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的成語范文

時間:2023-04-01 14:25: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動物的成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動物的成語

篇1

2、風聲鶴唳

【解釋】:唳:鶴叫聲。形容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憂。

【出自】:現代郁達夫《出奔》:“直到后來,聽到了那些風聲鶴唳的傳說,見到了舉室倉皇的不安狀態。”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補語;用于戰爭等。

3、馬到成功

【解釋】:形容工作剛開始就取得成功。

【出自】:元·無名氏《小尉第二折:“那老尉遲這一去,馬到成功。”

【語法】:緊縮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褒義,常與“旗開得勝”連用。

4、魚目混珠

【解釋】:混:攙雜,冒充。拿魚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出自】:現代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八章:“可是這些賣國的老爺們不是也在魚目混珠,也在自稱為愛國憂民的志士嗎?”

篇2

在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中,成語是不可忽視的一方面。以下是小編為你帶來的《動物成語大全》,希望對你們的語文學習有所幫助哦!

四字成語

【鼠】鼠目寸光 鼠肚雞腸 鼠竄狼奔 鼠跡狐蹤 鼠竊狗盜 投鼠忌器 賊眉鼠眼 膽小如鼠

【牛】牛鬼蛇神 牛鼎烹雞 汗牛充棟 對牛彈琴 九牛一毛 小試牛刀 賣劍買牛 氣壯如牛

【虎】虎視眈眈 虎口余生 虎頭虎腦 虎背熊腰 虎頭蛇尾 虎落平陽 虎穴龍潭 放虎歸山 談虎色變 如虎添翼 騎虎難下 為虎作倀 與虎謀皮 藏龍臥虎 狐假虎威 羊入虎口 狼吞虎咽 龍行虎步 龍吟虎嘯 龍爭虎斗 龍盤虎踞 龍騰虎躍 生龍活虎 降龍伏虎

【兔】兔死狐悲 兔死狗烹 狡兔三窟 鳥飛兔走 守株待兔

【龍】龍騰虎躍 龍飛鳳舞 龍馬精神 龍鳳呈祥 畫龍點睛 來龍去脈 攀龍附鳳 群龍無首 降龍伏虎 一龍一豬 老態龍鐘 筆走龍蛇 龍潭虎穴 葉公好龍 望子成龍 車水馬龍 人中之龍

【蛇】蛇蝎心腸 畫蛇添足 驚蛇入草 龍蛇混雜 杯弓蛇影 牛鬼蛇神 打草驚蛇 虛與委蛇 筆走龍蛇 春蚓秋蛇

【馬】馬到成功 馬不停蹄 馬革裹尸 一馬當先 老馬識途 汗馬功勞 萬馬奔騰 犬馬之勞 萬馬齊喑 一馬平川 天馬行空 快馬加鞭 走馬看花 信馬由韁 蛛絲馬跡 兵荒馬亂 人仰馬翻 人困馬乏 鞍前馬后 人強馬壯 猴年馬月 青梅竹馬 單槍匹馬 招兵買馬 心猿意馬 懸崖勒馬 千軍萬馬 香車寶馬 指鹿為馬 害群之馬 厲兵秣馬 塞翁失馬 盲人瞎馬 脫僵之馬 金戈鐵馬

【羊】羊質虎皮 羊腸小道 羊入虎口 亡羊補牢 虎入羊群 歧路亡羊 順手牽羊

【猴】猴年馬月 沐猴而冠 尖嘴猴腮 殺雞嚇猴 殺雞儆猴

【雞】雞毛蒜皮 雞鳴狗盜 雞飛蛋打 雞犬不寧 雞犬不留 雞犬升天 聞雞起舞 殺雞嚇猴 殺雞取卵 偷雞摸狗 鶴立雞群 小肚雞腸 鼠肚雞腸 呆若木雞

【狗】狗急跳墻 狗尾續貂 狗仗人勢 狗血噴頭 犬馬之勞 豬狗不如 雞犬不驚 雞零狗碎 兔死狗烹 鼠竊狗盜 狼心狗肺 狐朋狗友 狐群狗黨 偷雞摸狗 畫虎類狗 喪家之狗 關門打狗 白云蒼狗

