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科學技術前景范文
時間:2023-10-09 17:10: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計算機科學技術前景,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現在計算機已經運用于各行各業(工業、農業、文化教育、衛生保健、服務行業、社會公用事業等),走進萬千普通人的家中,更為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首先,計算機將會推動社會生產力以更快的速度發展。當下計算機時代中,信息便是最重要的元素,通過對互聯網和計算機,將會加快信息技術發展,人們傳遞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對于信息的了解也會越來越多,因此對信息的有效性和及時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此同時,信息技術發展不僅會拖動和其相關茶葉的法陣與進步(如電子技術和生物技術),還會對新能源、新技術的發展和開發有一定的影響和幫助,促進科技是人類社會第一生產力的地位也愈加明顯突出。而信息對于個人來說,通過網絡與計算機,人類的勞動方式和工作方式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人類可足不出戶的完成各項學習任務和工作,讓人們節省出更多的時間去做其他事情,在各方面均會得到一定的解放,如行動或者思想。在將來社會中,計算機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作用也將越來越大,越來越貼近人們的生活,計算機也會越來越小型化,智能化。未來我們將可以通過計算機做許多事。
勢
展望未來,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展又將是一片生機,前景廣闊.計算機學家、數學家等科學家們的執著追求和不懈努力,將會使他們在21世紀的計算機發展史上譜寫出更加燦爛輝煌的新篇章。
1.生物計算機
生物家算計在1994年11月美國的異位博士便提出,其以DNA堿基序列作為信息編碼載體,使用當代分子生物技術,食管內使用控制酶,使得DNA堿基對序列發生變化和反映,從而實現數據的運算。阿曼德在雜志《科學》上公布了DNA計算機理論,引發全世界各個方面的學者關注。過去的半個世紀內,計算機意義幾乎和物理芯片一樣,但是阿德勒提出DNA計算機,不僅拓寬人類對計算機的了解,而且計算機也不再是簡單的物理性質的操作,還增添了粘貼、復制、剪切、插入等方式。就在2013年的3月,英國生物信息研究院的科學家們將莎士比亞的154首十四行詩的mp3文件和相關數碼照片編入了DNA序列,儲存密度達到了驚人的每克2.2PB(1PB=1024TB)。這條消息引爆了人們對信息存儲概念的認識大轉變?;贒NA的存儲技術誕生以及得以實現,給人們對生物計算機的構想以堅定的信念。
2.量子計算機
量子計算機是指處于量子狀態下的原子,將其作為CPU和內存,使用原子量子特性進而對信息進行處理。因為原子具有在同一個時間點,可以未出不同位置之間奇妙的特性,使用0和1表示處于量子位的原子,而處于量子位的原子可以同時使用0和1中間的值進行表示,所以不管從處理的角度還是從數據存儲的角度,量子位能力,量子位能力是晶體管電子位的2倍。有人這樣比喻:一個老鼠在繞過一只貓的時候,根據經典物理學理論,若是從左邊過,那么便不能從右邊過,左右兩側只可以選擇一個方向,然而若是根據量子物理學理論,老鼠.可以同時從貓的左右兩邊繞過。
3.光子計算機
光子計算機和傳統芯片計算機比較可以看出,光計算機可以使用光速來提到電子進行存儲和運算等工作:其將會以不同的波長來表示不同數據,并以大量的棱鏡、透鏡以及反射鏡將數據從芯片之間進行傳遞。研制出的光計算機攝像在20世紀50年代后期便已經被提出。在1986年,貝爾實驗室的戴維•米勒研究出小型光開關,為同實驗室的艾倫•黃研制光處理器提供了必備元件。1990年1月,黃的實驗室開始用光計算機工作。從采用的元器件看,光計算機有全光學型和光電混合型。1990年貝爾實驗室研制成功的那臺機器就采用了混合型結構。相比之下,全光學型計算機可以達到更高的運算速度。但是,若是想將光計算機研制成功,則需要開發出可用一條光控制另一條光的光學“晶體管”。而現在光學“晶體管”體積較大,且較為笨拙,若是實用現代的“晶體管”制作出的光子計算機,其體積將和汽車一樣大。所以在短期內使用光子計算機,比較遙遠。
4.模糊計算機
