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責任制考核制度范文
時間:2024-01-16 17:25:4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網絡安全責任制考核制度,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領導重視,指導到位
本學期,在縣局和當地黨委、政府指導下,我校始終把安全工作列入學校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堅持每周召開校委會時把安全工作作為一項主要工作來討論,尤其是疫情防控工作,召開了幾次專門會議并召開安全管理人員、保安培訓會、后勤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會議,重點做好疫情防控情況下的校園各項安全管理工作。每月對教職工進行一次法律安全知識培訓,4月份新學期開始,就學校安全工作進行了分工調整,實行安全工作全員責任制和掛牌明示職責。學校安全工作由校長親自抓,分管副校長直接抓,學校保衛處、總務處、教導處、各班主任具體分工負責組織實施的良好局面。
二、制度保證,措施到位
1.根據學校制定的《安全工作指導手冊》,實行安全工作首遇負責制、分管責任制、責任追究制、全員崗位安全工作責任制。學校制定了《安全全程管理辦法》、《崗位安全制度》和《安全責任區制度》、《安全工作一日工作流程》,將安全保衛工作列入各有關處室的目標考核內容,并進行嚴格考核,嚴格責任追究,對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要嚴肅追究有關領導及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2.層層簽訂了安全責任書和專項責任書,春季開學后,簽訂了防溺水、交通安全、疫情防控安全責任書,五月份簽訂了學校教職工車主責任書。學校與處室和班主任層層簽訂責任書,明確教職工各自的崗位職責。通過學校與學生及家長簽訂安全責任書,家長委員會活動,愛心家長志愿者活動,把安全教育管理拓寬到家庭、社會,明確家長及監護人應做的工作和應負的責任,使家庭教育與監管落到實處。學校安全考核將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工作作為對班主任和教職員工考核的重要內容,實行一票否決制度。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組織、誰負責;誰檢查、誰負責”的原則,做到職責明確,責任到人。
3.強化定期檢查和日常防范相結合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強學生管理、門衛值班、巡邏值班、防火防災、食品衛生管理、“六防”教育與管理、體育器材檢查、健康體檢等項工作,開展了防擁擠踩踏、防交通事故、防溺水三項治理活動。嚴禁學生參加商業性慶典活動,嚴禁組織學生從事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危險性活動,嚴禁教師個人利用假期(日)私自帶學生外出或補課,在校外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要堅持就近、徒步原則。對涉及學校安全保衛的各項工作,都要做到有章可循,違章必究,不留盲點,不出漏洞。本學期在學校安保人員比較充實的情況下,學校及時購買了部分安保器材,安裝了“一鍵報警裝置”使學校“三防”建設進一步得到加強。
4.建立學校安全意外事故處置預案制度。學校建立事故處置領導小組,按照上級安排,上學期制定了防突發事故、防擁擠踩踏、防震、防溺水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并進行了演練,收到了較好效果。
5.扎實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和預防校園欺凌的排查和治理,加強教育和監管,學校沒有發生矛盾糾紛和校園欺凌事件。
6.開展網絡安全教育和禁安全,教育學生拒絕沉迷網絡、遠離,堅持健康上網、文明上網。
7.強化疫情防控工作的管理和日常各項工作,及時上報相關信息。
三、齊抓共管,保障到位
學校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項社會性的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學校、家庭的密切配合。我校安全工作積極拓展“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網絡,通過召開家長會、發放告家長書、家長學校、家訪等形式加強與家庭的聯系。結合“掃黑除惡”工作的開展和學校情況的不同時段,校長積極與公安、交警、衛生、綜合治理等部門聯系,及時開展校園周邊綜合治理、法制進校園以及掃黃打非等活動,爭取他們對我校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共同做好學校安全保衛工作。本學期,鎮衛生院經常深入學校指導疫情防控和傳染病預防相關工作,金絲峽交警隊到校作了交通安全知識報告,學校還組織開展一系列道德、法治教育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教育與防范并舉,自救自護指導到位