【豬】豬突豨勇 豬狗不如 殺豬宰羊 封豕長蛇 鳳頭豬肚 蠢笨如豬 一龍一豬

【鳥】鳥盡弓藏 笨鳥先飛 如鳥獸散 小鳥依人 驚弓之鳥 飛禽走獸 珍禽異獸 衣冠禽獸 鳳毛麟角 鴉雀無聲 燕雀安知 鶴立雞群 鶴發童顏 風聲鶴唳 鶯歌燕舞 草長鶯飛 燕語鶯聲 鵲巢鳩占 鸚鵡學舌 蜻蜓點水 一箭雙雕

【狼】狼心狗肺 狼煙四起 狼子野心 狼狽不堪 狼狽為奸 豺狼成性 豺狼當道 引狼入室 聲名狼藉 杯盤狼藉 豺狼成性 狐疑不決

篇3

知識拓展:

1、這個成語是由望子成龍延伸出來的,意思相同,只不過是用來形容女性。是指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學業和事業上有成就。

2、釋義:

望:盼望。龍:傳說中能興云作雨的神異動物。中國封建社會把龍作為帝王的象征,比喻高貴杰出人物。形容盼望兒子能成為出類拔萃的顯耀人物。

(來源:文章屋網 )

篇4

葉公好龍:比喻表面上或口頭上愛好、贊賞某事物,實際上并不愛好,或者實際上并不了解,一旦真正接觸,不但并不愛好或贊賞,甚至還懼怕它,反對它。

亡羊補牢:比喻出了問題以后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塞翁失馬:凡是好事、壞事都不是絕對的,因地制宜、因時而變,壞事情可能最終變為好的事情,遇到好的事情也不要太激動,每個人遇到事情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都要多去沉下心來細細思量,不要樂極生悲。

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或抱著僥幸心理妄想不勞而獲。

(來源:文章屋網 )

篇5

1、虎頭蛇尾:頭大如虎,尾細如蛇。 比喻開始時聲勢很大,到后來勁頭很小,有始無終。

出處:元·康進之《李逵負荊》:“這廝敢狗行狼心;虎頭蛇尾。”

2、牛頭馬面:迷信傳說中的兩個鬼卒,一個頭像牛,一個頭像馬。比喻各種丑惡的人。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一:"釋迦是牛頭獄卒,祖師是馬面阿婆。"

(來源:文章屋網 )

篇6

一、與文本對話,樂在其中

與文本對話是指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根據課文的意境、出處,多角度地體悟課本,了解課文的主要思想,與文章進行情感交流。教師在課堂上需要根據文本提供的語言描繪,將學生引入課文情境,讓學生在學習體驗中感到樂趣。如,《黃山奇松》一文用優美而帶韻味的語言,描繪了黃山三大奇松的形態各具特色。文本中有許多語句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能帶領學生很好地走入文本的意境中,所以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中自主進行體驗、探索。我首先以課件導入,激發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在黃山奇松瀟灑挺秀的畫面中進入文本,感受奇松的魅力,又以當小導游、小講解員的方式,促進學生與文本的對話與交流。學生在學到“它有一叢青翠的枝干斜身出來,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熱情的歡迎賓客的到來。”一句時,他們自然而然地進入文本,展開了想象的翅膀,飛到文本描寫的廣遠意境之中。“他們會熱情地說歡迎遠方的客人、中外朋友們,你們好……”學生漲紅了小臉,紛紛充當起好客的主人。接著學生又提出了很多創造性的問題,而且,他們對問題的回答也是那么富有創造性,是基于文本,又高于文本的創造。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不再浮于表面,而是有感而發的一種情感,在這種情感中,教師不再只是引導者,而是更好地組織和管理知識。學生學習的樂趣融入其中,創造性的閱讀能力也得以體現。

二、與同學交流,探索無窮

語文教學十分重視學生間的互動關系,這種互動可以讓學生相互影響、相互作用,讓課堂活起來。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討論、相互交流、相互鼓勵評價來培養他們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并激發他們的創造性。例如,在教學《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時,我就安排了足夠的時間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如果你是高爾基的兒子,看到父親的來信,你會在回信中說些什么?對于這些問題,都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學生或小組合作,或個人自學,同時又將全班討論與教師點撥有機結合。學生在小組交流中不斷碰撞出新的火花,語言越來越完善,想法越來越充實,學生在合作探究中取長補短,學習的勁頭日益高漲,在探索中的合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顯現。

