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意向書范文
時間:2023-03-29 08:19:4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求職意向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尊敬的主管:
您好!當您翻開這一頁的時候,您已經為我打開了通往機遇與成功的第一扇大門。首先,非常感謝您在百忙之中垂詢我的自薦材料,為一位滿腔熱情的大學生開啟一扇希望之門,給我一個邁向成功機會,希望我以下的闡述能讓您感受到我真誠的工作意愿。
我是安徽理工大學你的專業的一名你的年級(大幾的)學生,我性格開朗、有活力,待人真誠熱情。工作認真負責,積極主動,能吃苦耐勞。有較強團體協作精神,心理承受能力較好能較快的適應各種環境,并融合其中。
我在此冒昧自薦希望貴公司可以給我一個學習和鍛煉的機會,讓我在具體工作中進一步的你所要的職位整個工作流程,及相關工作的具體專業要求,我一定會在實際工作中盡職盡責、積極進取、認真學習,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和創新精神努力將自己的能力與實際工作相結合。
我相信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希望貴公司是我職業生涯的起點,誠摯渴望能有幸同貴公司一起共創美好未來。再次表示我真誠的求職意愿與謝意!
此致
篇2
下面是一些與藝術設計相關的專業的求職范文,希望能給更多學習藝術設計等專業的同學帶來求職的希望。
藝術設計專業求職信范文
尊敬的公司領導:
您好!我的名字叫XX,我是XX科技學院藝術學院XX屆專科藝術設計畢業生,借此擇業之際,我懷著一顆赤誠的心和對事業的執著追求,真誠地推薦自己。
在大學年三年中我認真努力,各門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均取得了較好成績,在我的努力下掌握了扎實的專業知識,較熟練的掌握了室內設計等相關的知識和專業技能,并且能熟練運用3Dmax、CAD、Photoshop等相關專業軟件,為今后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作為應屆畢業生,雖工作經驗不足,但我會虛心學習、積極工作、盡忠盡責做好本職工作。我會盡最大的努力,辛勤勞作,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我有著一種敢與自薦、敢于探索、善于創新的精神。誠實正直的品格使我懂得了如何用真心與付出去獲取別人的的認可,我會用努力與智慧去爭取我的空間。在每一次的實踐活動中,我都盡最大努力去對待它,養成了吃苦耐勞、堅定自信的精神!
我相信自己,更相信您。期待和你的面談,感激不盡!
此致
敬禮!
求職人:
XXXX年XX月XX日
服裝設計與管理專業求職信范文
尊敬的領導:
您好,我是XX技術師范學院藝術設計系服裝設計與管理專業20XX屆畢業生。名字叫XX,今年XX歲,在大學四年里,我認真系統地學習了專業的基礎知識和技能。熟練操作辦公自動化軟件、Photoshop、Coreldraw以及PGM、樵夫服裝制版軟件。順利通過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服裝中級技能考試。此外,在擔任班級組織委員期間積極為同學服務,表現出色。
通過對XXXX服飾有限公司、XXXX服飾有限公司等參觀學習。以及在XXXX服飾有限公司的實習使我深入了解了服裝工藝流程與生產管理。并且在XXXX制衣有限公司與XXXX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從事設計,獲得了寶貴的工作經驗。
我擅長服裝設計與服裝制版,真誠地希望加盟貴公司,我相信我會以一名優秀的服裝設計師的實際行動來證明您的選擇是沒有錯的。
此致
敬禮!
求職人:
XXXX年XX月XX日
裝潢設計專業求職信范文
尊敬的領導:
您好!我的名字叫XX,我是XX應屆本科裝潢設計專業畢業生,專業是裝潢設計。近期獲知貴公司正在招聘平面設計人才,我自信我在大學四年的學習情況與實習經歷會有助于我來應聘這個職位。
我有較好的平面設計能力,能熟練運用各平面設計軟件進行相關工作,色感好,有一定的手繪能力,圖形創意能力強。
在即將走上社會崗位的時候,我毛遂自薦,企盼著以滿腔的真誠和熱情加入貴公司,領略您公司文化之魅力,一傾文思韜略,才賦稟質為您效力。
此致
敬禮!
