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生育處罰法范文
時間:2024-01-19 17:49: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計劃生育處罰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初中語文 教學策略 洞悉學情 活化方法 質效雙升
教師要把握學生的語文學習基礎,針對學生不同的學情,改進和優化教學方法,使教學方法與學生的學情相吻合,對教學的內因和外因進行有機調控,通過創新教學策略,改進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過程,發揮學生參與語文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不斷提高能力素質,提高教學效率。筆者結合初中語文教學實際進行初步探討,與同仁商榷。
一、把握學情,因勢利導,創設和諧愉悅的教學情境
課堂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主渠道,是學生接受知識的信息源。課堂教學實施的效果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結果。教師要了解掌握學生的語文基礎、感知能力、努力程度和提升空間等學情,以及學生對創新教學策略、改進教學方法、活躍教學過程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從促進教學效率提高和學生成長進步出發,因勢利導、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學習探究、成長進步的需求,使語文課堂成為學生成長進步的舞臺,成為學生學習探究的樂園。筆者多年從事中學語文教學工作,注重在創設和諧愉悅的教學情境上下工夫,求實效,引導學生在寬松、愉悅的氛圍中滋生語文學習情感,引導學生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情境中探究問題,引導學生在銜接生活、聯系實際中檢驗所學知識,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層次和思維能力,讓學生活學活用,學以致用,提高語文教學成效,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如筆者教學《蘆花蕩》一課時,由于這篇課文情節比較簡單,引導學生在討論法、問答法、點撥法、比較法“四法”并舉的互動過程中,分析文中人物形象,感知文中景隨情移的寫作手法。一方面,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分析課文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特點,引導學生把自己置身于課文的情景之中,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學習主人翁優秀的意志品格。另一方面,以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剖析主人翁的品質,讓學生研究作者的寫作方法與寫作特點,學會方法,掌握特點。在筆者的引導、點撥下,學生通過自身努力,充分了解、掌握了文中景隨情移的寫作手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成效。
二、活化方法,優化過程,采用切合實際的教學方法
活化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過程的最終目的是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掌握必備的技能,學到有價值的語文。隨著時代的發展,各種新穎的教學方法層出不窮,教師要有選擇地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使教學方法更能滿足學生成長進步的需求,滿足學生語文學習的需要。因此,教師要通過現代媒介學習新型教學方法、教學經驗、教學理論,并在實踐中加以利用和推廣,成為學生最親近的良師益友,使語文課堂教學成為學生學習的殿堂。如,筆者在教學《故鄉》一課時,一方面以學習描寫人物外貌為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比較少年閏土和中年閏土的外貌,引導學生開展肖像描寫訓練。另一方面以學習對比手法為教學目標,引導學生抓住人物和景物的幾組對比描寫,進行解讀分析,這一雙管齊下的方法,使學生耳目一新,活躍了課堂氛圍,提高了教學成效,實現了教學目標。教師要根據課文教學的不同特點、不同內容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在教學《皇帝的新裝》、《變色龍》等一些故事性強、通俗易懂的課文時,教師可以采取表演法、故事法,在對話和表演中再現人物的動作、神態及心理活動;在教學《被壓扁的沙子》、《奇妙的克隆》等科普性較強、學生一時難以理解的文章時,筆者讓學生認真閱讀,應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運用網絡查找相關資料,在課堂上進行交流、補充,豐富學生的科學知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由于有了自主學習的基礎,學生在教堂上就會有針對性、選擇性地聽講,提問,對自己已經掌握的內容一聽而過,對沒有掌握的內容就會刨根問底,互動交流,提高教學效率,這樣不但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三、聯系實際,注重學法,實現質效雙升的教學目的
篇2
【關鍵詞】:初中語文 學困生 轉化
新課改之后要求我們在課堂上做到關注每一位學生,包括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態度。但是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會遇到語文底子薄、語文素質差、學習積極性低的學生。久而久之,這些學生發展為學習困難的學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學困生”。學校教育一定要把學生放于主體地位,尊重每一個學生的人格,尤其是學困生。那如何轉化“學困生”呢?這成為我們當前教學中的一個難題。下面是我的幾點看法。
一、鼓勵學生,增強自信
大多數學困生都比較自卑,認為自己就是比別人差,再加上受到家長、同學的諷刺、嘲笑,自尊心受到傷害,于是越來越厭學,如此下去的結果就是學習成績越來越差。轉化學困生,首先要做的就是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作為教師,我們要多從生活上和學習上給他們一些關愛,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愛,先接受教師再接受教師所授的學科。在學習上,教師要多一點耐心,適當夸大他們的優點,進行鼓勵、表揚。在生活上,教師要多關心、照顧他們,多一些情感交流,多一點愛心。
二、適當指導,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不要急于講授知識,而是應該首先吸引學生的目光,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學困生這一點尤為重要,為了改變學生的不良習慣,提高課堂效率,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明確目的,激發興趣
知識是以后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將現在與將來聯系在一起的一個重要組成。只有掌握了豐富的知識,將來才會有豐富多彩的生活。只有讓學生明白學習的目的,才會有學習的動力。
(二)以舊引新,激發興趣
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引入一些名人趣事或者個人經歷,引導學生了解生動的語文知識,讓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離不開語文,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增強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從以前的被動學生被為主動學習,讓學生體會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從而喜歡學語文。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備課時準備一些銜接性的知識點,以舊知識引出新內容,來吸引學生的眼球,激發學習興趣。
(三)設置懸念,激發興趣
我們在讀小說、看電視的時候不難發現,章節、劇集之間往往是設在情節向前推進時,這樣暫時掛起就會讓讀者、觀眾產生一種期待的心情,同樣這也可以運用在教學中。比如,在講《背影》一文時,文章開頭便寫道:“我與父親不見四年有余,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這時,教師可以設置疑問:到底是什么原因不能忘記父親的背影呢?先給學生設置一個懸念。接著,教師再問:一般會描述人的哪一個部位?經過討論得出:一般是用面部神情來描述。而《背影》一文,為什么會細致描述“背影”?教師引導學生了解這里講的是一位老父親的背影,它描述了父親的艱苦生活,和為兒子無怨無悔的付出,“背影”表現出一個父親到兒子的愛,“背影”是父子分別時留給兒子最深刻的烙印。所以,作者采用描述背影的方法來充分滲透其中的情感,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
(四)體會成功,激發興趣
在給學困生設置教學目標時,教師要適當放低一些要求,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信心,對初中語文學習產生興趣。有了學習興趣再學習,學習效果會事半功倍。我們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制定一些學習目標,用目標來激勵自己。在實現目標后,讓他們充分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語文的教與學都離不開聽、說、讀、寫。其中,寫是最復雜的。寫綜合了聽、說和讀。對于學困生,我們要把要求放低,最初可以從寫一句話開始,比如寫一句話來形容天氣;再寫幾句總結性的話對一天的生活進行記錄;最后寫篇幅短一些的文章。只要長期堅持,學生一定會有豐富的收獲。
(五)通過活動,鞏固興趣
由于初中學生的年齡尚小,興趣愛好不太穩定,所以需要教師來組織一些有意義的活動來進行鞏固。特別是對于學困生,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設置一些適合他們的活動,通過活動發揮他們的優勢,展現他們的特長,進一步鞏固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三、提高成績
