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的功效與作用范文

時間:2023-03-21 01:22: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杏的功效與作用,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杏的功效與作用

篇1

1、杏子酒的功效是可以潤肺化痰,定喘生津,止渴和扶陽。在臨床中可以每天少量喝一些杏子酒,作用是促進食欲,可以改善人體的疲勞狀態,促進體內乳酸排出體外。同時,杏子酒還具有解暑的功效,也具有消炎功效,經常服用可以用來治療細菌性痢疾、慢性腸炎。

2、杏含有非常豐富的營養,除了維生素之外還含有檸檬酸、蘋果酸等,在飲用過程中可以很好的緩解咽喉干燥的情況,對于人體因為各種原因所出現的慢性咽炎也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因為杏子里面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所以,也可以抑制腫瘤細胞生長,還可以改善視力,提高人體免疫力。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1、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血液凝滯,能夠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2、有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作用。

3、能夠增強記憶力。

4、延緩衰老。養肝護肝。

5、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發育。

銀杏仁的食用方法有:

1、炒制過后的熟銀杏仁可以當零食吃。

2、在微波爐里炸銀杏仁,將銀杏仁裝入塑料袋中,放入微波爐內,炸熟后就可以去可殼吃了。

篇3

1、魚腥草既是一種中藥材,也可以作為一種普通的食材,用來進行相關的食用。魚腥草的功效主要是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和消炎的作用。

2、所以它可以用來治療一些像是腸炎痢疾,水腫,乳腺炎,中耳炎等均有很好的效果。除此之外,它對于治療一些肺熱的咳嗽也有很好的效果。

3、魚腥草中所含的營養物質也比較豐富,所以在平時生活中也可以作為一種食材。主要的食用方法是涼拌,也可以用來進行炒菜,部分地方將魚腥草進行腌制。但是對于一些身體虛寒的人來說,魚腥草則不太適合。

(來源:文章屋網 )

篇4

1、五行蔬菜湯,對預防疾病、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抗病力有顯著的效果。它由牛蒡、白蘿卜、白蘿卜葉、胡蘿卜、香菇按一定比例配合煮成。青色的白蘿卜葉養肝、紅色的胡蘿卜養心、白色的白蘿卜養肺、黑色的香菇養腎、黃色的牛蒡養脾。常飲能“滋養五臟,強健身體”。

2、五行、五色、五味的搭配可起到滋養五臟、理氣消滯、調理陰陽、補腎益氣、固本培元的功效,對三高、便秘、失眠、婦科疾病、白內障、老花眼、牛皮癬、各種炎癥、心腦血管等多種慢性疾病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來源:文章屋網 )

篇5

關鍵詞: 隱性課程 公安院校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我國社會治安的形勢對公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間接地要求公安高等教育:要培養出既具有過硬實戰技能又具有良好心理素質和高尚職業道德操守的人民警察。這其中,高尚的職業道德操守更多的需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成。有學者指出,所謂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做人的工作,做人的精神世界的工作,做的是用一定階級或集團的思想來教育、武裝、提高、動員群眾以影響和推動社會實踐,實現一定階級或集團政治目的和經濟利益的工作”[1]。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傳統教學方式多是說教型,不得不承認的是,傳統教授方式存在如下問題:知識傳授主體即教師過多采取灌輸方法將知識灌輸給學生,而忽略知識接受主體即學生的接受能力,顯性課程傳授知識的不足可見一斑。公安院校在培養學生方面,尤其是對學生的政治素質、德育素質和紀律要求等諸多方面有著與普通院校不同的高標準。為加強對公安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養,適應郭聲琨部長提出的“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式,推進具有公安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建設”這一目標,公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需借助相互依存、相互補充的顯性與隱性課程協同一致地發揮作用,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一、隱性課程的界定

關于隱性課程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紀初,在杜威和克伯屈兩位教育家首次提出后,得到國內外諸多學者的關注并由此展開深入研究。我國學者對隱性課程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1987年吳也顯發表的《潛在課程初探》是我國較早涉及隱性課程的文章。四十余年來,諸多學者對隱性課程進行了研究,紛紛著述論說,對隱性課程進行了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在借鑒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我們認為,隱性課程與顯性課程是相對又相生的范疇,是指知識傳播機構利用環境因素等采取非學術的途徑,將學校顯性課程設置內容以外的諸多關乎學生品德、知識、行為、情感、能力等方面的內容傳承給學生的范疇。在教學過程中,應用隱性課程的目的是“要將存在于人頭腦中和特定情景下、難以明確表述的隱性知識的文化內涵表達出來”[2],隱顯互補,共同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隱性課程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

