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衛生規范范文
時間:2023-06-13 17:15:2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環境衛生規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循環經濟;再生資源;廢舊家電;規范回收;調查研究
中圖分類號 F205,TH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2104(2010)10-0109-08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10.019
20世紀60-90年代,我國建立了從社區收購點到街道收購站、區縣回收公司,再到省市回收公司完整的循環經濟體系,再生資源回收再利用比例高達80%。其后該體系逐漸解體,私人企業、個體戶迅速占領城鄉再生資源市場,自發形成了大規模非規范循環經濟體系(以獲取經濟利益為目的而放任自身外部經濟性的循環經濟),該體系再生資源經營分散、規模效應不足、資源利用率低、二次污染嚴重,甚至還危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1-2]。另一方面,政府統一規劃建設,以降低環境危害、提高資源利用率為目標的規范循環經濟體系(經科學規劃的,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循環經濟)卻因回收不到足夠的再生資源而陷于癱瘓。為什么居民不把再生資源交到政府建立的規范循環經濟體系,而要使其流入非規范循環經濟體系?其中的決定因素又是什么?這實際上是決定規范循環經濟體系能否順利發展的關鍵問題。
1 文獻回顧
國內外學者已開始重視對再生資源回收行為的研究。其中,居民的“社會―經濟”屬性與“社會―人口”屬性被認為是影響再生資源回收的主要變量。Owens[3]研究了社會經濟狀況對垃圾回收行為的影響。江源等[4]通過對“生活垃圾資源化與減量化措施在中國城市居民中的認知度分析”,認為個體的社會―經濟屬性對了解其行為和實現垃圾回收目標有重要意義。與之相對應,王建明[5-6]指出在不同的“社會―人口”群體中各因子影響垃圾回收行為的程度存在差異。Vinning[7]則進一步發現“社會―人口”屬性只是影響垃圾回收行為的次要因子。硬件設施及回收組織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劉莉[8]認為,硬件設施影響垃圾回收決策,此外還有動機和回收知識等影響因素。另外,還有一些研究指出當地社會影響[7,9]、回收價格和大規模宣傳可以解釋為什么有些居民非常支持再生資源回收行為,而其他一些居民卻很少這樣做。可見,目前研究再生資源的文獻雖然較多,但主要針對的是垃圾回收[3-7,8],涉及其他再生資源回收的很少。同時,多數研究[2,12-14]僅僅是對公眾環境意識、行為或現狀的一般描述,缺乏深層次分析。此外,這些研究考慮的大多是單一因素,與實際情況不符。
從2003年起,我國城市再生資源中的電子廢棄物就進入了產生的高峰時期。電子廢棄物數量大、增速快;有較高回收價值、對非規范循環經濟體系吸引力強;潛在的環境危害大,其回收行為具有典型性[14]。同時,考慮到大學畢業生在城市居民中的比例將會越來越高,其代表性較強。為此,論文以再生資源中的廢舊家電(包括電視機、洗衣機、冰箱、空調、計算機5類)為例,以在校大學生及其家庭為對象開展調查,通過對調查問卷數據的檢驗和分析,找出影響再生資源回收的主要因素,建立再生資源規范循環經濟體系規劃的數據基礎和政策效應的微觀基礎。
2 問卷調查與數據處理
2.1 問卷設計、研究取樣、調查實施
論文以在校大學生為對象探究廢舊家電回收問題的感知、態度、影響規范回收(再生資源進入規范循環經濟體系的回收)行為的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機制,并通過他們了解其家庭廢舊家電回收現狀、實際回收方式及其他有關問題。首先,在參考國內外有關文獻基礎上設計了預問卷,在2008年12月25日利用知己知彼網站制成了網絡問卷,有43人參與了試調查。根據試調查結果對預問卷進行修改,并于2009年5月26日在該網站重新,有312人參與了正式調查。試調查與正式調查均采用匿名方式,調查結果顯示所有回收問卷均有效。Bommsma認為,不論是模型有恰當解的機率,還是參數估計的精確性和統計量的分布,研究結果都顯示樣本量越大越好。他建議樣本規模最小應該大于100,但大于200則更好;Gerbing&Anderson則建議至少要求150個[15]。可見,本調查樣本數量符合要求。
吳剛等:循環經濟下再生資源規范回收行為研究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10年 第10期2.2 樣本個體基本情況描述
對大學生調查的312個樣本,其基本情況如表1所示。從表中可以看出,各指標比例與實際情況基本吻合,具有較高的代表性。樣本數據均采用SPSS11.5數據處理軟件進行統計檢驗與分析。
2.3 問卷結構及內容
問卷主體包括以下9類因素:廢舊家電回收再利用形勢感知(A)、廢舊家電回收再利用態度(B)、廢舊家電回收方式影響因素(C)、廢舊家電生態消費態度(D)、廢舊家電生態消費問題感知(E)、廢舊家電生態消費影響因素(F)以及廢舊家電回收現狀(Ⅰ)、廢舊家電回收行為(Ⅱ)、廢舊家電生態消費行為(Ⅲ)。其中,廢舊家電回收現狀、廢舊家電回收行為和廢舊家電生態消費行為3個因素反映的是樣本所在家庭的實際行為或現狀,其余6個因素針對的是樣本本身。考慮到所研究的5類家電都屬于大件產品,因此問卷中未設置關于“回收設施”等沒有實際意義的變量。
2.4 樣本信度及效度檢驗
對調查問卷的分析表明其信度與效度都較理想。但限于篇幅,僅以因素C為例進行分析。為了評價調查問卷的內在信度,采取學術上常用的Cronbach's α系數進行度量,結果見表2。可以看出,Cronbach's α系數0.775大于0.7;各變量與總分的相關系數除了C1都在0.6以上。說明問卷的內部一致性、可靠性和穩定性較好,具有較高的可信度。
效度包括內容效度與建構效度兩種。通過采用專家判斷法和重復測試法確保了問卷的內容效度。對建構效度,用因子分析法加以檢驗。結果是,KMO檢驗值為
0.716,超過了0.7;Barrlett's球形檢驗中,X2統計量為
247.840、自由度為15、顯著性水平為0。說明問卷及各組成部分建構效度較好。
3 廢舊家電回收問題及行為總體狀況
3.1 樣本個體廢舊家電回收因素的總體狀況
廢舊家電回收再利用形勢感知因素包含“如果不按有關要求進行規范處理,您認為廢舊家電是否會對環境產生危害(A1)”和“您認為我國當前廢舊家電所面臨的回收、再利用形勢怎樣(A2)”2個變量。其中,第一個變量有30%的人認為會產生很大危害,選擇會產生較大危害和會產生很大危害的比例有79%;對第二個變量認為很嚴峻的比例約1/4,但認為比較嚴峻、很嚴峻的都高達80%。兩個變量都沒有人認為肯定不會產生危害和完全不嚴峻。可見,對當前廢舊家電回收、再利用面臨的形勢大家有一定把握,其認識也較為一致。
廢舊家電回收再利用態度因素共有10個變量。值得注意的是,在“您家通常是由誰決定廢舊家電的處理方式(B1)”選項中,選擇由妻子決定的比例要比由丈夫決定的比例高出11個百分點,而完全由丈夫、妻子之外的成員決定的比例僅7%。在“如果您從未處理過不同的廢舊家電,但憑直覺您將對其如何處理(B2)”變量中,有近50%的人選擇直接賣給收破爛的人,其次是參加商家“以舊換新”的活動,有8%選擇暫時放在家里,不做任何處理。為了進一步驗證樣本的真實意圖,問卷另外設置了一個對比變量:“據您的印象,目前多數人處理廢舊家電的方式(B3)”。對此,選擇最多的是直接賣給收破爛的人,該比例高約70%,超出前一變量近20個百分點。這表明,走街串巷的“破爛王”的印象深入人心,對居民廢舊家電的回收決策有著重要影響。
考慮到多數地區尚無統一規劃建設的規范循環經濟體系,因此,為檢驗樣本對規范回收的態度,探尋樣本對日本等國家實行的“廢舊家電處理消費者付費制度”的看法,問卷進一步設計了4個相互關聯的變量:“有些國家的政府規定:必須由使用者自己將廢舊家電交到指定的回收地點,還必須向處理廢舊家電的單位支付一定的回收處理費用。您對這一規定的看法”(B4)、“如果我國政府也要求并執行這一規定:必須由使用者自己將廢舊家電交到指定的回收地點,還必須向處理廢舊家電的單位支付一定的回收處理費用。您將如何處理廢舊家電”(B5)、“如果國家對廢舊家電的處理沒有任何限制性規定,而您有不再使用的廢舊家電需要馬上處理,您對其的處理方式”(B6)和“有兩家廢舊家電回收單位,一是政府指定的專業回收再利用單位,其回收再利用過程對環境危害非常小、回收再利用成本高,因此回收時支付給你的錢相對較少;二是非專業回收再利用單位,其回收再利用過程對環境危害很大、回收再利用成本低,因此回收時支付給你的錢相對較多。那么,你會將廢舊家電賣給誰”(B7)。對B4,有近一半的人認為這一制度不合理,認為合理和不好說的各約25%。與該結果相對應的是,在B5中,支持我國也實施該制度的人僅占13%,其余87%的人選擇私自處理,而私自處理方式中選擇最多的是私自賣掉,該比例為31%,與B2、B3的結果相吻合。對于B6,如果不強制規定,那么選擇按該制度處理廢舊家電的比例更是降到3%。值得注意的是,B5中有16%的選擇暫時放在家里,不做任何處理,而B6中選擇該項的只有6%。這說明一些人寧愿將廢舊家電閑置在家里也不愿意支持實施該制度。B7中,選擇賣給前者的比例比后者高16%。
對變量“您認為,誰最應該承擔廢舊家電的回收再利用義務”(B8),57%的人認為應由原家電生產企業(OEMs)和原銷售企業承擔,另有15%的人則認為是政府有關部門。具有戲劇性的是,與B6自愿支持“廢舊家電處理消費者付費制度”的3%相比,認為應由消費者本人承擔回收再利用義務的比例則高達19%,說明接受消費者應當承擔責任的人比愿意將其付諸行動的人要多。“您認為廢舊家電的回收再利用有無統一組織實施的必要(B9)”和“如果廢舊家電的回收、再利用有統一組織實施的必要,您認為誰組織實施最合適”(B10)兩個變量描述了對規范回收組織的態度。認為有必要對廢舊家電回收再利用統一組織實施的比例為81%,僅3%的人認為沒必要,這也印證了A1、A2兩個變量的調查結果;最適合組織實施廢舊家電回收再利用的分別是:政府有關部門(31%)、原家電生產企業(29%)、原家電銷售企業(26%)三足鼎立,另有14%則選擇了社會其他單位或組織,這與國內外廢舊家電循環經濟實踐基本一致。
312個樣本中有186個其家庭沒有二手家電,其余126個則有二手家電。186人中,關于“將來是否會購買二手家電(D1)”的廢舊家電生態消費態度,有43%的人認為不會購買,一定會購買的只有1%。
廢舊家電生態消費問題感知因素區別樣本的家庭是否有二手家電提供了變量“您最擔心二手家電的問題(E1、E2)”。無論其家庭是否有二手家電,他們最擔心的是質量問題,二者的比例均接近60%;其次是安全問題,但有二手家電的比沒有二手家電的這一比例高8%,說明沒有使用過二手家電的人對其安全問題的估計有所不足;再次是售后服務問題;至于可能存在的環境問題都只有2%的人注意到。
廢舊家電生態消費影響因素設有5個變量。由問卷分析可知,最大原因是二手家電經濟實用(41%);其次是由于經濟困難無力購買新家電(24%);基于環境保護、資源節約考量的只有6%。
3.2 樣本的家庭實際回收行為或現狀因素的總體狀況
廢舊家電回收現狀因素有5個變量。其中,對變量“您家在用的電視機、洗衣機、冰箱、空調、電腦等家電共多少件(Ⅰ1)”,5類家電平均低于1臺的有30%,多數(63%)平均超過1臺、另有7%超過2臺。巧合的是,“您家現在有無沒有處理的廢舊家電(Ⅰ2)”剛好各占二分之一。對于擁有未處理廢舊家電的家庭中,廢舊家電數量(Ⅰ3)為
1-3臺的有95%;沒有超過5臺的。對是否擁有二手家電(Ⅰ4),有與沒有的比例為2∶3,擁有二手家電的家庭中,二手家電的數量(Ⅰ5)1-3臺的比例均為95%。
與廢舊家電回收行為因素有關的變量2個。其中,“您家過去是否有不再使用的廢舊家電(Ⅱ1)”中,有54%樣本的家庭過去曾處理過廢舊家電,他們的處理方式
(Ⅱ2)中,42%的直接賣給收破爛的人;32%的暫時放在家里,不作任何處理;參加商家“以舊換新”活動和贈送他人的分別占11%和8%,與B2、B3變量的結果相似,所不同的是,這里選擇暫時放在家里的比例在3個變量中最高,分別為后者的4倍和8倍。
廢舊家電生態消費行為因素也有2個變量。“您家是否更新過家電(Ⅲ1)”變量中有85%樣本的家庭更新過家電,他們更新原因(Ⅲ2)的53%屬于追求新功能,剩余的47%則是因為報廢。
