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資源的來源范文
時間:2024-01-03 17:40: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教學資源的來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Eric Babolat今年才38歲,是Babolat公司的第五任繼承人。他的家族企業Babolat公司總部設在法國。Eric的祖父曾經營樂器弦,并在1877年創立了全法國第一家腸線企業。從那個時候起,babolat公司注定在天然腸線領域有著絕對的市場統治力,大部分選手都會選擇使用。Babolat公司在球弦方面有這樣的要求,不與任何球員簽訂廣告合同,并且只會把球弦免費贈送給為數不多的球星(桑普拉斯是其中很少的一位可以免費享有球弦的球員)。在球弦領域的巨大成功也使得他們想進軍球拍領域有了一個很好的鋪墊。大約在14年前,他的父親Pierre Babolat決定開始制造球拍。
那個時候球網球市場處于低潮期,球拍生產又幾乎被Head、Prince、Wilson三家大型制造商壟斷,Wilson是這個行業的領頭羊,差不多占有30%的市場份額,它可以進入大型賣場,比如沃爾瑪,但是其他品牌卻被拒絕進入,大多數人認為Pierre Babolat肯定是瘋了。Babolat會告訴你他們成功的秘訣就是他們專利的Woofer技術,它可以讓球在弦上停留更久的時間,從而給予了像蹦床一樣的彈力。另外他們用清晰和與眾不同的簡單線條裝飾球拍,每款球拍的外形都十分亮麗。
從2000年babolat在美國出售Pure Drive系列球拍開始到2006年銷售額達到了一億一千七百萬美金再到擁有16%的網球市場分額。在短短的幾年里,Eric Babolat在做一件事情,讓有前途的年輕選手盡可能早地使用babolat球拍,隨著排名上升,他們就越有可能一直使用你們的球拍。接下來,業余選手也會注意到他們所喜愛的運動員使用的球拍,并且通常購買與之相應的業余版本的球拍(職業選手的球拍很少在商店里面零售,通常都是定制自己球拍)。如果你打網球,或者甚至只是看職業比賽,你肯定注意到了Babolat現象。他們的拍子無處不在――當地的網球場、身邊的朋友、各項職業比賽賽場,大批的網球運動員開始使用它。請注意,babolat公司的成功已經成為哈佛商學院的典型教學案例。
Babolat Aeropro銷售神話
讓我們先聽另外一位職業球員的故事。你知道關于布雷克和Dunlop的事嗎?幾年前,布雷克開始使用鄧祿普球拍,最終還與其簽訂了合同。但是在2004年布雷克頸部受傷、父親去世,還患上了帶狀孢疹,這使他半邊臉癱瘓、視力模糊,這時鄧祿普公司也無情地拋棄了他。接下來的幾年,布雷克的狀態恢復,Prince也隨之與他簽下了一紙協約。可問題來了,布雷克使用Prince球拍并不順手,甚至坊間有傳言他仍舊使用鄧祿普的拍子,只是刷上漆讓它看上去很像Prince的球拍。最終在2007年,他再次成為Dunlop公司的簽約選手。
這則故事的寓意是:當一個運動員發現一件他真正喜歡的“武器”,他并不會輕易改變,甚至別人用百萬金錢來吸引他,也是沒有用的。對于球拍制造商來說,還有另外一個寓意:越早地讓有前途的年輕運動員使用你的球拍,隨著他們排名上升,他們就越有可能一直使用你們的球拍。
當今網壇,22歲的納達爾是男子網壇的強烈的旋風。他以敏捷的步伐和強烈的上旋球,以及強勢的大力擊球成為職業網壇的一個標志性人物,他也是可以在球場上真正與費德勒“對話”的選手之一。納達爾的成功影響了很多少年球手,也影響到了無數喜歡他的球迷,他們的視線轉移到了Babolat Aeropro――納達爾使用的球拍。不久前,Babolat公司與納達爾簽訂了一份為期十年價值數百萬美金的合同,這也讓他獲得了網壇價值最高的球拍贊助。當然,babolat公司從這筆天價合同中收益更多,到2007年8月,Babolat Aeropro這款球拍提前18個月完成預定的銷售額,創造了一項銷售神話。
納達爾并不是Babolat公司從小挖掘的選手,但是恰恰是這項計劃的受益者,為什么這么說?因為納達爾的偶像不是別人,正是最早使用Babolat球拍的人卡洛斯?莫亞。這很讓人驚訝,的確,babolat公司做到了。
Babolat的造星計劃
1999年,babolat公司開始拓展美國市場,在此之前,唯一一名使用Babolat球拍的職業球員是西班牙人莫亞,他擁有帥氣的外表,是一個神氣活現的家伙。 一天Pierre Babolat(Eric的父親,1998年死于一場飛機失事,當時他正在看完美網公開賽返回法國的航班上。Pierre想看莫亞使用Babolat的球拍贏得98年法網冠軍,但卻在公司掀起一場網球風暴前遺憾去世。)的助理Luca Appino與自己的美國朋友Benhabiles閑聊,Benhabiles是一位網球教練,同時也在Prince任職,談話過程中自然就聊起了自己17歲的學員羅迪克,那時基本沒有人聽說過安迪的名字。Benhabiles自己也承認對安迪的了解并不多,那一年他在兩項青少年大滿貫賽事的首輪即遭淘汰,Volkl是唯一愿意給他提供球拍的廠商,但是他卻選擇了Babolat,羅迪克和babolat公司在1999年都是幸運的,這項偉大的合作僅僅因為他的教練Benhabiles和Appino私交很好,天啊。
一年以后,一切都變了。羅迪克奪得了四項主要的男子比賽中的三項冠軍頭銜,并且直接升上青少年排名第一的寶座。其他的球友開始注意他,尤其是他強大的發球。有些人立即給在法國的Babolat公司打去電話,詢問是否可以得到“安迪的球拍”。曾在羅迪克9歲到14歲期間,指導過他的教練里克?馬奇說:“是不是他擁有了什么魔法,我認為人們一定很想去試試安迪的掃帚。”
沒過多久Babolat公司就開始做一些之前很少做的事情:與羅迪克簽署關于球拍的協議,并付給他美金。羅迪克的經紀人Meyerson與Babolat公司在2000年商定了一個六位數的合同。不久,羅迪克轉為職業選手,2003年又簽了一個數目更大的合同,正好那年他拿到了美網公開賽的冠軍。合同規定,每年付給羅迪克一百萬美金。現在,羅迪克已經是網球界炙手可熱的明星,羅迪克是美國人。如果你想在美國賣球拍,你需要一個美國的本土大明星。
隨后Babolat公司準備進軍網球鞋市場,這一決定很快得到了羅迪克的支持,他愿意穿上公司的球鞋參加比賽,雙方很快簽訂了相關協定。現今,如果你去美國任何一個Babolat的展示柜臺,你都會看到關于羅迪克和他的球拍、球鞋的廣告。
雖然羅迪克近年沒有取得令球迷滿意的成績,但對于Babolat公司來說,他始終是一個重要的球星,因為他有一把重要的球拍,叫做Pure Drive Roddick,這把拍子也讓他贏得了世人的尊敬。
BABOLAT
AERO PRO DRIVE(納達爾使用)
拍面:100平方英寸
拍筐厚度:22 -26 毫米
拍長:27 -27.5 英寸
重量:300 克±7 克
平衡點:320 毫米
線形:16×19
拍柄:1、2、3、4號柄
BABOLAT
PURE DRIVE RODDICK+(羅迪克使用)
拍面:100 平方英寸
拍筐厚度:23 -26 毫米
拍長:27 -27.5 英寸
重量:315 克±7 克
平衡點:315 毫米±7 毫米
線形:16×19
拍柄:1、2、3、4號柄
BABOLAT(巴博拉特)大記事:
1998年,使用BABOLAT球拍的西班牙選手莫亞(Moya)奪得法網冠軍,并于次年(1999)年獲世界排名第一。
1999年ATP排名前50位的選手中就有37位在使用BABOLAT使用BABOLAT球拍的網線,還有約75%的職業選手長期固定使用BABOLAT網線。這里包括了桑普拉斯、卡費爾尼科夫、科里亞、里奧斯等球星。
1999年歐洲公開賽,冠軍尼古拉斯正是使用BABOLAT網拍。
1999年ATP年終排名前10位選手中就有8位是使用BABOLAT線。
2000年4月ATP排名前二十名的選手中,至少有15位使用BABOLA球線。
2000年,世界排名前十名選手所用的線中只有兩種品牌,一個是BABOLAT,一個是YY,其中選手中有9人使用的是BABOLAT網線。
2001年,科里亞在ATP上排名第九。
2002年3月17日,漢圖切娃取得太平洋人壽保險網球公開賽女子單打冠軍,登上WTA世界排名第15位。
2003年8月18日,羅迪克獲得ATP男子單打世界排名第一,他一直使用的是Babolat Pure Drive Team+球拍,Ballistic Polymono和VS Touch 1.30線。
2003年8月18日,克里斯特爾斯獲得WTA女子單打世界排名第一,她使用的是Babolat Pure Drive Team球拍和VS Touch 1.30線。
2003年,網球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男女單打世界排名第一的選手(羅迪克和克里斯特爾斯)同時使用同一個品牌的球拍和線,BABOLAT為之驕傲。
2003年9月,羅迪克獲得2003年美國網球公開賽男子單打冠軍;同年克里斯特爾斯獲得美國網球公開賽單打亞軍。
2005年,納達爾(Rafael Nadal) 在法國網球公開賽獲得男子單打冠軍。
篇2
世紀之初,語文課程標準新鮮出爐,其全新的語文教育思想、教學理念令人耳目一新,且不說課本的編排體系,也不說課文的選擇,單是課文后面的“研討與練習”,就使我們心情為之一振,不見了煩雜的語法修辭訓練,也不見了孤立的語言品味,代之的是從整體上的把握、深入淺出的理解、個性化的品味、創造性的欣賞,從而使“練習”更符合語文學習的規律。我認為我們要用好用足“讀一讀,寫一寫”,使之成為字詞教學的活水。“讀一讀,寫一寫”看似簡單:無非是將課文中的生、難字羅列出來,要求學生讀、寫。有老師心里就嘀咕:過去我們不也這樣做嗎?注音、解釋、讀上幾遍不就完了嗎?其實不然,這“讀一讀,寫一寫”中還真大有文章可做。
我們可以把“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分成三個層次的練習來做。
首先,是基礎性的練習,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注音、解釋”的工作。這個練習,主要是在小學的基礎上,擴大學生的詞匯。因此,作為老師,首先要對小學階段要求掌握的詞匯有所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在每篇課文中挑選若干個詞語去做這項工作。我們沒必要也不可能讓學生去對“讀一讀,寫一寫”中的每一個詞語都去“注音、解釋”,因為這其中一些詞語是學生已有所接觸的,再說大部分課文后的“讀一讀,寫一寫”所羅列的詞語少則十幾個,多則二十幾個,全都寫,對學生也是個負擔。所以,我們做“注音、解釋”只能有選擇地做。
