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煙范文
時間:2023-03-17 05:59: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往事如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NO.1
你剛做我同桌的時候,每天上課,我不喜歡去看你,認為看你玷污了我的眼睛。上課時,我舉手發言,而你,總喜歡看著我發言卻無動于衷。常常老師叫到你的名字,你一點反應都沒有,惹起全班同學的哄堂大笑。你臉紅的站起來,卻不知道要說什么,扯扯我的衣服問:"說什么。"這時,我總愛悄悄的說一句:"憑什么告訴你。"于是,你便向我拋來仇恨的眼神,我只是一笑。然后通常就是你在后面罰站。我便強行奪過了你的座位,任憑你在后面懊惱……
NO.2
發現每天你都來的很晚,起初以為你家離得很遠。后來得知,你每天都是5點鐘左右去了學校,在中途到一個名叫天馬的網吧去上網。天馬網吧就在我每天去學校的那條必經之路上。偶爾間,我去上學,剛好碰到你打著瞌睡從網吧走出來買早餐。我看見你經常是笑一笑。偶爾間,你從網吧出來不愿看見我,可以回避我。網吧便是他的一個容身之處,也因此,每一次登
記得有一次寫作業。題目是:在童年中,你一定會玩過許多有趣的游戲。把它的游戲規則寫下來。我寫的是女生玩的"跳方格"你頭一偏看到我寫這個。腦袋一轉,提筆寫起來。我一看,你寫的是:魔獸世界,按A S攻擊,C拾物。我看到后哈哈大笑。你也跟著我一起笑……
NO.5
篇2
有人告訴我,魚的記憶只有7秒.7秒之后它就不記得過去的事情,一切都變成新的.所以在那小小的魚缸里它永不覺得無聊,因為7秒一過每一個游過的地方又變成了新天地。我情愿我們是魚,7秒一過就什么都忘記,那曾經遇到的人,曾經做過的事,就可以煙消云散.
我在心中祈禱:只希望,你還是你.以寬闊的心包容對不起你的人,以平常的心接受已發生的事實,以放下的心面對最難的割舍.
今天的天陰沉沉的,卻遲遲沒有下雨,它是在等待云星給它一個降雨的理由?那葉子也顯出一片濃重與壓抑,壓抑著我的心.不知道這種感覺到底是心里的,還是因為身邊真的少了些什么.今夜的天幕中不知是否還有星?
我知道,善于生活的人,定然有能力掃除心中的陰霾,給月亮一個升起的理由,給自己一個快樂的機緣.我們都應揣著快樂簡單的心情,走在生命的絕佳的風景里.每當痛苦來襲,我習慣得到別人的安慰,習慣呼救,習慣感嘆.但我不知道,其實自我的救助往往來得更為便捷,更有效.眼淚只會剩下淡薄的痕跡,沒有人記得它們墜下的痕跡,包括我自己.
路,只能自己走,像白玉蘭的剩放與凋零,那是它的意愿,我們也要學會選擇,尊重自己的意愿.每個人都會經歷年輕、老去、死去,所有事物都這樣,無可選擇的生,可以選擇的死.所以,我們,都要學會自己幸福.
篇3
我伸了伸懶腰,忽然被一個似曾相識的背影刺痛了雙眸。思維一下子停滯了,是她?
