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間空氣治理范文
時間:2023-09-28 17:38:0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車間空氣治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由于日本是中國第五大貿易伙伴,2012年雙邊貿易總值為3294.5億美元。那么,日元瘋狂貶值,勢必對國內與日本保持密切貿易往來的上市公司產生深遠影響。當然,硬幣總有兩面,有好的一面,也必然有不好的一面。
汽車板塊受益程度較大
首先受益的是汽車經銷商,而這一點有些戲劇性,因為目前國內的日本汽車經銷商均采用美元結算而不是日元結算。因此,在這輪日元貶值大戲中,國內最大的汽車經銷商龐大集團(601258)受益非常明顯。
龐大集團是日本斯巴魯汽車在中國最大的經銷商,由于匯率問題,公司在2011年就已經嘗到甜頭,公司2011年年報顯示,因日元匯率回落且結算外匯變更為美元,最終形成匯兌收益8702萬元。據記者了解,日元走弱給公司帶來的最主要的影響還包括在斯巴魯的采購成本方面,因為日元從中長期來看仍然有可能進一步下調,公司的采購成本有望再降低,這將緩解公司一部分經營壓力。這對本已負債累累、嚴重虧損的龐大集團來說,相當于天上掉餡餅。此外,國內未上市的一些經銷三菱和雷克薩斯的汽車經銷商也有望從中受益。
同時,國內很多需要向日本進口汽車零部件的整車制造商也將直接受益,這從上市公司公布的年報中可得到驗證。4月11日,一汽轎車(000880)的2012年業績快報顯示,去年營收233.85億元,同比降28.38%;凈利潤為-7.56億元,同比降448.87%。但同時披露的2013年一季報預告卻出現逆轉,顯示公司一季度產品銷量同比增7%,營收同比增2.4%,預計盈利3億元~4億元,而去年同期尚虧損1086萬元。對一季度大舉扭虧的原因,公司表示,一季度國內車市需求升溫,價格相對平穩;自2012年10月以來,日元持續貶值,降低了公司進口零部件成本;同時,公司深化成本費用管控力度,因此業績扭虧為盈。
軟件外包將承壓
IDC報告曾經預測,2014年中國離岸軟件開發外包整體市場容量將達到75.9億美元,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2.4%。在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有多家企業主要針對日本市場開展外包業務。海隆軟件(002195)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該公司主要從事對日軟件外包業務,2011年公司該項業務占營業收入的比重高達82.7%。對于日元的持續貶值,海隆軟件的業績“很受傷”。近期公布的2012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1,032.49萬元,較上年同比增長5.02%;利潤總額7,536.29萬元,較上年同比減少4.8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633.11萬元,較上年同比增長2.09%,扣除非經營性損失后凈利為5706.18萬元,同比降3.85%。
記者還注意到,業績的下滑還影響到了公司2011年推出的股權激勵方案的實施。在4月10日的減資公告中,公司表示,因2012年業績指標不符合第二期解鎖條件,擬回購注銷激勵對象已獲授但尚未解鎖的限制性股票共計60萬股。同時公司在年報中表示,長期人民幣升值趨勢及日元匯率波動將是壓迫經營業績的重要因素。對日本客戶主要采用日元結算,運用的遠期結匯等金融工具已無法完全覆蓋日元貶值帶來的影響,日元貶值直接壓縮公司凈利潤空間。
除海隆軟外,東軟集團(600718)也是面向韓國、日本等東亞國家的軟件外包大鱷,這方面的業務收入也接近營業收入的的三成,但公司表示主要以美元進行結算,所受的影響并不大,2012年營業收入也略有增長。
電子制造業呈兩極分化
業內人士分析稱,日元貶值對電子元器件行業公司影響不一,有的公司以美元結算,則基本沒影響;如果是在日本進行原材料采購,還將從中受益。國內LED顯示行業是最為典型的例子。由于技術落后,國內面板行業有大量生產線設備和零部件需要從日本采購,隨著國內面板需求量的增加,這些采購量未來會越來越大,在此輪日元貶值中,對日進口業務占比較多的相關企業也將會持續受益。
篇2
各級政府十分重視環保,采取了很多措施,亦取得了一定環境保護效果。盡管目前專家對空氣污染的成因還沒有定論,但大中城市機動車激增,產生大量的汽車尾氣,是造成空氣污染的一個重要原因。為此,建議政府加大汽車尾氣污染治理力度,以達到降低空氣污染的目的。
一、提高尾氣排放環保標準,加大尾氣排放的監管力度
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汽車尾氣排放法規起步較晚、水平較低,與他們的標準還有不少的距離。事實上,歐盟早在2009年就開始實行尾氣排放歐V標準。由于我們國內標準低于歐盟,造成國外汽車制造商在中國制造汽車的標準低于國外。
目前,輕型機動車除北京使用相當于歐V標準的京五排放標準外,其他大部分省市都使用國四排放標準。因此,建議政府把輕型機動車尾氣排放標準統一提高到歐V,與國外發達國家一樣。同時要加大對汽車尾氣排放環保的年檢和監管力度,嚴禁排放不合格的車輛上路。
二、提高油品等級,統一使用國五標準汽柴油
目前除北京已經實行國五標準,上海、江蘇和廣東部分城市已經實行國四標準,其他大部分地區仍然實行國三標準。國三標準汽柴油,汽油含硫標準是歐洲、日本標準的15倍,美國標準的5倍,柴油含硫標準則是歐日標準的30余倍,是造成尾氣污染的主要原因。
鑒于目前這個情況,建議政府推動煉油廠提高油品等級,全國統一使用國五汽柴油標準,以提高汽柴油的燃燒率,從而降低汽車尾氣污染。同時有關部門要加強行業監管,防止不良企業和加油站以次充好,對違反的要予以重罰。
三、在柴油車、公交車等高污染車輛上加裝鉑金過濾器
英國等歐美發達國家,路上行駛的汽車也很多,但為什么污染很少呢?據了解,英國等國家在柴油車上加裝了一個鉑金過濾器。過濾器上還加自動噴射催化劑的泵,可以使汽車排放的顆粒利用發動機高溫降低顆粒燃點,把顆粒充分燃燒后再排放,這種過濾器裝在大排量的柴油車上排出的尾汽沒有什么污染,在潔凈區內行駛均可達標。
路上行駛的柴油車和公交車,是汽車尾氣的最大來源。因此建議由政府補貼,率先在柴油車、公交車等車輛加裝鉑金過濾器,減少汽車尾氣污染。
四、提高噴油嘴質量,進一步規范噴油嘴市場
篇3
焊接煙塵的治理是一項國際性技術難題,其困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焊接煙塵粒徑小,其粒徑在0.01-5μm,濾除困難;
2.焊接工位的多變性,使得焊接煙塵捕捉困難;
3.焊接煙塵熱氣流滯留特性,普通通風技術除塵困難;
4.焊煙除塵設備投資大,運行費用高,投入困難;
5.北方冬季氣溫較低,難以保證室內溫度。
歐洲自20世紀20年代開始對焊接煙塵的危害進行研究,并立法對焊接煙塵進行治理。國內近10年來,已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應用了焊煙治理設備,生產環境正得到逐步改善,但依然有很多焊接車間未采取任何治理措施。
青海油田機械廠始建于1993年,原設計主要功能是發動機修理和機械加工,多為單跨度高大廠房,只在廠房兩側高處設有通風設施。后因形勢的發展和油田實際需要,逐步發展成以容器制造、抽油機加工為主業。廠內目前的煙塵、粉塵主要來源于抽油機車間、壓力容器車間、工程項目部等焊接場所。隨著機械廠生產規模和工業產值的不斷攀升,各車間生產產品的種類、規模、數量也日益增大,從事焊接作業、機械加工及熱處理的人員和工作量的不斷增多,產生的煙塵、粉塵量也急劇增大。由于原設計的通風能力過小,安裝位置過高,無法有效排除煙塵,夏季采用開門、開窗戶的方式進行排煙。冬季為保持廠房溫度將門、窗關閉,煙塵無法排除。圖1為某焊接車間的狀況,污染十分嚴重,極大危害了員工的身體健康。
各廠房原配置的通風設備已遠遠不能滿足目前安全環保、職業健康的要求,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
(1)固定通風設備老化、損壞。一部分是1993年建廠時設計安裝的,一部分是2006年通風設備整改時更換的,大部分運行至今已不能發揮正常有效的功能。設備、電氣線路老化,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2)通風設備功率不足,設備是按各車間原發動機修理生產能力配備的,如今各車間已成為抽油機、容器制造的主要生產場地,并生產能力逐年大幅提高,通風能力已遠遠不足,無法及時有效的將工作面上的煙塵、粉塵無法排除。
