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故事范文
時間:2023-03-19 20:04: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學故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Mr. Wang thinks he is clever, but he always does foolish things.Oneday he sees a beautiful bell at the top of a door.“Oh! How nice! I will take it home.” He thinks, “What can I do?”After a while he has a “good” idea.“Aha! I have an idea now. I can plug my ears. Then I will not hear the ring when I take off the bell.” Then he doesso.But as soon as he takes off the bell, the owner opens the door.“What ate you doing?” the owner says angrily.
2、It’s very hot.. An old man is asleep on the chair.A fly comes and sits on the end of the man’s nose.The old man has anaughty monkey.He chases the fly. The fly comes back again and sitson the old man’s nose again.The monkey chases itaway again and again. This happens five or six times. The monkey isvery angry.He jumps up, runs to the garden and picks up a large stone.When the fly sits on the old man’s nose again, the monkey hits it hard with the stone. He kills the fly and breaks the old man’s nose.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種蠶豆可真有意思,接下來我就期待蠶豆開花,能早點結出沉甸甸的果實。蠶豆,蠶豆,快快長大吧!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蠶豆的故事,供大家參考。
蠶豆的故事1我們教室后面種了一顆小蠶豆,我特別喜歡它,一有空就去觀察它。
剛種下的蠶豆顏色黃綠色的,很干扁,沒有水分。橢圓形的樣子就像阿拉伯數字里的“O”。再看看它“頭上”的一條黑線,兩邊彎起,好像在對著我們笑呢!它現在在杯子中悠閑地吮吸著甘露,應該是在給明天的生長做準備吧
過了一個晚上,它果然有了很明顯的變化。跟昨天比起來,它變大了。皮也不像以前那樣干扁了,甚至有點軟軟的!它的胚根從黑線那探出頭來,可以算是破殼而出了。我還發現不管把它怎么放置,胚根總是向下生長。看到這個情景,我開心得一蹦三尺高。
過了一個周末,它又有了顯然的變化。它越長越大,越長越胖,它的“軍大衣”都快裝不下它了。于是它準備脫掉它的“軍大衣”。從它衣服裂開的口子那又長出了一條又細又長的嫩莖,仿佛揮著它的手臂想讓人過來看它一眼!它的嫩莖告訴我,過不了幾天,它就會變得更鮮活了。
又過了幾天,莖的周圍已經長出一片片小小的葉子。可惜的是最頂端的葉子已經悄然枯萎,我傷心極了。可往上一看,從嫩莖的右邊又長出了一根莖。頓時我的心中涌出一種不能描述的感覺。小蠶豆竟然在葉逐漸枯萎的情況下,硬是長出了另一根莖。可想而知,它的生命力多么頑強啊!再往下看,它的胚根四周長出了許多須根,拼命地汲取養分。
小蠶豆,我不得不贊嘆你一句“你的生命因你而精彩”!
蠶豆的故事2星期五的上午,老師組織我們去收獲去年種下的蠶豆。我們像被放飛的小鳥,歡快地向樓下沖去。
不一會兒,我們就來到了班級的試驗田。之前只有“指甲蓋”那么大的豆子,如今已經長得非常茁壯。一株株豆子好似守衛試驗田的“戰士”,筆直地站在那兒。隨著老師一聲令下,我們一溜煙跑進了試驗田,開始尋找碩大的蠶豆。我四處逡巡著,像裝著探頭似的不斷掃視,沒多久便發現了個較大的豆莢,小心翼翼地采摘了下來。感覺一眨眼的時間,手中已經裝不下蠶豆了。正當我不知如何是好時,“小機靈”朱以勒給我做出了示范:只見他把上衣的下擺卷起來,用衣服兜著蠶豆,還得意洋洋地對我說:“看!我的‘小籮筐’裝蠶豆,既省勁又方便”。我也學著他的樣子干起來,采集了一大堆蠶豆。
突然我發現一株蠶豆上有幾只蚜蟲,它們正在貪婪地吸吮著甜美新鮮的汁液,我便趕忙用手驅趕蚜蟲,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蚜蟲通通趕盡殺絕。我心中可是美滋滋的:蠶豆們,你們可得感謝我這個無名大英雄啊!
采滿一籮筐蠶豆,我們都熱得大汗淋漓。但是還沒完,剝蠶豆也是一個體力活。辛勤的勞動又開始了,我們就按著自己分到的任務,蹲下身子,馬上剝起蠶豆來。一個個又大又圓的豆被我們脫了衣裳,放到了盆子里。同學們之間開始了競賽,奮力地扭動著豆殼,相互較著勁,看看到最后誰剝的豆多。不知不覺,半小時過去了,盆子里嫩綠的豆粒也越壘越高,
我們望著那一大盆蠶豆,眼巴巴地看著它們被老師拿去清洗,送進食堂,個個心里都樂開了花……
午飯時間到了,飛速跑到食堂的我們,像餓了幾天的狼似的團團圍住老師,等著老師把豆子舀給我們。大伙兒狼吞虎咽的,舀著飯,配著豆,吃得津津有味。我感覺這飯是我吃過最美味、最有意義的一頓了,這滋味永遠忘不了。
蠶豆的故事3春天到了,我家園子里的花都開了,有油菜花、蠶豆花、野菜花,其中我最喜歡蠶豆花。蠶豆花沒有油菜花開得那么金燦燦,也沒有野菜花那么潔白,但卻有它獨特的美!
