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健康教育的重點范文

時間:2023-07-21 17:38:5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血壓健康教育的重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高血壓健康教育的重點

篇1

1. 1 ;一般資料 ;本院于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高血壓患者122 例, 其中男 67例, 女55 例, 年齡42~68 歲, 平均年齡(51±3.2)歲, 所有病例均符合高血壓診斷標準:收縮壓≥140 mm Hg (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張壓≥90 mm Hg。

1. 2 ;方法建立出院患者隨訪登記本, 詳細記錄對患者的回訪次數及回訪情況。其內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別、年齡、生活習慣、職業(yè)、診斷、出入院日期、電話、隨訪者簽名, 出院后是否規(guī)律生活、合理飲食及遵醫(yī)用藥, 是否每周或每天有計劃的適當活動及有氧運動鍛煉, 平時血壓控制情況。督促患者按時按量用藥, 定期復查, 出現心理問題及其他癥狀及時給予疏導, 同時了解患者家庭情況, 取得患者及其家庭支持。

2 ;結果

本組122例中, 116例獲電話隨訪232次, 6例失訪, 回訪率95%, 其中59例存在健康問題, 其中不遵醫(yī)囑服藥 15例, 飲食不合理 30例, 缺乏足夠功能鍛煉14 例, 護士對59例患者均進行了詳細的專業(yè)指導, 指導后患者存在的健康問題均得到不同程度解決和緩解, 效果滿意。

3 ;討論

3. 1 ;電話隨訪的必要性

出院指導是患者在出院時獲得的一份重要健康教育內容, 出院時, 患者對出院指導只能記住60%, 隨著時間的推移將逐漸淡忘醫(yī)生及護士的囑咐, 遵醫(yī)行為降低[1], 電話隨訪式健康教育能維持并促進遵醫(yī)行為, 血壓控制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嗜煙酒, 生活不規(guī)律, 不遵醫(yī)按時服藥, 過度勞累, 精神緊張, 缺乏勞動等。電話隨訪能督促患者遵從健康指導的內容, 更好的為患者提供服務。

3. 2 ;隨訪指導內容

3. 2. 1 ;合理飲食 ;首先膳食要限鹽, 每日不超過6 g。其次控制熱量的攝入, 減少飽和脂肪攝入, 并補充優(yōu)質蛋白, 例如瘦肉、牛奶、蛋類。同時注意飲食多元化, 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等, 增加鮮奶、豆類等含鈣較高的食物和番茄、橙子等含鉀高的食物, 少食動物內臟等高膽固醇食物。

3. 2. 2 ;戒煙限酒 ;因煙酒過多可引起心肌梗死, 隨訪時應向患者充分宣傳吸煙飲酒的危害, 以達到戒煙限酒的目的。

3. 2. 3 ;適量運動 ;長期運動不但可以減輕體重, 還可以降低血脂, 提高心血管功能, 但運動要適量。資料表明, 80%腦血管意外患者有高血壓史, 占死因第2位[2]?;颊吒鶕陨斫】禒顩r及個人愛好選擇合適的有氧運動比如散步、慢跑、健身保健操、騎自行車等運動。一般3~5次/周, 運動時間持續(xù)20~60 min/次, 起初可量力而行, 以后慢慢增加活動時間和強度, 活動中如有任何不適應立即終止運動, 休息片刻仍無緩解者要立即就醫(yī)。

3. 2. 4 ;用藥護理 ;①告知常用降壓藥物的適應證, 不良反應:如α受體阻斷劑易引起性低血壓, 應注意改變不宜過快過猛等。②堅持長期合理用藥:據個體情況, 遵醫(yī)囑合理長期服藥, 不宜隨意減服或停藥, 以免發(fā)生停藥綜合征。③注意自我檢測:如血壓波動較大, 應及時隨診, 據醫(yī)囑調整用藥。不應無癥狀就不予治療, 延誤病情。

3. 2. 5 ;心理護理 ;高血壓患者病期較長, 身體會發(fā)生一些不可逆的病理變化, 不能徹底康復。病情時好時壞, 療效不明顯, 患者需要長期進行治療和護理, 因此患者長期受疾病和精神的雙重折磨, 情緒容易急躁或者悲觀失望。所以護理人員要幫助患者做好心理護理、多和患者談心溝通使其提高正確認識, 堅持治療提高主觀積極性, 努力恢復和適應正常功能。

同時要取得家庭和社會的配合, 這樣對治療可取得一定的“正效應”作用。具體方法如下:①要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 以指導患者合理飲食, 適當鍛煉, 合理用藥, 增加患者對疾病的正確認識, 對已經出現癥狀進行解釋。②疏導患者情緒, 要根據每個患者各自的性格特點, 指導患者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使患者意識到健康行為對疾病的影響, 能夠自覺采納或者戒除某種不良行為。③加強醫(yī)療指導, 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有效溝通, 具體監(jiān)督落實醫(yī)療措施和心理治療方案, 減輕患者恐懼、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 保持其積極樂觀態(tài)度。

篇2

【摘要】目的 探討基層社區(qū)高血壓的健康教育的方法、內容及重要性。 方法 從高血壓的目標健康教育人群、健康方式和教育方法三個方面探討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結果 隨著患者對高血壓相關知識的知曉率不斷提高,高血壓的控制率也明顯提高,同時也可以有效減少相關心腦血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結論 做好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只有采取多樣化,生動化的教育,才能夠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的的認知程度,從而規(guī)范其服藥及生活習慣,促進群眾的健康。

【關鍵詞】高血壓;基層社區(qū);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R49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8-0472-02

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血壓持續(xù)升高為主要表現的慢性疾病,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圍內的重大公共衛(wèi)生問題。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主血壓患病率為18.8%, 發(fā)病人群 步年輕化。我國人群高血壓具有以下特點:三高:患病率高、致殘率高、病死率高。三低:知曉率低、治療率低、控制率低。在農村還存在三不:不愿意服藥、不難受不服藥、不按醫(yī)囑服藥。流行病學調查我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壓患病率總體呈明顯上升趨勢,由于健康教育不夠普及,大部份群眾對高血病的危險性認識不足。國內外的實踐證明,高血壓是可以預防和控制的疾病,隨著患者對高血壓相關知識的知曉率不斷提高,高血壓的控制率也明顯提高,同時也可以有效減少相關心腦血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做好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只有采取多樣化,生動化的教育,才能夠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的的認知程度,從而規(guī)范其服藥及生活習慣,促進群眾的健康。

1健康教育目標人群

1.1全人群健康教育(主要是健康人群、重點為兒童青少年、家庭婦女)

我國屬于發(fā)展中國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生活中易現成各種影響健康的行為。在教育過程中,要強調高血壓病對自身家庭、社會的危害性、使他們充分認識到掌握有關高血壓病知識的重要性。

1.2高血壓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

1.3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

通過一系列的健康教育使高血壓患者了解高血壓的誘因及相關的治療方面的知識,明白高血壓的可治性,減輕患者自身的焦慮和恐懼,并堅持長時間的隨訪及相關管理,給予高血壓患者良好的保健服務,改善患者的病情,預防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促進康復。