回過神來,那背影早就消失得了無痕跡。只剩我,在原處,回憶那段溫暖而又短暫的舊時光。
那時的我,不諳世事。和她最初的相識緣于一場孩子間的賭氣。只記得在辦公室里聽完班主任耐心的勸說,我和她才有了幾分悔意,但都用力地咬住嘴唇不吭聲,眼眶雖有點兒泛紅,但還是強忍著幼稚的我們覺得難堪的眼淚。或許因為這個相似的動作和她那倔犟模樣,我忍不住笑出了聲。她轉過身,也笑了起來。
這相視一笑便是我們友誼的起點。她擅長寫作,從三年級開始就不斷有文章發表在各種報刊上,還拿了不少大獎。她的優秀在我心中滋生了一種小情緒,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嫉妒”。
此后,我開始疏遠她,因為始終無法釋懷在她面前的“自慚形穢”,那種卑微得無法靠近的感覺,讓我望而卻步。我選擇了最愚蠢的方式和過去說再見。盡量讓自己忙碌起來,不再去想那段苦澀的友誼。
她來找過我,想和我敞開心扉好好談一談,我卻避而不見。那時的我原以為自己豁達開朗,現在想起來只不過是個斤斤計較的小人罷了。
后來,沒有后來了。那段長達5年的友誼戛然而止,臨近畢業那年大家都在為升學考試作準備,也沒有精力去處理這種瑣事。我經常想起她,總覺得一切不該這樣結束,至少我應該好好地跟她說一聲“再見”。
她的情緒一直很不穩定,父母的離異讓她過早地看清了塵世的悲哀與冷漠。在她的文章里,我讀出了深深的失望。她有一顆層層包裹的少女心,盡管看起來很悲涼,但其實是有溫度的。記憶里最清晰的是這樣一段話:
“駐足回眸時,我才發現,自己竟失去了這么多。一直在追尋的,不愿意面對的,還是如此清晰地鋪陳在眼前。但我知道,我一定是做錯了什么。”
她固執地把一切錯誤歸咎在自己的身上,看到這里我也落下了辛酸的淚水。其實我一直知道,這段友誼就是毀在我嫉妒的個性上。盡管給自己找了那么多借口,但當我看到她的坦然與超脫時,還是覺得慚愧。她的優秀沒有錯。
我們重新和好時,快畢業了。
我支支吾吾地向她坦白了當年的一切,她聽得眼睛蒙了一層霧。
最后的時光,我們相處得很愉快。一如小時候,在澄澈的天空下揚起笑靨如花的面容,大聲地喧鬧在熙熙攘攘的路上,放肆地追逐。記憶里我們還是那樣云淡風清的年紀,稚嫩的面孔,青澀懵懂又有那樣一顆易碎的心。
白駒過隙的剎那,我有一種想哭的沖動。
盡管世界那么小,可能在某個轉角遇見,尷尬地撞在一起,一起脫口而出一句“對不起”。
卻再也無法回到從前,我們早已不是當年的模樣。或許時間間接促成了太多事,成長啊,釋懷啊,淡忘啊……我們在這浮華的世間,失去的比得到的多。
不愿面對的分離,一直逃避的現實,來臨了,我們經歷了,也長大了。
我懂得了珍惜而不是揮霍,我明白了坦然而不是吝嗇,我理解了友誼的真諦;我有了承受離別的能力,我學會了釋懷,我慶幸自己沒有錯過道歉的機會……
時光周而復始無法停下急匆匆的腳步,這些回憶,像一縷青煙,緩緩地上升,飄落。幾個轉身,幾番起落,輾轉反側。驀然回首,輕輕牽起一絲笑意,把最美好的時光,珍藏在心里。
離別,是相逢的序曲;故事,總該有個結局;回憶,停留在13歲最美的年紀。
就像是冬日里一束最美的陽光,不偏不倚地射在我當年那個承載了太多回憶的課桌上。
篇4
“為什么不和我在一個班呢?”“和你在一個班,我就不能當班長了。”
明明是在很多年前發生的事,卻無比清晰、歷歷在目地浮現在眼前;明明是當初無比繁瑣的事情,現在卻在時光的年輪中念念不忘;明明當初說好是地久天長的好朋友,現在卻成了生命中熟悉又陌生的過客……
那是七年前。在學前班,還在唱字母兒歌的我,認識了李雨青。我們常常一起睡午覺,一起上學,一起玩游戲。哪怕是一起罰站,也很樂意。
那一年的時間似乎過得特別快,不知不覺便坐在了一年級的教室里。卻沒有她的身影,我問起她:“為什么不和我在一個班啊?”她笑著說:“和你在一個班,我就不能當班長啦!”