篇3
[關鍵詞] 鑲嵌銅器 刻紋銅器 繪畫性 色彩感
基金項目:2010年-2011年度西安美術學院科研基金資助項目《中國先秦時期審美文化研究》,項目編號:10XK027 。
春秋晚期有兩類銅器值得注意。一類是鑲嵌紅銅、金、銀及其他非金屬材質的銅器,另一類是刻紋銅器。這兩類器物的出現預示著青銅器裝飾藝術突破性的發展。就刻紋銅器而言,其突出成就是鏨刻畫像紋的出現。就鑲嵌銅器而言,一方面,鑲嵌的畫像紋與鏨刻畫像紋有異曲同工之妙,二者共同反映了此時青銅器紋飾從圖案走向繪畫的轉變,另一方面,鑲嵌銅器所用的多種材質,在質地和色彩上與青銅構成豐富而絢麗的對比效果,使原本單一的青銅材質得以呈現出令人目眩神迷的視覺效果。
鑲嵌銅器和刻紋銅器裝飾風格的變化,體現出此時青銅裝飾藝術新的發展方向,即對于繪畫性和色彩感的追求。這種追求,可以說是雕塑藝術作為青銅器的傳統裝飾手法已經發展到極致,很難再有新的突破,為求創新迫使青銅藝術的創作者尋求其他的突破途徑。而與此同時,漆木器彩繪和絲織品、壁畫等其他藝術形式得到極大發展,這些藝術形式所呈現出的色彩表現力與內容的豐富性,是傳統的青銅藝術所無法企及的。因此,我們可以推測,刻紋銅器與鑲嵌銅器對色彩感和繪畫性的追求,很可能是受到這些藝術形式的影響。從題材內容和紋飾的風格來看,它們彼此之間也存在著關聯的因素。
對色彩感的追求:鑲嵌銅器的發展方向
春秋戰國時代是一個色彩紛呈的時代。漆木器彩繪、繪繡結合的絲織品、帛畫以及有可能廣泛存在的壁畫,都展現出視覺藝術在色彩表現方面更大的可能性。青銅器裝飾極力在色彩方面追求更多的表現可能,應當也離不開整個時代藝術氛圍的影響。
青銅器增強色彩表現力的途徑,通常是在器表鑲嵌異色金屬、寶石、貝殼以及填漆或髹漆等辦法。在青銅器上鑲嵌的異色材質,形成色彩和質感的對比,從而造成豪華富麗、色彩繽紛的氣氛。
鑲嵌工藝在原始社會末期就已被人們采用來作為裝飾。當時是在骨器或石器上鑲嵌異色的綠松石、骨珠,組成彩色的圖案。商代和西周,鑲嵌綠松石的小件骨器仍偶有發現。與骨器鑲嵌相比,青銅器上的鑲嵌出現得更晚一些。有學者認為,它的出現是受到骨器鑲嵌的影響。[1]二里頭文化已發現鑲嵌綠松石的饕餮紋器。商代及西周,綠松石主要用于鑲嵌兵器及小件飾物,罕見用于容器。直至春秋早、中期,鑲嵌綠松石器仍不多見。春秋晚期至戰國時期,此種工藝有進一步發展,除綠松石外,用于鑲嵌的礦物材質,還有玉、瑪瑙、孔雀石與琉璃等。
鑲嵌金屬材質的青銅器,目前所見,大多出現在春秋中期以后,其所鑲嵌的材質,包括金、銀及紅銅。春秋晚期至戰國時期,鑲嵌紅銅的青銅工藝已廣泛見于列國,且多精美之器。在青銅器上嵌以金、銀,又稱之為“金銀錯”,目前所知在青銅器上施以金銀錯工藝約始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戰國中晚期至西漢。這種工藝初起時,比較注重施于銘文,但在稍晚時,更多地用于紋飾表現。
戰國和西漢時期,是鑲嵌工藝的發達鼎盛時期,其數量與工藝水準都遠超前代。從器類來說,已不限于小型器,較大型的容器也較為多見。從工藝來說,鑲嵌綠松石、填漆、鋈錫、錯紅銅、錯金、錯金銀、鎏金、鎏銀等裝飾工藝往往配合使用,形成色彩艷麗的視覺效果。各種材質集于一身的鑲嵌銅器,其豐富的材質對比與色彩對比,集中體現了戰國時期豪華富麗的審美風尚。