2健康教育的方式

2.1群體教育

將高危人群和高血壓患者共同集中在一起,采用講課和座談會的方式進行教育,1次/周,1小時/次,向患者講解高血壓的相關因素、危險因素、誘發(fā)因素、療效和預后。

2.2個體教育

每例高血壓患者均接受1次/月以上的個別教育,讓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堅持規(guī)律服藥,不隨意增量和停藥,血壓要經常檢查,按病情的需要及時調整藥物,注意高血壓對心腦腎的影響,自我創(chuàng)造良好的心境。

2.3社區(qū)宣傳畫,書面教育

形式要多樣化,如在社區(qū)內制作宣傳欄、黑板報,編寫有關有關高血壓防治知識宣傳冊發(fā)放給居民,還可以定期或不定期集中講課接受咨詢,相互交流。

2.4影響宣傳及電話咨詢

在小區(qū)廣播,影視頻道或局域網播放高血壓健康知識講座的影像節(jié)目,向重點人群贈送高血壓健康知識講座VCD,增強宣傳的形象化,此外,開設高血壓防治咨詢電話,及時解答疑慮,發(fā)現患者康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給以糾正和正確指導。

3高血壓健康教育內容

行為方式指導如下:①減輕體質量:體質量指數盡量控制在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高血壓 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R544.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12-351-02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圍內的重大公共衛(wèi)生問題,2004年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健康現狀數據統計,我國18歲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達18%以上,估計全國患高血壓病人數超過1.6億,目前仍有上升趨勢,更令人擔憂的是,高血壓患病率的增加趨勢,年輕人比老年人更明顯,35―44歲人群高血壓患者患病增長率男性為74%,女性為64%[1],與高血壓流行現狀和發(fā)展趨勢形成反差的是我國高血壓病普遍存在知曉率、服藥率、控制率低的“三低”現象,在農村更為明顯。因此,加強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對人們提高對高血壓的認識及對早期預防、早期治療高血壓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1 健康教育對象阿

健康教育對象主要是社區(qū)內高血壓患者、各類體檢時測血壓偏高者及具有二個以上高血壓危險因子人群。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份我院通過轄區(qū)內建立居民健康檔案統計有高血壓患者共計4224人,占建檔人數的11.5%;其中男性2542人,女性1682人,平均年齡56.4歲。

2 高血壓的健康教育方法

2.1 發(fā)放健康手冊,設置宣傳欄,健康教育櫥窗.根據工作需要,我院在門診及各個社區(qū)服務站顯要位置設置了宣傳欄,放置了宣傳手冊和健康處方,定期宣傳高血壓病的防治知識,對居民健康人群發(fā)放健康教育資料,向人們宣傳高血壓防治的相關知識,起到科普宣教的效果。

2.2 定期開展知識講座,由全科醫(yī)師或上級醫(yī)院專家定期授課,重點宣傳高血壓防治的有關知識,根據需要,可在健康教育,知識講座之前測血壓,開展咨詢和義診活動。

2.3 上門健康宣教,利用上門建立居民健康檔案時機,因地制宜地進行健康宣教,認真傾聽高血壓患者主訴和需求,耐心解釋高血壓患者提出的問題。

3 健康教育內容

3.1 飲食指導

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高血壓患者強調低鹽低脂脂飲食,每日食鹽量控制

3.2 運動指導

適當的全身體力運動是獨立的降壓因素,具有鞏固藥物的降壓效果作用[3],根據高血壓患者的年齡,身體狀況,選擇適當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氣功、太極拳.騎自行車等,適當的體育鍛煉和體力勞動不但能增強體質,還能達到減肥或者維持正常體的目的,肥胖者平均體重下降10kg收縮壓可下降5-10mmHg, 建議體重指數應控制在24kg/m2以下。要循序漸進,運動心率控制在102―126次/分,或不超過170次/分―年齡,運動頻度為每周5次,每次持續(xù)30分鐘左右。

3.3 心理指導

高血壓是一種心身性疾病,心理壓力也是高血壓的重要因素,所以心理指導是高血壓健康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內容,要正確引導高血壓患者學習高血壓病的防治知識,指導患者訓練自我控制能力,注意勞逸結合,避免精神緊張和勞累,避免情緒激動,保證足夠睡眠,保持心理平衡,盡量減少自已生活方面的壓力,消除誘發(fā)因素,以積極的態(tài)度應對高血壓。

3.4 用藥指導

目前高血壓服藥率.控制率低,主要是患者服藥的不規(guī)則引起。高血壓治療是一個長期,甚至需要終身的治療。所以高血壓患者用藥要堅持用藥、規(guī)則用藥、安全及合理用藥,強調因人而異、長期用藥物治療和血壓達標的重要性;調整藥物劑量一定要在專業(yè)醫(yī)師的指導下調整,不要隨意換藥,指導患者不要在自我癥狀改善或消失后隨意停用降壓藥,以免引起血壓突發(fā)或生理臟器的供血不足,發(fā)生不良反應。要注意高血壓相關危險因素的治療,如調脂.抗血小板.血糖控制;同時要教會患者及家屬測血壓,觀察血壓的波動情況,以便指導用藥。

4 討論

高血壓是一種可以有效控制的流行性疾病,若認識到位,措施得當,可在有效控制血壓水平的同時顯著減少腦卒中、冠心病、腎衰竭和眼底病變等疾病和風險,從而有效保護患者健康,降低疾病負擔。由于疾病模式的轉變,高血壓的防治策略應轉向社會.心理在內的綜合防治模式,在社區(qū)進行高血壓防治是控制高血壓的關鍵。

健康教育是一項有組織、有計劃、有目標、有評價的社會教育活動,通過信息傳播和行為干預,幫助人們掌握衛(wèi)生保健知識,樹立健康觀,促進人們自覺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為;社區(qū)高血壓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促進高血壓患者建立良好的有益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通過對高血壓病患者的健康宣教指導,使患者及家屬對高血壓認識水平得到提高,逐漸改變了一些不良生活習慣,提高了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對高血壓患者的防治起到了積極作用,對提高高血壓知曉率、服藥率和控制率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明鳳萍 淺談高血壓病社區(qū)防治[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7 23 (2)278-279.