每當回想起來,都會因為她的單純而吃驚。這樣的話,對我沒有分毫的隱藏,足以見證我們友誼的深厚。
就這樣,我們被一堵墻隔開了,這一隔,就是六年。小學畢業后,大家都忙著補習,忙著為初中的課程而努力。
那個和平常沒有什么兩樣的中午,遇見了她。她變得更加成熟,和我擦肩而過的瞬間,誰都沒有說一句話。那種令人窒息的沉默,扼殺了我最后一點幻想。
不是你變了,也不是我變了,是我們之間的距離變了。
二、
“四年了,我不想總是在我的前方遠遠地看著你的身影。沒有你,或許我更輕松。”
其實沒有什么是不可忘卻的。在她的眼中,四年的友誼只是煙云,那人生道路上的傷痛又算得了什么?只需要忘記自己曾經受過傷,珍藏那些美好的,就可以更大步地向前走去。
我也忘記了什么時候,我們成了朋友。她叫蔡紫薇,為人開朗,幽默,是我最喜歡的類型。她總是可以把一件無比平凡的事說得令人捧腹大笑。我們甚至還在公園的湖面投下兩枚石子,發誓做永遠的朋友,不會改變。
這種美好,似乎連上天都嫉妒了。
上初中時,我們再次被分在了不同的班級。我偶爾會去她家玩,卻發現她對我的態度是越來越不屑——每當她的父母拿我和她作比較時。她的成績雖沒有我好,但我不會在意,我相信她定不會在意。
可是自尊隨著年齡的增長覆蓋了一切。終于,有一天,她這樣對我說。
“既然活著,就不要那么累。這四年,我一直疲憊于苦苦地想跟上你的腳步,可我們還是被隔膜。你是優等生,我再也不想當,時時都跟在你后面的‘狗腿子’了。四年了,我不想總是在我的前方找你的身影。沒有你,或許我更輕松。”
合上眼,有滾燙的液體涌了出來,打濕了枕巾。
世界上,真的有永恒嗎?真的有可以永遠不變的東西嗎?真的有嗎……
三、
“我們經歷地更多。”
我有個習慣,不管什么事都會找宋怡沛傾訴。她安慰我,讓我可以重新若無其事地面對任何事物。我們都知道對方的許多秘密,只有我倆知道。
一年下來,我們的情誼甚至比任何人都深厚。我問她為什么,她說,“因為我們經歷地更多啊。”
……
篇5
柔柔的暖風,輕輕地拂過這季盛夏的光年,恍若一位多情的女子,揮舞著手中潔白的紗縵,風姿綽約的曼舞在我的眼前。
細細的感受著這陣柔軟的晚風所帶來的情愫,不知不覺間竟有點癡了。原本平靜已久的心境,在此時也泛起了微微的漣漪,就好像一彎平靜的湖面,突然的被滴入了一顆細小的水珠般,蕩起了陣陣波紋,由近到遠,由小變大。
就這樣,我便傻傻的佇立在這天地間,任憑過往的風,吹過緊皺的眉間,再于一聲輕嘆中,釋放被自己封鎖的思緒,讓它飛向那遙遠的地方。朦朧中,我仿佛又回到了那個純真的孩童時代,無憂無慮的奔跑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
時過境遷,記憶中有很多的畫面都已變得模糊不堪,模糊的笑臉,模糊的風景,還有那模糊的故事。
記得,以前常常喜歡去那個花開的山谷看漫山遍野的野花,如今,卻怎么也記不起來那個山谷里的花兒到底是什么顏色。還記得,以前常常喜歡和朋友們去那條清澈的小河里游泳抓魚,如今,卻怎么也想不起來那條小河的位置和那些朋友的名字。