3.3 樣本個體廢舊家電回收方式影響因素的總體狀況
廢舊家電回收方式影響因素包括6個變量(見表2)。這6個變量中,均值得分最低的是C1,即“處理廢舊家電自己能否獲得收入以及收入的多少”,只有2.878分(最高5分,得分越高表示越重要);最高是C5,得分為3.462。可見,相對于其他因素,“能否上門回收”是決定廢舊家電回收方式的最重要因素,這與研究對象的廢舊家電屬于大件物品有關。平均得分第二的是“公民的社會責任感”,這也與樣本對當前廢舊家電回收面臨形勢的認識一致。表明對具有較高素質的大學生而言,只要能提供足夠的方便,他們更傾向于支持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再生資源規范回收再利用行為。
4 廢舊家電回收行為的差異性比較
4.1 基于樣本社會-經濟和社會-人口屬性的差異性比較
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探索樣本家庭的社會―經濟屬性與社會―人口屬性對廢舊家電回收行為的影響特征。單因素分析結果中顯著水平小于0.05的情況如表3所示,該表中各項F值也大于臨界Fa,因此,可以認為這些人口、經濟屬性指標的改變將會對相應變量產生顯著影響。由于調查對象是在校大學生,故未涉及職業、個人收入、年齡等因素;同時,由于存在異方差、多重共線性、序列相關等問題對可靠性的影響,也沒有進行回歸分析。
對于性別,在0.05的顯著水平下,對是否將會購買二手家電有明顯不同。進一步計算均值可知,男性樣本均值為3.12,而女性樣本則為3.64。即女性比男性更傾向于不買二手家電。這與通常的經驗剛好相反:一般認為女性由于比男性更節省會更愿意購買二手家電。出現該結果的原因可能在于女性比男性更愛漂亮,而作為家庭女主人如果使用二手家電也許會覺得更沒面子。換句話說,在該問題上,女性的心理感受比物質節省更重要。此外,對于B7變量,男女也存在顯著差異。男性對規范回收與非規范回收(再生資源進入非規范循環經濟體系的回收)兩種方式選擇的比接近1∶1,沒有明顯差異;而女性選擇規范回收的比例是非規范回收的2倍多。可見,如果只有規范回收與非規范回收兩種方式可供選擇,女性更支持前者。
“家庭所在地(包括省會城市、地級市、縣級市、鄉鎮及農村)”在Ⅰ1、Ⅰ3、Ⅱ2、E1和E2變量有顯著差異。對于Ⅰ1、Ⅰ3即在用家電數量和不再使用的家電數量,前者隨城市規模減小而逐漸降低,后者則剛好相反,與實際情況完全一致。對于Ⅱ2,基本上不同規模城市的家庭已發生的廢舊家電處理行為主要集中在直接賣掉和暫時放在家里不作任何處理。但大城市更多的是前者,小城市或農村則選擇放在家里繼續使用。這也印證了Ⅰ3的結果。對E1、E2的影響表現為,涉及二手家電的問題,小城鎮和農村的樣本選擇安全問題的比例是大中城市的2-3倍。這反映出由于使用二手家電的大中城市居民相對較少,他們對其存在的問題缺少實際感受。在小城鎮尤其是農村使用二手家電的人很多,遇到的安全等問題的可能性更大。
“家庭住房面積”的變化對Ⅰ1、B6、C4有重要影響。當住房面積低于80 m2時,前述5種家電平均幾乎沒有超過1臺,但其后隨著面積的增大其數量急劇增加。背后的原因或許是隨著住房面積增加其戶主的經濟實力越強、購買力也越大;另一方面,房屋面積的大小也是這些大型家電數量的限制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對B6選擇暫時放在家里不做任何處理的比例并沒有隨住房面積的增加而上升,反而是更傾向于直接賣掉或參加商場以舊換新活動。這可能是因為有較強經濟基礎的人更愿意讓其住房感覺舒適,雖然不缺錢但也不希望房子堆放多余的物品。C4“公民的社會責任感”與住房面積之間的關系類似于拋物線,中間高、兩頭低。
“家庭全部月平均收入”對Ⅰ1的影響是顯然的。此外,其變化還對C5和C6產生顯著影響。一個明顯趨勢是,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C5“有關單位能否上門回收”和C6“回收人員上門回收的時間、頻率”對規范回收的影響越大。特別是,兩個變量在家庭收入水平最低和最高兩個區間時敏感性最強,其均值差接近1。但要說明的是,收入水平的變化對C1即“處理廢舊家電自己能否獲得收入以及收入的多少”的影響并無顯著差異。
“家庭常住人口”數量的多少對Ⅰ1、Ⅰ3、Ⅱ2、C3、C4有較明顯的影響。其中,對Ⅰ1在用家電數量的影響呈拋物線狀,常住人口為3時平均家電數量最高,并向兩端逐漸降低,這與通常認為的人口越多家電數量越多有所不同。原因可能有三個:一是像洗衣機、電視、冰箱等家電共用性強,與人口數量關系不大;二是,超過3人的家庭多屬3代同堂,老人對家電的依賴性相對較低;三是,對于人口過多的家庭經濟負擔可能較重,難以購置更多家電。對Ⅱ2的影響則表現為,家庭人口越多,選擇將廢舊家電暫時放在家里不做任何處理的比例越高。對Ⅰ3的影響表現為家庭人口越多沒有處理的廢舊家電數量相對越多,與Ⅱ2的結果一致。家庭人口越多,C3“社會輿論的價值取向”與C4“公民的社會責任感”對規范回收行為的影響就越大。這可能是因為家庭人口越多,彼此會越希望自身言行會對其他家庭成員尤其是不同代際成員產生正面影響。
“住房物業管理模式”對B5和B6有重要影響。無論那種管理模式,選擇賣掉的比例均最高。但是,從其他模式、街道管理模式、專業物業公司管理的小區模式一直到工作單位管理模式,隨著空間范圍逐漸縮小、社會關系更加緊密,選擇規范回收形式的比例呈明顯增加的趨勢。其原因也許是隨著空間縮小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隨之密切,其相互行為就更趨正面。該結果與前面“家庭常住人口”對C3和C4的影響結果相似。
4.2 基于其他因素的差異性深度挖掘
為深入挖掘廢舊家電回收、生態消費等問題的認知、態度、行為之間的相互作用方式,進一步做了其他有關變量之間的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如表4所示。
對于B4,認為消費者付費制度比較合理和合理的樣本選擇按政府強制規定(屬于B5)進行廢舊家電規范回收的比例為38.46%,認為非常不合理和不太合理的該選項只占5.26%;假如政府不強制規定(屬于B6),這兩類樣本選擇規范回收的比例分別降為10.26%和0。如果不考慮樣本對該付費制度的態度,那么在沒有強制規定和有強制規定兩種情形下,選擇參與規范回收的比例由13%降到3%。這充分說明,取得居民對廢舊家電回收政策的理解對其順利推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E2對于D1而言,越是擔心二手家電安全或質量問題,購買二手家電的積極性就越低。而售后服務、環境等問題則對其很少或不產生影響。
B1對Ⅱ2的影響揭示出家庭廢舊家電處理方式會由于決策者的不同而出現差異。由丈夫決定的,選擇暫時放在家里不做任何處理的比例高達54.55%,其次是像垃圾一樣扔掉,為27.27%,選擇直接賣掉的只有9.09%;如果是妻子決定,則有55%的人選擇直接賣掉,其次是暫時放在家里不做任何處理,占15%;如果是丈夫和妻子商量決定,選擇直接賣掉的為40%,選擇暫時放在家里不做任何處理的有35%,幾乎可看成是分開決策時的平均結果。
廢舊家電回收再利用形勢A2對回收形式B7也有顯著影響。認為形勢非常嚴峻的人在B7變量中選擇規范回收的人是非規范回收的2.45倍,認為嚴峻的是1.21倍。認為不太嚴峻或完全不嚴峻的選擇結果則剛好相反。對B9的情況,感到回收形勢越嚴峻越認為廢舊家電回收再利用有統一組織實施的必要。應當說明的是,對廢舊家電回收形勢的感知與是否會購買二手家電(D1)之間沒有直接的作用關系。
5 再生資源回收行為的理論解釋
為適應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再生資源循環經濟已成為研究的熱點領域。但是,這些研究涉及的:怎樣弱化不確定性影響,準確確定再生資源回收數量,進而構建合理的規范循環經濟體系;以及如何在克服復雜性影響基礎上將其有效納入該體系,是循環經濟發展必須首先要解決但尚未解決的兩個基礎問題。前者是循環經濟體系規劃的數據基礎,直接決定規劃的優化性及與實際結合的緊密性;后者則是循環經濟政策效應微觀基礎的具體反映,它既影響規范循環經濟體系的順利運行,還決定其作用能否得到充分發揮。簡言之,前者決定循環經濟體系的規劃效果,后者決定循環經濟體系的運行效果。
對第一個問題,研究人員通常忽略不確定性對再生資源回收數量的影響。盡管Ovidiu等[16-18]認為已考慮不確定性對回收數量的影響,但他們事先確立幾種可選擇的不確定性解決方案,其實質與Li-Hsing[19]假定30%、50%和70%三個回收率的方法并無不同;Jung等[20-21]對不確定性處理方法是假定回收產品服從某種概率分布,但卻未能說明相應的依據及假設的合理性。故而,研究中對回收量的常見處理方法是,用再生資源的預測存量[22-23](或在此基礎上乘以某一回收率)近似等價于再生資源回收量,然后用再生資源回收量代替進入規范循環經濟體系的回收量,從而大大降低了研究結論的有用性。至于第二個問題,由于循環經濟體系規劃研究與實踐的相對分離,目前還沒有引起理論研究者的重視。這既反映出相關理論研究的滯后性,也是在我國已制定相關促進法規、政策近10項[24]的情況下,再生資源循環經濟發展仍然緩慢的重要原因。
論文基于調查數據,以廢舊家電為例分析得出的影響再生資源規范回收行為的因素,在揭示我國,尤其是城市再生資源規范回收的特點與原因方面有一定的拓展。一是將廢舊家電回收分為規范回收與非規范回收兩種模式。居民家里的廢舊家電最終都會參與回收的,即便許多家庭選擇暫時將其放在家里不做任何處理或者贈送他人。真正需要關注的是他們參與回收的形式,不同回收形式對規范循環經濟體系規劃、建設,對非規范循環經濟體系的監督、調控等都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二是政府(公共)管理維度,涉及政府回收制度或政策制定、回收環境與條件提供、輿論宣傳與引導等。三是相關企業責任維度,原生產企業、原銷售企業和回收再利用商對廢舊家電的回收再利用需承擔相應義務。原生產企業、原銷售企業可以自行或聯合組建其產品的回收再利用體系,或者將其委托給第三方回收再利用商。如果是后者,他們有向第三方提供原產品有關設計、制造信息的義務。所有直接參與回收再利用的企業都有向居民提供便利的廢舊家電回收保障。四是不同的人群選擇回收形式的影響因素不同,而且也不僅限于單一的經濟因素,具有多層、多目標的趨勢。五是廢舊家電回收形式是居民、政府、有關企業等相關主體共同參與和相互博弈的結果,但核心是居民。調查從多方面洞察了影響廢舊家電回收行為的各種因素及其相互關系,其分析結論既有助于為逆向物流、逆向供應鏈和循環經濟的理論研究奠定準確的數據基礎,也為循環經濟的科學實踐提供了新的思路。
6 結論與討論
一些國家實行的廢舊家電處理消費者付費制度在我國并不可行。無論是過去對廢舊家電的實際處理行為還是所持有的態度來看均不支持該制度的實施。如果要強制執行,消費者寧愿選擇將廢舊家電閑置在家也不愿意配合。盡管有少數樣本支持該制度,但對比變量的測試結果卻表明,他們的支持更多的是一種態度而不是實際行動。
對廢舊家電回收再利用形勢的判斷和回收再利用實施模式的態度基本一致。廢舊家電回收再利用對可持續發展的影響以及當前的嚴峻形勢參與調查的樣本都有較深刻的認識,絕大多數也認為應該對其進行統一組織,政府、原生產企業、原銷售企業等都應承擔相應的組織和資金責任。
直接將廢舊家電賣給收破爛的人,也即是參與非規范回收是當前廢舊家電回收的主要特點。這也是當前非規范循環經濟得以大行其道的主要原因。以商家“以舊換新”的方式進行廢舊家電回收也較受歡迎。因此,如果短時間內難以讓消費者參與規范回收,那么鼓勵商家與廠家聯合實施“以舊換新”的銷售策略無疑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替代方式。另外,還有許多人選擇暫時放在家里不做任何處理。這與更新家電的主要原因是追求新家電的新功能有關,雖然已有新家電,但原來的舊家電既較新也能用。而賣掉的收入又很少,于是干脆將其閑置在家。這是典型的“食之無肉、棄之有味”的廢舊家電處理心理。
居民尤其是家庭主婦對廢舊家電規范回收意義的理解有助于促進規范回收。調查顯示,居民的理解比法規、政策強制推行規范回收更有效果。同時,家庭主婦是廢舊家電回收方式的主要決策者,因此規范回收順利實施的關鍵在于取得她們的理解。從態度上看她們比男性更支持規范回收,但在實際處理時她們選擇更多的是直接將其賣掉這種非規范回收形式。這或許是參與規范回收的條件不成熟,也有可能是她們并非真心支持規范回收。但無論如何,要使規范回收能夠變為現實,確實需要進行廣泛宣傳與輿論引導,尤其應針對家庭主婦。讓她們既認識到廢舊家電回收面臨的嚴峻形勢,又使她們理解參與規范回收的重要意義。