篇4

關鍵詞:老年;高血壓;健康知識;調查;干預

【中圖分類號】R5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2)04-0029-01

老年高血壓是指年齡大于60歲的老年人,在未使用抗高血壓藥物的情況下,血壓持續(xù)或非同日三次以上收縮壓(SBP)≥140 mmHg和(或)舒張壓(DBP)≥90mmHg。老年高血壓病是導致老年人腦卒中、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腎衰竭和主動脈瘤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高血壓病人的長期治療需要多數以藥物來控制疾病發(fā)展,大多時候是由個人來實施完成。高血壓病人自身對健康知識的需求 直接影響到治療效果,而且老年高血壓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求知欲也 有不同,針對不同的人群給予不同的健康教育,以提高病人的健康知識,幫助病人控制病情,積極治療,控制血壓。老年性高血壓患者由于軀體癥狀,日常活動能力的下降,心理狀態(tài)的變化以及高血壓的長期性等因素影響了患者的功能狀態(tài),進而影響了他們的生活質量,決定了他們需要更多的健康知識以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從而改善生活質量。本文對89例住院中的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了問卷調查。

1 調查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調查2011年3月- 9月在我科住院的神志清楚的老年高血壓病人共89例,均符合1999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國際高血壓學會(WHO/ISH)確定的高血壓病診斷標準[1]。其中女性30例,男性59例,年齡60-99歲,平均74歲。職業(yè):農民42例,退休47例。

1.2 調查方法:以問卷調查表的形式進行調查,調查表為筆者自行設計。問卷由病人即時填寫,及時回收。若是文盲或填寫有困難者,由護士詢問后。共發(fā)放89份調查表,全部收回。調查內容:第一部分為患者的健康知識需求,第二部分為患者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采率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老年高血壓患者對健康知識的需求:89%患者希望了解什么是高血壓,高血壓病治療效果、預后、飲食知識; 85%的患者希望得到用藥指導;80%的患者希望得到運動指導;70%的患者希望掌握血壓的自我監(jiān)測。62%的患者希望得到預防并發(fā)癥的知識;58%的患者希望家屬了解高血壓的相關知識。

2.2 希望獲得健康知識的形式:80%的患者希望通過主管醫(yī)生和責任護士的單獨解釋,15%的患者是看到有關資料,5%的患者希望有集中的培訓,聽課、座談等。

2.3 獲得健康知識的方法需求:90%的患者希望主管醫(yī)生和責任護士認真全面講解,10%的患者希望有系統的宣傳資料。

3 討論

不同個體的老年患者因社會、家庭、工作、生活與環(huán)境等因素有改變,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精神變化[2]。對健康知識需求也不同,在護理工作中要正確評估患者的健康需求,根據需求程度不同有重點、有主次地進行,才能達到良好效果。通過多元化的健康教育,可提高高血壓患者的知曉率、服藥率、控制率,改變人們的認識和態(tài)度[3]。老年高血壓病是一種心身疾病,病人除有高血壓的臨床癥狀外,其個、社會因素、生活事件等多種因素在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治療和護理過程中也起到較大作用。精神壓力過大,暴飲暴食,脂肪和鹽攝入過多,缺乏運動、肥胖、吸煙、酗酒等均是高血壓病危險因素[4]。

4 護理對策

4.1 健康教育內容

4.1.1 實施健康教育要因人而異:文化層次低的患者是教育的重點人群,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文化程度高的人群,更要加強健康教育次數,因為他們迫求高質量生活,更關注血壓控制效果。護士在教育時應重點講解高血壓病的誘因和危害性,高血壓病的癥狀、分型,使患者了解疾病的表現,以便及時治療。告知病人飲食治療是高血壓的基礎治療方法,對患者進行常見、合理的食物選擇,合理飲食結構及烹調方法等日常生活指導。

4.1.2 護士在教育時應詳細講解藥物指導:高血壓因屬于長期慢性疾病,大部分病人需長期終生服藥,故應作好藥物治療的指導,使病人安全、合理地使用降壓藥物。(1)堅持長期使用降壓藥物,服藥劑量按醫(yī)囑正確執(zhí)行,不可隨意增減藥量或撤換藥物[1]。(2)使用降壓藥物需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應堅持個體化為治療原則,從小劑量開始,根據每個病人年齡、需要和用藥后反應,配以適合的藥物。(3)提高病人的依從性,教育病人降壓不宜過快過低,指導病人應在血壓發(fā)生峰值高峰時及時用藥,防止血壓波動對血管壁的損害和低血壓對腦血流灌注不足的影響。(4)指導病人在使用降壓藥物期間,于改變時,如坐位或平臥位起立時,動作不宜過急、過快,以免血壓突然降低引起腦部供血不足而發(fā)生意外。

4.1.3 教育時應重點介紹運動鍛煉方式、運動量的選擇以及運動注意事項。使用降壓藥的患者,指導其注意保證時間、劑量的準確性,并告知低血壓時反應的癥狀、預后及處理。指導病人每天定期測量血壓,了解高血壓的控制指標。

4.1.4 指導病人自我監(jiān)測血壓并記錄,以觀察血壓之變化,也可提供醫(yī)師在用藥時參考。講解血壓觀察多方面知識,如了解血壓測量至少2次在非同日測得血壓升高。測血壓時應在安靜房間、短時間內沒有進食、吸煙、活動等情況下測量;掌握白天血壓較高,夜間下降,午夜最低,晨起活動后即上升,上午8時~9時是第一峰值,下午5時~6時是第二峰值的知識,如發(fā)現有頭痛、頭暈、惡心、視物模糊等癥狀時,及時監(jiān)測、及時就診[5]。

4.1.5 并發(fā)癥的預防:部分患者希望了解并發(fā)癥的預防,護士應向患者詳細講解并發(fā)癥防治的重要性及防治措施。安排有經驗的病員當教員,現身說法,更有說服力。讓患者觀看并發(fā)癥的錄像資料、照片等,使患者意識到防治并發(fā)癥的重要性。

4.1.6 老年患者希望得到家屬的重視關心。護士應向家屬講解要督促老年人堅持每日服藥,即使血壓降至正常也不能擅自停藥,服藥劑量也不可隨意增加,要使其保證充分的睡眠,避免讓其生氣憤怒而誘發(fā)血壓的升高,保持其輕松穩(wěn)定的情緒,每日攝鹽低于6克,如果肥胖還要限制其熱量和脂類的攝入,避免其過度勞累,禁煙酒,家屬也盡量戒掉,家屬學會量血壓,更好的檢測病情。關心老年人,給予必要的干預,改變其不良的生活習慣,使其保持樂觀情緒,消除社會心理緊張因素,使之身心得到放松,使血壓保持穩(wěn)定。

4.2 健康教育形式

4.2.1 個體指導 針對不同類型、不同分期的高血壓病人,以及不同文化層次、社會地位、心理狀況,采取個體指導方式,使病人了解高血壓及其取防治的知識。

4.2.2 集中講座 通過講課、咨詢等形式,進行專科共性特點的內容講解。

4.3 健康教育方法

4.3.1 語言指導 文化教育是一個人認識水平的反映,通過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簡單明了的口頭語言,給病人講解有關高血壓的綜合知識(即前面所指),使病人較全面了解掌握,變成自己預防、保健的能力,而且在此過程中,語言要簡單,通俗易懂,避免使用專業(yè)術語, 一次內容不可過多[6]。

4.3.2 文字指導 通過黑板報、宣傳手冊、圖書等媒介,指導病人了解掌握有關疾病的信息,同時給予必要的解釋說明。

4.3.3 示范指導 如教會病人太極拳及降壓操的操練方法,直至把病人教會為止。

5 結論

護士接觸患者機會最多,交流機會也最多,護士職責要求護士成為健康教育的主力軍。健康教育是整體護士要求的組成部分,又是整體護理實施中最成功的環(huán)節(jié)之一。健康教育是預防和控制高血壓病的基礎和前提。健康教育的效果直接影響老年高血壓病患者的健康信念模式。通過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對健康知識需求的調查,正確指導老年人高血壓患者了解高血壓的知識,合理飲食、適當活動、調整良好心態(tài)、堅持合理的藥物應用等綜合性治療,才能不斷擴大防病治病知識覆蓋面,不斷提高高高血壓人群的健康知識水平和自我防范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7]。

參考文獻

[1] 尤黎明.內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7:173

[2] 曹俊愛.淺談高血壓病人的心理護理.實用醫(yī)技雜志,2006,13(1):128

[3] 陳麗萍.對社區(qū)高血壓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體會.齊魯護理雜志,2002,8(6):407

[4]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起草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S].高血壓病雜志,2000,9(1)

[5] 王亞勤.老年高血壓患者出院保健指導中.華醫(yī)藥雜志[J], 2003,7,3(7).

