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干部如何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時間:2022-07-06 08:30:00

導語:領導干部如何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關于樹立“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內涵,明確了我國社會當前基本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改革開放時代精神的有機結合,反映了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范的本質要求,具有很強的思想性和現實針對性。只有樹立“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站在時代前列,引領時代風尚,推動時代進步,才能使全社會得到凈化,才能為構建和諧社會打下堅固的根基,才能為推動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提供根本遵循。領導干部如何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呢?

一、加強理論學習,堅信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

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是我們共產黨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們黨永葆先進性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理想信念問題是一個黨性原則問題。領導干部是群眾的引路人,帶頭堅定理想信念是十分重要的。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就難以有正確的政治信念,就不可能在政治上保持堅定。理想信念是人們的政治信仰和世界觀在奮斗目標上的具體體現。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是人類歷史上最為崇高的理想信念。它不僅為人類社會構筑了歷史上最美好、最合理的社會制度,而且也提供了其它信仰都無可比擬的科學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靈魂,是共產黨人前赴后繼、奮斗不息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實踐證明,有了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全國各族人民就有了勝利的方向、堅忍不拔的毅力、無窮無盡的力量和戰勝各種困難的勇氣。我們要從政治立場堅定出發,堅信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從堅信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出發,堅定政治立場。堅定信念就是要努力學習科學理論。因為科學理論是反映客觀世界發展規律的,是理性思維的結晶,是對思維活動的指導。領導干部要在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中注重培養自身的政治堅定性、革命信念,以及人格力量、政治品德,要結合實際扎扎實實地學好科學理論,完整、準確地把握科學理論的精髓,做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不斷從中吸取營養,豐富充實自己的頭腦,從而在紛繁復雜的情況下始終堅持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堅強的黨性,不斷強化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增強分清理論是非、政治是非、倫理道德是非的能力。

二、牢記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領導干部培養自身的優秀品質,歸根到底靠的是自我修養,靠的是為人民服務的自覺行動,靠的是實踐黨的宗旨。為人民群眾謀利益,既是我們的立黨之本,又是各級領導干部為官從政之德。就黨的宗旨而言,它不是某一時期的臨時任務、中心工作,而是黨的永遠不變的信仰,它貫穿于整個共產主義事業之中,任何條件下都不能改變、動搖。盡管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隨著黨所面臨的形勢和根本任務不同,黨對黨員的要求有所變化,但這只是方法方式上的變化,黨的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不變的。革命戰爭年代,履行黨的宗旨,就是為著祖國的獨立和解放,不惜犧牲一切;新時期履行黨的宗旨,就是執行黨的基本路線,為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和人民的富裕幸福奮斗終身。應該看到,在新的歷史時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受到一定的誤解和曲解。一些人的榮辱觀發生了畸變,受到了扭曲,他們把無私奉獻看成是呆板;有的領導干部認為市場經濟本性是利己的,奉行的是求利原則,認為為人民服務已不適應;有的看到社會上一些消極腐敗現象,感到無私奉獻會吃虧,產生“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思想。其實,實行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我們所進行的一切事業,不管采取什么方式,都是為民謀利益的,黨的宗旨始終沒有變。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實踐黨的根本宗旨,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領導干部講榮辱,講人格,講立德,首先要無條件地履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宗旨。共產黨人不論職位高低,與人民群眾的關系只能是公仆與主人的關系。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顛倒這種關系。那種“人民富裕我高興”的胸襟,那種“使命高于生命,責任重于泰山”的浩氣,正是黨政干部完善自身人格、實現自我價值所必需的精神營養。我們只有把真心實意傾聽群眾呼聲、體察群眾情緒、關心群眾疾苦、解決群眾困難作為自己的首要職責,才能做到“為官一任,造一方幸福,保一方平安”。