三、與老師互動,受益多多

語文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對教材理解交流的對話過程。在課堂上教師已不再是以前的一言堂,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會讓課堂更加具有活力和生機,會讓學生受益無窮。如,在講授《音樂之都維也納》一課時,講到維也納人一天也離不開音樂,他們漫步時、家庭聚會時、會前會后都會演奏樂曲,我放了一組優雅輕快的華爾茲圓舞曲伴奏,企圖讓樂曲帶著學生進入文本,盡情地領略維也納人的風情,可五年級的學生一開始好像放不開,我拿起書本,先入為主,歡快地讀著,并邀請我班的小紳士小淑女加入其中,就這樣,學生很快置身其中,有感情地讀著、享受著……在教與學的交往、互動中,老師與學生形成了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篇7

巴黎是狗的天堂

巴黎有狗50萬只,每天在人行道上拉屎20噸,市政府要雇用清潔工80名,駕駛特制掃屎車,不停地掃除,每年開支達300萬美元。在巴黎廣場設有養狗點,路旁還建有“動物廁所”。市場有狗食店、狗衣店、狗澡堂、狗美容院、狗醫院。有狗中心協會,還有狗刊《3000萬朋友》,每期發行16萬份。

塞納河畔阿涅爾大門外,有一片500米長、1000米寬的園林,大門上寫著“狗墳,建于1899年”字樣。狗墳園的墓碑每一塊1米,均以大理石砌成,上有編號、狗名、生卒日期。不少墓志銘佳作,哀怨悲愴:“公主,您永遠活在我心中!”“巴爾,我的心為您流淚!”等等。

蛇在意大利

在意大利哥酋洛的市中心有座紀念碑,矗立著捉蛇人圣達美尼科?阿爾培脫馴服巨蛇的雕像。每年“蛇節”,家家將喂肥的蛇放到大街爬行,以示慶賀;不少人以蛇盤身,招搖過市,夸耀自己的蛇有多胖、有多美、有多靈巧。

蛇是哥酋洛人的恩物。哥酋洛世代養蛇,靠表演蛇技、販賣蛇藥為生。今日哥酋洛有了現代工商業,市民從事各種職業,仍有少數人操持祖業。由于蛇多,全城老鼠絕跡、害蟲極少,這都有賴于蛇的存在。

新德里人崇敬猴

來到印度首都新德里,到處可看到猴,他們認為猴是印度教的尊神,是幫助印度國王戰勝魔王的英雄。在印度誰也不敢惹猴,猴在人群中可自由來去,以致泛濫成災。經常流竄到政府大廈、總理府、外交部、國防部活動,在政府官員居住的一座大樓就棲居400只。

政府無奈,聘請非印度教徒來捉猴,每獲一只付資9美元,但不許傷害,只許捉活的,集中送新德里動物園,再放生大森林。

有些猴子,經常從居民窗口竊取食物、撕毀衣物。平民沒有錢雇人捕捉,只好聽之任之。

布里斯托爾喜歡狐貍

英國的布里斯托爾,全城估計有200多只狐貍,分住全市各角落特設的小棚中。這些狐貍是布里斯托爾大學動物控制系的實驗動物,在大學的有效控制和管理下,主要研究狐貍的生態和習性。經過長期觀察,發現狐貍像貓、狗一樣,喜歡與人相處,每日在樹蔭下和市民玩耍,非常有趣,這里的人非常喜歡狐貍。

瑞士人民愛天鵝

在瑞士日內瓦的湖濱設有一系列保護鳥類的宣傳櫥窗和保護標志。嚴冬將至,便有大批宣傳畫出現在街頭,提醒市民:“冬天到了,不要忘記幫助天鵝筑窩,不要忘記給天鵝送食料!”每當春暖花開時節,游客們可以看到湖濱比比皆是的天鵝窩。天鵝覓食有困難,市民便送來面包、牛奶、餅干、雞蛋。造窩缺材料,市民用干草、樹枝、刨花、泡沫塑料等幫天鵝筑成一個個安樂窩。一旦發現湖中有“病號”,市民便趟入冰涼的湖水,將天鵝抱上岸,保護部門立即開來汽艇,將它送去醫院治療。天鵝得到如此無微不至的關照,豈忍離去,天長地久,終于成了日內瓦的常住居民。