篇5

【關鍵詞】高血壓;健康教育;接受情況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6-3939-02

The patient of the high blood pressure accepts the inquisition of circumstance analysis to the healthy education

【Abstract】 Purpose understanding high blood pressure the sufferer accepts the circumstanceof ability to the healthy education, in order to aim at to solve the existent influence f actor sex, thus full exertive healthy educational function, work well the high blood pressure sufferer's healthy health care work. Method the questionnaire watch and interviews that the method adoption by oneself design combine together. Result high blood pressure sufferer's understanding to the high blood pressure disease knowledge is not enough to go deep into

and for the food that should notice, exercise, take medicine etc. the aspect also.is not very clear. The healthy education of the nurse, sufferer of from control the abilities to all affect they

accept or follow the exactitude to educate directive important factor healthilyEgo the health care realize, the family speed up, food habit, the long-last life styles all affect the healthy educational implementation result.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educates healthily, strengthening the healthy eduational strength, raising the sufferer of from control the dint, full exertive healthy education to the high blood pressure sufferer's function.

【Keyword】High blood pressure;Healthy education;Accept the circumstance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fā)展和城鄉(xiāng)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工作節(jié)奏的加快,尤其是飲食結構的改變而預防保健措施相對滯后,使高血壓的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1]。高血壓病是目前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主要心血管疾病之一。它不僅可引起嚴重的心、腦、腎功能障礙,也是腦卒中:冠心病發(fā)病的主要危險因素[2]。因此控制飲食、改變生活方式、選擇合適的運動、積極降壓可以有效的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控制血壓除了吃藥打針的治療外,根據健康教育來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的指導,從而達到控制血壓的目的。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對疾病以及相關知識的認識水平,掌握科學的自我管理、自我保健的方法對提高高血壓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程度,高血壓的治療以及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廣東省兩家醫(yī)院收治高血壓病例患者100例,男58例,女42例,32?85歲,平均62.68歲,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60例,初中及以下40例,干部28例,職員25例,退休32例,其他15例。

1.2 方法

1.2.1 調查方法

參考有關文獻自制調查問卷以問卷式調為基礎直接與被調查者交談,充分講解問卷中各項問題及填表要求,患者完全理解后填寫,23例書寫不便者由護士代填,問卷內容分4個方面:高血壓患者對高血壓相關知識的了解情況、高血壓患者對健康教育的遵循情況、影響因素、患者對健康教育的需求。問卷當場收回有效率100%。

1.2.2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描述及X?檢驗。

2 結果

經過統計學分析本次調查除年齡對高血壓相關知識的了解有顯著性差異(p

年齡小于60歲與年齡在60歲及以上的患者比較P

2.1 患者對高血壓相關知識的了解情況 (見表2)

2.4 影響高血壓患者對健康教育的需求

有78%的患者表示護士進行的健康教育不詳細,12%的患者表示護士沒有進行健康教育,所以醫(yī)護人員提供的健康教育根本不能滿足患者的需要,從調查結果中可以總結出患者提出的四點意見:健康教育要采取多種宣傳形式,最好有權威專家的指導,對護士的專業(yè)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強出院指導和家庭隨訪。

3 討論

3.1 落實健康教育

從表1中可以看出參與本次調查的高血壓患者對高血壓基本知識的了解都不夠全面,對導致高血壓的因素及并發(fā)癥的知曉率都處于一知半解的程度,高血壓患者對于引起高血壓的因素以及并發(fā)癥完全了解率分別占了(42%、26%)對子如何正確飲食、采取怎樣的運動完全清楚的患者分別占(42%、40%)。而且有一大部分人不清楚正確測量血壓的方法??梢娊】到逃穆鋵嵠仍诿冀?。

3.1.1加強護理人員健康教育知識培訓

護理人員作為人類健康的依賴者,擔負著解惑答疑的重任,但是上述調查結果中顯示有78%的患者表示護士進行的健康教育不詳細,12%的患者表示護士沒有進行健康教育,可見護理人員提供的健康教育根本不能滿足患者的需要,這與其本身的專業(yè)知識水平有密切關系,目前我國絕大多數醫(yī)院沒有高血壓??谱o士,培養(yǎng)和提高臨床護士對高血壓知識水平及健康教育能力是順應患者需求和醫(yī)療保健工作的需要[3]。

3.1.2牢固樹立服務意識,融洽護患關系

護患關系的不協調直接影響患者對護士的信任程度,從而影響護理操作的執(zhí)行,和健康宣教的效果。對此,我們采用首班責任制增進護患關系即患者入院后由責任護士介紹病區(qū)環(huán)境。同病室的病友,住院須知,責任醫(yī)生等。工作流程人性化,對剛入院的患者及家屬重點進行環(huán)境及醫(yī)護人員的介紹:改善環(huán)境創(chuàng)造溫病房,在不影響病房整潔的前提下患者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放置用品盡可能體現家庭式的溫馨。尊重生命關愛患者,護士要經常與患者溝通觀察病情和了解其情緒變化,對患者要給予相應的尊稱,始終保持微笑服務,執(zhí)行各護理操作都事先向患者解釋目的及注意事項,操作時注意保護隱粒,使患者能切身體會到護士對他們的尊重和關懷,從而拉進護患關系,有利于健康教育的實施[4]。

3.1.3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充分發(fā)揮其效果

雖然許多患者對健康教育的內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真正能做到的比例井不高只有32%的患者能夠控制飲食,28%的患者能夠堅持正確的運動方式,26%能夠每天定時測量學壓,42%的想者可以每天堅持服藥,由此可見健康教育的開展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許多患者表示對護士進行的健康教育不能理解且不易接受,希望開展多樣的教育形式[3]。由表1結果示,小于60歲的患者對高血壓相關知識的了解顯著,高于60歲及以上患者(x2=5.5l,p

3.2 幫肋患者建立正確的治療觀,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識,培養(yǎng)其自我護理能力