蠶豆苗矮矮的,一株和一株之間留著空隙,像一排排列隊整齊的士兵。蠶豆的葉子碧綠碧綠的,就像無瑕的翡翠。蠶豆花就像點綴在翡翠上振翅欲飛的蝴蝶。仔細一看,花瓣由紫到白,再由白到紫,上面有一個黑黑的小圓點,像一只小眼睛,真是可愛極了!一株蠶豆苗上有好多蠶豆花,它們你挨著我,我挨著你,好像一群團結的小伙伴。
聽媽媽說,蠶豆花盛開的時候,會長出一種特殊的葉子,那就是“貓耳朵”,它是一種變異的葉子,葉子邊緣連接一起,形成了一個喇叭狀。媽媽說,她們小時候,一到蠶豆花盛開的時候,三五成群的小伙伴就會彎腰撥開蠶豆葉尋找“貓耳朵”,那是當時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同學們,這個春天,我們去找“貓耳朵”吧。
蠶豆的故事4一天,科學課上老師要求我們種蠶豆。
一拿到種子,我就仔細觀察起來。蠶豆的肚子胖胖的,綠油油的,還有一道黑痕,像是被黑線縫過似的。
一回家,我就把五顆蠶豆寶貝種在紙杯里,給它們蓋上了一層白白的棉被——濕餐巾紙。蠶豆們對這個新家似乎挺滿意,在被窩里舒服地睡著覺。
第三天,一條白白嫩嫩的小東西鉆了出來,這就是根!
根不停地向下鉆、向下鉆……一會兒扭曲,一會兒筆直,像一根白色的扭扭棒。隨著根越長越長,我把蠶豆們移到了花盆里,紙巾棉被換成了泥土棉被,蠶豆寶貝仍睡得舒服。
幾天過去了,一棵嫩綠的小芽兒冒了出來,它是多么小巧、可愛,像是一位綠娃娃“千辛萬苦”地鉆出來向世界問好。又過了幾天,其它四棵也爭先恐后地鉆了出來。
如今,它們長出了許許多多嫩綠的葉子,猶如一位位綠色仙子,上面的葉子好似仙子的翅膀,下面的葉子好似仙子的連衣裙,頂端的嫩芽就像仙子的發夾,仙子們亭亭玉立在泥土上,真漂亮!
從一個綠胖子變成一位綠色仙子,多么不容易啊!期待蠶豆們開花結果!
蠶豆的故事5科學老師給我們每人四五顆蠶豆種子,叫我們去做種子發芽的實驗,觀察種子發芽的過程。大家很高興,都很樂意去做一下。
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一個透明塑料杯,再從一個種過白菜的大花盆中抓了一把細土放在塑料杯里,把蠶豆按進土里,為了便于觀察,我按照老師說的把蠶豆貼近杯壁,最后澆上水,把它放在窗臺上接受陽光靜靜得發芽。
以后,每天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蠶豆有沒有發芽,或芽有多長了,有時還澆點水。第一天沒反應,只是蠶豆脹大了好多,第二天還是沒反應,直到第三天,發現露出了一個潔白的小芽,其實不叫芽,老師說過,那是根。又過了幾天,根朝下越來越長,接下來長出了莖,莖變粗變綠,最后長出了嫩葉。忽然,我產生了一個問題:為什么種子先長根后長莖和葉?
趁著星期天去外婆家的機會,我請教了對植物種植有豐富經驗的外公,外公告訴我,種子先長根是因為能夠盡快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礦物質,就好比動物一出生就要張嘴吃食物,根還可以把植物牢牢固定在泥土中,不會被風吹倒。
篇3
關鍵詞:小學語文;故事教學法
隨著新課標的實施,更多經典的、優秀的兒童故事進入到小學語文教材中來。兒童故事不僅是小學生學習語言的好材料,而且對學生精神成長的作用巨大,它使孩子求真、向善、尚美,使孩子具有自由的想象力、敏銳的感受力、豐富的情感力,使孩子內心柔軟、細膩而豐富……兒童故事教學要有兒童的立場,要有審美的視角,要擯棄教化沖動。兒童故事閱讀過程中強調審美情感并不是擠兌語言的發展,反而是在促進語言的發展,是在實現審美能力培養和語言發展的雙贏。
一、如何幫學生把握閱讀故事的選擇方向
歌德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而小學階段的孩子因其年齡比較小,根本不知道什么樣的讀物才適合自己,所以他們在選擇閱讀故事時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隨從性,這樣不僅無法提高孩子的閱讀質量,還可能使孩子出現“偏食”現象。因而,教師和家長必須指導孩子選擇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能理解的,并且有一定思想內涵的讀物,來提高孩子的閱讀水平。
1.根據小學生特點和興趣推薦書籍
小學階段的孩子持久性比較差,比較適合淺顯易懂、通俗簡短、情節生動的讀物比如童話故事,民間故事以及一些兒歌等,耳熟能詳的有《安徒生童話》、《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話》等。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受到各國傳統文化的熏陶,還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促進他們健康地成長。
2.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推薦閱讀兒童故事
一本好書要打動人心,引起讀者的共鳴自然是要聯系讀者的生活情感,脫離生活實際的書籍很難讓人親近,更不要說深入閱讀了。兒童故事更是如此,盡管在其中有一些不切實際的童話故事或者神話故事也深受孩子們的喜歡,但那正是孩子尚未成熟的心智對未來美好生活實際的向往,反言之,它也是孩子生活實際的憧憬表現。因此,我們在選擇推薦的時候,不要脫離了兒童世界的界限,要聯系他們的生活,推薦閱讀和他們緊密結合的,讓他們有濃厚興趣的故事。這樣的故事可以來自于民間故事,也可以是兒童文學中敘事性很濃的作品,比如《伊索寓言》、《皮皮魯傳》等等。
3.根據孩子需要推薦有一定知識性的兒童故事
光靠學校里老師教的知識,是遠遠滿足不了當今社會對孩子的要求的。所以必須向他們推薦有一定知識性的書籍,比如《十萬個為什么》、《藍貓淘氣三千問》等包容各方面知識的注音讀物,培養學生的生活能力,幫助學生了解、掌握父母、老師無法給予的知識,進一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二、讓故事走進孩子們的心靈世界
1.靜靜地聽故事
記得我小時候聽故事的時候,多余的,老師什么都不說,什么也不做,只是打開故事的話匣子,我們就能立刻被老師吸引過去了。靜靜的教室里,到處充滿的都是故事本身的曲折氛圍,還有我們和主人公共鳴時的喜怒哀樂的情緒。因此,我想,要讓孩子們聽得進故事,必然先要練就當初老師的本領,在語言表達,動作配合,還有表情烘托中讓我的學生為我所吸引!哪怕沒有高科技多媒體聲色的配合,也能讓我的學生被我獨特的表現深深陶醉。好在有先前情感豐富的基礎,每每在班上講故事的時候,我只是保持住那安安靜靜的環境,每一個故事都讓我從孩子們的臉上感覺到:他們聽進去了,他們很有興趣,這些故事有作用了!因此,要想讓孩子愛上故事,要想讓故事有作用發揮,必得老師先練成講故事的功力!就算是徒口,也能惟妙惟肖展示故事的精彩!