學困生的轉化是否成功,除了增強自信心和激發興趣之外,還要注意學習成績是否有所提高。在指導學困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讓每一個學生成為課堂中的主角
1.事先準備。每節課前,教師要專門設置一些簡單的問題留給學困生來回答,并根據學生的表現,及時表揚。
2.學會評價。在學優生回答完問題之后,教師可以讓學困生來做總結,使其在評價別人的同時提高自己。
3.提示鼓勵。教師可讓學困生獨立回答一些難度稍高一點的問題。最開始,學生可能因為膽小、不自信而有些困難。對此,我們可以適當鼓勵或者通過簡單的提示來引導學生完成。
(二)及時有效的課后輔導
為了做到當日事當日清,教師課后要及時根據學困生當天的表現進行指導,插漏補缺。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情況進行分組,讓他們互幫互助,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四、持之以恒,彈好“尾聲”
造成“學困生”學困的原因有多種,如先天性弱智或存在生理缺陷、家庭環境的影響、社會環境的影響、教學方法不妥等。再加上受年齡、知識、性格的影響,他們的思想與行動往往具有很大的反復性,如今天認識的東西,明天又會忘記,剛剛得到表揚,轉身又做錯事。教師必須正視這一點,不怕麻煩地耐心疏導,要允許學生多次反復。事情的發展往往會有曲折,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也一樣。我們在做學困生轉化工作時,不能企圖通過幾次談話、補課、家訪就立竿見影,對他們轉化過程中出現的反復,應客觀地加以分析,明確“反復”是學困生轉化過程中的一個特點。作為教師,我們應一而再,再而三,持之以恒地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彈出意猶未盡的“尾聲”。
總之,要想轉變學困生的學習態度,使他們能夠主動學習,是我們面臨的一個共同難題。要想實現這一點,就需要我們有豐富的知識,寬廣的胸懷,還要講究教學藝術,幾個方面完美的結合,從而更好地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 羅海容;古詩文教法初探[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5年08期
篇3
關鍵詞:英語作業;作業設計;作業評價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作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英語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也是初中英語教師檢查學生英語學習效果的重要途徑。適量的英語作業可以幫助初中生更好地吸收和消化所學知識,訓練所需技能,培養其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近年來,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創新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人們過度關注教學設計是否新穎、教學形式是否多樣,但是,同樣作為英語課堂教學環節的作業設計與評價,卻常常被人們所忽視,初中英語作業的改革總是落后于英語課堂教學的改革。
一、初中英語作業存在的問題
目前,初中英語教師在英語作業的設計上,還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1)教師在英語作業的設計上過于隨意,缺少應有的系統性;(2)初中英語作業的形式過于單一,缺少多樣性;(3)英語作業內容單調乏味,沒有趣味性;(4)作業缺乏層次性和差異性;(5)作業的評價缺乏激勵機制。初中英語作業設計中存在的這些問題,往往會導致作業質量不高、學生對英語作業沒有興趣,耗費了學生大量寶貴的學習時間,不利于初中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優化初中英語作業的設計
1.注重英語作業的層次性
注重初中英語作業設計的層次性,努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強調“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每個學生的個體特征是不同的,英語學習的基礎也是不一的,他們在理解接受能力和自制力等方面也是存在差異的,因此,作業設計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
2.注重英語作業的趣味性
注重初中英語作業設計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在其實施建議中指出:“組織生動活潑的課外活動,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趣味性的作業設計,易于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他們不僅能夠愿意去做、樂于去做,并能在做中有所收獲。
3.注重英語作業的實踐性和多樣性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是用來進行交流的工具。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想要更好地把握它、使用它,只能在具體的實踐中完成。同時多樣性的英語實踐活動也可以使學生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樂趣,感受到英語這門語言的魅力,并能在多樣化的活動中收獲成功的喜悅。初中英語作業的設計應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去操練和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以達到語言交際的目的。
4.注重英語作業的合作性
初中英語作業的設計還要注重合作。從獨立到合作,也是英語作業改革的發展趨勢。初中英語教師在設計作業時,除了考慮學生獨立完成的部分外,還應考慮班級內小組的合作、師生的合作以及家校的合作。尤其是小組的合作,在作業的完成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利用集體的智慧來解決問題,也可以更好地促進“兵幫兵”“兵帶兵”。教師在設計小組合作完成作業時,可以采用多樣化的形式,比如:小組內合作進行單詞的學習,小組合作完成英語對話的訓練,小組合作進行課本劇的表演等,這些都可以促進生生互動,促進他們情感的交流。
三、關于初中英語作業的評價
英語教師在注重英語作業設計的同時,還應注重作業的評價。教師全方位的作業評價有利于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作業完成情況和知識的掌握情況,也有利于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在評價過程中,英語教師要注意作業評價標準和評價形式的多樣化,從教師的單一評價轉變為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和家長參評等多種形式相結合,并且“在各類評價活動中,學生都應是積極的參與者和合作者”。對于不同程度的學生,教師還應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盡量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性評價,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獲得成功的體驗。對于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可以采取多次評價的形式,使學生能夠有改錯的機會。同時,英語教師過多地關注作業的結果,而忽視學生完成作業的過程,也不利于學生英語能力的提高,教師在作業的評價中,應更多地關注作業的完成過程和方法,注重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等多方面的有機整合。
總之,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無論是在作業的設計上還是在作業的評價上,教師都應該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以學生為中心,既要去關注他們的知識技能,更要注重在此過程中他們情感態度的形成,以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 學困生 目標激勵 成功激勵 榜樣激勵 情感激勵
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研究發現,人受到充分激勵后,其能力可以發揮到80%到90%,相當于激勵前的三至四倍。因此,我認為在英語教育教學活動中,激勵是一個重要手段。下面我就如何引導學困生“脫貧”談談體會。
一、目標激勵
學困生的困因往往在于他們的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態度不端正,一個個目標,對他們而言大都可望而不可即。因此,教師要根據大綱要求,分析教材內容及學生特點,按照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確定明確的、分層的教學目標。比如在教學反意問句時,先舉含“be”的句子。
He is a student,isn’t he?
The girl is reading,isn’t she?
The boys are coming soon,aren’t they?
There is a kite on the wall,isn’t there?
Mr.Green was at home just now,wasn’t he?
這種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設題,目的是讓他們“先入為主”,產生我也會做的心理優勢,激勵他們向學習目標不斷前進。當前目標實現后,再舉:
Miss Gao can swim,can’t she?
Your parents go to work on foot,don’t they?
His friend watches TV every evening,doesn’t he?
They went to the farm,didn’t they?
Uncle Wang will mend the bike for me,won’t he?
They are going to have no classes,are they?
There are few students here,are there?
There is little milk in the bottle,is there?
