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出口保障措施

時間:2022-03-09 03:30:00

導語:農業出口保障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出口保障措施

1.進一步改善農產品出口流通環境。一要建設誠信政府,改進服務,轉變作風,提高效率,全面實行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一次性告知制和限時辦結制,并積極推進出口農產品"綠色通道"制度的實施。二要為農產品出口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嚴格農業執法,加大對制假售假、坑農害農事件的執法力度。三要加大對執法人員的監督力度,對"吃、拿、卡、要"、故意刁難的國家工作人員,視情節輕重予以處分。四要營造有利于農產品出口的輿論環境,發揮輿論宣傳的導向作用,采用多種方式,宣傳河南省特色農產品和優秀的農業企業,展示河南農業對外開放的新形象。

2.深化農產品流通體制與補貼機制改革。一要深化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盡快形成開放、統一、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加強農產品市場管理,規范市場秩序,發展大市場、大流通。繼續加快農產品外貿體制改革,建立一個更加寬松、有利于擴大出口的對外貿易體制。鼓勵農業企業間協作與聯合,有條件的可組成一體化經營的大型企業集團,降低流通成本,實行產業化經營。二要在世貿組織農業協議允許范圍內,加大對農產品科研、推廣、病蟲害防治、市場信息服務和基建的投入,并要調整農業補貼方向,由現在補貼流通環節轉向直接補貼生產者,搞好"直補"試點工作。三要抓好深化改革的試點工作,探索適應國際化要求的農業一體化管理體制。要從已確定的23個對外開放重點縣中選擇3-5個農業生產基礎條件好、出口創匯起步早農產品國際競爭力強的縣作為出口創匯農業改革試點縣,對試點縣的農業科研、推廣、生產、加工、流通、內外貿統一進行協調和管理,逐步探索建立運轉協調、靈活高效、政策透明、管理科學的農業管理體制。

3.加大對出口創匯農業的支持保護力度。一要結合國家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積極爭取中央對出口創匯農業的資金扶持,省財政也要安排一定資金給予配套。二要用好省財政每年安排的2000萬元出口創匯農業專項資金,扶持農業出口生產基地建設和項目的貸款貼息,獎勵業績顯著的農產品出口企業;省農業結構調整資金要加大對農業出口創匯的支持力度,市、縣兩級政府也應增加對出口創匯農業的投入。三是有關金融機構每年要安排一定的出口創匯農業專項貸款,可由同級財政負責適當貼息。四要采取切實措施,扭轉農村資金外流現象,充分利用社會閑散資金投入出口創匯農業開發和建設,并要根據實際情況對創匯農業企業和出口基地實行優惠政策。五要建立農產品貿易快速反應機制,減少國際農產品對河南省農產品的沖擊,保護河南省農業安全。六要充分發揮外經外事及貿促會等部門的作用,拓寬引資渠道,擴大引資規模,加快對新技術、新成果、新品種、新設備的引進、吸收、轉化、積累和儲備,增強出口創匯農業發展后勁。

4.加強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結合河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規劃,切實加強"三大體系"(疫情疫病防治體系、藥物殘留檢測檢驗體系、產品質量保證體系)建設。一要對出口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運輸嚴格按照國際標準,實施全過程監管、全方位監控,嚴把質量關。二要分層次、分步驟、逐步建立完善統一、權威、高效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培訓檢驗人員,嚴格檢驗制度。三要實行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開展對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的認證與產品質量管理工作,實施名牌發展戰略,爭取河南省有更多的農產品成為國家級名牌產品。四要幫助做好農產品出口基地認證和原產地標記保護工作,推動更多的農業企業獲得國外質量許可證、檢疫注冊和衛生注冊。5.強化農業外經人才的培訓工作。一要進一步重視和加強外事外經隊伍建設。各省轄市及農業大縣要健全外經隊伍,保證外經隊伍的各項經費開支。二要逐步引進和培養一批精通世貿組織規則、相關法規、外語和熟悉農產品國際貿易的人才隊伍,不斷促進農業外經隊伍人才結構的優化,提高農業外經隊伍的整體素質。三要繼續加強對農業管理人員及農業出口企業負責人的培訓,提高其政策業務水平。四要強化對出口基地農民的培訓,增強其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幫助做好對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的吸收和利用,提高出口農產品科技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