另一個基礎性練習就是對“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進行分類。我們常說學生的作文詞語貧乏,那是因為積累不夠。
現在我們做的這個分類工作,主要是建立一個類似于“詞語庫”這樣的東西。在布置學生做這項分類練習之前,先要建立起一個較為合理的分類。經查,七年級(上冊)的“讀一讀,寫一寫”中所列詞語均為名詞,動詞,形容詞,所以,我們可將所有詞語分為四大類:寫人的,寫事的,寫物的,寫景的。當然,我們也可以根據學生的水平不同,亦可在四大類基礎上再細分,如寫人的里面可分為寫外貌的,寫神態的,寫動作的,寫心理的等等,不一而足。我們認為,能夠正確分類是能正確使用的前提,而要正確分類的基礎則是正確理解。
其次,是延伸性訓練,即在“讀一讀,寫一寫”中所列詞語(當然不是全部,因為有的詞語并不符合此項訓練的要求)的基礎上,進行所謂的“找詞”練習,具體做法是,挑選三兩個詞,以其中的某個語素為詞頭或詞尾找三五個類似的詞。如第二課《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有“訓誡”一詞,即要求學生以“訓”為詞頭組詞,即可組成“訓斥”“訓練”“訓誨”等詞,通過這種方法,我們量,又可感受近義詞之間的差別,一舉兩得。
篇3
一、單項選擇題
1.以下有關化學反響的表達正確的選項是:(
)
A.?室溫下,Na在空氣中反響生成Na2O2?????B.?室溫下,Al與4.0mol﹒L-1NaOH溶液反響生成NaAlO2
C.?室溫下,Cu與稀硫酸反響放出H2氣體?????D.?室溫下,Fe與濃H2SO4反響生成FeSO4
2.鹽是一類常見的物質,以下物質通過一定反響可直接形成鹽的是〔
〕
①金屬單質 ②堿性氧化物
③非金屬單質
④酸性氧化物
⑤酸
⑥堿
A.?①②③?????????????????????????????????B.?①④⑥?????????????????????????????????C.?②⑤⑥?????????????????????????????????D.?全部
3.如下圖,其中X、Y、Z、R、E分別是氧化鐵、稀硫酸、氫氧化鋇溶液、碳酸鈉溶液、二氧化碳中的一種。圖中短線相連的物質間均能相互發生反響,X和R反響有氣泡出現,那么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
)
A.?X是稀硫酸
B.?X和Z反響無明顯現象
C.?R與E反響產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D.?E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Y
4.以下對應實驗現象的反響方程式正確的選項是
(
)
A.?切開的金屬Na暴露在空氣中,光亮外表逐漸變暗:2Na+O2=Na2O2
B.?Na2CO3溶液中逐滴參加鹽酸,開始時無氣泡產生:Na2CO3+HCl=NaCl+NaHCO3
C.?Na2O2在潮濕的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后,變成白色黏稠物:2Na2O2+2CO2=2Na2CO3+O2
D.?向NaHCO3溶液中參加過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現白色沉淀:2HCO3-+Ca2++2OH-=CaCO3+C
O32?
+2H2O
5.聚合硫酸鐵[
Fe(OH)SO4]n易溶于水,能用作凈水劑(絮凝劑),可由綠礬(FeSO47H2O)和KClO3在水溶液中反響得到。以下說法錯誤的選項是〔
〕
A.?KClO3在反響中作氧化劑
B.?每生成
1
mol
[
Fe(OH)SO4]n
轉移1mol電子
C.?將綠礬水溶液久置于空氣中,滴加幾滴
KSCN
溶液,溶液變血紅色
D.?聚合硫酸鐵可在水中形成氫氧化鐵膠體,故能用作凈水劑
6.用潔凈的鉑絲蘸取某種無色溶液,在無色火焰上灼燒,火焰呈黃色,說明該溶液中(
)
A.?只有Na+????????B.?可能有Na+
,
可能有K+????????C.?一定有K+????????D.?一定有Na+
,
也可能有K+
7.證明某溶液中只含Fe2+而不含Fe3+的實驗方法是〔
〕
A.?只滴加KSCN溶液?????????????????????????????????????????B.?先滴加KSCN溶液,不顯紅色,再滴加氯水后顯紅色
C.?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顯紅色??????D.?滴加NaOH溶液,產生白色沉淀
8.“胃舒平〞是一種治療胃酸過多的藥物,是一種常見的兩性物質,其主要成分為〔
〕
A.?Na2O2??????????????????????????????B.?Al2O3??????????????????????????????C.?NaHCO3??????????????????????????????D.?Al(OH)3
9.甲、乙、丙、丁四種物質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種元素,它們之間具有如下轉化關系:甲
丁
乙
?甲丁
丙。以下有關物質的推斷錯誤的選項是〔
〕
A.?假設甲為Cl2
,
那么丁可能是鐵
B.?假設甲為鐵,那么丁可能是硝酸
C.?假設甲為AlCl3溶液,那么丁可能是氨水
D.?假設甲為NaOH,那么丁可能是CO2
10.甲、乙兩燒瓶中各盛有100mL
5mol·L-1的鹽酸和氫氧化鉀溶液;向兩燒瓶中分別參加等質量的鋁粉,反響結束測得生成的氣體體積甲∶乙=2∶3〔相同狀況〕,那么參加鋁粉的質量為〔
〕
A.?2.7g????????????????????????????????????B.?3.6g????????????????????????????????????C.?5.4g????????????????????????????????????D.?6.75g
11.以下圖像中的曲線〔縱坐標為沉淀或氣體的量,橫坐標為參加物質的量〕,其中錯誤的選項是〔
〕
A.?圖A表示向含H+、Mg2+、Al3+、NH4+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產生沉淀量的關系曲線
B.?圖B表示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直至過量產生沉淀量的關系曲線
C.?圖C表示向NaOH和Na2CO3的混合液中滴加鹽酸產生CO2氣體的關系曲線
D.?圖D表示向明礬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產生沉淀量的關系曲線
12.密閉容器中裝有1mol
NaHCO3和0.8mol
Na2O2
,
加熱充分反響后,容器內殘留的固體是(
)
A.?0.8molNa2CO3和0.6molNaOH?????????????????????????B.?0.5molNa2CO3和1molNaOH
C.?0.8molNa2CO3和1molNaOH????????????????????????????D.?1molNa2CO3和0.6molNaOH
13.向一定量的Fe、FeO、Fe3O4的混合物中參加100mL2mol/L的鹽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mL〔標準狀況〕的氣體,所得溶液中參加KSCN溶液無血紅色出現。假設用足量的CO在高溫下復原相同質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鐵的質量是〔
〕
A.?11.2g??????????????????????????????????B.?5.6g??????????????????????????????????C.?2.8g??????????????????????????????????D.?無法計算
14.以下表達正確的選項是(
)
①氧化鋁是一種比擬好的耐火材料,可用來制造耐火坩堝
②氧化鐵常用于制作紅色油漆和涂料
③碳酸氫鈉俗名小蘇打,可用于制作發酵粉和治療胃酸過多的藥物
④過氧化鈉比氧化鈉穩定,兩種氧化物均可作潛艇中的供氧劑
⑤焰色反響表達的是某些金屬元素的物理性質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
15.以下關于鈉的化合物的表達錯誤的選項是〔
〕
A.?熱穩定性:
Na2CO3>NaHCO3
B.?Na2O
與
Na2O2
都能和水反響生成堿,它們都是堿性氧化物
C.?碳酸氫鈉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
D.?Na2O2
中陰、陽離子的個數比為1:2
16.向Mg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參加NaOH溶液。以下圖象中,能正確表示上述反響的是〔橫坐標表示參加NaOH的體積,縱坐標表示生成沉淀的質量〕〔
〕
A.??????????????????B.??????????????????C.??????????????????D.
二、綜合題
17.
〔1〕如圖進行實驗,將a溶液逐漸參加盛b溶液的試管中,寫出試管中觀察到的現象及對應的離子方程式。
a
b
試管中現象
離子方程式
Na2CO3
稀鹽酸
________
________
稀鹽酸
Na2CO3
________
________
〔2〕工業上利用NaIO3和NaHSO3反響來制取單質I2。配平以下化學方程式并用單線橋法表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
________NaIO3+________NaHSO3=________I2+________Na2SO4+________H2SO4+________H2O
〔3〕ClO2常用于水的凈化,工業上可用Cl2氧化NaClO2溶液制取
ClO2?