分析表明,社會空間越小、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越密切人們的行為越趨正面和積極。因此,對廢舊家電規范性回收的宣傳、組織的重心應當分散、下移,將其放在居委會、社區,甚至居民小區,可能會比全國性、地區性的統一組織、實施更有效。
影響廢舊家電規范回收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因素是參與規范回收所取得的收入和方便性。這兩個因素在不同收入家庭中略有區別。收入相對較高的家庭他們更多的是看重方便性,反之更在意收入的多少。對此,有關企業在回收廢舊家電時應盡可能為他們提供便利條件。
中小城市尤其是農村是二手家電的主要去向,急需政府有關部門對該過程進行全面規范。家庭購買二手家電的主要原因是自己經濟條件不寬裕而其又經濟實用,幾乎沒有基于可持續發展的考慮購買它,即便是那些認為廢舊家電回收再利用形勢已經很嚴峻的人也是如此。循環經濟“減量化、再使用、再循環”三種模式中,二手家電屬于再使用,對循環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在當前規范循環經濟發展十分落后的情況下,讓廢舊家電二次使用可以有效緩解該問題。但必須對二手家電的流通過程進行充分的引導和監督,特別是針對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分析也表明,安全問題和質量問題是影響二手家電消費最現實的因素。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管愛國.建立現代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促進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J].再生資源研究,2006,(2):1-4.[Guan Aiguo. Establishing Modern Renewable Resources Recycle System, Promoting Social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J]. Recycling Research,2006,(2):1-4.]
[2]周宏春.我國再生資源產業發展現狀與存在問題[J].再生資源與循環經濟,2008,1(5):7.[Zhou Hongchun. Development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Renewable Resources Industry in China[J]. Renewable Resources and Recycling Economy, 2008,1(5):7.]
[3]Owens J, Dickerson S, Macintosh DL. Demographic Covariates of Residential Recycling Efficiency [J].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000, 32(5): 637-650.
[4]江源,康慕誼,張先根等. 生活垃圾資源化與減量化措施在中國城市居民中的認知度分析[J].資源科學,2001,24(1):16-19.[Jiang Yuan, Kang Muyi, Zhang Xiangeng. Cognition of Resources Recovery and Quantitative Reduction Towards Urban Domestic Garbage Among Residents in China [J]. Resources Science,2001,24(1):16-19.]
[5]王建明,李穎灝.垃圾污染問題與循環回收行為檢驗:武漢的調查[J].改革,2006,(9):112-117.[Wang Jianming, Li Yinghao. Empirical Analysis of Waste Pollution and Recycling Behavior of Urban Residents: Wuhan [J]. China Reform,2006,(9):112-117.]
[6]王建明.城市居民循環回收行為的實證分析及政策含義[J].財貿研究,2007,(1):20-25.[Wang Jianming.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Recycling Behavior of City Residents and Its Policy Implications [J]. Finance and Trade Research,2007,(1):20-25.]
[7]Vining J, Ebreo A. Predicting recycling behavior from global and specific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nd changes in recycling opportunities [J].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992, (22):1580-1607.
[8]劉莉.基于多層次建模和GIS的垃圾回收行為模型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03.[Liu Li. Study on Multi-level Modeling with GIS in Recycling Behavior Model [D].Chongqing: Chongqing University,2003.]
[9]Evereet J W, Jierce J J. Social network,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environmental collective action: Residential curbside blocks leader recycling [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ystems, 1992, (21): 65-84.
[10]Canan Savaskan, Shantanu Bhattacharya, Luk N. Van Wassenhove. Closed-Loop Supply Chain Models with Product Remanufacturing[J]. Management Science,2004,50(2):239-252.
[11]Guy M Robinson, Adam D Read. Recycling behavior in a London Borough: Results from large-scale household surveys [J].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2005, 45:70-83.
[12]Stewart Barr,Andrew Gilg,Nicholas Ford.Defining the multi-dimensional aspects of household waste management:A study of reported behavior in Devon[J].Resources,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2005,45:172-192.
[13]Ma.Ysabel Márquez,Sara Ojeda,Hugo Hidalgo.Identification of behavior patterns in household solid waste generation in Mexicali's city:Study case [J].Resources,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2008,52:1299-1306.
[14]吳剛.城市電子廢棄物規范回收行為模型[J].學術動態,2008,(1):1-2.[Wu Gang. The Standardized recycling behavior Model of Electronic Waste [J]. Academic Trends,2008,(1):1-2.]
[15]李華敏.鄉村旅游行為意向形成機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07.[Li Huamin. Study on Formation Mechanism of Rural Tourism Behavioral Intention [D].Hangzhou: Zhejiang University,2007.]
[16]Ovidiu Listes, Rommert Dekker.A stochastic approach to a case study for product recovery network design [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5, 160:268-287.
[17]岳輝,鐘學燕,葉懷珍. 隨機環境下再制造逆向物流網絡優化設計[J].中國機械工程,2007,18(4):442-446.[Yue Hui,Zhong Xueyan,Ye Huaizhen. Stochastic Optimal Design of Remanufacturing Reverse Logistics Networks [J]. China Mechanical Engineering,2007,18(4):442-446.]
[18]馬祖軍,代穎,劉飛.制造/再制造集成物流網絡設計的隨機規劃模型[J].中國機械工程,2006,17(5):902-906.[Ma Zujun, Dai Ying, Liu Fei. A Stochastic Programming Model for Integrated Logistics Network Design in Hybrid Manufacturing/Remanufacturing Systems[J]. China Mechanical Engineering,2006,17(5):902-906.]
[19]Li-Hsing Shih. Reverse logistics system planning for recycling electrical appliances and computers in Taiwan[J].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2001,32:55-72.
[20]Jung H,Chen F F,Jeong B.Decentralized Supply Chain Planning Framework for Third Party Logistics Partnership[J].Computers&Industrial Engineering,2007,(12):1-21.
[21]代穎,馬祖軍.基于二階段隨機規劃的制造/再制造集成物流網絡優化設計[J].系統工程,2006,24(3):8-14.[Dai Ying,Ma Zujun. Optimal Design of Integrated Logistics Networks for Hybrid Manufacturing/Remanufacturing Systems Based on Two-stage Stochastic Programming [J]. Systems Engineering,2006,24(3):8-14.]
[22]Tasaki T Takasuga M Osako S. Sakai.Substance flow analysis of brominated flame retardants and related compounds in waste TV sets in Japan[J].Waste Management,2004,24(6):571-580.
