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英語知識點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19 09:57: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初三英語知識點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一百年以后in 100 years
3.免費的 be free
4.通過電腦學習study on computers
5.活到80歲live to be 80 years old
6.在整個世界 in the whole world
7.更少的污染less polution
8.更少的計算機fewer computers
9.在中學be in middle school
10.在上班be at work
11.不/同意 disagree/agree with
12.上大學go to college
13.五年前five years ago
14.空閑時間 free time
15.拉小提琴 play the violin
16.太空站 space statio
17.電腦程序設計師 computer programmer
18.住在公寓里live in an apartment
19.愛上fall in lovewith
20.去滑冰go skating
21.下次next time
22.在周末on weekends/at weekend/on the weekend
23.養(yǎng)寵物keep a pet/pets
24.贏得比賽win the game/match
25.看起來整潔look smart
26.實現(xiàn)come true
27.工作面試job interview
28.穿著校服wear uniforms
29.科幻電影science fiction movies
30.數(shù)百hundreds of
31.幫忙做某事help do sth./help with sth.
32.看起來像look like
33.醒來wake up
34.再三的again and again
35.感到厭煩feel bored
篇2
短語句型:總結了初中英語教學,初中英語單詞,初中英語作文,初中英語輔導中務必掌握的英語考點。
1,謝謝你的全家福Thanksforthephotoofyourfamily.
你的全家福photoofyourfamily=yourfamilyphoto
2謝謝你幫了我Thanksforhelpingme=Thanksforyourhelp
2herebe句型和therebe句型一樣,臨近原則Hereisacupofteaandtwoapples.
語法:初中英語語法基礎知識,也是初中英語考試的復習重點,河南中招英語考試。
1)單數(shù)名詞加s:students,apples,bags,trees,books,brothers.?
2)以s、x、sh、ch結尾的名詞加es:glasses,boxes,brushes,matches.?
3)以輔音字母加y結尾的名詞,變y為i加es:cities,babies,enemies.?4)以f或fe結尾的名詞,多數(shù)變f為v加es:wives,knives.但有些詞只加s:roofs,proofs,chiefs.?
5)以o結尾的名詞,有生命的加es:Negroes,heroes,tomatoes,potatoes.無生命的加s:radios,zoos,pianos,photos.?
篇3
關鍵詞:探究性復習;初三英語;教學;應用
初三總復習不僅是九年義務教育的最后環(huán)節(jié),也是中考升學能否獲勝的關鍵。研究性復習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與接受性學習很相似。研究性英語復習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主動分析、解決問題,從而系統(tǒng)地得到英語知識。
一、研究性課堂教學特點
自新課改實施以來,課堂教學明確指出:教學是探究與發(fā)現(xiàn)的過程。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必須注重學生主體思維,通過對相關信息進行組織、加工,提高學生對相關事物的探究能力。
在教學方法中,研究性學習更加注重課堂教學效率,同時這也是學生角色、教學模式轉變的過程。在教學方式上,通過突破傳統(tǒng)教學的束縛,在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中,將學生發(fā)展作為教學的出發(fā)點,從而引導學生積極動腦、思考、探究。作為一種現(xiàn)代的教學方式,必須將任務型與研究性教學結合起來,給學生充足的活動、思維空間,在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不斷增強自主學習以及研究的能力。而且,教師也能從學生的反饋中,得到新的知識,豐富教學內容,修整教學方法。
從學生角度來看,學生逐漸從被動學習轉換成主動參與,通過積極投入,逐漸成為教學主體;通過研究的方式,在走出課本的同時,得到更多的語言材料與信息,豐富教學過程。在發(fā)現(xiàn)、提出、討論、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保障學習質量。
從教師角度來看,教師在英語教學中一直占有主導地位,通過引導學生探索、發(fā)現(xiàn)學習方法,調整自身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完成教學任務。為了幫助學生順利完成任務,在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的同時,教師也是具體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以及信息樞紐。
從活動情況來看,面對初三英語教學,為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主動投入教學中,必須開展研究性學習,在學生主動參與的同時,相互交流,共同促進,從而形成相互協(xié)調、共同成長的狀態(tài)。
二、研究性復習在初三英語中的應用
初三英語復習作為歸納、總結初中知識的重要內容,為了讓知識更加條理化、系統(tǒng)化,在研究初三英語教學規(guī)律的過程中,必須根據(jù)相關規(guī)律以及學生實際情況,對復習進行合理、恰當?shù)木幣牛瑥亩盏綔毓识碌慕虒W效果。
1.建立以學生為主的研究性復習方式
自新課標實施以來,突出學生主體作用逐漸成為教學工作的重要內容。因此,在初三英語復習中,教師必須根據(jù)學生具體情況,有選擇地進行重點、難點專題學習,從而更好地研究、總結、探究英語教學。在專題性探究復習中,通過讓學生進行獨立探討,充分利用參考書、教材、中考題型、訓練題,以網(wǎng)上搜集到的資料作為參考,對相關知識進行提煉、總結、聯(lián)想、對比,并且對相關知識進行深入的理解與認識。例如:在It is__outside.Let’s put on our raincoats and go out,Tom.A.cold B.hot C.sunny D.rainy中,可以先讓學生對整個句子進行分析,然后通過分析raincoats以及put on,讓學生明白為什么選擇D。
2.使用各種方式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復習