。寫出該反響的離子方程式,并用雙線橋法表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________。
18.固體化合物
X
由
3
種元素組成。某學習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
請答復:
〔1〕由現象
1
得出化合物
X
含有________元素(填元素符號),X
的化學式________。
〔2〕固體混合物
Y
的成分________(填化學式)。
〔3〕實驗室常將氨氣(NH3)通過紅熱的黑色固體化合物
Z
制備氮氣,該反響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當有28克氮氣生成時轉移的電子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mol。
19.固體化合物X由3種元素組成。某學習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
請答復:
〔1〕由現象1得出化合物X含有________元素(填元素符號)。
〔2〕固體混合物Y的成分________(填化學式)。
〔3〕X的化學式________?。
〔4〕x與濃鹽酸反響產生黃綠色氣體,固體完全溶解,得到藍色溶液,該反響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
20.磁性材料
A
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某研究小組按如圖流程探究其組成:
〔1〕A
的化學式為________。
〔2〕化合物
A
能與稀硫酸反響,生成一種淡黃色不溶物和一種氣體〔標況下的密度為
1.518
g·L-1〕。該氣體分子的電子式為________,寫出該反響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
〔3〕寫出
FG
反響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4〕設計實驗方案探究溶液
G
中的主要微粒〔不考慮
H2O、H+、K+、I-〕:________。
答案解析局部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
B
【解析】A.
室溫下,鈉在空氣中與氧氣反響生成氧化鈉,在加熱時生成過氧化鈉,A不符合題意;
B.
室溫下,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響生成偏鋁酸鈉和氫氣,B符合題意;
C.
室溫下,銅與濃硝酸反響生成硝酸銅、二氧化氮和水,C不符合題意;
D.
室溫下,鐵與濃硫酸發生鈍化反響,即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將鐵氧化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不會生成硫酸亞鐵,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A.4Na+O2=2Na2O;
B.
2Al+2H2O+2NaOH=2NaAlO2+3H2。
;
C.Cu與稀硫酸不反響;
D.室溫下,Fe與濃H2SO4發生鈍化,阻止反響進一步進行。
2.【答案】
D
【解析】①金屬單質與非金屬單質可生成鹽,如Na與Cl2反響可生成氯化鈉,①符合題意;
②堿性氧化物與酸性氧化物、酸都可能生成鹽,如Na2O與CO2反響生成碳酸鈉,氧化鈉與鹽酸反響生成氯化鈉,②符合題意;
③非金屬單質與金屬單質可生成鹽,如Na與Cl2反響可生成氯化鈉,③符合題意;
④酸性氧化物與堿性氧化物、堿、某些鹽反響都可能生成鹽,如二氧化碳與氧化鈉、氫氧化鈉、碳酸鈉溶液都能反響生成鹽,④符合題意;
⑤酸與金屬、堿性氧化物、堿、某些鹽反響,都可能生成鹽,如鹽酸與鈉、氧化鈉、氫氧化鈉、碳酸鈉都能反響生成鹽,⑤符合題意;
⑥堿與酸反響可以生成鹽,如鹽酸與氫氧化鈉反響生成氯化鈉,⑥符合題意;
綜合以上分析,①②③④⑤⑥都可通過一定的反響生成鹽,
故答案為:D。
金屬單質與酸或某些鹽溶液反響生成鹽;
堿性氧化物能與酸反響生成鹽;
某些非金屬單質與堿反響生成鹽;
酸性氧化物與堿反響生成鹽;
酸堿中和反響可以生成鹽,據此分析解答。
3.【答案】
D
【解析】
X和R反響有氣泡
,那么X、R為稀硫酸和碳酸鈉中的一種,又R能與三種物質反響,那么R為稀硫酸,X為碳酸鈉,那么Z為氫氧化鋇,Y為二氧化碳,E為氧化鐵
A、X為碳酸鈉,故A不符合題意
B、X和Z,有白色沉淀生成,故B不符合題意
C、R為稀硫酸,E為氧化鐵,不能生成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故C不符合題意
D、E為氧化鐵,被C或者CO復原時,能生成二氧化碳,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此題突破點在于
X和R反響有氣泡
,且R能與三種物質反響,。
4.【答案】
B
【解析】A.鈉在常溫下生成氧化鈉,故A不符合題意
B.碳酸根結合氫離子也是分步的,剛開始無氣泡生成,產生碳酸氫根,故B符合題意
C.在潮濕的空氣中生成的生物為十水合碳酸鈉,故C不符合題意
D.澄清石灰水過量,那么無碳酸根剩余反響為
2HCO3-+2Ca2++2OH-=2CaCO3?+2H2O,故
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離子方程式判斷,看是否符合反響事實,是否量的關系正確,是否配平,是否漏寫離子反響
5.【答案】
B
【解析】A.根據分析,KClO3在反響中作氧化劑,故A不符合題意;
B.KClO3將FeSO4氧化成[Fe(OH)SO4]n的化學方程式為6nFeSO4+nKClO3+3nH2O=6[Fe(OH)SO4]n+nKCl,根據反響可知,生成6mol[Fe(OH)SO4]n轉移6nmol電子,那么每生成
l
mol
[Fe(OH)SO4]n
轉移nmol電子,故B符合題意;
C.綠礬(FeSO4?7H2O)中的二價鐵易被氧化成三價鐵,那么將綠礬水溶液久置于空氣中,滴加幾滴
KSCN
溶液,溶液變血紅色,故C不符合題意;
D.聚合硫酸鐵中的鐵為+3價,能用作凈水劑,那么聚合硫酸鐵能水解生成氫氧化鐵膠體,氫氧化鐵膠體能吸附水中的懸浮物而凈水,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KClO3將FeSO4氧化成[Fe(OH)SO4]n的化學方程式為6nFeSO4+nKClO3+3nH2O=6[Fe(OH)SO4]n+nKCl,聚合硫酸鐵[Fe(OH)SO4]n又稱為堿式硫酸鐵,能水解生成氫氧化鐵膠體,據此解答。
6.【答案】
D
【解析】鈉離子的焰色反響為黃色,鉀離子的焰色反響為紫色,會被鈉離子的黃色所掩蔽,所以焰色反響為黃色,說明一定含Na+也可能含K+
,
故D選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鈉元素的焰色反響為黃色,鉀元素的焰色反響為紫色,要觀察鉀元素的焰色,需要透過藍色鈷玻璃片,濾去黃色的光的干擾,焰色反響屬于元素的性質,為物理變化。
7.【答案】
B
【解析】A.二價鐵離子與硫氰根離子不反響,無明顯現象,只滴加KSCN溶液,不能證明二價鐵離子的存在,故A不符合題意;
B.先滴加KSCN溶液,不顯紅色,排除三價鐵離子的干擾,再滴加氯水后顯紅色,可證明二價鐵離子存在,故B符合題意;
C.先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顯紅色,不能排除三價鐵離子的干擾,故C不符合題意;
D.加NaOH溶液,產生白色沉淀的離子有很多種,不能證明存在二價鐵離子,故D不符合題意;
故故答案為:B。
鐵離子可以用硫氰化鉀溶液檢驗,亞鐵離子可以用氯水和硫氰化鉀溶液檢驗,也可以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檢驗。
8.【答案】
D
【解析】A.Na2O2是過氧化物,不是兩性物質,不符合題意,A不符合題意;
B.Al2O3是兩性氧化物,但不能用來治療胃酸過多,B不符合題意;
C.NaHCO3能和酸反響,但不能僅僅生成鹽和水,能和堿反響,生成鹽和水,那么它不是兩性物質,不符合題意,C不符合題意;
D.Al(OH)3是兩性氫氧化物,可用來治療胃酸過多,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既能與酸起反響生成鹽和水,又能與堿起反響生成鹽和水的物質稱為兩性物質,據此結合實際問題答復。
9.【答案】
C
【解析】A、假設甲為Cl2
,
氯氣與鐵反響生成氯化鐵,氯化鐵溶液與鐵反響生成氯化亞鐵,氯化亞鐵溶液與氯氣反響生成氯化鐵,故A不符合題意;
B、假設甲為鐵,過量鐵與硝酸反響生成硝酸亞鐵,硝酸亞鐵溶液與硝酸反響生成硝酸鐵,硝酸鐵溶液與鐵反響生成硝酸亞鐵,故B不符合題意;
C、假設甲為AlCl3溶液,氯化鋁溶液與氨水反響生成氫氧化鋁沉淀,氫氧化鋁是兩性氫氧化物,溶于強酸強堿,但不溶于弱酸弱堿,氨水為弱堿,不能與氫氧化鋁反響,故C符合題意;
D、假設甲為NaOH,二氧化碳與過量氫氧化鈉溶液反響生成碳酸鈉,碳酸鈉溶液與二氧化碳反響生成碳酸氫鈉,碳酸氫鈉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響生成碳酸鈉,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氫氧化鋁是兩性氫氧化物,溶于強酸強堿,但不溶于弱酸弱堿,氨水為弱堿是解答關鍵,也是易錯點。
10.【答案】
D
【解析】鹽酸與鋁的離子反響式為:
2Al+6HCl2AlCl3+3H2
,KOH與鋁的離子反響式為:
2Al+2NaOH+2H2O2NaAlO2+3H2
,所以等物質的量的鋁分別與足量的鹽酸和氫氧化鉀溶液反響,消耗的氫氧化鉀溶液的量比鹽酸少;而此題中反響結束測得生成的氣體體積甲∶乙=2∶3,故鹽酸少量,那么與鹽酸反響生成的氫氣為
n(H2)=2n(HCl)=0.25mol
,故與KOH溶液反響生成的氫氣為
n(H2)=1.5×0.25mol=0.375mol
。KOH溶液足量,參加其中的鋁完全反響。故可求得
m(Al)=M(Al)×n(Al)=27g/mol×0.25mol=6.75g。
故答案為:D。
鋁的質量相同,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相同,假設Al都完全反響,那么生成氫氣應相等,而應結束后測得生成的氣體體積比為甲:乙=2:3,由方程式:
2Al+6HCl2AlCl3+3H2
、
2Al+2NaOH+2H2O2NaAlO2+3H2
,可知相同物質的量的Al反響時,消耗HCl較多,故酸與金屬反響時酸不過量,堿與金屬反響時堿過量,結合方程式計算解答.
