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用語范文
時間:2023-03-25 18:41: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網絡用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網絡當仁不讓的成為了21世紀最受歡迎的交流媒介。網絡讓人類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使人們可以用最便捷的方式獲取和發出信息,以此達到交流目的。而人們在網上交流時所使用的語言,順勢衍生出一種新的語言變體一網絡用語。
一、網絡用語的定義
隨著網絡用語的出現,國內外學者都給出了不同的定義。英國語言學家David Crystal曾在其著作《語言與互聯網》中,寬泛地將網絡語言定義為:出現在所有網絡環境中的、能體現網絡獨特面貌的媒介,它具有電子性、全球性、交互性的特征。而于根元在其《中國網絡語言詞典》中則指出,網絡語言是一種新的語體,它指的是,網絡上使用的有自己特點的自然語言。廣義的網絡語言是指網絡時代出現的跟網絡有關的語言,比如計算機術語。狹義的網絡語言是指自稱網民、他稱網蟲的語言。周洪波在《中國網絡語言詞典》序中認為“網絡語言是人們在網絡交流中所使用的語言形式,大體分為三類:一是與網絡有關的專業術語;二是與網絡有關的特別用語;三是網民在聊天室及BBS上常用的話語”。
對于網絡用語的定義雖然眾說紛紜,但歸根結底可以分為廣義的和狹義的兩種。而本文談到的網絡用語,則是狹義的網絡用語。即網民在網絡交流中用到的網絡用語。
二、網絡用語的分類
1.音譯類
即由數字,字母或其混合而成的諧音詞。比如由數字諧音產生的網絡詞匯:886,表示拜拜了;1314是一生一世;7456表示氣死我了。又如字母諧音產生的組合CU,即See you,表示再見;IC即I see,表示我知道了;Q即cute的音譯,意為可愛。而最常用的莫過于古靈精怪的漢語諧音。如“灰常”表示非常,“童鞋們”是同學們,“河蟹”即和諧。諸如此類的用語,都是近些年來在網絡中大受熱捧的流行詞匯。
2.縮寫類
即又拼音或英文字母縮寫組成的詞匯。如在QQ聊天中常用的中文縮寫:BT表示變態,MM等于美眉,TMD是聊天中常用的臟話;英文縮寫也是類似于前者的有一分支:DIY是do it yourself的縮寫,OMG則是oh my god的簡稱。又如漢語詞的縮略:蛋白質,表示笨蛋神經質;白骨精,白領骨干精英等等。這類詞引起簡潔明了的特點獲得的網民的熱愛。
3.創新類
作為網絡用語的又一分支,創新詞形成了網絡上獨樹一幟的風景。近些年的絡新詞大受網民的喜愛。例如在BBS論壇中興起的“沙發”,表示回帖的人是第一個,第二個則稱“板凳”,以此類推,最后可能是“打地鋪”。“灌水”是不停地發帖版聊,而“潛水”則是指光看不回帖,或是掛號隱身。而因網絡新詞的產生而波及到現實生活多個領域的例子,更是層出不窮。其最有代表性的就是“”。
“”本義為“光明”。從2008年開始在中文地區的網絡社群間成為一種流行的表情符號,成為網絡聊天、論壇、博客中使用最最頻繁的字之一,它被賦予“郁悶、悲傷、無奈”之意。“”被形容為“21世紀最風行的一個漢字”。從優酷的“一日一”專欄,到《丑女無敵》中的男二號雷,再到徐崢主演的《人在途》,網絡新詞就這樣潛移默化的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生根,發芽。
三、網絡用語的性質
1.網絡語言具有流行性的特征
它的傳播對大眾語言交流起著不可替代的導向作用。例如,在網上一夜成名的“芙蓉姐姐”,“犀利哥”等名人,賦予了“姐”,“哥”舊詞新意,使得他們從比自己年齡稍長的同輩的稱呼,變成了如今對那些行為特別,惹人關注的人的代名詞。由此衍生的“鳳姐”“力量哥”,甚至到現在躥紅網絡的“不要崇拜哥,哥只是傳說”的經典名言,無一不反映著現代最新的市井民生,社會百態。
