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新年計劃范文

時間:2024-02-08 17:59:3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中生新年計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高中生新年計劃

篇1

一、中高年級學生創作畫中選用新材料的積極意義

(一)新材料的選用應切合中高年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

此處所指的中高年級學生主要是指年齡段在九至十二歲之間的學生。就學習繪畫來說,該時期的學生在繪畫過程中常會表現出“眼高手低”的特點。具體表現為:一方面,他們身體發育迅速、腦力訓練加強、知識量迅速增加、邏輯思維能力大大提升、自我意識也日漸凸現。其審美興趣和審美標準開始發生轉變,已不再滿足過去那種 “涂鴉”式的繪畫教學。因此,他們努力追求創新,極欲超越自己,表現自我的意識也大大增強了。另一方面,他們在極力追求創新的繪畫效果時,卻常常又力不從心。由于認識能力提高快而繪畫技巧與繪畫能力卻不能同步提高,使他們既不愿再畫以往比較枯燥的兒童畫,但又畫不出富有創意、能表現自己內心世界的作品,因而,他們常常處于一種“左右為難”的矛盾痛苦之中,他們的心理常常被一種焦慮的、缺乏自信的情緒所左右。在這種情緒的影響下,其作品的畫面日益拘謹、構圖不夠飽滿、造型狹小而呆板,畫面失去了兒童畫的活力和生氣。而這一時期的孩子對一切新事物充滿好奇心,因此,將新材料引入他們的創作畫中,引導孩子用新穎的材料表現自己的內心世界,可增強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

(二)新材料的運用可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經過多年的摸索,我認為,中高年級學生出現“眼高手低”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在充滿著新奇刺激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在心理上難以承受單調乏味的一支筆、一張紙的傳統教學方式。因此,要成功地使學生建立起對美術長久的興趣和愛好,就必須加快美術教學手段的現代化,使他們在心理上對美術產生親近感。這樣,美術在他們的心靈上就會產生一種親和力,與他們所感知的世界相吻合,兩者容易產生一種互動效應。在這種心理狀態下創作的作品也容易得到社會的認可和承認,同時,也進一步激發他們對學習美術的興趣和想象力,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動手實踐能力。然而,大凡教師在教學中,往往比較注重繪畫題材與繪畫內容的選擇,而忽視對繪畫材料的選擇,因而使得學生的美術作品在表現手法上過于老套陳舊,缺少鮮明生動的時代氣息,壓抑了學生的興趣與創作欲望。我在平時的創作畫的教學中,大量引進一些具體可感的新材料,如絨線、蛋殼、可樂瓶等。學生首先必須去搜集這些材料,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當他們把自己心中的世界生動地再現出來時,這時就會極大地增強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動手實踐能力。

(三)新材料的選用促進了兒童創作畫時代化和國際化

關于美術材料和繪畫技法對兒童繪畫教學的影響,美術教育家羅恩菲德在他的《創造與心智的成長》一書“對藝術媒體的自我體驗”一章中談到,藝術教育中最普遍的原則是:“兒童有充分的藝術材料時,他才能發現自己的表現方法。”也就是說,兒童對繪畫的興趣和靈感是與繪畫表現手段密切相關的,不同材料對挖掘兒童的藝術潛能具有不同功效。由于藝術表現手法不同,畫面效果差異明顯,從而,不同程度地刺激兒童繪畫欲及興趣。可見繪畫材料對兒童創作畫教學起著重要作用。近年來,我國出現了較特殊的材料和特殊手法進行創作的兒童畫。例如以材料定位的有兒童版畫、紙版畫、吹塑版畫、裝飾畫,刮蠟畫等;同時,繪畫的紙張也有了凹凸紙、云彩紙、金卡紙、蠟光卡紙等;畫面也由過去單一的寫實、變形的視覺符號揉進了現代派創作技法,出現了抽象的、夢幻般的視覺形象。可以說,我國學生創作畫進入了更高的層面,愈加國際化和現代化。