11.【答案】
C
【解析】A.H+、Mg2+、Al3+、NH4+的溶液中H+最易與OH-反響,所以開始無沉淀,其次為Al3+
,
反響后生成水、氫氧化鋁,出現沉淀,Mg2+和OH-反響生成氫氧化鎂,沉淀達最大量,繼續滴加,NH4+和OH-反響生成一水合氨,沉淀量不變,繼續滴加,氫氧化鋁溶解,Al〔OH〕3+OH-=AlO2-+2H2O,故A不符合題意;
B.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先發生Ca〔OH〕2+CO2=CaCO3+H2O,生成沉淀,后發生CO2+CaCO3+H2O=Ca〔HCO3〕2
,
故先產生沉淀,后沉淀溶解,前后兩局部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為1:1,故B不符合題意;
C.向NaOH和Na2CO3的混合液中滴加鹽酸,鹽酸先和氫氧化鈉反響,開始沒有氣體產生,然后再與碳酸鈉反響,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CO2+H2O,產生CO2氣體,開始未產生氣體消耗的鹽酸應比產生氣體消耗的鹽酸多,圖象不符合題意,故C符合題意;
D.向明礬溶液中逐滴參加Ba〔OH〕2溶液,當Al3+恰好全部沉淀時,離子方程式為:2Al3++3SO42-+3Ba2++6OH-=3BaSO4+2Al〔OH〕3,繼續滴加,那么發生Al3++4OH-=AlO2-+2H2O,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此題以圖象為載體考查鈣鎂鋁化合物的性質,明確發生的化學反響是解答的關鍵,反響發生的先后順序是學生解答中的難點,注意圖象比例關系。特別是C選項,鹽酸先和氫氧化鈉反響,再與碳酸鈉反響,且先生成碳酸氫鈉,再生成二氧化碳。
12.【答案】
D
【解析】碳酸氫鈉不穩定受熱分解生成碳酸鈉、水和CO2
,
物質的量分別都是0.5mol。生成的CO2首先和過氧化鈉反響,消耗0.5mol過氧化鈉,生成0.5mol碳酸鈉。剩余的0.3mol過氧化鈉再和0.3mol水反響生成0.6mol氫氧化鈉,
故答案為:D。
根據碳酸氫鈉不穩定受熱分解生成碳酸鈉、水和CO2
,
及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水反響規律進行分析。
13.【答案】
B
【解析】鹽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鹽酸沒有剩余,向反響所得溶液加KSCN溶液無血紅色出現,說明溶液為FeCl2溶液,根據氯元素守恒可知n(FeCl2)=
12
n(HCl)=
12
×0.1L×2mol/L=0.1mol;用足量的CO在高溫下復原相同質量的混合物得到鐵,根據鐵元素守恒可知n(Fe)=n(FeCl2)=0.1mol,質量為0.1mol×56g/mol=5.6g,
故答案為:B。
由題意可得,鐵完全轉化為氯化亞鐵,那么物質的量之比Fe:Cl=1:2,又n〔Cl-〕=0.2mol
故n〔Fe〕=0.1mol
14.【答案】
A
【解析】①氧化鋁具有很高的熔點,是一種比擬好的耐火材料,可用來制造耐火坩堝,故符合題意;②氧化鐵俗稱鐵紅,常用作紅色油漆和涂料,故符合題意;③碳酸氫鈉俗名小蘇打,因其堿性較弱,可用于制作發酵粉和治療胃酸過多的藥物,故符合題意;④過氧化鈉比氧化鈉穩定,但氧化鈉不能與水或二氧化碳反響生成氧氣,所以氧化鈉不能做供氧劑,故不符合題意;⑤焰色反響為物理變化,表達的是某些金屬元素的物理性質,故符合題意;
正確的有①②③⑤
故答案為A。
①氧化鋁的熔點高,可作耐火材料
②氧化鐵,俗稱鐵紅,呈紅棕色,故可用作紅色油漆和涂料
③小蘇打加熱可分解放出氣體,故可用作發酵粉,呈堿性且堿性較弱,故可用作于治療胃酸
④只有過氧化鈉能做供氧劑
⑤焰色反響為物理變化,表達的是金屬元素的物理性質
15.【答案】
B
【解析】A.NaHCO3不穩定,加熱易分解,發生2NaHCO3
__
Na2CO3+H2O+CO2,碳酸鈉受熱不分解,不符合題意;
B.Na2O2與水反響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不是堿性氧化物,符合題意;
C.碳酸氫鈉可與鹽酸反響,且碳酸氫鈉的堿性較弱,對胃壁的刺激作用較小,可用于中和胃酸過多,不符合題意;
D.Na2O2中陰離子為O22-
,
Na2O2中陰、陽離子的個數比為1:2,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堿性氧化物:能與堿反響只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過氧化鈉除了鹽和水還生成了氧氣
16.【答案】
D
【解析】因橫坐標表示參加NaOH溶液的體積,縱坐標表示反響生成沉淀的質量,
那么向Mg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參加NaOH溶液,發生Mg2++2OH-Mg(OH)2、Al3++3OH-Al(OH)3,那么沉淀的質量一直在增大,直到最大;然后發生Al(OH)3+OH-AlO2-+2H2O,沉淀的質量減少,但氫氧化鎂不與堿反響,那么最后沉淀的質量為一定值,顯然只有D符合,
故答案為:D。
先生成氫氧化鎂和氫氧化鋁沉淀,然后氫氧化鋁繼續反響,沉淀局部溶解但不消失應選D
二、綜合題
17.【答案】
〔1〕立刻產生氣泡;CO32-
+2H+
=H2O
+
CO2;開始時無氣泡,后來有氣泡;CO32-
+
H+
=
HCO3-
、
HCO3-
+
H+
=H2O
+
CO2
〔2〕4;10;2;7;3;2
〔3〕
【解析】(1)將碳酸鈉溶液滴入到稀鹽酸中,鹽酸過量,開始就產生氣泡,其離子反響方程式為:
CO32-
+2H+=H2O+CO2;將稀鹽酸滴入到碳酸鈉溶液中,鹽酸少量,開始時無氣泡,后來產生氣泡,其離子反響方程式為:
CO32-
+H+=
HCO3-
、
HCO3-
+H+=H2O+CO2;
(2)
NaIO3溶液中滴加少量NaHSO3溶液時,
HSO3-
被氧化成
SO42?
,
IO3-
被復原成I2
,
根據電子守恒和元素守恒,該反響為:4NaIO3+10NaHSO32I2+7Na2SO4+3H2SO4+2H2O,該反響中轉移的電子數為20e-;
;
(3)
Cl2氧化NaClO2溶液制取ClO2
,
本身被復原為氯離子,1個氯氣分子反響得到2個電子,因此離子反響方程式為:
2ClO2-
+Cl2=2ClO2+2Cl-;雙線橋法表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為:
.