2.網絡用語具有簡潔性的特征
由于網絡環境的特殊性,網民在交流中更注重其時效性,即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簡潔的語言表達觀點,態度。例如,由符號縮寫而成的各種表情可以及時反映交流著的內心狀態。(*_*)表示高興,O_O…表示無語,-(>_
四、網絡用語的前景
綜上所述,網絡用語不僅充當著人們網絡交流活動的載體,它也承擔著反映現代社會人類精神文化發展的重任。然而,網絡用語本身就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語言變體,再加上網絡監管機制的有待完善,它的一些消極方面也出露端倪。比如,一些錯別字,隨意生造字,粗俗用語等。最典型的莫過于現在流行在90后甚至00后之間的火星文,它的盛行對于青少年習得傳統文化知識的影響,乃至對于整個民族文化發展的影響如何,答案不得而知。因此,隨著這種新興的語言變體逐漸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確對待并使用它,更是值得我們思考和探究的。由此可見,正確引導并規范網絡用語,推動網絡用語的和諧發展,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于根元:網絡語言概說[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
篇2
1、網絡用語“jiojio”就是“腳腳”,因為四川、云南、湖南、湖北、河南等地方言中把“腳”讀作“jio”。
2、jio是一個網絡流行詞,是四川、云南、湖南、湖北、河南等地方言,是指“腳”的意思。
3、該詞開始作為流行語使用是網絡上一個比較普遍的話題“養生”,隨著脫發、失眠等等早衰跡象愈加的出現于年輕人身上時,年輕人們開始更多的關心起了養生話題,多喝熱水、保溫杯、泡jio梗也就相繼走紅。
(來源:文章屋網 )
篇3
1、表示“贊同”、“喜愛”。該網絡語來源于網絡社區的“贊”功能。送出和收獲的贊的多少、贊的給予偏好等,在某種程度能反映出你是怎樣的人以及處于何種狀態。點贊的背后,反映出你自己。
2、網絡上流行的“Like”功能被翻譯成了流行的“贊”以及“點贊”一詞。“點贊”走紅,緣于這一功能的推出給網絡社交帶來方便,迎合了人們表達情感的愿望。
(來源:文章屋網 )
篇4
老鼠:當然就是鼠標了,它的英文名叫Mouse,要是沒有它,我們操作電腦可就麻煩了。
狗:一種是“加密狗”,有些軟件商為了防止盜版,進行了加密,加密程度(硬件設備)往往被稱為加密狗;另一種是“HotDog”軟件,是一種頗受歡迎的常用主頁制作軟件。
貓:上網需要用的調制解調器,英文名稱是Modem,現在人們都戲稱為“貓”。
狐貍:一個名為“FoxMail”,是赫赫有名的電子郵件軟件,它的功能強大,簡單易用;另一個就是響當當的門戶網搜狐“SOHU”了。
螞蟻:一款國產下載軟件“網絡螞蟻?NetAnts?”的簡稱,是不可多得的網絡下載工具。
蟲:又名網蟲,上網的人喜歡將自己叫做網蟲,它又分為爬蟲、飛蟲等級別。
雞:又名“烘焙雞”,英文名Homepage,是網蟲對自己所做主頁的愛稱。一般來說,上網后能做出自己的“雞”,那你離“飛蟲”級別可就不遠了。
馬:即特洛伊木馬,簡稱為“BO”,即自己的電腦中被黑客放入可以通過網絡向黑客提供信息的程序,它可以窺探你的隱私,竊取你的機密,本領可不小喲。
鳥:又名菜鳥,它原是電腦游戲老手對新手的稱呼,現一般為新網民的統稱或某些“網蟲”對自己的謙稱。
篇5
網絡用語自閉一般是指在游戲里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比如,游戲一直是逆風局,打架時被被人揍得很慘,抽取活動獎勵總是抽不到等情況。通常是用來表達自己被打擊到了,開始沒有信心了。
