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親人的一封信范文
時間:2023-03-27 08:17: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給親人的一封信,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美好家園,感恩父母,感恩老師,黨在我心中,《我有一小給遠方親人的一封信
金燦燦的陽光傾瀉下來,注進萬頃碧波,使單調而平靜的海面而變得有些色彩了。給遠方親人的一封信
點點的繁星好似顆顆明珠,鑲4嵌在天幕下,閃閃地發著光。青蛙碧綠的身體上布滿了墨綠色的斑點,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過了氣,一鼓一鼓的。
亮晶晶的春雨,像一群天真爛漫的娃娃,在高空中云集,嬉戲而下,咿咿呀呀,歡蹦亂跳地撲進大地母親的懷抱。繅絲姑娘迥然不同:藍布棉襖,黑粗呢短大衣,草綠色長褲,脖子上的紗巾是白的,扎小辮的頭繩是根黑毛線。,給孔子的一封信,草船借箭縮
篇2
親愛的外婆:
您好!
來常州4年了,從來沒有回去看望您,我很想念您,每次做夢都會看到您那慈祥的面孔。所以這次我想請您到我的第二故鄉——常州來做客。
常州是一座江南小城,我家在常州西門外的鄒區鎮,從常州火車站乘22路車坐到終點站就到了。
在離我家三公里的東北方向有一座森林公園——青楓公園。青楓公園內,風景如畫。一進入大門,就看見一塊碧綠如絲絨的大草坪,草坪上有人在野餐,有人在放風箏,他們可真會享受呀!
繼續往里面走,就看見一條波光粼粼的人工湖,湖邊綠樹如蔭,各種奇花異草,有名字的,沒名字的,五顏六色。郁郁蔥蔥的大樹到映在湖水里,顯得生機勃勃。湖正中有一道忽高忽低,忽粗忽細的噴泉。噴泉水花四濺,落下來的水珠如同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珍珠,仿佛在下珍珠雨呢!湖面飄蕩著一只只小船,船里的游客悠然自得地觀賞著風景,水面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
沿著小路來到假山下,假山是一塊塊奇形怪狀的大石頭壘起來的,假山中夾雜著一條彎曲又陡峭的小路,小心翼翼地爬上假山,站在大紅橋上,一切景物盡收眼底。
往側面一看,是一條瀑布,瀑布嘩嘩地流著,晝夜不息,宛如白練騰空,銀花四濺,蔚為壯觀。看著氣勢磅礴的瀑布,我不禁吟起李白的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還有一個小朋友最愛去的地方,那就是人工沙灘。沙灘在陽光的照耀下,那沙子如金子般閃耀。人工沙灘吸引了三五成群的小朋友,有的小朋友在堆城堡,有的小朋友在挖沙坑。他們玩得真開心呀!
外婆,聽了我的描述,您一定動心了吧,告訴您,這樣美麗的公園還是免費的呢!快來吧,我和我的第二家鄉會張開雙臂歡迎您的!
祝您身體健康!
您的孫女
李輝
篇3
您好!
時間猶如隙中之駒,一晃而過。國際“三八”婦女節又將臨近了,您作為我最敬愛的人。我發自內心的祝愿您節日快樂,身體健康!
曾記得,在一個個清晨,是誰每天為我早早的做好可口的早餐后,叫我起床?
曾記得,在一個個深夜,是誰一次又一次為我悄悄地掖緊了被子,怕我著涼?
曾記得,在一個個傍晚,是誰一次次讓我在做作業時,把頭抬高,怕我近視?
曾記得,在一個個星期六,是誰從來不畏刮風下雨,嚴寒酷暑,陪我去學琴,從不間斷?
是您啊!外婆!我最最最親愛的外婆!
在這十多個春秋中,您每天每時每刻每分每秒都在無微不至的關心著我,照顧著我!
外婆,您的關懷和體貼,時刻撥動著我心靈深處的琴弦。那無數個細微之處,令我感動。不,不止是感動,它更是一份動力,讓我努力,爭取做得更好,來報答您對我于微細處的呵護。
這只是您對我的關心,您高尚的品德,吃苦耐勞的精神,關心他人的作風……都教育著我。
您的言傳身教,身體力行,潛移默化的,都激勵著我,使我懂得了不止要學好本領,更重要的是學好如何做一個對社會,對他人有益處的人。
外婆,雖然您不是什么名人圣人,您只是天底下最普通,最平凡的老人。但在我的心田中,您瘦小的身軀卻是那么的高大,蒼老的面龐卻顯得那么慈祥,一舉一動都顯得那么堅忍不拔。外婆,您雖平凡,但卻是那樣的偉大!
