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物理提綱范文

時間:2023-04-03 02:26: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八年級下冊物理提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八年級下冊物理提綱

篇1

關鍵詞:初中物理;思維導圖;應用探討

物理是一門兼有實踐與理論的學科,其內涵廣博,知識體系縱橫交錯。解物理題時需要強大的分析能力及數學功底做支撐。物理學科的綜合性使初中生在學習物理時倍感困惑。而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思維導圖是一種化繁為簡的高效學習方法。思維導圖能高效地構建學生的知識體系,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寓教于圖”,將學科、課堂、圖像融合起來。

一、初中物理教學現狀

根據多年積累的初中物理教學經驗可知,初中生學習物理的現狀并不樂觀,學生常以機械性記憶的方式學習物理定律,僅有極少數學生能夠做到對知識進行理解性記憶。習慣性的機械性記憶常使學生的物理學習陷入“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狀態。要解決傳統教學方式帶來的問題,物理教師應該將思維導圖引入初中物理教學中。借助思維導圖,幫助學生了解物理定律,建立知識體系,掌握解題“題眼”,使學生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二、思維導圖在物理教學中的優勢

人的大腦分為左腦和右腦兩個部分。左腦負責人類語言及邏輯方面的信息的處理;右腦負責圖像的傳導與呈現。一般來說,人的左、右腦的運行常常是不同步的。然而,當思維導圖與物理教學融合時,恰好能使左腦和右腦在同一時刻工作:左腦進行對物理定律、概念的梳理;右腦進行對物理知識體系的奠基、建構。這樣一來,看似枯燥深奧的物理知識也變得生動形象,淺顯易懂。通過思維導圖,學生將更加深入、深刻地思考和理解物理上的問題。思維導圖的運用亦可以促進教學模式的轉變,改善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刻板印象。教師需以新的教學模式來取代傳統教學模式,以理解性記憶取代機械性記憶,以思維導圖的全面運用來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以新思維、新方法促進初中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

三、思維導圖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1.自主預習中對思維導圖的運用自主預習是一種卓有成效的物理學習方法。然而,在傳統教學觀念的引導下,學生的自主預習卻常常浮于表面,只是淺層次地對教科書進行閱讀而沒有做到深入地思考。課前利用思維導圖進行預習,將更高效地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結構體系,熟悉將要學習的內容,做好學習新知識的準備,更進一步提升學生在課堂上聽課的效率及吸收轉化率,讓學生更有側重點地了解新課中的重、難點,以達到解惑的目的。對學生而言,這是一種高質量且能保障學習效率的重要學習手段。例如,在講述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物理》(以下統稱“教材”)八年級下冊“電路”這一章的相關知識點時,學生可以通過理解性記憶及整理思維導圖的方法,分別對電阻、電流、電壓進行邏輯理解,對其中的關系進行圖像記憶,進而學會對電路進行分析。

2.筆記整理中對思維導圖的運用用思維導圖進行筆記整理,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都能使筆記的脈絡清晰、邏輯縝密、思維流暢,理解、記憶起來更加直觀、系統。思維導圖在學生筆記上的呈現,也是學生大腦中物理知識體系的呈現。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推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理解程度。由于人腦對圖像的記憶本領與對文字的記憶本領相比具有一定的優勢,所以學生對線條、框圖的記憶更加具象化。思維導圖帶來的豐富而多樣的感官體驗,將更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例如,教材八年級下冊“牛頓第三定律”中相互作用力的知識點容易與平衡力的知識點相混淆,通過思維導圖的繪制,學生用簡練的樹狀圖將相互作用力與平衡力的異同進行分解記錄,通過繪制不同物體的受力情況來記憶易混淆的知識點,并加深記憶。

3.合作創新學習中對思維導圖的運用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教師在育人過程中更加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合作學習也逐漸登上教學舞臺。學生可以通過合作探究,優化物理知識思維導圖的表達形式。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可以同時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為學生帶來創新思維,在實踐中增強學生的思辨能力。物理學科的學習是一個解析物質結構、通過試驗驗證規律的過程。在進行試驗的合作探究時,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迅速理清知識脈絡、探明試驗步驟,使試驗更有條理、有邏輯。物理教學中對思維導圖的利用,為物理試驗的進行提供了簡便的條件,其建立的完備的學科知識體系將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例如,教材八年級下冊在進行電路間關系的驗證時,學生可以通過記錄試驗圖像,構建思維導圖,驗證在串聯、并聯兩種不同的電路連接方式下,線路中的電流和電壓存在著怎樣的關系。學生也可以通過分析思維導圖優化試驗驗證步驟,或發現試驗中的不足,或通過繪制試驗器材安裝過程的思維導圖牢記試驗過程,或通過繪制思維導圖對試驗結果進行猜想與驗證。這樣一來,學生將對此試驗記憶深刻,印象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