天鵝是候鳥,但在日內瓦卻成了“留鳥”。日內瓦依傍著582平方公里的萊蒙湖,因湖區常住天鵝5000多只,因而被譽為“天鵝湖”。

倫敦人不許打鳥

倫敦人不養鴿,市內卻有成千上萬的鴿子,鴿子都是在市民庇護下自生自長的野鴿。這些野鴿的食源有三:一是野外覓食;二是到人群中撿食;三是找人乞食。每遇風雪交加時節,善良的愛鳥人便將食物撒到鴿窩附近,讓鴿子吃。

倫敦游人最多的地方,鳥類也特別活躍。在繁華的廣場上,到處都匯聚數以千計的鴿子,只要有人手提食物,便會競相前來,或親昵地擦你的脖頸,或落在你的胳膊上啁啾,或在褲管下拍打翅膀,人們便拿出食物,讓鴿子吃。最大膽的鴿子也會登堂入室,到飯廳、廚房求食。英國法律規定傷害鳥類是犯罪,輕則罰款,重則判刑。

莫斯科百鳥爭鳴

莫斯科有大小公園近600處,綠地占城市總面積的40%,到處可以聽到鳥兒在歌唱。莫斯科人非常愛鳥,他們采取了許多保護鳥的措施,例如:嚴禁獵鳥、嚇鳥;構筑人工巢引鳥來居;撒施餌料等等。由于人不傷鳥,鳥自然不怕人,在莫斯科紅場,可以看到鳥自由游蕩、找人討食。

莫斯科天氣冷,冬天鳥少,人們聽不到鳥聲。為了彌補這個缺陷,莫斯科大學的鳥類學家深入鳥類集中的山林,錄下幾百種鳴鳥的叫聲,并大量復制磁帶出售。于是,外人來到莫斯科,不論是在鳥類最活躍的夏天,還是在鳥類蟄伏的冬天,總能從街頭廣播、公園或住宅,聽到百鳥爭鳴的聲音。

新加坡家家有鳥籠

新加坡,人口稠密,更需要鳥類來沖淡城市的喧囂,增添人們的生活樂趣。他們絕對禁止打鳥,此外,用建立飛禽公園的辦法,來彌補城市鳥少的缺陷,滿足市民賞鳥的欲望。裕廊飛禽公園占地304畝。內設95個展覽鳥舍,放養禽鳥350種8000多只,從最大的鴕鳥到最小的蜂鳥,從南極的企鵝到北京的知更鳥,天下珍禽,悉收其中。

最奇的是有個“世界最大鳥籠”,面積30畝,罩著30米高的羅網:籠內是大自然的場面,游人可入籠參觀。另一個是夜鳥展室,游客白天入內,從錄音機傳出夜禽、昆蟲的鳴叫聲,貓頭鷹、夜鶯以為黑夜來臨了,――出來活動。

新加坡家家有籠鳥,清晨喚醒主人,工余給主人唱歌解悶。每年在公同舉行小鳥歌唱比賽,全國養鳥者相偕率鳥參加。賽場設在4個帳篷內,內有線架可吊鳥籠,每輪120只鳥參加比賽。在4個小時的競賽中,長尾雉激昂地高唱著進行曲,好象交響樂團那樣動人心弦;畫眉變化無窮,學貓叫、似狗吠,發出刺耳的戰斗強音;高冠鳥精神抖擻,不停翻斤斗;白眼圈鳥吱吱尖叫,連珠炮似地吊嗓子。

加德滿都尊奉烏鴉

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烏鴉在大街上闊步行走,聒噪之聲不絕于耳,車輛閃避而走,小孩不敢扔一塊石子。每年燈節,市民向烏鴉膜拜,施撒食物,呼喚它們來進食。烏鴉由于受寵,可到處啄食,甚至膽敢搶吃小孩碗中的飯菜。

烏鴉喜食腐肉,對于收拾動物腐尸、清除垃圾、凈化大地環境,甚有作用。加德滿都的死鼠、死貓、死狗、死蛇,都是由烏鴉來收拾。

科倫坡是鳥的王國

在斯里蘭卡首都科倫坡,可以看到樹上結巢累累、百鳥穿飛。鳥經常從住家窗戶飛進飛出,鳥兒黃昏歸巢入宿,啾啾細鳴,為居民輕奏催眠曲。

人們進餐時也不會忘了鳥,總把吃剩的殘肴丟到門口或屋頂,供鳥享用,屠戶、肉店照例把一些雜碎剁細了,扔出去喂鳥。

科倫坡成為“鳥的王國”,起源于宗教律令的“不許殺生”;現代則發展為科學地保護生態平衡,以法律形式嚴禁打鳥,打死一只鳥起碼罰款5盧比。愛鳥觀念深入人心,鳥成了居民的益友,鳥成了城市美好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奧茲順是養鴕鳥城