(一)隱性課程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忠誠意識

“識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3]。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質和目的是為黨、為人民培養和造就政治合格,忠于黨、忠于祖國、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人民警察,其教育成效一定程度上決定社會政治和社會秩序的穩定。伴隨社會的發展變遷、人們思想的日新月異,尤其從學生所處時代而言,當前公安院校大學生多是20世紀90年代后期出生,其人生觀、世界觀有著鮮明的時代特色,忠誠意識的弱化在這個時代有所體現,但忠誠卻是一名人民警察所必需的,只有對黨、對人民絕對忠誠,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警察,忠誠意識的培養至關重要。傳統的忠誠教育多是理論的宣講,于培養目標不利。而隱性課程則可以通過案例的講解、事跡的宣揚和環境的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地加強對公安院校大學生忠誠意識的培養。

(二)隱性課程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執法規范化意識

伴隨著法治進程的前進,公民法律意識在增強,與此相應的是公安機關執法面臨著越來越高的標準,執法規范化成為一種必然。當公安院校大學生從一名預備警官轉變為真正的人民警察后,其執法行為能否嚴格按照法律法規之規定執行,關鍵在于學生時代執法規范化意識是否形成并鞏固。當前,公安民警因執法不規范而卷入訟爭的案例不在少數,為避免大學生畢業后出現這種不良現象,在學生時代培養其執法規范化的意識相當重要。顯性課程對于學生執法規范化意識培養的意義在于教會學生如何做才是規范,但鮮能讓學生知悉執法不規范的深刻教訓,作為顯性課程有效補充的隱性課程,能夠讓學生對執法不規范有直觀且深刻的認知,進而促進學生執法規范化意識的培養。

(三)隱性課程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偵查意志

作為一名人民警察,能否勝任打擊犯罪、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擔,其偵查意志至關重要。所謂偵查意志,是指“偵查人員為了證實犯罪和查明犯罪人,根據偵查調查的需要調節自己的外部動作和內部心理狀態,排除各種干擾,把注意力集中到偵查對象或有關犯罪事物上,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地運用各種偵查設施和刑事科學技術手段,克服各種困難,沖破各種險阻,依法同犯罪分子進行斗爭,以達到預期偵查目的,完成偵查任務的能力”[4]。偵查意志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形成,而是日積月累的生活與學習實踐后才形成的,隱性課程對于學生偵查意志培養的魅力正在于此,通過環境的影響、親自動手的操作磨煉學生堅強的意志,使其能夠適應日后打擊犯罪的現實需要。

(四)隱性課程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群眾意識

公安工作的根本在于群眾工作。一直以來,群眾工作都是公安工作的重心。盡管伴隨著刑事科學技術手段的發展變化,越來越多的案件偵查工作對于刑事科學技術手段的依賴程度不斷提高,但不可否認的是,犯罪分子反偵查的能力也在增強,當科學技術手段在犯罪現場無法獲取犯罪證據時,偵查工作將走向何處?未來的預備警官能否擔當起打擊犯罪的神圣且沉重的職責?原始的群眾路線此時更將凸顯其重要地位。因此,對于當前公安院校大學生群眾意識的培養尤為重要,隱性課程正是對顯性課程培養學生群眾意識的有力補充。

三、基于公安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隱性課程開發

(一)案例研析隱性課程

以培養學生堅強的政治立場、絕對的忠誠、規范的執法、頑強的意志和對群眾的尊重為目標,通過收集典型案例,盡可能采取面對面的方式與當事人進行了解、溝通、整理后,通過板報、校園網絡、媒體、選修課程等傳播途劍與學生共同研析,進一步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如前述的忠誠意識之培養,教師可收集當前公安隊伍中出現的個別不忠誠現象,結合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使學生深刻感悟作為一名人民警察忠誠的必要性及意義所在。執法規范意識的培養,教師可有意收集警察執法不規范而導致嚴重后果的案例,圖文并茂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以此促進其執法規范化意識的養成和強化。

(二)建立一線民警授課模式

公安院校教師與一線民警最大的差別就在于一線公安工作經驗的不同。實踐者最大的優勢在于其是案件的親歷者,不得不承認,公安院校老師在實踐經驗方面要遠遜于一線公安民警。因此,為提高授課質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應請一線公安民警為學員授課、做報告、講座或座談,如邀請公安部英模和各行各業的愛崗敬業人士等為學生授課,講述親身經歷的公安傳奇故事,最大限度地激發大學生學習公安專業知識的興趣,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得到強化,如前述的群眾意識的培養,一線警察可通過講授自己如何依靠群眾、如何做好群眾工作、如何得益于群眾而偵破案件的典型案例,以此促進學生群眾意識的養成和強化。