(3)通風設備安裝位置不合理。大部分廠房的通風實施安裝在廠房離地8.5米左右的墻體上,而工作面大部分在地面上,主要煙塵、粉塵集中在工作面上方2—3米處,被抽吸向上運行的范圍很小,不能起到及時有效排放的作用。
(4)通風設備配備不足。一是缺少可移動的、噪音低的、座地式排風設備;二是缺少有限空間和密閉容器內焊接煙塵抽排設備。每年在壓力容器、各類罐體、房體內的焊接工作量非常大,焊接煙塵、粉塵在這些有限空間內聚集不易擴散,必須依靠通風或抽排設備才能排除。以往是采取通壓縮空氣進入限空間擠壓幫助通風,壓縮空氣來源于空氣泵,各車間空氣泵的數量有限,且使用噪音大、移動不方便、占空間,效果也不太好。
(5)冬季廠房室內溫度較低,平均室內溫度8℃左右,個別車間在最冷季節室內溫度在零下十幾度,存在結冰現象。主要原因是:單層窗戶尺寸過大且變形漏風;車間大門變形漏風;暖氣供熱溫度低,采暖設備為老式光鋼組焊,散熱面積小,表面實測溫度不到50°。如果通風對流排除煙塵、粉塵,造成室內溫度更低,個別廠房結冰。
一、高大焊接廠房特征
高大焊接廠房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1.跨距大,廠房高。跨距通常有18m、24m,甚至達30m,廠房高度通常高于10m,甚至達30m。
2.焊接工位多,焊接工件大,條形焊縫、環形焊縫多且長, 焊接煙塵量大。
3.輔助設備占用空間大,各種工件布滿車間。
4.廠房內安裝有天車,也有廠房裝有雙層天車,用于搬運物件。
5.春秋和夏季通常通過開門、開窗方式來排除焊接煙塵。北方地區車間送暖氣,車間相對封閉。
二、高大廠房焊接煙塵治理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1.室內煙塵濃度過高對人體健康帶來的危害
焊接煙氣中的煙塵是一種十分復雜的物質,已在煙塵中發現的元素多達20種以上。
碳鋼CO2/MAG焊過程中的有害煙塵主要有Fe2O3、SiO2、MnO等,鋁合金MIG焊接過程中的主要煙塵成分為Al2O3顆粒,焊接過程中還會產生一些有害氣體,如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氟化物及氯化物等。
工人長期在焊接煙塵環境下作業,將導致各種職業病,如塵肺、骨軟化癥、貧血癥等。有害氣體也會造成肺水腫、支氣管炎、急性哮喘癥、神經衰弱癥及慢性呼吸道炎癥等。
為此,國家對作業環境下污染物的濃度標準有一個嚴格的限制,在標準GBZ2-2002中規定了車間綜合粉塵濃度≤6mg/m3。
2.直接排放造成的室內溫度上升/下降、能量損失的問題。在有空調或供熱的車間,如果采用直排方式,在冬季勢必將室內的熱量連同污染物一起排至室外,其結果是室內熱能的大量損失。
3.焊接工藝要求
傳統的混合送風的方式來排除焊接煙塵,其風量大、和風速高,對于CO2氣體保護焊來說,當保護氣體周圍風速超過1m/s時,會吹走保護氣體,從而影響焊接質量。
4.提高生產效率。
采用局部除塵時,操作工人經常需要移動吸氣臂,以達到最有效的煙塵捕著效果,這樣勢必大大影響焊接工作效率。
三、機械廠高大廠房焊接煙塵治理方案
針對機械廠舊廠房實際狀況,采取分層抽風和局部抽風及保暖的綜合方法排出廠房內的焊接煙塵。
1.分層抽風原理
與傳統的混合送風治理焊接煙塵不同,本方案采用分層抽風技術對焊接煙塵進行治理。其原理如圖2所示。
在有熱源的車間,由于在高度上具有穩定的溫度梯度,以較低的風速(v
2.分層抽風除塵系統組成
分層抽風除塵系統主要由3大部分組成,即工作面抽風機、上部抽風機和局部抽風機組成(如圖3)。
3.冬季氣溫較低問題的解決
北方冬季溫度較低,可達-30℃。大功率的抽風機勢必會降低廠房內溫度,為了滿足廣大職工冬季的保暖需求,就需要解決廠房內溫度過低的問題。采用“上送式電加熱型或者熱水型空氣幕”隔離車間大門外的冷空氣,并購置一定數量的熱水型暖風機(水電兩用機型)、柜式系列電加熱型暖風機,提高廠房溫度。
4.通風控制
為達到良好的分層抽風除塵效果,根據工作面的變化位置開啟下部抽風機,以及焊接工作面的多少決定開機的臺數,及時將絮狀煙霧層排除;而上部風機由于煙霧已彌漫基本上處于全開狀態。
四、分層抽風治理焊接煙塵的優點
與局部焊接煙塵除塵設備相比,與傳統的混合送風除塵系統相比,采用分層抽風技術治理焊接煙塵有以下幾大優點:
1.因為煙塵的收集直接針對絮狀煙霧層部位,所以除塵效果顯著、排出及時,且不受焊接工件大小的影響、不受焊接工位變化的影響;
2.風機的開啟機動靈活,不受焊接工位變化的影響,利于室內空氣的調節;
3.焊煙除塵設備投資小,運行費用低;
4.操作者在工作的過程中不會受到風機的任何干擾,能極大地提高生產效率。
五、治理前后效果對比
篇4
關鍵詞:石油化工企業;廢氣;污染治理
化工行業是國民經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相關企業運營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含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廢氣,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造成影響[1,2]。因此,針對化工企業廢氣排放應采取科學的治理措施,使其排放能夠滿足大氣質量排放標準[3,4]。本文針對某化工企業廢氣污染治理工程進行探討為類似企業的廢氣污染治理參考依據。
江蘇某化工企業專業從事生產分散劑、乳化劑、復合油相產品,現已形成年產8000t分散劑、4000t乳化劑、4000t乳化復合油相產品生產規模。項目工藝廢氣主要包括:烴化反應過程中產生的氯化氫和氯氣、水環真空泵尾氣等。各車間雖已配備了廢氣治理相關設施,但仍難以滿足現行的大氣污染排放標準,因此需要對企業廢氣排放進行進一步治理。
1 企業廢氣處理現狀
企業現有兩個生產車間,其中車間一主要生產乳化劑和乳化復合油相,車間二主要生產分散劑。乳化劑的生產方法是采用二步法生產,山梨醇醚化反應和油酸進行酯化反應在同一個反應釜內進行,通過調節催化劑的加入時間來調節產品的品質。乳化復合油相的生產是將復合蠟、氯化石蠟和乳化劑按一定的配比加入到反應釜中進行加熱并在一定的溫度下進行攪拌,最終得到成品。分散劑產品生產工藝由烴化反應、胺化反應、過濾處理等幾個工序組成。
根據生產工序對各車間廢氣現有排放及處理技術進行分析,各車間廢氣排放情況及現有處理現狀為:車間一為乳化劑和乳化復合油相生產車間。廢氣處理系統中廢氣主要來源包括真空泵尾氣和反應釜放空廢氣。真空泵尾氣及反應釜放空廢氣的處理措施為匯總接入“一級活性炭吸附罐”處理后通過15米高排氣筒排放。車間一總收集氣量為1200m3/h,因該車間油酸廢氣濃度較高,因此僅僅依靠活性炭吸附很難達到排放標準,且更換周期較短,系統運行費用較高,需要對處理工藝進行改進。車間一原有廢氣處理工藝流程圖見圖1。
車間二為分散劑生產車間。廢氣處理系統中廢氣主要來源兩部分:真空泵尾氣、反應釜放空廢氣。真空泵尾氣及反應釜放空廢氣匯總接入“一級活性炭吸附罐”處理后通過15米高排氣筒排放。車間二廢氣主要成分為馬來酸酐,總收集氣量為1000m3/h,該車間現有處理工藝為“一級活性炭吸附”處理工藝,活性炭吸附罐基本能滿足廢氣處理達標要求。
2 廢氣整治方案
通過對企業已有廢氣收集現狀進行調研,企業廢氣處理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反應釜放空管尾氣收集管路沒有接入處理設備,直接放空,污染較重;復合油相生產的清潔生產水平有待于進一步提高,融蠟池及產品固化方式相對落后;分散劑生產過程采用板框式壓濾機進行固液分離,工藝生產過程中會有無組織廢氣逸散。企業廢氣收集現狀問題及整改方案匯總表見表1。
此外,鑒于車間一現有處理技術使得廢氣難以達到排放標準,因此參考類似廢氣處理成功案例,新增一套UV光解氧化設備,主要用來降解和氧化廢氣中的有機氣體,然后再經過活性炭吸附即可達標排放,整改后工藝流程見圖2。
通過整改后,車間一油酸去除率可達到90%,源強排放濃度為206.7mg/m3,經過整改后廢氣處理工藝,排放濃度為20.06mg/m3,廢氣排放達到排放標準。車間二馬來酸酐廢氣排放濃度為39mg/m3,廢氣處理后濃度為23.4mg/m3,達到排放標準。
3 結束語
經過上述廢氣專項整治工程改造后,企業分散劑、乳化劑、復合油相等化工產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污染大大減少,處理后廢氣能達標排放,實現了VOCs減排,具有較好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該工程對類似化工企業廢氣治理具有較大的實際參考價值,有著良好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陳昌友,管婷婷.化工企業廢氣綜合治理工程設計探討[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6(10):00242.