在初三英語復習中,為了更好地發(fā)揮教師的引導、指揮作用,必須根據(jù)學生性格、愛好、學習特點,激發(fā)學生學習樂趣與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復習活動中。尤其是對于成績稍差的學生,為了提高學習成績,必須想方設法轉變“炒冷飯”的觀念,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提高。因此,在教學實踐中,必須根據(jù)復習目標以及時間規(guī)劃,以小組復習的方式,將學生劃分成若干小組,將不同的知識點或者有直接聯(lián)系的知識點組成活動內容,并且將其作為研究的內容,最后鼓勵學生參與,讓其主動發(fā)現(xiàn)英語學習特征,發(fā)展成自己的學習方法。在這一過程中,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習質量,還能促進生生、師生交流,通過了解學生動態(tài),達到共贏的效果。
對于初三英語復習時間緊迫、內容量大等特點,在研究性復習中,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復習方法,讓學生自主復習。常用的方法有歸納法與特殊記憶法。歸納法作為研究性學習的重要內容,不僅能調動學生積極性,還能提高學生歸納能力。如當復習到sports(運動)時,可以將其他單詞以及句型、短語進行復習,這樣不僅能帶動學生主動思考,還能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對于很難掌握的知識點,一般不讓學生采取死記硬背的方法,而是特殊記憶法,如afraid(害怕的),可與be afraid of(不敢去做)這個短語結合起來,這樣不僅記住了單詞,還學會了短語應用,同時還能加深理解。
研究性復習作為一種新型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枯燥無味的填鴨式教學具有明顯的區(qū)別,所以在初三英語教學中,我們必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與能動功能,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與效率的過程中,保障升學率和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黃澤洪.新課程下的初三英語研究性復習探索[J].成才之路,2008(18).
篇4
關鍵詞:英語復習;發(fā)散思維;有效教學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意指只讀書而不思考,就等于沒有讀書,而此處便是強調了“思”。思維是人類特有的一種腦力活動。哲學家歌德也曾風趣地說:“經(jīng)驗豐富的人讀書用兩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紙面上的話,另一只眼睛看到紙背面的話。”“紙背面的話”就是指思維,指用思維的方式去聯(lián)想與紙面上相關聯(lián)的知識及其更深入的蘊意所在。這些至理名言深刻地揭示了思維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
發(fā)散思維是思維中的一種方式,但又不同于一般簡單的思考,它是一種求異思維,指對同一個知識要點,沿著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從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側面對所給信息或條件加以重新組合,橫向拓展思路、縱向深入探索研究、逆向反復比較,從而找出多種相關的知識要點,達到思維的目標。初三年級的學生,經(jīng)過近三年的英語學習,對初中英語知識有了較全面的認識,已能獨立進行較為復雜的思考,也初步形成了英語語言運用的能力。因此,在迎接中考的課堂復習中,適當?shù)乩冒l(fā)散思維進行復習教學,誘發(fā)性地啟發(fā)學生進行發(fā)散思維,會是一個很好的復習方法,能起到很好的復習效果。
一、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按語言知識要點要求,進行發(fā)散思維復習
新課程教育改革要求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是指導者、參與者,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學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要形式。在初三英語總復習過程中,利用發(fā)散思維進行復習,可以很好地體現(xiàn)這一課改新氣息。在對一個知識小點復習中,老師只要提及這一知識小點,然后指導學生展開他們豐富的思維空間,圍繞這一知識點,或橫向,或轉化,或綜合等進行發(fā)散式思維,把所學知識盡可能多地展開,來個以點及點、以點及面的思維復習。
如,在復習到see a doctor這一知識小點時,老師板書“see a doctor”。稍作分析后,即可提問學生,“看到這一短語,你想到了哪些與之相關的知識要點呢?”這時,學生就會打開記憶大門,搜索儲藏在記憶空間里的有關知識,開發(fā)思維潛在的能力,并且各盡所能,把自己所能回想到的知識重新過濾,并踴躍發(fā)言,與大家分享。如:
由see,想到see,saw,seen
由see,想到Long time no see you!
由see,想到look at, have a look
由see a doctor,想到 see Uncle Wang
由see a doctor,想到I don’t feel well.
由doctor想到hospital,nurse,dentist及send for a doctor.
再到ill,sick,illness,have an operation on sb.等等.
學生的發(fā)言可謂五花八門,但都是與知識點有關聯(lián)的,且都是平時課堂上語言知識的重、難點。在認真聽取學生的發(fā)言,對學生的發(fā)言作充分的肯定后,老師再做總結,把相應的一些看病的語言知識要點組織起來,指導學生進行思維復習、歸納。如:
see a doctor
I don’t feel well ./ I don’t feel like eating anything ./I am feeling terrible./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my stomach. /There is a pain in my arm.
I have a cough / a headache / a bad cold / a(high)fever / a sore throat /a toothache / a backache / the flu
send for a doctor / take sb.to the hospital
be ill in hospital / in bed
look over sb.carefully
take one’s temperature
give sb.an injection
To get an injection is a little painful
Take this medicine three times a day
Drink enough water and have a good rest.
Doing more exercise is necessary for our hearth.
Ask for a 3-day leave.
I hope you will get better soon. 等等。
此可謂為縱向思維。而由“see”一詞思考到中文的“看”,在英語中有不同的表達則為橫向思維。
如:see? see a doctor / see Uncle Wang
watch?watch TV / watch football match
read? read a book / newspaper / a magazine
look ?look at the blackboard / have a look at...