(三)開設模擬公安實踐課程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任何意識的最終養成并不是靠單純的書面教學就能達成的,只有親身經歷后才能體會、記憶最深刻,甚至終身不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最有效的途徑是通過模擬公安實踐課程讓其體會、感受一線公安工作的酸甜苦辣。如前述的偵查意志的培養,現實中諸多案件在偵破以后反思總結的過程中發現,原來當時與成功只差那么一點點,之所以沒有在當時那個節點對案件予以突破,就在于自己偵查意志的薄弱,沒有堅持下去,悔不當初。教師完全可以將這類案件分門別類地有針對性地收集、整體,經由非學術的途徑傳播給學生,強化其偵查意志。

四、結語

曾言:國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公安工作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在我國,公安院校承擔著培養未來人民警察的重任。學生自走出校門的那一刻起,能否成為對黨、對人民絕對忠誠的人民衛士,能否肩負起打擊犯罪、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責任,學校期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功不可沒,基于顯性課程的不足,只有隱性與顯性有機結合,共同作用,才能更好地做好新時期的公安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參考文獻:

[1]駱郁廷.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在于思想掌握群眾[J].研究,2012(09):128.

[2]楊志成,維春.隱性課程的文化價值選擇[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6):36-37.

[3]駱郁廷.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在于思想掌握群眾[J].研究,2012(09):128.

篇6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院校;檔案隊伍;管理與建設

(一)檔案隊伍應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對檔案隊伍的素質要求包括思想政治、職業道德、專業素養等三個方而,其中職業道德素質是前提,專業素質是基礎,政治素質是保障。

(二)應建立健全檔案業務工作規范。建設并強化檔案業務的各項工作規范是做好檔案工作的根本。一是要制定有各種業務工作規范。包括立檔單位工作規范、檔案科業務規范、專項檔案工作規范等等。通過這些工作規范,使高校檔案工作的收、管、用各個環節力求做到規范化、標準化。

(三)應與時俱進將檔案建設信息化。要將檔案管理系統與學校“辦公自動化系統”對接,做到文件從草擬、流轉到歸檔的全電子化管理,做到電子文件的全程控制和網絡化歸檔,實現文檔一體化、利用網絡化、辦公自動化的建設。

二、應用型本科院校檔案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應用型本科院校普遍成立時間比較短、辦學模式比較小、底子相對薄弱、管理有待規范、經費投入有限,與傳統的普通高等學校相比其在檔案工作的投入和管理方而存在許多先天不足。尤其是在從業人員的素質上,由于編制不足,從事檔案管理工作的人員大多是身兼數職。由于精力有限,每天投入在檔案管理方而的時間較少,不能做到系統、及時、準確。同時,這些從業人員的的個人素質、理論水平、業務能力等也參差不齊,有的事業心不強,工作拖沓,不能及時對檔案進行收集、分類、整理、更新;有的專業知識結構陳舊,停留在傳統領域,知識面狹窄,不了解現代檔案管理的新要求。

(二)檔案隊伍存在職業倦怠傾向

檔案管理人員要有較強的耐心、毅力和體力。在實際工作中與單位其他部門人員相比,又長期處于一種角色“邊緣化”的窘境。一方而,檔案從業人員在進修、培訓與個人發展等方而的機會不多;另一方而,領導關心支持檔案管理工作的力度也不太大。長此以往,造成了很多檔案從業人員的個人成就感降低、無助感提升,由此表現出較強的職業倦怠傾向。對工作往往采取得過且過、敷衍了事的心態,缺乏責任意識和進取精神,從而影響了檔案管理工作的成效。

(三)檔案工作管理有待科學規范

一是管理標準不統一;二是檔案質量良蕎不齊。三是管理方法與手段落后。一些應用型本科院校把精力大部分投入在教學硬件設施的建設上,對檔案工作的管理和建設重視不夠,從而導致檔案管理制度不完善、檔案管理硬件設備相對陳舊,甚至沒有專門的檔案庫房、館藏資源較少等問題,制約了高校檔案管理工作的現代化進程。

(四)缺乏信息化建設與網絡安全意識

檔案工作的信息化建設是當前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務。一些高校的檔案管理工作看似實現了檔案管理數字化,但這種數字化還僅僅局限在對檔案目錄的檢索等最基礎的層面。而且很少有高校愿意出資購買專業的檔案管理軟件,也普遍沒有建立可供綜合利用的檔案窗口網站;再有就是基于網絡連接的安全問題也日益突出,普遍輕視信息安全,結果給病毒、黑客攻擊提供了方便,造成了重要的檔案安全隱患。