篇2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改善環境面貌為目標,以“水源、田園、家園”三大清潔工程為重點,以開展農民素質教育整治集鎮街道、村組主干道環境衛生為抓手,消滅可視范圍內的暴露垃圾及水源、面源、點源污染,全面推進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建設群眾幸福美好家園。
二、總體要求
要做到“四有”,即:有環境衛生整治領導和工作班子;有得力領導分管,納入干部工作政績考核,考核情況與鄉村干部政治經濟待遇“掛鉤”;有固定辦公地點;有經費保障。要確保“五無”:無暴露垃圾、無亂堆亂放、無衛生死角、無漂浮物件、無違規廣告。要治理“六亂”:建材亂堆、垃圾亂倒、檐棚亂搭、房屋亂建、攤點亂擺、車輛亂停。要實現“六化”:環境潔化、庭院美化、渠塘凈化、街道亮化、干道綠化、鎮村靚化。
三、職責分工
主要任務:對集鎮環境衛生進行常年管理維護,對攤點攤位的擺放和機動車輛的停放進行規范,對檐棚和違規廣告進行拆除和清理,督促指導點村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工作。
主要任務:保持機關院內整潔衛生,對漂浮物進行清理打撈,對建筑材料的堆放進行規范,督促指導點村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工作。
主要任務:徹底清除干道沿線、街道兩側、干渠內外等可視范圍內的垃圾(包括建筑垃圾)、污水,對建筑材料的堆放進行規范,督促指導點村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工作。
主要任務:徹底清除干道沿線、街道兩側、干渠內外等可視范圍內的垃圾(包括建筑垃圾)、污水,對建筑材料的堆放進行規范,督促指導點村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工作。
主要任務:徹底清除干道沿線、街道兩側、干渠內外等可視范圍內的垃圾(包括建筑垃圾)、污水,對建筑材料的堆放進行規范,督促指導點村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工作。
主要任務:徹底清除干道沿線、街道兩側、干渠內外等可視范圍內的垃圾(包括建筑垃圾)、污水,對建筑材料的堆放進行規范,督促指導點村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工作。
四、獎懲辦法
為充分調動鄉村干部群眾的積極性,確保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取得實效,特提出如下獎懲意見。
1、各村實行后進獎先進的辦法。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采取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并以不定期為主的方式對各村環境衛生整治情況進行檢查驗收。每次突擊檢查的結果作為每月考核的重要依據,并將結果和扣分額度及時通知各村;每個月集中檢查驗收一次,進行分月打分獎評,實行后進獎先進,前一、二、三名獎金分別為1000、700、500元;后一、二、三名分別罰1000、700、500元。檢查結果每月公示。
2、鎮一級干部職工采取“跟著走”的辦法。鎮一級干部職工的獎懲與縣里每月環境衛生整治檢查驗收的結果“掛鉤”。在每月的集中檢查中獲得前一、二、三名各組組長分別獎600、300、200元,組員分別獎300、150、100元,城建辦和居委會分別額外加獎2000、1000、500元;后一、二、三名各組組長分別罰400、300、200元,組員分別罰200、150、100元。
3、相關人員設施配備獎懲辦法。
(一)垃圾場。各村新建占地面積在1畝以上、可填埋深度6米以上的垃圾填埋場視其規模每個獎1萬至2萬元。
(二)垃圾池。新建容量1立方米以上垃圾池,每個獎500元。沒有垃圾池的村罰200元。
(三)垃圾清運車。新添置載重量2噸以上的垃圾清運車,每臺獎5000元。沒有垃圾清運車的村罰200元。
(四)保潔員隊伍。常年長期服務于村組主干道、主渠道及農戶院落,經檢查驗收,每人每年獎2000元(每2公里1人)。沒有保潔員的村罰200元。
五、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成立鎮環境衛生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由鎮長任組長,人大主席各村支部書記、站所長為成員。
篇3
摘 要:檔案管理對環境衛生監督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其可以為環境衛生監督提供科學依據;并且在進行環境衛生監督計劃方案的制定過程中,其可以增強環境衛生監督計劃方案的實用性和高效性,提高環境衛生監督質量及效率。本文闡述了環境衛生監督工作的發展現狀以及環境衛生監督檔案管理的特征,對加強環境衛生監督檔案管理的意義及其措施進行了論述分析。
關鍵詞:環境衛生監督;發展現狀;檔案管理;特征;意義;措施
一、環境衛生監督工作的發展現狀
環境衛生監督工作經過長期的實踐,取得了較大的發展。(1)環境衛生法律法規相繼出臺。法律法規是環境衛生監督和監測開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國制定了《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止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條例》等法律法規。(2)環境衛生監督的內容不斷增加。上世紀70年代,我國環境衛生監督內容只包括大氣污染監督、土壤污染監督、糞便污染監督以及工業廢棄廢渣排放監督等。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化工產品對人體損傷,裝飾材料對健康產生危害等問題不斷增多,使得環境衛生監督中也逐漸引入這方面的內容。(3)環境衛生監督和監測水平不斷提高。隨著衛生監督體制改革的深入,將衛生監督與衛生監測分離,為兩者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環境衛生監督的公正性和法制性更高,而環境衛生監測中各種新技術和新設備的應用極大的提高了監測能力。
二、環境衛生監督檔案管理的特征
環境衛生監督檔案管理的特征表現為:(1)環境衛生監督工作本身具有極強的社會性和服務性以及政策性,并且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可以打破單位以及空間區域方面的局限性,實現跨地區的實時監督。其環境衛生監督檔案管理正是融合了檔案管理的信息特點,其具體表現為內容廣泛以及范圍廣泛的特點,在專業技術方面以及衛生防疫管理方面具有很強的專業性,設置的專業機構可以為社會特定人群進行全方位的服務,充分發揮出預防監督作用。(2)環境衛生監督檔案的發展周期相對較長,其預防監督工作不是短期內形成的,而是通過長期的積累而成。在環境衛生監督檔案的實際管理中,要進行反復的監督與檢測實現環境衛生監督的效果和作用。同時,環境衛生監督檔案管理具有一定的不可復得性,其主要原因是環境衛生監督檔案一般是在固定的時間和地點以及相關準備條件下進行的原始記錄,重點在于長時間的收集和積累以及整理,是一種非常具有價值的預防監督原始信息。
三、加強環境衛生監督檔案管理的意義
加強環境衛生監督檔案管理的意義表現為:(1)環境衛生監督檔案管理為環境衛生監督工作的各項決策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了環境衛生監督措施的進一步優化和完善,在進行實際環境衛生監督工作過程中,針對管理對象單位,需要一套完整的檔案資料系統管理,以便于明確監督的進度和實際情況以及取得的效果。有需要的時候可以對環境衛生監督工作進行信息查詢,并根據實際取得的監督效果對監督內容進行綜合評價,并分析在此項環境衛生監督工作中的優點和不足,完善環境衛生監督不足之處,為日后的環境衛生監督工作質量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2)環境衛生監督檔案中記錄著監督執法的整個過程,是環境衛生監督工作整體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集中體現,可以為環境衛生監督工作指明發展方向和引進方向,具有很重要指導作用。另外,在環境衛生監督工作中使用檔案管理,可以幫助監督人員發現現行環境衛生監督工作中現存的問題,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實現環境衛生監督工作質量的提升。(3)環境衛生監督檔案管理可以為環境衛生監督計劃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信息資料,通過檔案管理資料進行工作計劃的制定、監督檢測設備的配備以及研究實際的監督對象,增強環境衛生監督計劃方案的實用性和高效性,實現環境衛生監督質量和效率的提升。從本質上看,環境衛生監督工作具有極強的社會性和服務性以及綜合性,涉及范圍也相對較廣,工作量相比一般的監督工作而言較大,并根據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有效的監督執法。因此,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環境衛生監督機構要不斷對環境衛生監督工作進行進一步優化和完善,提高環境衛生監督工作的規范性和有序性以及高效性,使得環境衛生監督工作可以很好的服務于社會大眾,為社會經濟發展發揮出其重要的監督管理作用。
四、加強環境衛生監督檔案管理的措施
1、保證環境衛生監督檔案的真實性和可靠性。環境衛生監督檔案管理相比于普通的檔案管理來說具有很大的差異性,其檔案內容不僅記錄著監督對象的實際情況,還含有環境衛生監督工作人員在實際監督工作中的工作情況以及行政處罰,其記錄內容涉及范圍比較廣泛,并且工作量相對較大。因此,在進行環境衛生監督檔案管理的過程中,要保證檔案資料信息的準確性和有效性,避免發生不必要的管理損失,增加環境衛生監督檔案的管理成本。另外,在檔案管理中要保證檔案記錄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記錄內容要經過嚴格的審查與核實方可入檔。
2、不斷提高環境衛生監督檔案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檔案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直接關系到環境衛生監督檔案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因此環境衛生監督部門要不斷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1)環境衛生監督部門要嚴格選擇檔案管理人員,提高管理人員的從業門檻,大量引進專業素養和綜合知識素養較強的管理人員,滿足環境衛生監督檔案管理細致性和嚴謹性以及規范性的工作特點和工作要求。(2)檔案管理人員要具有積極認真的工作態度,具有一定的職業精神和道德素質,致力于實現環境衛生監督檔案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升。最后,對管理人員進行專業技能培訓。現代化環境衛生監督檔案管理對于管理人員來說更加具有效率性和規范性,同時對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須加強對管理人員的綜合能力的培養和評估,樹立環境衛生監督檔案管理人員正確的服務意識和管理的意識,并在環境衛生監督檔案管理工作中善于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從而提高環境衛生監督檔案的管理水平。(3)環境衛生監督部門要培養管理人員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形成。管理人員的創新能力對環境衛生監督檔案管理工作的創新與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積極作用。因此,要加強管理人員的創新理念與意識,提高管理人員的實踐能力。讓檔案管理人員在環境衛生監督檔案管理工作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從而提高環境衛生監督檔案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完善環境衛生監督體系。
3、不斷提高環境衛生監督檔案的作用。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得環境衛生監督的范圍和覆蓋面迅速擴大,需要監督檢測的單位和項目也逐漸增多。環境衛生監督工作要借助檔案管理的力量理清環境衛生監督工作的內容和發展方向,提高環境衛生監督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充分發揮出環境衛生監督檔案的作用,不斷提高其社會效益。
結束語
隨著工業化發展,人們生存的環境不斷發生改變,水體污染、土壤污染等情況進一步加劇,嚴重威脅到人類的身體健康,因此必須加強環境衛生監督工作,而加強環境衛生監督檔案的管理是提高環境衛生監督效率的重要途徑,所以對其進行分析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張戰賽等.環境相關衛生監督現狀分析及對策探討[J].環境與職業醫學,2008(5)
篇4
倡議書指的是由某一組織或社團擬定、就某事向社會提出建議或提議社會成員共同去做某事的書面文章。它作為日常應用寫作中的一種常用文體,在現實社會中有著較廣泛的使用。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關于一些校園環境衛生倡議書,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校園環境衛生倡議書1各位老師、同學們:
校園,是我們工作、學習的重要場所。校園環境衛生是一個學校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也是影響學校對外形象的直觀因素。
可是我們遺憾的看到,攀折樹枝、刻劃桌凳等損壞公共設施的現象還時有發生;樓道內的口香糖“黑疤”隨處可見;部分同學在校園、教室內還隨手亂扔瓜子殼、塑料袋、飲料瓶。這些不文明行為極大地破壞了我們校園的整體環境和形象。
為了讓我們的校園更加整潔優美,為了讓我們有個更加舒適的學習生活環境,在此向全校師生員工提出如下倡議:
一、以構建和諧校園,愛護校園環境為己任,自覺維護校園的環境整潔。
二、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養成將垃圾投入垃圾桶、垃圾池內的好習慣。
三、愛護校園公共設施和環境衛生,不踐踏草坪,不攀折樹木,不亂貼亂畫,不把腳印、污跡印在墻壁上,并主動撿拾、打掃室內外的垃圾。
四、不在樓道、教室等公共場所快速跑動或擁擠推搡。
五、吃過的口香糖用紙包起來,自覺投入垃圾箱,防止樓道“黑疤”的產生。
六、節約能源,用水、用電一定要記得關閉龍頭、開關,杜絕浪費現象。
七、人人自我約束,相互提醒,相互監督,做保護校園環境衛生的小衛士。
把文明裝在心中,就能把美好留在校園。老師們、同學們,優美的校園環境,能反映出我們的知書達禮,舉止文明;優美的校園環境,需要我們去親手創造,珍惜維護。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自覺增強保護校園環境的意識,做校園環境衛生的保潔天使,做文明的十七中人!