上面歸納還可以根據(jù)課堂教學實踐需要做更深入的分析,這得由老師根據(jù)實際復習需要及學生的學習水平來決定。
二、利用發(fā)散思維復習,可以關注學生個體差別,為每個學生提供均等的學習機會,也讓學生在復習過程中,找到自己學習上的漏洞與不足,及時查漏補缺,提高復習效率
在發(fā)散思維復習中,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知識面進行獨立思考回憶,然后結合其他學生的思維線索及老師的總結,及時補缺補漏,迎頭趕上。
如,在復習26個字母時,一般的學生可能只會想到5個元音字母,21個輔音字母。若再要求深入思維,會想到各個字母的筆畫筆順。但有些學生看見字母“a”,就會聯(lián)想到“an”,并由此引起冠詞a/an/the的復習思維討論。而有的學生會結合所做過的習題,想到各個字母的發(fā)音,導致a/an的用法選擇。如,There is___(a/an)“ s ”in the word “ six”.這是一道常見而又簡單的考題,但有的學生到總復習結束還會經(jīng)常做錯,在此提出,這說明該學生思維之活躍,知識容量之豐富,由此也就引出了其他字母音標的復習。而再做深入思維考慮,由字母再到單詞,如:
She is___(a/an) unlucky girl .
He finished his work in___(a/an) usual way. 等
此等題目則可以得到解決,而若是課堂時間允許或者教師已有備案在內,則亦可對定冠詞the進行詳細對比的復習。因此,在思維復習過程中,學生根據(jù)他們所具有的知識進行思維并發(fā)言,使知識內容層層深入,變得更為全面具體。而老師也就由此發(fā)現(xiàn)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及時給予他們輔導和鼓勵,使之及時得到改進,起到很好的復習效果。
三、發(fā)散性思維復習,可以大大地刺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英語學習的興趣
英語學習到了初三的總復習階段,由于過多的知識量以及題海般練習與測試,使得部分學生失去了學習的信心和學習樂趣,從而出現(xiàn)厭倦的學習情緒。發(fā)散性思維可以很好地避開題海戰(zhàn)術,把知識的復習轉到課堂中來解決。又因為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師生、生生互動多,課堂討論激烈,學生學習氣氛高漲,能使每一個學生都真正地投入到復習中去。而發(fā)散性思維教學又是一種任務型教學,它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不同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效果對任務進行不同程度的完成,并且?guī)е鴱土暤某晒谡n堂上進行展示,與同學分享,取長補短,補缺補漏,從而激發(fā)學習熱情,培養(yǎng)英語學習的興趣。
初三英語總復習利用發(fā)散思維進行復習,是為能盡可能地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對已學的知識進行全面具體的復習,溫故而知新。它既能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使每個學生都來參與,“復”而有所得。但一節(jié)課的時間是有限的,所以課前要求老師對該知識點所能涉及的知識面要做充分準備,以及在學生對知識點已全然忘記或模糊不清,如何進行思維引導都要有所準備,并對課堂進行有效的掌控,按時、按質、按量地完成該節(jié)課的復習內容,起到讓學生查漏補缺,全面復習的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林崇德,辛淘.智力的培養(yǎng).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2]陳祥凱.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教學策略.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0(2).
篇5
一、試卷講評課的類型
根據(jù)講評的內容,初三英語試卷講評課大致可分為如下幾種基本類型:
1.單元性試卷講評。
初三第一輪復習,主要復習、鞏固基礎知識,把每單元涉及的句型、句式、語法系統(tǒng)的復習一遍。每一單元講完后都要有一定量的練習或提問,針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同提高、查漏補缺。這樣的試卷,一般題量少,內容單一,難度較低,講評比較簡單,不需花費太多的時間。但對出現(xiàn)的錯誤問題一定要及時通過講評予以糾正、補遺。
2.階段性知識小綜合檢測講評。
要對第一輪復習的句型、句式、語法進行綜合性的測試。這種試卷覆蓋面較廣、難度較大,主要考查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分析、解題的能力。因此,這種試卷講評,重在引導學生加深對語法知識的系統(tǒng)綜合運用能力。
3.綜合訓練的試卷講評。
在初三的復習過程中,時常穿插著針對中考的大型綜合訓練,如市級、縣(區(qū))級摸、校級擬考等。這類試卷綜合性強、難度大,其實質就是模擬中考的實戰(zhàn)演練。對這類試卷的講評,教師務必針對考查知識的范圍、類別,考查能力的層次,出現(xiàn)的問題及原因,巧妙設計課堂環(huán)節(jié),有側重地講評。只有這樣做,才能對學生某一階段的學習給予準確評價,使他們糾正錯誤,明確規(guī)律性的認識,提高答題能力,也使教師總結前一段教學的經(jīng)驗、吸取教訓。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在試卷講評課中應做到六個注意
