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技發展的利與弊范文

時間:2023-11-20 17:54:3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現代科技發展的利與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現代科技發展的利與弊

篇1

現代科技發展迅速。“千里眼”,“順風耳”已出現了。日行萬里已不是幻想。可是在這似乎美好的表面下,卻隱藏著一個巨大的隱患:環境污染。

電的發現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發現。電視、電腦、手機、吸塵器等等一系列現代工具已經代替了手。很受人們歡迎。可是,它們需要電來發動,電煤所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碳,是極不利于人體的。

一次性筷子,看上去很衛生。可是這些一次性筷子是砍伐樹木所制造的。一棵成長二十年的大樹僅能制成6000雙至8000一次性筷子。我們一年就要吃掉1000萬箱一次性筷子。

汽車、飛機等一系列的交通工具。大大方便了人們。但汽車所排放出來的尾氣,會污染環境;飄向天空,會形成酸雨;被人體所吸進會有生命危險......

現在的環境已經被極度污染,從現在開始,從我做起。讓我們大家一起來保護、愛護環境

篇2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優點缺點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7-0060-02

機械基礎課是所有工科學生、尤其是機械類專業學生的重要技術基礎課程,同時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通過對這門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掌握各種傳動、機構、構件、零件等機器中最基本單元體的構造和工作原理,從而為設計制造各種機器打下良好的基礎。機械基礎課程采用多媒體教學法,可以使教學內容形象化、動態化,在教學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傳統教學的不足之處

機械基礎的傳統教學方法主要是教師以板書講授為主,并輔以掛圖、模型等,較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教師必須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完成規定的教學內容,沒有足夠的時間乃至容易忽視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學生在學的過程中,主要通過聽覺刺激接受信息,視覺刺激少,對枯燥的知識缺乏學習熱情,處于被動接受狀態,阻礙了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和創新思維的發展,教學效果不明顯。另一方面,現在知識更新快,教科書版本更換快,教師經常需要依照新書寫教案,同時需要查閱大量資料。此外,上課時,還需要書寫大量的板書,教師工作強度大,有損于健康。

隨著社會發展與科技的進步,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現代科技發展對人才培養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多媒體教學,多媒體因其具有圖、文、聲并茂以及播放視頻等特點,對教學產生積極的影響。為教師在某些教學環節上提供了理想的教學環境,同時它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具有重要作用。那么,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在哪里?

二 多媒體教學中的優勢

1.多媒體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一旦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就能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教師依靠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工具,通常只能聽其聲而不能觀其行。機械基礎這門課內容如各種機械傳動,各種機構的教學,要求有動態演示。因此,利用多媒體教學,既滿足了教學要求,也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學習第七章鉸鏈四桿機構時,用多媒體進行動畫演示剪切板、汽車窗雨刷、縫紉機腳踏板的工作過程,給學生講解曲柄搖桿機構的工作原理;演示慣性篩、天平、汽車車門啟閉機構來講解雙曲柄機構的工作原理;演示電風扇的搖頭機構來講解雙搖桿機構的工作原理。通過這樣的動畫演示就能讓學生很容易學懂鉸鏈四桿機構的三種基本類型,并且掌握它們的工作原理,比教師單獨在教室里板書講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激發了學時的學習興趣。又如在講解緒論一章中,講到機器與機構概念時,將單缸內燃機工作過程以動畫形式演示給學生,由表及里、層層深入直接演示內部結構和各部分之間的聯系及運動關系,既讓學生理解了機器和機構的概念,又使他們掌握了機器與機構之間的區別與聯系;換一種方式使學生既掌握了重點又理解了難點,同時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2.多媒體教學感性、直觀,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理解透徹

機械基礎的教學原則就是要理論聯系實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會遇到一些語言難以表達清楚的概念、原理、工作過程等。多媒體教學恰恰做到了把原本抽象復雜的語言用動畫形式展現出來,提高了教學的直觀性,生動性,學生也容易理解、掌握所學內容。如在機械基礎第九章間歇機構教學中,學生對棘輪機構、槽輪機構的構造都不熟悉,單單用板書講授,學生很難理解其構造和工作原理。相反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把這些機構的構造和工作過程生動形象地演示給學生看,也可直接演示出不同類型的應用特點,讓學生對所學內容一目了然,提高了教學效果。