校園環境衛生倡議書2廣大市民朋友們:
為改善縣城環境衛生,縣委、縣政府決定開展縣城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是關系到全縣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鹽津長遠發展的一件大事,是全縣人民群眾的共同愿望,它對于提高縣城管理水平、優化人民群眾生活環境、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增強我縣綜合競爭力、促進經濟協調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為此,我們向廣大市民發出倡議:
從現在起,讓我們爭做一名整治環境衛生的參與者。積極參與到清垃圾、清雜物、清污泥、清溝渠的活動中,按照“門前三包”責任制要求,對房前屋后等身邊場所進行清掃,保持房前屋后衛生整潔,杜絕亂堆亂放、亂涂亂畫等現象的出現。
從現在起,讓我們爭做一名環境衛生保潔員。我們要培養良好的道德風尚,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樹立公共環境衛生意識,自覺做到:垃圾袋裝,定時定點投放,不亂貼亂畫,不隨地吐痰,不亂扔亂倒垃圾,不破壞公共設施。我們要勤動手,主動撿掉地上的果皮、紙屑、塑料袋等垃圾,養成講文明講衛生的良好習慣。
從現在起,讓我們爭做一名環境衛生監督員。環境衛生涉及千家萬戶、每一個市民的生活和工作。不僅需要各級各部門和每一位市民的積極參與,更需要社會各方面的監督。每一位市民都要認真履行維護縣城環境衛生的監督義務,對亂倒垃圾、亂潑污水、亂張貼、亂涂畫、亂停放等不良行為進行勸阻、勸說,形成全社會監督管理環境衛生的良好局面。我們要積極維護好環境衛生,對損害環境衛生的行為進行勸導、舉報和堅決制止,形成一個人人關心、人人參與、人人支持環境衛生工作的濃厚氛圍。
從現在起,讓我們爭做一名環境衛生宣傳員。我們要積極宣傳安全、文明、衛生的行為規范,讓環境衛生知識家喻戶曉、老少皆知。我們要身體力行,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以自己的模范行為帶動身邊的人,形成人人自覺維護環境衛生的良好局面。
“鹽津是我家,潔凈靠大家”,讓我們迅速行動起來,積極參與到縣城環境衛生整治活動中,用我們的熱情和真誠,用我們的辛勤和汗水,為提升縣城環境衛生質量和水平做出積極的貢獻。
__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
二__年四月二日
校園環境衛生倡議書3大家都知道,環境衛生與我們息息相關。我們都不想生活在蚊蟲成堆、污氣沖天的環境里。愛護環境衛生,從你我做起,既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份社會責任。樓道門口有一包生活垃圾,垃圾房投放口下放著一堆垃圾,村民樓上開窗扔出一包垃圾,綠色植物被人隨意踐踏攀折……大家對這些場景都不會陌生,舉手之勞也許大家覺得效用不大,但聚沙成塔,積少成多!這里是我們的家園,愛護環境衛生就是愛護自己的家園,我們應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積極投入到愛護環境,保障家園的行動中去。讓我們共同遵守以下倡議:
1、請珍惜清潔工們的辛勤勞動,不要隨便亂扔生活垃圾,把垃圾投放到垃圾房內;
2、建筑垃圾從裝修之日起一個禮拜之內必須清理走;
3、請不要隨地吐口香糖,有可能的話,請吐在隨身攜帶的紙里,然后扔到保潔箱內;
4、為了花草樹木們的健康成長,請不要隨意踐踏攀折它們;
5、請保護好村內的公共設施;
6、每個人不光從自己做起,而且及時督促身邊的人保護好村里的環境。
校園環境衛生倡議書4親愛的同學們:
校園環境衛生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老師和同學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如今,在我們的校園里,還有散落著同學隨意亂扔的瓜子殼、糖果紙、塑料瓶等。每當風一吹起,這些垃圾就在我們的校園里“翩翩起舞”,所有這一切,都跟我們潔凈的校園極不相稱。“學校是我家,清潔靠大家”,我們相信,沒有哪一個同學希望在一個垃圾遍地的環境中學習、生活。所以,我們要向全校的同學們們發出如下倡議:
1、請不要隨手亂扔垃圾。
2、以愛護校園環境為己任,自覺維護校園的清潔衛生,做好值日生工作。
3、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不亂扔垃圾并提醒亂扔垃圾的同學。
4、看到地上有紙屑、塑料袋等雜物,主動揀起來,及時清理教室內垃圾桶。
5、不再把食物帶進教室內,同時應主動清理抽屜里的垃圾。
6、養成勤儉節約的美德,減少浪費,就是減少垃圾。
7、請使用垃圾袋,防止垃圾散落。
8、創文明和諧校園,看麻田鎮中心小學,看衛生,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自覺增強保護校園環境的意識,做保護校園環境衛生的“綠色衛士”,做文明麻田人!我們一起努力吧!
____學校
20__年_月_日
校園環境衛生倡議書5居民朋友們:
衛生是人類健康的基本需求,文明是社會進步的不竭動力。配合我區開展“溫瑞塘河綜合整治”、“市容環境整治”、“拆違治亂”和“交通秩序整治”等工作,對于改善人居環境,提升社區文明程度,塑造鎮南良好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鎮南村團總支向您發出如下倡議:
從今天起,讓我們爭做一名環衛保潔員。我們要培養良好的道德風尚,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樹立公共環境衛生意識,認真落實“門前四包”責任制,自覺摒棄不文明、不衛生行為,規范自己的“行”,提升自身的“德”,做文明衛生的好公民。
從今天起,讓我們爭做一名環衛監督員。我們要積極維護好環境衛生,對損害環境衛生的行為進行勸導、舉報和堅決制止,形成一個人人關心環衛、人人參與環衛、人人支持環衛的濃厚氛圍。
從今天起,讓我們爭做一名環衛宣傳員。我們要積極宣傳安全、文明、衛生的行為規范,讓文明衛生知識家喻戶曉、老少皆知。我們要身體力行,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以自己的模范行為帶動身邊的人,形成人人自覺參與衛生整治工作,個個主動維護環境衛生的良好局面。
“鎮南是我家,潔凈靠大家”,“保護塘河,從我做起”,整治衛生,人人參與。讓我們迅速行動起來,用我們的熱情和真誠,用我們的辛勤和汗水,把我們共同的家園打扮得更加整潔、更加亮麗。
環境衛生治理倡議書[4]
鎮區各單位、社會團體、學校、個體工商戶、廣大居民朋友們:
創建全國文明旗、全國衛生旗,是我旗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城鄉統籌建設的重要舉措,環境衛生的好壞,反映了一個地區的外在形象,同時,也反映了地區的文明程度。旗環衛局、文明辦、工商局、城市管理執法局聯合向各企業、個體工商戶、住戶和廣大群眾提出如下倡議:
1、從現在起,立說立行,人人爭當衛生保潔員,不隨手丟棄廢棄物、果皮。
順手撿起一片紙,純潔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一塊污漬,凈化的是自己的靈魂。廣大群眾朋友要逐步樹立公共環境衛生意識,規范自己的“行”,提升自身的“德”,做健康文明的好公民。
2、為保持門前街容整潔,企業、個體工商戶迎街店鋪和居民區朋友們要各負其責,搞好店鋪門前,家門前的環境衛生,各戶做好“門前五包”;
嚴格禁止亂倒污水、垃圾、亂扔雜物,保持自己門前屋后無任何衛生死角;嚴格禁止畜禽在鎮區散放;生活垃圾要傾倒在指定的垃圾桶,建筑垃圾要傾倒在指定的垃圾填埋場;文明如廁,愛惜公共設施,不亂扔亂倒,亂貼亂畫。
3、從現在起,義不容辭,爭當環境衛生監督員,爭當文明行為宣傳員,環境衛生涉及千家萬戶,關乎廣大群眾的生產生活,需要每一位公民的積極參與,更需要社會各方面的監督。
篇5
為了優化發展環境、提升宜居城市形象,進一步加強轄區環境衛生管理,集中整治轄區環境衛生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不斷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文明程度,區委、區政府決定,在全區集中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活動。為扎實有效推動工作開展,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義
良好的衛生環境,是一個地方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是優化發展環境、提升宜居城市形象的重要基礎。近年來,我區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較好成效,但環境衛生與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需求還有較大的差距,人居環境方面還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臟、亂、差”現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地方違章亂搭亂建、違規占道經營、車輛亂停亂放等問題非常突出,對人居環境造成了較大影響。集中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活動,是建設美好家園的重要內容,是改善人居環境、提高生活質量的惠民工程,是優化發展環境、提升宜居城市形象的基礎條件,是生態鄉村建設和城鄉一體化建設的必然要求。各辦事處、各單位要充分認識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活動的重大意義,動員全民參與,下大力氣解決轄區環境衛生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力爭在年內使轄區環境衛生有大的改觀,群眾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為加快__x區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二、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黨的十精神為指導,以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宜居環境為目的,圍繞解決轄區環境衛生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集中對全區環境衛生進行綜合整治,教育引導城鄉群眾養成講文明、講衛生、講秩序、講新風的良好習慣,積極構建城鄉環衛一體化建設管理的長效機制,不斷提高轄區環境衛生水平,推動海城區加快發展。
(二)主要目標。通過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活動,加強環境衛生管理工作,使廣大群眾養成講衛生、講文明的良好習慣,形成人人關心、支持、參與環境衛生管理的長效機制,實現“三個提升”,即:市容市貌和人居環境質量顯著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城市形象品位顯著提升、廣大群眾文明素質和公德意識顯著提升。
三、時間要求
從__x月上旬開始到__x月上旬,利用1個月時間組織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專項行動,清運轄區常年積存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鏟除“四害”滋生地等環境“臟、亂、差”問題,著力解決“垃圾亂扔、廣告亂貼、攤位亂擺、車輛亂停、污水亂排、雜物亂堆”等問題,努力提高城鄉群眾文明意識,營造城鄉環境優美、生態良好、風貌協調、村容整潔、鄉風文明的新氣象,使整治活動大見成效,環境衛生有明顯改善。
__月中旬以后,深化和鞏固集中整治成果,重點抓好日常清掃保潔、加強執法巡查和監督檢查,健全工作機制和長效管理機制等工作,全面提升環境衛生質量。
四、主要任務
(一)清理清運建成區垃圾常年積存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鏟除“四害”滋生地及衛生死角。各鎮、街道辦事處于__月__日前完成轄區常年積存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點摸底統計上報工作,區直各部門按照掛點社區到點參加集中整治活動,區保潔站負責垃圾清運。
責任單位:區城管局、各鎮、街道辦事處
配合單位:區直各部門
