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統考評感想

時間:2022-09-09 11:36:00

導語:初統考評感想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統考評感想

總體情況語文。

語文評卷教師153人(其中評基礎的78人,年全縣小升初畢業學生33070余人。作文組75人)滿分作文13篇,試卷充分體現九年義務教育小學階段的特點,立足于面向全體學生,全面考查了學生在語文學科學習方面所達到水平,梯度合理,難易適中,知識覆蓋面廣。試卷還充分體現了小學階段語文學習的基本特點,試題側重考查了學生的語文積累與運用,考查了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感受、體驗、理解和價值取向,考查了學生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同時還考查學生的品德修養、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的提高程度。全面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的語文素養。作文試題突出了語文科的綜合性,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試題難度和區分度科學、合理,體現了新課改的新理念。

為期五天的評卷中受益匪淺,有幸參加這次小升初的評卷工作。感慨頗深。下面我將與同仁們一起分享今年的考試成果。

基礎部分:

重視語文基本功的訓練

1、提高訓練意識。

努力培養聽、讀、說、寫能力,是語文教學主要目的。聽、讀、說、寫能力的獲得,語文工具的掌握,靠的是訓練。這是由語文學科的工具性所決定的。這也是掌握語文工具同掌握任何的學科有的相似的地方。掌握語文工具靠的是活動、訓練等。靠的是內部和外部活動的結合,不單是靠教師的教授。

2、訓練內容的科學性。

語文教學不要只停留在傳統的“文選”式。需要改造的是,教材要有明確的訓練目標,科學的訓練體系,切實的訓練措施,要把選文納入語文訓練系統之中,使學生憑借教材,受到循序漸進的語文訓練,組建提高學習語文的能力。要統籌安排,全局考慮。教師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自主學習,通過“能動的、主動的、獨立的活動,”獲得語文的訓練。

3、擴大學生的閱讀視野。

教學既要立足課內,又要延伸到課外、社會,使學生隨時隨地自覺、主動地學語文、用語文,在不斷的學和用中提高語文能力。

4、扎扎實實抓好基礎教育。

(1)識字與書寫。從這次評卷抓情況來看,有些學生書寫不盡人意,亂涂亂畫的現象很嚴重,錯別字多。因此教師要引起重視:做好識字與寫字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的書寫習慣。努力提高教師自身的漢字書寫水平,對學生的書寫進行示范引領,有效指導,把書寫指導落實在日常教學的每一個學習活動中,這樣我們的卷面也就整潔了。

(2)學生的識字不夠牢固。試卷上要求填寫的漢字不多筆就少畫,造成了極為丟分的現象。學生的詞匯量不大,填寫詞語模糊不清,無中生有。給評卷的老師在評卷過程中帶來了很多不便。從而影響學科的整體成績。

(3)答題不規范,

判斷題,把寫錯的字改在括號里,亂勾亂叉。句式變換不注重標點符號等。

閱讀:

語文科學基礎知識面廣泛,字、詞、句、篇、標點符號和拼音……樣樣都得掌握,缺一不可,因為它是學生閱讀和寫作的基礎,也是學生整體語文素養的重要基石。每一篇課文,都要求學生掌握一些生字、新詞,因此,如何幫助學生識別生字,理解新詞變成了語文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部分。此次評卷我有這樣的困惑:教學中老師們把生字、新詞的教學當重頭戲,從低年級開始教學拼音、學漢字、理解新詞,并且是逐字詞的學習、積累、運用,可是到了六年級畢業了仍然容易寫錯字、詞匯貧乏、寫出音節并按順序排列音序等會困擾著學生呢?分析下來估計是因為學生雖然走進了文本進行了學習,但對字、詞的理解只能夠停留在朦朧的理解和機械記憶的基礎之上,沒有對其進行強化記憶,隨著時間的流逝也就淡忘了。如何強化使其真正達到目的,招之即來,呼之即出,運用自如,每個語文老師感到頭痛的事,也是大家及積極探索的課題,我之拙見,要抓好基礎教育的老師們要深挖教材,把握教材,運用教材,要抓好如下訓練:

通過閱讀理解強化生字新詞的記憶和運用。

語言學習與掌握,都是從字、詞的理解開始的,在教學中必須把“理解”作為對字、詞記憶的基礎和前提,對一些重要的詞要深刻牢固的掌握。閱讀是傳遞信息的最有效途徑,是不可替代的,因此通過閱讀接受信息,最能激發信息接受者的主動性、創造性,這一點其他大多數的媒體都不具備。閱讀是一種感覺、知覺、思維、想象、記憶等多種心理因素組成的復雜的心理活動。因此得培養學生朗讀和背誦的習慣和能力;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讀中學會運用。培養學生點線面的閱讀。從對話、名著等抓起,持之以恒,以深厚的情感滋潤人,以深刻的哲理折服人;培養學生聯系上下文及時代背景理解課文的習慣;培養學生使用工具書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閱讀,做好讀書筆記,寫好心得及總結。

作文:

今年的作文是三個題目供學生選擇,但是許多學生在選題上沒有跑題,但給評卷教師帶在評卷工作的帶來了一定的難度:要有不同的思想、觀點和不同的評卷標準去評作文。

在作文中,許多學生存在以下問題:

一、書寫不規范。字跡潦草,評卷教師猶如“考古學家”,字句斟酌,還得考慮他的這個字怎樣讀,帶來了許多的麻煩。

二、標點符號不能正確使用,大部分學生的作文就是一逗到底,即是題目的作文在文中只有一個逗號,這也是不規范的。

三、“的”“地”“得”不會正確使用,這是我們現代漢語中的語法問題;寫作中常出現方言詞語,如:老師我做不成中的“成”字,在我們普通話中式沒有這種說法的。詞語不會寫,一個句子讀不通順,這樣怎么來談文章的內容啊!

我認為,在作文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興趣是學好各科的關鍵,是推動學習活動的內部力量,作文是語文學習中最復雜的腦力勞動。因此在作文教學時,一定要讓學生體驗成功,樹立自信,調動題目的寫作積極性。我認為應該這樣做:

一、注重學生的平時閱讀訓練,豐富學生的作文知識,教師應上好每一篇課文,在學中要牢固樹立以閱讀為寫作服務的思想,把我們的閱讀教學始終貫穿到作文教學中,通過閱讀教學和基礎訓練,不斷積累和豐富學生的作文知識,進而通告題目的寫作水平。

二、上好課本中的每一節習作課,只有在指導課上加強作文范例的剖析才能讓學生有所收獲,在展示優秀作文的同時還要明確寫作目標和自己的努力方向。分析作文的例病,明確病因。通過讓學生閱讀、分析和討論在作文中病例,使他們認識到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和如何修改,同時反思自己的作文中是否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加強作文范例的剖析,學生的作文質量一定會提高的。

三、開展好班級的課前三分鐘活動。

讓他們在說話中得到鍛煉,開展豐富多樣的交流活動。讓學生自主選擇,然后學生作文的長處給予充分的肯定,使學生逐步樹立起作文的信心,讓題目都覺得自己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