1.分析要及時
就學生而言,考試時其思維最集中、最活躍,此時他們對于試卷所考查的知識點是非常熟悉的。而測試后他們不僅急于知道分數(shù),更急于知道正確的答案,求知欲極強。其次,對教師來說,剛閱完卷,對學生存在的問題了如指掌,因而此時講評必然事半功倍。
2.準備要充分
講評試卷要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因此,在講評課前教師必須做好分類統(tǒng)計,找出最高分、最低分、優(yōu)秀率,及格率和平均分等反映全班考試情況,有利于師生了解考試結果的數(shù)字;統(tǒng)計試題中每大題的失分率,逐項分析,了解學生對每類題型的掌握情況,也可以了解每個學生的強項和弱項。分析試卷中各試題所考查的知識點,掌握知識點的分類及在試卷中的分布情況,判斷試題的難易度,給試題做出總體的評價。
3.講評要重點
這是試卷講評課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教師的講評一定要得法,既不能是簡單的對答案,又不能講得過細以致效率不高。有些試題只要“蜻蜓點水”,而有些試題則需“仔細解剖”,對學生錯誤率較高的試題則要“對癥下藥”。老師主要講共同存在的問題、考查知識的范圍、答題的思路、解題的方法。
4.方法要多樣
(1)設疑討論,嘗試解決
教師應該提倡和鼓勵學生的質疑。通過引導,使學生循序漸進地做到“善于”提問,這里最為重要的是教給學生質疑問難的方法,如從“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關鍵字詞發(fā)問,從能體現(xiàn)思路、揭示重點、統(tǒng)率全文的題目設問,從不理解的句子、句子之間的聯(lián)系方面發(fā)問,還可以從標點符號方面發(fā)問等。對于學生的質疑,教師還要善于點撥釋疑,幫助他們找出答案,讓學生在分析歸納的基礎上,使知識達到提煉升華。
(2)深化理解,聯(lián)想拓展
試題受考試卷面、時間的限制,不可能將所學知識全部涉及,面面俱到。出題者往往以點帶面體現(xiàn)課本知識,教師講評時就應從這一“點”出發(fā),把“面”帶出來呈現(xiàn)給學生。因此,講評內容要反映英語知識的前后聯(lián)系,不能僅僅局限于考點,而應引導學生思考相關的知識點,以達到舉一反三,聯(lián)想遷移的目的。
5.鞏固要得法
為了切實提高講評效果,必須讓學生及時消化講評內容。通過消化,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學知識。
(1)及時訂正錯誤
每次講評后,要求學生對錯題加以訂正,訂正不但要求抄寫正確的句子,還要進行翻譯,通過學生的翻譯,能發(fā)覺他們一些深層次的理解上的問題,以便于進一步個體地針對性更強的糾偏。
(2)建立錯誤檔案
要求學生不僅收錄自己做錯的題目,注明正確答案及解題思路,還要自己尋找考查相關知識點的題目,以便歸類整理,比較異同,舉一反三,把同類型的錯誤進行歸檔整理,找出自己習慣思維上的弱點。
(3)寫好考試小結
小結內容包括本次考試的準備情況、答題情況、得分情況、出錯的主要原因等。
6.學生要鼓勵
篇6
首先,建議大家先對自己的期中考試整體情況做一個總結。想必同學們對自己的成績都有一定的期望值,至少有一定的期待。那么,這次考試,是否達到了你的期望,是否是你這段時間學習狀況的真實反映。建議同學們問自己幾個問題:
1. 名次、成績是上升還是下滑?
2. 如果上升,是因為題目適合你(有些同學遇到比較難的題目成績會比較好,有些反之。),還是同水平的同學出現(xiàn)了失誤,還是自己的水平真實上升了。
3. 如果下滑,問題又出在哪里(下文將進行更詳細論述)。
(二)知識點總結
知識點的總結是期中考試總結最重要的一環(huán)。這里有兩種情況很可怕,一是根本不進行總結,那么你下次可能還掉在相同的陷阱里。第二種情況是就題論題進行總結,這樣的結果是你下次可能掉在一個相似的陷阱里。
那么,如何正確進行知識點的總結?
首先,同學們拿到卷子后,應對自己答這份卷子的情況進行一個全面的回想。請同學們細細瀏覽卷子中的每道題。注意,此時你關注的,不應只是錯題。而是包括你答起來不流暢的題,思維有障礙的題,以及憑運氣做對的題。這些題都是你的軟肋。
其次,同學們應著重對這部分知識進行復習。這里應該注意的是,千萬不要就題論題。如果只是這道題做錯了,改正了。那這樣的總結只是讓你多會做一道題而已,下次類似的題變一變形,可能又錯了。殊不知,一道題錯了,可能是你相關的知識體系就沒有搞清楚。
所以,同學們應該做的是,由點及面,對這部分題涉及的知識做一個更深、更廣的復習。英語錯了一道考察冠詞的單選題,那你是不是對冠詞這部分知識就沒掌握好?物理一道大題的受力分析又錯了,好好想想你的受力分析是不是一直就存在問題?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為什么不以這次期中考試為契機,把這部分知識疏漏處趕緊補上呢?如果又是應付了事,下次一定還會出問題。要拖到什么時候呢?
(三)考試技巧總結
考試技巧的總結上,高三和初三的同學應尤其注意。請同學們再次回顧整個考試過程,這次你的回顧重點是在考試技巧上。請同學回想,也問自己幾個問題。
1.這次考試你的策略是什么?時間安排是否合理,有沒有出現(xiàn)先緊后松或先松后緊的現(xiàn)象?
2.有沒有出現(xiàn)填錯答題卡,或者一些很明顯的低級失誤?如果有,你要怎么能讓自己記住這個血的教訓?