謝謝您,外婆!謝謝您對我所做的一切!
我是一個靦腆的,不善于用言語表達愛的孩子,我只能在信中表達我對您深深的敬意和熱愛!祝
篇4
你們好!你們辛苦了!我是一名寶培的小學生。我非常羨慕你們能當選為2010年廣州亞運會的志愿者。
2010年的廣州亞運會是全亞洲人們的一件盛事,也是全中國人民的一份光榮。屆時,我們一定能夠舉辦一個和平、健康、超水平的運動會。
志愿者叔叔阿姨們,因為有你們無私的奉獻,無償地付出,早出晚歸的工作,熱情周到的服務,全心全意的精神。使來自五湖四海的賓客有著賓至如歸的感覺。
志愿者叔叔阿姨們,你們是我的榜樣,也是我追求的目標。我長大后,也要做一名志愿者,為祖國,為人們做出一份貢獻。
祝:
身體健康
篇5
您好!
今天老師布置的作文題目是寫給遠方親人的一封信,我第一個想到的人就是您。自從那一年起,我就再也沒有見過您了,每每想念您的時候,只能對著您那慈祥的照片去懷念,說到遠方我和您之間的距離不只是一個區域到另一個區域的距離,而是一個天與一個地的差距,雖然我們的距離遙遠,但是我相信我倆之間心的距離是可以相融合的。
您在世界的另一個盡頭過得還好嗎?在哪里您感到孤單嗎?您的身體是否健康呢?……三年了,我有一大堆的話想和您說。我知道人是不可能死而復生的,當我知道您根本就沒有離開過我,至少我心里住著個慈祥的您。
我還記得那一年,單純的我,最接受不了您的離去。那一天我一直忍著不讓眼淚流出,因為我知道您在的話若看到我們涕泗橫流也會很難過吧!但是不爭氣的淚水還是流了出來,流濕了我的臉頰,流動了我的心璇。您知道嗎,您走之后,我為了不讓自己難過就想成您去了另一個美麗的世界去度假。十分想您的時候,我就把天上最亮的星星當做您,說您在另一個世界注視我們,您總有一天會回來的。
我還記得,我還永遠的記得。您背我去幼兒園時,那彎了的背。在您背上聽的那些革命的故事,您把我放在幼兒園臨走時那句句叮囑,下雨時您為了不讓我淋濕把我抱在懷里那溫暖的胸懷,還有您臨走是哪掙扎的雙眼,您……這些我都還記得,它們已在我心里烙上了深深的痕跡永遠永遠都不會腐爛。
篇6
我那樣迫切地說出,因為在那一刻,我強烈地想念一封信,指尖握筆,在柔軟信箋上,一筆一畫、時而凝神蹙眉時而微笑羞怯寫下的一封信。
大學時代和初戀的男孩相隔了千里,我在北京,他在煙臺,距離遙遠,卻是相思得緊密。那個時候,長途電話是根本打不起的,平日里唯一的聯絡就是一封封往來在北京和煙臺之間的信。
他的信,幾乎是每周一封,多的時候,是兩封一起寄來,信封下角寫著1和2的編號。
每次收到他的信,都有心跳的感覺,看著信封上,他寫下自己的名字,一下子就明白了“見字如面”四個字的含義。曾經小時候,看爸爸給爺爺寫信,總是要寫“見字如面”四個字,我在旁邊看著,卻怎么也不明白。直到看到戀人的字跡想到他干凈純粹的眼神時,我才知道了什么叫見字如面。
雖然急切想知道,他在信里寫了怎樣深情的句子,但是,卻從來不會匆忙打開他的信,人群太喧鬧,聲音太凌亂,仿佛會打擾那些纏綿的訴說。只是反復捏著信封,一個人快快躲到宿舍,拉下小簾子,坐在床上,在他的句子里,沉迷喜悅,心像開了花一樣。
他的信多了,班里負責收發的女同學,每每在課間取了信回來,總會對著我大喊,二十六萬零四千,因為他的郵編是264000,她每次一喊,我就知道是他的信從那個有海的城市飛來了。
給他回信,同樣是儀式般鄭重的事。要選擇合適的心情、合適的時間,然后,把桌子上一切雜亂的東西都移開了――為了靜靜地想念遠方的那個人,我需要最潔凈純粹的一個場地。怕有太多的話說不完,總是在開始寫之前,把墨水滿滿地吸足了。一封信完成之后,總是反復折疊,三角的、菱形的,甚至是翅膀形狀的,總是渴望他能在這樣的折疊里,看到我細密的心思。然后,從把它投在郵箱里起,就仿佛看見那封信跨越山水,一路飛向他的手中,期待他早點收到,期待他的回信從遠方啟程。
