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檢干部問題觀體會

時間:2022-10-12 04:58:00

導語:紀檢干部問題觀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紀檢干部問題觀體會

紀檢干部所擔負的保護、懲處、監督、教育的四大職能,決定了紀檢干部的工作要經常性的面對各種無形與有形的問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發現問題,指出問題,解決問題也就成了檢驗紀檢干部思想作風和能力素質的重要標準。

觀點一:發現問題是能力。從一些大案要案的特點來看,任何時候,任何單位都會存在一些案件隱患或苗頭,只不過存在問題的大小、多少、輕重、普遍與個別的差異而已。作為紀檢干部在履行其職責過程中如果總是找不到問題或認為設有問題,那么其本身就是問題,是一種無能的表現。在一些案件中,有的問題隱藏了幾年,甚至十幾年,為什么沒有被發現?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各級領導干部,當然也包括紀檢干部在內沒能及時發現隱患。那么作為紀檢干部怎樣才能提高自己發現問題的能力呢?其一,要堅持用高標準衡量。同一現象用高標準去要求可能就是問題,用低標準去對照就會將問題由大看小,由有看無。其二,要完善自身素質。紀檢干部應熟悉政策法規,精通本職,旁通其它業務,造就復合素質,使自己善于站在全局和實踐與理論的結合點上思考問題,準確找出急需解決的問題。其三,磨煉扎實、細致的工作作風,做到身入心也入,人在神也在,在檢查指導中,既要聽細致,更要查到位,使想瞞的瞞不住,想騙的騙不成。其四,要有創新精神,使自己的思想與實際相結合,使主觀與客觀相符合,從現實中及時發現新問題。

觀點二:指出問題是膽識。時下社會上流行“多栽花、少栽刺,留條后路好辦事”的處世哲學。因此,強調指出問題是膽識在當前有特別重要的意義。現實中,有少數紀檢干部在實際工作中面對一些問題和矛盾時,顯得視而不見,退避三舍,繞道而行。究其原因,既有責任感不強,怕擔事的問題;也有因問題沒搞清楚,心中沒底,怕講不準的問題;但最主要的還是私心雜念作祟,“老好人”思想嚴重。實踐說明,紀檢干部能大膽指出問題,其付出的不僅僅是心血,有時還要冒一定的風險。這就要求紀檢干部要有責任意識,憂患意識;要有無私無畏的精神和講理不講面子的膽識。并在日常監督中積極營造有利于說真話、講原則、指問題的工作氛圍,努力純潔內部關系。應當相信,只要擯棄私心雜念,科學掌握工作方式,就可以大膽指出問題,并贏得廣大群眾的敬佩、信任和愛護。

觀點三:解決問題是貢獻。解決問題是發現問題、指出問題的根本目的。紀檢干部無論是抓廉政建設、查辦案件還是日常監督,不僅要有一抓到底,不解決問題不罷休的狠勁,更重要的還要有正確的思想和科學的方法。既要解決老問題,更要解決新問題;既要解決小問題,更要解決大問題;既要解決一般問題,更要解決棘手問題;既要解決浮在表面的問題,更要解決深層次的問題;既要解決顯性的問題,更要解決隱形的問題;既要解決基層的問題,更要解決領導機關自身的問題;既要解決難度不大的問題,更要解決群眾最為關注的“熱點”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在工作中防止一些問題因解決不及時,而使小問題發展成大問題,個別問題發展成普遍問題,易于解決的問題發展成頑癥。作為紀檢干部要充分認識到,在一個單位或部門,只要把一個個的問題解決了,用安全和穩定支持了地方經濟的穩步發展,這就是貢獻,就是政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