通過這樣的精心設計,巧妙地運用“遞增法”,就能引導他們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并輕松、愉快地達到教學目的。
二、成功激勵
學習信心比什么都重要,為了給學生樹立信心,極其重要的是經常讓學生在學習上取得成功,對于基礎差的學生,要讓他們明白,他們絕不是沒有英語細胞,而是由于學習方法不當或努力不夠所致。學困生往往與成功擦肩而過,成功率過低,成功的喜悅往往會創造“奇跡”。因此,教師要培養學困生正確的成功心理,以“失敗是成功之母”、“學習是循序漸進的,功到自然成”等名言啟迪他們,激發追求成功的意識。在學生取得很小的成功或有點滴進步時,就適時提出真切的鼓勵,激發學生的成就動機,讓他們繼續“跳一跳,夠著了,摘到了”,使他們從成功中品味到努力的甘甜,發現自身價值。比如:學困生的學習成績不夠理想,若不給他們成績,則無法讓他們了解自己在班集體中所處的“坐標”,若單給成績,紅燈高掛則又會增添他們的灰暗心理。因此,每到這時,我就運用實質的鼓勵(成績+評語),十人詞組100分,得40分時,寫上“恭喜你,四個全對”;得60分時,寫上“好樣的,6比4取勝”;得70分時,寫上“就差3個了,加油!”;得80分時,寫上“可惜,還差2個”。這種情真意切的呼喚,旨在激勵他們看到自己的成功,激勵他們“跳”和“摘”,使他們在一個個的成功中最終達到或較好地實現目標。多給學困生幾次機會,連續幾次輔導檢查,直到合格。教師不失時機地在班級表揚他們,激勵他們繼續努力,堅持不懈,就會使他們心理上產生一種和成功感,他們看到了希望,嘗到了甜頭,就會樂而學之。
三、榜樣激勵
學困生在學習上往往表現為“得過且過”,毫無進取之心。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樹立好典型,使他們學有榜樣,追有目標,趕有方向。比如:課堂提問中,程度高的學生答題之后,再拋出專門留給學困生的題目,并告訴他們只有答對,才能為組爭分,逼得他們個個不得不上進,從而趕走“惰性”,激活靈性,效仿前面好生的答題方法,盡量使自己答得正確。課堂教學中,我經常選擇一些班級或年段的學習進步快的學生,介紹他們在英語學習中如何克服困難及戰勝自我的精神。學生與學生年紀相仿,閱歷相當,他們之間極易溝通,用這些學習典型激勵他們,產生模仿和追趕的效果特別明顯。這些學生在脫離“學困”的同時,成了班級中求進步的典型,時刻鞭策著其他學困生暗下工夫,增強自信心,不斷進取。
四、情感激勵
篇5
2.1處理工藝
2.1.1處理工藝選擇的建議
《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 (GB16889-2008) 實施之后,對氨氮、總氨、總磷及重金屬等指標要求大幅度提高或增設,目前填埋場已建垃圾滲濾液預處理與處理工程大多無法或較難滿足要求,不少滲濾液處理站急需改造與新建。若不能尋找一個穩定、性價比高且易于管理的處理工藝,在滲濾液處理領域將形成 巨大的投資浪費。應在滿足穩定、連續、出水達標的前提下,綜合工藝的經濟性 、合理性、可操作性等,經技術經濟比選后確定。工藝設計及選擇的幾點建議如下 :
2.1.1.1設計要低能耗
根據垃圾滲濾液的性質和對各處理方法特點的比較,應該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選擇能耗相對較低、污染物降解徹底的生化方法對污水進行處理。
2.1.1.2選擇生物脫氮
根據污水中各污染成分的比例和微生物營養元素的比例要求,若該污水中氨氮濃度相對偏高,必須對氨氨脫除有針對性措施;氨氮脫除應該優先選用生物脫氨的工藝,吹脫工藝不僅會帶來二次污染,投資和運行成本也較高。
2.1.1.3主體工藝優先選擇生化法
由于物理法對污染物只是進行簡單過濾,污染物都存留在濃縮液中,隨即帶來了濃縮液的處理問題。然而生化法對污染物能起到真正降解與削減作用,對于原水中可生化降解的污染物建議優先選用生化系統處理。此外,生化系統投資及運行成本較低,只要進水水質水量控制較好,可基本保證良好的出水水質及運行穩定性。
2.1.1.4深度處理可選用膜技術
由于滲濾液成分復雜,其中存在很多難以生化的物質,完全依靠生化不可能使污水處理達到排放的要求,同時隨著填埋年限的增加,可生化性變差的特點,應該在生化后采用物化法對污水中的污染物進一步進行處理,從穩定性和成本分析來看,選擇膜處理工藝較為可行。
2.1.1.5選擇自動化程度高的電控系統
根據膜系統穩定運行和系統安全保證的要求,本工程自控系統 需要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可以考慮采用上位機+PLC的控制方式,實現設備 的就地手動控制、遠程控制和自動控制的3種控制方式。采用高精度的儀表,通過設備互鎖、流量條件保護、壓力條件保護、溫度條件保護、pH條件保護等自動判斷調節措施保證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 。
2.1.1.6具備可行的污泥和濃縮方案
為了避免二次污染,對剩余污泥及老化污泥要進行儲存、干燥或回灌;使用NF、RO膜工藝會產生一定比例 的濃縮液,其中含有大量難生化降解物質及重金屬。NF濃縮液可回流至調節池進行二次強化處理,對于RO濃縮液,其含鹽量較高,若回至調節池,將對生化系統微生物的正常代謝產生不利,故建議RO濃縮液回灌至填埋區。
基于以上建議,下面以蘇州某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工藝進行分析。
2.1.2項目概況
蘇州市某垃圾填埋場擴建工程是2007年市政府重點工程,垃圾滲瀝液處理廠是該工程的重要子項目之一。垃圾滲瀝液處理廠占地約40畝(其中包括滲瀝液調節池30畝),總造價約4000萬,其中滲瀝液處理廠土建和設備2682萬,土地征用費、調節池及其他配套設施費用1300萬。滲濾液處理廠采用以A/O/O+超濾為核心的生物膜(MBR)工藝,設計規模1200 m3/d,其中填埋場滲瀝液800m3/d,焚燒廠滲瀝液400m3/d,處理后的滲瀝液水質達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準》規定的三級標準,再排入蘇州高新污水處理有限公司進一步深度處理后達標排放。滲瀝液處理廠于2007年7月中旬開工建設,所有土建和設備安裝工作于2008年4月底完成。2008年5月初開始調試,在四個多月的調試中,共處理污水12萬m3,日平均處理量為700m3,目前日處理量已達到設計要求的1200 m3。處理后出水水質達到了設計標準,系統運行穩定,各項指標控制良好。作為垃圾滲瀝液處理廠的配套工程,調節池工程于2007年5月開始建設, 2007年12月底建成進水,調節池總容量為7.5萬立方米,可暫存二個月的滲瀝液。
2.1.2垃圾滲濾液處理廠的工藝流程
垃圾填埋場和焚燒廠的滲瀝液首先進入調節池,由于調節池進行了加蓋,可以避免滲瀝液對大氣產生污染,同時還可以起到厭氧分解作用,在調節池即可以去除約50%的COD;調節池的滲瀝液經過提升泵進入滲瀝液處理系統,首先進入袋式過濾器,去除部分SS;經過濾的滲瀝液分別進入缺氧池、碳氧化池和強化硝池即A/O/O系統,在A/O/O系統中滲瀝液中的有機物和氨氮大部分被轉化為無機物(CO2、H2O、N2)從水中去除;經過A/O/O系統處理后的滲瀝液加壓后通過外置式超濾膜裝置實現固液分離,最終處理達標。系統產生的污泥進入污泥濃縮池,通過離心脫水處理后的固體部分填埋處理,濃縮池上清液和脫水濾液回流至調節池。具體工藝流程如下圖2.1-1和圖2.1-2:
2.2工藝分析
2.2.1物化工藝流程分析
2.2.1.1調節池
由于滲濾液的水量受氣候、季節等因素影響,變化較大,雨季,可能還會出現水量暴增等情況,所以,首先設置調節池,以調節不同時間水量的變化,使后續的各處理環節水量能趨于基本的穩定,達到較好的處理效果。調節池必須要加蓋,做除臭處理。下圖為調節池的加蓋處理(蘇州某垃圾填埋場調節池示意圖)
2.2.1.2吹脫法