需要銘記的是那么多,可遺忘的卻也是那么多。懵懵懂懂的,就這樣長大了,眼界一天天的變得開闊,頭發也一天天的變長,而那純真的笑顏卻一天天的變少了,似乎離那個青澀的年代也越來越遠。或許,這就是成長的代價吧!生命里總會有那么一些寶貴的東西,我們不想把它丟棄,卻又身不由己的選擇放棄,只能將它封存在心底的最深處,一層又一層的積滿灰塵。
一直以來,都會有朋友問我是不是很喜歡傷感的文字。其實,我并不怎么喜歡感傷的文字,可是我又無法忽視眼中流露出的憂郁。我只是一個孤獨的人而已,孤獨的追逐著心里的彷徨,孤獨的徘徊在文字間揮灑淡淡的感傷。
或許,我們生下來就是為了填補別人記憶的空白,然后在某個特定的時候留下一些凌亂的痕跡,等到滄海桑田后,再將自己活埋在這方記憶的厚土下,充分的感受著輪回的。
常常思索著,假如我們都沒有了視覺,只能靠幻想去勾勒這個世界的輪廓,是否一切事物的本質都將會變的不同尋常,是否一切人物的交集也將會變得妙不可言。
我知道,這也只是我胡亂的思緒罷了,世界依舊還是那個世界,故事依舊還是那般結局,唯一不同的是,這個故事的結局我卻早已無法在辨認。
記得有這么一句話:“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很感傷的一句話,也是很無奈的一句話,一如我們的人生般,筵席散去,故人不會再相逢,一切的一切都將化為過去,甚至連歲月都悄悄的更換了主題。
行走于暮色濃濃的夜間,望著眼前稍顯夢幻的景象,不知覺的輕嘆了口氣。
曾幾何時,我告別孩時的天真,褪去年少時的輕狂,豪情萬丈的跨過那道青澀與成熟之間的鴻溝。曾幾何時,我含笑揮別昔日的滿堂摯友,一路高歌的踏上遠行的旅途。曾經何時,我還不懂該如何去體會寂寞和孤獨,只因它像一縷清風一樣,悄悄的就爬上了心頭。
篇6
— —紀念十六中的過往
就這樣步入大學三個月了。成都真是個好地方。漫步在林蔭大道,踩著碎碎陽光,鳥兒在飄飄的柳葉中忽閃忽現。生活的節奏突然慢了下來,前不久的分秒必爭的奮斗,像一場夢一樣。在時間的罅隙里,我終于可以去回憶我的往事。那些在十六中的如煙的過往。
【寫給西校區】
老實說,我是恨你的。曾在日記本里寫過,西校區,這里留下了我所有的傷痛。你沒有一點鄭州的模樣,所有繁華與你無關。你有的,只是單調、荒涼、寂寞。你知道我是個愛熱鬧的女生,我不懂郭敬明那青春是一道明媚的憂傷。曾經的我多么張揚多么驕傲;曾經的我多么陽光多么熱愛生活。你知道么,是你,改變了我。改變了太多太多,連我自己都覺得陌生。
每次回家后,你都像一場夢一樣的存在。如此不真實。
第一次見你時,覺得你雖然荒涼,但足夠安靜。我堅定的以為,在這里,我可以實現我的夢想,我可以離我的夢想越來越近。
可是,事實并不是這個樣子。
還記得,因為與同學有著不可穿越的距離,我變成的愛回憶的人。總是一個人默默的流淚,揚起頭看著那個寂寞的大月亮唱著寂寞的歌。因為你,我知道一些人在我心里如此重要。
還記得,一次次糟糕的成績,我開始學會難過。越來越遠的夢想,我開始變得無所適從。什么自信,什么偉大的夢想,都成了笑話。在這里,沒有人懂我,沒有人關心我,我開始變得不愛說話,也不愛唱歌了。