3.多媒體教學可以提高學習和教學效率

多媒體課件將教學提綱、教學重點、講授內容等預先進行編排,節省了教師板書、繪圖的時間,平時需要一節課完成的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可以節省些時間,這樣教師就有更多的時間,多舉實例,深入淺出,啟發引導,把教學重點、難點講清講透,同時也增加了單位時間內的授課信息量。如在講解第七章曲柄搖桿機構的急回特性時,雖然其原理很簡單,但如果在黑板上手工繪圖,就會占用很多時間,用計算機放映圖片,這樣可節約很多時間,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傳授更多的知識,增加課堂信息量,而且圖形還可以放大和縮小,把每一個細微部分清楚地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在掌握重點、理解難點的基礎上,獲取了更多的知識。因此,在時間的把握和教學效果上,多媒體優于傳統教學。

此外,多媒體課件取材廣泛,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既可以完善自己的課件,又可以及時了解學科的新進展,和一些交叉學科的相關理論,把學科領域最前沿的知識介紹給學生,使學生及時了解新技術、新動態。

三 多媒體教學中的不足之處

雖然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相比,具有諸多優點,但從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反饋來看,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要正確認識并及時地發現在教學實踐中及時出現的問題,才能發揮多媒體巨大的優勢,使多媒體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1.課件制作不能體現教學重點和難點

多媒體教學優勢的發揮不能脫離教學內容,更不能脫離學生實際。機械基礎課程中有些內容用多媒體教學不能讓學生掌握其知識重點或者難點,故教師在備課時要認真鉆研教材,針對教學內容選擇最好的教學方法。如在講解第九章變速機構中的倍增速變速機構時,用多媒體讓學生觀看、了解倍增速機構的圖片還遠遠不夠,學生并不能真正理解該機構如何倍增速,因此,教師必須用黑板、粉筆一步一步進行推導、演算,才能從計算過程和計算結果中讓學生發現、理解、掌握倍增速機構的工作特點。

2.多媒體教學環境影響教學效果

為了讓學生看清投影屏幕,多媒體教室光線必須暗些,但學生長時間處在較暗的環境中,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不利于教師隨時觀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因此教師在上課時不要全堂課都用投影儀,要經常通過板書強調重點,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適當地使用課堂提問來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

3.多媒體教學要注意講課的節奏,不宜過快

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時,速度往往偏快,學生來不及反應并記筆記。職業學校學生基礎相對較差,教師若講解速度過快,學生思路一旦跟不上,就會不知所措,最后放棄學習后面的知識。如此惡性循環,就會影響學生學習該門課程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在講課時一定要注意節奏,適當停頓,對一些重點、難點知識反復講解,讓學生有反思和接受的過程,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不要只追求教學進度上的快速、完整,要從實際出發,先因人施教,再因材施教。

四 處理好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之間的關系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論是利用多媒體教學,還是利用傳統教學手段,其目的都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獲得好的教學效果,使學生容易掌握知識的重、難點,因此兩種教學手段沒有主次之分,只是教師在教授具體課程時,應當根據不同的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具體情況采取合適的教學手段,相輔相成,交叉互補,以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五 結束語

實踐證明,多媒體教學可以通過動畫、視頻、聲音等手段生動有效地講解機械基礎課程,增大課堂信息量,形象地描述了機械基礎里各種傳動、機構、構件的特點及工作原理,減少了傳統教學板書所造成的時間浪費,以及掛圖、模型等給教師搬運帶來的不便。但在多媒體教學中,要注意揚長避短,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田麗慧.淺談多媒體教學的特點、功能與類型[J].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2)

[2]于華.機械基礎教學與多媒體應用的利與弊[J].職業,2010(6):99

[3]王永富.機械制圖課程中多媒體教學的利與弊[J].科教文匯,2011(1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