[2]Ⅵ危徐麗,王灝瀚.關于VOCs有機廢氣處理技術研究進展[J].四川化工,2016,19(4):12-16.
篇5
被告:香港凱達企業有限公司(簡稱凱達公司)。
被告凱達公司于1981年9月,與深圳特區招商局簽訂協議,在蛇口工業區獨資建廠生產各種塑料玩具,投資1600萬美元,職工1200人,產品暢銷國際市場。1982年2月,該公司開始正式生產后,澆模車間產生惡臭和有毒氣體,未經處理,即向大氣排放,嗆人喉鼻,使人呼吸困難;同時,機器發出的噪聲,震耳欲聾,使人煩躁。對此,附近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居民紛紛向監測站反映,要求政府嚴肅處理。
原告監測站根據群眾的強烈要求,從1983年5月初開始,多次督促被告對污染進行治理,并先后聘請廣州有關科研單位的專家、教授和技術人員到凱達公司多次進行勘測,提供治理方案,協助治理污染,但被告均未采納。1983年10月22日,原告向被告發出限期治理的通知。對此,被告仍未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理。在這種情況下,原告于同年12月27日,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被告對上述噪聲和廢氣進行徹底治理,達到國家規定標準,并支付聘請環保科技人員前來勘測時的有關費用。
被告答辯稱:1983年10月22日前,原告從未向我公司提供有關環境污染方面具有法律效力之科學鑒定資料和國家有關標準,卻指控我公司在生產中有噪聲和排放惡臭,使人困惑不解;要我公司耗費4萬美元安裝“過濾裝置”,更難以接受;原告限我們在1983年12月25日前將污染治理好,實在無法辦到,而且澆模車間已按限期停止生產。
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后,經多方調查,查明:
(一)噪聲問題:國家規定,企業的工人每個工作日接觸噪聲8小時,允許85分貝;工業集中區噪聲白天為65分貝。但是,凱達公司澆模車間工人每天工作均在8小時以上,其噪聲最大值為106分貝,最小值為91分貝;空氣機房白天發出的噪聲為87分貝,都大大超過國家標準。
(二)排放廢氣問題:凱達公司澆模車間生產所用原材料的物理、化學性能,一直不向原告提供,經原告聘請科技人員到生產現場取樣,作光譜定性分析,才檢驗出原材料主要成份是聚氯乙烯加入大量的磷苯二甲酸二辛酯增塑劑,加熱成型時放出惡臭氣體。36臺澆模機產生的廢氣,未加處理,向大氣排放,造成空氣污染。1984年1月,訴訟開始后,被告才將增塑劑成份的外文資料交與原告,經翻譯后證明該增塑劑屬脂肪酸類的發臭團。
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第六條規定:“一切企業、事業單位的選址、設計、建設和生產,都必須充分注意防止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在進行新建、改建和擴建工程時,必須提出對環境影響的報告書,經環境保護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審查批準后才能進行設計;其中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各項有害物質的排放必須遵守國家規定的標準。已經對環境造成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單位,應當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制定規劃,積極治理。”但是,被告在建廠、生產過程中,不僅沒有向環保部門提出環境影響報告書,申報生產原材料的化學成份,而且要求環保部門提出惡臭根源和科學數據,是完全沒有道理的。當原告依法向被告提出限期治理污染后,被告雖于1983年12月24日停機生產,但從1984年1月3日到13日又開機生產,繼續排污。被告的以上行為都是違法的。
據此,1984年7月14日,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第六條、第十六條和第三十二條的規定,判決:
一、被告對澆模車間的噪聲、惡臭,限于1984年10月31日前,按照國家規定標準全面治理。
二、被告對原告依法提出的限期治理污染的通知,不僅不采取有效措施,積極進行治理,而且繼續生產、排污。對這種違法行為,處以2萬港元的罰款,上繳國庫。
三、原告聘請有關科技人員,多次到被告工廠測試、勘驗所支出的費用人民幣810元,由被告負擔。
四、本案訴訟費1740港元,由被告負擔。
篇6
祁憶青1,李曉菊1,黃瓊濤2
(1.南京林業大學家具與工業設計學院,南京 210037;2.廣東省宜華木業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木家具制造過程中排放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已成為影響大氣環境的重要固定污染源。根據有機廢氣性質的不同,選擇適宜的治理技術對其進行有效的控制及治理已成為國內家具制造車間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針對木家具硝基漆涂飾車間VOC廢氣成分復雜、流量大、濃度低并伴有漆霧及粉塵等特征,系統地總結了近年來VOC的排放治理技術,在對各類技術的優缺點、適用范圍、應用情況、投入資金及運行費用等進行對比分析的基礎上,根據企業生產實際采用吸收技術對車間廢氣進行了凈化試驗分析,以期對家具企業VOC的排放治理在技術選擇上提供參考。
關鍵詞 :硝基漆;揮發性有機物(VOC);治理技術;對比分析
收稿日期:2014-11-30
修回日期:2015-01-09
基金項目: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資助項目(PAPD);廣東省宜華木業技術中心資助項目(YH-NL-20120104)。
作者簡介:祁憶青(1972-),女,副教授,長期從事家具工程質量管理與控制研究。E?mail: qiyiqing@njfu.edu.cn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簡稱VOC),指在常溫常壓下飽和蒸汽壓大于70 Pa、常壓下沸點在260 ℃以內的有機化合物[1]。其來源廣泛且種類繁多,許多 VOC物質對生物體具有毒性,會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產生直接危害。
近年來,隨著空氣污染的加重,國內外關于VOC排放的法律法規也越發嚴格,但由于治理費用高、行政監管所需的VOC排放標準缺失、企業對VOC 排放和控制的重視程度不足等各種因素,許多工廠VOC廢氣直接排入大氣,對環境質量造成嚴重傷害。木家具制造行業是VOC排放的工業固定源頭之一,其發展帶來的VOC廢氣污染也越發嚴重。在我國五大家具產業區之一的珠江三角洲地區,家具制造行業已成為該地區VOC的第一大固定污染排放源[2],因此,對其進行有效控制及治理已成為當務之急。由于木家具制造行業VOC排放主要來源于涂料中溶劑和輔料中有機成分的揮發[3],因此筆者以某美式家具硝基漆涂飾車間為例,在明確廢氣排放特征的基礎上,對VOC治理技術進行對比分析,并采用吸收法進行凈化試驗,以期為家具企業在VOC治理方面提供參考。
1木家具硝基漆涂飾車間VOC來源與排放特征
1.1VOC來源
木家具是由各種原輔材料經過加工制造而成的終端產品,其原材料主要有木材、人造板、油漆、膠黏劑、紡織面料、皮革等。其中,木材作為一種天然的可再生資源,雖本身會釋放多種醛類、萜烯類化合物,但基本不會對人體構成傷害[4];人造板、紡織面料及皮革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游離甲醛等有害物質殘留于產品內部,其釋放是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最長釋放期可達十幾年。木家具制造過程中使用的硝基類涂料(NC涂料)是典型的溶劑揮發性再溶涂料[5],依靠溶劑揮發形成連續漆膜,涂料中的溶劑在調漆、噴涂、干燥及設備清洗4個階段已基本揮發完畢,因此,木家具硝基漆涂飾車間VOC主要源于涂料中有機成分的揮發。
硝基漆又稱硝基纖維素漆、噴漆、蠟克,是以硝化棉為主要成膜物質的一類溶劑型涂料。其固體份由硝化棉、合成樹脂、增塑劑及顏料組成,約占液體硝基漆總質量的20%~35%;根據溶劑對硝化棉的溶解力,一般將揮發份分為真溶劑、助溶劑及稀釋劑,約占液體硝基漆總質量的65%~80%[6],其組分如圖1所示。盡管該漆固體份較低,但其黏度仍然較高,實際施工時,還需利用組分與硝基漆中揮發份一致的稀釋劑進行稀釋,在涂裝過程中由于溶劑揮發會產生大量的VOC。