還記得他畢業實習時給我寫的一封信里的句子,他說:“給你寫信的時候,忽然從招待所里傳出‘在那遙遠的地方,有個好姑娘’的歌聲,我心里充滿了莫名的感動,我也有個好姑娘,她也在遠方。”至今,時光過去了很多年,我們最終沒能結緣,但他信里的句子,卻在我心里始終沒有退色。
而今,有多久,我沒有給誰寫過信了,也有多久,沒有人寫信給我。信,已經以一種凄涼的姿態,淡出了我們匆忙、繁華、依靠數字信息來解決的生活。
篇7
自古以來,書信就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素有“鴻雁傳書”之說。在歷史長河里,它不單是一種聯系方式,更是一種古老的文化,這在文學作品中都有深刻的體現。面對著破碎的山河,想起遠方的家人,杜甫寫下“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思念之情躍然紙上;岑參在西征的途中寫下“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這一封信,彌足珍貴,滿紙都是對親人的牽掛;面對君王,諸葛孔明寫下了可歌可泣的《出師表》,感人肺腑,一番忠義之情,令人欽佩!(舉例貼切、恰當,具有說服力)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可見,書信在中國古代的地位,是何等重要!對這一種古老而悠久的文明,我們是滿心歡喜地接受!
但是今天,它卻遭受著一種嚴峻的挑戰。
在這個信息高度發達的時代,聯系方式也日趨多樣化:手機聊天,電子郵件,漂流瓶……可以說是五花八門。無論哪個階層的人,都在頻繁地使用。當然,這些方式是好的,給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我們對其抱著一種認可的態度。而且,每天都在大量地使用,這已經融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成為我們生活的必需品。
如果讓我選擇,我無法說出哪一種方式更好,因為它們都曾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改變。也許,你認為,郵件省錢,效率高;寫信貴,速度慢。但是,面對著整齊劃一的電腦打印的文字,我們已經有一種視覺上的疲勞。而書信,可以很好地抒發我們的情感,它對我們的意義早已超出了字面的范疇!(承上啟下,銜接很自然)
投身軍營的士兵,每一次收到家里的來信,都會壓在枕下,反反復復地閱讀。也許,你認為這只是一封信,但你可曾想過,這里面包含了多少期盼與等候。
留守在家的孤寡老人,他無法使用現代先進的溝通工具,收到遠方子女的來信時,內心是怎樣的一種激動。
你身處逆境之時,收到朋友的一封來信,縱然是簡簡單單的關心話語,也足以讓你感動得淚流滿面。
我們在電視上,見過許多貧困山區的兒童。他們和許多城市的孩子交朋友,都是靠書信來往。就是這小小的書信,讓愛心之路得以延續。當鏡頭轉到那群可愛的孩子,他們坐在綠油油的草坪上,帶著笑容,認真地閱讀著來信時,我想,在那一刻,他們一定是幸福快樂的!
(以上四段,考生將各種人物逐一列舉,充分肯定書信這一傳統的交流方式更能接近人們的心靈)
而如今,這種文明已經漸行漸遠,很難再去尋覓它的蹤跡,但是它并不會退出我們的生活!不管現代文明如何發達,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它不會消失!在我們的腦海深處,它已是一行不滅的印記!我想說:朋友,當你面對電腦、手機的印刷體,出現審美疲勞時,不妨拿起紙和筆,寫一封信,給親人,給朋友……