那個操場是我最常去的地方,因為它跟我一樣寂寞。偌大的操場常常就我一個人,我喜歡這種空曠。記得有一天,我又難過了。于是就找到一棵樹,在樹下挖個洞,就不停的對著它說話。然后再用泥土把它埋起來,這樣,所有的難過就都留在那個洞里了。站起來的時候,眼睛里分明還有閃閃的淚花。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學會矯情的,或許,是遇見你之后。
可是,我還是愛你的。
因為,你教會我成長。你教會我做個安靜的小孩兒。
或許以后一輩子再也遇不見你了,我不會忘記在那里的點點滴滴,以后不管再遇見什么,我想我都不會哭泣。謝謝你,讓我堅強。我不會再想去你那里,但是我會想念你。
【寫給十六中本部】
相比西校區,我偏愛你多一點。沒有了那種令人窒息的孤單,沒有了那種想要哭泣的壓抑。在這里,我度過了我緊張而又充實的高三。沒有多少記憶,除了整天的學習,鋪天蓋地的作業,老師的反復叮嚀。
是不是正如人們所說的,人總是會清楚地記得自己所受的痛苦,一筆一劃都那么清晰,就像小刀刻在心上,留下一道道血痂。而快樂,總是隨風飄散。
常常,去學校附近吃1.5元的雞蛋灌餅;常常,1元的醬香餅再加一杯草莓味的珍珠奶茶就是我的晚餐;常常,去吃那位愛笑的姐姐那里的燴面。常常,流連在旁邊的書店,一看就忘記的時間。
鄭州的繁華或許你只占了百分之一,但是,我喜歡。
【寫給班主任】
我能理解你對我們的關心,我能理解你對我們的恨鐵不成鋼。我知道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所以,你所做的一切,我都不會怪你。
我只是想對你說,以后別再班上說臟話了,即使說也別說是我們逼你的了。這樣影響很不好,真的。
我還想對你說,現在我們都很怕你找我們談話,你總是讓人難過著離開。你為什么在私底下不多鼓勵鼓勵我們呢,你也知道啊,你的一個鼓勵對我們來說是多么大的力量。
還有,你一直強調的怎么做人,你說,做事不要那么死板,眼皮要靈活一點,這樣在社會上才會混的開。可是,我并不這么認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做人方式,并不需要為了誰而改變自己,這個社會那么大,總能找的到適合自己的地方。而且,這個社會并不缺處事圓滑之人。可能已經泛濫了。親愛的老師謝謝您的忠告,但是我會以自己的方式生活的很好。
【寫給林】
一個惹人疼的小孩兒,有時候像姐姐,有時候像長不大小妹。有時成熟,有時天真,有時可愛。亞林,貫穿我整個高中的全部記憶。
習慣了你的左手,我們一起去散心一起奔向食堂。
習慣了下課鈴聲一響你說李帥琦我們一起去吃飯吶。
習慣了當旁邊沒有你時總被別人問龐亞林哪去了。
習慣了難過的時候找你去說話。
習慣了有事沒事偷偷給你傳紙條。
習慣了開你的玩笑,自稱汪小林她干媽,然后看你無語的表情。
習慣了一起手舞足蹈的大聲嚷嚷著批判著一些令我們不滿的人和事。
習慣了我們一起花癡般的向往別人美麗的生活。
習慣了在你不吃飯的時候強行拉著你去食堂逼著你吃一點盡管你很不聽話。
習慣了一起吃一碗泡面的狼狽樣。
習慣了看到你和其他人在一起的吃醋。
習慣了拉著你滿大街的跑然后迷路了一邊跟著你找路一邊聽你無奈地說 你咋恁挫唉 的時候沒心沒肺的笑。