2.用心地講故事
聆聽一段時間的故事以后,我們可以依據學生對故事的喜愛特點,在班級舉行講故事活動,要求學生把課外閱讀中看到的童話、寓言、故事等講給其他同學聽。這樣類似于故事會的形式能激發學生對故事更大的喜歡,也能幫助學生積累得更多!因為要想講好故事,就必須去找恰當的材料,而且要進行選擇,這就需要他們用心地閱讀大量的兒童故事。
3.巧妙地用故事
將孩子們帶到故事的天地中來,是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發揮故事的作用,利用他們由故事迸發出的興趣全面地學習語文,培養素養。因此,知道了那么多的故事,還可以在恰當的時機用用它們,也是重新回味思考那一瞬間的感動、思考或者恍然大悟。
三、自編故事,妙設情境
一堂課優質的語文課離不開精彩的課文導入,低年段的孩子,更需要老師不斷變換各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來引領孩子進入課堂,課上適當采取故事導入既能激起學生仔細聆聽地興趣,又能迅速引導學生學習新課,教學《小白兔和小灰兔》時,我根據課文內容自編故事導入:小白兔和小灰兔是一對好朋友,有一天,他們在田里散步時,遇到了山羊伯伯正在收白菜,熱心腸的小白兔和小灰兔主動幫助老山羊收白菜,老山羊為了感謝他們,送了一車白菜給小灰兔,小白兔沒要山羊伯伯的白菜,卻要了一些菜子。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呢?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到課文中去找答案吧。
課文短短的故事導入,既為新課學習做好鋪墊,又激起學生閱讀課文的興趣,學生聆聽故事后對課文的學習充滿了期待,紛紛自覺地打開課本。
篇4
關鍵詞:“頂崗實習,置換培訓”;英語教育專業實習生;小學英語故事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2831(2012)08-0112-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2.03.029
1 河源職業技術學院英語教育專業的“頂崗實習,置換培訓”的實施情況
河源市地處廣東欠發達地區——粵北山區,目前有103個鄉鎮,其中源城區7個,東源縣21個,和平縣17個,龍川縣25個,紫金縣20個,連平縣13個。從2008年伊始,為切實解決農村學校師資力量薄弱問題,加強農村中小學師資隊伍建設,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促進河源可持續發展,使學院更好地立足地方、服務地方,為河源基礎教育辦實事、做貢獻,也為實踐我校作為粵北山區的“小學師資教育培訓”基地的擔當,我校開始在全市范圍內實施“學生頂崗支教,師資置換培訓”計劃。
英語教育專業作為我校的老牌專業之一,傳承著原老隆師范學校的優良師范傳統,不遺余力地承擔起全市范圍內小學英語師資在崗培訓和學歷提升的任務。河職院英語教育專業2008年有大專畢業生260人;2009年152人;2010年245人;2011年218人。按2:1比例進行置換,即2個實習生置換1個在職教師,被置換出來的小學教師安排到河職院或集中在鄉鎮的中心小學進行為期4周左右的免費培訓。在五年期間,通過“頂崗實習”或開展假期培訓班的形式,英語教育專業承擔的小學英語師資培訓達1100多人次。廣東省教育廳、河源市市政府、市教育局對培訓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好評。多家媒體也對我校進行的“頂崗實習、置換培訓”給予報道,比如:《中國教育報》、《南方日報》、《河源日報》、《河源電視臺》等。其中,2006年7月,《中國教育報》對2006級英語教育專業的40名學生在東源縣上莞鎮的實習給予了特別報道。
2 “頂崗實習,置換培訓”中小學英語故事教學模式的實踐
2.1河源市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現狀
我校“頂崗實習,置換培訓”的小學中有95%深處河源偏遠的農村,教學條件簡陋,設備落后,基本滿足開課需求。小學英語開課率低,課時少。專業出身小學英語師資嚴重匱乏,“轉崗”英語教師(也稱“半路出家”)居多。教師整體學歷不高,一般為中專或大專。他們未接觸過小學英語教學法、外語教育心理學的系統學習,欠缺在課堂組織教學中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有效創設學習外語的情境和良好氛圍的經驗。
2.2“頂崗實習,置換培訓”中小學英語故事教學模式的實踐
課堂教學應該以興趣為支點(inte rest—focused)。筆者以此作為小學英語教學的原則,引導實習生積極進行有效的教學模式嘗試,真正把理論融入到實踐中。實習生集思廣益,嘗試小學英語故事的教學模式。這一嘗試得益于在校期間《英語寫作》課程扎實的學習。在此課程教學中,以“做學教一體化”的模式,通過貫穿始終的mini-novel或小學英語故事集的任務編寫,促使學生具備扎實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較高的英語綜合素養,為實踐教學打下基礎。
2.3小學英語故事教學模式的優勢
故事是人類在自我發展和演變過程中的智慧體現和凝練,是感知世界的一種途徑。根據小學生的特點,把故事引進小學教學中,有助于豐富兒童知識,提升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培養學生的品質。
幾乎所有老師都是一個潛在的講故事的天才。這說明在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中,采用英語故事的教學模式是有理論基礎的,它有助于小學生英語語言技能(聽、說、讀、寫、譯)的提高和英語語言知識(詞匯、句型、語法)的逐步積累。但是在實施該教學模式時,教師需要注意教學內容的設計,實施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征、現有語言水平、理解力的教學方法。教學情境的積極創設有助于教學實施的順利進行和完成。
2.4小學英語故事教學模式的實施步驟
目前,河源地區主要采用小學英語PEP教材。PEP教材的編寫很好地遵循了小學生的心理認知特點,色彩艷麗,故事性強,童趣滿滿,但是教材模塊過多,不利于實習生在短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
根據教學需求,實習生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礎上,打破教材原有順序,歸納和整合教材的知識點,設計故事,提煉教學重點。但鑒于實習時間有限,編寫的英文故事較短,難度適中,以便實現教學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以下是該模式的實施步驟:
第一步:展示故事。借助身勢語或板書單詞等,用簡單的英語引入本次故事,如:“Today we are going to have a story about myclassroom.”,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第二步:圖片呈現故事。河源農村的小學基本無網絡、無多媒體、無專門的教學圖片等教輔工具。實習生發揮專長,根據故事內容,親自動手繪制故事相關的圖片,以最直觀的方式把學習內容呈現給學生。圖片的呈現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故事的理解。