南非開普敦港以東山麓有座世界聞名的養鴕城――奧茲順,將鴕鳥當做家禽來飼養。鴕鳥是世界最大的鳥,身高2.2米,體重120公斤,蛋重2.5市斤,一身羽毛1公斤重,一天要吃5~10公斤飼料。養鴕鳥最大的收益是羽毛,8個月可拔毛一次,可連續產羽15年。在奧茲順這個鎮上有一家鴕鳥產品合作社,是規模宏大的購銷加工聯合企業。在市鎮周圍,分布著350多家養鴕場,飼養總數10萬只,年產值2600萬美元。最大的養鴕鳥場飼養1000只,并接待外國游客,在那里可以看到鴕鳥表演、賽跑,可以騎鴕鳥漫游。

艾因人愛鷹

艾因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一個小城市,這里的居民不管上街、上班、赴宴甚至參加會議,左手臂上總是站著一只老鷹。閑暇出城郊游,鷹一見空中有獵物,立即騰空搏擊,一天能為主人捕到10只野雁。

艾因人從前養鷹是為了生活,現在養鷹是取樂。過去人們在這個沙漠綠洲種椰棗、養駱駝,但難以活命。有人發現飛鷹有捕獵的特殊本領,便提雛鷹來馴育,不久便能聽主人的號令,招之即來、揮之即去。養鷹終于像西方養鴿一樣成為一門副業,良鷹的多少也成為財富的標志。

篇8

一、山東民間舞蹈教學的意義

山東民間舞蹈以其悠久歷史聞名,其中最著名和典型的舞蹈形式囊括了海陽秧歌、膠州秧歌以及鼓子秧歌等,舞蹈形式豐富多彩。由此可見,舞蹈藝術的根本特征表現為舞蹈的審美特性,綜合分析山東民間的三大秧歌,它們來源于現實生活,表達了人們對生活和生命所包含的熱情,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借助秧歌這種純樸古老的藝術形式,實現內容與形式的結合,將舞蹈中所富含的真諦清晰準確的表達出來。

山東民間舞蹈最直接、最生動和富有感染力的藝術形式,將山東人民以及山東地區人們的性格、氣質特性、生活方式、物質文化、宗教信仰以及生存面貌等淋漓盡致的表現。山東民間舞蹈在中國美學史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成為構成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本篇論文通過探索和研究山東民間舞蹈教學與文化傳承,以發揮舞蹈教學這一文化載體對于文化傳承的重要意義。

二、舞蹈教學是傳承和發揚山東民間舞蹈文化最直接的方式

舞蹈文化在教學過程中,通常采用口傳身授的方式進行教學,通過教師的指導與動作實現統一,這種教學方式將舞蹈文化傳授給學生,是一種最直接的方式。由此,在山東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與發揚過程中,舞蹈教學成為一種最主要的方式。因此,掌握民間舞蹈的形態,在山東民間舞蹈教學中最為關鍵,有助于更快的了解和認識舞蹈形態之后的文化內涵。以鼓子秧歌為例,在這種舞蹈形態之后包含了豐富的儒家文化內涵。基于此,在民間舞蹈教學里,要不斷的從民間舞蹈所包含的文化著手,通過分析豐富的文化內涵,學習山東民間舞蹈。

建立立體的舞蹈知識結構,幫助學生從更深層次的文化上了解和認識民間舞蹈教學與文化傳承,而不是停留在肢?w語言的表達之上。通過增強學生對舞蹈文化的理解和認識,從更深層次上認識山東三大秧歌所富含的民間舞蹈的豐富內涵與意義,更快的掌握山東民間舞蹈文化的精華,不僅熟練的掌握舞蹈動作,還清楚的明白為什么這么做,以及這種動作背后富含的寓意。

舞蹈教學通過讓學生將技術與知識的結合,通過豐富的舞蹈文化內涵支撐著山東民間舞蹈的形態,使其更具表現力,讓每一個舞蹈動作因為有了靈魂更具感染力,從而在教學中對民族傳統文化進行重點強調和促進文化的滲透發展。

