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拼音知識大全范文

時間:2023-06-14 17:36: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學拼音知識大全,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小學拼音知識大全

篇1

【關鍵詞】小學語文;拼音教學;學習興趣

漢語拼音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幫助識字、閱讀和學習普通話的有效工具。漢語拼音是小學教學的第一道難關,也是小學教學中最枯燥乏味的課程之一。漢語拼音的教學對象是剛入學的一年級新生,他們年齡小、活潑好動,這就使得本就不吸引人的拼音教學難上加難。如何把枯燥的教學內容,通過適當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使之變得生動有趣,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習興趣,圓滿地解決好這個難題呢?我結合新教材的特點以及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具體做法:

一、激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在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的教學建議中指出:“漢語拼音教學盡可能有趣味性,以活動和游戲為主,與學說普通話、識字教學相結合。”同時,“興趣是成長的起點”,“是最好的老師”,它在人的生活和學生的智力開發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一般來說,低年級的兒童擅長于形象思維,又比較好動,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一節課一般只能持續集中注意力15分鐘左右。他們的學習動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趣味性。因此,在拼音教學中,要從學生的興趣入手,時刻保持教學的新鮮感,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積極性。

1.教學方法要盡顯趣味性

孔子早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確,興趣是一種力求認識,探索事物奧秘的心理傾向,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興趣,就會產生一種尋求知識的精神力量。激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把學生引入豐富多彩的知識世界中,光靠生硬的“講解”手段,學生非但坐不住,聽不進,也記不牢。相反,生動形象、有趣的東西,則能輕易地在學生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新課程標準下的拼音教學,要求我們教師必須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避免一味地用單調的方式教學拼音,而要選用富有變化、新奇有趣的教學方法,把拼音學習融入到學生喜歡的游戲活動中,從而使教學內容具體化、生動化、形象化,著力于激發起兒童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在兒歌中學習

兒歌淺顯易懂,瑯瑯上口,充滿情趣,深受學生的喜愛。在拼音教學中適當引入兒歌,可使枯燥抽象的拼音教學變得鮮活形象。比如,在教學韻母“a、o、e”時,可教學生念兒歌“圓圓臉蛋羊角辮,張大嘴巴a a a,太陽出來公雞叫,圓圓嘴巴o o o,清清池塘一只鵝,水中倒影是個e,扁扁嘴巴e e e。”

通過兒歌,學生不僅可以記住拼音字母的音、形,而且還創設了一種充滿韻律的課堂節奏。學生邊拍手邊唱,在充滿韻律的節奏中,學生認識了字母,熟悉了字母,感到字母并不是神秘的東西,縮小了與拼音的距離,激發了學習興趣。

3.在故事中學習

漢語拼音的字母在教材中一般是孤立存在的,學生學起來會感到乏味厭倦,如果將它們納入一個情節生動的故事中,就可以激發學生學拼音的興趣。比如,教學韻母“i、u、ü”時,可引入這樣一個故事:“一只小螞蟻想要過河,但河水流得很急,該怎么辦呢?烏龜伯伯幫助小螞蟻過了河,魚兒笑得呵呵。”在如畫的風景中,在清澈的小河里,透過小魚、烏龜、螞蟻的神態,學生想象著小動物之間的故事,感受著友善、助人為樂的融融樂意,正當他們聽得入迷時,可及時引導他們讀準“i”、“u”、“ü”的音,并記住形。

4.在探究中學習

漢語拼音字母中,有些字母的字形易混,比如:b、d;p、q;m、n;n、h等。教學這些字母時,可讓學生自己去觀察,說說兩個字母的不同,該怎樣記住他們的形狀?同學們通過合作交流,發現可以用自己的左右手來區分。有位同學伸出大姆指,半握拳:“左手b,右手d,兩手一對b和d。”這樣學生就分清了“b”和“d”的不同點。

5.在活動中學習

在活動中學習主要用于較難的拼讀過程。把音節拼讀過程以活動教具的形式展示出來。讓死的書“動”起來,寓教于樂,以達到激發學習興趣的目的。比如,在教學b―a―ba時,由于這是第一次接觸聲母與韻母相拼,是個教學難點。于是可準備兩個大小適當的紙盒,在每個紙盒的兩個面上分別寫上b和p,另一個紙盒的四面分別寫上a的四聲。教學時,先出示b,再出示a,兩個紙盒相碰撞,表示聲母b和韻母a相拼,得出ba。這樣的展示方法簡明、有趣,學生也感興趣。

二、運用電教手段,創設情境,提高教學效率

電教媒體集“聲、色、畫、樂”于一體,色彩豐富的畫面, 生動可感的聲音有利于創設特定的意境,學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觸手可及,引發了學生極大的興趣,喚起了強烈的探索欲望。學習便成了一種輕松愉快、主動求索的過程。我結合教學內容,運用電教手段,將抽象的拼音字母與逼真的情景結合起來,使學生身臨其境,多種感官同時參與,能準確地理解所學知識。

1.運用圖像,再現情境

運用圖像,再現情境就是通過幻燈投影、電視錄像等,把課文中所描繪的情境再現出來,使內容具體而形象化。如,我在教學《j q x 》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清楚地知道ü碰到j q x 時要去掉兩點,我自制了一幅抽動片,一群小伙伴在草地上快樂地做游戲,這時,小熊來了,一碰到j q x ,趕緊把眼鏡脫了分別和小伙伴手拉手跳起了舞。這樣的畫面再現在學生眼前,他們印象深刻,永遠會記住ü和j q x 相拼時要去掉兩點。

2.運用動畫,深入情境

如,在教學整體認讀音節ye yue時,除了通過動畫形式表現,還進行了語言描繪:“ie這個復韻母和ai ei ui ao ou iu脾氣可不一樣,它總是想自成音節,去給漢字注音,一天ie對它的一個成員說:‘你的語音和y差不多,你變動一下,我不就可以成為音節了嗎?’于是小i 就把身子一晃,變成了大y ,ie也就變成了ye ,變成了音節。üe 看到 ie 變成了整體認讀音節,可急壞了,它也想變成音節,可是ü 沒有辦法變啊!好心的y 說:‘別急,別急,我來幫你。’于是大y 就站到üe 的面前,üe 連忙叫ü 把帽子摘下來,感謝大y 。”故事講完了,學生也在看動畫片的愉快氛圍中,記住了ye、yue這兩個整體認讀音節。

三、將說與寫相結合進行拼音教學

在教學拼讀音節時,我注重引導學生口頭組詞,然后用拼音寫下來,對口頭組詞多、寫得好的學生及時獎勵一朵自制的小紅花,以示鼓勵,學生逐漸地會由“說一個詞”變成“說一句話”,甚至是“兩句或兩句以上的話”。為此,我進一步憑借教材中的彩色插圖,在學生拼讀音節、觀察畫面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發揮想象,首先根據自己的理解講述故事,然后試著用拼音寫下來,能寫幾句就寫幾句,并且讓寫得好的同學到講臺上讀給大家聽,使其有種成就感和自豪感。采用此法教學,把拼音學習和語言發展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對提高學生的拼、讀、說、寫能力及想象能力都是極為有利的。

總之,學好漢語拼音是小學生學習語文最為關鍵的一步,教師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才能夠更好地掌握漢語拼音,為后面的字詞、閱讀及寫話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漢語拼音教學中,教師只要創新地設計教學過程,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充分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寓教于樂,就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生動地獲取知識,拼音教學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錫祥.《小學教育大全》.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