(1)
碳酸鈉溶液參加稀鹽酸中:Na2CO3+2HCl=Na2CO3+2NaCl;
稀鹽酸參加碳酸鈉溶液中: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H2O+CO2;
(2)
氧化復原反響的配平:
1.標出化合價并計算出價態的變化量;
2.使化合價的升降總數相等〔最小公倍數〕;
3.再觀察非氧化復原局部中元素的個數;
4.最后配平氫氧的個數。
對于氧化復原反響可以采用電子守恒的方法,根據物質得到
的電子數,等于
失去的電子數;
(3)
兩者反響為氯元素自身的氧化復原,注意兩者生成產物的不同。
18.【答案】
〔1〕S;BaCuS2
〔2〕BaO和CuO
〔3〕2NH3+3CuO3=Cu+N2+3H2O;6
【解析】〔1〕根據上述分析可知,X中含有S元素,固體化合物Z的物質的量為:
8g80g/mol
=0.1mol,固體混合物中BaO的質量為23.3g-8g=15.3g,BaO的物質的量為:
15.3g153g/mol
=0.1mol,因此固體X中S元素的物質的量為:
26.5g-0.1mol×64g/mol-0.1mol×137g/mol32g/mol
=0.2mol,N(Cu):N(Ba):N(S)=1:1:2,故X的化學式為:BaCuS2
,
故故答案為::S;BaCuS2;〔2〕由上述分析可知,Y的主要成分為:CuO和BaO,
故故答案為::CuO和BaO;〔3〕氨氣與氧化銅在高溫條件下反響,生成銅、氮氣、水,其化學反響方程式為:
3CuO+2NH3=高溫N2+3Cu+3H2O
,
反響
3CuO+2NH3=高溫N2+3Cu+3H2O
中N元素由-3價變為0價,每生成1molN2轉移6mol電子,故當有28克氮氣即1mol生成時轉移的電子的物質的量為6mol。
故故答案為::
3CuO+2NH3=高溫N2+3Cu+3H2O
;6mol。
根據現象1可知,無色氣體為SO2
,
向黑色固體化合物Z中參加鹽酸,溶液呈藍色,說明固體Z為CuO,向堿性溶液中加硫酸會產生白色沉淀,說明該溶液中含有Ba2+
,
由此可知,固體混合物Y中含有BaO,據此解答此題。
19.【答案】
〔1〕O
〔2〕Cu、NaOH
〔3〕NaCuO2
(Na2O2·2CuO)
〔4〕2NaCuO2
+8HCl=2NaCl+2CuCl2+Cl2+4H2O
【解析】〔1〕CuSO4由白色變為藍色,說明有水生成,因為X和枯燥的H2反響,根據元素守恒分析,必定含有O元素;
〔2〕現象2獲得紫色單質,說明Y含有Cu,現象3焰色反響為黃色說明有Na元素,與HCl發生中和反響說明有NaOH;
〔3〕由反響NaOH+HCl=NaCl+H2O,所以NaOH為0.02mol,得出m(Na)=0.02×23g=0.46g,銅為1.28g,得m(O)=m總-m(Na)-m(Cu)=2.38-0.46-1.28=0.46g,N(Na):N(Cu):N(O)=0.4623:1.2864:0.6416=1:1:2,故化學式為NaCuO2;
〔4〕X與濃鹽酸反響,根據反響現象,產物有Cl2
,
和CuCl2藍色溶液,因而化學方程式為2NaCuO2+8HCl=2NaCl+2CuCl2+Cl2+4H2O。
固體混合物Y溶于水,得到紫紅色固體單質,說明是Cu,產生堿性溶液,焰色反響呈黃色說明含有鈉元素,與HCl發生中和,說明是NaOH〔易算出為0.02mol〕,混合氣體能使CuSO4變藍,說明有水蒸氣,說明含有氧元素,據此分析解答。
20.【答案】
〔1〕Fe3S4
〔2〕;Fe3S4+6H+=3H2S+3Fe2++S
〔3〕H2SO3+I2+H2O=H2SO4+2HI
〔4〕取溶液
G,參加過量
BaCl2
溶液,假設產生白色沉淀,那么有
SO2-;過濾后取濾液,滴加
H2O2
溶液,假設再產生白色沉淀,那么有
H2SO3。
【解析】根據題干信息:C溶液顯黃色,參加KSCN,D為血紅色溶液,可知C為FeCl3
,
D為Fe(SCN)3等,B為紅棕色固體,B為Fe2O3
,
且n(Fe2O3)=2.400g160g/mol
=0.015
mol,n(Fe)=2n(Fe2O3)=0.03
mol,m(Fe)=0.03
mol×56
g/mol=1.68
g。無色氣體E溶于水得到酸性溶液,參加碘的KI溶液,得到無色溶液G,且溶液酸性變強,說明l2氧化了E的水溶液,那么E應為SO2
,
F為H2SO3。那么G中必定含有H2SO4和HI,可能還含有未反響的H2SO3
,
根據原子守恒,A含有Fe、S兩種元素,且m(S)=2.960
g-1.68
g=1.28
g,n(S)==0.04
mol,可得n(Fe):n(S)=3:4,A的化學式為Fe3S4
,
據此解答。
所以A為Fe3S4
,
B為Fe2O3
,
C為FeCl3
,
D為Fe(SCN)3
,
E為SO2
,
F為H2SO3
,
G中含H2SO4、HI及H2SO3等。
(1)由以上分析可知,A組成元素為Fe、S,化學式為Fe3S4;
(2)A能與稀硫酸反響,生成一種淡黃色不溶物和一種氣體(標況下的密度為1.518
gL-1)。那么淡黃色不溶物為S,該氣體的摩爾質量=1.518
g/L×22.4
L/mol=34
g/mol,那么氣體相對分子質量是34,為H2S氣體。H2S電子式為:,
該反響的離子方程式為:Fe3S4+6H+=3Fe2++S+3H2S;
(3)F為H2SO3
,
S元素具有復原性,在溶液中和I2發生氧化復原反響,FG反響的化學方程式為:H2SO3+I2+H2O=H2SO4+2HI;
(4)G中的主要微粒(不考慮H2O,H+
,
K+
,
I-)為SO42-和H2SO3。可以先檢驗SO42-
,
再檢驗有H2SO3
,
篇4
關鍵詞:課程資源;教學資源;課堂教學;開發;利用
中圖分類號:G6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8-0109-02
資源本來指生產資料、生活資料的來源,也特指可利用的自然資源。在課堂教學中,同樣存在著許多可用的“自然資源”,這些資源產生于課堂師生對話過程中,是師生智慧的結晶,是隨機產生又轉瞬即逝的靈感一現。抓住了,我們的課堂就會妙趣橫生、豐富多彩,失去了,我們的課堂就會變得貧瘠呆板、了無生趣。因此,對于一線教師來說,課堂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教師智慧的體現,是課堂教學之“神”,是關系到一堂課成敗的關鍵所在。
一、課堂教學資源的概念
課堂教學資源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師生對話而產生的可用于教學的知識經驗、行為方式、程序步驟等動態生成性的素材型智慧成果。包括對某一知識點的見解,對某一問題的認識,以及解決問題的思路,實驗操作的步驟、程序等。它既可以是陳述性的知識,也可以是程序性知識,甚至是一種知識遷移。
二、課堂教學資源的特點
(一)課堂教學資源是動態生成的
課堂教學資源產生于課堂教學進行過程中,產生于師生對話過程中。雖然它和教師課前備課存在著很大聯系,但是,它決不是寫在教案上的,寫在教案上的那是條件性資源,如同教材資源一樣,是課堂進行的條件,而這些條件只是原料,它必須進入到課堂“車間”當中,通過師生的“腦力”勞動動態生成。只有師生廣泛展開對話,才開動了“生產”課堂教學資源的“生產線”,才會源源不斷地產生這樣那樣的鮮活的教學資源。“滿堂灌”、照本宣科式的教學傳授的是僵硬呆板的知識,不是鮮活的,充滿生命氣息的資源。
(二)課堂教學資源是轉瞬即逝的
課堂教學資源不是預先設計好的或長久存在的,它是隨機產生的。它往往產生于師生的靈感一現,產生于師生的問答和學生的思考中,很多時候它甚至產生于學生的不經意的一句話當中。如果教師不能及時發現和利用,它便會轉瞬即逝,回過頭來再想利用時,時機已經錯過。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充分備課、和學生充分開展對話的基礎上,時刻注意捕捉有用信息并盡快加以利用。
(三)課堂教學資源是開放的
因為課堂教學資源是動態生成的,所以,它的形式和內容都是非規定性的。從形式上來說,它既可以以創意性回答或舉動為形式,也可以以錯誤回答或舉動為形式,甚至以一個眼神、一個表情來表現。從內容上講,它既可以是教材知識,也可以是師生生活經驗,還可以是某種程序步驟、思維方式。總之,無論從內容上還是從形式上,課堂教學資源都是開放的。不但是形式內容開放,來源也是開放的,它可以來源于課堂,可以來源于教科書,甚至來源于網絡、影視劇、課外讀物等方面。
(四)課堂教學資源是豐富多彩、充滿生命力的
正是由于它是開放的,所以,它是豐富多彩的,歷史的、哲學的、自然科學的、文學的,甚至是家長里短,自然景觀,奇聞異事等無不包括在內。它既可以豐富課堂知識,又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又因為它是動態生成的,是產生于師生思維碰撞中的,是產生于師生對話中的,所以它是活生生的,是充滿生命氣息的。同時,教師對它的及時捕捉和利用又使得課堂不斷生成新的資源,使教學不斷向前推進,這樣,課堂教學也是有生命力的。
(五)課堂教學資源存在于聯系當中
我們講課堂教學資源產生于課堂教學,不是說它是孤立存在的,它是存在于聯系當中的,這個聯系指的是教材資源、師生原有知識經驗資源、學校環境資源等多種條件性資源構成的聯系,課堂資源的產生和利用離不開這些條件性資源,是在有效利用這些資源當中產生的。
三、課堂教學資源的開發利用的原則和方法
(一)在對話教學中開發和利用課堂教學資源
按照現代課程論觀點,課堂教學就是師生在相互對話中建構學生知識體系和經驗體系,在動態生成中提高學生能力,發展學生思維,在對話過程中促使學生知識增長、能力提高,培養他們良好的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用到教學設計,但不要讓教學設計牽著鼻子走,要根據教學內容,活用教學設計,要充分調動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展開師生對話。其中有教師問學生答,也有學生問教師答,還有教師依據學生的回答步步深入的提問,有教師的總結提升,甚至有師生間、生生間的辯論、討論,教學計劃只是一個大綱,具體實施要靠“課堂情節發展”來推動。
(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
我們教師應該樹立這種觀點:學生不是空著頭腦來的,他們都是帶著原有的知識、經驗、態度價值觀來的,都是有能力有思維的。在生活中,他們已經有了十幾年的經驗,而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就是我們課堂的起點,我們應該先讓學生學,然后再指導,讓學生試一試。并且,在課堂中讓學生的思維充分運轉起來,在學生的疑問、討論、質疑,甚至學生的錯誤中挖掘課堂教學資源(對于學生成長來說,錯誤和正確同樣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說,錯誤更能促進學生成長)。教師要營造友好的、坦誠的、寬松的氣氛,給學生一定的自由,讓學生自由發揮。從而在動態生成中創造使用課堂資源。當然,教師要注意引導,注意總結,從而完成知識的系統傳授和能力的提高,決不可“教師消失了,學生散亂了”。并且,課后的教學反思是將課堂資源固定下來的一個很好的方法。
(三)注意課堂教學資源開發利用的開放性