3.具體到每門學科。英語是否沒有時間看完整個閱讀?聽力是否因為糾結前面的內容而影響了聽后面的內容?數(shù)學是否因為專注后面的某道很難的大題而沒有檢查,導致丟了一些不該丟的分。等等。
通過考試技巧的總結,想必同學們自己就能明白,在這次考試中,如果你能怎樣安排時間,安排答題順序,就能取得更好的成績。把你總結的記下來,這都是你最寶貴的經(jīng)驗。高三和初三的同學們,請把你們的每一次考試當成是最終考場上的真實演練。
篇7
關鍵詞: 初高中英語教學 銜接問題 對策
學生從初中進入高中的學習過程既是他們自身的轉折點,又是中學英語教學的一個轉折點。筆者作為廣州地區(qū)的一名英語教師,分別承擔過初中和高中的教學工作,在教學過程,感觸特別深的是初中和高中英語教學存在較大的差異,很多學生進入高中后感覺很不適應高中英語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一旦碰到挫折,就很容易產(chǎn)生消極的學習態(tài)度,這無疑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
筆者在教學實踐中認識到:初高中英語教學的銜接問題是高中英語教師應首先解決的重要課題。筆者通過深入了解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學習特點,認真分析初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差異,在幫助學生順利度過從初中到高中的磨合期上取得了一些經(jīng)驗,本文試將自己的認識進行歸納和總結。
一、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材內容編排的差異及學習要求不同。
廣州地區(qū)初三學生使用的英語課本是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實驗教科書,初三上學期共七個單元,下學期共六個單元。按照課時計劃,大概每兩周上一個單元。每個單元的單詞大概60個,但是其中完全要求掌握的大概40個,剩下帶有星號標記的拓展詞匯大約20個。每個單元的內容設置是按照reading,listening,language,speaking,writing這幾個步驟編排。Reading詞匯總量不到300個,其中有一部分是對話。一般情況下,初三的英語每周6個課時,所以課時較為寬松,學生的學習壓力比較小。
相比而言,高一課本無論是內容編排還是課時安排都比初三要緊張了很多。廣州地區(qū)高中普遍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實驗教科書。按照新課標的要求,高中英語課程采取必修課與選修課相結合的課程設置模式。其中,模塊1至5為必修課程,模塊6至11為選修課程,每個模塊5個單元。每個單元的內容設置是按照warming up,pre-reading,reading,learning about language,using language這幾個步驟編排的。每個單元的生詞大概是60個左右。在高一期間,學生要完成前1至4模塊的英語學習,每個學期都完成兩個模塊,即兩本書的學習。而高一的英語課時一般為每周5節(jié)課,一般完成一個單元需要兩周。所以,相比初三,高中的英語要求無疑比初三高很多,這就讓很多學生不堪重負。兩種完全不同的內容編排方式和學習要求也使學生感到很難適應。
據(jù)這幾年中考試題,其所考的單詞拼寫比較簡單,考查的基本上都是6個字母以內的常用詞,而且給了首字母;句子翻譯基本上是初中課本上出現(xiàn)的幾個基本句型,如被動語態(tài)、感嘆句,以及賓語從句等;寫作和聽說都是學生生活當中所耳熟能詳?shù)膬热荨_M入高中后,學生在高一期間的測試基本都是單詞、句子翻譯、語法填空、完型、閱讀理解及寫作,特別是語法完型閱讀的難度也比初中大,所以導致很多學生的測試成績并不理想,這也無疑會導致學生對學習英語產(chǎn)生恐懼和甚至厭學。
2.學生對高中英語學習存在錯誤認識。
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習內容較少,要求相對較低。進入初三,除了新增部分詞匯以外,基本沒有新的語法項目,所以老師就有充足的時間對考點進行反復操練。經(jīng)過對考點的反復訓練,學生在中考取得較高的分數(shù)相對容易。以筆者所在的學校為例,2011屆初三我校參加中考人數(shù)為269人,在總分150分的英語考試中,我校平均分達到了125.4分。其中,140分以上(含140)達到84人,占總人數(shù)的31%;135分以上的有125人,占46.4%;120分以上的有196人,優(yōu)秀率達到了73%。但據(jù)筆者對我校學生的了解,部分學生在初一和初二甚至初三上學期學習不用功,但到了下學期,由于升學的壓力,他們才開始努力和突擊,并在中考中都取得了超過預期的成績。這種情況,讓部分同學認為他們在高中仍然復制這種神話:高一高二不需要用功,到高三通過突擊仍可取得優(yōu)異成績。這種思想的存在毫無疑問會影響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另外一方面,由于部分同學在初三成績不錯,因此對中考期望值很高,但是由于考試發(fā)揮失常等原因,成績并不如預期理想。這就導致他們無法考上自己的理想學校。這部分同學到了新學校以后,難免會有心理落差而垂頭喪氣。這種情緒,會影響到他們對新環(huán)境的適應,也毫無疑問會影響包括英語在內的各科學習。
3.初中和高中英語教學方法不同。
初中的學生由于年紀較小,往往在課堂上發(fā)言很積極,氣氛比較活躍。而且初中課堂內容容量較小,課時較多,上課進度較慢,有足夠的時間編排各種游戲或競賽讓盡量多學生得到足夠的激勵和參與。同時,中考考點基本都是基礎語法,而分到每個單元就很少,因此老師肯定會在每個單元找到與中考相關的知識點進行反復的操練。
但是到了高中,課時較緊,內容較多,所以老師很少有足夠的時間對每個單元的所有知識點進行反復操練,也沒時間設計更多的游戲及競賽來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同時,高中更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如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但是學生進入高一后,尚未分文理科,學生需要學習九門課程,還不包括體音美等學科。這種情況,學生除了完成課堂作業(yè)外,很難找到空余時間來預習和復習。這就要求老師盡量在課堂上完成新課的講解和舊知識點的復習,也就很自然地形成了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很明顯降低了對學生的吸引力,教學效果也受到影響。
二、解決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問題的方法
1.了解學生,排除學生學習英語的心理障礙。