吹脫法是滲濾液處理的一種方法,主要用于滲濾液中氨的去除。曝氣吹脫技術是直接或調整pH后在調節池或者專門吹脫池中曝氣,以達到脫氨和改善營養比例的作用。曝氣吹脫預處理是經濟有效的,不僅可以去除氨氮,COD也大幅度下降,氨氮去除率可達68%,CODcr去除率可達76%,而在不曝氣的情況下,氨氮與CODcr的去除率僅分別為27%和22%;國內曝氣吹脫的研究結果表明:吹脫的時間應保證4~5h,但在氣水比和調節pH方面則各不相同,這是由于研究的初始氨氮與CODcr濃度以及出水要求的不同造成的。因為就預處理的目的與要求而言,曝氣吹脫的條件應根據后續生化處理對C/N比要求而調整。因此在曝氣吹脫系統的運行過程中,應根據初始氨氮與CODcr,濃度運行參數進行調整。曝氣吹脫技術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吹脫氣體的二次污染,吹脫氣體會造成周圍大氣環境質量的下降。
預處理工藝中將NH3吹脫置于最前端,可充分利用填埋場的滲濾液貯存調節池,即可直接在貯存調節池中鋪設曝氣管道,以節省工程造價,并利于間歇運行。同時可利用吹脫去除滲濾液中的重金屬離子[47],為其后續的吸附處理工藝運行創造條件(即當重金屬離子經吹脫后去除較多,則可不必啟動吸附處理工藝,使運行具有良好的靈活性);當滲濾液的CODCr/NH3-N并不過低時,吹脫可在較低的pH條件下運行,由于吹脫后pH將有所下降,因而在混凝處理時可降低pH調節的藥劑用量或不必進行pH調節(圖3-1中虛箭頭所示)。若滲濾液CODCr/NH3-N比較低時,則吹脫需在高pH值下運行,其出水需經再次pH調節后方可進行混凝處理。往往滲濾液pH的變化與其NH3-N濃度的變化呈正相關關系[48],因而將NH3 吹脫置于預處理工藝的最前端可減少pH 調節的次數。
2.2.1.3絮凝沉淀
絮凝沉淀已被廣泛應用于垃圾滲濾液中難生物降解有機物和重金屬的去除。研究表明.PAC混凝處理對滲濾液有良好的處理效果。在PAC投量為400 mg/L的條件下,各污染物的去除率分別為:COD 59.8%、Cu近100%、Pb 68.9%、Cd59.2%、Cr59.1%、Zn61.0%。因而它作為一種經濟和運行靈活的處理工藝.應用于該滲濾液的處理是可行的。AnastaslOS等[17]采用生物絮凝劑混凝去除滲濾液中的腐殖酸,效果良好。采用生物絮凝劑和硫酸鋁都可以達到45%的去除率.但使用生物絮凝劑處理垃圾滲濾液不需要調節pH,而使用硫酸鋁則需要調節pH.同時生物絮凝劑需要的投加劑量少。混凝沉淀法可有效去除滲濾液中的難降解物質和重金屬離子,對COD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但其COD的去除率一般在30%~60%之間。
2.2.2生化處理工藝流程分析
廢水進過物化預處理進入反硝化池,反硝化細菌在缺氧條件下,還原硝酸鹽,釋放出分子態氮(N2)或一氧化二氮(N2O)的過程[51]。其反應方程式如下:
NO3-+ 2e-+ 2H+ = NO2-+ H2O
NO2-+e-+ 2H+ = NO+ H2O
2NO+2e-+ 2H+ = N2O+ H2O
N2O+ 2e-+ 2H+ = N2 + H2O
在反硝化(缺氧)階段異養菌將污水中的淀粉、纖維、碳水化合物等懸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機物水解為有機酸,使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不溶性的有機物轉化成可溶性有機物,當這些經缺氧水解的產物進入碳氧化(好氧)池進行好氧處理時,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提高氧的效率;在缺氧段異養菌將蛋白質、脂肪等污染物進行氨化(有機鏈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離出氨(NH3、NH4+),之后進入強化硝化池,使氨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為硝酸的。通過回流控制返回至A池,在缺氧條件下,異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將NO3-還原為分子態氮(N2)完成C、N、O在生態中的循環,實現污水無害化處理。
2.3工藝的技術可行性分析
生活垃圾滲濾液處理最基本的方法有物理、化學、生物處理方法。垃圾滲濾液處理個過程中最主要的難點是其污染物濃度高,單純的物理、化學、生物處理工藝很難使其達到較好的水質進而實現達標排放。物化―生化結合的工藝,優勢互補,充分發揮各種處理方法的長處,使污染物最大程度地得以去除。
物化―生化工藝有機地相結合,使得廢水達標排放(其處理效果在第三章介紹)。因此,本工藝在技術上是切實可行的,并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2.4本章小結
采用物化處理和生化(A/O/O)結合的預處理工藝是可行的,在實際工藝中生化處理工藝可以根據當地的氣候、水文等條件進行調整,如可以采用 UASB、A2/O 等。
篇6
為避免缺陷兒出生做好篩查與干預工作,借助城區健全的婦幼保健網絡,我們對城區孕20~24周孕婦進行了集中上轉篩查、咨詢指導、追蹤反饋等工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海城市城區中2004至2007年間以醫院為監測單位的孕滿28周至生后7天內發生的所有出生缺陷兒和經市孕中期B超出生缺陷篩查中心確診并在孕28周前引產的畸形胎兒為研究對象。
1.2 方法 按照遼寧省出生缺陷監測方案,經市級質控校正后上報的城區出生缺陷兒和市孕中期B超出生缺陷篩查中心登記并追訪調查引產的畸形胎兒。通過計算假設引產畸形胎兒全部在孕28周后出生的干預前B超可診斷出生缺陷發生率與干預后實際B超可診斷出生缺陷發生率,應用χ2檢驗進行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經2004至2007年的四年間統計監測數據分析,我市通過開展城區孕中期集中B超出生缺陷篩查,及時發現異常并在孕28周前動員引產以來,孕中期B超出生缺陷干預對降低B超可診斷出生缺陷發生率有明顯效果。干預前后出生缺陷發生率經統計學分析有顯著性差異(χ2=44.4,P
3 討論
3.1 近年出生缺陷發生率升高的原因
3.1.1 婚檢率降低 自2003年以來,我市四年的婚檢率從過去的95%以上直降到10%。
3.1.2 篩查自愿自費性致篩查率下降 孕中期B超篩查、唐氏篩查、TORCH氏篩查等只能在部分人群中自愿自費開展,并且費用相對較高,致使篩查率上升困難。
3.1.3 診斷技術的提高 由于加強專業人員的培訓,提高了專業人員的診療與技術水平,使原來未能被發現的病例得到明確診斷。
3.1.4 環境因素的影響 近年我市出生缺陷監測數據顯示城市的出生缺陷監測率明顯高于農村,這與城市經濟發展過快,環境污染等有關。
3.2 有關降低出生缺陷的一些想法
3.2.1 加強出生缺陷方面普查力度 將產前篩查的一些項目納入農村合作醫療報銷范疇。設立出生缺陷干預專項經費,用于出生缺陷的組織、流行病學調查、科研課題研究等工作。利用婦幼保健機構的網絡優勢和高等醫學院校的技術優勢,開展跨地區、跨機構、跨學科、大樣本的科技攻關,提高出生缺陷干預水平。
3.2.2 完善婦幼保健網絡 婦幼保健網是出生缺陷預防工作的主要實施系統。要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改革和城市社區保險醫療建設為契機,加強鄉鎮、社區的婦幼保健網絡的建設。將孕婦、兒童保健服務納入醫療保障范疇,使絕大多數孕婦、兒童走進保健服務視野,擴大出生缺陷防治知識宣傳面,提高出生缺陷篩查干預率。
3.2.3 落實出生缺陷三級干預措施 提高出生缺陷一級預防婚前醫學檢查率,普遍投服葉酸預防神經管畸形。穩步推進出生缺陷二級預防產前診斷工作的開展,減少先天異常兒的出生。繼續做好新生兒疾病篩查干預工作,全面實施出生缺陷干預工程。
3.2.4 實施出生缺陷高發地區 “削峰”工程 神經管缺陷有明確的干預措施,在我市存在農村明顯高于城市的差別,嚴重影響了全市出生人口素質和生活質量。為此,建議在高發地區農村實施神經管缺陷“削峰”工程,通過動員孕婦孕前口服葉酸、在農村三縣開展孕婦唐氏篩查和孕中期B超神經管畸形篩查,有效降低其發生率。年齡≥35歲的孕產婦為出生缺陷高危人群[1],這與其它文獻資料基本一致。
篇7
關鍵詞 烤煙;優化施肥;經濟性狀;煙區;河南周口