要確保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安全意識、增強自我防范和自護自救能力。抓好安全教育,是學校安全工作的基礎。我們以安全教育專項治理活動月和安全生產月為重點,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開展安全教育,上學期還重點抓好交通、防溺水、意外傷害、擁擠踩踏、春季、夏季傳染病防控、食物中毒等“六防”的安全教育。
1.認真做好夏季防溺水、六月份的“安全生產月”活動
學校結合兩個活動的要求和特點,根據學校實際,開展了不同的活動,收到了較好效果。學校安全教育做到“六有”,班級教育與學校集中教育相結合,針對不同季節、時段安全教育與常規安全教育相結合,對校內易發事故類型、重點部位保護、工作薄弱環節、各類人員安全意識與安全技能等方面,開展深入全面的大檢查,及時消除隱患,確保安全無事故。
2.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培訓活動。
利用班會、隊活動、安全課、人防課、學科滲透等途徑,通過講解、演示和訓練,對學生開展安全預防教育,使學生接受比較系統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觸電、防食物中毒、防疾病、防體育運動傷害、防火、防盜、防震、防騙、防中毒等安全知識教育,對相關安全事故的防范技巧進行培訓。還利用學校廣播、黑板報、電子屏、張貼標語等宣傳工具及舉行主題班會、講座、安全征文與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等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安全知識學習和技能培訓。學校積極推行一日安全提醒和班級安全考核制度。召開了汛期家長會,增強家長的安全意識和共同教育管護學生的意識。聯合高速交警給學生作法治報告和金絲峽交警隊作交通安全知識報告,使安全工作的三結合教育監控網絡得到有效的落實。
3.嚴格路隊制度和路隊管理,嚴格低年級家長接送制度落實,提倡走讀學生步行上學,對學生騎車上學情況進行清查,嚴禁學生騎自行車上學。
4.嚴格門禁管理,按照“五步法”做好值守工作,做到有進必查,有進必須測體溫。
5.積極開展“掃黑除惡”宣傳工作和線索摸排工作,按照上級安排,按時將線索上報。
五、加強檢查,發現隱患及時整改到位
開展常規檢查與突出重點檢查相結合。汛前,學校對校舍進行全面的安全檢查。夏季對溺水、食物中毒重點檢查,還積極配合上級衛生監督部門對學校食堂、飲用水進行檢查。五月份以后,學校對用電設施、消防工作、防擁擠踩踏等進行重點安全檢查,長期加強對交通安全的教育和防范。對校園周邊環境定期排查,對檢查的隱患落實相關部門和責任人限期整改,使每一項工作落到實處。
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下步的打算
我們在安全保衛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在校領導的親自參與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實現了本學期的安全零事故目標。但安全保衛工作的難度越來越大,形勢仍然比較嚴峻。
1.社會育人環境存在不利于師生安全的因素。去年以來,在“掃黑除惡”開展以來,通過有關職能部門的集中綜合整治,學校周邊環境有明顯的好轉。但是,社會上的不安定因素和不良文化對師生安全的影響還比較大,社會上的組織和黃、賭、毒、非法出版的圖書、音像及網吧和游戲室對學生的影響還存在,學校門口群眾圍墻使學校出通視線被堵問題,本學期經過多方、多次協調仍然沒有解決,對師生出入安全留下隱患。
2.學生中獨生子女、留守子女較多、住宿生多,生源居住分散,交通安全隱患大。學生作為社會的弱勢群體,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防范能力還有待提高,同時希望更多的社會力量給予支持。
3.當前,正值主汛期,我鎮地處“一江三河”地帶,面臨的防汛、防溺水任務重、壓力大,安全隱患大,同時天氣炎熱,用電高峰期,消防隱患較大。
篇2
[關鍵詞]電力技術;生產安全管理;安全文化
中圖分類號:TU2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0-0104-01
隨著電力技術的逐步發展完善,人們日常生活對于電力資源的依賴性也越來越強,并實現了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作為一種具有經濟性質的商品,電力技術已經在社會經濟發展的多個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然而,隨著電力技術的飛速發展,其中所表現出的種種問題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為了適應快速發展的經濟市場,電力企業應從自身經營發展的實際出發,對電力安全生產問題加以關注。
1 建立和完善安全文化體系,強化安全制度建設