篇8
在志愿者們看來,這個將關云長視作為人處世楷模的老人,其大半生的經歷,絲毫不遜于那位千里送皇嫂的關羽……
庹長發,又名庹世發,1924年生,湖南省邵陽縣彭水人。1938年,年僅14歲的庹長發在山里割草喂牛時被抓了壯丁,18歲時編入部隊,黃埔十四期的軍官易祥(字梓卿)見他年紀小,為人又忠厚老實,就將他留在身邊做了勤務兵。
1949年,易祥隨敗退臺灣。一臨行前,他將妻子陳淑珍與兩個年幼的兒子易浩光、易浩明安頓在了自己的老家――湖南省邵陽縣黃亭市鎮黃泥村。囑咐庹長發好好照顧自己的妻小,等時機適宜后再來接家人去臺灣。
庹長發應允了。他與易祥并肩從槍林彈雨中走了出來,心里早已把他當成了親大哥。
易祥這一走,真的就是一輩子:他在臺灣另行娶妻生子,直到1988年因病去世,也沒能再回湖南老家。2009年,陳淑珍過世,但庹長發仍然與兩個侄子及其后人常住在邵陽,堅守著自己的承諾。
67年間,庹長發吃了不少苦。以前還沒蓋樓房時,全家就擠在七、八平方米的小房間內,庹長發為了不打攪侄子一家人,就一個人住在旁邊的一間潮濕、陰暗的危房里。
20世紀60年代初期,沒糧食吃的時候,庹長發找到點吃的,先想到的就是易氏兄弟和他們的母親。他自己要么不吃,要么就去找些樹皮、草根充饑。在易浩光印象中,庹長發還曾將他自己穿的解放鞋硬套在易浩光腳上,并用繩子橫向將鞋與浩光的小腳綁緊;而庹長發自己,大多數時間都是赤著腳務農耕田。
1979年,易祥通過香港的一位戰友與陳淑珍母子取得聯系,從最開始的每月一封信到后來幾乎每周都有。其中一封信中,易祥寫道:“望吾兒能體諒母親的辛勞與庹世發叔叔的養育之恩,盼你倆能好好侍奉母親與善待庹叔叔。”
原來在臺灣另娶妻子的易祥料知自己已無法再回大陸,于是托人帶信給庹長發,讓他與陳淑珍結合,一起好好生活。然而,庹長發自身的道德準則認定“嫂子終歸是嫂子,不能做這不忠不義之事”,予以回絕。
庹長發有兩個弟弟,庹潤發、庹百川。
前兩年,庹長發的二弟和三弟陸續去世。庹家的二弟和三弟留下了七個后代,他們中年齡最大的也當了爺爺。這些年來,他們一直在尋找庹長發……
篇9
“不夠錢呢!”網吧的老板說。
“叔叔,我只上一會兒,兩元夠了吧?我只發一封郵件!”她哀求著。
“不行!”
“叔叔,求你了!……我只發一封郵件!”
網吧的老板堅決不同意。于是,她跪下地,給網吧的老板叩了幾個響頭,額頭撞在地上,淌著鮮血……
網吧的老板感其誠,于是,同意讓她發一封郵件。
她打開電腦,登陸郵箱,在“收件人”一欄中輸入“shangdi@zuowenku.net,”,給上帝寫了一封信:
敬愛的上帝:
我現在在一家網吧里,我把我晚飯的兩元錢用來上網了,只為了給你寫這封信。我不奢求其他什么,只求你能幫助我!
我四歲時父母就離開了我,從此,我與爺爺相依為命。現在爺爺患了胃癌,醫生下了病危通知書……我現在只有爺爺一個親人了,我懇求你不要讓爺爺離開我,保佑他能好起來!我知道你會幫助我的,因為爺爺經常和我說,這個世上是有上帝的,上帝是會幫助有困難的人的……
此致
祝上帝幸福!
一個十歲女孩
2011年5月10日
她激動地把信發了出去。
接下來的日子,她天天都把晚飯的錢留下來,拿去上網,為的就是能看到上帝給她的回信。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二十天過去了,她給上帝寫了十九封信,但是,她一直都沒有收到上帝的回信。
第二十一天的寒風凜冽的晚上,她如舊把晚飯的錢留了下來,嫻熟地去到網吧,登陸郵箱——她看到有一封未讀郵件便欣喜地打開:
你好:
這個世界并沒有上帝,上帝只是一個傳說罷了。請你不要再給我發郵件了!我要工作,很忙的。嗯,我也很同情你,但是,我無能為力,沒辦法幫助你!你另請他人幫助你吧。
祝你快樂!