3.2.1提升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度,樹立患者正確的治療觀

在影響因素調查過程中發(fā)現有許多影響高血壓健康教育落實的因素,其中健康教育不到位,對醫(yī)生的信任度不高應引起醫(yī)護工作者的關注。隨著高血壓病的普遍化,人們對其關注也越來越大,許多患者通過閱讀相關的書籍來了解他的發(fā)生發(fā)展,但由于不是系統全面的知識再加上醫(yī)護人員的健康宣教沒有做到位,使許多患者形成了錯誤的治療理念,對醫(yī)生的治療方法不信任從而不能按照醫(yī)囑治療,影響了疾病的康復。在患者為什么不按時服藥的問題中,許多患者不相信者表示不相信高血壓必須終身服藥,感覺血壓正常沒有不舒服就可以不吃,其中96%的患者表示擔心長期服藥的副作用。這就要求醫(yī)護人員要定時測量血壓,以便調整用藥,尋找適合個體使血壓維持在預定水平的最佳藥物及劑量[4]。并向患者說明可能出現的副反應及應對措施,以最大限度的減少由服藥所帶來的不適。同時醫(yī)護人員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水平,經常參加教育培訓班,積極進修提升專業(yè)素質,加大健康教育,經常與患者交談,建立雙方的信任,從而幫助患者糾正錯誤的觀念建立正確的治療觀。

3.2.2 提高患者對健康的維拼,提升其自控力,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

高血壓是一個長期的慢性疾病由于它的起病隱匿,且發(fā)展緩慢使許多高血壓患者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6],高血壓病是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險因素,目前尚無根治方法[4]。許多患者沒有認識到疾病的嚴重性再加上控制血壓除了吃藥打針外還要改變多年的飲食習慣及生活方式,表4中影響高血壓的因素飲食習慣;生活方式分別占了(52%、43%),由于許多人都不能適應生活習慣的改變,從而不愿意配合健康教育的內容來控制血壓。作為醫(yī)務人員,有責任幫助患者認清疾病的嚴重性和配合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可以通過具體的例子給病人講解或者建立一個由高血壓病人組成的團體,使他們互相交流經驗,同時也看到高血壓引起的一些并發(fā)癥,言傳身教從而達到預警的效果,提高他們的重視度。另外可以通過患者的家人和朋友來幫助其改變生活習慣,在與患者交流的同時最好其家人在場,讓他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升其自控力[3]。

4 結論

落實健康教育,加強健康教育的力度,提高患者的自控力,充分發(fā)揮健康教育對高血壓患者的作用,從而有效的控制血壓,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近年來加大了健康教育的宣傳及提倡工作那么它的落實,以及效果的發(fā)揮,通過此次調查來了解高血壓患者,對健康教育的接收情況,從而針對性的解決存在的影響因素,充分發(fā)揮健康教育的作用,做好高血壓患者健康保健工作。

參考文獻:

[1] 劉力生,蘭生.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J]. 高血壓雜志,2000,8(1):9.

[2] 黃曉波,胡蓉.高血壓流行狀況及預防策略[J]. 重慶醫(yī)學,2006,(02).

[3] 張桂芹,何桂芝,周榮芬.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對健康教育的需求調查及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06,(03).

[4] 穆建萍,劉茂榮.高血壓病患者全程護理服務模式的實施[J].護理學雜志,2007(05).

[5] 孫水仙,卓玉蓮.高血壓病人的健康教育[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6,(03).

[6] 莊芹,程曉鳴,孫任苓,陳招娣,王永紅.社區(qū)高血壓病和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調查分析[J]. 護理學雜志,2006,(21).

篇6

高血壓病是以體循環(huán)動脈壓增高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是一種常見多發(fā),需終身治療的心血管疾病。

高血壓病以動脈血壓升高為主要特征,可伴有頭昏、頭痛、眩暈、氣急、疲勞、心悸、耳鳴。重者有心、腦、腎等臟器出現生理或病理性改變的損害。甚至危及生命。要求患者具有與疾病終身相伴的知識和能力。因此對高血壓病患者進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是減少和延緩高血壓病合并癥發(fā)展的重要措施?,F將本人為高血壓病患者施健康教育的體會報告如下:

1.制定健康教育計劃

1.1評估疾病知識的健康需求通過與患者進行溝通來評價患者的身體、心理、社會文化背景,同時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接受能力、對高血壓病知識的了解情況,從而確立患者對疾病知識的健康需求。

1.2制定健康教育目標根據評估與患者及其家屬共同制定符合實際的健康教育目標,充分調動患者的積極性,達到預期的效果[1]。

2.健康教育內容

教育患者了解高血壓病的定義、病因、發(fā)病機制、主要臨床癥狀;血壓的正常值及波動范圍、分級及危險因素;監(jiān)測血壓的重要意義;飲食原則、運動的方式及注意事項;如何控制不良情緒;口服降壓藥的種類、配伍、不良反應、服用的時間及劑量;并發(fā)癥的監(jiān)測及防治;血壓計的正確使用。

3.實施健康教育

3.1健康教育指導形式根據不同個體采取不同的方式,如談話、咨詢、文字、實踐、宣傳欄,健康教育等,進行靈活多樣的健康教育,對初次住院患者,著重基礎知識技能的宣傳教育。對再住院的患者,要重點與其探討血壓控制不好的原因,特別是對農村患者要反復告誡監(jiān)測血壓的重要性及影響血壓的因素。

3.2心理指導高血壓病是一種慢性終身性疾病。由于長期患病對家庭、經濟產生的影響以及疾病本身對患者的損害,患者容易產生情緒低落,悲觀失望,導致不愿意配合治療和護理。情緒對健康和疾病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血壓可隨情緒的變化而變化。保持愉快和樂觀的心情,就會有良好的抗病能力[2]。通過與患者交談,了解患者的心理,家庭和社會等方面的情況,進行針對性的疾病健康教育,護士應以高度的責任心、尊重、關心、理解、支持和安慰患者及其家屬,以解決患者的心理障礙,使之被動治療變?yōu)橹鲃又委?,達到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的目的。

3.3飲食指導飲食對高血壓的影響極為重要。食物中脂肪、膽固醇含量較高、鈉過多、鉀鈣過少、飲酒過度等。這些都是引發(fā)高血壓的膳食因素。因此高血壓病患者合理飲食會有利減輕體重、改善脂代謝紊亂和高血壓[3]。

3.3.1三餐高血壓病患者飲食要有規(guī)律、定時定量、不應暴飲暴食。飲食以清淡素食為主,宜低脂肪、低膽固醇飲食,如魚、瘦肉、豆類及豆制品。少食或不食動物脂肪和膽固醇含量過高的食物,如肥肉、動物內臟、蛋類、魚籽。對辛辣刺激食物也應少吃或不吃。燒菜宜選用植物油、菜籽油、豆油,也可以選食一些降脂作用的食物,如海帶、海參、葵花籽。

3.3.2低鈉高鉀高血壓病患者都要限制食鹽的攝入量,每天食鹽的攝入量應控制在2-6g,燒菜宜偏淡,對醬油、榨菜、皮蛋等含鈉鹽高的食物應少吃;鉀可以對抗鈉所引起的升壓和血管損傷作用,所以可以多食用含鉀高的食物和水果,如冬菇、竹筍、花生、香蕉、橘子等。

3.3.3維生素有促進脂肪代謝的作用,特別是V-C能降低膽固醇,故高血壓病患者宜食含維生素豐富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如豆芽、芹菜、胡蘿卜等,少食多餐,少納多鉀,少葷多素。

3.4生活指導為患者制定并實施有規(guī)律的起居、運動計劃。

3.4.1適量運動體力活動及保持標準體重是獨立的降壓因素,具有鞏固藥物降壓效果的作用。適當的體育鍛煉和體力勞動不但能增強體質,還能達到減肥和維持正常體重的目的??蛇x擇適當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拳、跑步、登山等不同方式,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運動頻度一般每周3-5次,每次持續(xù)20-60分鐘[4]。

