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老師師德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5 02:02:5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學老師師德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小學老師師德論文

篇1

關鍵詞:班主任;小學語文;語文教學;品德教育

小學是學生形成是非觀、價值觀等理念的重要時期,對其以后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課程改革實施后,品德教育在小學教學中的滲透效果倍受重視。在實施品德教育的過程中,語文教學是進行品德教育的基礎,因為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僅關注邏輯真理,更加重視情感交流,所以班主任應該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滲透品德教育,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一、語文教學中滲透品德教育的作用

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品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學具備其自身的特有情感,是實施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徑,所以班主任老師需要起到領頭作用,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品德教育,潛移默化的對學生產生影響。同時新課程改革的不斷進行,品德教育的重視力度不斷增長,但是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阻礙,不能進行有效開展,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品德教育具有其必要性。而大部分老師在實施教學過程中,只是對基本知識進行教授,更不要說對品德教育進行滲透,此時班主任就需要進行介入,引導老師實施品德教育。此外,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學模式、條件有限,只在思想品德課堂上接受品德教育,無法得到理想效果。所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品德教育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品德教育效果,而且創新教學方式,對學生的良好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滲透品德教育的策略

1.語言賞析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對文字進行解析,然后對文字所組成的語言進行欣賞,以達到學習語文知識的目的,在此過程中可以增強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感情交流。同時小學語文教學材料中課文都具有很美的意境,精煉的語言,并充滿了情感,包含了很多積極、正面的思想品德。在班主任的引領下對課文語言進行賞析,然后深入全文,使學生可以對課文內容更加形象、深入地進行記憶,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完美地滲透品德教育。但是班主任在滲透品德教育的過程中需要分清主次,是在良好實施語文教學時滲透品德教育,不是專門地開展品德教育。如果不分清主次,不僅不能很好的完成語文教學任務,而且會對學生的學習、心理造成嚴重影響。

2.大聲朗讀

在小學語文教學材料中,課文均是專家精心挑選的,在思想、語言、教育上都是優選,特別是古文、詩詞,其中包括保衛祖國、歌頌祖國、熱愛祖國、積極樂觀心態等內容。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朗讀是一項重要的學習手段,所以在滲透品德教育的過程中具備十分重要的作用。部分課文具有很強的節奏感,大聲朗讀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入的體會課文,對課文要表達的意思進行深刻理解。例如:李白的《靜夜思》,學生在大聲的朗讀中可以體會到李白的思鄉之情,無形中對學生愛國、愛家的情操進行培養。此時班主任的職責就是進行有效引導,對學生的疑問進行有效解答。

3.課外活動

良好的課外活動可以活躍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情操,挖掘學生個性,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例如:課外閱讀是實施品德教育滲透的有效手段,課外閱讀的文章更加豐富多彩,更富有濃郁韻味,所以適當的課外閱讀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指引學生良好發展。但是在對課外閱讀書籍進行選擇的過程中,班主任需要進行相應指導,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對不同的書籍進行推薦,以滿足學生的學習、成長需求,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提升其道德水平。課外活動不只有課外閱讀是品德教育滲透的途徑,還包括寫作、朗誦、演講等,這些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判辯分析、文筆、口才等能力,可以有效對品德教育進行滲透,從而對學生的綜合素養進行培養。

4.班主任自身能力

在小學階段學生具備很強的可塑性,所以班主任就有對學生進行相應塑造的責任。因此,班主任需要具備很高的綜合素養,為學生樹立榜樣。在小學生成長過程中,班主任是其行為、心理形成的參照物。例如:班主任性格開朗,班級的課堂教學就會十分活躍,潛移默化地使學生形成積極樂觀的態度。同時班主任還需要對學生的狀況進行了解掌握,例如:班主任可以與學生像朋友一樣進行交流,對學生的煩惱、困惑、快樂進行了解,然后以此為基礎對品德教育進行良好滲透。

三、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品德教育可以有效創新教學方式,并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提升品德教育效果。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品德教育不是快速施教,是逐步對學生的品質進行培養。這就對班主任的自身能力提出較高要求,不僅需要對班級進行管理,還需要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