就鑲嵌銅器的紋飾題材內容而言,由變形動物紋發展而來的幾何紋飾與新出現的人物畫像紋各擅其勝。不過,從我們所能收集到的銅器來看,幾何紋飾銅器的數量遠超人物畫像紋銅器的數量。從鑲嵌紋飾題材選擇的傾向性,可以看到,青銅器器表裝飾在鑲嵌工藝上的發展,所選擇的突破傳統的方向,是增強題材形式的色彩表現力,而非增強題材內容的故事性與現實性。
在青銅器上填漆或髹漆,嚴格來說,前者尚屬鑲嵌工藝,后者已完全脫離了鑲嵌的范疇。因其著重于青銅裝飾的色彩表現力,因此我們仍然把它歸入本節討論。銅器表面髹漆,在商代已有使用。但商代至春秋時期,極為罕見。戰國時期,銅器髹漆工藝有較大發展,朱鳳瀚先生將其歸納為以下三點:“1.將髹漆與嵌錯工藝結合,銅器在鏨槽內不嵌金銀,而填以漆,有的既嵌金銀,又在未嵌金銀處填漆(或在漆內摻以銀粉),然后磨錯光平以增加紋飾的色調;2.髹漆已不限于填錯紋飾,而是直接髹于素面銅器表面進行著色;3.這種工藝已在較廣闊地域流行。” [2]
銅器髹漆的目的,既為了美觀,也有防銹的作用。不過,就我們所見的器物來看,髹漆的目的更多是為了增強作品的色彩表現力。這樣,我們也就能夠理解,為什么會發展出在素色銅器表面繪飾的做法。與運用多種材質的鑲嵌物以實現色彩增強效果的方法相比,直接彩繪是一種更簡單的方式。器物的表面猶如畫布,以彩漆直接繪飾,從這一點來看,髹漆銅器的裝飾方法和目的與漆器已經趨于一致。
對繪畫性的追求:現實題材和寫實畫風對傳統的反叛
春秋戰國之際青銅器紋飾的一大變革,是描繪人的活動的圖像即人物畫像紋的出現。以人物畫像紋為器表裝飾的青銅器,雖在數量眾多的戰國青銅器中占很小比重,但與以前的青銅禮器相比,在藝術取向方面發生了重大變化。這種變化發生的社會原因,是春秋末期傳統生活方式與觀念所發生的巨大變動,是藝術關注的重點從神到人的回歸。同時,在藝術發展的層面,人物畫像紋的出現也昭示著青銅藝術發展的一個全新方向,即青銅藝術的表現從裝飾圖案發展到了情節性的寫實圖畫,從此開始了繪畫發展的歷史。
“和以往的青銅紋飾相比較,人物畫像紋具有相當鮮明的自然主義和現實主義風格。它以描繪社會生活為主題,往往具有一定的敘事情節,在紋飾題材上是一大突破,而其對于敘事性內容的構圖方式,也為后來的漢畫像磚所繼承。因其和以往青銅紋飾中出現的人物相比,具有明顯的敘事性內容,也有人把它稱為敘事畫像紋。” [3]
畫像紋的構圖基本為格狀構圖和散點構圖。這兩種構圖方式和傳統的帶狀構圖方式相比較,更具有創新和自由的氣質。“它們擺脫了殷周時期莊嚴神秘的對稱表現手法,表現手法自由、生動,這反映了人們思想上的解放,反映了人們對社會、對自然界的藝術觀察力的提高和藝術表現技能上的進步。” [4]
畫像紋的流行時期,是春秋末至戰國前期,即約公元前五世紀的時期。[5]根據迄今已發表的出土材料可知,青銅器畫像紋的工藝可分為刻紋、鑄紋和嵌錯紋三類。
鑄紋畫像紋,是指青銅器器表的畫像紋與器形同期鑄造而成,目前僅見于三晉及附近地區,其中,大都集中出自河南輝縣。
嵌錯畫像紋,是指用紅銅、金、銀等金屬或礦物鑲嵌于青銅器表而成的畫像紋,迄今所見其地域基本集中在北方特別是中原地區。
刻紋畫像紋,就是在極薄的器壁上用銳器刻出的圖像。朱鳳翰先生因這種青銅器制器方式一般為槌打而非鑄造,亦稱之為槌制銅器。這種銅器的質料,包括紅銅與青銅兩類。[6]據目前不完全的統計,這種刻紋銅器已發現有二十多件。刻紋銅器萌芽于春秋晚期,成熟并流行于戰國早、中期。“它的器形和青銅鑄器相仿,初期的圖案也抄襲自青銅鑄器。刻技最早見的是由楔形點連續成線的鏨鑿法,而后發展為細如發絲的連續線刻。” [7]“東周青銅器刻紋所采用的刻紋工藝方法,直接被漢代銅器、尤其是小件銅飾件、鎏金銀器上刻制花紋所采用,開漢代銅器鏨刻工藝的先河。” [8]迄今所見刻紋畫像紋銅器的出土地點相對比較集中,主要出自吳楚地區,其次是三晉地區,此外,還散見于湖南、山東等地。