課堂教學資源本身具有開放性特點,我們教師在開發和利用利用課堂教學資源時要注意引導學生打開思維,開闊眼界,應該把社會、學生生活等方面的東西引進來為我所用,有的教師甚至把其他科目的內容引到自己課堂中來。當然,文史哲、數理化這些科目本來就是不分家的,這些科目中的知識、思維方式完全可以被借鑒到彼此的課堂教學當中。隨著計算機網絡的普及,學生的知識面也越來越寬廣,大家獲取信息的渠道也越來越廣闊,我們也完全可以把課堂延伸到教室外甚至學校外面,打破空間、時間局限,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把自己的課堂打造成開放的載體。例如,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重頭戲——作文教學就可以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廣大師生在作文教學中會碰到沒啥寫、沒思路等難題。實際上,這就是因為沒有注意開發利用身邊的作文資源。作文源于生活,很多人感嘆我們學生生活閱歷少,經驗缺乏,所以寫不出好作文。這只說對了一半。學生相對于成人來說,生活閱歷是少了。但是,學生也有生活呀,他們的生活也是豐富多彩的,他們的人生閱歷也是非常豐富的,關鍵在于他們沒有用心去感受生活。我們教師就應該引導學生用心感受自己的生活,給學生一雙發現“資源”的眼睛,培養學生發現利用生活學習資源的習慣。筆者任教近十年了,每接一個班,給學生第一個要求就是寫日記,一周最少三篇,如果可寫的多了,十幾篇也可以。讓學生寫真事、實事、真感情、真想法,我只在自習課上當學生面檢查寫沒寫,不看內容。這樣積累,就是在積累生活“閱歷”,而這些閱歷就是“資源”。還有老師給他們講的一些事例,家長談話,社區街道發生的大事小情,這些都可以進入到學生作文。另外,語文教科書、歷史地理、政治等教科書都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寫作素材,只要開發,會有用不完的作文資源。并且,語文教科書中的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都是精品,無論從結構、方法、語言,還是審題、構思、思想方面,都是典范,都可以指導學生寫作。當然,閱讀對于學生寫作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除了閱讀教科書外,學生還可以閱讀經典著作、課外讀物,甚至閱讀網絡文學作品,電子書等等。假期時間,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去搞適當的社會調查或參加社會實踐,從而增加社會閱歷。以及在寫作當中讓學生互相閱評,征得學生同意后讀學生范文由其他學生討論、評價、質疑等也是發揮集體智慧,找出作者優缺點,找出改進學生寫作的好辦法。這些都有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總之,課堂教學資源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的,是無窮無盡的“可再生資源”,只要我們教師運用自己的智慧,利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去挖掘,隨時隨地我們都能開發和利用鮮活的教學資源。當然,開發利用教學資源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則是緊緊圍繞教學內容展開,不可旁生枝節,離題萬里,要有利于課堂教學有效開展,有利于學生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鐘啟泉.現代教育論(新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朱慕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蔡偉.語文課程與教學研究[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
篇5
一、引言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信息化已經成為當今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大趨勢。在教育信息化的發展過程中,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問題正逐步成為教育的重心。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建設,不僅在提高教學質量、挖掘教育的發展潛力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且還可以促進學習者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借助先進的網絡教學環境和資源管理平臺,構建行業英語數字化教學資源,已成為現代教育技術改革的必然趨勢。
二、高職院校數字化教學資源的應用現狀分析
數字化教學資源是指經過數字化處理,可以在多媒體計算機上或網絡環境下運行的多媒體材料。數字化教學資源是數字化學習的關鍵,它能夠激發學生通過自主、合作、創造的方式來尋找和處理信息,從而使數字化學習成為可能。數字化教學資源使用更方便,可操作性更強,因此,更適合于現代的學校教學。
由于國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高職院校數字化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建設已經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如:部分國家示范院校完成了專業數據庫、教學圖片資源庫、專業書籍的電子書和一些教學視頻資源的建設。國家精品課程建設過程中完成了部分課程資料的網絡化。然而,高職院校的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建設還并不完善,而且存在著較多的問題。
一方面,數字化教學資源的使用并沒有被教師和學生完全重視,許多教學網站、數據庫、教學軟件采購以后,并沒有很好地被利用起來。很多資源處于閑置或者利用率不過高的狀態,使用率較高的僅僅停留在比較初級的資源形式上,導致部分院校數字化教學資源更新緩慢、周期長,數字化教學資源發展跟不上現代化教學技術的發展。
另一方面,部分教學資源缺乏互動性,很難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目前高職院校已經建設完成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平臺上的信息大多是單向流動的,學生無法反饋學習的成果或者問題,老師也無法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有效監控,減弱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高職院校行業英語教學的現狀――以《旅游職業英語》為例
高職院校以培養社會各個行業所需的高學歷、技術型人才為主要目標,高職院校對于技術實踐的學習和培養重于對學生理論知識的培養。高職院校行業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各個行業所需的具有較高英語交際能力的人才。以《旅游職業英語》為例,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讓他們能夠為游客提供優質的出行、接待等服務。教學內容以旅游行業部分工作崗位的典型工作情景、工作流程為基礎。
目前,雖然部分高職院校已經開始了行業英語教學改革,但大多進展比較緩慢,教學中對教學資源的整合也不夠系統,知識沒有形成完全的體系,教師自主研發的成果也較少,導致教學效果不如意。以《旅游職業英語》的教學為例,大部分高職院校外語教師中缺少計算機技術較強、行業能力也較強的教師,教材開發也相對比較落后。行業英語數字化教學資源的開發更是滯后與課程需要。
四、高職院校行業英語數字化教學資源開發與建設的措施分析
結合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行業英語教學的特殊性以及本研究的實例,高職院校行業英語數字化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建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和途徑:
(一)通過調查分析,明確高職行業英語(旅游職業英語)數字化教學資源開發需求
設計《行業英語數字化教學資源》需求問卷(教師版)和《行業英語數字化學習資源》需求問卷(學生版)對資源建設進行需求分析。選取100名行業英語任教教師和20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問卷的內容涉及學習者和教師對資源庫的“內容、欄目、功能、框架、風格”等5個維度、20個問題。根據調查結果,確定教師最需要的教學資源中前五位,依次是教學課件、電子教案、試題庫、資料庫、媒體素材。學生最需要的教學資源中前五位的依次是資料庫、網絡課程、試題庫、媒體素材、案例庫。對于欄目設置,教師認為比較重要的欄目依次是教學課件、備課教案、視頻資源、考試試卷、電子教材。而學生們認為比較重要的欄目有:視頻課程、素材資料、職業案例、考試試卷、教學課件。經過對問卷結果的整理和分析,最終完成了旅游英語行業英語資源庫的框架設計和內容預設。
(二)制定總體規劃,確定高職行業英語數字化教學資源平臺的內容、組建研發隊伍
根據調查結果,整合各教學要素和相關資源,確定高職行業英語數字化教學資源平臺的開發內容和模塊。具體可以劃分為四部分:(1)教學資源,包括教學設計、課件與教案、教學案例、視頻資源;(2)學習資源,包括真實案例、拓展鏈接;(3)考試練習,包括基礎練習、拓展練習、試題庫;(4)交流天地,包括作品展示與在線答疑。
平臺內容確定以后,組建一支分工明確、計算機技術過硬、具有扎實行業英語知識和豐富教學經驗的研發隊伍至關重要。這支隊伍中需要有高校教師、IT公司技術人員、英語教師和旅游業內人士。旅游業內人士需要在本行業領域有較為前沿的專業見解和豐富的行業經驗,能夠為資源平臺內容的優化提供有益的建議和意見。
(三)采取各種具體措施,進行行業英語數字化教學資源系統的開發
1.搜集互聯網上的教學資源
資源建設的初始階段,可以通過在互聯網上查詢、搜索來廣泛收集網絡上行業英語相關的數字化教學資源,豐富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具有旅游職業英語特色的資源包括:旅游景點宣傳片、地方特產廣告片、中、西式菜品介紹等。
2.利用已有的教學資源
在行業英語教學的實踐過程中,高職院校已經開發了具有專業特色的行業英語教材,并在教學過程中制作了相應的教案、課件,收集了圖片、文字資料、音像資料等。這些資源可以經數字化處理后添加到數字化教學資源庫中。通過對這些資源進行分類、整理和標準化,可以提高其利用效率。
3.師生創作的電子作品
主要包括三種類型:一是展示型作品,主要學生作業的電子稿,如旅游景點的介紹、酒店設施、房型的圖片、旅游特產的說明等等。教師可選擇最優秀、最典型的學生作品,將其到網上供其他同學觀摩學習。二是師生交流作品,主要來源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如師生利用現代溝通工具QQ、微信等就某一問題的進行交流作產生的討論結果,或者是教師對學生疑難問題的答復,在教學過程中積累、搜集此類資料可以制作成電子作品集,供其他同學參考。三是教師對學生作品或學生學習活動進行評價的作品集,這部分資源主要來源于教師對學生作品進行評價并給出分數等級的教學評價活動。
4.由專業人員開發建設資源
這是數字化教學資源的主要來源,其開發和建設一般由學科教師和專業資源建設者共同完成,主要包括網絡課程、課件、音頻、視頻資料、真實案例庫等。資源的開發要根據國家《教育資源建設技術規范》的標準,參照已經開發的行業英語教材,對應其中的教學模塊開發相應的支持性及擴展性的數字化教學資源。
(四)結合學生需求和評價結果,進行后續更新
初步建設完成的行業英語數字化教學資源,需要結合學生需求和技術、課程內容改變進行后續更新。除了以上手段開發制作的數字化資源外,也有一些新型的教學資源如電子書、應用APP等有待開發。
同時,現階段高職院校的行業英語已有的數字化教學資源最大的缺陷是信息流通的單一化,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問題缺少反饋。理想的方式是講授和反饋同時進行,當學生遇到理解不了或是有問題時,可以在第一時間將其反饋給教師,教師也能夠在第一時間進行解決。因此,后續過程中需要開設信息和問題反饋系統和評價系統,參考反饋系統和評價系統的結果對行業英語數字化資源平臺進行更新。
篇6
【關鍵詞】中職;英語;多媒體;教學資源;開發利用
一、多媒體教學概念和特點
