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及河水治理狀況考察報告

時間:2022-04-18 03:25:00

導語:水質及河水治理狀況考察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質及河水治理狀況考察報告

我國是水資源嚴重匱乏的,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但人均22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的四分,在世界上名列第121位,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位置,到每個、每個家庭。”為響應十七大精神,創建生態文明城市,給市民締造安全放心的用水環境,近年來市委市加大了東江段水污染治理,東江水環境綜合整治和治污保潔工程,現西支江水質穩定,西湖水面IV類水質標準,市消除了流經城市河段黑臭,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超過95%,“三年不黑不臭”的任務,保障了境內東江流域水環境的安全。

近年來市農業用水,工業用水、居民生產生活用水逐年攀升,近5年來年均用水增長4000萬~5000萬立方米。據水利局公布,年全市用水量21.67億立方米。2006年6月出臺的《市水資源綜合規劃》預計,到2020年總用水量將30億立方米,而按《分配方案》,該市在來水年份的分配水量為25.33億立方米,與其原計劃用水量相差將近5億立方米。屆時,市將有近5億立方米的年用水量缺口,嚴峻現實,引起了社會各界的。

在市當地情況的前提下,華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學生會暑期社會實踐隊赴市惠城區了一系列關于市東江水質治理與市民節約用水意識的調研。本次調研采用查閱資料、派發問卷、采訪當地居民、專訪市環保局等方法,了明朗的結果。

一、方法

1.1調研方法

本次調研采用采訪市環保局生態保護科、實地分點采集水樣檢測、對市惠城區居民問卷調查等方法。

1.2調研內容

采訪市環保局主要東江綜合治理的現狀,包括的措施及的,當前的問題等;實地采集水樣檢測主要了水質檢測過程中可以較為簡便的方法辨別的指標如色度、渾濁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PH值、硬度等。取3個點,分別為西湖、。。每個點取5個水樣;對惠城區市民問卷調查主要市民對東江治理的評價、對東江、現在的優劣勢對比及對東江未來水環境的展望。

二、調研結果

2.1東江綜合治理整體情況

2.1.1的措施

東江自古的母親河,亦香港行政區市民的主要飲用水源,其水質的好壞關系到市的生存發展,亦到香港行政繁榮穩定。市歷屆黨委、、人大、政協都東江水質的保護工作,將對其保護與治理當成一件大事,常抓不懈。

調研對市環保局生態保護科了專訪,總結了市在保護母親河、預防跟治理水污染上的先進經驗跟措施。總結如下:

2.1.1.1嚴設關卡,全力保護東江母親河

市委市對企業投資有著一套的環保準入標準,劃定了母親河邊可開發區與限制開發區,每年出于保護母親河的目的,有10%的投資項目不予準入。

2.1.1.2執法如山,嚴抓污染源監督管理

市委市對工業污染源強化了監督管理,在污染源的排放口了實時監控,打擊企業的偷排漏排,執法在省內名列前茅。屢教不改的企業,市亦了黑名單制,以限制這類企業在市的發展為手段排污限制。

2.1.1.3全力治理,重抓污染漏洞

市了2.2提到的一系列措施來工業、農業排污,東江段的主要污染源并非來自工業、農業,而是來自居民的生活污染。

原因在于:的農村地區污水收集難度大,難以,大生活污染都直接或間接的排入東江。

情況,現階段市已加大財政投入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包括興建生活污水廠、生活垃圾廠等。據,市的污水能力為49.15萬噸每天。人口的增長,減輕生活污水排放量,市現階段仍有十幾座污水廠在建狀態。

2.1.1.4互幫互助,全力均衡全市污染治理

據市環保局資料顯示,東江段沿線鄉鎮財力薄弱,難以承擔生活污水費用及配套網管建設費用,以致東江段水質的主要污染源。

情況,調研建議,應撥出財政專項資金扶助鄉鎮,先富帶動后富,經濟好的城鎮幫助經濟的城鎮,全市污染控制與治理的在較均衡的狀態。把對東江的污染治理首位,對東江沿線居民的宣傳教育,保護好母親河,方能水質性節約用水。

2.1.2分點采集水樣檢測結果

調研在西湖、東江惠城區境內等地方采集水樣,觀察檢驗水樣的渾濁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PH值等,得出了結果。西湖分別采5個水樣,代號為XH1—XH5,沿江分別采5個水樣,代號為xielw1—xielw5,結果如下:

由表可見,西湖水質檢測肉眼可見標準與官方公布的結果,屬于水質IV類標準,沿江各采水點肉眼可見標準,pH值6—8之間,為。

2.1.3惠城區市民對東江綜合治理的評價

調研派發問卷惠城區市民對東江綜合治理的評價,共派發問卷200份,收回198份,問卷185份。調查問卷均封閉式問卷。派發地點有較強的性,分別為市數碼步行街、市西湖、學院、市鐵路學校、市火車北站員工住宅區等。在派發問卷的調研亦對市民了采訪,采訪的市民有100人,覆蓋了老年、中年、青年跟少年,比例分別為1:1:1:1,較強的代表性。

在調查的人群中,75.7%東江段近三年來水質的,的主要飲用水源,其水質越來越值得信賴,13.5%的市民覺得近三年的水質跟以前區別,而僅有10.8%的市民近三年來水質的,東江段仍受到幅度的污染。60%的市民對近年來的治理決心及的治理措施表示贊許,有55.1%的市民東江現在的治理難處,分別為居民生活污水及工業污水排放。

在采訪過程中,較多市民對淡水河、淡澳河治理表示表示不滿,這是東江段綜合治理的薄弱環節,直接和威脅到飲用水源的穩定,要求的措施,使市民享受到更的治理。

三、結束語

本次調研全程以東江治理為主線,從主導、市民到調研的親身體驗,探究了市治理東江水的經驗及的問題,也了的建議與意見。如此,因與人力物力有限,本次的調研仍許多之處,望讀者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