中圖分類號 S572;S14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1-0028-01
周口市煙區具有較優越的生產優質煙葉的自然、生態條件,多年來所產煙葉質量較好,備受卷煙工業青睞。但近幾年來,由于施肥方式不合理,特別是氮用量過大[1],對當地煙葉的產量和質量造成了不利的影響。研究表明,煙草產量和品質的形成與氮肥用量關系密切[2],氮肥過多或過少均會對煙葉造成不良的影響[3]。王治偉等[4]研究表明,增加后期鉀肥施用比例可以提高煙葉鉀含量。也有研究表明,增加鉀肥追施深度可以提高煙葉產量和品質[5]。田 苗等[6]研究表明,玉米茬烤煙施用鋅肥,能促進煙株早發使煙株前期生長加快,煙葉產量和產值都有顯著提高。針對周口市烤煙生產中存在的問題,選取了幾種常用的優化施肥方式,研究了不同優化施肥對烤煙生長發育及經濟性狀的影響,旨在為周口市煙區科學施肥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概況
試驗于2014年在商水縣郝崗東洄行政村進行,土壤pH值為7.18,有機質11.6 g/kg,速效氮72.5 mg/kg,速效磷11.4 mg/kg,速效鉀167.2 mg/kg。試驗前茬為煙草,供試烤煙品種為中煙100。試驗地地勢平坦,灌排方便,在該煙區代表性較強。供試肥料為餅肥(含純N 5%)、煙草復混肥(N∶P2O5∶K2O=10∶10∶20)、硫酸鉀(含K2O 50%)、硝酸鉀(含純N 13.5%、K2O 44.5%)、重過磷酸鈣(含P2O5 46%)、硫酸鋅(含Zn 23%)。
1.2 試驗設計
試驗設5個處理,分別為處理T1(常規施肥,CK),條施復合肥750 kg/hm2、硫酸鉀180 kg/hm2;處理T2(減氮增磷優化處理),條施復合肥600 kg/hm2、硫酸鉀225 kg/hm2、重過磷酸鈣75 kg/hm2;處理T3(減氮及鉀肥施用方法優化處理),條施復合肥600 kg/hm2、硫酸鉀150 kg/hm2,團棵期追施硫酸鉀75 kg/hm2;處理T4(減氮補鋅優化處理),復合肥用量600 kg/hm2,硫酸鉀條施150 kg/hm2、團棵期追施75 kg/hm2;穴施硫酸鋅22.5 kg/hm2。所有處理均條施餅肥375 kg/hm2,其中條施70%,穴施30%,穴施硝酸鉀45 kg/hm2。每個處理重復3次,小區面積為72 m2,隨機區組設計。試驗于4月20日移栽,9月12日采烤結束。其他各項田間生產管理措施統一按當地規范化管理進行。
1.3 測定項目與方法
大田生育期農藝性狀測定取每個小區有代表性的煙株5株掛牌作標記,分別在團棵期、旺長期和圓頂期記錄株高、莖圍、葉片數、最大葉長及葉寬等農藝性狀。在團棵期、旺長期和圓頂期對各小區主要病害進行調查。各小區單獨計產、分級、計算產量和產值。
1.4 數據分析
采用DPS(Data Processing System)軟件對試驗數據進行方差分析,并進行Duncan新復極差法多重比較。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對煙株農藝性狀的影響
調查結果表明(表1),在團棵期,株高、葉片數、莖圍和最大葉長、葉寬均以處理T2最高,說明施用磷肥對團棵期煙株生長影響明顯,與處理T1(CK)相比,優化處理T2、T3、T4株高增加0.8~1.9 cm,莖圍增加0~0.3 cm,葉片數增加0.1~0.2片。在旺長期,株高、葉片數和葉面積均以補鋅優化處理T4最高,而莖圍以處理T2最高,達11.0 cm。在圓頂期,株高由高到低順序表現為處理T4=處理T2>處理T3>處理T1(CK),與處理T1(CK)相比,優化處理T2、T3、T4莖圍增加0.4~0.8 cm,葉片數增加0.3~1.2片,莖圍以處理T4最高,達12.8 cm,葉面積和葉片數以處理T2最高。
2.2 不同處理對煙株病害的影響
由表2可知,在團棵期,以處理T2病害最輕,發病率為6.7%,處理T3、T4與處理T1(CK)相比,發病率均降低3.4個百分點。在旺長期,處理T2、T3、T4與處理T1(CK)相比,發病率降低2.7~4.7個百分點。在圓頂期,以處理T4病害最輕,發病率為3.0%。
2.3 不同處理對烤煙經濟性狀的影響
不同處理經濟性狀統計見表3。從產量上看,以處理T2產量最高,達3 144.0 kg/hm2,顯著高于處理T1(CK),與處理T4產量差異不顯著。從產值上比較,以處理T4產值最高,達54 105.0元/hm2,與處理T2差異不顯著,但顯著高于處理T3和處理T1(CK)。從均價看,由高到低的順序為處理T4>處理T2>處理T3>處理T1(CK),上等煙比例以處理T1(CK)最低,為7.8%,處理T2、T3、T4上等煙比例與處理T1(CK)相比,提高5.0~7.2個百分點。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與常規施肥處理相比,優化處理在煙株株高、莖圍、葉面積和葉片數均有一定提高,病害有一定程度降低,產量提高159~405 kg/hm2,產值增加3 159~8 466元/hm2。優化處理間相比,增磷優化處理和補鋅優化處理在產量和產值上差異不顯著,但均顯著高于其他處理。鉀肥施用方式優化處理在產量和產值是顯著高于對照處理,但產量和產值均顯著低于其他2個優化處理。
綜合來看,在周口市煙區常規施肥的基礎上,進行增施磷肥和補充鋅肥可取得較好的增產效果,建議進一步推廣應用。
4 參考文獻
[1] 王錦橋,毛家偉,劉建波.周口主要植煙土壤養分狀況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33):18819-18821.
[2] 朱金峰,賈健,宋賀鵬,等.不同施氮量對烤煙品種品質性狀的影響[J].現代農業科技,2015(19):14-16.
[3] 劉國順.煙草栽培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
[4] 王治偉,朱列書,譚智勇,等.鉀肥用量及施用方法對煙葉鉀含量的影響[J].湖南農業科學,2015(9):48-50.
篇8
關鍵詞:球面Voronoi圖;統一計算設備架構;共享內存;常量內存;寄存器
中圖分類號: TP391.41; P208 文獻標志碼:A
英文摘要
Abstract:Spherical Voronoi diagram generating algorithm based on distance computation and comparison of Quaternary Triangular Mesh (QTM) has a higher precision relative to dilation algorithm. However, massive distance computation and comparison lead to low efficiency. To improve efficiency, Graphic Processing Unit (GPU) parallel computation was used to implement the algorithm. Then, the algorithm was optimized with respect to the access to GPU shared memory, constant memory and register. At last, an experimental system was developed by using C++ and 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 (CUDA ) to compare the efficiency before and after the optimiza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efficiency can be improved to a great extent by using different GPU memories reasonably. In addition, a higher speedup ratio can be acquired when the data scale is larger.