3.4.2戒煙限酒:高血壓病患者應戒煙限酒,因煙中尼古丁可以刺激腎臟分泌兒茶酚胺,引起全身小動脈痙攣,血管內皮功能紊亂,血壓升高等,并引起其他的血管疾?。淮罅匡嬀撇坏梢鹧獕荷?,也是腦出血的誘發(fā)因素之一。男性患者飲酒不超過30ml(酒精),女性和低體重者不超過15ml。

3.5血壓的自我檢測血壓水平是判斷高血壓病治療情況最直接的指標。護理人員應教會患者學會正確使用血壓計,以使監(jiān)測血壓水平,為調整藥物劑量、種類、用藥時間提供依據。自我監(jiān)測血壓的時間:晨起用藥前、用藥后半小時――1小時,每日兩個高峰期,上午6-10點、下午4-8點。血壓控制標準:130/80mmHg。

3.6藥物指導醫(yī)務人員應了解各類降壓藥的劑量、用法、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向患者講解藥物治療的長期性、必要性、藥物的作用及不良作用以及在用藥過程別注意事項。特別是向患者講明從坐位或平臥位起立時,動作盡量緩慢,以免血壓突然降低引起暈厥,而發(fā)生意外。根據個體實際病情,指導患者正確用藥做到定時定量、規(guī)律。當出現不良作用時應及時報告醫(yī)生調整用藥。同時密切觀察患者血壓及其他臨床癥狀,防止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3.7惡性高血壓高血壓腦病1%-5%的中、重度高血壓患者可發(fā)生惡性高血壓。其特征是發(fā)病急驟,多見中、青年;血壓顯著升高,舒張壓持續(xù)≥130mmHg;頭痛、視力模糊、眼底出血和水腫;腎臟損害突出,表現為持續(xù)蛋白尿、血尿及管型尿,并可伴腎功不全;進展迅速,如不及時治療、預后不佳,可死于腎衰竭、腦卒中、心力衰竭。高血壓腦病是急性腦血液循環(huán)障礙,引起腦水腫、顱內壓增高而產生的臨床征象。表現為頭痛、嘔吐、神志改變,較輕者可有煩躁、意識模糊,嚴重者可發(fā)生抽搐、昏迷。教育患者了解上述癥狀的危險性、嚴重性,一旦發(fā)生要及時找醫(yī)生醫(yī)治,以免出現嚴重后果。

3.8出院指導教會患者自我檢測血壓。不能以發(fā)生的癥狀來進行血壓的估量,要通過測量實際血壓作為調整用藥的依據。測量血壓時做到定、定部位、定血壓計。讓患者掌握口服降壓藥的服用方法、了解不良反應,掌握飲食的注意事項、運動的方法及注意事項。要求患者生活要有規(guī)律、戒煙、健康飲酒、保持心情愉快。定期復查(尿常規(guī)、腎功能等)、隨訪。如出現心前區(qū)疼痛、或一側肢體麻木、無力、口角歪斜以及夜尿增多、少尿等,均應及時就診。

4.小結

健康教育的內容主要有高血壓病、基礎知識教育、高血壓患者心理教育、飲食、營養(yǎng)教育、運動教育、用藥知識教育。通過系統的健康教育融入到患者的整個住院護理過程中。使患者及其家屬認識到健康教育對高血壓病病情發(fā)生、發(fā)展、預后的重要意義。得到家屬的積極配合、醫(yī)患關系也得到進一步改善?;颊咔榫w穩(wěn)定,病情得到控制,防止和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體現了健康教育應用于高血壓病中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龍黎明.內科護理學[J].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438.

[2]楊青敏.健康教育手冊.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5:104.

篇7

關鍵詞 原發(fā)性高血壓 健康教育 血壓控制率

對象與方法

調查對象選取2004年3月~2005年3月來我所門診就診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均符合l999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國際高血壓學會治療指南中確定的診斷標準)156例,年齡35~72歲。隨機分為兩組。教育組80例,男45例,女35例。其中Ⅰ期高血壓66例,Ⅱ期12例,Ⅲ期2例。對照組76例,男42例,女34例。其中Ⅰ期高血壓64例,Ⅱ期10例,Ⅲ期2例。兩組病人在性別、年齡、高血壓分期、用藥及文化程度等方面基本一致。

確定治療前后的血壓情況:156例均在治療前后測量血壓。第1周每天測量血壓1次, 1周后改為每周2次,1個月后改為1周1次,記錄每次測量的血壓。固定使用同一經過檢驗的臺式汞柱血壓計, 在病人右側上臂測量,按照我國高血壓指南血壓測量的要求測定, 病人休息5分鐘后進行測壓。

血壓控制判斷標準[2]:①血壓控制"優(yōu)良":全年有3/4時間血壓在140/90mmHg以下;②血壓控制"尚可":全年有≥1/2(≥6個月)時間血壓在140/90mmHg以下;③血壓控制"不良":全年有≥1/2(≥6個月)或以上時間血壓在140/90mmHg以上。血壓控制率指血壓控制"優(yōu)良"和"尚可"的高血壓患者占接受治療的高血壓患者的比例。

教育方法與內容:兩組均給予降壓藥物治療。教育組針對患者的基本情況,即普遍存在吸煙、飲酒及不合理膳食等不良生活方式,在健康教育計劃中采取面對面地反復宣傳教育及家屬配合監(jiān)督等措施,除介紹有關高血壓病的知識及患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之外,重點教育患者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即采取低鹽飲食(

效果評價:兩組均于治療半年(180天)后進行生活方式及血壓控制率效果評價。

統計學方法:數據處理用x2檢驗。

結 果

干預前,兩組一般情況、高血壓分級構成比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0.05)。

干預前,在吸煙率、飲酒率、低鹽(

討 論

高血壓是腦卒中、冠心病發(fā)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1]。本文資料顯示, 原發(fā)性高血壓病人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配合健康教育,即根據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及認知誤區(qū)采取反復宣傳教育等綜合措施,使患者理解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對高血壓防治的重要意義,結果在較短時間內教育組的吸煙率、飲酒率得到較好的控制,低鹽飲食的比例明顯增多,血壓控制率與干預前及對照組相比顯著提高(<0.01)。本研究表明,健康教育在原發(fā)性高血壓病人的輔助治療中起到了顯著作用。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及其家屬對高血壓病有充分地認識和了解以及其引起相關心腦血管病的嚴重后果,能夠從思想上引起高度的重視,自覺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控制高血壓危險因素;從而提高了其遵醫(yī)行為和自我保健意識,提高了血壓的控制率,提高了生活質量。