(一)多媒體教學概念。多媒體教學是結合信息技術在多媒體平臺上來開展教育的教學活動。因此,多媒體教學資源的來源極其廣泛,并且教師可以方便的運用信息平臺進行教學資源和教學經驗的分享、交流。多媒體技術有效的整合了聲音、動畫、視頻等形式的內容,這對于中職英語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二)多媒體教學資源內容的豐富性。多媒體教學資源的來源相當廣泛,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網絡方便的獲取到所需的教學內容,也可以將自身的教學研究進行分享,積極吸納先進的教學經驗,不斷充實和完善自身的教學素養。需要指出的是,教學資源的豐富性以及獲取的方便性容易造成一些不善于利用多媒體教師的教學惰性,往往利用現成的多媒體資源進行課程的展開,這對于教學是不利的。
(三)多媒體教學高效性。由視頻、聲音、圖片以及其他元素組成的立體式多媒體教學資源,極大豐富了英語學科內容,學生可以獲得真實的視聽感受,給中職英語這樣的語言性學科提供了逼真的語言環境,使得中職英語教學更加直觀和充滿趣味性,學生的語言聽、讀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鍛煉。可見,多媒體教學資源在提升教學效率方面有著顯著的幫助。
二、多媒體教學資源教學在中職英語教學利用的現狀分析
(一)教師利用多媒體意識不足。中職教師利用新技術進行教學的意識不足,影響著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水平的發展。這與我國長期的英語教學模式有一定關聯,傳統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意識占據著相當的地位,尤其是一些年長的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意識不足更為突出,使得多媒體資源在具體應用實施階段出現一定的被動性,具體的行為表現為雷同的PPT進行教學展示或者象征性的進行視頻或者聲音的播放,這對于中職英語教學是非常不利的,如此做法沒有突出中職英語的教學特點以及教師個性化教學,學生也會逐漸失去學習興趣。
(二)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應用能力不足。教師多媒體技術應用能力不足也是中職英語教學工作出現的突出問題。多媒體技術依托于信息技術,必備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是發揮多媒體技術作用的關鍵,而教師往往缺乏相應的技術培訓,在制作多媒體教學內容的過程中會引起各種問題,因此不加選擇的下載互聯網上現成的教學資源以及不能對獲取的教學資源進行針對性差異化修改成了一種普遍的現象,造成多媒體教學資源在利用過程中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效果,最終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產生對多媒體教學效果的質疑。
(三)多媒體易使學生產生視聽依賴性。多媒體教學在很多情況下,由于教學內容中文字、視頻、圖片、聲音同步進行,容易造成學生在學習英語課程內容的時候產生依賴心理,有時候根據圖片以及視頻中的動作便可以猜測出英語內容,而一旦脫離圖片、視頻的時候,學生的語言接受程度嚴重下降。這種依賴性對于英語水平的提升往往是不利的。那么,有針對性的對英語進行多媒體專項教學,使得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能夠全方位提升,是中職英語教學過程必須面對的挑戰。
三、中職英語教學多媒體資源利用開發研究
(一)做好中職教師多媒體應用水平的提升。要使多媒體教學設備和資源發揮應有作用,首先應加強對中職教師相關技術的培訓,提升中職教師多媒體新技術應用能力,使得教師能夠根據中職教學特點以及本學校的實際教學情況制作有自身教學特點的多媒體內容,以此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提升英語學科教學水平。
(二)強調個性化的多媒體資源的利用。個性化的多媒體資源利用主要是指根據學生特點和英語教學內容做到多媒體資源高效利用。一方面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都是有所差別的,因此在多媒體資源利用的時候應該根據學生的個性化進行制作或選擇,兼顧學習能力強和接受能力較弱的同學。另一方面,中職英語有自身的學科特點——應用性和適用較強,因此多媒體教學應符合學科特點,使得英語教學資源能夠平衡知識性和趣味性,保證教學工作順利展開。
(三)英語學習過程中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中職英語教學工作的最終落腳點在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因此在多媒體教學資源應用過程也要充分考慮教學實施過程的主體性。始終將學生置于教學工作的中心,切實提高中職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水平,合理有效運用現代化教育教學資源和設施,不斷提升各學科教學水平,努力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塑造其良好學習習慣。總之,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是符合現代化教育發展的需求,也是運用多媒體教學資源過程中應該注意的。
四、小結
綜上所述,以多媒體技術為代表的現代化的輔助設施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地位愈發重要。在中職英語教育教學的應用過程中,應緊扣現代化多媒體教學資源的特點,充分發揮其高效以及內容豐富的優勢,努力提升教學水平。具體來講,需要從以加強教師對于多媒體資源技術的掌握程度,采取個性化的多媒體資源利用,注重傳統教學模式的合理運用和突出學生學習過程中主體地位等方面進行努力。最終實現中職英語在運用現代化教學設施方面提升教學水平的跨越式發展,從而適應我國中職英語學科建設需求。
參考文獻:
[1]遲永超.中職英語多媒體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研究[D].魯東大學,2012.
[2]許樂祥.中職英語中對于多媒體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校園英語,2014,31:83.
篇7
1、數學專業:該專業具有優質教學資源;
2、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該專業具有優質教學質量;
3、產業經濟學專業:該專業具有優質教學資源;
4、社會主義經濟學專業:該專業具有優質教學權威;
5、文藝學專業:該專業具有優質教學質量;
6、中國古代史專業:該專業具有較高學術權威;
7、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專業:該專業具有優質教學設施;
8、凝聚態物理專業:該專業具有優質教學資源;
9、化學專業:該專業具有優質教學設施;
篇8
一、引言
近年來我國高職院校教學資源庫的建設越來越受重視,經過幾年的發展,少數高職院校在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方面已取得了較大成效,幫助學生提高了學習成績和技能水平,但從總體上來看,目前能夠發揮效用的資源庫仍極為有限,且校際之間發展也相當不平衡,校與校之間的差異十分顯著。在資源庫的內容建設方面,首先,大多數高職先進制造技術專業群教學資源庫也沒有考慮到市場和就業的實際需求。當前,雖然數據庫的內容眾多,知識體系也較為完整,但并沒有建立在企業實際需要的基礎之上。
其次,高職先進制造技術專業群教學資源庫在建設內容上仍側重書本上的內容,盡管也安排了文本、課件、視頻等多樣的參考形式,內容也涉及到了先進制造技術行業的國家職業資格標準,基本行業準則與道德觀念,最新動態以及相關的技能工藝學習等方面,但缺少實際操作(實訓)與實踐能力領域的建設。
再次,高職院校先進制造技術專業群教學資源庫建設缺少有效的管理和維護,內部眾多信息存在重復和錯誤問題,現有資源也沒有得到有效的規劃與利用,共享機制的缺失使得整體的資源使用效率普遍偏低,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本文從高職先進制造技術專業群教學的需求出發,分析了高職先進制造技術專業群教學資源庫建設的原則,提出了建設高職先進制造技術專業群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思路與具體內容(即“三級教學資源”、“三個拓展功能模塊”),以進一步推進我國高職先進制造技術專業群教學資源庫的建設,使其發揮出應有的價值。
二、高職先進制造技術專業群教學資源庫建設的原則
高職院校先進制造技術專業群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最終目的是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技能水平,以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因此,高職院校先進制造技術專業群教學資源庫的建設要時刻將學生的實際需求作為建設指導思想,遵循以人為本的建設原則,一方面,不僅要為教師教學服務,而要更多的考慮學生需求和用人單位要求;另一方面,在平臺的框架設計上,要以用戶為核心,側重于用戶體驗和用戶交互,為不同需求的用戶(學生、教師、企業等)設立不同的登陸界面,并為其提供具有針對性的數據庫資源。在不斷優化數據庫形式與內容的同時,要通過采用PC、手機客戶端、移動多媒體等多途徑滿足用戶在不同時間,不同場合對于知識的獲取,提升數據庫資源的使用效率。
另外,高職院校教育有其獨特之處,需要緊密結合企業與工廠,其培養出來的學生都應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針對高職教育的這些特征,先進制造專業群教學資源庫在建設過程中必須要遵循校企合作的原則。企業對于人才的實際需求是建設教學資源庫的最根本目的,因而在建設先進制造技術專業群教學資源庫的時候一定要克服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要以學生未來的工作實際需求為主導,不斷豐富教學資源庫。
另外,在教學資源庫建設中還要重視企業的需求,要盡可能的將企業實例融入到資源庫的內容之中,要引入工作過程導向、工學結合、學習情境等職教理念,突出資源的內在邏輯關聯,按照企業人才需求標準、專業建設標準等將建設內容進行整理與歸類。
三、高職先進制造技術專業群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思路
為企業輸送合格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是高職先進制造技術專業群教學的重要目標,因此在進行日常的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過程中要有明確的思路和規劃,要體現出高職教育的實踐性、職業性和客觀性。
第一,要科學設置資源庫結構。高職先進制造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建設要有計劃、有目的的進行,對于資源庫的整體結構與設置要科學嚴謹。學校領導要重視高職先進制造技術專業群教學資源庫的建設,積極的吸引人才,加大資金投入來完善教學資源庫建設項目。
第二,做好市場調研按需設置資源庫。高職先進制造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內容要引入大量的企業實際案例,做好市場調研工作,將客觀的企業實際需求融入到客觀教學中,加大與企業的合作力度,按照企業的實際需求來定向培養人才。因為資源庫的建立不僅僅是為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更是為了滿足學生的就業以及未來發展的需要。
