計過程中實行開門審計,年末公開向社會群眾征集第二年審計項目計劃安排建議,讓群眾主動參與審計、監督審計、宣傳審計,并鼓勵他們諫言獻策,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讓他們不僅做審計工作的“審視者”、“評價者”,更要做審計工作的“參與者”和“指導者”。

(三)一切審計維群眾。家義審計長提出:審計工作必須以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最高目標。首先我們應從財政預算審計中換醒“睡眠”錢,整合財政資金,集中力量辦大事、辦好事、辦實事。其次,從專項審計中推進政府履行民生責任,確保民生資金惠及于民。再次,從經濟責任審計中促進領導干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真正實踐“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三、充分發揮審計聯動機制作用

要構建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審計“免疫系統”不僅是要查處問題,更重要的是分析問題、研究問題,發現問題背后的問題,找出產生問題的原因,提出完善政策措施的意見與建議。同時,還得大膽探索因地制宜、因時適宜的審計模式,達到既節約審計資源、防范審計風險,又提高審計質量。

(一)學習運用審計署“大兵團”作戰工作方法。近年,審計署采取上下聯動,全國審計“一盤棋”的工作思路開展了全國政府性債務審計、土地出讓金審計、社會保障資金審計、保障性住房建設及資金管理使用情況跟蹤審計、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查等審計項目。推動了所謂的重點領域、民生專項工程的“全覆蓋”,既提高了審計效率,也鍛煉了審計隊伍。目前我們應圍繞走群眾路線,轉工作作風,通過整合內部審計人力資源對中央“八項”規定、省委“十項”規定、市委“十一項”規定精神和國務院“約法三章”要求對“三公”經費和“會議費”管理使用等情況進行專項審計,促進厲行勤儉節約,實現審計監督“全覆蓋”。

(二)充分發揮經濟責任審計聯席會議合力作用。

隨著《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規定實施細則》的出臺,應結合實際修訂完善經濟責任審計有關制度;制定經濟責任審計操作指南。按照相關制度和操作指南各司其職,最終達到組織監督、紀檢監督與經濟監督有機結合,形成經濟責任審計由一個部門管到九個部門聯手抓的工作常態。

(三)充分發揮審計整改聯席會議單位職能。

審計整改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審計機關和被審計單位就能解決的問題。必須建立審計整改聯席會議制度,各部門要進一步完善審計整改協作配合機制,各司其職、各盡其責、依法協助審計機關對提出的典型性、普遍性、傾向性問題和建議適時進行研究。杜絕屢審屢犯,整改“無期限、無標準”現象,聯動推進審計整改落實,實現審計整改經常性監督、動態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