(二)加強清掃保潔工作,及時清掃城區主次干道,清除綠地中的垃圾、廢棄物。清掃工作每天必須在早上八時前定時按路段、按區域完成。督促市場化保潔公司加強日常保潔,加強垃圾清運。加強臨街生活垃圾的監督管理,引導物業小區、沿街門店及住戶將垃圾袋裝、桶裝,統一按時投放,保潔人員準時收集清運,保持該區域衛生整潔。
責任單位:區城管局
配合單位:各鎮、街道辦事處區、區住建局
(三)落實“門前三包”。街道辦事處要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__月__x日前完成與轄區內單位、商場、臨街店鋪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簽訂率達100%,建立以“教育引導為主,處罰為輔”的長態管理機制,強化“門前三包”責任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對拒不履行責任的單位、業主依照相關規定予以處罰。
責任單位:鎮、街道辦事處
配合單位:區城管執法大隊、食藥監局、區工商分局,區交警大隊、區衛生局(愛衛辦)
(四)校園周邊環境衛生管理整治。規范學校門前及出租店鋪管理,嚴禁跨門檻占道經營、占道擺攤、亂拉亂掛、亂堆亂放雜物、亂張貼、亂涂邪,靜態車輛有序停放,徹實履行“門前三包”責任制。
責任單位:區教育局
配合單位:區城管執法大隊、食藥監局、區工商分局,區交警大隊、區保潔站
(五)加強餐飲服務行業環境衛生的管理。規范餐飲
酒店、飯店、大排檔、小食店、宵夜攤檔環境衛生,設置衛生垃圾桶,按時投放垃圾,禁止隨意傾倒垃圾及隨手丟垃圾行為,保持周邊環境干凈整潔。責任單位:區食藥監局
配合單位:區工商分局、區城管執法大隊、各鎮、街道辦事處、區保潔站
(六)加強建筑施工工地,民房拆建的環境衛生管理。注重對施工單位事前教育引導警示和事后違章行為的處罰,規范建筑渣土運輸行為。重點治理渣土運輸車揚塵污染及建筑垃圾灑漏污染等問題,減少揚塵污染。強化執法到位,民房拆建、裝修占道施工堆放物料必須辦理相關占道許可方可堆放物料和建筑垃圾。
責任單位:區城管執法大隊
配合單位:各鎮、街道辦事處,區城管局、區住建局
(七)整治各類占道行為。清理在街道兩側或占用公共場地堆放物品行為;整治流動商販占道擺攤設點及沿街叫賣;嚴禁沿街商戶店外經營、擺放各類物品或擅自在店外從事加工作業;沿街報刊亭、早餐店要設置垃圾桶,搞好周邊環境衛生。
責任單位:區城管執法大隊
配合單位:區食藥監局、工商局,各街道辦事處
(八)規范物業小區環境衛生管理整治。
加強和規范物業小區環境衛生管理。物業管理的住宅小區,應在小區內設置有專門垃圾收集點,小區物業負責小區的環境衛生管理,禁止將垃圾倒出街道。
責任單位:區住建局
配合單位:各鎮、街道辦事處、區城管局、區城管執法大隊
五、實施步驟
(一)集中整治階段(__x月__x日至__x月__日)。
各鎮、街道辦事處、各職能部門要按照制定的工作方案,整合力量,分工負責、聯合行動、團結協作,認真抓好落實,徹底解決城鄉環境衛生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同時,要加強督促檢查,一周一督查,半月一通報,促進整治活動扎實深入開展。
(二)長效管理階段(__月__x日以后)。
集中整治結束后,轉入長效管理。城管執法部門負責日常巡查執法,及時查處占道亂擺賣和亂倒建筑垃圾行為;區城管局、區保潔站負責日常清掃保潔和垃圾清運;各鎮、街道辦事處負責日常巡查監管,發現環境衛生問題及時通報相關職能部門及時處理。探索建立城鄉環境衛生一體化管理整治的長效機制。
六、組織領導
為了確保整治活動取得實效,區委、區政府成立環境綜合整治活動領導小組,統籌安排和協調指導全區環境綜合整治工作。
組 長: ______
____
副組長: ____x
____
成 員:____
____x
____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督查組,辦公室設在____,由副區長____任辦公室主任,區城管局局長____任副主任,辦公室承擔整治活動日常工作。
督查組由區委督查室和政府督查室牽頭,其他相關單位配合,負責對整治任務開展情況的督促檢查和指導。
七、工作要求
(一)組織周密,精心實施。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活動是區委、區政府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促進城鄉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全面提升轄區宜居環境的一項重大舉措。各鎮、街道辦事處、區直各部門各單位要將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活動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統籌安排,精心組織,狠抓落實,務求實效。主要領導親自抓、負總責,確定一名副職專門分管此項工作,做到任務到人、到單位、到基層,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切實做到統籌有力、推動有方、協調有序、整治有效。
(二)明確任務,落實責任。這次集中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是全區統一大行動。各街道辦事處、各部門要按照區委、區政府的總體要求,要樹立全局觀念,強化責任意識,加強協調配合,細化任務,明確責任,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切實做到領導到位、措施到位、落實到位、檢查到位,把環境綜合整治作為本單位本部門當前的一項重要工作,抓緊抓實,抓出成效。要發動廣大群眾積極配合,積極參與,切實搞好居住地周邊的環境衛生。
(三)全面宣傳,引導輿論。宣傳部門協調各類新聞單位和媒體加大對整治活動的集中宣傳報道力度,創新方式載體,通過開設專欄,制作專題節目等進行系列深度報道,廣泛宣傳整治活動工作;城區大型led大屏幕要滾動播出整治活動的公益性廣告,營造社會輿論強勢,引導全社會關注并參與環境綜合整治活動,形成人人支持、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
篇6
按照縣鄉年初簽訂目標責任書精神文明建設部分關于改善農村衛生環境的相關要求,現就我鄉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清潔整治活動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整治目標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村容整潔”的要求,以實施農村衛生整治為抓手,以解決柴草亂堆亂放、垃圾圍村圍路問題為重點,按照“統一領導、分級負責、標本兼治、長效管理”的原則,組織和發動各村黨員群眾,集中時間,集中精力,大打一場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攻堅戰,確保在較短時間內使全鄉農村容村貌有一個明顯變化。同時,區別情況,因地制宜,探索和建立農村環境衛生管護長效機制,實現由突擊性整治向長期經常化管理的轉變,營造清新、整潔、舒適的環境,進一步提高廣大農民群眾的生產生活質量。
二、整治內容
(一)村莊衛生整治
1、全面清理村社大街小巷、房前屋后和公共場所垃圾,徹底消滅村莊內以及沿街、沿路、沿渠柴草和垃圾亂傾、亂堆、亂放現象。尤其要重視小巷等衛生死角的垃圾治理,做到無柴堆、無煤堆、無糞堆、無雜草。因地制宜設立垃圾處理場。
2、要搞好村內排水溝治理,完善村莊排水設施、從源頭解決村內積水問題,杜絕污水亂潑橫流現象。
3、積極開展健康教育,引導廣大農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注重家庭衛生,及時清理人畜糞便,沖刷畜禽圈舍,加強病媒生物防治,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搞好除“四害”工作。
(二)村容村貌整治
1、對殘垣斷壁、破舊房屋進行拆除、修復,對影響村容村貌的臨街建筑進行清理、粉刷、裝修。大力推廣“文化墻”和村規民約上墻等等好的做法和形式,把村容村貌治理與弘揚先進文化有機結合起來。
2、公路沿線商鋪要規范門店招牌設置,對亂貼亂畫的垃圾廣告要堅決予以鏟除。臨街墻及經營門店要進行粉刷裝修,保持墻面整潔。
3、堅決取締占道經營、店外經營和馬路市場、馬路修理,對外來流動商販擺攤設點的要指定地方,并要求其維護好攤點周圍環境衛生,撤走時不留垃圾。
4、嚴禁違法建筑,加強對農村建筑管理,建筑材料堆放不得影響交通,建筑垃圾由建設單位或農戶負責拉運到指定地點傾倒,做到日產日清。
(三)交通沿線整治
1、公路兩側的村莊和進村路,要明確責任,各負其責,認真抓好道路和沿線的環境衛生整治工作。
2、公路路面不得堆放建筑材料和垃圾,公路兩側不得有的煤堆、柴草堆和垃圾堆,尤其是村與村之間道路和田間道路兩側不得有秸桿、糞堆和建筑垃圾等。
3、嚴禁在公路及公路用地范圍內私自擺攤設點、集市貿易、挖土取土、亂停亂放。公路沿線的樹木要刷白,花草要修剪,做到無枯樹、無殘缺。
(四)農業污染防治
1、大力推進健康養殖,強化養殖污染防治,科學劃定畜禽飼養區域,改變人畜混居現象,改善農民生活環境。通過生產有機肥和無害化畜禽糞便還田等利用方式,實現養殖廢棄物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重點治理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
2、指導農民科學施用化肥、農藥,鼓勵使用農家肥、新型有機肥、生物農藥或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推廣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和生物防治技術。鼓勵農膜回收再利用。
3、加強秸稈綜合利用,發展生物質能源,推行秸稈生發沼氣工程,禁止焚燒秸稈。
三、實施步驟
農村環境衛生清潔整治要常抓不懈,今年的整治從5月份開始起到9月底結束,通過集中整治,使全鄉農村環境衛生狀況得到明顯改善,并逐步建立起長效機制。
第一階段:宣傳發動階段(年5月10日—年5月15日)。各村要采取多種形式,全方位、多層次宣傳發動,通過刷新標語,召開黨員村民代表會議,營造輿論氛圍,大力宣傳農村環境衛生清潔整治的重要意義,激發廣大群眾參與整治的積極性,確保在最短時間內形成全民踴躍參與的整治熱潮。
第二階段:集中整治階段(年5月15日—年7月31日)。這次農村環境衛生清潔整治要在全面部署、整體推進的同時,按照方案要求,首先在解決重點區域環境衛生臟亂差和柴草、垃圾亂堆亂放、圍村圍路等突出問題上取得突破。各村要認真組織落實,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完成任務。
第三階段:完善提高(年8月1日—年9月10日)。本階段工作重點是認真總結第二階段工作,查漏補缺,進一步完善整治措施,擴大整治成果,通過輻射帶動,全面推進農村環境衛生清潔整治。探索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把農村環境治理逐步納入規范化管理軌道,根治農村環境衛生“臟亂差”頑疾。
第四階段:檢查驗收階段(年9月11日—年9月30日)。主要任務就是對整個環境整治活動進行全面總結,驗收和考核。領導組制定考核辦法,派出考核組逐村進行考核、評分、排隊,召開總結表彰會進行表彰獎勵。
四、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
為把這項工作抓緊抓好,抓出成效,鄉黨委、政府已成立了農村環境衛生清潔整治領導組,負責組織協調全鄉農村環境衛生清潔整治的各項事宜。各村“兩委”主干是第一責任人,又是具體責任人,負責抓好各項工作措施的落實,確保整治工作收到實效。
2、廣泛宣傳發動
各村要充分利用鄉村板報、村村通廣播電視和標語等一切宣傳工具,多形式、多渠道宣傳,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3、建立長效機制
一是建立農村環境衛生責任制。各村要確定專人負責農村衛生工作,加強組織指導和管理。要科學編制本村發展規劃,嚴格按照規范進行建設管理。各村要成立環境衛生管理小組,因地制宜地劃分衛生區域,落實區域負責人。采取“門前三包”把衛生管護的具體責任分解到商鋪、農戶、企業、學校。同時,根據需要設置垃圾坑,配套有關工具和設施。二是各村要深入調研,總結經驗,積極探索建立農村環境衛生管理和長效機制,建立健全環境衛生管理體系,穩定農村衛生管護隊伍,形成環境衛生管理的責任和監督機制,使農村環境衛生管理盡快步入規范化、制度化、長效化軌道,整體提升我鄉農村環境衛生的管理水平。
篇7
5月5日,按照鎮黨委、政府活動要求,油坊村自發組織本村廣大黨員干部及村民100多人匯聚村中心活動廣場,參加油坊村“美麗鄉村”志愿服務活動。這次活動是油坊村結合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創建“硬化、綠化、美化、亮化、凈化”文明鎮村的重要舉措。通過志愿活動的開展,以點連片,以片帶面,弘揚“奉獻、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通過志愿者的宣傳倡導、示范帶動,提高全鎮人民文明素質,帶動村民積極參與建設“美麗鄉村”。