從我們能收集到的畫像紋青銅器來看,鑄紋畫像紋極少,嵌錯畫像紋也不多見,相對較多的是刻紋畫像紋。從技術角度來看,鑄紋和嵌錯兩種方式仍然屬于傳統的青銅鑄造范疇,而刻紋方式更多具備了繪畫的特點,可謂是以刻刀在器壁上作畫,因為跳過了鑄造這一環節,其表現形式和內容更為多樣、自由。
從分布地域來看,有學者認為刻紋銅器主要出于吳越地區,而行銷于各地。我們所見的吳越銅器,基本未見嵌錯畫像紋或鑄紋畫像紋,而且,其他題材的嵌錯容器也基本未見。因此,也可以這樣假設,因為其對繪畫性的追求集中體現在刻紋銅器上,因此在其他類型銅器上,反而保留了較為傳統的浮雕方式。
總體來看,鑄紋和嵌錯畫像紋銅器主要出在中原地區,南方特別是楚地罕見。南方嵌錯銅器,其題材基本都是各類幾何或變形紋飾,如云紋、龍紋等。不過,楚式漆器中,則有不少有繪畫性的內容。此外,帛畫和壁畫也有較大的發展。因此,我們也可以設想,楚地的藝術發展已經有了一定的分工。青銅器保持了工藝美術品的特征,在傳統的鑄造技術和雕塑化的裝飾手法上不斷發展,精益求精,追求精美奇詭的裝飾效果,而這一時期的對色彩感和繪畫性的追求,特別是表達具體寫實的繪畫內容的要求,則成為漆器以及帛畫和壁畫等其他藝術形式的任務。
它所追求的已不再是它自身而是自我之否定
青銅藝術在戰國時期出現的追求色彩感和繪畫性的發展方向,既是一種創新,同時也可以說是一種對自我的否定。因為就色彩表現力與寫實性的內容來看,在青銅器上要完成這種創造顯然比其他材質更為困難。拋棄傳統的雕塑形式,轉而追求彩色繪畫的效果,可謂是揚短避長。因此,青銅器的這一發展方向,延續時間并不太長。到兩漢時期,它在繪畫方面的表現形式,就已為漢畫像磚和帛畫、漆繪所延續;它在實用器方面的功能,則更多地被漆木器和早期瓷器所代替。因此,我們所能看到的漢代銅器,或者樸素無華,完全是一副實用生活器皿的面貌;或者嵌金錯銀,富麗華美,更多地體現出表明身份地位的豪華工藝品特征。在那個“如火烈烈”的時代,被寄予無比重要與神圣意義的青銅器,到此時,基本已褪盡神秘的光環,成為世俗的人間生活的附屬品。從這種意義上來說,追求色彩變化與現實題材內容的戰國青銅器,走上的是一條背離自我、否定自我的道路。
參考文獻:
[1]葉小燕.我國古代青銅器上的裝飾工藝[J].考古與文物,1983,4:84.
[2]朱鳳翰.古代中國青銅器[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5:558.
[3]宋玲平.東周青銅器敘事畫像紋地域風格淺析[J].中原文物,2002,2:46-50.
[4]葉小燕.我國古代青銅器上的裝飾工藝[J].考古與文物,1983,4:159.
[5]李學勤.試論百花潭嵌錯圖像銅壺.新出青銅器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161.
[6]朱鳳翰.古代中國青銅器[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5:559-561.
[7]葉小燕.我國古代青銅器上的裝飾工藝[J].考古與文物,1983,4:164.