1.2VOC排放特征
1.2.1成分復雜且具有多變性
由于硝基漆在實際施工時會使用品種和數量較多的輔助劑,不同廠家生產的硝基漆在成分配比上也存在差異,使得揮發的VOC成分復雜且具有多變性。如實際施工時與硝基漆專門配套的由酯、醇、苯、酮類等有機溶劑混合而成的稀釋劑天拿水,潮濕天氣施工時防止漆膜發白的防白水以及配合格麗斯著色劑使用的松香水等,各輔助劑的常見成分見表1。
1.2.2氣流量大、濃度偏低
木家具制造過程中為保證涂飾質量,涂飾車間多為全封閉或半封閉空間,且由于硝基漆揮發分含量高、涂飾工序復雜且相對集中,因此,在涂飾過程中大量溶劑揮發會使車間內的VOC濃度急劇升高。為確保人員健康和安全生產,車間內的換氣風速根據標準一般控制在0.38~0.67 m/s之間[7]。因此,涂飾車間排放的VOC廢氣流量雖然較大,但稀釋后的濃度也相應較低。王海林等[8]研究證實:家具制造、汽車制造、包裝印刷等重點VOC污染排放行業, 其總排放濃度(TVOC)一般均屬于中低水平。
1.2.3存在漆霧、粉塵等雜質
涂裝工藝的不同直接影響涂料的利用率和污染物的排放量,硝基漆可采用擦涂、刷涂、噴涂、淋涂、浸涂等涂裝工藝,但目前木家具行業中使用硝基漆時多采用噴涂法施工[9]。噴涂時涂料在高壓作用下霧化成微粒,但霧化的涂料并未全部到達待噴工件表面,剩余涂料顆粒會隨著氣流形成漆霧,同時,由于硝基漆固體含量低,需多次涂飾才能使漆膜達到所需厚度,施工繁復。
為保證后期漆膜的光亮、平滑,需根據涂飾工藝在漆膜表面進行磨光、拋光、整修等作業,砂磨時產生的膩子塵屑經吹掃會散逸于空氣中。因此,涂飾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漆霧及粉塵,它們顆粒微小、黏度大、易粘附在物體表面,會增大后期治理難度。某美式家具硝基漆涂裝工藝流程如表2所示。
2VOC排放治理技術
為解決VOC直接排放造成的大氣污染問題,許多物理、化學和生物治理技術得到了廣泛研究,這些技術可大致分為兩大類——回收技術和銷毀技術(圖2)[11]。回收技術是通過改變一定工藝過程的溫度、壓力等物理條件使VOC富集和分離,但采用此類方法并未使VOC得到最終治理,需對富集、分離出的VOC優先進行回收利用,對于無利用價值的采取進一步無害化處理。降解技術是通過化學或生物技術使VOC轉化為CO2、H2O以及HCl等無毒或毒性較小的無機物,VOC得以最終處理,但設備投資、運行及后期維護費用一般較高。
2.1吸附技術
吸附技術是利用有較大比表面積的固體吸附劑將廢氣中的VOC捕獲,從而使有害成分從氣體中分離出來,當吸附達到飽和后采用水蒸氣或熱風等作為脫附劑,將吸附劑表面的VOC脫附并加以回收。
吸附法是目前工業VOC治理的主流技術之一,其關鍵是吸附劑、吸附設備和工藝、再生介質、后處理工藝等。活性炭由于對有機物的吸附具有廣譜性,因此在治理大流量、低濃度、成分復雜的VOC廢氣時,常作為一級凈化工藝與其他工藝聯用,對有機廢氣進行富集和濃縮,如“吸附濃縮+催化燃燒”聯合處理技術,目前最為常見的工業用吸附劑以顆粒活性炭、蜂窩狀活性炭以及活性炭纖維為主。此外,由于分子篩在熱氣流再生時安全性能優于活性炭,當對低濃度有機廢氣進行吸附濃縮再生時,國外目前普遍采用疏水性分子篩取代活性炭[12]。
2.2吸收技術
吸收技術是利用有機物“相似相溶”原理,采用低揮發或不揮發的吸收劑與廢氣直接接觸而將VOC轉移到吸收液中,實現污染物的分離凈化[13]。
吸收過程按機制可分為物理吸收和化學吸收[14],吸收效果主要取決于吸收劑性能和吸收裝置的結構特征。吸收劑應具備較大的溶解度、對設備無腐蝕、揮發性低、無毒、化學性穩定、價格便宜且來源廣等特性[15],通常為液體類物質,主要為液體石油類物質、表面活性劑和水組成的混合液等。吸收裝置主要為噴淋塔、填充塔、各類洗滌器、氣泡塔、篩板塔等。
2.3冷凝技術
冷凝技術是利用氣態污染物具有不同的飽和蒸氣壓,通過降低溫度或加大壓力,使VOC冷凝成液滴而從氣體中分離出來,借助不同的冷凝溫度實現污染物的逐步分離。
冷凝法對有機物的沸點和揮發性提出了較為嚴格的要求,一般要求進料為沸點高、揮發性低的高濃度有機物[16]。冷凝效果主要取決于冷凝裝置的制冷級數和冷凝介質的選擇。冷凝介質主要為冷水、冷凍鹽水和液氮;冷凝裝置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級制冷系統組合而成,冷凝溫度一般按預冷、機械制冷、液氮制冷等步驟實現[17],制冷級數越多,回收率越高,耗能也愈大,在高濃度、單組分且有回收價值的VOC處理上具有很大優勢,在凈化廢氣的同時能實現回收利用。該工藝目前在國內外高濃度油氣回收方面應用比較普遍,其中,美國Edwards Engineering公司是冷凝法油氣回收裝置生產工藝的典型代表[18]。
2.4膜分離技術
膜分離技術利用不同氣體分子通過高分子膜的溶解擴散速度不同,在一定壓力下實現分離目的。膜兩側氣體的分壓差是膜分離的驅動力,可通過壓縮進氣或在膜滲透側用真空泵來實現,因此,膜分離過程常常與冷凝或壓縮過程集成。
膜分離技術目前正處于積極開發階段,其中,德國的GKSS公司、美國的MTR公司和日本的日東電工成功地實現了膜技術回收廢氣中VOC的工業化生產[19],但其主要工業治理對象為汽油蒸汽、乙烷、氯乙烯等單體,且治理的風量較小。膜分離的關鍵在于膜材料的選擇,目前以硅橡膠膜、中空纖維膜應用較多。常見VOC廢氣治理的膜分離工藝主要有蒸汽滲透、氣體膜分離和膜接觸器等[20]。
2.5燃燒治理技術
燃燒技術即利用VOC容易燃燒的性質,將其在足夠高的溫度、過量空氣、高溫湍流的條件下,燃燒生成CO2和H2O等,主要包括直接燃燒和催化燃燒。
2.5.1直接燃燒技術
直接燃燒技術根據熱量的回收方式,可分為直接焚燒法和蓄熱焚燒法。直接焚燒法即將有機廢氣加熱到一定溫度下(800 ℃左右),使其完全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等[21]。蓄熱焚燒法即將燃燒尾氣中的熱量蓄積,用于加熱待處理廢氣,節能效果明顯,此方法的去除效率可達99%以上,但燃燒不完全時容易產生氮氧化物,造成二次污染,該法適用于汽車、家電等烤漆行業高溫和高濃度的有機廢氣治理。
2.5.2催化燃燒技術
催化燃燒技術通過在燃燒系統中添加催化劑,使可燃性的VOC在催化劑表面發生非均相氧化反應,于300~500 ℃左右將VOC催化氧化分解為CO2和H2O等。催化燃燒較熱力焚燒溫度低,可以顯著降低設備運行費用,但當廢氣中含有能夠引起催化劑中毒的硫、鹵素有機化合物時,不宜采用催化燃燒法。
2.6光催化降解技術
光催化降解技術在特定電磁波的紫外光照射下,產生氧化力極強的自由基。當空氣旋流進入濾網,即進入光催化反應腔時,自由基與有機揮發氣體直接進行化學反應,將其氧化、分解為CO2和H2O等。
光催化的凈化速率取決于所使用的催化劑和光源的性能,目前使用的催化劑主要為TiO2光催化劑。紫外光光源對VOC的凈化效果最佳,如185,254,365 nm波長的紫外光,尤其在苯系物的凈化中,短波紫外光(如185,254 nm)更具優勢[22]。理論上,光催化氧化過程能夠將污染物徹底降解為CO2和H2O等無毒物質,但反應速率慢、光子效率低等缺點制約了其在實際中的應用。在對多組分VOC廢氣進行降解時,不完全的反應會產生醛、酮、酸和酯等中間產物,造成二次污染。
2.7生物降解技術
生物降解技術即將含VOC的廢氣經傳質過程(氣液接觸表面或生物膜)進入微生物懸液或生物膜中,在好氧條件下利用高效降解菌種將廢氣中的VOC降解為CO2和H2O等。
生物法凈化VOC廢氣的關鍵在于微生物的馴化及高效降解菌的培養。目前研究出的生物菌種對有機物的消化具有很強的專一性,只能處理包括醇類、醛類、酮類、酯類、單環芳烴以及氨和硫化氫等單組分且易生物降解的有機化合物,其對單一VOC去除能力的大小順序為:醇、醛、酮等含氧烴類>BTEX等單環芳香烴>鹵代烴,對單組分單環芳烴去除能力的大小順序為:甲苯>苯>乙苯或二甲苯>氯苯或二氯苯[11]。在處理混合組分的VOC時,由于各組分間存在的競爭和抑制作用會出現降解歧視現象,因此,生物法治理有機廢氣的普適性較差。
2.8等離子技術
等離子技術通過陡峭、脈沖窄的高壓電暈在常溫下產生大量的高能電子或高能電子激發產生O和·OH等活性粒子,各種活性粒子與VOC發生化學反應,破壞其分子中的C—C、CC或C—H等化學鍵[23],使碳氫化合物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低溫等離子技術治理混合有機廢氣時,由于分子量不同,將不同化學鍵打開需要的能量不同。當功率較低時,放電所產生的活性粒子能量不足,一些大分子物質只是被擊碎,形成一些小分子化合物,并沒有被徹底氧化,其對有機化合物的凈化效率較低。目前低溫等離子技術對混合有機廢氣進行治理時的作用機制研究不夠充分,主要應用于除臭、除異味等廢氣濃度很低的場合。