近年來,鄉村經濟發展較快,農民生活也有了極大改善,但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尤其是鄉村環境衛生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相稱,一些鄉村道路、村民門前垃圾成堆,污水橫流,無人清理,成為新的污染源。為貫徹落實省、市關于開展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的決策,油坊村在加強街道整治、環衛設施、文化廣場等硬件設施建設的同時,重視提高鄉村居民環境衛生意識。為深入開展好此次“美麗鄉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志愿服務活動,村委會整合資源、突出重點、加強宣傳、精心組織,積極動員社會各界熱心人士以志愿服務為主要形式,通過定期開展、定點包片、流動服務等方式,形成全方位和持續參與的鎮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長效機制,在鎮村環境衛生清潔、文明勸導、生態保護和文明衛生知識宣傳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此次活動的主題是:建設美麗鄉村、共創和諧家園。志愿者們表示:要從自己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和日常行為規范,發揮好示范帶動作用,努力創建規范有序的社會公共秩序,逐步形成良好的人居環境和生態環境。
篇8
一、指導思想
以統籌城鄉發展統攬工作全局,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圍繞打造“環境優美、安全便捷、監管有力、服務一流”的公路沿線和集鎮、社區環境,按照“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綜合治理、標本兼治”原則,以集中清理公路沿線違法建筑、非公路標志、地面構筑物和整治集鎮、社區及周邊環境衛生為重點,以優化美化亮化公路路域和集鎮、社區環境衛生為目標,以局部治理帶動綜合整治,以集中整治促進長效管理,努力營造干凈、整潔、文明、有序的城鄉環境衛生。
二、整治標準及任務
(一)公路沿線環境衛生
1、整治標準:公路沿線可視范圍內無白色垃圾、生活垃圾。公路兩側排水渠暢通,無淤泥、無垃圾、無雜草。公路兩旁無殘垣斷壁,無露天茅坑糞坑,無栓養牲畜,無亂堆亂放,無亂搭亂建,無亂貼亂畫。
2、整治任務:
(1)加強公路沿線建筑物管控。結合全縣違法建設違法用地專項整治行動,按照“全面排查、依法整治、注重實效、嚴防反彈”的要求,對公路沿線兩側的違法建筑物、臨時構筑物及其它亂搭亂建進行堅決拆除,嚴厲打擊非法占用、破壞耕地行為(由縣國土分局、住建局牽頭,各鄉鎮、社管委配合);
(2)深化公路沿線環境治理。一是深入排查,全面清運公路用地范圍內的所有堆積物,對公路沿線可視范圍內的垃圾、廢料徹底清理,其它堆積物必須堆放整齊(由公路段、地道站、各鄉鎮、社管委負責);二是加強道路兩側立面整治力度。全面清理道路兩側亂懸亂掛的橫幅、廣告;清理、粉刷墻壁上的亂貼亂畫和殘留的過期宣傳標語,徹底清理公路兩側建筑物、樹木、電桿上的亂拉亂掛及野廣告(由各鄉鎮、社管委具體負責);三是加強公路沿線兩側等場所的監督管理,嚴禁公路兩側50米范圍內設置廢品收購站(由公安局牽頭,公用事業辦、各鄉鎮、社管委配合);四是加強對白灰場、采石料場、售煤場等相關企業的管理,做到無揚塵,場地硬化,安裝噴淋設施,并及時覆蓋(由縣環保局負責);五是加大對貨運車輛(重點是渣土車和石子車)未按規定采取遮蓋措施、遺漏拋灑等行為的查處力度,嚴防路面污染(由縣交通運輸局負責,交警大隊、運管所、公路段、地道站,各鄉鎮、社管委配合)。
(3)規范非公路標志標牌。按照“統一規劃、科學布局、合理設置”的原則,全面規范非公路標志、標牌設置,對違法設置的非公路標志、標牌進行全面清理,確有必要保留的,按規定補辦手續;對公路用地界外可視范圍內的非公路標志標牌要嚴格控制數量,未經許可的一律清理拆除(由縣交通運輸局牽頭,縣公路段、地道站、交警大隊配合)。
(4)加強公路平交道口管理。全面排查轄區內公路平交道口基本情況,對未經審批、擅自設置的公路平交道口予以堅決拆除;對經審批設置的平交道口,要全面整修好破損路面,進行平整硬化,并做好道口周邊綠化美化和清掃保潔工作,方便群眾通行;對經改造、整修后仍達不到基本規范要求的,依法對道口進行封閉;對道口沿線商鋪、民宅、場院,要通過設置隔離墻、綠化平臺以及硬化公路接口等措施,實現與公路搭接的規范、美觀(由縣交通運輸局牽頭,公路段、地道站配合,各鄉鎮實施)。
(5)強化穿城(鎮、村)路段環境整治。一是堅決取締過境路段上的馬路市場、占道經營、亂堆亂放,經營攤點一律進場經營,取締公路兩側擺攤設點和店外經營,規范沿街商鋪門店的經營行為,對不按規定設置的標牌、廣告進行堅決清理(由工商局牽頭,公用事業辦,各鄉鎮、社管委配合);二是嚴格落實門前環境衛生四包責任制,使過境路段沿線環境面貌切實改觀(公用事業辦、各鄉鎮、社管委實施);三是科學制定沿公路集鎮、市場、新農村的規劃建設方案,引導集鎮、市場、村莊與公路合理布局(由縣住建局牽頭,新農辦及各鄉鎮實施)。
(6)嚴格公路沿線加水洗車行業監管。全面清理、取締公路沿線未經審批非法設置的加水、洗車點(站);對經審批的加水、洗車點(站)要規范設置獨立的排水系統,硬化出入口,并采取設置綠籬、隔離墻、文化墻設施,實現與公路有效隔離;嚴肅查處不按規定在公路路面上加水、洗車等行為,確保公路不被侵占、污染(由縣交通運輸局牽頭,公路段、地道站、環保局配合,各鄉鎮、社管委實施)。
(7)狠抓超限專項治理。堅持路面執法與源頭監管相結合,對各個重要路段和出入口進行嚴防死守,依法查處超限超載車輛,著力預防和杜絕超限運輸(由縣交通運輸局負責)。
(8)大力推進公路沿線綠化美化工作。一是加強對苗木的科學管護,實現喬灌花草的合理搭配,提升綠化美化效果(由縣林業局負責);二是嚴格落實公路清掃保潔制度,營造良好的公路沿線視覺景觀(由縣交通運輸局牽頭,縣公路段、地道站、各鄉鎮、社管委實施);三是對省道2O5沿線路兩側立體硬化墻面進行統一涂色美化(由各鄉鎮、社管委負責)。
(二)集鎮及周圍環境衛生
l、整治標準:集鎮街道平整,無坑凹;合理設置垃圾收集容器,垃圾日產日清;街道清掃每天不少于2次;排水設施暢通,無淤泥污物。集貿市場劃行歸市,攤位整齊,干凈整潔,無馬路市場,亂擺攤點。戶外廣告牌匾設置規范,無亂貼亂畫。
2、整治任務:
(1)整治街面秩序。拆除集鎮街道兩側違章建(構)筑物。清除和規范沿街經營戶占道經營、占道堆物違規設攤等行為。規范車輛停放秩序,要求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定點劃線停放,整齊有序。規范馬路市場,選擇合適地點使其在規定場所經營。禁止公共場地晾曬衣物和其他亂懸亂掛行為。
(2)整治街面衛生。保持街面衛生整潔、落實專人負責街道路面保潔,建立保潔機制。消除衛生死角,規范各類垃圾堆放。全面清理鄉鎮駐地、河道等視野范圍內的白色垃圾和建筑垃圾。合理配置垃圾收集容器,做到垃圾日產日清。
(3)規范沿街各類燈飾、戶外廣告。規范各類燈飾、戶外廣告設置安裝,使其不影響街面美觀。及時清除過期的、不規范的、不健康的各類廣告,宣傳牌等。
(三)社區環境衛生
1、整治標準:各溝道及山體居民區可視范圍內無白色垃圾和生活垃圾,合理配置垃圾臺(屋)、公廁等環衛設施,垃圾日產日清,做到環境衛生整潔,無亂堆亂放、亂貼亂畫、亂搭亂建。公廁衛生良好,設施完好,有專人負責日常清掃維護。居民區路面平整,無破損、無坑凹、無積水。
2、整治任務:
(1)動員全縣各部門單位對各自創衛責任區環境衛生進行一次集中整治,徹底清除各溝道及山體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整治“城中村、村中城”環境衛生,清除長期積存在結合部地區的垃圾死角,明確保潔責任,完善環衛基礎設施建設。
(2)對居民院落、房前屋后的土堆、糞堆、柴堆、垃圾堆進行徹底清理,達到院內干凈整潔,物品擺放有序,整體環境優美。環衛清掃人員每天著裝打掃,全天保潔,垃圾及時清運。
(3)整治所有道路和居民區花壇、綠地、綠化隔離帶環境衛生及樹掛,達到可視范圍內無垃圾死角、無白色污染、無工程棄土、無枯樹殘枝等廢棄物。整治道路兩側經營門店門前垃圾亂倒,落實單位門前衛生責任制,實行垃圾定時定點密閉收集。
(4)完善環衛設施,落實全天保潔制度。
(四)農村環境衛生
1、整治標準:村容村貌整潔,道路平整,無亂堆亂放,亂搭亂建,亂貼亂畫,視線范圍內無白色垃圾、生活垃圾及糞便糞堆,設定固定垃圾池,定時清理,實行衛生填埋;禽畜圈養,圈舍清潔;村民院落、居室擺放整齊,整潔衛生。
2、整治任務
(1)徹底清理村莊視線范圍內的白色垃圾和建筑垃圾。
(2)切實解決農村“十亂”(柴草亂碼、糞土亂堆、垃圾亂倒、污水亂潑、畜禽亂跑、衣被亂曬、雜物亂放、車輛亂停、攤點亂設、房屋亂建)現象。
(3)以村為單位拆除緊鄰公路影響村容村貌、路容路貌的破舊廢棄房屋、廁所、豬圈,清除草垛及其它堆積物;取締占道經營的廢品回收站、木材加工廠、建材經銷點、小賣部;主干道旁要做到常年整潔、清潔。
(4)公路兩旁行道樹至公路路基邊坡范圍內不得放養、拴系牲畜。
(5)建立健全村級衛生文明公約,將衛生責任區落實到戶。
三、時間安排
此次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活動從6月10日開始,12月31日結束,共分四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部署動員階段(6月10日一6月15日)。各鄉鎮、社管委,各相關部門要按照《實施方案》進行統一安排,依據各自職能和承擔的工作任務,周密安排部署,健全工作機構,制定詳細工作方案,大力宣傳開展公路環境整治活動的重大意義和工作要求,動員廣大干部群眾積極行動,廣泛參與到此項工作中來,迅速營造氛圍。
第二階段:集中整治階段(6月16日—7月15日)。按照“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同步實施、分步完成”的工作思路,全面排查,迅速摸清轄區內公路沿線環境的基本情況,找準整治活動面臨的重、難點問題,逐類制定整治計劃。在此基礎上,按照先治臟再治亂、先拆除再完善、先關停再規范、先重點再全面的要求,強勢推進違章建筑拆除、超限治理、公路沿線綠化等重點工作,力爭在短時間內使全縣公路沿線和集鎮、社區環境衛生有較大改善。
第三階段:鞏固提升階段(7月16日—11月30日)。按照“一手抓整治、一手抓鞏固”的要求,認真總結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活動中形成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對照原有環境衛生管理機制進一步查漏補缺,加以改進。加快建立“有工作標準、有人員責任、有管理制度、有考核獎評、有經費保障”的科學化、制度化工作機制,使公路沿線和集鎮、社區環境衛生管理工作步入規范化、常態化軌道。
第四階段:考核評比階段(12月1日—12月31日)。各鄉鎮、社管委,各相關部門要將本鄉鎮、本部門整治工作情況上報縣公路環境綜合整治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縣公路環境綜合整治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將組織人員對各鄉鎮、社管委、各部門工作情況進行全面考核評比,排出名次,獎優罰劣。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為了確保這次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活動的順利開展,縣政府成立縣公路沿線和集鎮、社區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活動領導小組,組長由政府副縣長李永軍擔任,成員由縣委辦、政府辦、公安局、監察局、財政局、住建局、交通運輸局、農業局、水務局、林業局、衛生局、食品藥品監管局、公用事業辦、文明辦、工商局、運管所、客運辦、公路段、地道站、交警大隊、創衛辦、社管委主要負責人及各鄉鎮長組成,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創衛辦,辦公室主任由崔玉明同志兼任,主要職責是組織協調公路沿線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督促解決綜合整治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檢查、督查各責任單位完成整治任務情況,并及時將整治情況在全縣通報。縣政府各分管領導要結合各自分管工作,研究制定相關整治方案,定期檢查,加強對此項工作的督促指導,及時召集相關鄉鎮、部門研究解決問題,確保工作順利推進。各鄉鎮、社管委,各部門對此要有充分認識,真正將此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組建強有力的組織領導機構,層層細化分解工作任務,落實工作責任,全面推進各項工作。各部門都要切實履行工作職責,加強配合協作,積極主動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合力促進工作落實。
