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交流教師職業演說文稿
時間:2022-08-17 05:46:00
導語:經驗交流教師職業演說文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自己是一位有經驗的老師我可以這樣吹噓,人們也許都會說我是一位有經驗的老師,因為到今年我已經做了二十多年的老師。但我始終認為,教齡不等于經驗,有經驗更比不上有熱情。
這些年來,我以孔夫子為榜樣,以“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為座右銘,堅持不懈,努力工作,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不覺已經過了不惑之年。缺點多得很啊,其中之一就是不愛干家務。不太講衛生,總是看不見擦桌子掃地之類的小活兒。甚至相信了美國總統S威爾遜的謬論:要想有讀書、寫作的時間,就必須任由庭草亂長。
有時候,我也自以為有些教學經驗和教學成績。不過,執者失之,為者敗之。拿東西的人有掉得可能,做事的人有失敗的可能。越是認真學習,越會發現自己的不足,越是潛心教學,越會發現教好學生真真不容易。好漢不提當年勇,今天就不再在這里吹牛了。就談一談我對教學的感受和看法吧。
我是年中師英語班畢業,年才開始教高中。當時我說,我做夢飛過,但從沒有做夢教過高中。人家說,“知彼知己,百戰不殆。”而我卻是三不知,一不知教材,二不知我們高中學生的程度,三不知自己能不能邊學邊教,做好這份工作。說實在的,我算不上一流的高中英語教師。更談不上高中教學的經驗。但是,我卻相信,只要有熱情,二流的教師能夠教出一流的學生,只要認真,二流的學生也能創出一流的成績。安妮莎利文開始教海倫凱勒的時候才十八歲,恐怕更談不上教學經驗。然而,她有熱情、有耐心,把一個又聾又瞎的頑童培養教育成為舉世聞名的文學家,自己也就隨之成為著名教育家。也正是因為我沒有經驗,正是因為我水平不夠高,我才更要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興趣,熱愛學習。一切為學生著想,使學生忘記了挑剔我的知識結構。當然,我們是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正如諺語所云:Iftheblindleadtheblind,bothshallfallintotheditch.(盲人領瞎子,雙雙摔溝里)。因此,我知道,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同時,也要積極地拿來別人有效的經驗。
我曾反復思考英國一位名醫所說的一句話:年輕的醫生開始行醫時以20種藥治一種病,年老的醫生結束醫業時以一種藥治20種病。開始,由于我缺乏經驗,備課本往往寫得厚厚的,從這本書上抄了再從那本書上抄。其實現在想,那是教師的學習筆記。備課主要是目的明確,備方法,備學生,不是一味抄寫知識。因此,我認為,備課,決不能以備課本的厚薄定優劣,備課無形,備在心中。我怕學生學不會,講了再講,還一定要把自己準備的內容講完不可,甚至,不惜占用課間,惹得學生為被擠掉了解手時間而抱怨。經常出現老師講臺流大汗,學生下面昏昏然的現象。其實,我們在師范學校里就學習講和練的關系,像什么精講多練、不講只練等等。為什么實際操作起來就忘了呢?認真想想,就拿我們在這里開會來說吧,我們聽兩個小時的報告,能記住幾句呢?可知學生聽八個小時的講課,又能記住幾句呢?雨果有一首詩《我們都是瞎子》,用在這里有點離題。他說:吝嗇的人是瞎子,他只看見金子,看不見財富;揮霍的人是瞎子,他只看見開端,看不見結局;誠實的人是瞎子,他看不見壞蛋;壞蛋是瞎子,他看不見上帝;上帝也是瞎子,他創造世界的時候,沒看見魔鬼也混進來了。我也是瞎子,我只知道講呀、說呀,沒看見你們都是聾子。因此,我總結到:吾嘗終日而講矣,不如學生須臾之所練也。當然,我們都知道,即使內因也往往要靠外因才能起作用。我們不能不作指導,讓學生盲目練習。
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授課內容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使人繼其志的教學藝術和能力。GaleleoGalilei說:“Youcannotteachamananything;Youcanonlyhelphimfinditwithinhimself.”你不能教會一個人任何事情,你只能幫他靠自己去發現。我認為,知識經驗豐富者更要注意,我們真正要教會學生的應該是學習的能力。諸葛亮,也并不親自耍刀弄槍上戰場。我們更不能代替學生學習和考試。只有學生在老師的指揮誘導下學習具有獨立性、主動性和目的性,他們的熱情才是撲不滅的火焰,他們的智慧才是流不盡的涌泉。