有些詞語的意思完全相反,例如好和壞、黑和白、美和丑、瘦和胖、暗和明等等,即使他們意思相反,但他們之間沒有明確的界限進行邠,類似這些沒有明確的規定的界限食物及表達形式,則將其成為模糊概念。所以科學家設計出模糊計算機的制造,此種計算機不僅具有普通計算機的功能,而且還可以和人一樣,用腦思考、對話、判斷和學習等等,此種計算機便是第六代計算機的發展趨勢和方向。在1984年,日本是第一個提出制造模糊計算機的國家,同時因其非邏輯、不規則函數作為制作的基礎,并進行設計、研制成功模糊集成電路,從而使得當時的計算機體積有明顯的下降。若是想要成功的研制出具有人腦功能的模糊計算機,則需要將大量的學科進行整合和開發,如大腦生理學、電子學、心理學、語言學等等。相關研究資料顯示,此種具有人腦功能的模糊計算機將在2000年之后研制出,但是一旦研制成功出此種計算機,將對對社會及人類各方面生活有非常重大的影響。
結語
篇2
關鍵詞:軟件技術;現狀;問題;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TP30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599?。?012) 19-0000-02
自20世紀中期,計算機技術由軍事領域逐步擴展到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并迅速發展起來,可以說,時至今日,人類現代生活幾乎離不開計算機技術。從廣度上看,計算機技術已經滲透到國民經濟和百姓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并且融入每個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從深度來看,計算機早已不僅僅是一種計算工具,作為人腦智力的擴充和延伸,在數據通信、經濟管理、工農業生產、工程設計、醫療診斷以及文化教育等各項事業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軟件技術作為信息技術的核心,是指計算機系統執行某項任務所需的程序、數據及文檔的集合。隨著計算機應用需求的日益增長、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計算機硬件環境的升級換代,網絡技術應用的快速發展,軟件產業發展成為知識生產型、先導性、戰略性的新興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也成為世界各國競爭的焦點之一。近年來,軟件產業也逐漸成長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加快了我國信息化建設進程。
1 計算機軟件技術發展現狀
(1)國外軟件技術發展現狀。在目前全球軟件產業發展領域,美國無疑是發展最為成熟的,近年來,印度、中國軟件產業的發展也比較迅速。世界各國對計算機軟件技術發展都十分重視,并出臺了一系列國家級別的軟件開發的政策,并投資了相應的人力物力。大多數國家把開發重點優先放在了對基礎軟件的研發以及計算機軟件開發方法上。當前備受國際關注的IT前沿技術與關鍵技術主要有:大規模網絡體系;高端計算(虛擬計算、網格計算、云計算、泛在計算);系統芯片(集成芯片);軟件工程;知識處理(海量數據庫和數據挖掘);高效系統;高可靠軟件和系統;移動和無線通信;開放源碼;面向服務的體系結構等。(2)國內軟件技術發展現狀。我國軟件產業自上世紀70年代中期起步,隨著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發展,我國軟件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現在己發展成為國家戰略性先導產業。2000年中國軟件產業規模達到5834億元,到2009年達到9513億元 ,2010年超過1萬億元。在全國范圍內初步形成了北京、上海、江蘇、杭州、濟南等l1個國家軟件產業基地。我國軟件產業在規模高速增長的同時,產業結構不斷完善,逐步形成了軟件科研和技術、基礎軟件和應用軟件、軟件應用、軟件人才培養全面覆蓋、產業鏈配置相對齊全、完整的產業結構體系。目前,我國軟件產業發展正處于良性發展階段,軟件產業的規模、效益和出口額不斷擴大,軟件產品結構和層次不斷優化,從業人員素質和水平不斷提升。