三、應用型本科院校檔案管理工作的強化措施

(一)健全機構職能,合理組成檔案人員隊伍

人員的問題是強化應用型本科院校檔案管理工作的基礎。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檔案工作的組織機構,明確機構和人員的職能,然后針對空缺崗位增加專職人員入崗;第二要快速提升從業人員職業素質,把好入口關的同時對現有人員進行分流轉崗和專業培訓,逐步做到專業化;第三要注重各二級學院檔案人員的素質培養。他們雖然大部分都是兼職身份但也得進行專業化培養,這樣才能確保整體檔案管理質量的提升。我們可以利用專題培訓會議、工作交流現場培訓等各種便利的方法提升他們的檔案業務素質,打造一支積極向上的檔案管理工作隊伍。

(二)提升職業道德素養,克服職業倦怠

檔案工作的價值是間接的、潛在的,它不能直接產生經濟效益,也不能直接給社會、給人們創造物質則富,有時還得不到學校領導與老師的重視。面對這一工作的特殊性,我們首先要自己尊重檔案,尊重歷史,要知道自身工作的重要意義和重大價值;第二要培養他們愛崗敬業的工作作風,必須要經得起市場的變化和考驗;第三要培養他們無私奉獻的精神。檔案工作木身就是以埋頭苦干、默默無聞、無私奉獻而聞名于世的。第四就是要培養他們沉著、冷靜、細致、高效的工作作風。檔案工作政治性較強、復雜、繁瑣,唯有好不倦怠,積極肯干才能準確無誤、優質高效地完成檔案工作。

(三)建立評估體系,促建檔案管理標準化

一套完善的檔案管理標準是強化和提升應用型本科院校檔案管理工作水平的保障。具體來說就是要把以往的檔案人員經驗式的管理變為標準化、制度化的管理,通過有章可循的流程管理來指導工作實施,從而減少重復的,不科學的勞動。這種規范化、標準化的管理對外需要與行業通行的標準相統一,要能夠相互融合;對內也要有整體觀念,規范各個二級學院的各項工作。同時還必須建立良好的評估監督體系,形成監督機制,這樣才能隨時檢查與監督,及時糾正自身和下屬的工作偏差,促進檔案管理工作可持續發展。

(四)實現檔案管理信息化,強化網絡安全保障

檔案管理的信息化是時展的大勢所趨,必須要盡快迎合,把從以往的以檔案實體為重心向以檔案信息為重心轉變。盡早完成從人員、軟件到設備的全面適應。以實現對檔案信息資源進行真正的信息化處置、管理和為社會提供服務,加速實現檔案管理現代化的進程。同時還要提升相關層面的安全教育與防范,針對重要檔案資料數字化后的安全性,以及電子數據庫資料的合理利用和保護等方面還要加大投入和管理。要強化網絡安全保障,確保建立起符合檔案管理要求的檔案網站和管理平臺。

參考文獻:

[1]陳書華.升格高校檔案工作的發展與提高[J].蘭臺世界,2005(9)

篇7

摘 要 目的:總結分析奧美拉唑與依托比利聯用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療效。方法:10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50例,兩組均給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療,同時治療組給予奧美拉唑與依托比利聯用治療,對照組單用奧美拉唑治療。結果:治療組有效率為88.5%,對照組為70.6%,治療組的臨床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治療組與對照組HP根除率分別為88.0%(44/50)和72.0%(36/50),治療組的HP根除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奧美拉唑與依托比利聯合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療效好,HP根除率高。

關鍵詞 奧美拉唑 依托比利 功能性消化不良

關鍵詞 奧美拉唑 依托比利 功能性消化不良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044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044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脹、早飽、噯氣、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不適癥狀、經檢查排除引起這些癥狀的器質疾病的一組臨床綜合征[1],癥狀可持續或反復發作,病程一般規定為>1個月或在12個月中累計>12周。本文為此探討奧美拉唑與依托比利聯用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效果。現總結報告如下。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脹、早飽、噯氣、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不適癥狀、經檢查排除引起這些癥狀的器質疾病的一組臨床綜合征[1],癥狀可持續或反復發作,病程一般規定為>1個月或在12個月中累計>12周。本文為此探討奧美拉唑與依托比利聯用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效果。現總結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2010年8月~2011年8收治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0例。經確認為HP感染引起。其中,男68例,女32例;年齡14~82歲,平均32歲。根據入院順序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50例。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一般資料:2010年8月~2011年8收治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0例。經確認為HP感染引起。其中,男68例,女32例;年齡14~82歲,平均32歲。根據入院順序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50例。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治療方法:兩組同時給予阿莫西林1.0g,克拉霉素0.5g治療。治療期間禁用其他促動力藥、抗抑郁藥、抗焦慮藥、黏膜保護劑。治療組在此基礎上應用奧美拉唑、依托比利。對照組單獨應用奧美拉唑。兩組均以2周為1個療程,治療期間記錄癥狀變化、HP根除情況。

