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職位填報答疑解惑

時間:2022-01-04 10:50:00

導語:公務員考試職位填報答疑解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務員考試職位填報答疑解惑

2014年國家公務員職位信息已經公布了。面對紛繁的職位信息和網頁上諸多的數據信息分析,我們如何在10天的時間里,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的那個職位呢?

首先,我先來幫大家理清職位填報過程中最易產生的誤解:

熱門職位就一定是有發展前途嗎?

冷門職位就一定沒有發展前途嗎?

眾人爭填的職位就一定適合自己嗎?

我們看到在近2年的熱門職位中,有中央國家行政機關或其直屬機關的部門,這些職位工作條件優越,容易讓考生及其他人聯想到較高的社會地位,容易產生職位榮譽感。那些沒有條件限制的職位,填報的考生也較多。相反,那些有條件限制的職位(如要求本科階段攻讀特定專業或在報考時取得相應的職業資質),或工作地點偏遠、工作強度大,或有一定危險性的職位(如監獄的男犯監區),則容易讓考生畏難,進而放棄填報。

我們要辯證地看待所謂的熱門和冷門,把握好他人的爭相填報和自己冷靜抉擇之間的“度”。

首先,自己的所學專業和職位條件應相適應。比如“給水排水工程”專業,雖然這個專業不屬于大學的熱門專業,但2014年外交部行政司就提供了“給排水”這個職位,要求相關專業的同學報考。不少學工學土建類給排水工程專業的同學,可能由于以上的理解誤區而選擇填報了其他熱門崗位。類似的例子還不少。冷門專業的同學要在看到職位信息表后,不要盲從地選擇,而首先應進行職位篩選。很多同學并沒有仔細研究過自己所學專業和職位的匹配性,可能有的職位就需要你這樣的專業人才,而你卻選擇了千人過獨木橋的其他熱門崗位。

其次,對職位的現實性與穩定性應有充分的理解和準備。很多同學都是憑借自己對職位信心表的文字描述,對未來的職位產生了不切實際的聯想。其實現實工作和職位信息表描述的差異可能較大。請看看以下的真實經歷:

小B走上公務員工作崗位才發現,現實中的工作并非自己原先的想象,工作環枯燥、單調,每天重復性勞動,缺少創意。

小L的工作崗位需要處理微妙、復雜的人際關系,而這正是她內向的個性所不擅長的。

小Z的崗位工作量較大,而待遇卻并非自己原先想象的那樣,而且由于崗位的特殊性,社會認同較低,甚至不被家人和朋友理解。

我們必須承認,公務員崗位和其他的360行一樣,有不同的崗位差別。某些崗位,要求公務員耐得住寂寞,多年在崗位上進行基礎性的信息收集和分析工作,比如08年各地氣象局的科技業務管理職位受到了冷落,這些職位可能不如窗口行業那么“光鮮”,但國家確實需要這樣的人才。面對紛繁的職位信息,我們是否考慮過:五年以后,我要在這個崗位上達到怎樣的成績?五年以后我在做什么?這個職位是否能實現我所希望的人生價值?這個職位能否滿足我的人生職業規劃要求?

公務員絕不是人生職位的頂點和終點。它是一個充滿競爭和變數的起點,如果把進入公務員行列作為事業的保險箱,那就大錯特錯了。

公務員職位的填報其實比高考志愿更難以選擇,對人生的意義更重要,因為高考可以填報多項志愿,還可進行志愿調劑,而國家公務員只能填報一個職位志愿。

那么,面對職位選擇及填報時,我們該怎么做呢?給大家提供幾點簡要的可操作的建議:

今年的國家公務員報名時間從10月15日到10月24日,10天的時間。在這10天里,廣大考生可以為填報規劃做什么呢?

建議一,不急于填報職位志愿。開始報名的前5天,關注職位報名信息和填報注意事項。隨著報名截止日期的臨近,每天職位信息都會有新變化,因此,建議大家不要在一開始倉促決定。

建議二,不要自己主觀臆斷,如有條件,自己親自跑一趟用人單位咨詢相關問題。往年有不少同學會咨詢這樣的問題:我大學的這個專業,可以填報相關用人單位嗎?針對這個疑問,建議考生自己詢問各用人單位的人事部門,詳細問清專業情況。如有條件,自己親自去一趟用人單位。在這里提醒各位考生,不要憑借自己的主觀臆斷或是他人的所謂內部消息,應以用人單位人事部門提供的答復信息為準。

建議三,應對報考人數及競爭比例進行科學而客觀地預估,避免自己填報“擁堵”職位。以2014年國家公務員職位為例,比如填報珠海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珠海邊檢總站邊檢站科員職位,招考人數為14人,錄取比例為5:1,專業為法律、中文、新聞,這意味著至少有大約70人筆試過線,進入面試。如果填報這個職位的人數在120人以內,去除筆試淘汰者,這個競爭比例尚可嘗試填報,如果填報人數超過180人,則意味著競爭比例高出一倍,如果超過更多的人數填報,就需要考慮是否值得花時間和精力去競爭這個競爭比例過高的職位了。國家公務員大部分職位的招考人數為1-2名,錄取比例為3:1或5:1,廣大考生應謹慎評估競爭比例,不要盲目填報。

建議四,積累經驗,問問周圍曾經報考的人。把握好他人經驗和自己選擇之間的平衡。自己根據職位信息表至少準備10個備選方案。因為不少職位志愿,會隨著截止報名日期的臨近,各職位填報信息不斷發生變化,考生也應做出相應的調整甚至取舍。如果考生僅僅準備兩三個甚至一個職位志愿,將無法適應即時變化的職位信息更新。

建議五,明確自己的填報理由。把自己的職位志愿羅列下來,并寫下自己為什么選擇這個職位的理由。歡迎大家積極參與中公網近期推出的“職位填報與設計”咨詢,大家把自己在職位填報過程中的困惑告訴我們,我們將抽取部分同學的反饋問卷,進行一對一的個性化解答。

在紛繁的職位信息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那個職位,如同在茫茫人海中尋找自己的另一半,不是靠幾條原則能大徹大悟,一通百通的,大家要靈活運用,仔細抉擇。在活生生的經驗和案例中,領悟到自己的職位規劃真諦。

希望大家在理性的思考和規劃中,找到真正才盡所用,并且為社會創造價值,為自己的成長提供良好環境的理想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