電力企業應從多方面出發對安全制度和安全文化進行改進,而這兩項也是電力行業順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潮流的主要表現。另一方面,電力用戶自身原因也是誘發電力安全事故的常見危險因素,這就要求電力企業需要針對其用戶,開展用電安全的思想教育。因此,電力企業需從自身的特征和發展現狀出發,制定和實施系統化的電力安全制度和安全體系,通過特定的措施進行企業安全文化宣傳。同時,電力企業還應建立健全特定的安全機制,提高企業工作人員對于安全問題的關注和認識,定期組織員工接受安全培訓,培訓的內容主要針對電力技術的安全使用上。只有這樣才能夠從電力企業的內部和外部共同強化電力安全管理,創造一個保證電力網絡安全運行的內外部環境,提高電力行業運行的規范性,保證電力企業獲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2 落實安全制度,強化安全管理,逐步完善安全保證機制
首先,建立和完全安全責任制度,保證責任落實到人。其次,應用安全管理制度,創新安全管理體系,按照員工的日常表現,制定和實施針對性的獎懲措施,完善電力企業員工安全考核制度,從而促進電力企業安全管理力度的逐步增強[1]。最后,在電力企業日常運行和發展過程中,設定相應的安全管理聯動機制,保證各個管理層級和各個職能部門之間的工作人員做到互相管理、互相監督、相互促進、共同安全,需要管理人員關注的是,在電力企業經營管理工作中,各項安全隱患是無法完全避免的,但工作人員不應出現恐懼心理,而應從各項安全事故的發生原因和主要特征出發,制定和實施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強化電力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和員工的安全教育,在日常工作中主動發揮自身能動性,在員工和企業之間建立一種聯系,從而保證各項電力安全技術落到實處[2]。
另一方面,企業員工的情緒和精神狀態也會對企業生產,質量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企業管理人員在日常管理過程中,需要充分關注員工的情緒變化,加強企業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人文關懷,充分重視員工需求,從而最大限度降低員工情緒問題誘發的安全生產事故。電力企業可建立專門的人文關懷小組,對員工的精神和心態變化進行觀察和指導,及時發現和疏導員工的不良情緒,主動與員工進行交流,最大限度滿足員工需求,并給予適當幫助[3]。
3 深化安全意識,加強安全宣導
電力安全以人為本,內在因素對于電力企業運行安全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強人員的安全宣導和管理,對于保證電力生產全管理具有積極意義。安全是由人保持和創造的,而安全事故也通常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在事故發生后,人員也會付出極大的代價,因此,關注員工的生命權,保證員工的合法權益,也應該作為電力企業生產安全管理的主要內容,并得到管理者的重視。員工關懷的首要目標就在企業內部建立安全文化,加強電力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在滿足員工社會和家庭需求和愿望的基礎上,提高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從而最大限度體現企業對于員工的關愛和關心[4]。
安全工作能否得到有效執行的核心就在于人,只有員工建立自我防護能力、安全操作技能、工作責任感和安全意識,才能夠提高企業的生產安全管理力度。其中,最為核心的就是員工的安全意識,安全意識的強弱會直接決定企業的安全生產水平。安全意識較強的員工,能夠在生產過程中嚴格執行安全規程和操作規范,而安全意識較差的員工,則容易在工作中違章操作、忽視安全,進而提高安全事故發生率,因此,電力企業需要強化員工的安全意識,重點關注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同時,應嚴格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基本原則,加強員工的安全教育,根據電力行業風險性、系統性、技術性特征,制定系統的值得規范,并定期進行考核[5]。
4 總結
綜上所述,隨著電力企業和電力安全生產技術的日漸發展完善,員工和生產的安全問題也成為了電力企業管理人員關注的焦點,并為電力企業的發展強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了保證電力企業在行業競爭中占據領先地位,就需要建立和應用系統科學的生產安全管理技術和模式,增加對于電力供應網設備的投入量,探索和開發新的管理方式,從而避免自身落后于行業和技術的發展。電力技術的應用和生產安全管理,需要從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著手,其中,硬件指的是及時更換老化、壞掉的設備,對各項設備進行定期檢查,而軟件指的是作為生產主體的員工,需要逐步增強自身技能,為電力企業安全生產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 陳玉.加強電力技術監督管理 提高生產安全水平[J].傳播經緯,2015,1(1):266-267.
[2] 王蘭英,代宗鋒.風險管理在電力安全生產管理中的應用探究[J].通訊世界,2014,2(11):122-123.
[3] 蔡曙濤.電力企業安全生產技術與風險管理體系的思考[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4,1(1):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