治療方法:兩組同時給予阿莫西林1.0g,克拉霉素0.5g治療。治療期間禁用其他促動力藥、抗抑郁藥、抗焦慮藥、黏膜保護劑。治療組在此基礎上應用奧美拉唑、依托比利。對照組單獨應用奧美拉唑。兩組均以2周為1個療程,治療期間記錄癥狀變化、HP根除情況。

療效判斷標準:①痊愈:用藥后,癥狀和體征接近完全改善(治療指數≥90%);②顯效:用藥后,癥狀和體征明顯改善(60%≤治療指數<90%);③有效:用藥后,癥狀和體征有所改善(30%≤治療指數<60%);④無效:用藥后,癥狀和體征無明顯減輕或加重(療效指數<30%)。治療指數=(療前積分-療后積分/療前積分)×100%。

療效判斷標準:①痊愈:用藥后,癥狀和體征接近完全改善(治療指數≥90%);②顯效:用藥后,癥狀和體征明顯改善(60%≤治療指數<90%);③有效:用藥后,癥狀和體征有所改善(30%≤治療指數<60%);④無效:用藥后,癥狀和體征無明顯減輕或加重(療效指數<30%)。治療指數=(療前積分-療后積分/療前積分)×100%。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1.5統計軟件,分析采用t檢驗;臨床療效和不良反應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1.5統計軟件,分析采用t檢驗;臨床療效和不良反應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結 果

結 果

兩組治療后臨床療效比較:經過治療,治療組有效率為88.5%,對照組為70.6%,治療組的臨床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果見表1。

兩組治療后臨床療效比較:經過治療,治療組有效率為88.5%,對照組為70.6%,治療組的臨床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果見表1。

HP根除率:100例患者均按方案完成治療,治療組HP根除率為88.0%(44/50),對照組為72.0%(36/50),治療組HP根除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

HP根除率:100例患者均按方案完成治療,治療組HP根除率為88.0%(44/50),對照組為72.0%(36/50),治療組HP根除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

討 論

討 論

功能性消化不良舊稱非潰瘍性消化不良,近幾年來由于發現幽門螺旋桿菌在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疾病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是否高于健康者,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否影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排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否影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腸激素水平,抗幽門螺旋桿菌治療是否能改善癥狀等幾個方面都存在著相互矛盾的結果[1]。在治療藥物中,奧美拉唑為近年抑酸作用較強的藥,又稱質子泵抑制劑,是通過胃壁細胞頂端分泌小管的H+-K+-ATP酶使H+細胞內排泌到細胞外,將細胞外的K+攝入到細胞內進行交換,H+-K+-ATP酶是壁細胞分泌胃酸的最終環節,其制劑具有強大的抑酸作用,胃液pH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接近于中性,并且可以通過胃腸激素間的反饋調節。國外研究結果顯示,奧美拉唑與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的三聯治療中的HP根除率為90%左右[2]。依托比利具有獨特的雙重作用機制,是一種與以往藥物作用機制不完全相同的促胃腸動力藥,無錐體外系不良反應,克服了多潘立酮藥理作用局限的不足,在促進腸動力方面療效優于西沙必利,為胃腸道動力障礙引起癥狀治療提供了新的選擇。伊托必利通過多巴胺D2受體的拮抗作用而增加乙酰膽堿的釋放,同時通過對乙酰膽堿酶的抑制作用來抑制已釋放的乙酰膽堿分解,從而增強胃、十二指腸動力。本品具有良好的胃動力作用,可增加胃、十二指腸的收縮力,加速胃排空,并有抑制嘔吐的作用。臨床報道其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癥狀改善率可達80%以上[3]。