第三,要運用先進技術滿足各方需求。高職先進制造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建設要充分運用當今的先進科學技術與互聯網技術,實現更多的人性化管理。資源庫平臺的建立是為了滿足不同用戶(學生、教師、企業等)的不同需求,因此高職先進制造技術專業群教學資源庫的建設一定要保障學生、教師、企業用戶能夠在不同的時間、以不同的方式來獲取有效的學習資源。
四、高職先進制造技術專業群教學資源庫建設的內容
先進制造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必須基于企業的生產過程,從企業的生產任務出發,詳細分解工作過程,探討每一環生產任務對應的工作要求,并根據工作要求總結出相關知識點、技能點和素質點,最后構建出先進制造技術專業群課程體系與教學資源庫。結合文獻[3]提出的構建思路,以基于學習情境的高職先進制造技術專業群課程體系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應包括專業級教學資源、課程級教學資源和素材級教學資源(“三級教學資源”)以及職業資格認證模塊、校企合作模塊和就業服務模塊(“三個拓展功能模塊”)。
專業級教學資源、課程級教學資源和素材級教學資源,這三級教學資源是逐一遞進和發展的:1.專業級教學資源是一套相對嚴謹的人才培養方案以及課程安排方案,其完整的建立是要基于對企業的深入了解、相關專家的積極參與、畢業生實際就業等問題的基礎之上。專業級教學資源是最為基本的管理層次,其為資源庫的建設指明了的大方向,也為用戶提供了具體的解決方案與實際的運用策略。
2.課程級教學資源主要包括了教學方案設計、教學視頻錄像、教學習題講解和企業實際案例分析等多方面的問題。主要讓學習者了解先進制造技術專業群各課程的具體學習內容,主要應包括“機械零件的手動制作”、“機械零件的三維建模與編程加工”、“機械零件的多軸數控編程”等內容。從本質上來說,課程級教學資源就是為用戶提供一個必要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策略。學習內容的設置來源于企業的實際需要和相關技術水平的要求,而學習策略則主要看資源庫的實際建設要求與內部使用途徑的設置。
3.素材級教學資源主要包括為用戶提供的各種學習資源。對于高職先進制造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而言,素材級教學資源的種類很多,內容繁多,有圖形設計子庫、工藝子庫、材料子庫、機床子庫、工具子庫等,數據形式上也有文本、圖片、視頻、PPT課件等多種載體。按照不同的應用領域,素材級教學資源游又可劃分為以下幾個門類:一是反映各個零件的具體操作流程和相關零件的模型圖、工藝過程圖、制作工藝圖、操作手冊等文本性的技術手冊,二是企業關于生產實踐、課程項目指導等問題的指導錄像和視頻參考資料;三是模擬企業生產的3D軟件數據、虛擬施工場景及其問題等;四是企業的實際需求信息以及先進制造專業相關領域的最新科學技術更新、行業內的行為準則與道德準則等。
三個拓展功能模塊是資源庫網絡平臺上嵌入的拓展服務功能,提供與專業相關的信息服務。1.職業資格認證模塊。相關的職業資格認證是廣大高職學生必須獲得的重要證書,在先進制造技術專業群教學資源庫中設置職業資格認證模塊是為了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就業及未來的職業發展。2.校企合作模塊。即要求教學先進制造技術類專業要以實際的企業需求為導向,以提升學生實踐技能為目的,按照企業的需求去培養定向人才。3.就業服務模塊。高職先進制造技術類專業學生的就業情況為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提供了重要參考,廣大高職院校要格外重視。
篇9
摘要:隨著現代通訊、計算機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的發展,教學資源已經是開展信息化教學的基礎。所以高質量、功能強大、內容豐富、使用方便的教育教學資源,給我們的教育教學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和支持。
關鍵詞:教學資源 教師專業化 教育教學 網絡教學資源 教育技術
教學資源是為教學的有效開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種可資利用的條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視、圖片、課件等,也包括教師資源、教具、基礎設施等。早期,教師被看成信息源,媒體只起單向傳遞作用,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到了90年代,人們認識到“教育技術是對與學習有關的過程和資源進行設計、開發、運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和實踐”,教學資源已經被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關心教學資源建設,加強對教學資源的認識和研究是極其迫切的任務。教學資源可以理解為一切可以利用于教育、教學的物質條件、自然條件、社會條件以及媒體條件,是教學材料與信息的來源。 下面本人就對教學資源在教師專業發展中的作用加以闡述。個人認為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教學資源有助于教師教學,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面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從教學內容、策略、方法、步驟,甚至學生做的練習都是教師事先安排好的,學生只能被動地參與這個過程。可以說這種教學方式以教師的主觀意識為主,學生完全處于被動地位。 在現代教育教學中,越來越多的教師利用各種豐富的教學資源進行教學,教師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現在培養學生掌握信息處理工具的方法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轉變了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的教育方式。 二、教學資源的運用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充要條件,使教學效果大大增強 1、教學資源的運用使教學傳遞更加標準化,這一作用改變了過去因教師或地域文化發展水平的不同而造成的信息傳遞質與量上的差異,使學生能夠通過媒體獲得相同的教學信息,學生通過對數字化教學資源的真正利用,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與發現的興趣,是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極佳的路徑。數字時代年輕一代所具有的優勢通常超過年長者,這種并非個體性因素造成的優越,已越來越得到認同,這也是人類在數字化革命中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收獲之一。數字文化所自然生成的DIY學習理念已成為一種網絡的標識性的文化符號。這種文化理念培養的往往是一種互動精神,而互動能協助孩子成長,培育其開發本身的價值,訓練其判斷分析力,評估力,批判力及幫助他人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及時地引導學生開發和利用數字化教學資源,并由此培養學生的發現、思考、分析及判斷能力。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背景和思維結構,為其進一步學習和發展打下相同或相似的基礎,使教學更加生動有趣。 2、教學資源使各種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得到有效的運用。特別是教學軟件在內容的組織和呈現方式上都要經過精心設計的.這樣,可以反復推敲,認真研究,使已有的教學原則,認知規律,學與教的經驗和理論最大限度地貫徹其中,講究方式,方法,講究效率和效果,從而使獲得最佳的學與教成為可能。 3、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要求教學資源的不斷更新、開發利用。教學資源的運用可以使教師從繁重的勞動中解脫出來.當學生利用媒體進行學習時,教師的重復性體力勞動就會減輕.教師一方面可以有精力來研究,鑒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一方面又可以研究,設計和開發新的教學產品來解決問題.同時,還可為教師的自我再提高,當好學生的咨詢者和指導者等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精力。 三、教學資源改進了教研方式、促進了教師專業化發展 教學資源的運用為校本教研的改革和發展找到了一種好形式,即依托教學資源搞教研,與名師一起學習的教研形式,如以經典的課堂實錄為課例研究的主要內容,為教師提供了理論知識和分析問題的試點,讓教師站在一定的理論高度分析課例,避免分析研究在低水平上重復。在理論學習和集體備課的過程中,教師根據各自的觀察試點記錄課堂實錄中授課教師的教學觀、教師觀、學生觀等。同時將自己平時的教學實踐與名師進行比較,在比較中學習借鑒。通過對教學實例的觀摩研討、解決以前學校教研活動中只能依賴本校教師互動帶來的視野狹窄、“提升”不夠的弊端。 特別是有了網絡教學資源之后,教師就可以足不出戶學到名師名家最優秀的授課藝(下接第8頁)
篇10
關鍵詞:小學教育;泥塑課程;鄉土文化;有效融合
一、挖掘和提煉鄉土文化中的泥塑教學資源
在鄉土文化中有很多元素可以運用到泥塑教學之中,針對學生創作對象來源的局限性,教師可以充分地利用鄉土文化中所存在的教學資源,對鄉土文化中的教學資源進行挖掘以及提煉,讓泥塑教學進行的更加有效。如,針對不同地方的文化,可以提煉出不同的教學資源,例如,當地茶具比較出名,在進行泥塑教學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制作創意茶具,便于學生更好地進行創作。
二、用鄉土文化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
小學生在進行泥塑藝術的學習過程中,并不能很好地掌握制作的流程,而且學生制作靈感來源有限,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就無法進行有效的學習和制作。而鄉土文化是學生比較熟悉的文化,如果以這樣的制作參考物讓學生進行創作,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夠激發學生創作的熱情,因此,應該有效地將鄉土文化與泥塑教學相結合。如,學生都很了解并熱愛自己的家鄉,因此,在了解家鄉鄉土文化的基礎上,欣賞帶有家鄉味十足的陶泥作品后,學生急切地想把他們心中的感受用黏土表現出來,就很容易創作出帶有家鄉鄉土特色的作品,陶泥作品的欣賞既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創作和動手熱情。
三、將鄉土文化作為泥塑課程的載體
陶泥制作來源于傳統的藝術,而鄉土文化是由傳統文化不斷傳承和延續下來的,而且在鄉土文化中有很多都以實物形式所存在,這樣的實物就可以作為陶泥制作的參考對象,通過實例,可以更好地使泥塑教學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開展。如,在進行泥塑教學時,首先進行鄉土文化的介紹,并對一些可以作為陶泥制作對象的實物進行詳細的講解,然后再讓學生進行陶泥制作,將鄉土文化作為泥塑課程的載體。
綜上所述,泥塑教學是小學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想象力以及審美能力,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發展,而泥塑藝術與鄉土文化的結合,更有助于學生動手能力及審美能力的提高,讓學生在鄉土風情中感受藝術之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