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法心得體會范文
時間:2023-04-10 04:21:2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保險法心得體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必須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發展,是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決定地意義,一心一意謀發展,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著力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思路,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
2、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的根本宗旨,作為我們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更要以發展的和諧的誠摯的心來搞好保障工作,確實打造好“和諧社會”的工作,充當好角色,努力創造良好的環竟,服務氛圍,高效、廉潔的工作模式,心為服務對象所想,解弱勢群體之難,構建好和諧工作的幸福網。
3、必須堅持統籌兼顧,要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中國社會主主事業中的重大關系,統籌城鄉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通過學習,我深刻地感到,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是理論創新的一個突出成果,體現了中央新一屆領導集體對發展內涵的深刻理解`方案范#文.庫整-理^和科學把握,對發展思路、發展模式的不斷探素和創新,對我們把握大局、做好各項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堅持科學發展觀已成為我們的重大國策,作為一名勞動保障人,我就學習的收獲,談幾點體會:
1、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科學發展觀的前提。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來統籌方方面面的人力、財力、物力、資源等的綜合利用,促進社會事業更快、更好地發展。
2、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注重以人為本,人性化的管理,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我們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人民滿意不滿意,人民擁護不擁護是我們改革發展穩定工作的重要保證。只有關心群眾、愛護群眾,讓群眾有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才能凝聚人心,齊心協力,戰勝和推動我們的事業全面發展。
3、制度建設是科學發展觀的重心,樹立科學發展觀要解決的是體制、制度問題。
篇2
關鍵詞:企業社會保險 問題 應對方法
社會保險是國家強制建立并組織實施的,通過勞資雙方繳費參加,保障勞動者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時獲得必要生活保障的制度架構和運行機制。企業社會保險工作是發揮企業主觀能動性,立足企業實際,最大限度地解決企業員工后顧之憂,提高企業凝聚力,而配合國家實施的一系列企業保險措施。當前,企業普遍面臨用工緊張,人工成本上漲等現狀,加強企業社會保險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加強企業社會保險工作的重要意義
社會保險一般是指由國家通過頒布法律強制實施的,針對全體公民或一定范圍內的勞動者的生、老、病、死、傷殘、失業以及在生活中出現的其它困難,依法給予一定的物質幫助,保證公民或勞動者的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種社會制度。企業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全面加強企業社會保險工作是保障社會保險安全、增強社會保險基金支撐能力、保證社會保險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前提,是適應就業形勢新變化、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保障,也是關注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逐步實現“人人享有社會保障”目標的關鍵所在。一個好的社會保險制度,有利于均衡相關主體的權利義務,保障公民共享發展成果,促進社會和諧,是政治發展的穩定器、經濟運行的減震器和社會公平的調節器。因此,企業要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充分認識做好企業社會保險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和必要性,進一步提高認識,創新思路,不斷提高企業社會保險工作實效,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
二、現行的社保制度和新社會保險法的分析比較
一)、繳費基數:
統一按職工上年月平均工資總額確定,首次參加工作和變動工作單位的,一般按新進單位首月全月工資性收入確定。要求繳費基數和實發工資數一致。
二)、五險:
1、養老保險,與現行的社保制度差別不大,增加了到年齡未交夠15年的可續繳至可享受年限。
2、醫療保險;與現行的社保制度差別不大,加大了住院報銷的比例,住院發生金額在年社評工資4倍以內,醫療統籌基金全報。
3、失業保險:辦理失業登記的前提是非本人意愿中斷就業的。
4、生育保險:生育保險由生育醫療費和生育津貼組成。生育津貼按照職工所在用人單位上年度施工月平均工資計發。
5、工傷保險:根據2011年1月1日頒布的《工傷保險條例》對現行的工傷條例做了部分修改。原工傷條例需要有單位支付的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伙食補助費,以及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所需的交通、食宿費用改為由工傷基金支付。
三、企業社保工資存在的十大風險地帶
一)、試用期不上保險,不能按時參保;
二)、不繳納社保;
用人單位不辦理社會保險登記且在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期限內不改正的,對用人單位處應繳社會保險費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罰款。
三)、不足額繳納社保(繳費基數與實際工資不一致)
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并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四)、入職時間、離職時間與社保繳納時間的沖突
入職時間要與社保繳納時間一致,如:3月27日入職的員工須從3月份開始繳納社保。
五)、農民工、外地員工、個人繳納社會保險的
員工要求自行繳納社會保險的,因個人繳納社會保險無法參保工傷,發生工傷事故的一切費用有公司承擔。
六)、異地繳納社會保險
合同、工資在本單位,社會保險在其他公司的存在社保待遇風險及社保違法風險。
七)、外包、派遣用工中的社保管理
用工單位在發生員工社會保險糾紛,投訴是,在確認人員身份后,承擔連帶責任。
八)、特殊人員社保問題
九)、財務、稅務、社保、人事、法務不協調
向有關部門上報數據不統一,如社保基數與個稅基數不統一時,視同不足額繳納社保。
十)、扣薪、調薪、錯誤計薪的問題
四、在結合某企業現行社會保險的操作流程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方法:
一)、員工錄用通知書入職時間與社保繳納時間:
公司現行的操作流程為入職時間在15日以前的從入職當月開始繳納社會保險,15日以后的從下月開始繳納社會保險。這樣操作造成入職時間與社保繳納時間不一致,存在社保待遇風險。如員工在此期間發生工傷、醫療等費用須由公司承擔。
應對方法:入職時間在當月20日以后的員工,盡量與省區及員工協商把入職時間及簽訂合同時間定在下月1號。如有工資要求的員工可以現金方式支付工資,不造在工資表內。
二)、員工自行繳納社會保險到公司報銷的:
公司現在有少部分員工不在公司統一繳納社會保險,根據操作流程我們在要求員工提出申請,出具書面聲明后就不再為員工辦理社會保險。但這樣的書面聲明屬于無效的,公司仍被視為未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須承擔相關社保待遇風險。
應對方法:在員工新入職后要求員工必須統一在公司參保。如有人員一定不肯在公司參保的,為了規避可能發生的醫療,工傷及養老等待遇的風險,不建議使用該人員。現有人員未在公司參保的盡量說服其在公司參保,或為員工購買商業保險(如:雇主責任險),以降低風險。
三)、異地繳納社會保險的:
現公司還有5位員工合同、工資在公司操作,社會保險在制藥總廠代繳。如這幾位員工在職期間發生工傷會造成杭州辦理工傷認定后,工傷基金不支付相關工傷待遇。而蘭溪因為員工未與制藥總廠簽訂合同即使交了工傷保險也不能辦理工傷認定及支付相關工傷待遇。所有工傷基金支付的工傷待遇全由公司承擔,增加公司的用工成本。
應對方法:把這五位員工的社會保險統一在公司參保。或在員工發生工傷意外時由制藥總廠于員工重新簽訂合同再由制藥總廠在蘭溪申報工傷認定。(但這樣屬于違法操作,需要承擔相應的風險)
四)、特殊人員社保問題:
公司現有兩位退休返聘的員工,因以辦理退休后無需再繳納社保,故也沒有工傷保險。此類返聘是簽訂《退休返聘協議書》,屬于勞務關系。如在返聘期間出現意外存在工傷風險,是從民法處理責任,相關賠償參照工傷條例。
應對方法:為返聘員工購買商業保險(雇主責任險)或單獨繳納工傷保險(需咨詢杭州社保局是否能單獨購買工傷保險)以降低風險及用工成本。
五)、針對《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6款在上下班途中,發生工傷事故的:
在以往的案例中在上下班的途中繞道在非歸途中發生意外的,沒有合理的繞道理由是不被認定為工傷的。對于上下班的時間界定,加班也是屬于上下班范圍內。如對員工認定工傷發生質疑是,需要提出事實證據來舉證。
應對方法:在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時在明確重要信函投放地點的同時,還須明確員工的現居住地,并在合同中注明如現居住地發生變更必須在第一時間以書面或郵件的方式告知公司,以便明確員工上下班路線的界定及舉證。如有員工有必要加班,必須事前一書面方式提出申請、備案,以便明確上下班時間的界定及舉證。
《新社會保險法》即將開始實施,在新法的實施和推廣過程中,員工將大大增強社會保險的維權意識。只有規范相關的流程操作,才能做到減少風險,降低企業的用工成本。
參考文獻:
[1]魏振浩著.社會保險法實戰解讀與企業風險控制.杭州:孚嘉社會保險法培訓,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