篇9
全面開展城鎮環境衛生整潔行動,不斷改善城鎮人居環境,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密結合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堅持政府主導、全民參與,因地制宜、城鎮統籌,綜合治理、長效管理。
二、行動目標
總目標是:通過綜合整治環境衛生,宣傳健康環境理念,進一步解決城鎮環境臟亂差問題,大力加強城鎮特別是農村的環境衛生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建立完善環境衛生管理機制,推動環境衛生管理城鎮一體化進程,進一步提高城鎮居民衛生意識、健康素質和生活質量。
通過開展3年的整潔行動,到年底,力爭達到以下具體目標:
――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76%;
――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80%;
——城市未達到管理規范標準的農貿市場減少一半;
——農村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率分別提高10%,完成600個村莊的環境綜合整治;
——農村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合格率提高15%;
——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提高10%。
三、行動內容
(一)集中開展清理整治活動。在城市重點清理影響環境衛生的死角,保持市容和社區衛生整潔美觀。在農村清除各類積存垃圾,平整道路,疏通溝渠,清理柴堆、糞堆、坑塘,搞好室內外衛生。
(二)改善城市環境衛生基礎設施。保障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提高市政環境衛生設施的完好率,推動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理,逐步實現垃圾、污水處理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
(三)加強鄉鎮和農村環境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加大鄉鎮垃圾清運設備和中轉設施建設的投入,有步驟、有重點、有規范地建設村鎮垃圾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實行以獎促治、以獎代補政策,開展村莊整治,實施農村清潔工程,有條件的地方推進農村垃圾、人畜糞便等統籌清理、收集和處理。
(四)做好重點場所、行業、鐵路、公路和河流沿線的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提升城市農貿市場規范化水平,促進農村鄉鎮農貿市場整潔有序。加強學校、車站和城中村、施工工地、流動人口及農民工聚集地、鄉鎮與集市、畜禽養殖場(小區)和畜禽散養密集區、衛生院、中小型水廠以及旅游景區(點)環境衛生的管理。加大城鎮結合部和農村餐飲業周邊環境衛生整治力度。強化鐵路、公路和河流沿線環境衛生設施建設和綠化美化工作。
(五)保障農村飲水安全,大力普及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加快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全面提高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和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合格率。按照國家農村改廁項目要求,落實責任,加快實施步伐,確保項目按期完成。農村新建住房及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村危房改造、沼氣池建設等項目要配套建設無害化衛生廁所。加強鄉鎮政府所在地、公共場所、集貿市場、衛生院及中小學、旅游景區(點)、公路沿線等區域無害化衛生公廁建設工作。
(六)廣泛開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加強重點行業的老鼠、蟑螂危害控制達標工作,降低城鎮病媒生物密度,逐步達到國家標準。
(七)推動環境衛生管理城鎮一體化進程。推進城市供水和排水管網向周邊農村延伸。加大城鎮結合部環境衛生管理力度,提高居民社區物業管理水平,實施“門前三包”制度,有條件的地區要將環境衛生管理范圍向鄉村延伸覆蓋,建立村莊清掃保潔機制,逐步開展農村垃圾“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
(八)開展多種形式健康教育活動。傳遞健康信息,弘揚健康文化,使群眾了解環境與健康關系,提高城鎮居民文明衛生意識和健康素質。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各鄉鎮黨委、政府,市委和市級國家機關各部委辦局,各人民團體要高度重視,將整潔行動列入本部門工作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干部政績考核內容,在政策、資金上予以保障。實行政府組織、屬地管理、部門聯動、條塊結合,逐級建立有效的工作機制,并按照本方案要求,結合實際,制訂切實可行的實施計劃,確保落實。
(二)部門合作。愛衛會各成員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明確任務,各負其責,密切配合,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市愛衛辦要協調各有關部門,確定每年工作重點,定期組織有關部門檢查、督導,建立規范的信息統計、數據匯總、資料收集工作機制。
(三)宣傳動員。廣泛深入宣傳報道,營造社會氛圍,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發揚愛國衛生傳統,開展義務勞動日活動。組織婦女、共青團員和青年投入到整潔行動中來,充分發揮志愿者作用。學校要組織學生參加實踐活動。和武警部隊要積極支持和參與整潔行動。
(四)典型引路。充分利用城鎮衛生文明創建等各類活動載體,積極推動衛生文明城市、村鎮、單位在整潔行動中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及時樹立一批先進典型。
篇10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優化人居環境為核心,以完善長效管理機制為保障,以統籌城鄉發展為抓手,強勢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全面提高農村環境衛生管理水平。
二、總體要求
一是要不斷加大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力度,重點解決農村環境“三臟六亂”(“三臟”:房前屋后臟,村道河道兩側臟,河塘溝渠水面臟;“六亂”:亂搭亂建、亂堆亂放、亂披亂掛、亂停亂放、亂倒亂排、亂涂亂貼)。二是要進一步健全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在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基礎上,加大農村環境衛生管理工作力度,健全村莊環境衛生保潔、道路清掃、河塘清理、綠化管護、垃圾清運和工業、農業污染源防治等方面的長效管理制度,全面建立“組保潔、村收集、鎮轉運、市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置機制,確保組織管理有力、硬件設施到位、保潔隊伍齊全、資金籌措多元、考核機制有效,不斷提高農村環境衛生管理水平和質量,實現城鄉環境衛生管理工作一體化發展。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強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隊伍建設。
1、加強組織領導:鎮政府成立由鎮長掛帥的領導小組和專門辦公室,負責對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工作的領導、指導、督查和考評工作;城管中隊每村安排一名隊員,負責日常巡查監督,發現問題及時向村委通報;各村要成立工作班子,要有專門管理人員(由村干部兼任),具體負責本村環境衛生管理的日常工作。
2、加強保潔人員配備。各村要根據人口、規模和地域環境等不同情況,配備相應的保潔員隊伍(一般根據服務范圍和農村人口數量500:1的比例配備專職保潔員,如自然村較分散則按同等勞動強度配備)。保潔人員應選擇身體素質好、能吃苦耐勞、責任心強的村民擔任,劃分作業范圍,包括農村道路。
3、加強對保潔人員的管理。保潔員由各村委負責招聘、管理和考評,根據保潔量安排保潔員一定的工資收入,并應拿出部分作為考核工資,考核工資年終根據全年考核成績一次性發放(年終與村干部報酬同時兌現)。各村必須與每位保潔員簽訂保潔合同,必須為每位聘用保潔人員購買意外傷害保險,并對管理人員和保潔人員組織應有的技能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業務素質和操作技能。
(二)完善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基礎設施建設。
農村環衛基礎設施設備,是加強農村環境衛生管理的必要條件。各村要合理布局、規范建設、加強管理。一是要合理設置垃圾收集點。自然村按每20戶建1座垃圾房(桶)的要求或根據村民“一事一議”的原則,設置垃圾房(桶)。垃圾房(桶)的設計要規范,要有門窗(頂蓋)。二是加強對衛生設施的管理。各村應對垃圾房(桶)、垃圾收集點的所在位置、數量等登記造冊,備案留查。垃圾房(桶)由保潔員管理,加強維護保養。三是配齊配全環衛工作必需的作業工具,落實環衛工具維護責任制。
(三)落實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責任制度。
1、落實垃圾清掃和收集責任制度。要合理界定環境衛生責任區,明確責任人。要與保潔人員簽訂保潔責任書,明確其工作職責、工作區域和工作報酬,并公示上墻。要督促企業、個體工商戶和農戶實行房前屋后自我清掃、保潔,要按規定地點、方式投放垃圾。垃圾清運人員要做到日產日清。
2、落實垃圾集中處理制度。各村要結合本地實際,按照“組保潔、村收集、鎮轉運、市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統籌處理機制的要求,建立健全垃圾分類收集和集中處理的制度。要不斷提高利用農村垃圾資源化水平,積極引導農村居民最大限度地減少生活垃圾總量。
3、落實考核獎懲制度。鎮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領導小組將實施動態督查和考評驗收相結合的工作制度,及時組織對各村和城管隊員在農村環境衛生管理方面的具體執行情況進行考評和跟蹤督查。(1)對各行政村的考核:鎮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領導小組每季度考核或暗訪一次,鎮環境衛生長效管理辦公室每月考核一次,具體詳見《鎮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工作考核辦法》。(2)對城管中隊定村人員的考評:根據各定村人員工作表現,年終由鎮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領導小組評選3名先進,給予適當獎勵。(3)對優秀保潔員的獎勵:在各行政村對保潔人員考核的基礎上,年終各行政村各推薦一名優秀保潔員,由政府對其嘉獎。
4、落實情況通報制度。村將每次檢查情況通報城管定村人員和長效管理辦公室。鎮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辦公室將每次考核結果和年終考核總評結果采用不同形式進行公示和通報,通報對象:領導小組人員、村書記、城管隊員、定村領導。對考核檢查中發現和群眾舉報的突出問題,要督促限期整改,鎮村兩級要設立反映農村環境衛生管理方面的舉報電話(鎮舉報電話:環衛所87967870),充分發揮社會監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