3VOC治理技術對比分析
由于不同治理技術針對VOC廢氣的成分、濃度、風量、溫濕度等特性,凈化效率和經濟性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對各VOC治理技術在凈化大流量、低濃度、成分復雜的VOC廢氣時的適用范圍、應用現狀、優缺點、投資及運行費用進行列表分析(表3)。
在上述治理技術中,就大流量、低濃度、成分復雜且存在漆霧及粉塵的有機廢氣而言,吸附技術存在吸附劑用量大、再生困難而導致運行費用升高等問題;吸收技術由于缺少理想吸收劑,凈化效率受到限制;冷凝技術在治理多組分且無回收價值的VOC時,成本高且無實際意義;生物降解技術對多組分VOC的治理尚停留于理論研究階段;催化燃燒需在較高的溫度下氧化,對多屬易燃易爆的VOC存在一定安全隱患且能耗較高;光催化和低溫等離子等新型有機廢氣治理技術對多組分VOC治理時,技術還不夠成熟,經濟性較吸附、吸收及催化燃燒等傳統技術低。
綜上所述,各VOC治理技術均有優劣,在確立有機廢氣治理方案時,還需根據企業自身現狀選擇適宜的治理技術。
4吸收法凈化硝基漆涂飾車間VOC案例
從某企業美式家具硝基漆涂飾車間的生產實際出發,利用既有親水基又有親油基的檸檬酸鈉表面活性劑[24]為吸收劑,對其涂裝A線11根排風管內的混合VOC廢氣進行治理。每根排風管道內廢氣質量濃度為230~550 mg/m3,流量在16 504~18 919 m3/h之間,產生的廢氣經車間內的水簾柜預處理后由排風管道排出,廢氣濕度較高,其組分主要包括乙酸仲丁酯、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甲苯、二甲苯、PMA、環己酮、癸烷及正十一烷等11種物質,其中,乙酸仲丁酯濃度最高,約占總量的40%~70%,甲苯和二甲苯的毒性最大。混合VOC廢氣在引風機作用下進入噴淋吸收塔,經洗滌和霧化兩級噴淋工藝處理后再通過活性炭進行吸附,其凈化工藝流程如下:
含漆霧和漆渣的混合VOC廢氣在離心風機的作用下由塔底進入噴淋吸收塔,吸收液自塔頂噴淋而下,廢氣依次經兩級噴淋后進入汽水分離層,得到干燥與進一步凈化;經噴淋吸收、汽水分離后較為潔凈的低濃度VOC廢氣由離心風機引入吸附塔,通過固定床進行吸附,最終達標排放。
每組噴淋由洗滌噴淋和霧化噴淋兩路組成。洗滌噴淋主要用于去除VOC廢氣中可溶性成分及漆霧、粉塵等,同時增加廢氣濕度,使氣液兩相接觸更為充分;霧化噴淋通過增大氣液兩相接觸面積,對VOC廢氣進行霧化吸收,從而達到降解目的。為提高凈化效率且避免霧化噴頭的堵塞,利用自動加藥泵經管道將霧化后的吸收液輸送至噴淋塔進行霧化噴淋,噴淋后吸收液回流入循環水池,可再次用于洗滌噴淋。飽和后的吸收液通過沉淀池沉降后,將固體形態的漆渣撈出外運處理,沉降后的循環水送入車間內各水洗式噴臺,實現循環利用。
采用吸附管采樣-熱脫附/氣相色譜法對噴淋塔和活性炭吸附塔進、出口的VOC廢氣濃度進行測定,當吸收劑濃度配比為5%檸檬酸鈉+0.5%聚乙二醇時,噴淋塔對TVOC的凈化效率達到76%左右,噴淋吸收后的廢氣經活性炭吸附后的濃度遠低于廣東省地方標準DB 44/814—2010[25]規定的排放限值,實現了車間廢氣的達標排放。
5展望
隨著高效霧化吸收裝置以及新型吸收劑,如檸檬酸鈉表面活性劑、環糊精、生物柴油等的發展,吸收技術在治理有機廢氣上的優勢得以凸顯。采用吸收法治理涂飾車間VOC廢氣,在實現廢氣達標排放的同時,能充分利用家具企業現有水簾柜等設備對漆霧中色漆、粉塵等顆粒物進行預處理,設備投資、運行費用相對較低,且對于多屬易燃易爆的VOC氣體而言,安全性高,但需對吸收飽和后的廢水作二次處理。
對涂裝VOC廢氣進行治理時,應進行綜合考慮,具體包括以下三方面:1)企業產品結構及涂飾車間有機廢氣排放特征,VOC廢氣的濃度、流量、溫濕度、顆粒物含量等氣體特性會直接影響治理技術的選擇;2)常見VOC治理技術的經濟技術性,如設備投資、運行與后期維護費用,方法的去除效率、設備運行的安全性等;3)企業的生產工藝及可用建設面積,利用現有的治理設備盡可能與企業的排污工藝協同,同時需考慮設備安裝時的占地面積。
傳統治理技術由于經濟性相對較高,且在國內已有許多應用實例,會在一段時間內作為主要治理技術繼續存在。隨著新材料和新技術的逐步應用,新型治理技術將更加成熟,但其投入一般較高,在中小企業較多的家具制造行業中受到限制。因此,高效率、低成本、低能耗的治理技術是下階段發展的重點。生物凈化技術作為一種低成本、安全、綠色的凈化工藝,具有很大發展空間,但由于在凈化多組分VOC廢氣時,菌種間的競爭和抑制作用會影響凈化效率,因此,對多組分VOC凈化菌種的培育成為目前研究的重點。
參考文獻
[1]趙由才. 環境工程化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537.
[2]余宇帆,盧清,鄭君瑜,等.珠江三角洲地區重點VOC排放行業的排放清單[J].中國環境科學,2011,31(2):195-201.
[3]羅超,蔡慧華,劉玲英.木質家具制造行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排放現狀研究[J].廣東化工,2012,39(5):347-350.
[4]龍玲,王金林.4種木材常溫下醛類和萜烯揮發物的釋放[J].木材工業,2007,21(3):14-17.
[5]許莉.硝基木器漆[J].中國涂料,1998(3):29-34.
[6]王愷.木材工業實用大全 涂飾卷[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8:44-45.
[7]陶偉民,徐忠國,金雪芳.GB 14444—2006 涂裝作業安全規程 噴漆室安全技術規定[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6.
[8]王海林,聶磊,李靖,等.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特征與評估分析[J].科學通報,2012,57(19):1739-1746.
[9]戴信友.家具涂料與涂裝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0:20.
[10]楊文緯.GB/T 1723—93涂料粘度測定法[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3.
[11]周學霞.強化生物滴濾塔處理二甲苯廢氣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2:1-3.
[12]Kolade M A,Kogelbauer A,Alpay E.Adsorptive reactor technology for VOC abatement[J].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2009,64(6):1167-1177.
[13]汪涵,郭桂悅,周玉瑩,等.揮發性有機廢氣治理技術的現狀與進展[J].化工進展,2009,28(10):1833-1841.
[14]劉戀.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微乳液增溶吸收治理VOCS[D].昆明:昆明理工大學,2009:3.
[15]刁春燕.BDO新型吸收劑治理有機廢氣的研究[D].福建:福州大學,2004:8.
[16]Nagata T,Tajima H,Yamasaki A,et al.An analysis of gas separation processes of HFC?134a from gaseous mixtures with nitrogen?Comparison of two types of gas separation methods,liquefaction and hydrate?based methods,in terms of the equilibrium recovery ratio[J].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2009,64(3):351-356.
[17]黃維秋,石莉,胡志倫,等.冷凝和吸附集成技術回收有機廢氣[J].化學工程,2012,40(6):13-17.
[18]曹東輝.冷凝法油氣回收裝置的研究及優化運行[D].青島:山東科技大學,2009:5.
[19]王志偉,耿春香,安慧.膜法回收有機蒸汽進展[J].環境科學與管理,2009,34(3):100-105.