英文關鍵詞
Key words:spherical Voronoi diagram; 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 (CUDA); shared memory; constant memory; register
0 引言
隨著數字地球的發展,球面Voronoi圖(以下簡稱V圖)在全球空間索引[1-2]、球面動態模擬[3]等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基于四元三角格網(Quaternary Triangular Mesh,QTM)[4]單元之間距離計算與比較的球面V圖生成算法[5]相對于擴張算法具有較高的精度,但由于需要計算并比較每個格網到所有種子點之間的距離,致使算法效率較低,無法滿足實時應用的需求。
近年來,圖形處理器(Graphic Processing Unit,GPU)技術快速發展,其浮點運算能力和內存帶寬已遠遠超過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6]。NVIDIA公司開發的統一計算設備架構(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CUDA)為GPU增加了一個易用的編程接口[7],使得GPU并行計算在群體行為仿真[8]、三維數據并行可視化[9]、地球表面測繪[10]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本文利用CUDA對基于距離計算與比較的球面V圖生成算法進行實現,然后從GPU共享內存、常量內存、寄存器等三種內存的訪問方面,對算法進行優化,最后利用C++和CUDA開發了實驗系統,對優化前后算法的效率進行對比。
1 基于QTM的球面Voronoi圖并行生成算法
若將式(1)中的ω定義為一個QTM格網,Ω定義為球面上所有QTM格網的集合,距離函數d定義為球面大弧距離,則式(1)表示的即為基于QTM的球面V圖。
基于QTM格網之間距離計算與比較的球面V圖生成算法[5],通過計算并比較每個格網到所有種子點的距離,來確定格網單元所屬的Voronoi區域,算法具有計算密集性、指令一致性及相互獨立性的特點,本文采用GPU單指令多數據流(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e,SIMD)并行計算模型來執行這些運算,算法實現的核函數(Kernel)偽碼如下(Kernel_1)。
2 算法的優化
在CUDA架構中有多種內存可供使用,如全局內存、局部內存、共享內存、常量內存、寄存器等,每種內存的空間大小、作用范圍及訪問速度都各不相同。因此,在實現算法時使用不同的內存、不同的訪問方式,將會對程序的性能產生巨大的影響。本文將從GPU內存訪問方面(包括共享內存、常量內存及寄存器等)對上述算法進行優化。
2.1 共享內存優化
GPU全局內存位于顯存,具有較大的存儲空間,可被Kernel調用的所有線程訪問,但全局內存的訪問具有較高的訪存延遲(一次訪問需要400~600個時鐘周期)。而共享內存是GPU片內的高速存儲器,它的緩沖區駐留在物理GPU上,而不是GPU之外的系統內存中。因此,共享內存的訪存延遲要遠遠低于全局內存(只有全局內存的1%左右)[11-12]。共享內存可供一個線程塊內所有的線程訪問,是實現線程間通信的延遲最小的方法[11]。然而,共享內存存儲空間較小,可供每個線程塊使用的共享內存大小僅為16KB(計算能力1.1的設備)。
Kernel_1所述算法中,格網中心點的坐標數據及種子點坐標數據,都存儲在全局內存中,在計算每個QTM格網到所有種子點的距離時,需要頻繁地從全局內存獲取種子點數據。設種子點數為N,球面上QTM格網總數為G,則生成球面V圖所需要的計算和比較的總次數為2NG,所需要的全局內存訪問的次數為(G+NG),二者之比為2NG∶(G+NG)≈2∶1。也就是說,每進行兩次計算(或比較)就需要進行一次全局內存的訪問,這將嚴重影響算法的效率。
共享內存相對于全局內存具有更高的訪存速度,因此可先將種子點數據從全局內存中取出,存儲到共享內存中,供一個線程塊內所有的線程(每個線程處理一個格網)使用,每次計算只需要從共享內存中讀取數據即可。但由于可供每個線程塊使用的共享內存僅為16KB,當種子點數量較多時,無法一次性放入共享內存。這就需要分成多次,每次將部分種子點數據放入共享內存,當該部分數據使用完成后,再取出一部分種子點數據進行計算,依次進行,直至所有的種子點都計算完畢。算法實現的偽碼如下(Kernel_2)。
若每個線程塊中的線程數量為B,則每個線程塊內所要進行的計算和比較的總次數為2NB,需要進行的全局內存訪問次數為(B+N)(包括從全局內存中取出B個QTM格網數據和N個種子點數據),則計算(或比較)的次數與全局內存訪存次數之比為2NB∶(B+N)=2N∶(1+N/B)。若取N=1024、B=256,則計算與訪存次數之比為2048∶5≈400∶1。這相對于原算法大幅度減小了全局內存訪問的次數,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算法的效率。
2.2 常量內存優化
GPU中的常量內存是只讀內存。如果半個線程束(HalfWarp, 16個線程)中的每個線程都從常量內存的相同地址讀取數據,GPU只會產生一次讀取請求并在隨后將數據廣播到每個線程;同時,由于常量內存的內容是不會發生變化的,硬件會主動把這個常量數據緩存在GPU上,在第一次從常量內存的某個地址上讀取后,當其他半線程束請求同一個地址時,將命中緩存,同樣減少了額外的內存流量。因此,與從全局內存中讀取數據相比,從常量內存中讀取相同的數據可以節約大量的內存帶寬[11]。
由于算法中的種子點數據不會發生改變,且每個線程都從第1個種子點數據開始讀取,因此,可將種子點數據直接從CPU內存復制到GPU常量內存中,以消除全局內存訪問對算法效率的影響。與使用共享內存類似,在計算能力為1.1的設備中,GPU常量內存的大小只有64KB,當種子點數據較大時,需要分成多次將數據從CPU內存復制到GPU常量內存,并多次調用核函數進行計算。算法實現的偽碼與Kernel_1類似,只是將種子點數據存儲在GPU常量內存中。
2.3 寄存器優化
在2.2節所述的算法中,每個GPU線程處理一個QTM格網,即在處理每個QTM格網時,都要從常量內存中獲取所有的種子點數據。盡管GPU常量內存的訪問速度較快,但頻繁的訪問也將帶來效率上的影響,為減少對常量內存的訪問次數,本節采取如下策略:在每個線程中,將多個QTM格網數據從全局內存中取出,存儲在寄存器中,同時從常量內存中獲取一次種子點數據,供這些QTM格網使用。算法實現的偽碼如下(Kernel_3為什么沒有kernel-3?文中2.2節所述的“常量內存優化”偽碼(默認為Kernel-3)與文中的Kernel-1類似,不同之處僅在于Kernel-1中種子點數據存儲在全局內存,而Kernel-3存儲在常量內存,因此文中并未給出。所以Kernel-2之后就直接為Kernel-4了!
為按順序進行編號,也可以將文中的Kernel-4直接改成Kernel-3!)。
3 實驗與分析
實現本文算法所用的編程語言為C++和NVIDIA CUDA 6.5;硬件環境為Intel Core 2 Quad CPU Q8400 @2.66GHz,2.00GB內存,NVIDIA GeForce 9600 GT GPU,計算能力1.1。在該環境下,將基于距離計算與比較的球面V圖生成算法及上述各優化算法進行實現,并進行了對比分析。
基于第9層QTM格網(格網總數2097152),分別用不同數量的種子點對以上算法進行測試,原算法(CPU串行)生成球面V圖所用的時間如表1所示,各優化算法在不同數據規模下所獲得的加速比如圖1所示。圖2為利用不同數量的種子點數生成的球面V圖。
由圖1可以看出,使用GPU全局內存對算法進行實現時,頻繁的全局內存訪問致使算法執行的時間與CPU串行算法相當,僅可獲得較小的加速比;而通過使用共享內存、常量內存、寄存器對算法進行加速后,在不同的數據規模(種子點數)下都能夠獲得幾十甚至上百倍的加速比,使算法執行的時間大大降低。從圖1中還可以看出,當種子點數較少時,所獲得的加速比較低,隨著種子點數的增多,加速比也隨之增大。這是由于GPU更適合于密集型的計算,當數據量(計算量)較小時,算法在GPU上的執行時無法隱藏訪存和數據傳輸的延遲[12],而隨著數據量的增大,這些延遲逐漸被隱藏,因此加速比會逐漸增大;而當數據量大到能使GPU滿負荷工作時,所有的訪存和數據傳輸的延遲都已被很好地隱藏,加速比也將趨于穩定,如圖1所示。
4 結語
本文利用CUDA對基于距離計算與比較的球面V圖生成算法進行實現,并從GPU共享內存、常量內存、寄存器等三種內存的訪問方面對算法進行優化,通過實驗得出如下結論:
1)僅使用GPU全局內存時,算法的效率僅與CPU串行算法相當;
2)GPU共享內存、常量內存、寄存器的合理使用,能夠大大提高算法的效率;
3)在一定的數據規模下,隨著種子點數的增多,GPU加速比逐漸增大。
本文僅從GPU內存訪問的角度對基于距離計算與比較的球面V圖生成算法進行了優化,下一步的工作是綜合考慮算法指令、任務劃分、內存訪問等因素,對算法進一步優化。
參考文獻:
[1]LUKATELA H. Ellipsoidal area computations of large terrestrial objects [C/OL]//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screte Grids. [2014-12-01]. .