功能性消化不良舊稱非潰瘍性消化不良,近幾年來由于發現幽門螺旋桿菌在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疾病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是否高于健康者,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否影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排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否影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腸激素水平,抗幽門螺旋桿菌治療是否能改善癥狀等幾個方面都存在著相互矛盾的結果[1]。在治療藥物中,奧美拉唑為近年抑酸作用較強的藥,又稱質子泵抑制劑,是通過胃壁細胞頂端分泌小管的H+-K+-ATP酶使H+細胞內排泌到細胞外,將細胞外的K+攝入到細胞內進行交換,H+-K+-ATP酶是壁細胞分泌胃酸的最終環節,其制劑具有強大的抑酸作用,胃液pH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接近于中性,并且可以通過胃腸激素間的反饋調節。國外研究結果顯示,奧美拉唑與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的三聯治療中的HP根除率為90%左右[2]。依托比利具有獨特的雙重作用機制,是一種與以往藥物作用機制不完全相同的促胃腸動力藥,無錐體外系不良反應,克服了多潘立酮藥理作用局限的不足,在促進腸動力方面療效優于西沙必利,為胃腸道動力障礙引起癥狀治療提供了新的選擇。伊托必利通過多巴胺D2受體的拮抗作用而增加乙酰膽堿的釋放,同時通過對乙酰膽堿酶的抑制作用來抑制已釋放的乙酰膽堿分解,從而增強胃、十二指腸動力。本品具有良好的胃動力作用,可增加胃、十二指腸的收縮力,加速胃排空,并有抑制嘔吐的作用。臨床報道其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癥狀改善率可達80%以上[3]。

本組結果顯示,治療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治療組HP根除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說明奧美拉唑與依托比利聯用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療效好,可提高HP的根除率,值得推廣應用。

本組結果顯示,治療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治療組HP根除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說明奧美拉唑與依托比利聯用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療效好,可提高HP的根除率,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 劉文忠.消化不良的處理[J].中華消化雜志,2005,25(6):573-574.

1 劉文忠.消化不良的處理[J].中華消化雜志,2005,25(6):573-574.

2 周福生,祝淑貞.功能性消化不良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臨床消化病雜志,2005,17(5):256-258.

2 周福生,祝淑貞.功能性消化不良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臨床消化病雜志,2005,17(5):256-258.

3 張玉蓓.促胃腸動力藥的研究進展及臨床應用評價[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06,6(6):336-339.

篇8

關鍵詞: 痰瘀同治方;痰瘀互結證;冠心病;中國小型豬;心功能

[收稿日期] 2013-07-11

[基金項目] 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2009ZX09502-017,2012ZX09301002-00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81073085)

[通信作者] *劉建勛,研究員,博士生導師,E-mail:

[作者簡介] 李磊,助理研究員,碩士,E-mail:

中醫動物模型是根據中醫理論,對人類疾病原型的某些病因病機特征進行模擬復制,模擬出具有疾病和證結合特征的實驗動物模型。但是基礎研究的快速發展和臨床診療手段滯后的脫節現象,需要臨床與基礎實驗之間密切結合,相互促進。采用臨床疾病的客觀評價手段對模型動物進行“擬臨床”評價是病證結合動物模型研究的一個重要手段。這不僅可以促進臨床檢查技術在基礎醫學研究中的應用,而且能夠使基礎實驗研究成果快速向臨床推廣和實施,體現了“轉化醫學”的觀點。就心血管疾病的研究領域而言,如何將臨床心功能的評價和方法手段更好的應用于心血管疾病的實驗研究中,使實驗數據對于臨床應用更有價值和針對性,是目前動物實驗研究的重點和難點之一。這不僅要求實驗動物在解剖、生理與病理過程中與人類基本相符,同樣在檢查手段和方法中也應更好地切合于當前的心血管疾病評價的實際情況。本研究在前期課題組提出冠心病痰瘀互結病證結合動物模型“擬臨床”研究的思想指導下[1],采用超聲心動圖和無創血流動力學等技術評價具有祛痰行氣、活血化瘀功效的痰瘀同治方對痰瘀互結證冠心病小型豬心功能的影響,為其臨床研究和應用提供實驗參考。

1 材料

1.1 動物 中國實驗小型豬(Chinese experimental miniature swine, CEMS),36只,雌雄不拘,體重15~20 kg,由北京北七家美樂養殖場提供,動物合格證號SCXK(京)2013-0005。

1.2 藥物與試劑 痰瘀同治方(TYTZ),主要由丹參、川芎、人參等中藥組成,由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基礎醫學研究所提供;丹蔞片,0.3 g/片,由吉林康乃爾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10601。戊巴比妥鈉,德國進口分裝,北京化學試劑公司提供,批號020402; 76%復方泛影葡胺注射液,上海旭東海普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071101;硝基四氮唑藍(nitrotetrazolium blue, NT-B),美國Amresco公司;高脂飼料配方:每100 kg高脂飼料中含:膽固醇2 kg,膽鹽0.5 kg,豬油10 kg,由北京科澳協力飼料有限公司提供,許可證號SCXK(京)2009-0012。