因此,在基層或社區(qū)的高血壓病防治工作中,除了針對高血壓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有效安全的降壓藥外,應同時積極開展健康教育進行綜合治療,使高血壓患者掌握自我護理的基本知識,運用相關知識改善生活方式,全方位的控制血壓,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同時也減輕了社會、家庭的經濟負擔和醫(yī)院的壓力。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 原發(fā)性高血壓;健康教育;護理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2-7461-01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和危險因素,影響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結構和功能,最終嚴重的臟器功能衰竭。迄今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約有5%的高血壓病人,血壓升高是由于某些確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高血壓發(fā)病率較高。隨著現代社會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高血壓患者的群體在我國大幅度的增加,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很大的危害。我國流行病學研究調查,高血壓患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北方高于南方,沿海高于內地,城市高于農村[1]。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科收治的高血壓患者120例進行分析討論,其中男性患者78例,女性患者42例,年齡在36-78歲之間,平均年齡在(63.19±3.02)歲,其中。隨機平均分為兩組,一組患者實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為觀察組,另一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措施為對照組,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疾病程度以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進行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臨床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一般常規(guī)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實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具體內容如下:

1.2.1 規(guī)律運動 高血壓患者由于缺乏鍛煉,可適當的進行長期運動有降壓健體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運動前必須接受相關的檢查以排除運動禁忌及繼發(fā)性高血壓發(fā)生的可能。有氧運動戶外運動要比無氧運動的降壓效果更加顯著[2]。

1.2.2 合理飲食 臨床醫(yī)學認為只有健康的飲食才能控制良好的血壓,飲食習慣不僅對人體有滋養(yǎng)的作用,而且飲食療法是防治高血壓的首要步驟。因此限鈉鹽入量首先要減少烹調用調料,并減少食用腌制品。減少脂肪的攝入量,膳食中脂肪的控制量應在總熱量的25%以下。適當的進行補充鈣和鉀鹽,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多飲牛奶。限制飲酒量,飲酒量每天不得超過50克乙醇的量。

1.2.3 減輕壓力 指導患者合理安排工作與休息,避免腦力勞動過度興奮,減輕精神壓力,保持生活環(huán)境起居安靜舒適,避免噪音嘈雜,避免精神緊張。情緒激動、不規(guī)律服藥等,可以適當的聽聽音樂、看報紙雜志、下棋、練氣功、打太極拳等,以調節(jié)緊張情緒,放慢生活節(jié)奏,保持穩(wěn)定心態(tài)。在保證身心健康的基礎上適當休息與活動提高機體的活動能力,但不宜做劇烈運動,如登山、提重物、跑步等,合理運動保證足夠的睡眠。

1.2.4 服藥依從性健康教育 ①有專門的護士主動與患者交流,掌握患者的基本病情,用藥情況,了解患者是否規(guī)則用藥,有無擅自漏服藥物,口服其他非醫(yī)囑類虛假藥物以及不良嗜好與習慣等。②對于患者家屬進行有必要的健康指導,家屬能夠做到督促和幫助按時吃藥、定期測量血壓,糾正患者不良生活習慣,指導正確的飲食、休息等,加強患者對服藥的依從性。

1.3 數據統計 統計分析使用SPSS11.3軟件包完成,P

2 結 果

觀察組患者的服藥依從性以及血壓控制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

3 討 論

3.1 高危因素分析 我國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為18.8%。而高血壓人群認知率、控制率以及治療率僅為30.2%、6.1%好24.7%,這些總結使我國成為世界上高血壓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3]。現今高血壓已成為我國目前患病率最多、人群患病最為普遍的嚴重疾病之一。隨著高血壓患者的不斷增多,隨之出現的心、腦血管性疾病、腎功能不全以及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在本次的調查結果中表明,高血壓的高危因素主要與高鹽膳食、飲酒、缺乏鍛煉,肥胖、吸煙,精神壓力過大密切相關。

3.2 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嚴重危險因素之一,又是一種人為可以改變的因素[4],其中最主要的防治方法是針對高血壓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使高血壓人群認識到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以及進行有效的健康教育的作用,指導患者堅持有效的治療,規(guī)律的運動、合理的飲食、健康的生活習慣以及服藥的依從性是控制和預防高血壓的重點措施,而對患者實施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可明顯提高患者的疾病認知率,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堅持合理適當的運動,讓患者配合治療,提高了高血壓治療效果,減少了相關疾病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 白智峰.老年高血壓患者脈壓和動脈彈性的臨床研究[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2,9(12).

[2] 劉偉佳.廣州市65歲以上居民高血壓流行特征及防治現狀[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9,12(9).

篇9

關鍵詞:護理程序社區(qū)高血壓居家護理

原發(fā)性高血壓是以血壓升高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綜合征,通常簡稱為高血壓。高血壓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和危險因素,影響重要臟器如心腦腎的結構與功能,最終可導致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1]。我國高血壓人群的特點可以用“三高”和“三低”描述即患病率高、危害高、增長趨勢高、知曉率低、治療率低和控制率低。居家護理是在有醫(yī)囑的前提下,社區(qū)護士直接到病人家中,應用護理程序向社區(qū)中有疾病的個人即出院后的病人或長期家庭療養(yǎng)的慢性病病人、殘障人、精神障礙者,提供連續(xù)、系統的基本醫(yī)療護理服務[2]。高血壓治療是一個長期甚至終身的過程,做好社區(qū)高血壓病人的居家護理,對延緩高血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降低復發(fā)率和再住院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有重要作用?,F就社區(qū)原發(fā)性高血壓病人應用護理程序進行居家護理談談自己的看法。

1評估

社區(qū)護士通過查閱文獻、實地考察、社區(qū)調查、社區(qū)討論會等各種方式系統地收集社區(qū)居民資料和信息,確定居家護理對象:未服抗高血壓藥物的情況下,經過至少3次不同日血壓測量,均達到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既往有高血壓史,目前正在使用抗高血壓藥物,現血壓雖未達到上述水平的高血壓患者。2009年本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站轄區(qū)內共有59位患者,其中男21例,女38例,最小24歲,最大88歲,平均年齡60歲。詳細詢問病人患病的有關因素,病人對疾病知識的了解程度,病史、臨床表現、體檢及治療情況,家庭環(huán)境情況,社會經濟情況,資源使用情況,對疾病及居家護理的認識。

2確定問題

社區(qū)護士認真分析所收集到的資料,從而確認護理對象或社區(qū)存在的健康問題和學習需要。

3計劃

在評估和確定問題后,開始制定計劃。在制定計劃時,一定要以病人為中心,滿足其需要。護理計劃包括決定護理活動的先后順序、制定預期目標、選擇適當的措施等幾個部分。鼓勵病人及家屬充分參與計劃,使護士與居家病人、家屬及相關人員密切配合,以確保護理計劃的實施。原發(fā)性高血壓病人的[護理目標]:a病人血壓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圍內。b病人能堅持遵醫(yī)囑合理用藥.c病人能說出非藥物療法對高血壓控制的作用.d病人每日膳食中食鹽量不超過5g.e病人情緒穩(wěn)定.f病人無合并癥發(fā)生

4實施

在實施護理計劃的過程中,不僅要求護士具備豐富的專業(yè)知識,還要有熟練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并注意充分調動居家病人、家屬的積極性,讓病人充分參與護理過程,才能保證病人得到高質量的護理。護理實施內容有

4.1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平衡心理提醒患者少生氣,多交流,保持心態(tài)平和,安排安靜的環(huán)境,減少可能影響病人情緒激動的因素,解釋要做的診斷檢查和治療措施,減輕病人的焦慮不安,協助病人合理安排生活,保持活動與休息平衡,放松身心,增進病人的心理健康。