三、正確運用手中的權力,為公掌權,一身正氣

榮辱觀是一個價值觀問題,也是一個權力觀問題。立黨為公,為公用權,榮辱觀才能正,才能夠在實踐中實施,形成正確的導向,產生一定的社會價值。所以講榮辱觀要講為公掌權。權力具有雙重性。為公掌權,權力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工具;為私掌權,權力就成為個人升官發財的工具。所以,我們要從講榮辱觀的高度出發,去創造一切條件,發揮權力的正面效應,根除封建主義的私有化的頑癥,抑制乃至消除權力的負面效應,保證黨的肌體的純潔。還應該看到,在講榮辱觀這個課題上,人格的力量是偉大的。權力是行政執行的一個重要手段,但是非權力因素也不容忽視。其中,正氣、品德、人格、氣質和本領,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榮辱觀就是非權力作用的集中反映。非權力因素是領導者的自身素質構成的,不僅對群眾有一種內在的感召力,對自己也有一種約束力,其影響力比領導干部的權力更重要、更根本、更持久。我們的領導干部必須明白,僅靠權力來行使領導和管理是不夠的,還必須依靠自身的人格力量、才干力量、情感力量、道德力量來影響和凝聚群眾。榮辱觀中的“德”,是非權力因素的核心。作為領導干部,既要學會用權,也要學會運用人格的力量來立德。有的人手握重權,但是大家不一定聽你的,權力在你那里就打了一個彎,就衰減了。有的人雖權力不大,但振臂一呼,應者云集,這是立德的威力,就是非權力因素在起作用。所以,領導干部既要以權定威、定力,又要以非權力因素的德來定威、定力。要講正氣,要以人格為動力去掌好權、用好權。

四、嚴于律己,廉潔從政

廉潔奉公歷來是受人們崇敬的美德?!捌渖碚?,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钡赖赂呱小⒘疂崗恼?,其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能產生無窮的魅力和強烈的示范作用,而那些“臺上他說,臺下說他”的人,自己身行不正,說話就不會有力量。“清清白白地為官,踏踏實實地干事,堂堂正正地做人,認認真真地讀書。”實現這四句話,關鍵在于清正廉潔、廉政從政。新一代領導干部要自覺抵制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時時處處為人民的利益著想,從維護黨風、鞏固政權建設出發,把講榮辱、講立德、講廉政建設提到一個新的高度。要不折不扣地貫徹中央的要求,不僅公務活動要自律,私務活動也要自律;不僅要管住自己,還要管好家屬子女和身邊的工作人員。利不可虛受,名不可茍得。領導干部無論在什么崗位,無論何時何地,都應從嚴約束自己,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做到“居上而不驕,處下而不憂,不為名所累,不為利所縛,不為權所動,不為色所誘,不為欲所惑”,自覺養成謀私為恥、利己為羞的人格準則。

五、注重思想道德修養,培養高尚情操

正確榮辱觀不僅是“德之大端”,良好社會風氣之“大端”,也是一個社會民族思想道德的基點,是一個國家精神文化的基石。古話說,知榮辱方可修正身,唯德馨方可行德政。領導干部高尚的道德風尚,對講榮辱起著一定的影響作用、決定作用。以“八榮八恥”自省,為官者可度量官德,為師者可審視師德,為人者可衡量人品。道德包括宏觀道德和微觀道德兩個方面。宏觀道德即政治規范,是干部運用和實施國家權力的最高道德準則,它表明執政者所處的歷史地位、肩負的社會使命和對社會發展規律宏觀把握的程度。當代領導干部的政治規范就是提出的“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司馬光在《資治通鑒》里寫道:“才德全盡謂之圣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睂︻I導干部而言,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無才是次品,無德無才是廢品,有才無德是危險品。微觀道德包括生活規范和家庭規范。它作為政治規范的范疇,也反作用于政治規范。公正、廉潔、謙遜、求實、服務、效率、節約等等,都屬于生活規范,其本質是理智、健康、文明。當前,保守、落后、愚昧、腐朽的生活方式,正企圖從微觀生活領域腐蝕領導干部特別是青年領導干部。因此,領導干部在恪守宏觀道德規范的同時,還必須嚴格履行微觀生活規范,把自己的言談風度和生活方式,納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軌道。在生活規范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家庭規范,是領導干部在政治規范指導下,正確處理家庭內外人際關系的道德準則。我們的家庭規范應包括:拒賄、誠信、尚賢、為善、勤儉、賢良、贍撫、仁愛、忍讓、好學、和睦等等?,F實告訴我們,黨內和社會上一些不正之風之所以刮到干部家里,就是企圖通過家庭這條溫情脈脈的渠道,智取干部手中掌握的權力,以謀取國家財富,滿足個人私欲。社會上的“糖彈”、“禮彈”、“賄賂彈”,往往不是在辦公室爆炸,而是在執政者的家庭內部開花。出現這種情況,固然有很多原因,但不能否認,它與少數領導干部的道德規范有著直接的關系。我們需要把“八榮八恥”作為自己的道德遵循,以此規范言行,砥勵精神;我們需要把“八榮八恥”與整個思想道德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融為一體,形成中華民族應有的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