在高一教學中教師要盡快了解學生,使教學過程更具針對性。一要通過與初中英語教師交流,了解中考成績中每個分數(shù)段的學生初中英語成績相當于什么水平。二要通過與學生溝通,了解所教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差異。在教學過程中要幫助正確認識高中英語學習的特點和要求,讓學生認識到中考英語成績的高低并不能意味著高中英語成績的優(yōu)劣。教師更應該多關心英語成績較差的學生,特別要關注中考成績與高一測試成績反差大的學生,要讓他們明白學好英語的重要性,幫助他們查找原因,找到學好英語的自信心。
2.做好銜接,補齊學生初中所缺的單詞。
根據(jù)教育部制定的英語課程標準,整個基礎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包括義務教育和高中兩個階段)按照能力水平設為九個級別。在九個目標體系中,一至五級為義務教育階段的目標要求,六至九級為普通高中的目標要求。五級對詞匯的要求為學會使用1500-1600個單詞和200-3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為了既檢測學生的理解能力,又檢查學生對基本詞匯短語的記憶,這幾年廣州中考基本上閱讀較難一些,句子翻譯和單詞拼寫就相對容易很多。以2012年中考英語為例,今年中考五個翻譯句子分別考了兩個詞組(keep in touch,neither nor),一個被動語態(tài)(was invited),一個感嘆句(what a),一個賓語從句(why they are);而單詞拼寫分別考了age,red,bring,lonely,find五個詞。針對這種命題趨勢,在初三在備考時,就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即老師只讓學生背那些拼寫簡單及常用的單詞,至于生僻的單詞,只要求認識即可,何況在閱讀時即使碰到個別單詞不認識,也可以運用一些閱讀方法找出答案。這種備考方式,短期效果較佳,但經(jīng)過中考后漫長的假期,學生會很快忘掉那些復雜或生僻的單詞。因此高一英語老師很有必要把那些對學生來說比較生僻的但又屬于5級的詞匯短語給學生列舉出來,讓學生盡快記住。這就需要高一老師既了解初中教材,又理解高中教材。所幸的是,人教版英語必修一教師教學用書的第154頁附錄中用黑體字列舉出了大部分在初高中銜接階段需要復習的重點詞匯,這可以為高一的老師和學生提供參考。
3.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
在學習方法上,筆者認為教師要求學生做到以下兩點:第一,在初中階段,對學生的課后復習、特別是課前預習要求并不高。但是剛剛進了高一,由于課堂容量加大,要求提高,就必須進行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并且在還未確定是否學文科還是理科的情況下,學生有必要側重語數(shù)英三科的學習。既然英語屬于無論文科理科都要學的課程,學生就有必要在英語上多花時間預習和復習。至于預習的內容,每學一個新單元,學生就有必要跟著錄音朗讀課文中的Reading One,并練習概括總結Reading One的中心;有些文章適合學生復述,就要求學生嘗試復述課文。此兩項要求的根據(jù)是近年廣東高考對學生的概括、朗讀,以及聽力等方面的能力要求比以前更高,這兩種方法正好可以對學生的聽說能力進行鍛煉。第二,學會記筆記和整理筆記。因為高中英語課本每單元容量較大,知識點比較零碎,需要學生進行課后的整理和復習。
4.改進教學方法。
在教學方法上,教師要改變那種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應該盡量使每個學生都得到激勵并能夠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根據(jù)美國語言學家斯蒂芬·克拉申(Stephen Krashen)情感過濾/障礙假說(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情感因素起著對輸入進行過濾的作用,情感因素因人而異。學習的情感因素會阻礙或加速語言的習得。只有在最佳情感條件下,才會產(chǎn)生真正的習得。因此,老師要采取各種形式的教學方式,把課堂還給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激勵和并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產(chǎn)生有利于學習的情感,老師必須使每個學生都感覺自己受到尊重,并降低學生在課堂上的緊張情緒。為此老師盡量豐富自己的課堂,比如采取小組形式進行討論,使每個同學都參與到課堂中。老師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分配不同的學習或討論任務。有了小組的幫助,學生不至于因為擔心回答問題不當而丟了面子,特別是那些成績較差的同學。老師要對學生的回答做出積極、有意義的評價。整個過程中,老師所起的作用僅僅是幫助者(facilitator)而不是主導者。
總之,能否做好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對學生能否學好高中階段的英語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高中老師不僅要了解初中教材,還要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了解學生的缺點和長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盡快適應高中英語的學習。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英語課程標準研制組.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解讀(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G McArthur and P Etherton.英語English·Student’s Book A 九年級第一學期[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5]G McArthur and P Etherton.英語 English·Student’s Book A 九年級第二學期[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6]人教社.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必修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篇8
一、改變認識,將新的復習理念貫穿于教學中