我們發現,課本內容太多而雜,我們不“滿堂灌”就講不完。然而,講完的目的是什么?我們的教學目的應該是教會學生學習,而不應該是講完課程。如果達不到教會學生的目的,講完了又有什么用呢。我們都知道,受力面積越小,壓強越大。無論是針對內容還是針對學生都應該重點突出,正像曾國藩所提倡的讀書法:學習如同挖井,與其挖十口井都淺嘗輒止,挖不出水來,還不如只挖一口井,一挖到底。除了本節課階段的重難點突出以外,更要注意體現整個英語教學中的重難點。除了本節課的目的明確以外,還要使得整個英語教學中的大目標明確。教學活動要留給學生一定的思維空間,如果我們課堂活動進行到高潮戛然而止,思維慣性會激發學生完成的欲望,引發學生去審問之、明辨之,啟發式的結尾會誘發學生慎思之到篤行之。不必講得太透、太過、太完整,非拖堂十分鐘不可。有時候我說什么也講不清楚,或者說,我講的十分清楚,我也知道學生根本理解不了,我就告訴學生:課堂聽講終迷惑,要想清楚自琢磨。老子曰:“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每一個學得會的人都是從不會開始的,而最重要的是“一”,其次,是轉化成“二”的能力。每一個教的會的人也是從教不會開始的。
有時,我們發現我們學生程度太差,啟而不發,剛剛教過,就出現錯誤或忘記。反過來想,正是他們的程度差,他們才更需要我們的幫助啊。老子曰:圣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大家都知道,化學家眼中沒有廢物,好木匠心中沒有廢木,好裁縫手中沒有廢布,根雕藝術家修理修理樹根都叫藝術。他們能夠變廢為寶,我們也該救救那些差生。然而,EASIERSAIDTHANDONE。說話容易,做事難。我也認為有人所謂的沒有教不會的學生純系吹牛。連百歲老人季羨林都說:“學英語是靠的天賦,實在學不會,可以去打籃球,沒準能弄個世界冠軍。”但是,我們應該想盡辦法,使他們看到希望。
辦法是什么呢?我有一個教學秘訣,就是Let’sstartattheverybeginning.Averygoodplacetostart.古人有法,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看孔子是多么重視復習啊,他的意思是只要掌握好新舊知識的互動,就可以做老師了。洋人有法,安妮莎利文說過:“Nomatterwhathappens,keeponbeginning.”不論發生什么事情,都要堅持從頭開始。孟子曰:“人恒過,然后能改。”錯誤是進步的前奏,是走向正確的參照物。當然,改正才是進步的開始。我們的目的是盡力使學生能夠“不貳過”。循環學習,螺旋上升也是我們教學的基本原則。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有的教師啟發誘導,妙語如珠;有的教師邏輯清晰,環環相扣;有的教師全神貫注;有的教師悠閑自得。同一教師又有不同的方式和方法。但都能達到教學的同一目的。
最好的教師在形式上也許和最差的教師并沒有不同。有的人可以不寫備課,善行本無跡,成竹已在胸,何必寫備課;有的人也能不寫備課。對學生不負責、不懂教學,不知如何寫備課。有的人可以不講解,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有的人也可能不講解,他是不負責任,不會講解。有的人可能受到學生的尊敬,是贏得的,是自然的;有的人也可能受到學生的尊敬,是暫時的,或是靠搞個人崇拜騙取的。只要你是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問心無愧。學生對你評價高,你可能是個好教師;對你評價低,你照樣可能是個好教師。我小的時候聽說,鄧小平在時期曾經作為第一副總理,又抓經濟,又抓教育。有一次,工人們制造了大輪船,向他報喜,他卻說:“我小時候去法國留學時坐的輪船比這輪船還大。”教育界推出一部電影好像叫《春苗》,請他去看,他剛看了個開頭,竟拂袖而去。時期,社會對鄧小平的評價降到了冰點。我們能說他當時不是一個好總理嗎?但是,由于他不搞個人崇拜到現在還有人敢站在大街上罵他呢。由此,我們得知,學生不是教育專家,就算他是教育專家,對老師的評價未必是科學的。《學記》上說:“善學者,師半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倍而功半,又從而怨之。”老子曰:“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之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那么,按他的評價標準,一等教師,學生知道有這么個老師去引導學生,而不去替代學生或過于關心學生;二等教師,學生親近他、贊譽他;三等老師,學生怕他;四等老師,學生侮辱他。老子說的也未必對,但值得我們深思。莊子曰:(我記不清原話了)就是天下人都贊揚你,你也不能因此就不知道自己能吃幾碗干飯,以為離了你地球就不轉了;就是天下人都貶低你,你也不應該失去勇敢和自信。
- 上一篇:綠色網吧暑假情況報告
- 下一篇:公務用車情況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