篇4
無需諱言任何國家與企業都想獲得核心技術,例如一些國家就很想擠破頭掌控核技術,但仔細分析一下,已經掌控核技術的國家之間已經形成了較強了制衡。一些無核國家完全可以與一些有核國家形成戰略聯盟從而起到威懾有一定敵意的國家。而真正有核技術的國家在一個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也不可不顧及眾多國家對其的擔憂,從而使得使用核威懾的機會也越來越少。從這種角度而言,真正掌控著“核”核心技術的國家并不見得比其他國家輕松,他需要制衡與考慮很多方的力量與利益。
而此次國美峰會也十分有意思,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家電問題研究專家陸刃波面對眾多世界家電巨頭也不無幽默的調侃,說看看參加國美峰會的外資企業來的都是總裁級的,而中國家電企業來的多時總經理級的。說明外資企業在中國目前的市場競爭環境中,不得不重視國美這樣的大型流通企業對其在華戰略的重要意義。此時在能否順利與消費者建立消費溝通的問題上,他們認為比能夠為消費者提供什么產品這個問題顯得更為重要。
如果時間能夠倒流,再回去五年,沒有多少國外企業會在中國建立自己的世界OEM生產基地;沒有多少人會認為國美這樣的網絡建立有什么太大價值。而今天掌控著所謂“核心生產技術”的外資企業也不得不向中國的制造業與流通業主動示好。這不能不讓我們思考什么是實際意義上的核心技術?
一些專家在給企業的忠告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要打造自己的核心技術”,不少企業家在不同場合也在講,擁有核心技術誰不想啊?但是中國的市場經濟才有十幾年?中國的工業發展才有幾十年?要想在很短的時間內實現千百倍的超越,不是一個企業所能夠達到的。盲目的追求所謂的核心技術最終是加速企業滅亡的最好辦法。所以作為中國企業必須務實,先要將企業作強,在做強的基礎上再尋求大的可能。同時要打造好自己在不同階段的強勢力量。
那么目前中國企業需要打造的強勢力量是什么呢?日韓企業所走過的路值得我們思考。作為制造型企業永遠不要放棄自己的成本領先優勢,一個連成本控制都做得很不好的企業一定不可能擁有持續的競爭力。在產品從研發到生產,從生產到流通,從流通到消費,企業可以在各個層面上形成強勢的戰略聯盟。只要巧妙利用各個層面的競爭,平衡好整個產業鏈中的利益分配,企業就能夠算是掌控了“核心技術”。
以下表為例,雖然掌控著傳統核心技術的企業或機構在產業鏈的上游,可能他的話語權十分強。但通過邁克爾波特的競爭戰略我們可以了解到,其實即使在第一層面依然存在著很強的競爭,如果生產型機構中的B擁有十分強的規模優勢,他完全可以在研發型機構A、B、C的博奕中獲得最大利益;同理,流通型機構如果擁有很強的話語權,例如國美等企業,他也同樣可以有很強的選擇權,他可以選擇研發與生產機構的“A+A”、“A+B”、“A+C”、“B+A”、“B+B”等等諸多選擇。 產業鏈構成競爭機構一競爭機構二競爭機構三研發型機構ABC生產型機構ABC流通型機構ABC消費型人群ABC
篇5
論文摘要:在各種教學藝術手段中,教師的語言藝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教師應做到:用準確、精練的語言分折材料,用生動多變的語言結合多謀體手段,用流楊、抑揚頓掛的語言向學生傳授教材知識,用清晰的語言培養學生的思并及分折能力,用音童適中并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提高學生覺悟,就能更好地實現高中政治課的教學目標。
普通高級中學《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指出,政治課教學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要堅持學科知識性與思想性相結合的原則,要堅持啟發原則。在這一原則要求下,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模式大致可以分為:以材料為依據,以媒體為手段,以學生為主體,以知識為基礎,以能力為重點,以方法為核心,以覺悟為目的。這些教學模式,都要求教師的教學語言有一定的藝術性。
一、用準確、精練的語言分析材料
近年來的高考文綜試卷中的政治題,不論主觀題,還是客觀題,往往設計有材料題干,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巧妙地運用材料,選用精練的語言簡明扼要地提練材料,分析表達材料與教材基本原理、主要觀點、重點、難點知識之間的關系,幫助學生加深對教材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的理解,提高學生分析材料、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高考模擬試卷中,有這樣一道題,列舉了某地經濟體制改革中的三個現象:一是單一的公有制比重過高,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尚未真正形成;二是政府對企業管的過死,企業職工吃“大鍋飯”企業效益差;三是分配上的平均主義,職工沒有勞動積極性。教師在分析材料時,可以用“死”、“懶”、“窮”三個字來概括該現象的后果,那么教學語言就既準確又精練了。
二、用生動、多變的語言,結合多媒體手段
計算機多媒體能實現文字、圖形、聲音等各種信息的交互作用,使課堂教學更直觀、更生動、更形象,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