中考英語復習和高考復習有異曲同工之處,三輪復習法:(1)課本基礎知識復習;(2)詞匯、語法、聽力、閱讀理解、書面表達等專項復習;(3)真題及預測套題訓練。按慣例,初三(下)開學一個月就必須將所有新課結束,進入復習。以往的復習課中,老師觀念陳舊,都習慣性地將課本從一年級到三年級復習一遍,讓學生按要求將每本書的重點詞語每天背誦記憶。語法知識更是需要學生強化記憶。每天無不采取題海戰(zhàn)術。讓學生課余時間機械記憶,課中參與意識不強,課后又不得不埋在一套接一套的題海中,這樣學生學業(yè)負擔沉重,所獲知識也是片段的,英語成績最后一學期突飛猛進更是妄想。所以,我們應該改變以往的理念,做到每堂課都以學生為主體,提前備好課,了解考綱,將零碎的知識點整合成系統(tǒng)的體系。第一輪可以讓學生通過做值日報告的方式復習所學重點篇目課文,做完報告后自己設置三到四個問題,讓聽的學生回答,這樣既能提升學生的聽力,又能培養(yǎng)閱讀能力。將每冊必考重難點及語法通過課文的題目創(chuàng)設情境貫穿起來。因此,教師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對復習課至關重要,每堂課都需要考慮如何系統(tǒng)性地、趣味性地引導學生有效復習。
二、改進教學方法,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
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深入,教師也應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改變以往的教師“滿堂講”的復習課教學方法。如果堅持老式的“一堂講”教學法,勢必讓學生感到疲倦不堪。這樣的課堂,教師身心受其所累,而且最后的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因此,教師要在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實際運用方面下工夫:(1)由老師講改為學生講,學生講要點,評習題,師生互評,生生互評;(2)注意三七原則,每堂設置要有層次性地教學,三層難點提長優(yōu)生,七層基礎題讓70%的學生都掌握,課中更要留70%的時間給學生消化該堂課內容,老師也能立刻解惑答疑;(3)充分利用小組活動,男生女生比較活動,這樣更能提高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度;(4)以學生為主體,精講多練,講練結合,將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放首位;(5)在復習過程中,教師要多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且將知識切實落實到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知識,自信滿滿地迎接中考,這樣就更能提高課堂效率,達到我們教學的目的。
三、望聞聽切,對癥下藥
篇9
英語是學生初中學習階段學習的重點學科,初三是學生在整個初中階段最重要的一年,也是最關鍵的一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如果能在英語這門課程上取得進步,就可以在不久的中考考試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從而為高中英語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
初三英語;教學策略;助跑著
教師在初中英語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應該以生為本,關注每一個學生學習的特點,在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為學生及時提供幫助。如何才能讓學生在初三英語學習過程中學好英語,下面我根據(jù)自身的學習經(jīng)驗,簡單地談一下初三英語的教學策略。
1信心十足,目標明確,制定計劃,激發(fā)興趣
我們都知道學生在學習初三英語課本時會有很多的生詞,而且初三的英語課文相對于之前的文章來說比較長也比較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于聽、說、讀、寫的要求也相對比較高。因此,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是否信心十足、目標明確是學生能否順利并且成功的學習好英語的一個重要的因素。教師在教課之前也要充分的備好課,吃透教材里面所要講的內容,并歸納出整節(jié)課所要體現(xiàn)的重點知識以及難點知識,盡量做到有的放矢。教師在教課過程中也需要提高授課的效率,關注課堂上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來活躍課堂上的學習氛圍,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高效率地去學習,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不可以盲目的去學習,而是要制定一個周密的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不僅僅要有每一天的英語學習計劃,還需要有每一周的學習計劃以及每一個月的學習計劃。學生要想順利地完成初三英語的學習,需要掌握的單詞大概有1500個、詞組2000-3000個、句型大概接近100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如果沒有學習計劃就很難順利地完成初三英語的學習。與此同時英語教師也應該讓每一個學生都明確各個階段所需要學習的內容,并給學生制定有效的學習措施以確保學生能夠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順利完成,教師也需要加大學生學習過程中督促檢查的力度,并在此基礎上對學習掌握知識的程度進行總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可以向同學展示目前中國市場對于外語人才的需求量,讓學生意思到英語的重要性,從而樹立起遠大的理想與目標,進而更加努力的去學習英語。
2立足課本、夯實基礎、找出不足、查漏補缺
學生們對于英語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對于學生學習英語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對于沒有掌握好英語基礎知識的學生們更應該加強對于這一方面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才能讓學生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做到這一點呢?首先,初三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應當主要以深化基礎知識為主,而且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應該分階段地去學習,學生在學習的第一階段應該以教學大綱為標準,以所學的課本內容為依據(jù),跟著教師的教課步伐,按照課本所編排的教學順序,每一本書、每一個單元、每一節(jié)課甚至于每一個單詞都要認真仔細地去學習,達到學習的內容基礎、全面。其次,就是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應該經(jīng)常查找自己學習的不足之處,對所學的內容進行查漏補缺。學生通常會在在學習英語語音、英語詞匯以及英語的日常交際用語上出現(xiàn)遺漏,而英語語音以及英語詞匯的補漏應該在教師教授學生單詞的過程中進行補充。教師在教授學生新的單詞以及新的語言知識的時候,應該及時的對學生所學過的單詞以及句型進行歸納總結,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要學會觸類旁通,把單詞或者詞匯放到文章中去理解,對于自己沒有掌握好的知識點,及時找出來,定時的進行復習加以鞏固。學生在交際用語的學習過程中要努力使自己所學的基礎知識轉化為語言技能,通過經(jīng)常運用英語跟同學之間不斷地交流,從而提高英語的日常交際能力,學生在學習英語日常交際用語的過程中力爭要做到聽得懂、說的順、讀的暢、寫的神。