第三步:朗讀故事。此階段對實習生的要求很高,實習生須具有較強的表演能力和感情把控能力。在朗讀故事的過程中,生動活潑的表情、豐富多變的聲音和恰當的肢體語言有助于學生對故事情節的理解,鍛煉其英語聽力。
第四步:表演故事。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合作把故事表演出來。此部分是檢驗學生對故事的理解和知識能力輸出的過程。學生參與表演越多,學會的詞匯和句子也就越多,運用語言的能力也隨之提高。實習生也可以根據學生的表演了解教學情況,進而調整教學方法。
篇5
一、故事表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故事表演,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地排除學生怕開口說英語的心理障礙,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切實提高教學效果。
1、激發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興趣是學生積極認知事物和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一種心理傾向。小學生對枯燥的英語學習缺乏興趣。即使是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也往往滿足于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的句型,滿足于考試取得好成績,真正把英語學習變為樂趣,主動積極去學的很少。
那天,我在上第七模塊的教學時,有一個老爺爺的表演。我讓同學提前準備一些道具,上課是學生就拿出了自己的道具開始表演。張利翔同學彎腰駝背的帶著一個老爺爺的面具上臺了,那樣的逼真形象連我都有些吃驚,同學們的情緒高漲起來了。一個個爭著上去表演。很快句子背會了,同學們的積極性也空前高漲。我再依次嘗到了表演的甜頭。
故事表演是兒童最喜歡的活動,特別是中、高年級的小學生,他們熟知很多有趣的童話故事,用英語去表演對他們來說是一件非常新鮮的事。有限的英語知識局限了他們,卻使他們產生了學習英語的需要。表演成功的愉快體驗會促使學生不斷地去揣摩故事的內容,又會推動他們進一步去學習新的英語知識,以獲得新的成功的體驗。這樣,學英語變成了獲得表演成功的手段,學習的過程更多地充滿了一種探索的喜悅,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體。
2、形成健康人格,培養合作精神
故事表演需要孩子動腦動口,耳聽目視,手腳并用,穿插跳、唱、說等多種活動形式,非常符合孩子好動愛玩的生理心理特點。對于性格內向的學生,英語課上他們總是喜歡保持沉默,開口說英語比讓他們說中文要困難得多,對老師提的問題也會由于心理緊張的原因而吞吞吐吐難以流暢回答,對英語學習自信心不足,長此以往就會產生自卑的心理。而故事表演所營造出來的輕松愉快的氣氛會緩解他們心中的緊張情緒,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英語水平選擇相應的角色。在故事扮演中,他們可以隨意地大聲"喊"英語或小聲說英語。這樣的活動,有助于讓那些心理有障礙的同學克服自卑的心理,對學生的健康人格形成起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現在的小學多為獨生子女,他們往往以自我為中心,不善于體驗他人的感受。由于故事表演的形式基本上是以小組為單位,學生必須分工合作,在合作中他們能夠逐步學會協商,尊重他人,不斷培養合作精神,提高與他人交往的能力。
二、應用故事表演需要注意的問題
成功的故事表演不僅可以拉近英語和學生、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還使得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教學形式更加生動、活潑。那么怎樣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呢?
1.故事的選擇:改編與創作
故事表演對小學英語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表演、導演技能,更重要的教師還應善于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和教材特點選擇故事,進行適當的改編。如果劇本太難,學生會因為困難太大而失去信心。
2.表演活動的設計
表演活動的設計是把故事表演引入英語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雖然每個故事的內容都不一樣,表演的形式也會千變萬化,可是表演活動的設計是有規律可循的。下面以童話故事Threelittle pigs(三只小豬)的活動設計為
3.分組分角 呈現故事
篇6
學英語故事教學方法的“三要”,即要與日常生活相結合、要緊扣學生的最愛、要融入深刻的道理,做好這三個方面,才能實現小學英語故事教學的成功。
一、把握好內容,要與日常生活相結合
在選擇英語故事的時候,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時要側重于與日常生活有效地結合起來,這樣的故事聽起來更引人入勝、講起來更容易明白、教起來更容易記住,日常生活中選擇的范疇還是比較寬泛的,比如,學生日常的活動、家庭中日常的活動、班級和學校的一些活動,都可以融入英語故事中來。例如,講述故事《今天是我的生日》,這個選題更容易吸引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在聽英語故事的時候,每一位學生都會緊扣耳際,仔細聽的同時還會全神貫注地去記憶,有用心表達自己生日的沖動感,這就是英語故事《今天是我的生日》的教學成功之處。
二、掌控好節點,要緊扣學生的最愛
大多數小學英語故事教學都會讓學生感覺枯燥或者乏味,這時教師就要想方設法地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作用,適時地、恰到好
處地插入學生喜歡的故事,甚至是最愛的故事。學生喜歡的故事有很多,在神話故事方面有《白雪公主》《哪吒鬧海》等,在小動物故事方面有《丑小鴨》《狼和小羊》等,這些都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可以把學生從枯燥和乏味中解脫出來。例如,在講述故事《糞堆里的小鳥》的時候,學生會隨著教師抑揚頓挫的英語表達,融入有趣有益的故事中去,并且通過半懂不懂的英語表達,使英語學習情趣空前高漲。A little bird fly to south for the winter. It was very cold,almost frozen bird. Hence,fly to a large space,after a cow there,in a pile of cow dung upon the bird,frozen bird lying on the dunghill,feel very warm,gradually recovered,it is warm and comfortable lying,and soon began to sing songs,a passing wildcat hear voices,see,follow the voice,wildcats quickly found lying on the dunghill,bird,pull it out.