二、創作畫中選用新材料時應注意的若干問題

面對兒童畫新材料發展的大勢所趨,從而對一線美術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來,我校以美術材料作為突破口,在兒童創作畫領域進行了一定的實踐與探索,留意到創作畫教學中新材料的選用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繪畫新材料的選用須與創作題材相結合

新材料多種多樣,因此在選用新材料時也不能“拿來主義”。首先須根據兒童創作畫的題材,選擇適合表現該題材的新材料。教師應引導學生不同題材的作品,其所需材料應到何處去尋找,減少學生選用新材料的盲目性。例如,我校教師輔導學生創作的《地熱能源造福人類》獲市級青少年科學幻想畫一等獎。該作品運用了珠光筆這一新穎的美術材料。珠光筆筆觸細膩,有光澤,畫在進口的黑凹特紙上,具有強烈的反差效果。不但強烈喚醒了學生的創作欲,且大大深化了作品主題。外加閃閃發亮的多彩珠光在凹特紙黑色背景襯托下,畫面顯得十分奪目。若是采用通常的鉛畫紙加油畫棒材料,效果則大相徑庭。

(二)繪畫新材料的選用要因人而異,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

每一位學生可能有自己的創作偏好,教師在引導學生選擇新材料時,應當充分了解學生,注意發現學生的喜好,從而有的放矢。特別要避免的是教師先入為主,根據自己的喜好,框定學生材料選擇范圍。例如,我校有位學生擅長刻紙,她想完成一幅題為《昨天、今天》的主題創作。在輔導過程中,筆者根據其特長建議繪畫用鏤版噴槍形式,材料選擇蠟光卡紙。這幅畫完成后參加了地市級 “生命之水”主題繪畫競賽獲一等獎。根據學生的特長選擇新材料、新畫法,給學生帶來了全新的成功喜悅,愈發增強了他們的繪畫熱情。

(三)繪畫新材料的選用應不拘一格,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新材料的選用,其主要目的就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動手實踐能力,因此,對繪畫新材料的選擇一般不應具體限制,其基本原則應遵循所選用材料是否有利于表現創作主題。如有的畫面可以利用撕碎的報紙粘貼,再配些顏色,這種畫有一種裝飾效果;又如天空中的云可用棉花這一材料,由于其立體感突出,所以藝術感較之畫出來的云別具魅力;再如,還可以選用各種樹葉、花瓣,利用花瓣表面紋理作畫,可使畫面獲得其它繪畫材料難于達到的,奇妙的裝飾效果。另外,美術材料還可選擇電線、鉛絲等,將這些材料鑲嵌于畫面中,也會產生不同凡響的藝術效果。由于上述材料很普通,看上去很自然,但一旦根據創作主題巧妙入畫后卻有種化腐朽為神奇的藝術魅力。學生不但從繪畫過程中得到陶冶,同時由于材料的自然特性也滿足了學生對自己作品的藝術再現的審美標準。最重要的是,學生在整個過程中,更深切地感悟到藝術創作所帶來的那種難以言狀的樂趣,從而挖掘出自我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潛質。

(四)應有意識地讓學生體味選用繪畫新材料的魅力

創作畫的完成需要學生保持持久的注意力,新材料選用的本身就是克服這個矛盾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師為激發學生興趣,保持學生創作激情,應在引導學生選用新材料時,有意識地注意讓學生體味選擇新材料進行創作之后,取得成功的創作效果所帶來的喜悅。例如,筆者在指導學生創作時,讓學生在課堂中嘗試不同材料、工具,讓他們體會美術手段的多元性和綜合性。各種不同的美術材料在學生的想象力的作用下變換出奇特的出人意料的形象和組合。這種“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增,許多同學為自己創作的作品感到吃驚。他們高興地說“原來我還有這么強的創造能力啊!”他們欣喜的說喜歡這樣的美術課。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成功的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使少兒形成好的學習愿望。請你注意無論何時,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任何巧妙的措施都無濟于事”。美術材料的創新運用,也驗證了這種巨大的力量,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體味這種力量帶來的快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