3注重能力、加強練習、模擬訓練、綜合提高
教師在教授學生知識的過程中,對于課本內的重點知識還是要通過專題的模式來進行訓練的,而且對于學生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的易錯點,教師也應該通過模擬訓練題來進行強化。如何才能做好這一點呢?首先,教師在教課過程中應該以課本為主,資料為輔。課本是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基礎,而好的練習資料則是加深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手段,因此,不論是教師的教課還是學生的學習都應該立足于課本,在此基礎上教師也可以挑選具有典型性和針對性的資料讓學生進行練習,這樣有助于讓學生掌握解題方法和解題規(guī)律。其次,教師在教課過程中應該講練結合,練重于講。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中對于基礎知識以及做題技巧的掌握離不開教師的講解,更離不開自己平常的練習,通過教師的講解,學生明白了學習的重點,通過不斷地練習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掌握更加牢靠。最后教師應該針對于學生學習的弱項進行重點培訓,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作者:高波 單位:吉林省榆樹市第二中學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思想品德;初三;復習
一、復習中的問題分析
1.教師方面。教師在引導學生復習的時候沒有對如何高效教學進行詳細分析,他們在課堂上往往只是把以往課本上的知識點進行總體快速講述,導致學生在復習的時候效率低下。老師們一定要注意,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僅不會讓學生在聽講中收益,更有甚者可能會浪費學生的復習時間,讓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程的學習產(chǎn)生厭倦心理,這樣就得不償失了。有的老師在復習的時候不注重學生的接受能力,在時間有限的課堂上持續(xù)向學生灌輸知識以達到教學的目的。不得不說,其初衷是好的,但是錯誤的方法使得結果恰恰相反。教師在學生的復習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教師應該時刻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反思與總結,爭取最大限度地解決學生在復習中遇到的困惑,提高學習效率。
2.學生方面。學生在復習中遇到的問題是他們對思想品德的學習提不起興趣,沒有充分的熱情,缺乏一定的積極性。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有:教師在引導學生復習時沒有很好地把握教學進度,導致一部分學生與老師的教學出現(xiàn)距離,并且隨著復習的進一步進行距離越來越大,最終導致這些學生放棄跟隨老師進行復習。
另一方面是學生在復習時只注重數(shù)學、英語這類他們眼中所謂的“主”科目,對思想品德的重視度還是遠遠不夠,部分學生認為與其在課堂上聽老師梳理知識還不如自己進行復習,由老師引導純粹是對時間和精力的浪費。他們有這樣想法的原因歸根究底還是沒有深刻了解復習的內涵。要知道復習的意義不僅僅在于加深學生對課本知識的記憶,更重要的是補缺,即讓學生對平時學習中容易忽略的小知識點有所了解。如果復習這一過程由學生主導的話,就不太可能達到這樣添枝加葉的效果。
二、提高復習效率的措施研究
以上是初三的思想品德復習中經(jīng)常性出現(xiàn)在教師和學生中的問題,下面筆者對提高復習效率的方法進行探索。
1.引導學生認真預習。凡事預則立,對于初三的學生來說,復習顯得尤為重要。也許有些學生認為,復習的時候完全不用對所學知識再進行預習。其實,他們的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在以往傳統(tǒng)模式下的教學中,初三的思想品德教師往往會這樣引導學生進行復習:學生被動接受教師的總結與梳理。通過長時間的實踐發(fā)現(xiàn),這樣的教學引不起學生的共鳴,學生也對這種復習方式不感興趣,而且教師在課堂中提出分析性較強的問題后能夠回答的學生是極少的。因此,初三的思想品德教師要想方設法讓學生主動預習,以增強復習的效果。
2.轉變模式,讓復習高效進行。完全以教師為主導的復習模式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在教師的引導性復習下,學生仍舊不能完全掌握初中的思想品德框架。同樣,教師向學生發(fā)問時學生的回答效果不高。鑒于這些問題,初中思想品德教師要注意轉變模式,讓學生有效地復習。
在復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做的第一步是讓學生對課本知識進行二次學習,教師在此時可以采取分組討論法:在正式上課前抽出15~20分鐘的時間讓班級學生自行組隊,劃分成若干小組,對本節(jié)課所講內容進行談論。期間各小組可以推選出代表向其他學生發(fā)問,等到某位學生回答后,其他有疑問的學生可以進行補充。在這種情形下,學生有了充分發(fā)揮的空間,有利于學生思想品德課程的復習及其多方位發(fā)展。
綜上所述,讓初三的學生思想品德復習高效進行不僅有利于學生該課程的學習,還可以大大促進學生對于思想品德學習的拓展。筆者通過對初三思想品德復習中出現(xiàn)問題的分析與研究,提出了幾點有助于增強初三學生進行復習時效果的方法。希望教師在復習的時候綜合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切實做出有利于學生的復習方案,促進初三學生思想品德知識框架的構建和體系的完善,讓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初三化學復習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