三、調整好節奏,要融入深刻的道理
在小學英語故事教學中,也存在一個較高的學習境界,就是通過英語故事達到“一子雙效”的作用,一個是提高英語學習興趣,另一個是告訴學生做人做事的道理,這時就需要教師成功地把握好
篇7
關鍵詞:故事型教學 農村故事教學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獲得發展,通過講故事(Telling Stories),表演故事(Show Time)等形式在一定條件下不但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能豐富教師的課堂教學方法。在故事教學中,我們提倡“故事型”英語課堂教學模式,也就是用小孩子最喜歡的故事或符合小孩子的年齡特征的且教師自己編寫編說的小故事或者小短文詩歌形式,以之所要學習的英語單詞或句子為主體,運用一切可以運用的教學資源,如電腦,課件,實物,視頻等完成整個教學環節,而教學中,在Preparation ,Input,intake and Output環節中又發揮相當的作用。[1]
一、農村故事教學研究背景:基于這些原因有很多,有深層次觀念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觀條件的影響和局限性
1.教師方面
農村的教師教學觀念沒有及時更新和改變,受傳統英語教學觀念的深遠影響;農村教師都安于當前現狀守舊;缺乏英語故事教學的名師理論指導和實踐經驗。
2.學生方面
觀念沒有及時更新,把英語課作為次科在學,很多學校開設的英語課程不夠節數 課程課時不充分,沒有得到及時的復習和鞏固,一個星期才靠那么兩節課或者三節課是遠遠不夠的。
3.家長方面
農村小孩的家長大部分都是受教育程度不高,英語文化水平低,不能家教和輔導;認為農村孩子學習英語不重要,時機還早,以后不知道有沒有用處; 現在鼓吹英語要不要納入高考科目了,不重視罷了。[2]
二、故事教學的意義
1.“一激發”無論是經典的“The Little Red Riding Hood”還是流行的 “Tom and Jerry””甚至現在的“Uncle Bird暴力鳥叔”。孩子會很好奇地、有目的地去學,特別是英語繪本,孩子讀懂了就很有滿足感。
2.“二減負”故事教學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比如在教“There’s a…in/on/near/in front of/behind…”的句型時,學生雖然可以記住幾個方位詞的發音,但對各方位詞的意思往往互相混淆。如果教師把幾個方位詞編入“狼來了”的故事里,讓那個小孩在第一次欺騙大人時說:“There is a wolf in the house.”第二次說:“There is a wolf behind the tree.”…. 讓學生扮演故事人物角色,這樣不但在表演中理解了方位詞in on under bedind beside near between in front of等的意思,而且也達到了學以致用的效果。
3.“三創能力”根據故事教學的內容,創設恰當的情境,通過表演,讓學生在聲音、圖片、TPR和視頻的教學媒介下,調動學生多種感官。
三、故事教學的實例收集
廣州版新教材以話題為單元都有蝴蝶頁的詞匯教學、會話教學、故事教學和文化意識教學,還各配有詞條練習。這套教材很適宜故事教學。下面我就結合“故事型”課堂教學模式來談說故事教學的實例。
1.Preparation階段。在片的“教研會餐“中我上的一節教研課公開課,設計的《廣州市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Module 5 Clothes Revision》里,通過一段視頻的播放,讓學生帶著問題,然后回答問題,從而進行討論,提取信息來完成任務。Watch the vedio and fill in the blanks and then have a check up(看視頻,然后帶著問題,填寫表格)。我的設計意圖是通過視頻截圖,讓學生猜想視頻發生的地點,人物正在干什么,帶著問題再看視頻,聽懂故事內容回答問題,最后讓學生在小組的合作下找出購物用語。[3]
2.Input階段。傳統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操練時教師通常采用各種形式的讀,如跟老師讀,跟錄音讀,一排一排讀,齊讀,對話式讀等。又如:在設計《廣州市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三年級起點)我圍繞這個課文設計了一個有趣的MR.Horse先生和他的兩個朋友的對話故事,談論他們之間最喜歡的運動以及他們的理由,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學語言,領悟語言,模仿語言。讓學生把整個Unit主要學習的句型和有關的單詞聯系進去了,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他們愿意模仿去編寫,達到非常理想的教學效果。
3.Output階段。英語課堂教學的發展階段,實質就是教師引領學生通過想象、創新、交際、體驗,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通過看故事,講故事,演故事,讓學生將新授的語言知識內化后,在拓展鞏固中輸出,達到了有利的教學效果。
總之,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情感感染,讓他們不知不覺去體會和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參考文獻:
[1].國家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
篇8
轉眼又是艷陽六月天,隨著氣溫的升高,有個詞的熱度也開始攀升:畢業。畢業代表著離別,這次的相聚或許就是最后的一次見面了。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畢業季故事,供大家參考。
畢業季故事1離別是令人恐怖而不知所措,也是逃避現實的主要兇手;卻也可能是成長的一種方式,更是重新載入故事的好幫手。
我們總說戀愛是甜蜜的走火入魔,淪陷在剛一口吃下巧克力甜滋滋的感受,但是,離別卻是感傷的分道揚鑣,封閉在自己設下的陷阱。分手的離別是我最大的感觸,給的真心像是被他操作的玩偶,他講的話在我心中針針見血,甚至最后給的答案也是分離,曾經我認為離別帶來的只有悲情,可是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經驗,我領悟了!只要自己學會看清,往好處想,那也是一種新的開始阿!