2 我國計算機軟件技術發展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在政策層面,我國對軟件技術與產業發展給予了有力的指導和扶植,經過有關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國軟件技術與產業規模有了長足的進步,但面對全球軟件產業的迅速發展和日趨激烈的競爭態勢,挑戰依然嚴峻,目前,我國軟件技術發展存在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1)軟件人才結構性矛盾突出。目前,我國軟件業從業人員大多為從事基礎程序開發、軟件技術支持等方面的基礎性技術人員,而對于軟件技術研發具有引領作用的高層次科研人才卻極為稀缺,這成為嚴重制約我國軟件業發展的“瓶頸”。此外,人才培養模式與企業市場實際需求之間存在偏差,在國際化的競爭背景下,我國熟悉軟件行業應用和國際經營的高端復合型人才缺乏,影響了軟件產業規模和層次的提升。(2)軟件產業核心技術缺乏。目前,我國軟件技術整體的技術研發水平和研究實力,特別是自主創新能力非常薄弱。這導致我國軟件產業在全球軟件產業鏈中處于中下游環節,所生產的產品層次和品質處于市場的最低端,核心技術缺乏,甚至在一些關鍵性、前沿性、戰略性軟件領域還處于空白狀態。另一方面,我國有不少軟件生產企業依然是小作坊式的經營和運作,未引入現代企業機制,重復的進行一些附加值低、經濟效益差,市場前景不看好的工作。此外,核心技術的缺乏不僅不利于國產軟件產業的健康和長遠發展,同時也對國家信息安全構成一定的隱患。(3)軟件產業產品體系不合理。我國軟件產業發展自起步以來,雖然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我國軟件產業發展結構不合理,缺乏龍頭企業,軟件產業國際影響力和品牌知名度有待進一步提高。同時,我國軟件企業發展缺乏長遠規化,只著眼于眼前低層次的發展,開發的產品缺乏國際市場競爭力。此外,我國軟件產業和企業規模受限,雖發展迅速但未形成以產品研發為中心,以專業化服務體系為支撐的現展模式。(4)軟件產業發展環境有待優化。多年來,在國內一直存在著“重硬件、輕軟件”的片面觀點,對軟件業發展的重視程度和投入程度明顯不足。同時在國內軟件業發展中,低價傾銷、惡性競爭、軟件盜版等現象層出不窮,對知識產權保護的漠視,導致企業在軟件業的技術開發方面,投入不足,長期以往便形成惡性循環,軟件產業的技術研發能力止步不前,目前,我國軟件開發產品尚未形成多領域、多元化發展的格局。此外,我國支持軟件產業基礎技術研發、海外市場拓展、投融資等方面服務機制存在缺陷,不利于自主知識產權的軟件技術、產品的研發及產業化,制約了軟件產業的國際化進程。
3 計算機軟件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
(1)網絡化趨勢。網絡化是信息時代的基本特征,軟件產業的發展也由“以機器為中心”向“以網絡為中心”的變革。隨著泛在網、物聯網的發展及“云計算”、“移動計算”等技術的成熟,軟件網絡化成為新趨勢,網絡化軟件產品分發迅速、使用便捷、收費靈活、防盜版等特點正改變著軟件的模式。(2)服務化趨勢。軟件服務化的一種主流模式就是元計算,它是指在高層系統軟件控制下各種服務器形成一個具有計算數據處理能力的服務“環境”,被看作是下一代Internet技術發展的目標,推進了軟件系統的發展趨勢開始從集中的主機環境轉變為客戶網絡結構。在此趨勢下,軟件服務所提供給客戶的體驗成為市場競爭的關鍵性因素。(3)智能化趨勢。嵌入式系統的方興未艾為軟件產業智能化發展帶來巨大機會。隨之智能化的研發和應用,提高了資源配置效率,提高了信息系統的自適能力,擴大了意識思維的領域。多媒體、數字化等信息技術促進了計算機網、通信網和電視網日趨融合,也推進了軟件開發語言高級化、發工集成化的發展。(4)開放化趨勢。開放化的主要表現是軟件產品標準化和軟件源代碼開放。開放源代碼軟件,降低了軟件技術和知識產權壁壘,為打破操作系統領域的壟斷創造了條件。Linux就是一個開放式的操作系統,具有代碼開放、分布式開發環境的特點。以開放源代碼軟件為基礎發展軟件產業是推動我國軟件產業開放化的重要途徑。(5)融合化趨勢。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將推動應用軟件需求的增長,傳統意義上的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等“硬裝備”轉化為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的“軟裝備”的核心技術,促進了軟件產業與其他產業之間的融合不斷深化。軟件企業適應市場需要不斷拓展并升級其產品領域、推進產業鏈和集群式發展,以形成行業競爭的新優勢。
參考文獻:
[1]王超.國內軟件技術及產業發展的現狀和趨勢評析[J].科技咨詢導報,20007(8):3.
[2]梅宏,劉擐哲.互聯網時代的軟件技術:現狀與趨勢[J].科學通報,2010(13):1214—1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