習慣了你的善良,你笨笨的樣子。
我們一起去逛商店一起去上網。
一起懷念過去一起憧憬未來,一起讀書一起寫字一起考試。一起看著商店里的大布娃娃眼睛閃閃發光放光。
因為我們是朋友,
所以我們越來越彼此依賴。
因為我們彼此習慣了,
所以我們不離不棄。
【尾聲】
篇7
晚春,姹紫嫣紅斗芳菲的時節,你輕輕地隨風搖曳著,在微波蕩漾的綠水湖畔,那么的愜意,我卻想把你栽入盆中,寄了遠遠地思念 。
激情在歲月中穿梭 ,能挽回多少感動,愛在光陰中膠著,有多少笑聲還在回蕩。半箋流年,一簾幽夢,邂逅在芳菲花事的時節,結局卻注定是凄美的。秋風蕭殺芳菲盡,枯蓬斷草何處依。長夏過后就是秋,一縷秋風,一片紅葉,為多少凄美的愛情平添了感人的音符。一滴清淚,一句珍重,為流水的青春平添了多少苦澀。冬天的落陽,溫勲和暖,安撫著秋雨過后的寒涼。
同來望月人何在?也許是早行一步,也許是晚來一時,終是沒有在最美的時光里,走進彼此的世界。在阡陌中輕輕地路過,多少人愛慕過你嬌嫩的容顏,又有幾人能讀懂你,離去背影中那淡淡的落寞,那靈魂中透出的孤寂。真想做一擺渡人,陌上紅塵,載你去彼岸,那里有一絲安寧,有一絲恬然,還有一絲溫暖,沒有不安,沒有傷害,更沒有冰冷。
篇8
灑淚揮別過去。
站起,眼往前望,
路還很長,還是要走、
過去的一切一切,如意不如意,
都與白云般飄散了,
管你又不憂愁,歡不歡喜。
你還是要站起,對著前方,呼喊,
我來了,
時間逝去,人也長大,回首往事,
也是一番甜蜜。
昨日已成過去,今天也還漫長,
別讓過去的煩惱阻擋你前進的腳步,
篇9
留在車內的司機卻是看不明白,這大半天工夫,楊局長圍著林場那幾棵孤零零、光禿禿的大楊樹踱步做什么?時不時還用手摸摸樹干?更奇怪的是,那秘書小王舉著個攝像機,對著楊局長一個勁兒“咔嚓咔嚓”猛拍又是在做啥?司機疑惑地搖了搖頭,罷了,刷個微博吧。司機拿出手機,剛一按“刷新”鍵,嗬,頭條微博竟是楊局長發的,“繞林區獨自考察了整個上午,雖然天氣很冷,望著這萬畝林場,想到我市近年來林區保護工作的不斷進步,我甚是欣慰啊。”隨圖片還配了張楊局長撫摸大楊樹樹干的圖片。司機傻了眼,不過帶著楊局長開了十幾分鐘的車,怎么成了“獨自考察一上午”了?“嘿,愣什么?快把車開到林場村,楊局長還要去慰問林場村特貧戶!”秘書小王朝前座的司機吼道。一會兒工夫,楊局長又坐進了小轎車里。“啊?哦……哦。”司機顯然還沒從微博的震驚中緩過神兒來。“小王啊,慰問特貧戶的微博搞得怎么樣了?”楊局長把腕上的表摘了下來,架上了一副眼鏡,整個人顯得慈祥又斯文。“都搞定了,我讓林場大隊書記挑了幾家家底子還殷實的,放心,他們該說什么話我都吩咐了,一會兒咱們車子到了,那兒幾架機器就開始攝像直播了,您只要握著他們的手,問幾句‘大姐日子過得還好嗎?有困難找政府解決’就行了。”秘書小王拍胸脯保證,這一次,全市人民都會親眼見證楊局長的親民風范。
車子繞了幾個彎之后,緩緩停住。楊局長打開車門,瞧見幾個機器正對著他攝影,他微笑著,連眼角的魚尾紋都舒展開來。
遠遠的,大隊書記領著若干“特貧戶”來了,楊局長突然手一抖,手中準備的禮盒“砰”掉在地上。“娘?您……您咋來了?”