畢業也是人生的另一場離別,是一個成為初中新鮮人的開始。雖然兩年的相處常常是打抱不平,但仍是有很多笑倒在地上打滾的回憶─還記得當初不成熟的女生,常常讓老師心煩;整天出事情讓老師生氣的男生,看著老師各種無奈的眼神,真的感到萬分抱歉。
最后我有了一個醒悟;分手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下一個會更好;畢業是為了邁向嶄新的旅程,學習成長。這是離別,雖然總是讓我流淚,但又使我長大。
畢業季故事2一聽到離別,就會讓我想起傷心難過的分離,但離別也是一段新人生的開端!人的一生,有多少次的離別與重逢大家都不知道,所以我們應該珍惜當下、把握當下!
令我最難忘的“離別”就是小學畢業,畢業就像是要發生一場生離死別一樣,在畢業前的那一刻,腦海里全都是我在成長長達六年的回憶,想起那一段段的回憶,既開心又難過,因為我將要離開那座回憶最多、最愛的"家"。從那一刻起就是我在最愛的家最后一次的上課,最后一次當值日生,最后一次與好朋友打打鬧鬧,最后一次與老師撒嬌,最后一次做所有事情......。
吃午飯時,往常的吵鬧聲已不再,每個人都默默的、靜靜的吃著即將道別最愛的家的最后一頓午餐。大家永遠都會記得吃午餐時老師會給我們看卡通影片,大家永遠都會記得我們班的小胖吃飯都會吃上三碗以上,大家永遠都會記得午餐吃最快、量最少的人就是我,大家永遠都會記得老師是吃素,每天一定都會有一大群人去看看老師今天吃什么,菜色怎么樣,大家永遠都會記得我們生活在一起兩年的點點滴滴,不管是喜、怒、哀、樂,還是酸、甜、苦、辣,大家都一定會團結一心、互相幫忙,就連出游玩,也不例外,大家一定都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絕不讓任何一個人落單。
友情是什么?友情是人間最珍貴,最真誠的一段感情,交到一個朋友,就可能會改變你所有的一切,交到一個朋友,在離別時會讓你流下眼淚。
離別是我們邁向另一段人生的開端,小學畢業了,與好朋友分離了,各自都有自己的人生要走,初中的三年我們都有著自己的規劃與目標,雖然不能在一起奮斗,但現在科技發達,我們可以透過網絡來聯系,一起分享自己的生活趣事,就不會因為畢業,而失去這段感情。
畢業季故事3“葉子的離開,是風的追求,還是樹的不挽留”呢?離別,是人生中的無奈,心中雖感到空虛卻是依舊溫馨。
蟬聲絮絮不斷,充滿熱情與活力;鳳凰花在盛夏中綻放,是一朵朵火紅的牽絆;驪歌輕唱,在耳畔回蕩著。離別,是片片飄落的鳳凰花;離別,是火車漸行漸遠的傷懷。有好多事,還沒做;有好多話,還沒說,但“天下無不散的筵席”,就在今天,我要向我熟悉的師長及同窗們分離了,更要向我習慣的人事物說再見了……
還記得剛上小學那青澀的模樣,眼中閃亮著純真的光芒,充滿天真無邪的孩子氣。歡樂的喧嘩笑鬧聲在操場四處奔放,一切變得太快,就彷佛是一場美麗的幻夢,是那么的虛幻卻又似伸手可及!時光飛逝,轉眼間我已是成熟的青少女了!那一年的畢業典禮,別離六年的成長,我永遠銘記在心的過往。
再精彩的戲,總有落幕的時候。和小學生涯道別的拐彎處,即將展開的是下一段旅程。時間真的是白駒過隙啊!轉眼間,過了這個暑假,我就是國二生了,更大的挑戰,更多的磨難和阻擋,挫折再大都不必畏懼,只怕會逃避、掩蓋。人生中不一定事事順心,要學會征服逆風的阻擋,不能不堪一擊,要和過去的自己道別,學會獨立思考、自我負責。
花開花落,緣起緣滅。離別的場景,總是在我們生活中不時上演著。離別時縱然聲淚俱下,縱然痛哭失聲,面對撕心裂肺的悲痛,我們不也無可奈何,無法左右終成定局的一切?那就交給時間的洪流去稀釋、淡忘吧!如果沒有離別,你就不會珍惜相聚時擁有的一切;如果沒有離別,就不能更加顯現出相聚時的美好。就讓我們學學詩人徐志摩的瀟灑,在離別的那一刻——“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畢業季故事4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一轉眼,我的小學生涯就要結束了。回首往事,有太多的驚喜與歡樂。如今,我即將跨入中學的大門,在這個時候,我心中充滿了留戀之情。
母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是那樣的熟悉,那樣的親切。下課時,我和同伴們在這樹木間自由玩耍和做游戲。如今我即將離開母校,離開這個熟悉的地方。想到這,我的鼻子涌起了一陣酸痛。
忘不了,敬愛的老師!忘不了您那諄諄教誨,忘不了您那慈祥的目光。把我從一個年幼無知的小孩子,培養成一個博學多才的小學生。這六年多來,是您教會了我知識,教會了我怎樣做人。
忘不了,親愛的同學!忘不了我們朝夕相處的那些時光,忘不了我們結下的深厚友誼。六年中,我們一起度過了多少美好歲月,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上課時,我們互相合作學習,下課時,我們一起在平整的操場上盡情玩耍。那一回,我生病發燒,一連兩天都沒有來上學。第三天,當我重新回到學校,重新回到我熟悉的課堂時,許多同學都尋問我有沒有好些了,還主動告訴我老師講了哪些知識。我寫作業時,遇到不會的題目,他們也主動幫助我,給我講解。啊!多好的同學呀,你們說,我們之間這種友誼我能忘記嗎?