[20]李睿.膜吸收凈化含苯廢氣及其傳質性能的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學,2009:1.
[21]戴宇.錳基催化劑上含氯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催化燃燒[D].上海:華東理工大學,2012:4.
[22]欒志強,郝鄭平,王喜芹.工業固定源VOCs治理技術分析評估[J].環境科學,2011,32(12):3476-3486.
[23]陳杰.吸附催化協同低溫等離子體降解有機廢氣[D].杭州:浙江大學,2011:4.
[24]陶德東,周騰騰.檸檬酸鈉水溶液對二甲苯廢氣吸收實驗研究[J].廣東化工,2013,40(4):52-53.
篇7
關鍵詞微生物生物洗滌過濾除臭系統惡臭氣體治理 硫化氫 氨氣
中圖分類號:P3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前言
飼料廠的烘干車間主要廢氣來源為烘干機在烘干飼料的過程中產生的廢氣,某飼料廠的飼料生產加工原料為干雞毛,烘干機每四個小時排氣一次,每次排氣時間約為15分鐘。這種廢氣具有溫度高、含粉塵大、刺激性味道大、擴散空間廣導致不易收集等特點。資料表明,硫化氫等惡臭氣體可經呼吸道吸入肺部,對人體非常危害大。因此必須對飼料廠的硫化氫等惡臭氣體進行治理,改善車間內及飼料廠外周邊環境。
飼料廠惡臭氣體特點及濃度
廣東某飼料廠的烘干車間現有2臺烘干機,主要生產原料為干雞毛,生產出來的飼料,主要用來養魚,故夏天為旺季,冬天為淡季。在夏天銷售旺季,2條生產線同時運行,惡臭氣體濃度較淡季高,且夏天溫度高,惡臭氣體擴散快。在7月份測量原排氣口的濃度(詳見表1),根據表1可知,飼料廠烘干車間的惡臭氣體已經超過國家規定的標準(詳見表2)。
表11#、2#烘干機主要廢氣成分及濃度
表2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
惡臭氣體的治理
除臭風量確定
根據飼料廠的烘干車間在烘干過程中的送風、通風要求,確定了1#、2#烘干機的最大排氣量均為5000m3/h,并經過測量排氣口溫度為65℃。考慮需對整個車間進行處理,設計一套20000m3/h Gelor型生物洗滌過濾裝置治理本項目。
惡臭氣體治理方案簡述
根據對飼料廠的烘干車間進行考察,飼料廠原氣體排放系統只是對烘干機出爐處加集氣罩,未對空間進行收集,且對氣體未進行任何處理,直接高空排放,且經過對氣體排放口溫度測量,氣體溫度高達65℃。車間無任何送風系統。惡臭氣體具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車間大門敞開,窗戶破舊,惡臭氣體擴散在整個廠區,并對附近居民造成了極大困擾。
根據對飼料廠的烘干車間進行實地考察,本設計方案思路為:
(1)更換原破舊窗戶,防止惡臭氣體未經處理就擴散至車間外;
(2)在原3米寬大門上方安裝風幕機,防止惡臭氣體經大門擴散至車間外,并不會影響車間正常工作;
(3)在車間安裝4臺冷氣機,對車間進行送風;
(4)在車間四周布置氣體收集管路;
(5)在惡臭氣體處理前進行除塵、降溫處理;
(6)采用生物洗滌過濾系統對惡臭氣體治理,并高空排放,排放管道高度為15mm,設在整套處理系統前,設三通閥,經生物洗滌過濾系統處理后,將排放管道接至排放管道,在系統故障檢修的緊急情況下,也可直接排放。
工藝流程及說明
圖1工藝流程圖
首先對飼料廠內烘干車間的惡臭氣體通風送風系統進行改造,改造后的收集管路系統連接至抽風主管,接至變頻風機,然后進入三通閥,三通閥一端連接15m排放管道(不僅可達到排放的效果,亦可起到事故應急的效果),一端進入旋風除塵器,去除飼料廠車間內的大量粉塵后,再送入表冷器進行降溫,最后再送入生物洗滌過濾裝置,將惡臭氣體中的硫化氫、氨氣等徹底去除,達標排放。
工藝原理
采用高效生物洗滌過濾塔,有利于生物附著和生長的復合生物填料和微生物菌種,使微生物在生物濾塔中適宜的環境條件下,在復合生物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利用廢氣中的無機和有機物作為碳源和能源,通過降解惡臭物質維持其生命活動,并將惡臭物質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水、礦物質等無臭物,達到凈化惡臭氣體的目的。
Gelor型生物洗滌過濾凈化系統降解惡臭氣體過程主要經過以下幾個階段: 氣液轉化階段:廢氣中的惡臭物質溶于水,由氣相轉移到液相; 液固擴散階段:亦即生物吸附、吸收階段,轉移到液相的惡臭物質在濃度差的推動下擴散到生物相,被其中的微生物所捕獲、吸附,吸收;由液相轉移到生物相; 生物降解階段: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對惡臭物質進行氧化分解和同化作用,惡臭物質作為能源和營養物質參與微生物的代謝過程,被轉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從而達到異味凈化的目的。
設計參數
表3生物洗滌過濾系統設計參數
表41#、2#烘干機治理后廢氣成分及濃度
治理效果
經過對該飼料廠的通風、送風系統改造,并安裝1套Gelor型生物洗滌過濾除臭系統后,整個車間及其周圍環境得到極大改善,車間內臭味較以前小很多,飼料廠周邊環境得到極大改善,再無附件居民投訴現象。
本裝置從2012年開始正式投入運行,正常運行3個多月后,對排風管道進行監測,連續測量3天,具體數據詳見表4,對比表2《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處理后的氣體完全達到二級標準。
結語
對于飼料廠這種惡臭氣體,在采取合理有效的氣體收集系統及送風系統基礎上,并經過除塵加降溫預處理后,送入Gelor型生物洗滌過濾除臭系統,完全能滿足飼料廠的除臭要求。Gelor型生物洗滌過濾除臭系統具有運行成本低、系統自動化程度高,正常運行無需人工維護、使用壽命長、處理效率高、不會產生二次污染等特點。
參考文獻
朱天樂主編.室內空氣污染控制.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01.21.
篇8
【關鍵詞】輸煤系統;煤塵;綜合治理
火力發電廠投產后,為確保輸煤系統各車間空氣中的含塵濃度符合國家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的規定,保障輸煤系統運行人員在勞動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輸煤系統的煤塵治理方案必須合理并有效實施。對火力發電廠輸煤系統的煤塵綜合治理,經過二十多年的探討和實踐,從制定出NDGJ93-89《火力發電廠輸煤系統煤塵治理設計暫行規定》開始,到現在已著手修訂該規定已經有了不少經驗和成績。但是,許多電廠輸煤系統的煤塵綜合治理情況并不令人滿意,需要從多方面進行改善。
1.輸煤系統煤塵治理現狀
目前,國內大多數火力發電廠的輸煤系統煤塵綜合治理主要是事后治理,所謂事后治理是指只重視已積煤塵的清掃而輕視煤塵起因的防治。
據調查,國內大多數火力發電廠的輸煤系統的清掃方式大體可分以下三種:全系統采用水力清掃;全系統采用水力清掃加真空清掃;全系統采用真空清掃加人工清掃。根據對全國50多個大、中型火力發電廠的調查情況表明:80%以上的電廠推薦水力清掃,12%以上的電廠推薦水力與真空清掃相結合,只有少部分電廠推薦采用真空清掃。從二十多年的電廠實踐來看,雖然出現了氣力清掃,但相比之下,水力清掃還是深受電廠的歡迎,是電廠輸煤系統煤塵清掃的主流方式。