當多媒體投影上出現一些形象性很強的畫面時,教師要暫時停留畫面,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對畫面反映的現象進行概括說明。比如在講高一《經濟常識》“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原因”時,可放映一組畫面,農民在集體的土地上,懶洋洋地出工不出力。這時教師就可以引用過去群眾中流行的一些“順口溜”,“干活一窩蜂,人人磨洋工”,“上工人喊人,收工人攆人”。由于這些語言生動形象,并且為學生喜聞樂見,能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以流暢、抑揚頓挫的語言向學生傳授教材知識
教師相對于學生而言有兩大優勢:一是教師聞道在先,并長期從事某一個專業學科的鉆研,具有知識優勢;二是在長期師道尊嚴思想的影響下,形成了心理優勢。這兩種優勢往往容易造成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以自己為中心,習慣于“灌輸式”、“一言堂”,而忽略了教學語言的抑揚頓挫和合適的節奏。
教師教學語言節奏的快慢,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思維活動,所以語言節奏要以感情變化為基礎,更要和教學內容相一致,做到快慢得當,高低適宜。因為聲音變換直接關系到授課的效果。總是平淡的聲調和慢慢吞吞的語速,使課堂氣氛太沉悶,往往會起到催眠曲的作用。相反,總是高亢震耳的聲音,也會影響學生品味教學內容、思考知識結構。
總之,教師不能只顧自講自知,不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語速過快,學生無時間思考;語速過慢,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無論快慢都要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增強教學語言的藝術性,更好地向學生傳授教材知識。
四、以清晰的語言培養學生的思辨及分析能力
根據《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的要求,政治學科的能力可以概括為:知識能力、理解能力、運用能力。政治課教學中,注重能力培養既符合政治學科的內在特點,也符合高考命題的發展趨勢。這就要求教師精心設計教學語言,首先,清晰地表達要領原理的不同層次。對要領內涵的理解,一直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教師對語詞的逐層分析,是使要領清晰,學生知識能力、理解能力提高的有效辦法。其次要清晰地表達基礎理論的內在邏輯線索。教材中的重點內容,全面闡述的基本理論由于篇幅較長,學生對其基本內容的理解相對容易,但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使用起來困難較大。所以要求教師能將其內容用清晰的有邏輯的語言敘述出來,再輔助以簡明扼要的板書,會使學生一目了然。再次教師要清晰地表述各知識點之間的區別與聯系。當高三學生進人綜合復習階段后,教師講授的知識密度加大,一堂課少則幾個,多則十幾個知識點,處理這樣的課程,重點在于明確指出不同知識點之間的區別和聯系,抓住起主導作用的一點或兩點,用一組材料高度簡練地整合知識單元塊,使學生在無形之中,通過對教師清晰語言表述的回憶、領悟就能夠很容易地抓住重點知識內容。
五、以音量適中并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提高學生覺悟
篇6
【摘要】 目的 探討益氣養陰、消癥通絡中藥藥物血清對大鼠系膜細胞細胞外基質(ECM)不同成分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體外培養大鼠腎小球系膜細胞及血清藥理學方法為基礎,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ECM中纖維連接蛋白(FN)、層黏連蛋白(LN)、Ⅳ型膠原(Col IV)的含量。結果 FN、Col Ⅳ的含量均增加,而益氣養陰、消癥通絡中藥對其具有明顯抑制作用。結論 益氣養陰、消癥通絡藥物能夠減少ECM的積聚,可能是其防治腎小球硬化的機制之一。
【關鍵詞】 系膜細胞;益氣養陰、消癥通絡;層黏連蛋白;纖維連接蛋白;Ⅳ型膠原;細胞外基質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herb of supplement qi and nourish yin eliminating mass and dredge nels and collaterals on the mesangial cells (MCs) secreting extracellular matrix (ECM). Methods Based on the method of culturing MCs in vitro and serum pharmacology, the contents of fibronectin (FN), laminin (LN) and collagen Ⅳ (Col Ⅳ) in ECM were detected by ELISA.Results The contents of FN, LN, Col Ⅳ in ECM were all increased, while inhibited by herb of supplement qi and nourish yin eliminating mass and dredge nels and collaterals significantly. Conclusions Herb of supplement qi and nourish yin eliminating mass and dredge nels and collaterals can decrease the accumulation of ECM, which may be one of the mechanisms of preventing glomerulosclerosis.