篇10
丈夫去世后,將近兩年,我拒絕和父母同住,一個人住在屬于我和丈夫的婚房里,無法走出那個夢境。
那天,噩夢醒來后我淚流滿面,哽咽難抑。在極度的恐懼和不安中,我摸出枕邊的手機,第一次進了網上的聊天室。
陳非好像是專門在深夜等我上線的,他的問候讓我變得平靜。那晚,我把自己的經歷原原本本地講給他聽。陳非聽完對我說:“其實你是一個怯懦的女人,你一直在愧疚。你的丈夫是為了給你買蛋糕才出的事,你卻不敢承認是你害死了他。你還是一個自私的女人,你為了掩蓋你的愧疚,自我壓抑,讓你的親人和朋友因你而痛苦。”他的話讓我震怒,也讓我開始反思。最終,我不得不承認,陳非所言極是,我也因此被他深深吸引。
35歲的年齡,雖然內心滿是傷痛,可歲月善待我的容顏,加上學識的襯托,我依然是一位很受歡迎的單身女人。父母和朋友曾嘗試著介紹了許多優秀男人給我,可都被我拒絕了。慢慢地,父母不再干涉我,只剩下一兩個執著的朋友,仍毫不氣餒地試圖“拯救”我。遇到陳非后,我想,讓我自己拯救自己吧。
我開始了和陳非的網聊,關閉已久的心扉一旦打開,恰如阻擋的洪流一朝泄堤。對他的了解,源自他的網絡資料和個人自白:38歲,離異,某名牌大學畢業,澳洲深造4年回國,現任某跨國公司的HR,前妻喜歡金錢勝于愛情,已在國外定居。我從來沒懷疑過陳非的經歷。他的睿智和幽默早已深深打動了我,我愛上了這個遙不可及的男人。
有陳非的日子,我夜里還是會做夢,每一次夢醒,陳非都在線上等我,聽我訴說。一天晚上,我竟然夢到前夫臉上的鮮血變成了朵朵鮮花。陳非在網上問我:“親愛的,我可以和你通話嗎?”我把自己的手機號碼給了他。過了一會,他打電話過來,開口就說:“寶貝,別怕,我在。”只因這六個字,我的淚水奔涌而出。那天晚上,我不知道自己哭了多久,陳非一直安慰著我。等我自己慢慢平復下來,渾身早已沒了力氣。陳非沙啞著嗓子說:“寶貝,可以把他放下了,這個夢是他在祝福你。”
我開始了和陳非的網戀。衣櫥里添加了許多色彩,臉上的笑意也慢慢濃起來,父母覺察到了我的變化,可他們并沒有追問我。好事的朋友旁敲側擊地打探,我笑而不語。我是做事不喜歡張揚的人,只想等時機成熟時,把陳非帶到大家面前。
我們期盼著一場轟轟烈烈的相見,可總是不湊巧,不是我忙,就是他在出差。終于等到休假,我迫切地奔赴他所在的城市。陳非和我想象中的一樣,儒雅大氣,男人味十足。我和他一起待了三天。其間,陳非的呵護與關愛,以及他不著痕跡的開導和引領,讓我退行到一個不諳世事的少女,完全沉浸在幸福和甜蜜之中。告別陳非時我說:“我愛上了這座城市,想來這兒工作。”他吻著我說:“寶貝,別沖動。”
后來我才明白,那是陳非和我的吻別。就在我計劃著如何說服父母,辭掉干了多年的工作,只身前往陳非所在的城市時,陳非也在處心積慮地淡出我的世界。他告訴我說,公司要派他出國學習,為了確保公司機密,全程封閉,等學習結束后我們再聯系。他的QQ頭像灰了,手機停了。一個月過去了,沒有消息。我度日如年,瘋狂搜索他的訊息,按照他的名字和地址查詢,都一無所獲。我焦灼不安,開始搜索和他有關的航班以及所在城市的意外事故報道,還是一無所得。
三個月后,我甚至懷疑陳非只是一個夢,可我不甘心,每天苦苦守候在線上。再見到他頭像亮起來的那一刻,我驚喜地哭了,連聲問他:“是你嗎?是你嗎?你回來了?”頭像卻瞬間變灰,我不停地給他發信息。對方卻點開了視頻通話,一位優雅的對我微笑,說:“你是曉荷?我是陳非的妻子,聽他說起過你的故事。”我懵了,問她:“他告訴過你?”微笑著回復:“是的,你是他們公司心理援助的對象,希望你早日走出人生的困境。”我慌亂地關掉視頻,咬著牙敲出一行字:“你老公真是優秀!祝你們幸福!”她很快回復:“是的!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