全國多數電廠的運行現狀表明,輸煤系統的煤塵綜合治理情況并不令人滿意,輸煤系統煤塵產生的原因較多,是一個綜合因素,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原煤干燥(表面水分低);轉運點設備(落煤管、導料槽、鎖氣器等)密封不嚴;帶式輸送機運行異常(跑偏、上下波動等);帶式輸送機清掃器(頭部和回空段)運行異常;除塵設備不可靠等。在對貴州安順、習水等電廠運行狀況的實地調查基礎之上,結合這幾年的實踐和認識,提出一套綜合的治理方案,以改善目前許多電廠輸煤系統的煤塵綜合治理現狀。
2.煤塵綜合治理方案簡介
輸煤系統煤塵綜合治理主要是指輸煤系統煤塵的預防與治理兩部分,關鍵是預防,之后才是治理,先防后治、防治結合才能從根本上把輸煤系統的煤塵綜合治理搞好。本方案在仔細分析輸煤系統煤塵產生原因的基礎上,提出一套較完善的解決辦法。
2.1 原煤加濕
原煤加濕是針對表面水分較低的原煤進行噴霧加濕,從而有限制地提高其表面水分,以達到防止煤塵飛揚的目的,其具體方法為:沿輸煤系統帶式輸送機全程設置噴霧管路系統,特別是在導料槽處增設較密集的噴霧裝置(噴霧除塵系統布置簡圖附后)。原煤加濕的水量按既要達到防塵,又要避免對輸煤、制粉系統和鍋爐效率造成不利影響。經驗表面:當原煤的表面水分保持在8%~10%時,煤塵便基本得到控制。
2.2 設備密封
設備密封是指轉運站內各連接設備之間的密封,主要是指落煤管與落煤管之間、落煤管與鎖氣器之間、鎖氣器與導料槽之間、導料槽與帶式輸送機之間的密封。上述各連接設備之間必須加填料密封,避免直接連接。此外,本方案重點推薦在輸煤系統中采用新型設計的導料槽,并在有條件的導料槽上加緩沖擴容器,該導料槽和緩沖擴容器的主要特點是能使煤塵在導料槽內“自生自滅”,從而避免煤塵從導料槽的前端或后端溢出。
2.3 帶式輸送機的調整
帶式輸送機的跑偏和上下波動也是產生煤塵的原因之一,跑偏不僅容易使物料撒落,而且使物料出現“篩糠”現象,而膠帶的上下波動則使煤塵容易直接從膠帶上“彈”起。因此,克服帶式輸送機的跑偏和上下波動也是防止煤塵產生的重要工作,其具體措施為:更換徑向跳動較大的上下托輥;校正頭尾滾筒中心的平行度;核實膠帶接頭處的接頭狀況;在導料槽上部設置煤流調節擋板或煤流緩沖滾筒;設置強力糾偏調心托輥等。
2.4 帶式輸送機清掃器的設置
帶式輸送機清掃器(頭部和回空段)的清掃效果直接關系到煤塵產生的多少,當清掃效果較好時,則殘留在膠帶上煤塵較少,反之則較多,在設計中應當選用合適的清掃器。
2.5 清掃托輥的設置
膠帶的工作表面經頭部清掃器清掃后并非就能徹底干凈,因此有必要在靠近頭部滾筒的回空段設置數組清掃托輥以清掃殘留在膠帶上工作面上的煤塵。
2.6 除塵設備的改進
對輸煤系統的除塵設備而言,多數電廠都存在除塵設備運行不理想的情況,究其原因來看,主要有以下三種:一是運行維護不當;其次是系統設計不合理;第三是設備本身的質量問題。對于后兩項,只有進行設計完善和設備改造。
2.7 煤倉間的煤塵的清掃
煤倉間的煤塵清掃一般采用水力清掃或真空清掃,其中,水力清掃仍然是主要手段。水力清掃的主要方法為:在煤倉間內先橫向布置排水坡度,以便將沖洗水匯集到煤倉間的一側(一般匯集到靠鍋爐框架一側),然后在沿煤倉間的長度方向上(一般靠煤倉間外側)進行縱向布置排水明槽或排水母管。為防止煤泥在母管或明槽內沉積,可沿線設置激流噴嘴。最后,沖洗水經排水管排入設在地面的積水坑內,并由設在積水坑內的排污泵排入沉煤池進行處理。
2.8 汽車卸煤溝的煤塵治理
許多電廠的汽車卸煤溝在汽車卸煤時煤塵飛揚嚴重,為切實防止煤塵飛揚,需在汽車卸煤裝置的進車和出車兩側設置高效噴霧抑塵系統,該高效噴霧抑塵系統主要包括泵站、管路、高效噴嘴、電磁閥等設施。當自卸汽車進入卸煤裝置進行卸煤作業時,噴霧系統自動啟動進行噴霧抑塵,當自卸汽車離開卸煤裝置后的一定時間,噴霧系統自動停止噴霧作業。
2.9 煤塵的水力清掃方案及沖洗水處理
水力清掃系統是指在輸煤系統的各轉運站、棧橋、碎煤機室、煤倉間等處設置單獨的沖洗母管,并每隔20m左右引出一路支管,支管管徑為Dg20-Dg25,其端部設置一組電動(或手動)棧橋沖洗器。當系統中的各轉運站和棧橋需要清掃時,使用沖洗器對積塵部位進行水沖洗。
篇9
關鍵詞:熔鋁爐;煙氣治理 ;袋式除塵器
一、袋式除塵器的工作原理
含塵氣體由導流管進入各單元室,在導流裝置的作用下,大顆粒粉塵分離后直接進入灰斗,其余粉塵隨氣流均勻進入各倉室過濾區,過濾后的潔凈氣體透過濾袋經上箱體,提升閥、排風管排出。隨著過濾工況的進行,當濾袋表面積塵達到一定厚度時,由清灰控制裝置(差壓或定時,手動控制)按設定程序關閉提升閥。控制當前單元離線,并打開電磁脈沖閥噴吹,抖落濾袋上的粉塵。落入灰斗中粉塵由卸灰閥排出后,利用輸灰系統送出。
濾袋噴吹每個倉室輪流進行,每個倉室輪約5分鐘,10個倉室輪流一次約50分鐘,噴吹這個倉室,這個倉室關閉,煙氣不再進入這個倉室,以防止吹下來的煙塵二次飛揚。每個倉室一排一排的噴吹,第一排吹后,間隔一段時間后再吹第二排,以此類推。
當倉室清灰完成時,PLC發出信號,卸灰閥開始排灰,同時啟動振動電機,當排灰達到設定時間時,PLC發出信號,卸灰閥停止排灰,同時關閉振動電機,卸灰閥與振動電機連鎖。
二、袋式除塵器在熔鋁爐中的應用
1)、項目概況
我公司為甘肅某鋁廠6臺40T燃氣鋁混合爐配備袋式除塵器。本項目按6臺40T鋁混合爐,5臺工作1臺備用設計。
2)、設計依據及原則
設計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
《工企業設計衛生標準》 (TJ36-90);
《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 (GBJ19-87);
《袋式除塵器技術要求及驗收規范》 (JB/T8471-96);
《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GB50205-86);
廠方提供的工藝參數及相關資料:
鋁混合爐數量:6套。
熔爐使用:5臺同時使用,人工與機械進料。
設計原則:
系統配套設備設計及選型遵循“技術先進、經濟實用”的原則;
設計合理、實用、先進、具有運行平穩、低能耗、占地面積小;
設計要做到投資省,運行費用低;
3)、設計范圍及設計目標
3.1)、設計范圍
3.1.1)、煙氣處理工藝設計;
3.1.2)、煙氣處理系統設備(含除塵裝置、離心風機)。
3.2)、設計目標
3.2.1)、捕 集 率: ≥90%(目測廠房上空不見煙塵)
3.2.2)、排放濃度: ≤50mg/Nm3
4)、除塵裝置設計方案
4.1)、設計規模
入除塵裝置的溫度
4.2)、工藝使用說明
鋁混合爐除塵裝置由吸塵罩、煙道、電動閥門、除塵器、風機、煙囪及電氣控制等組成。鋁混合爐產生的煙氣與粉塵被吸塵罩收集后,經調節碟閥、進風管進入長袋低壓脈沖袋式除塵器,粉塵被阻留在濾袋外,袋式除塵器收集的粉塵經卸灰閥、進入貯灰倉回收利用。
5)、系統設計
5.1)、處理風量
5.1.1)、煙氣處理風量:150000m3/h
5.1.2)、煙氣溫度: 原始煙氣溫度900℃左右,除塵器入口煙氣溫度
5.1.3)、管道風速:≥17m/s。
5.2)、煙氣溫度控制
爐的煙氣溫度在950℃左右,為了保護濾袋并延長其使用壽命,進入除塵器的煙氣溫度不得超過200℃,因此在吸風口附近和除塵器前的煙氣通道上各設置一測溫點,測溫點之間裝有野風閥,用熱電偶快速測量煙氣溫度。當溫度超過240℃時,野風閥自動開啟,管道內混入冷風,從而達到控制煙氣溫度的目的,當溫度控制在180℃以下時,野風閥自動關閉。
5.3)、煙氣捕集部分
在不影響工藝及工人操作的前提下,盡量罩住爐門及各個揚塵點。當除塵器工作時,罩內產生負壓,而且高溫煙氣又具有一定的上升力,依靠吸力及上升力使產生的粉塵及煙氣不斷的被吸入罩內進入除塵器。為了能根據工藝需要,調節各吸塵罩的抽風量,在各吸塵點設有調節閥門。可人工控制吸塵罩的抽風量。吸塵罩的特點:
a)冶煉全過程捕集,捕集率高。
b)除塵裝置工藝短流程化,系統阻力低,操作簡單,維護方便
c) 煙氣溫度波動不會出現高溫或低溫現象,不燒布袋,不易結露。
5.4)、除塵部分
5.4.1)、主要特點
低壓脈沖袋式除塵器是一種高效袋式除塵器,是一種高效、經濟可靠、處理能力大、使用方便的除塵設備。適用于冶金、礦山、林業、化工、建材、電力、輕工、機械等行業的塵氣凈化與回收。其主要特點如下:
5.4.1.1)、可靠、實用
無論是用于煙塵凈化還是產品收集,該除塵器具有最高的使用可靠性,維護工作和維護費用大大降低,提高了整個系統的經濟性,防腐保溫效果好、耐用、抗磨損。
5.4.1.2)、節能
可以凈化含塵濃度為1000g/m3,只要單級系統除塵同樣實現了99.99%以上的高效率。單級系統使系統獲得最低的阻力損失和漏風率,能耗更低、更安全,意味著能節省更多的工作空間。
5.4.1.3)、重視氣流的組織形式
除塵器本體結構阻力不能忽略,均勻的氣流組織形式能顯著改善這種不利影響.均勻的氣流減少了對設備局部區域的沖刷,而這種沖刷是濾袋壽命短及設備磨損的重要因素。
5.4.1.4)、先進的控制技術
以PLC控制清灰,功能齊全,自動化程度高。
6)、除塵器主要技術參數
6.1)處理煙氣量: 150000 m3/h
6.2)總過濾面積: 3300 m2
6.3)正常運行時過濾風速: 0.81 m/min
6.4)離線清灰時過濾風速: 0.9 m/min
6.5)煙氣溫度: 200~240℃
6.6)設備阻力: ≤1400Pa
6.7)出口排放濃度: 50mg/Nm3
6.8)清灰方式: 離線脈沖清灰
6.9)濾袋數量: 1000條
6.10)濾袋規格: φ160×6000mm
6.11)濾袋材質: FMS針刺氈,耐溫240℃
6.12)電磁脈沖閥數量: 100個
6.13)電磁脈沖閥規格: 3″
6.14)壓縮空氣壓力: 0.4~0.6 MPa
6.15)提升閥氣缸數量: 10個
6.16)提升閥氣缸規格: 180×500mm
6.17)排灰閥: 300×300mm(電機功率:1.1kw)
6.18)排灰閥: 300×300mm(數量:10個)
6.19)振打電機功率: 0.75kw
6.20)振打電機數量: 10個
6.21)布置形式: 雙列布置
7)、除塵器介紹:
7.1)、 脈沖除塵器由濾袋裝置,導流裝置,脈沖清灰裝置,排灰系統,控制系統,箱體,濾袋保護系統等部分組成。
7.2)、該設備按雙列布置,每列設5個倉室,以縮短除塵器長度,便于布置,每個倉室設一個灰斗,詳見附圖。
7.3)、濾袋裝置
由濾袋和濾袋框架組成。濾袋靠縫在口袋上的彈性漲圈固定在花板上,其密封性好,拆裝方便,濾袋框架被支撐在花版上,不另設壓緊裝置,使結構大為簡化,使安裝和更換濾袋更加方便。濾袋為φ160×6000mm,標準規格,材質采用FMS針刺氈,耐溫240℃,濾袋使用壽命保證18個月。每個倉室有110條濾袋,設11排、10列。
7.4)、導流裝置
采用國際上先進的進風方式,設計了獨特的煙氣分配裝置,目的在于合理分配含塵氣體,并可對大直徑顆粒進行分離,避免含塵氣體沖涮濾袋,進一步提高整個除塵裝置的效率,提高濾袋使用壽命。
7.5)、脈沖清灰裝置
由電磁脈沖閥,氣包,噴吹管組,支架,提升閥,壓縮空氣系統等組成。在每排濾袋上部設有一個壓縮空氣噴嘴管和一個電磁脈沖閥。電磁脈沖閥直徑為3″,每個倉室10個,共100個。
壓縮空氣系統由供氣管路,氣動三連件,調壓閥,油水分離器等組成。需向除塵器提供兩種壓力的壓縮空氣,反吹用的壓縮空氣:壓力為0.15-0.25MPa。廠區管網來的壓縮空氣需經油水分離器凈化,調壓閥減壓后,再進入氣包。提升閥用的壓縮空氣:壓力為0.4-0.6MPa。需經過氣動三連件后,再進入氣缸。
7.6)、排灰系統
由振打電機,手動插板閥,密封捅灰門等組成。灰頭的錐角設為65°,確保灰塵具有好的流動性。手動插板閥用于卸灰閥維修更換時使用。振打電機,密封捅灰門主要解決排灰口粉塵搭橋問題。
篇10
1、提高環境準入,強化源頭管理(責任單位:監督科)
(1)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項目建設。我區嚴格禁止新建火電、鋼鐵、建材、焦化、有色、化工等廢氣高排放企業,不得增加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禁止新建20蒸噸/小時以下燃煤、重油、渣油鍋爐及直接燃用生物質鍋爐。
(2)提高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類項目建設要求。新建儲油庫、加油站和新配置的油罐車,必須同步配備油氣回收裝置,應在安裝油氣回收系統后才能投入使用;新、改、擴建項目排放揮發性有機物的車間有機廢氣應安裝廢氣回收/凈化裝置,收集率應大于90%。
2、加大落后產能淘汰力度(責任單位:污控科、監察大隊)
淘汰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類行業落后產能。取締汽車維修等修理行業的露天噴涂作業,淘汰無溶劑回收設施的干洗設備;禁止生產、銷售、使用有害物質含量、揮發性有機物含量超過200克/升的室內裝修裝飾用涂料和超過700克/升的溶劑型木器家具涂料;淘汰其它揮發性有機物污染嚴重、開展揮發性有機物削減。
3、加強城市能源清潔利用(責任單位:污控科、監察大隊)
加強“高污染燃料禁燃區”鞏固提高工作,確保高污染燃料禁燃區面積覆蓋率達100%。禁燃區內禁止燃燒原(散)煤、洗選煤、蜂窩煤、焦炭、木炭、煤矸石、煤泥、煤焦油、重油、渣油等燃料,禁止燃燒各種可燃廢物和直接燃用生物質燃料,以及污染物含量超過國家規定限值的柴油、煤油、人工煤氣等高污染燃料;已建成的使用高污染燃料的各類設施限期拆除或改造成使用管道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管道煤氣、電或其他清潔能源。
4、加大顆粒物污染防治力度(責任單位:監察大隊)
加強揚塵控制,深化面源污染管理。嚴格控制建筑施工工地、拆遷工地、地鐵建設工地和市政道路施工工地的揚塵污染,加強施工揚塵環境監理和執法檢查。加強現場執法檢查,增加檢查頻次,加大處罰力度。推進堆場揚塵綜合治理,強化企業露天料堆場、工業廢物堆場等的無組織排放控制,減少顆粒物的無組織排放量。對長期堆放的廢棄物,應采取覆綠、鋪裝、硬化、定期噴灑抑塵劑或穩定劑等措施。
5、嚴格控制揮發性有機物排放(責任單位:監察大隊)
(1)推進餐飲業油煙污染治理,嚴格新建飲食服務經營場所的環保審批;推廣使用管道煤氣、天然氣、電等清潔能源;飲食服務經營場所要全面安裝高效油煙凈化設施,定期清洗維護油煙凈化裝置,保證油煙凈化裝置正常運行,嚴禁擅自拆卸、停運設施,禁止向人行通道、河道、地下排水管網排放油煙。強化無油煙凈化設施露天燒烤的環境監管。
(2)控制儲油庫、加油站和油罐車油氣污染排放。開展油氣污染排放情況調查,摸清有關儲油庫、加油站和油罐車的數量、規模、位置、污染治理情況等基礎信息。配合市局督促相關單位加大加油站、儲油庫和油罐車油氣回收治理改造力度,2013年底前全面完成油氣回收治理工作,并確保達標運行。新建、改建、擴建的加油站、儲油庫必須同步配套油氣回收裝置,并通過環保驗收。已建成項目未配套油氣回收裝置的,必須完成配套設施建設。年銷售汽油量大于8000噸的加油站應安裝油氣排放在線監測系統和油氣排放處理裝置,年銷售汽油量大于5000噸的加油站應預留在線監測系統對接口。儲油庫進行高效密封浮頂罐改造,或安裝頂空聯通置換油氣回收裝置;油罐車安裝卸油、裝油油氣回收系統;加油站安裝卸油、加油油氣回收系統。
6、推進環境監管能力建設(責任單位:監測站、監察大隊)
(1)加大大氣污染應急能力建設。嚴格空氣監測質量管理,加強對監測設備的維護和巡檢,保障監測設備穩定運行。建立大氣污染區域聯防聯控運行機制,形成部門聯動、上下聯控的大氣污染防控體系。
(2)提升大氣環境監管能力。建設和更新區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系統,實現環境空氣質量監測自動化。實時向市局上報最新的環境質量狀況,按國家空氣質量新標準空氣質量監測結果,積極開展PM2.5成因分析和防控措施研究。提高環境執法水平,加大督查監管力度,加強對重點項目的督查和指導,提高企業環境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