六年的小學生活令人難忘,因為這里有老師慈母般的關懷,有同學熱情洋溢的笑容。再見了,敬愛的老師!再見了,親愛的同學!再見了,哺育我六年的母校!
畢業季故事5縱使我們曾經多么討厭教室,但離開它久了,總會想起它。
親愛的同學,我們在一起歡樂,在一起傷悲,打打鬧鬧,不亦樂乎,從來就沒復雜地想過,有一天,我們會各奔東西,也許,我們還有見面的機會,也許,以后再見一面十分地艱難,我們在一起瘋,從不傷大雅,我經常損你們,是因為相信我們的關系,也許,罵你打你多了,以后再也打不到罵不到,那種感受非常難受。
表面上說討厭你,但真的發生了事情,還是會顯露出真心,我們在一起,也會因為某一件事而爭執得面紅而赤,但,重要的是,這不會影響我們的友誼,對的,從來不會,不是么?
每天看著那一張張熟悉的臉,看著那一張張可愛的臉,看著那一張張青澀的臉,每天聽著那熟悉的聲音,每天聽著那稚嫩的聲音,每天聽著那永遠不會厭煩的聲音,但設想,如果你非常熟悉的一件東西突然有一天見不到了,雖然不會哭泣,但心頭是那么悶悶的,壓抑的,不悅的。
仔細算算,我們在一起的日子也不超過二十天了,還記得從前的我們那么單純,從來都不會為時間這種東西煩惱,以前,我們天天盼著時間快點過,可時間過的那么慢,現在,我們希望時間慢點兒過,可時間不留情,似乎下一秒,我們已經步入陌生的校園,看見陌生的五官。
親愛的同學,親愛的老師,我們拉勾勾,我們一起約定,一起約定不分開好不好?
最后一個夏天,沒有心思去玩耍,只想安安靜靜地看著畢業留言,最后一個夏天,已經沒有往年的興趣,只想在沒人的地方大哭一頓。
世上沒有不散的宴席,終究要分離,但你們是我流年里最美的風景,是我流年里最亮的星星。
篇9
感恩母愛至永遠,這是發至肺腑的永遠不能忘懷的至深情感。盡管已入暮年,子孫滿堂,對母親的摯愛和懷念,刀刻斧鑿般地鑲嵌在心底,永恒。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母愛的故事,供大家參考。
母愛的故事1母愛如一把雨傘,為我遮風擋雨;母愛似一縷春風,為我送來陣陣暖意;母愛是海上的燈塔,照亮我前進的方向。
我的母親,溫柔而美麗。給予了我生命,給予了我豐富的知識,給予了我前進的動力。
曾有一次,我深深地體會到了母親對我的愛。小時候的我走起路來十分不穩,總是摔倒。在石子路上走的那次,由于我走得太快,結果被小石頭絆倒了。于是,我重重地摔倒在地,我一邊哭一邊往家走,當時母親聽到我的哭聲,但她并不知道我是因為摔倒才哭的,直到母親看到我一瘸一拐地走著,才飛快地跑了過來,用手扶著我,看到我腳上、腿上,甚至是臉上都有血跡,連忙開車把我送到了醫院。在去醫院的途中,母親一直在抱怨自己,說自己沒有照顧好我,直到來到醫院,母親還是急匆匆地為我跑前跑后,掛號、排隊……母親心情很急切,直到醫生給我包扎好時,母親才長吁了一口氣。
當我臨近考試的時候,母親每天都坐在我的身邊幫助我復習,給我找出題目的關鍵點,教我考試時做題的技巧。母親常對我說:“努力幾年,長大后你會看到努力學習的結果。”我雖然不太明白母親話的意思,但我總知道,母親是為我好。當所有人只關心我飛得高不高,母親卻永遠只關心我飛得累不累。
母愛,是我堅強的后盾;母愛,是我精神的食糧;母愛,是我前進的方向。母親在慢慢變老,而我也在慢慢長大,但那份愛依舊。
母愛的故事2母愛是最偉大的,他給予我們許多無私的愛。
在我小時候的一個夏夜,我突然發起了高燒。睡在旁邊的媽媽還以為我肚子不舒服,邊揉我的肚子邊抱著我在客廳里走來走去,可我像不領情似的,繼續大聲的哭著。不一會兒,媽媽在無意中摸到了我的額頭,媽媽自言自語說:“咦,怎么這么燙啊?不會是發燒了吧!”媽媽說完便找了一些退燒藥給我吃,并且用酒精在腋下擦拭,但還是無濟于事,這時已是凌晨六時了,媽媽便抱著我往醫院跑,醫院八時才開門,媽媽抱著我足足等了兩個小時,治療完回到家中后,媽媽已累得倒在床上,像發燒了一樣。
還有一次,媽媽知道我最喜歡吃西瓜,由于那時西瓜還沒有完全成熟,都是使用催長劑這種藥來幫助成長的,我剛吃了第一個,肚子便疼了起來,因為我對藥物非常靈敏。媽媽找了一些治肚子疼、拉肚子和綠便的藥給我吃,吃了以后還是沒見好轉。媽媽帶我去醫院里檢查,發現我是便秘了。我和媽媽一起去醫院治,治好了以后,媽媽已經累得氣喘吁吁了,倒床難起。
母愛可真偉大啊!