【Key words】 Mesangial cells;Supplement qi and nourish yin eliminating mass and dredge nels and collaterals;Laminin;Fibronectin;Collagen Ⅳ;Extracellular matrix
糖尿病腎病(DN)基本病理改變為早期腎小球毛細血管球肥大,基底膜(GBM)增厚,細胞外基質(ECM)進行性積聚。ECM的產生增加和(或)降解減少被認為是ECM積聚的主要原因。系膜細胞產生ECM的能力最強。ECM的主要成分是層黏連蛋白(LN),Ⅳ膠原纖維(ColⅣ)、纖維連接蛋白(FN)及蛋白多糖,因此,LN和FN、ColⅣ可作為研究DN早期病理變化的重要指征〔1〕。本研究主要針對原代培養的大鼠系膜細胞ECM進行檢測,探討消癥通絡中藥對DN的保護作用,為DN臨床治療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益氣養陰、消癥通絡中藥(由黃芪、積雪草、丹參、茯苓、熟地、地龍、水蛭、鱉甲、大黃、砂仁等組成,水煎、過濾、濃縮按成人劑量的15倍制成含生藥0.7 g/ml),由河北醫科大學附屬河北省中醫藥中藥房提供。厄貝沙坦片(安博維),150 mg/片,用時按成人用量15倍用水溶解,配制成含藥濃度為1.88 g/ml藥液,杭州賽諾菲圣德拉堡民生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0809155。血管緊張素Ⅱ(AngⅡ)、胰蛋白酶、Ⅳ型膠原酶、Hepes(美國Sigma公司),RPMI1640培養基(美國Gibco公司),胎牛血清(澳大利亞PAA公司),EDTA(美國Amresco公司)。318MC型酶標儀(上海三科儀器有限公司);低速離心機(北京醫用離心機廠),CO2恒溫培養箱(日本三洋電機株式會社);倒置顯微鏡(日本Olympus公司);超凈工作臺(北京半導體設備廠)。
1.2 方法
1.2.1 實驗血清的制備 健康SD大鼠36只,SPF級,體重180~220 g,雌雄兼用,由河北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動物合格證編號:905042。將動物隨機分為3組,正常組、中藥組及厄貝沙坦組。正常組給予相應劑量的蒸餾水,其余各組按每次4 ml灌胃給藥,每日2次,連續3 d。最后1 d 2次給藥時間間隔為2 h,于末次給藥后1~2 h,用3%戊巴比妥(1.5 ml/kg體重)腹腔麻醉大鼠,股動脈取血,3 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血清,56℃水浴中滅活30 min,0.22 μm微孔濾膜過濾,-20℃冷藏備用。
1.2.2 實驗分組 分為①正常組:RPMII1640培養液中含5%胎牛血清+5%正常大鼠血清;②高糖組:培養液含有D葡萄糖濃度25 mmol/L+5%胎牛血清+5%正常大鼠血清;③高糖+AngⅡ組:培養液含有D葡萄糖濃度25 mmol/L+5%胎牛血清+5%正常大鼠血清+AngⅡ10-6 mol/L;④厄貝沙坦組:培養液含有D葡萄糖濃度25 mmol/L+5%胎牛血清+AngⅡ 10-6 mol/L+5%厄貝沙坦血清;⑤中藥組:培養液含有D葡萄糖濃度25 mmol/L+5%胎牛血清+AngⅡ 10-6 mol/L+5%中藥血清。
1.2.3 系膜細胞的培養 正常Wistar大鼠,體重75~100 g,斷頸處死后,清潔取腎,分離皮質、髓質。皮質被剪成碎屑,依次通過100,140,200目篩網,收集腎小球,Ⅳ型膠原酶溶液消化,當細胞分散成單個時,用胎牛血清終止消化,加適量培養基吹勻接種于含20%的胎牛血清、10萬U/L青霉素、100 g/L鏈霉素的RPMI1640培養基中,5%CO2、37℃培養箱培養。當細胞長至90%融合時,用0.25%胰蛋白酶消化傳代。第5~7代細胞用于實驗。
1.2.4 系膜細胞鑒定 形態學及功能鑒定。
1.2.5 系膜細胞上清的收集 取傳代培養的系膜細胞,吸去培養液,用DHanks液洗滌培養瓶2次,然后加0.25%胰蛋白酶/0.02%EDTA 4 ml,放入培養箱中,37℃消化數分鐘,之后加入含20% FCS 1640液5 ml終止消化,4℃、1 000 r/min,離心5 min,棄去上清,加入培養液以1×104/孔接種于48孔培養板中,常規培養24 h,使細胞貼壁。更換無血清1640培養液,繼續培養24 h使細胞同步于G0/G1期,吸棄培養板內培養液,按實驗分組加入各自不同條件培養液,繼續培養72 h,終止培養,收集培養上清液,-80℃低溫冰箱保存待測。