網絡上流傳的“我想開了我自閉了”,并不是單純的情緒反應詞,配合表情包就是調侃自己喪的一種表達方式。在如今喪文化比較流行的當下,網友們用開水燒開了、花骨朵開花了..等圖用來搭配上“我想看了”制作成了相關沙雕表情包,用來戲謔調侃自己豁然開朗的情緒轉變,是如今比較流行的搞笑的網絡表達形式。
(來源:文章屋網 )
篇6
ex命令會啟動ex編輯器。ex編輯器是編輯器系列的一部分,該系列包括了為初學者和臨時使用準備的ex編輯器的簡單版本edit編輯器和全屏幕的vi編輯器。直接調用vi編輯器會設置屏幕編輯的環境變量。ex編輯器比簡單的行編輯器更強,因為它是vi編輯器的子集并且可以訪問vi編輯器的屏幕編輯功能。
File參數要編輯的一個文件或者多個文件。如果您提供了多個文件名,則ex編輯器會按照指定的順序編輯每個文件。
網絡用語前任女友或男友的意思
(來源:文章屋網 )
篇7
關鍵詞:網絡用語;表達方式;特點;弊端
中圖分類號:H003
本文將闡述以下幾個問題:網絡用語的定義、類型、特點、弊端和對青少年帶來的影響以及如何規范網絡用語。
1.網絡用語的定義:
網絡用語是人們在互聯網上進行信息交流和信息處理的符號,是信息時代的產物,網絡用語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網絡用語可分為3類:一)與網絡有關的專業術語,如:“鼠標”、“防火墻”、“瀏覽器”等;二)是與網絡有關的特別用語,如:“網民”、“網蟲”、“黑客”等;三)是網民在聊天室和BBS上的常用詞語和符號,如:“美眉”、“菜鳥”、“東東”、“瘟都死”、“斑竹”等,符號如:“:-D”(開口大笑)等。
2.網絡用語的特點及弊端
2.1特點
2.1.1縮略簡約
為了提高語言交際效率,加快聊天節奏,網民很自然的會選擇以較少的符號來表達意思,這樣做可以縮短上網時間,節省開支。例如:“JJ、MM、GG、DD”分別是姐姐、妹妹、哥哥、弟弟的簡捷表達。再如:“886”和網友道別顯然比輸入“再見了”更快捷方便得多,所以,無論是字母詞的產生還是數字諧音的應用都是網絡語言追求簡約特點的合理體現。
2.1.2雜糅多樣
網民們上網聊天多是為了追求娛樂、休閑,單一的文字表達當然無法滿足他們的需要,所以網絡語言經常把文字、數字、字母與其自制的“表情符號”任意鑲嵌鏈接,以期盡量接近口語交際模式。
2.1.3機智傳神,富有幽默感
很多網絡新詞語具有生動傳神的特點,例如:“美眉”,“伊妹兒”,就比“妹妹”“電子郵件”“電子信箱”更加俏皮傳神。“駭客”,“防火墻”兩詞將線民的好惡褒貶表現得淋漓盡致。“*-*”,“:)”,“:(”等表情符,“9494”(就是就是),“1314”(一生一世)等數字諧音符號更是顯得機智幽默,富有靈氣。
2.1.4新奇獨特
目前網民的年齡結構多集中在20至30歲之間,青年的天性使他們在對語言的運用中體現出求新、求異、求變的特點,希望通過網上的交流釋放自我,彰顯個性。于是,互聯網上出現了大批看上去有些怪異的詞匯,如:把網友見面后因失望而關系終結稱為“見光死”,把在聊天室中長時間說悄悄話的稱為“潛水”等等。
2.2弊端:
2.2.1部分內容粗俗
在網絡語言不斷追求個性,不斷創新的洪流中,語言的粗俗化也的確成為了一些人的低級趣味。中國的語言文字博大精深,造就了許多優美的詞句,但部分網絡語言非常的簡單和草率,青少年正處于接受教育的階段,如果長期使用這種網絡語言,會使青少年對語言的運用能力有所下降。
2.2.2過度流行
流行是一件好事,它體現了一個文化以及事物的不斷發展與更新,但是再好的事都必須有個度。網絡上的新興詞語層出不窮,這就難免會產生大量的超出漢語語言規范的詞語。現在的孩子開口“286”閉口“7456”,甚至在作文中,日記中使用類似的語言,這些語言夾雜著大量的錯字、別字、怪字,甚至在語法上出現了不遵循漢語規則的錯誤。
2.2.3過度求新