母愛的故事3人間最偉大的愛,莫過于媽媽對女兒的愛。
我的媽媽是一位令人敬佩的緝私警察,既剛強又溫柔。我從呀呀學語的幼兒長到充滿幻想的童年,又從金色的童年長到勤奮學習的少年,媽媽一直用愛的乳汁哺育著我的成長。記得小時候,我經常依偎在媽媽的身旁,入神地聽媽媽講《白雪公主》的故事。每當我生病的時候,媽媽總是照顧得無微不至,讓我擺脫病痛。有一次,爸爸出差未歸,媽媽在外辦案,我發高燒獨自一人在家,難受極了。直到深夜媽媽才回來,她連忙抱起我直奔醫院急診,等我病情好轉了,媽媽又病倒了。看到她那憔悴的樣子,我忍不住掉下了眼淚。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媽媽為我的成長付出了很多、很多……
所以,每逢佳節,我都要親手做一張精美的賀卡,寫上幾句祝福的話語,來表達我對媽媽深深的愛。又是一個明媚的春天,又一個“三八”婦女節即將來臨,我情不自禁地在賀卡上寫下了我心中的一首歌媽媽的愛像珍珠般的露水,我就像是在陽光雨露下的一棵小草;媽媽的愛像無邊無際的大海,我就像是航行在大海上的一艘小船;媽媽的愛像潺潺流水的小溪,我就像是小溪里一條歡快的小魚;媽媽的愛像枝繁葉茂的大樹,我就像是剛剛吐出嫩芽的一片小葉;媽媽的愛像一把遮雨的大傘,我就像是站在傘下的那一位小姑娘。
親愛的媽媽,您是我心中永遠的偶像。
母愛的故事4放學回到家,我無精打采地對媽媽說:“媽媽,我感覺我的頭現在非常痛。”媽媽聽了連忙用她那溫暖的手放到了我的腦袋上,媽媽摸了摸我的頭。“哎呀”地叫了起來,對我說:“寶貝,你發燒了,為什么不早點告訴媽媽。”媽媽說完就連忙把我抱到房間,讓我上床睡覺。我聽了媽媽的話,就乖乖地上床睡覺了。到了凌晨兩三點鐘的時候,我感覺特別冷,迷糊間便呼喊媽媽。
媽媽聽見我的叫聲,連忙穿起了外衣,來到我的房間。媽媽看見我縮得像個圓球似的,就把她的外衣披在了我的被子上,媽媽又把我抱在了她的懷里給我取暖。就這樣,我的媽媽一個晚上都沒有睡覺,還在倒水給我喝,幫我擦汗。
第二天,我好了,媽媽卻因為照顧我而生病了,還堅持要給我做早飯。我就對媽媽說:“媽媽,你就在床上躺著,今天我來照顧你一次吧。”
媽媽聽了我的話,點了點頭,還夸我長大了,知道照顧媽媽了。聽到媽媽夸我,我心里美滋滋的。于是,我就開始干起了媽媽每天早上起來都會干的活,第一件事就是把家里的門擦一擦,然后做早飯、拖地……早飯做好了,我就把早飯盛給了媽媽。時近中午,我開始做午飯,但是家里沒有菜了。
我騎著自行車去買,買好菜后回到家我就開始做飯了,等一會兒飯菜就做好了。干完活后我就開始做作業了,我今天度過了忙碌而有意義的一天。
媽媽,我想對您說:謝謝您把我帶到這個美麗的世界上,謝謝您把我撫養長大!
母愛的故事5“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走進媽媽的懷抱,幸福少不了。”雖然我已經六年級了,但是這首歌依然久久地停留在我的腦海里,不曾忘記。我的媽媽就像歌詞里那個“媽媽”,只要聽到媽媽一詞,我全身倍感溫暖,幸福無限。
我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得了很嚴重的胃病。當時,我不但吃不下飯,還不定時的會有劇烈的胃痛,那種感覺簡直是痛不欲生。媽媽帶我去過許多家醫院,看了無數位醫生,也吃了不計其數的藥,可是病依然沒有什么明顯的好轉。直到有一天,一位醫生說:“你們可以去杭州市兒童醫院看看,那里醫療水平比較好,有可能可以治好這胃病。”媽媽一聽,二話不說帶我走出了醫院,看著媽媽急匆匆的樣子,我就問:“媽媽,我們這是去哪兒呀?回家嗎?”媽媽貌似有點激動,說話時還有點哽咽:“走,兒子,媽媽帶你去杭州市兒童醫院,我想,那里一定可以治好我兒子的。”那時,母愛便融入在我的心間,覺得很幸福。
篇10
“感恩”不一定要感謝大恩大德,而是要善于發現事物的美好,感受平凡中的美麗,以坦蕩的心情、開闊的胸襟來應對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讓原本平談的生活,煥發出迷人的光彩。
書中通過一個個與我們生活貼近的平凡小故事,使我們讀后懂得了一個淺顯而又深刻的道理:“懂得感恩的人是幸福的人!”
為了給病重的媽媽送上一束康乃馨,一個八九歲的小女孩用一個星期時間,每天走大街小巷拾礦泉水瓶換錢。她買來的康乃馨雖然沒能讓媽媽康復,卻凝聚了對母親難以割舍的愛戀,也凝聚了天下女兒對母親的最最真摯的祝福、最最崇高的敬意。
由于貧窮,童年的“他”在饑餓時,受人一杯牛奶,從而悟出了人生的意義。長大后成了一位大名鼎鼎的醫生。在巧遇病重的恩人時,不僅竭盡所能進行救治,而且當恩人面對高昂醫藥費無力支付,又以“醫藥費,一滿杯牛奶”施以回報。這又是多么令人感慨的一幕。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小學班干部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