1.2.6 培養的上清FN、LN、ColⅣ的含量檢測 采用ELISA法檢測,嚴格按說明書操作步驟進行。
1.3 統計學分析 數據以x±s表示,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多組數據間比較用方差分析。
2 結 果
2.1 系膜細胞的鑒定 ①倒置顯微鏡下觀察其典型的形態學特征:培養18 d后,貼壁的腎小球周圍長出梭形或星形特點的細胞,隨著時間延長,細胞鋪滿瓶底,見圖1;②功能鑒定:在細胞上滴加血管內皮素后,細胞呈強烈的收縮反應,由梭形、星形或不規則形變為圓形;③超微結構觀察:透射電鏡下GMC也成星形或梭形,胞質內有少量分布的線粒體、粗面內質網、高爾基復合體外,還有最為特征性的是位于胞膜下和細胞突起向內的微絲結構,核居中央,多呈圓形或卵圓形,核染色質較為稀疏,見圖2。
2.2 各組細胞上清液中LN、FN及ColⅣ的表達 高糖組系膜細胞分泌FN、LN和ColⅣ量明顯增加,與正常組比較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
3 討 論
腎小球系膜細胞過度增殖引起ECM合成的增加,是腎小球硬化發生、發展的重要機制,亦是造成腎臟功能進行性損害的重要環節〔2〕。高糖活化系膜細胞內的某些信號通路,如AngⅡ以及炎癥細胞因子等的活化,導致FN、LN和ColⅣ mRNA轉錄增加、分泌增多以及腎小球系膜細胞增殖,最終導致間質的纖維化腎小球的肥大,加速了DN的發生與發展。AngⅡ為系膜細胞外基質合成的強誘導劑,主要是導致系膜細胞增殖肥大,促使ECM合成、沉積,最終促進DN的發展,發生腎臟纖維化〔3〕。故本研究采用高糖環境下,AngⅡ誘導系膜細胞增殖。
目前認為,DN為本虛標實之證,以脾腎及氣血陰陽之虛為本,氣滯、濕阻、血瘀、痰聚為標,氣陰兩虛是糖尿病腎病發病基礎,消渴病日久不愈,傷陰耗氣。益氣養陰、化瘀通絡中藥是陳志強教授針對臨床上DN病程中氣陰兩虛,血瘀濁聚基本病機而確立的復方中藥,其中黃芪益氣,走而不守,配伍茯苓、砂仁、熟地,氣陰兼顧、健脾益氣、補腎斂精、利水消腫;水蛭性緩則氣血不傷,善入則堅積易破,配伍地龍、鱉甲,活血祛瘀,散結軟堅;大黃同煎,可通腑泄熱,蕩滌積滯,使濁邪從下竅而出;與積雪草同用,有清熱利濕、消腫解毒之功效。諸藥合用,共奏補脾益腎,益氣養陰,活血化瘀,利水泄濁之功,使扶正不留邪,祛邪不傷正。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益氣養陰、消癥通絡中藥能改善腎小球濾過屏障,減輕通透性蛋白尿,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血小板黏附率,改善DN血液流變學,延緩DN發展,保護腎功能〔3~7〕。本研究說明益氣養陰、消癥通絡中藥與厄貝沙坦均能阻滯AngⅡ的損傷,減輕ECM的積聚,對于進一步研究DN時腎小球硬化和腎纖維化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周必發,張瑩雯.當歸補血湯對高糖條件下系膜細胞增殖及細胞外基質的影響〔J〕.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2008;29(4):47681.
2 孫 奕,朱冬燕,張明華,等.延腎口服液對人腎小球系膜細胞增殖及分泌FN、LN、Ⅳc的影響〔J〕.武警醫學院學報,2009;18(6):47780.
3 Ohishi T,Saito H,Tsusaka K,et al.Albuminuria and renal insufficiency prevalence guides population screening:results from the NHANESⅡ〔J〕. Kidney Int,2006;21(2):14758.
4 王光浩,張敬芳,楊雪琴.黃芪注射液治療糖尿病腎病的實驗研究〔J〕.微循環學雜志,2007;17(1):21.
5 薛國忠,戴恩來.劉寶厚教授治療糖尿病腎病經驗〔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07;8(6):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