在山東三大秧歌中的膠州秧歌與鼓子秧歌兩大舞蹈形式,以獨特的民族風格特色,都體現了齊魯文化,清晰的標示出了舞蹈中齊魯文化的差異性。第一,鼓子秧歌這種漢族民俗舞蹈主要在魯北平原流傳,在東西地區,鼓子秧歌的表演風格也各具特色。例如,東部地區鼓子秧歌以惠民縣為代表,秧歌的特點表現為節奏舒緩、動作伸展、氣勢渾厚有力,具有柔韌性;西部地區鼓子秧歌則以商河為代表,其的特點表現為節奏頓促、線條粗獷、棱角分明,具有剛健的特性。在東西兩個地區,鼓子秧歌共同的特點表現為粗獷雄渾、氣勢豪邁,以及神、韌、穩的特性。第二,膠州秧歌這種漢族民俗舞蹈形式主要在魯東半島靠近膠州灣附近流傳,在傳統秧歌表演中,占據主導地位的表演角色主要為女角。如,翠花演繹的為中年婦女,這一角色的動作開朗大方,扇女扮演的為,這一角色動作溫柔賢淑,小曼兒扮演的為小女孩,這一角色的動作活潑俏麗。這幾個角色雖然不同,但是在動作上表現為擰、碾、神以及韌等特點,并且呈現出“三道彎”的基本體態特點。

通過上述綜合分析“鼓子秧歌”與“膠州秧歌”這兩種山東民間舞蹈形式,它們在表演中呈現出的特點也對山東人民吃苦耐勞、憨厚純樸、善良熱情、寬容大度以及自強自立等性格和社會風貌通過舞蹈形式表現出來。

因此,在山東民間舞蹈的教學中:首先,在“鼓子秧歌”教材內容上的選擇中,需要特別注意晃鼓子、劈鼓子、擺傘、走傘以及楊家廟、不倒松、四面八方等動作,并對這些特色動作的動勢與走勢等進行重點訓練。其次,選擇“膠州秧歌”的教材內容,需要集中訓練正丁字擰步、倒丁字碾步、小曼兒步扭以及抱推扇等動作,不僅確保動作到位,而且還要確保每個動作的韻律美,體現出該舞蹈所富含的審美心理特征。

在山東民間舞蹈教學中,通過非語言文字與語言文字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不僅提高學生的訓練能動性,而且加深了學生對民間舞蹈文化的理解,從而有效地實現了民間舞蹈教學與文化傳承的雙重效果。

三、山東民間舞蹈的教學與文化傳承

(一)山東學院民間舞蹈對傳統民間舞蹈的傳承

對傳統山東民間舞蹈加工、創作過程中,需要高度重視山東傳統民間舞蹈的挖掘、保護、傳承,實現山東傳統民間舞蹈文化與民族精神等基本要素的充分體現。在山東民間舞蹈文化強調與保護、傳承與發展的過程中,還要高度重視創新與發展的關系。在傳承山東民間舞蹈文化過程中,在保留傳統優良精神文化精華的前提下,還要實現創新發展。

(二)山東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

民間舞蹈不僅是民族的,也是傳統的,特別是對待山東民間舞蹈的傳統問題時,往往只認為只有對齊魯原生態進行傳承的舞蹈才是真正意義的山東民間舞蹈,反之則不是。但是站在舞蹈參與的角度分析,民間舞蹈是只有人民大眾參與或者實現自娛自樂效果的舞蹈形式。通常持有這一觀點立場的人,強調的是山東民間舞蹈的原汁原味。但是從美學理論的角度來看,過于強調傳統,屬于片面的堅守傳統。

這一觀點,對山東民間舞蹈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創作實踐方面,使得山東民間舞蹈教學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阻礙了舞蹈文化的發展,不利于內容的豐富和舞蹈技藝的提高。因而,若促進和實現山東民間舞蹈走得更快更遠,需要改變對山東民間舞蹈的認識,提高民間舞蹈技藝和民間舞蹈審美的發展。例如不管是海陽秧歌還是膠州秧歌,在看到山東大秧歌時可與清代《柳邊記略》中描述的秧歌形式的源流相聯系,同時為了避免出現隨意性,所謂民間舞蹈應當具有特定的民族區域風格特色,山東民間舞蹈應當融合山東區域鄉土風情,重現山東濃郁的風土人情,既展現傳統魅力,又具有現代舞臺時尚特色,最終讓民間舞蹈成為表現民族文化特色的一個活化石。