[3]MOSTAFAVI M A, GOLD C. A global kinetic spatial data structure for a marine simula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2004, 18(3):211-227.
[4]DUTTON G. Modeling locational uncertainty via hierarchical tessellation [M]. Accuracy of Spatial Databases. London: Taylor & Francis, 1989:125-140.
[5]WANG L, ZHAO X, CAO W, et al. A GPUbased algorithm for the generation of spherical Voronoi diagram in QTM mode [J].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Photogrammetry, 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 2013, XL4/W2:45-50.
[6]NVIDIA. CUDA C programming guide Version 6.5 [EB/OL]. [2014-12-01]. .
篇9
9月7日,保監會發批文,同意中融人壽原有股東啟迪控股將持有的4400萬股轉讓給清華控股,清華控股順利躋身并列大股東,并表示會進一步增持。
9月8日,保監會公布處罰結果,中融人壽因違規運用資金、虛增償付能力等問題被保監會處罰80萬元,時任董事長、總經理陳遠領罰單10萬元,被處禁入保險業一年;現副總經理王天有領罰金20萬元。
9月17日,中天城告稱,公司擬通過子公司貴陽金控收購聯合銅箔100%股權。聯合銅箔持有中融人壽1億股股份,占其總股本的20%,與清華控股并列為中融人壽并列第一大股東。
盡管中融人壽被罰,各路機構還是對其趨之若鶩,一個重要原因是公司自身實力不錯,近年業績飆升,去年盈利同比贈長超過兩倍。
處罰對公司業務開展影響不大
盡管是兩年前的違規行為,處罰下達還是引起業內關注。中融人壽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行政處罰中涉及的事項均發生在2013年底,在監管部門的指導和監督下,公司做了大量的改進工作,一方面對發現的問題積極進行整改,收回本金和利息,未給公司造成任何損失;另一方面著重強化對監管制度的學習和培訓,加強資金運用的內部制度建設和流程梳理,強化依法合規經營,將風險防控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此次處罰結果中有一條是“限制不動產投資、股權投資、金融產品投資各1年”,這是否會影響公司業務正常開展?中融人壽相關負責人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由于權益類投資和以債券為主的固定收益類投資都沒有受到限制,因此投資業務基本保持正常進行。
“公司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已經配置了大量的高收益金融產品,鎖定了收益,目前已進入降息通道,金融產品的收益逐步降低,當前在資產配置策略上不打算配置金融產品,因此限制金融產品投資不會影響公司未來一個時期的投資收益。”該負責人表示。
9月7日,在中融人壽召開的8月月度經營與改善推進會議上,公司董事長陳曉紅表示,主抓公司經營管理的合規性是下一階段的重中之重,對觸犯法律法規紅線的經營行為采取一票否決制,同時在業務發展上要著力改善業務結構,提升內涵價值。
清華系成并列大股東
盡管成立才5年多,但中融人壽股權、高管變動較為頻繁。近日,清華控股、聯合銅箔成為其并列大股東。
9月7日,保監會公告,同意啟迪控股將持有的中融人壽4400萬股轉讓給清華控股。交易完成后,清華控股將持有中融人壽1億股,占總股本的20%,而啟迪控股不再持有中融人壽股權。
啟迪控股是清華控股旗下四大引領型企業之一,此次中融人壽股權通過在“清華系”內部騰挪,解決了股權分散的問題,為后期發展鋪路。
戲劇性的是清華系大股東地位剛剛塵埃落地,另一個并列大股東也將“易主”。
9月17日,中天城告稱,公司擬通過子公司貴陽金控收購中科英華和上海中科持有的聯合銅箔100%股權。而聯合銅箔持有中融人壽1億股股份,占其總股本的20%,與清華控股并列為中融人壽并列第一大股東,中科英華和上海中科各持有聯合銅箔50%的股權。值得注意的是聯合銅箔與六大股東寧波杉辰(持股7.6%)同屬杉杉系。
如果收購成行,中天城投將間接持有中融人壽20%股權。
對于收購原因,中天城投方面表示,中融人壽近年來通過有效經營管理,整體發展勢頭良好,業務保持快速增長,通過收購將有利于公司實現在金融領域收益提升。
股權整合帶來上市猜想,對于中融人壽的上市傳言從未停止過,畢竟根據公開信息顯示,早在2010年開業時,中融人壽董事會就曾下定2年盈利、5年上市的目標。雖然中融人壽方面表態,目前還沒有具體上市時間。但有分析人士認為,從此前泰康人壽的股權轉讓案例來看,股權分散是保險公司上市的一個障礙。因此,本次中融人壽的股權騰挪或與其謀求資產證券化有關。
業績大幅度飆升
較為頻繁的股權變動并未影響中融人壽的快速發展,公司年報顯示,其2014年營業收入達43.76億元,同比增加7倍之多,凈利潤5.44億元,同比增長超過兩倍,資產總額達到254.58億元,同比增長101.66%。
受益于上半年資本市場火爆行情,中融人壽上半年業績也實現大幅飆升。據中融人壽官網披露的信息,201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規模保費收入103.8億元,同比增長118%;實現投資收益近30億元,凈利潤11.41億元,提前完成2015年全年利潤目標。截至6月30日,公司總資產達到334.91億元,較去年年底增長33.8%。
今年1~8月,其累計實現規模保費收入11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80%,8月份保費收入較7月份增長53%。此外,因業務擴展帶來的償付能力問題在今年也得到緩解,中融人壽方面表示,截至2015年6月底,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45%,為保證公司業務持續健康發展,中融人壽發展規劃中有進一步增資的計劃,但是仍在討論以及對外接洽中。
篇10
關鍵詞:水泥生產線,(純)低溫余熱鍋爐,(發電;)給水除氧系統;設計優化
Abstract: cement production line (pure) low temperature waste heat recovery (power) technology is a use of cement production process produced in high/low temperature, gas to heat recovery of the new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this technology operation (produced) not only greatly improved energy efficiency, but also reduce the environment pollution caused. Based on many years' work experience, according to several traditional cement low temperature recovery boiler water supply oxygen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system is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a set of (the) oxygen system optimum design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his own ideas,)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personage inside course of study.