1.3 儀器 MP150多導生理信息分析系統(美國Biopac公司);BV Pulsera型C型臂X光機(荷蘭飛利浦公司);BioZ心臟血流動力學監測儀(美國THE ICG公司);快速交換PTCA球囊擴張導管(管徑=1.3∶1,美國Boston公司);導引導絲,6F Cordis血管造影導管和球囊,均由美國Abbott公司提供;ICE-CL31R低溫離心機(美國Thermo公司);TEC-7621C型心電監護儀(日本光電);Vivid S5彩色超聲診斷儀(美國GE公司);HMIAS-2000病理圖像分析系統(北京利金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2 方法

2.1 痰瘀互結證冠心病小型豬模型的建立 依據文獻方法[2],采用高脂飼料喂養結合冠狀動脈血管內皮損傷的方法建立痰瘀互結證冠心病小型豬模型。具體方法:小型豬以高脂飼料喂養2周,每只每天900 g,在高脂飼料喂養的基礎之上,用介入法行冠狀動脈血管內皮損傷。具體操作:耳靜脈注射戊巴比妥鈉(30 mg?kg-1)麻醉后,分離右側頸總動脈,結扎遠心端,置入6F動脈鞘管,從動脈鞘管的側管注入肝素200 U?kg-1。在C型臂X光機透視下,以6F 35 L右冠導引導管置于左冠狀動脈開口行左冠狀動脈造影,觀察豬冠狀動脈的分布情況,造影后置入交換導絲,將導絲置入冠狀動脈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branch, LAD)中部,將球囊沿導絲進入LAD中部。根據實驗動物間LAD血管直徑的差異進行球囊加壓8~12大氣壓(atmosphere,ATM),持續30 s,反復3次,每次間隔1 min,間隔期間球囊不加壓,擴張后維持球囊壓力4~6ATM,同時輕微拉動球囊,距離約0.5~1.0 cm。完成后撤除導絲、球囊,再次造影觀察LAD擴張情況,撤除導引導管,結扎頸總動脈,傷口清創,局部給予150萬U青霉素,無菌縫合,單籠喂養觀察,術中連續心電監護。術后繼續給予高脂飼料(每只每天900 g)喂養8周。所制備的動物模型血脂水平升高,血液黏度增加,冠狀動脈前降支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明顯形成,心肌出現不同程度的缺血性改變,提示小型豬痰瘀互結證冠心病模型成功。正常對照組僅冠脈造影,不行介入損傷術,僅給予普通飼料喂養,每只每天900 g。

2.2 分組及給藥 36只小型豬隨機分為6組(每組6只,雌雄不拘):正常對照組、模型組、丹蔞片組(0.24 g?kg-1)、痰瘀同治方高、中、低劑量組(生藥2.0,1.0,0.5 g?kg-1)。術后第2天每天上午將藥物拌于飼料中喂養,連續給藥8周。

2.3 心肌NT-B染色 實驗結束后(給藥后8周)放血處死動物,立刻開胸取出心臟,生理鹽水沖洗,稱重,冠狀動脈LAD狹窄部位以下,平行于冠狀溝處均勻地將心室部分切成5片,置于0.1% NT-B染液中,常溫、避光染色15 min,區分梗死區(NT-B非染色區)與非梗死區(NT-B染色區)。采用病理圖象分析系統描記梗死區心肌面積和心室面積,計算梗死區占心室(I/V)面積的百分數。

2.4 無創血流動力學指標測定 實驗結束后(給藥后8周)應用經過改裝后的針式電極分別固定于小型豬的雙側頸部和肋下緣中點等8個部位,用于記錄無創血流動力學指標,包括心輸出量(cardiac output, CO)、每搏輸出量(stroke volume, SV)、外周血管阻力(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 SVR)、左心做功(left cardiac work,LCW)等4項主要參數。以上血流動力學參數分別記錄于無創血液動力學監測系統。

2.5 超聲心動圖 實驗結束后(給藥后8周)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查。采用3S型心臟探頭,頻率1.5~2.6 MHz。小型豬麻醉后選取仰臥位,取左室長軸切面在二維超聲影像指導下用M型超聲分別測量室間隔舒張期厚度(IVSd)、左心室舒張期內徑(LVIDs)、左室后壁收縮期厚度(LVPWs),計算心臟收縮功能指標射血分數(EF)及縮短分數(FS)。

2.6 統計學分析 實驗結果以±s表示, 采用One-Way ANOVA (單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方差齊性應用 Student-Newman-Keuls檢驗,方差不齊采用Tamhane′s T2檢驗。P

3 結果

3.1 各組動物心肌缺血程度的變化 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動物心肌出現明顯的缺血性變化(見箭頭),心肌梗死區明顯增加。與模型組比較,丹蔞片組和痰瘀同治方低、中、高劑量組動物心臟梗死區/心臟,梗死區/心室比值均明顯降低(P