基于上述分析,山東民間舞蹈形態不應該永遠停留于原生態,例如膠州秧歌實現了舞蹈與戲的結合,通?^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發展的眼光看待民間舞蹈的發展。隨著歷史時代的發展與進步,山東民間舞蹈也不再只是表現對神崇拜敬仰的方式,在舞蹈形式背后的內涵中,山東民間舞蹈也成為文化傳承與傳播的重要手段,并且從根本上實現質的跨越。

山東民間舞蹈在繼承傳播文化的過程中,通過一種群體化的自我審美方式來實現,從最初的個體感情抒發演變為群眾集體創作,在娛樂過程中實現文化的傳承。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山東民間舞蹈教學與文化傳承深深植根于山東地區,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以不同的表達方式呈現出多元化的特色。

篇9

關鍵詞:情景教學;英語;情感體驗;學生興趣

今年春天,我帶著孩子們去了張家港的蘇州江南農耕文化園春游,動物演出是那里的一大特色,大家滿懷期待,孩子們非常專注地欣賞著可愛的動物表演,它們憨態可掬,讓我們忍俊不禁。慢慢的,不知怎的,孩子們的注意力開始被其他東西轉移了,開始大聲地聊天,吃東西,不再看動物演出了,甚至有小朋友直呼無聊。說實話,我看到一半也開始走神了,腦海中忽然浮現的是去年暑假去香港旅游,在海洋公園欣賞的鳥類表演。坦白說,那里的鳥類表演技術含量很低,沒有什么花哨的雜耍,但是,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并且非常用力地鼓掌。難道說是因為去香港的游客比大陸游客有素質嗎?No,我并不這么認為。

那么,為什么香港的動物表演這么令人難忘呢?后來我認真思考一番,發現兩場表演的設計形式大相徑庭。在香港,主辦方設想了一個關于在森林中亂丟垃圾以及發生森林大火的故事,場景制作就是幾棵樹,一個草坪,隨著故事的推進,鳥兒們悉數登場,人與自然和諧互動,游客們不僅欣賞了表演,還學到了要保護環境。沒有花哨的表現,沒有高難度的動作,但是它情節連貫,流暢自然,人們很容易就接受并記住了它,加上工作人員非常用心的配音,整場演出精彩紛呈。

我發現,孩子們看表演的表現和上課的表現有著相似之處,這個現象非常值得注意。兩場表演也讓我想起了兩種教學方式:一種是主題鮮明的情景式教學,一種就是比較簡單枯燥的填鴨式教學。孰是孰非,顯而易見。下面,我就來簡單說一下我對于情景式教學的理解。

1.情景教學的含義

所謂情景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使學生產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簡言之,就是把學生放到一個比較生動形象的情景中去,讓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體驗和實踐,得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學生能夠通過教學引起情感上的共鳴,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感同身受。

2.情景教學的重要性

我們的教學,特別是語言教學,它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每一個字、每一個單詞都是歷史。如果教師只是干巴巴地教授單詞、句子、語法的話,那就和張家港的動物表演一樣乏味枯燥,毫無生命力可言。學生也會失去對語言學習的興趣。如果說一門語言是一門藝術,那么我認為語言教學則是引領學生走向藝術的途徑。成功的老師能夠使這條道路充滿歡聲笑語,孩子們也能從中學到很多知識。

情景教學法可以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的教學方法,可以使教師走下三尺講臺,走進學生中間,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玩耍,從學生的視角看問題,讓學生體會到更加生動的課堂氛圍,同樣也看到一個不一樣的老師。

如果不計過程的話,每一種教學方法學生都是可以接受的,即使你枯燥機械地上每一堂課,只教授單詞和課文,學生還是可以學習到知識的。但是,是痛苦地走完這條路還是愉快地走完這條路,我相信學生都會有自己的選擇。同時,情景教學可以讓學生從情感上、價值觀上以及知識上獲得更加豐富的體驗,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

3.如何進行情景教學

情景教學就是通過創設情景來進行課堂導入。導入是每一堂課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同時也是激發學生興趣的關鍵的環節。以我在區里上的評優課為例,譯林出版社4B U6“ Whose dress is this?”一課中,課文中描繪了化裝舞會的場景。因此,為了讓學生體會化裝舞會,和主人公有通感,我在一開始就設立了大家一起和主人公們去參加化裝舞會的情景,然后通過舞會前的準備、舞會中的介紹服裝以及舞會后的會場整理來看,把服裝類單詞和句型貫穿在課堂的始終,學生的學習興趣比較濃厚。