部分網民為追求標新立異,彰顯個性,往往會人為的添加制造新詞,在求新度方面有些過頭,例如:E-mail有“電子郵件、電子函件、伊妹兒”之稱,BBS有“公告板、公告牌、告示牌”等多種說法,常常是一種創意還未定型另一種創意又出現了。
3.2.4對青少年的影響
在校園生活中學生把用網絡語言說話當成時髦。一些青少年缺乏自控能力,來者不拒,辨別善惡的能力較低,暴力現象以及“網絡式戀愛”的現象在他們中屢次出現,這都需要家長們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的注意。
4.網絡用語的規范化
4.1態度寬容平和,積極樂觀
我們既不應把網絡語言看作“文化垃圾”,是“對現代漢語的污染”也不能僅僅看到網絡語言的風趣形象,富有人情味的一面。正確的態度應當是“有所分析,有所鑒別,有所取舍”。語言是一個開放的體系,我們不能因噎廢食阻止網絡語言的發展,同時也不應不加限制地聽任不規范現象的存在。
4.2確定語用環境,適當限制網語下網
這主要是針對當前中小學生說話和作文中出現的一些不良網絡語言而說的,中小學生好奇心強,喜歡追求時尚,另類的事物,同時缺乏相應的鑒別能力,因此要讓他們明確許多網絡詞語只限于網絡交際。在日常生活中,提倡他們講普通話,寫規范字,樹立正確的語言觀。
4.3加強收集整理,注重網語研究
國外對于網絡用語的研究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已開始,近十年來其研究更是迅猛發展,國內研究雖亦有十多年時間,但比起國外還有一段落差。從語言學的角度系統研究網絡語言應該是語言學研究的一個新看點,目前在國內,對網絡語言的研究排斥,批評聲較多,而收集整理的人卻很少。所以我們必須加強對網絡大量真實文本的研究,及時歸納總結,提煉其內在規律,提供一套網絡語言規范標準及早建立起網絡語言規范化大廈。
5.結語
網絡用語在一定程度上是當前社會現實的反映,是信息時代的產物。網絡用語憑它的機智傳神,形象生動逐漸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但它的不規范不文明也令人擔憂。研究掌握網絡語言的使用狀況以及構成規律為研究和解決網絡文明的維護問題和網絡文化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以上的論述是對網絡用語的調查研究的一個小小鋪墊。
參考文獻:
[1]詹伯慧.當前一些語言現象與語言規范[J].暨南學報,2001(7):116—120.
篇8
yp是什么意思
1、網絡用語,的縮寫,這是一種含蓄、文明的表達,因為直接說可能會不好意思嘛。
2、yp從字面意思上來理解,很容易理解為硬盤。但是后來被廣泛用來表示素質低下的外地人,基本上在上海當地被使用,不過“YP”也來源于西部數據這個單詞Western Digital,取其首字母就是WD,也就是外地的縮寫。
篇9
nnd,一般用于網絡用語,是“奶奶的”的拼音縮寫,用于罵人,也有只是用于表示語言的粗俗。nnd,一般用于網絡詞匯中,網絡用語,主要是取每個字的聲母,比較含蓄,又可以表達自己的情緒,不提倡罵人。
網絡語言是指從網絡中產生或應用于網絡交流的一種語言,包括中英文字母、標點、符號、拼音、圖標和文字等多種組合。這種組合,往往在特定的網絡媒介傳播中表達特殊的意義。
(來源:文章屋網 )
篇10
網絡用語hgr的意思:指韓國人。hgr,一般用于社交軟件和朋友圈,大多表示對韓國人的無語和不能理解。比如我真的不知道這群hgr心里怎么想的。
網絡語言是指從網絡中產生或應用于網絡交流的一種語言,包括中英文字母、標點、符號、拼音、圖標(圖片)和文字等多種組合。這種組合,往往在特定的網絡媒介傳播中表達特殊的意義。
(來源:文章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