4.2合理營養(yǎng)低鹽飲食,病人每日膳食中食鹽量不超過5g。低脂肪、低膽固醇飲食,補充適量蛋白質,限制飲酒,多吃水果、蔬菜,少食多餐

4.3進行有規(guī)律的體育鍛煉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個人喜好和實際條件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如散步、慢跑、太極拳、健身操等,不宜選擇過于劇烈的運動項目,每周至少鍛煉3-5次,每次30分鐘左右。鍛煉強度因人而異,以運動后不出現過度疲勞,或明顯不適為限。對于年齡較大、血壓較高或有其它合并癥者,適當減少運動強度,避免運動中發(fā)生意外,急性期患者不宜進行體育鍛煉。

4.4健康教育:對病人進行健康教育是實施居家護理的主要內容,健康教育立足于引導和促使居家病人建立自我保健意識,掌握基本的保健知識和技能,養(yǎng)成有利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對居家病人的康復有重要意義。

4.4.1健康教育方法:常用的有語言健康教育如交談、健康咨詢、專題講座。文字健康教育如手冊、墻報、專欄,及其他電化、網絡教育等方法。

4.4.2建立健康教育檔案:按浙江省農村公共衛(wèi)生服務項目:重點疾病社區(qū)管理35-2-1高血壓患者隨訪記錄表,編制健康檔案號,記錄患者姓名、性別、年齡、地址、電話、隨訪日期、血壓值、體重、身高、目前癥狀及并發(fā)癥情況、配藥記錄、目前用藥情況及不良反應、未規(guī)律服藥的原因、目前采取的非藥物治療方法、指導干預及建議等。設計個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制定表格式的教育計劃和階段性健康教育效果分析[3]。

4.5家庭訪視:是指在服務對象家庭里,為了維護和促進個人、家庭和社區(qū)健康而對訪視對象及其家庭成員所提供的護理服務活動。根據重點疾病社區(qū)管理35-1-1,高血壓病人隨訪管理一覽表,記錄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地址、電話、隨訪次數、血壓值、并發(fā)癥。血壓填寫Ⅰ級、Ⅱ級、或Ⅲ級。Ⅰ級:收縮壓140-159mmHg或舒張壓90-99mmHg,Ⅱ級:收縮壓160-179mmHg或舒張壓100-109mmHg,Ⅲ級:收縮壓≥180mmHg或舒張壓≥110mmHg。

4.5.1指導血壓計的使用幫助病人創(chuàng)造在家中自測血壓的條件,教會病人家屬正確使用血壓計測量血壓的方法并準確判斷血壓數值,以便能動態(tài)監(jiān)測血壓變化,正確判斷降壓效果。應做到四定:定時間、定部位、定、定血壓計,告知影響血壓的因素,防止外來因素影響,

4.5.2病情監(jiān)測定期監(jiān)測血壓。告知病人如出現明顯頭暈、劇烈頭痛、鼻出血、視物模糊、短暫意識不清、一側肢體麻木、活動障礙、言語不清、惡心吐等應視為急診指征,及時電話聯系并就醫(yī)治療

4.6、用藥指導指導患者正確、準時服藥,藥物劑量在醫(yī)生指導下調整,避免突然停藥,反復強調患者在醫(yī)生指導下用藥。堅持長期規(guī)律用藥,根據不同藥物的起效時間,選擇每日最佳服藥時間并注意藥物的副作用[4]。

4..7預防和處理性低血壓性低血壓的發(fā)生頻率隨年齡、心血管病變程度和基礎血壓的增高而增加,常出現于突然改變時,是老年患者暈厥和昏倒的危險因素之一[5]。應避免洗熱水澡及大量飲酒,變換姿勢宜緩漫,避免站立太久,預防便秘,下床活動時應穿彈性襪,促進下肢靜脈回流。發(fā)生性低血壓時的處理方法立即采取仰臥位,下肢抬高,增加腦血流量。若經常發(fā)生性低血壓,指導病人起床活動時應先穿上彈性襪再離床活動。

5評價

本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站2009年通過對轄區(qū)內59位高血壓患者的治療和居家護理,患者血壓穩(wěn)定地維持于目標水平以下,病人血壓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圍內。能堅持遵醫(yī)囑合理用藥,能說出非藥物療法對高血壓控制的作用低鹽飲食,低脂肪、低膽固醇飲食,病人情緒穩(wěn)定,無高血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病人得到了連續(xù)性的治療和護理,增進了病人及家屬的安全感,增加了家屬照顧病人的意識,減少了家庭的經濟負擔,降低了高血壓病的復發(fā)率及再住院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尤黎明,吳瑛.內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162.

[2]趙秋利.社區(qū)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32.

[3]方雪梅.門診高血壓病患者健康教育檔案的建立和效果分析[J].護理與康復.2008,6(6):469

篇10

轄區(qū)內居民,對青少年、婦女、老年人、殘疾人、慢性病患者、0-6歲兒童家長等重點人群進行健康教育干預。

二、健康教育干預內容

1.開展合理膳食、合理使用抗生素、減鹽防控高血壓、控制體重、適當運動、心理平衡、改善睡眠、控煙、限鹽、限酒、控制藥物依賴等可干預的健康危險因素基本知識健康教育。

2.重點慢性病和傳染病健康教育: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宮頸癌、結核病、肝炎、手足口病、艾滋病等重點疾病健康教育。

3.開展食品安全、職業(yè)病、放射衛(wèi)生、環(huán)境衛(wèi)生、飲用水衛(wèi)生、學校衛(wèi)生等公共衛(wèi)生問題健康教育。

4.開展應對公共衛(wèi)生突發(fā)事件應急處置、防災減災、家庭急救等健康教育干預。

5、宣傳普及醫(yī)療衛(wèi)生法律法規(guī)及相關政策。

三、提供健康教育材料

1、 發(fā)放健康教育資料。一是發(fā)放印刷資料,包括健康教育折頁、健康教育處方和健康手冊等。放置在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的候診區(qū)、診室、咨詢臺等處,供居民免費索取。每個機構每年提供不少于12種內容的印刷資料。

2、播放音像資料,包括錄像帶、VCD、DVD等視聽傳播資料,放置在服務中心門診或觀察室健康教育宣傳活動現場播放。播放音像資料不少于6種。

3、設置健康教育宣傳欄。中心宣傳欄不少于2個,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站宣傳欄不少于1個,每個宣傳欄的面積不少于2平方米。宣傳欄一般設置在機構的戶外、健康教育室、候診室、輸液室或收費大廳的顯眼處,距地面1.5-1.6米高的位置。專欄應標有機構名稱,應根據健康教育規(guī)律、季節(jié)、疾病流行情況、社會活動等及時更新,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健康教育宣傳欄內容每2個月更新一次。

4、開展公眾健康咨詢活動。在各種衛(wèi)生宣傳日、健康主題日,開展特定主題的健康教育宣傳活動和公眾健康咨詢活動,發(fā)放健康教育宣傳資料。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每年公眾健康咨詢宣傳活動不少于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