情景創設必須自然流暢,每個情景轉換過渡需要仔細斟酌過渡語。如果把一堂課的各個環節比作珍珠的話,過渡語就是把這些珍珠串聯起來的一條線,有了這條線,零散的珍珠才能變成美麗的項鏈。情景創設必須要有整體性。情景創設時,每個小情景都必須在一個大背景下,同時最好有一個人物或者其他線索貫穿整堂課的始終,如果有故事性的話,那就是最好的了。

篇10

關鍵詞:畜牧養殖;動物疾病;病因;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S851.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6)12-0039-01

中國畜牧業的發展對中國經濟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因此畜牧業應該得到社會的更多關注。近幾年中國養殖行業的規模不斷擴大,養殖動物的種類也越來越多,但是據調查,動物疾病發生的幾率很大,常常會威脅動物的生命安全,對養殖戶的利益也帶來了一定的損失。因此,相關部門和養殖戶應該加大動物疾病的防治措施,減少疾病發生帶來的損失,促進畜牧行業的穩定發展。

1 畜牧養殖動物發生疾病的原因

1.1 養殖環境差

如果環境中出現不利于動物生長、對動物機體產生影響的因素時,就會使動物的新陳代謝不能滿足與外界環境的能量守恒交換,動物機體不能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體內系統就易出現失衡,通過動物的生理表現出一定病理狀態,這是環境因素對動物發病的影響。

1.2 人為因素

目前在畜牧養殖行業,人力是主要力量,所以人為因素對動物疾病的影響也很大。主要分為三個方面。第一是用藥不科學,在動物疾病預防和治療的過程中,通常會采用藥物治療,施藥人員如果對藥物沒有深入的了解,常常會盲目用藥,對用藥時間、用藥量和藥物搭配沒有明確的認識,有時會引發動物中毒,不僅不能預防治療疾病,反而加大了動物的病情。第二是畜牧養殖場的建設不科學、規范。當前中國畜牧養殖場的建設位置選擇不夠合理,相關的設施配置不完善,使得養殖環境極為惡劣,容易引發動物的呼吸道疾病。第三是養殖管理的問題,很多養殖場沒有專門的管理人員,尤其是農村的小型養殖戶,他們對病死的動物不能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常常會導致疾病的傳播,不僅危害動物的健康,導致動物感染疾病,還可能給人類帶來一定的傷害,比如人畜共患病[1]。

2 畜牧業養殖中動物疾病的預防措施

2.1 x擇合適的動物養殖點

對于動物的養殖環境,應該是干凈、陽光充足、水源豐富的地方,而且要適當的遠離居民區。動物養殖點有全開放、半開放和全封閉之分,工作人員應盡量選擇半開放的養殖地點,保證動物的生活環境能夠通風、干凈,如果選擇全封閉的,就會出現很多細菌,也會給管理帶來難度。

2.2 動物飼養的規范化管理

對動物飼養進行規范化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第一,嚴格控制飼料的質量和營養搭配,而且接觸飼料的人員應該做好自身消毒工作,防止飼料感染細菌。第二,對圈舍進行清理時,相關人員在處理好動物的糞便后,還要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從而實現環保及清潔的效果。第三,在動物的喂食環節,也需要根據牲畜的身體狀況以及成長階段明確喂食量的大小,保證動物的健康成長[2]。

2.3 實時監測動物疫情

工作人員應該認真、負責地開展動物監測工作,提前對動物的相關用品進行消毒,并定期對動物注射疫苗,以逐步提高動物的抗病能力。特別是動物疾病暴發時,要加強監測的頻率,使用科學的方法進行監測,保證養殖場防疫工作的順利開展。

2.4 做好疾病的預防

畜牧養殖戶需要時刻關注最新出現的病毒和疾病,明確本地區是否存在流行疾病,及時讓動物進行疫苗的接種。特別是一些傳染病,要定期進行預防,避免寄生蟲的出現。隨時觀察動物的飲食、運動情況,一旦發現異常及時進行處理。

3 小結

綜上所述,中國畜牧養殖業在不斷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嚴重的動物疾病困擾,所以,為了防止動物感染疾病,就應該對動物采取一定的疾病預防措施,降低疾病發生率,促進中國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