Keywords: cement production line, the (real) low temperature waste heat boiler, (power) Water supply oxygen system; Design optimization
中圖分類號:TQ172.7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前言:利用水泥生產線上產生的高低溫廢氣來獲得鍋爐發電的蒸汽,把熱能轉換為電能。(作為工質來進行發電,)是一項很(具)有發展情景和戰略意義的新型節能技術。隨著該項技術發展的日益推廣(成熟化),它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水泥低溫余熱發電鍋爐作為余熱回收的主要設備之一,對整個發電系統是否良好運營,起到關鍵性的作用。然而鍋爐給水除氧系統又是給水處理工藝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工作狀況(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整個鍋爐系統是否具有安全性、穩定性及經濟性。本文根據某水泥廠水泥生產線低溫余熱鍋爐熱力及廢氣系統余熱資源回收的設計,(特點), 結合其對當前環境、資金投入及兄弟單位的運行經驗等諸多因素的綜合考慮,在施工(設計)之前,對(幾種)其除氧方式進行詳細的優、缺點分析和總結,最終選擇了大氣式鍋爐給水熱力除氧系統;該系統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進一步的優化,(相信該系統的選用在技術要求)在安全性、經濟性和實用性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果。
1水泥生產線低溫余熱鍋爐-發電熱能與動能轉換程序
(筆者曾經進行過調研)經統計,(根據某)水泥生產線1×4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所產生的廢氣余熱回收均采用如下轉換模式:(的情況,擬定出的熱力系統的大概流程為:)窯頭、窯尾產生的余熱廢氣經鍋爐吸收,低溫余熱轉化為過熱蒸汽,鍋爐蒸汽經過蒸汽管進入汽輪機中做功,熱能轉化為電能。(帶動發動機來進行發電,)蒸汽做功后排出的尾汽進入汽輪機的凝汽器,在冷凝器中降溫液化成水;凝結水經凝結水泵輸送到(中加壓處理后進入)鍋爐除氧器中,凝結水含有很多氧離子,在除氧器中除氧。除氧后,這些水被送入鍋爐(省煤器)再次加熱,再次成為過熱蒸汽,蒸汽再次進入凝汽式汽輪機來進行做功,從而實現水泥煙氣余熱通過水汽循環把熱能轉換成電能的過程。
2除氧方法優缺點對比分析
2.1鍋爐給水除氧方法在總體上分為兩種,即化學除氧法與物理除氧法。
2.2化學除氧法的特點
化學除氧法是在水中加入容易和氧氣發生化學反應的化學材料使游離態的溶解氧轉變成相對穩定的化合物,從而將水中所含的氧氣去除,使鍋爐給水的含氧量達到規定標準。常用的化學材料有藥劑和鋼屑。這種化學除氧法一般用于對水質要求不太高的小型鍋爐房,水源主要用于熱力網供暖。因此,化學除氧法大多作為輔助措施來進行附加除氧。利用化學除氧法可以將水中的氧氣徹底去除,但是該方法不能作用于其他雜質氣體,并且生成的化合物還增加了水中鹽類的含量。另外這種除氧法的造價相對較高,不利于在中小型電廠中推廣使用。
2.3物理除氧特點
2.3.1真空除氧
真空除氧的工作原理是對于亨利定律與道爾頓定律的應用。通過真空泵降低除氧器中的水面壓力,當壓力值降到進水溫度的飽和蒸汽壓力以下時,像O2之類的不凝結性氣體就會解析出來,然后用針孔泵將其抽出,從而達到去除游離態氧的目的。因其多在水面低溫狀態下進行除氧,所以屬于一種低溫除氧方法。
真空除氧法的優點:①除氧系統運行穩定,對水質影響較小,并且操作簡單易行。②在低溫狀態下就可以除氧,能充分利用參數較低的余熱,節約能源。③鍋爐負荷波動較大時也能取得不錯的除氧效果。
運用此方法時須要解決的問題:①因氧氣不能夠完全析出,很難達到深度除氧的目的。②由于真空除氧系統架設位置相對較高,一般須高于11米,所以對噴射泵、加壓泵等設備的要求也比較高。③此系統除氧環節相對比較復雜,需增加真空泵等設備,從而造成投資成本的增加。
2.3.2大氣式熱力除氧
熱力除氧法的工作原理是亨利定律。因氣體溶解度與自身的分壓力成正比,且與自身的分壓力有關系。在一定壓力條件下升高水溫時,水蒸汽的分壓會隨之增加,而氧氣的分壓會逐漸變小,當其分壓降至0時,水中的游離氧就會不斷析出。大氣式熱力除氧的工作原理是是在標準氣壓下將鍋爐給水溫度升高到沸點,氧氣因溶解度減小而不斷逸出,然后再將其與水蒸氣一同排出。
大氣式熱力除氧是目前工程中廣泛應用的除氧方法。其優點是:①除氧系統運營穩定,除氧后不會增加含鹽量與其他氣體的溶解量。②系統簡單可靠且易于操作,到目前為止,該項技術已經比較成熟,生產相配套設備的廠家也較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造價。
使用該方法須解決的問題: ①鍋爐給水在除氧之后仍然具有較高的溫度,當溫度過高時有可能達到鍋爐給水泵的汽化溫度,從而對水泵的正常運行造成一定影響,所以該除氧系統應布置在相對較高的位置。②鍋爐負荷會發生比較頻繁的變動,而且當除氧水溫低于104℃時,除氧效率會嚴重下降,這就需要通過人工調整來使水溫達到適宜的溫度。③除氧系統會消耗一部分水蒸氣,設計時要考慮增設蒸汽管道來提供水蒸氣。[2]
3對于除氧加熱系統的優化
3.1水泥生產線余熱分布情況
以5000t/d水泥生產線為例,該生產線的窯頭冷卻機可產生18×104m3/h的廢氣,進口廢氣溫度為350℃左右,出口廢氣溫度為90℃;窯尾增濕塔生產32×104m3/h的廢氣,窯尾進口廢氣溫度為330℃,出口廢氣溫度為220℃。經過對廢氣資源狀況進行詳細的分析之后,一致認為:只要取得優化的給水除氧系統,這些余熱完全滿足生產壓力值為1.46MPa,溫度為313℃,流量為37.7t/h的鍋爐運行需要。
例如:安徽銅陵海螺水泥有限公司1*12000T/D水泥熟料生產線18MW余熱發電建設項目,本項目由窯頭1臺AQC余熱鍋爐,窯尾兩臺PH余熱鍋爐,1臺18MW的汽輪發電機組以及組成。廢氣流量:360×103Nm3/h,鍋爐入口廢氣溫度:310℃,鍋爐出口廢氣溫度194.9℃,蒸汽工作壓力1.2 MPa, 296.2℃,蒸發量:27.8 t/h.蒸汽參數符合18MW的汽輪發電機組需要。
3.2除氧系統的選擇
一般地,鍋爐給水的除氧器器在進行加熱除氧時,要消耗2~4t/h左右的蒸汽。水泥生產線余熱回收鍋爐都很大,鍋爐給水量均超過了30t/h,所以,水泥生產線余熱回收鍋爐給水除氧系統不適于采用化學除氧的方法,蒸汽除氧耗能也較大。此時就應該考慮真空除氧或者大氣熱力除氧的方法。這兩種方法均能夠滿足要求,但是,真空除氧系統的設計相對比較復雜,而且系統結構所需的設備比較多,如,真空泵等耗電設備的使用也會造成系統運行成本的增加,整體造價比較高,操作人員的數量及專業技能亦會有更高層次的要求。因此,目前新的水泥生產線余熱回收鍋爐都選擇大氣式熱力除氧方法來處理鍋爐給水除氧的問題。這是開展設計研討論證,對鍋爐給水除氧系統進行優化所取得的進步。
熱力系統的鍋爐給水設計是把凝結水經過蒸汽除氧后,將其送入鍋爐的。為了充分利用現有熱能,我們把窯頭余熱鍋爐(一級鍋爐)和窯尾余熱鍋爐(二級鍋爐)的給水預熱方法由蒸汽加熱改為廢氣加熱,一方面為爐水加熱,另一方面實現爐水除氧。即大氣式熱力除氧方法。
一般情況下,窯頭鍋爐的廢氣排放溫度尚有120℃,窯頭廢氣余熱得不到充分的利用,為了減少窯頭廢氣余熱的浪費并降低除氧器對于蒸汽的消耗,我們針對該熱力系統進行了相應的優化設計,設計一個能量交換器,把窯頭余熱鍋爐(一級鍋爐)和窯尾余熱鍋爐(二級鍋爐)的尾氣進行再次吸收,把汽輪機的冷凝水加熱到107℃左右,成為合格的鍋爐給水。保證窯頭余熱鍋爐(一級鍋爐)和窯尾余熱鍋爐生產合格蒸汽,所以在設計時要把除氧系統和這兩個余熱鍋爐聯鎖起來,保證除氧系統為窯頭鍋爐和窯尾鍋爐提供合格的給水,使廢氣余熱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經過初步估算,每年利用余熱所獲得的發電量相當于燃燒2000多噸煤所發的電量。為此,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生產的廢氣得以充分利用,不僅降低能耗,化廢為寶,而且減少了尾氣對大氣的污染,利己、利國、利民。
結語
綜上所述,利用水泥生產線低溫余熱發電裝置中,鍋爐給水除氧系統的優化對于鍋爐運行的穩定性、經濟性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實際的項目設計選型過程中,應對鍋爐的噸位、熱力參數、水質要求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充分考慮水泥生產線余熱資源的作用,從多個角度,多方面實行優化利用。在設計論證時,爭取采用符合實際需求的、高效能的設計方案,確保水泥生產線投資產生最大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肖作善,施燮鈞,王蒙聚.熱力發電廠水處理(第三版),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