唯
2011年5月31日
她看完郵件,哭了。她失意地走出網吧,寒風吹到身上,很冷……她為了給上帝寫信、發郵件,已經很多天沒有吃晚飯了,弱不禁風的她,最終暈倒在大街上……
篇10
因為搬家要整理些東西,那個下午分外忙碌。在書櫥的最下方,居然翻出一個大信封,里面是三個貼著郵票卻沒有封口的信封。我想在扔掉之前應該先看看里面都寫了什么。
這是看起來最舊的一封,年代久遠,已經有些模糊。不過,涂改的痕跡很明顯,還有不少的語法和拼寫錯誤。看了署名,原來是我寫給祖母的。
我十歲那年,祖母做了一次長途旅行,去了猶他州的姑姑家,一去就是一年。而之前,我們還未曾分開過。這封信,應該就是那時候寫的吧。信里,我傾訴了一個小女孩對親人的想念,提到了祖母最愛的雛菊,甚至還寫到鄰居家一條叫做斐文的狗。信的末尾,我還用非常肯定的語氣寫道:您一定很想念我,因為我愛您!完全是小孩子的口吻!而我,已經完全不記得自己曾寫過這么一封信了,并且也忘記了是什么緣故讓這封寫好的信沒有被寄出去,甚至在郵票貼好之后。從日期推算,信寫了沒多久,祖母就結束旅行歸來。奇怪的是,似乎我沒有跟她提起過信的事情。再后來,這封信就完全被忘記了,直到現在。
我上中學一年級參加考試的時候,祖母突發腦溢血。等我趕回家,她已經永遠地離開了我們,我都沒有來得及跟她道別。我,她最小的孫女也是她最疼愛的孫女,因為不善表達和羞于表達,那么多年,從來沒有說過“我愛你”。沒有誰知道我是多么的懊悔!這封信觸及了我心底柔軟的傷口,多年來的疼痛開始蔓延。如果當初我把這信寄出去,或者在祖母回來后給她看,哪怕一眼,祖母會有如何的欣喜,而我,也就不會在多年后的現在暗自垂淚了。
我悄悄擦去眼淚,打開第二封信。“親愛的里德:……”一看開頭,我就知道,這是寫給他――我的初戀的。那是一段美好的日子。那是我們剛上高中的時候。可也就是在高二的那個圣誕節,我們吵了一架。原因早已不記得,只記得吵得很厲害,彼此都不肯讓步。那個年紀的我們,從來就不懂珍惜,有的只是任性和傷害。我們固執地不肯原諒對方。半年后,里德一家搬到馬薩諸塞州,他沒有跟我告別,我的初戀就這樣結束了。嚴格地說,這不算一封情書,雖然措辭仍然很強硬,卻還是委婉地表示了讓步,如果讀過這封信,傻瓜都可以看出我是那么愛他!地址、班級、姓名都寫上去了,郵票也貼好了,信卻沒有寄出去。我已經記不起為什么會改變主意,只知道那時候我是個多么驕傲倔強的女孩子啊!從那以后,我真的再也沒有遇到過像里德那么好的男孩子。
前不久,聽莉莎說,里德準備下個月結婚。新娘很漂亮。還能說什么呢?我只是深深地嘆了口氣。
最后一封信,我都有些緊張了。被錯過的、失去的那些,無疑在啃噬著我的心。這是封寫給我小學數學老師斯格爾太太的信。會寫什么呢?就在前幾天,爸爸在電話里還說起她在“老人之家”企圖自殺,幸虧搶救及時,現在仍然住在醫院里。爸爸說準備過幾天去看望她,斯格爾太太曾經也是爸爸的老師。她是個胖胖的女人,戴著一副金絲邊眼鏡,極為和善。她待我很好,像對她自己的孫女,她教了我四年的數學。直到現在,我的數學仍然是最棒的。
大學里第一次考試,我的數學拿了全系最高分,自然非常激動。信就是在拿到成績后寫的。信里,用有些自豪的語氣告訴了斯格爾太太這一喜訊,也充滿感情地回憶了當年她教我時的情景和我發自內心的感激。遺憾的是,這仍然是一封沒有發出的信。年輕的我們,總是有更多新奇的事情讓我們操心。這封心血來潮時的作品,也因為一時找不到地址而被忘記了。爸爸在電話里說,斯格爾太太現在一個人待在老人之家,身體不大好,覺得自己毫無作用,看不到生活的意義,所以才會自殺。如果,我不禁想,只是如果,她能收到我的這封信,該有多么大的慰藉啊!
三封信,擺在我的面前。加州下午的陽光很溫暖,從窗戶里照進來,不知何時,我已經淚流滿面了。
其實,我們原本可以做很多事情,我們完全來得及,可我們總是有這樣那樣的理由來推托。我們以為幸福上了保險,今天睡去,明天醒來,一切照舊,原樣擺好。我們以為會來得及,我們不會錯過任何東西。可是,我們真的錯了。
那天,我放下手里所有的工作,做了幾件事情:開了五個小時的車去祖母的墓地,把信放到她的面前,我相信,上帝會讓她看見的,雖然遲了很多很多年……
從莉莎那里打聽到里德的地址,把這封信和一份結婚禮物一塊兒寄了過去。我在附上的信里說明了原委,信的末尾,我寫道:我是多么希望你們永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