3.2 各組動物無創血流動力學參數的改變 實驗結束后(給藥后8周),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CO,SV和LCW均明顯降低(P

CON.對照組;MOD.模型組;DL.丹蔞片組;TYTZ-H.痰瘀同治方高劑量組;TYTZ-M.痰瘀同治方中劑量組;TYTZ-L.痰瘀同治方低劑量組;箭頭所示心肌缺血部位。

圖1 各組動物心肌缺血梗死面積

Fig.1 Animal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infarct size in different groups

3.3 各組動物超聲心動的改變 實驗結束后 (給藥后8周),各組超聲心動圖顯示心功能出現差異。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IVSd,LVPWs,EF和FS均明顯減少(P

4 討論

轉化或轉換醫學(translational medicine)是近年來國際醫學健康領域出現的新思想,即從實驗室到病床(bench to bedside),再從病床到實驗室(bedside to bench),實現“基礎-臨床”循環往復的研究模式,

簡稱為“B-to-B”[3-4]。B-to-B模式不僅應用于疾病的診斷與機制研究中,同樣也運用于新藥研發當中[4-5]。而中醫病證結合動物模型“擬臨床”研究思路與方法是中醫理論實驗研究在轉化醫學模式下的一個新的探索。病證結合“擬臨床”研究是近年來中西醫結合研究思路下提出的新觀點。首先模型動物的選擇根據臨床需要,盡量選用與特定的人類解剖、生理和病理過程接近或類似的實驗動物。第二,以臨床疾病客觀檢查方法為基礎,選用無創或微創的實驗手段獲取有價值的實驗數據,即以臨床的手段來評價疾病模型各方面的改變。第三,不僅動物模型誘導方法,而且疾病的病理演變過程都要求很好的符合臨床疾病發展變化過程[6]。因此病證結合“擬臨床”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不僅很好的體現了轉換醫學“基礎-臨床”往復的研究模式,而且促使中醫基礎理論研究和中藥新藥實驗室評價更加切合臨床,為臨床應用提供更有參考價值的數據。

通過前期冠心病痰瘀互結證的臨床研究,明確了冠心病痰瘀互結證候的表現特征及其相應的客觀指標主要體現在脂質代謝障礙、凝血功能異常、血管功能改變以及炎癥反應的激活等多個方面[7];本課題在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病理過程的基礎實驗研究之上,選擇與人類心血管系統解剖結構和生理最為相似的小型豬作為載體[8],以臨床冠心病常見危險因素,如脂質代謝紊亂,血管內皮損傷作為誘導的主要方法,采用冠脈介入技術造成冠狀動脈內皮損傷復合高脂飼料長期喂養的方法建立冠心病痰瘀互結證小型豬模型。不僅在證候評價中采用中醫證候診斷及評價標準,將包括主癥、兼癥、舌象、脈象在內的四診信息對模型動物進行客觀化分級評分,模擬中醫臨床辨證[9];而且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病理過程中也體現出脂質侵潤、血管壁斑塊形成、心肌缺血等病理變化特征,從痰瘀互結證和冠心病現代病理生理學過程2個不同的方面對其進行很好的模擬。本研究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導致的心肌缺血、心功能下降的客觀評價中將臨床缺血后心功能評價方法應用于冠心病中國小型豬實驗動物中。結果顯示,反映模型組動物心臟結構和功能的超聲心動圖和無創血流動力學各項指標均出現明顯異常,心室壁變薄和心腔擴大,射血分數和心排出量明顯下降。心肌梗死時心肌缺血的面積是決定心功能變化的主要因素,結合梗死后心肌N-BT染色進一步證實前室壁和室間隔心肌部分梗死,梗死區擴張變薄,不僅提示心肌缺血后出現心室重構,心功能下降;而且提示采用臨床心臟超聲以及無創血流動力學的手段能夠很好的對中國小型豬冠心病心功能進行檢測。在采用痰瘀同治方對痰瘀互結證冠心病小型豬模型進行干預后,結果顯示痰瘀同治方可以明顯減少心肌梗死面積、改善心臟血流動力學指標、改善心功能,體現出心肌缺血程度、心臟結構與心功能之間的關聯性。

綜合上述,由于中國小型豬冠狀動脈循環和生理與人接近,側枝循環的不足,心肌對缺血的耐受性較差,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狹窄誘導心肌缺血后容易出現心功能的下降;以CO,SV和LCW,以及IVSd,LVPWs,EF和FS等心臟超聲和無創血流動力學參數評價心功能客觀、真實、可靠,可比性強。通過臨床心臟結構與功能分析檢查手段獲得的實驗結果顯示痰瘀同治方對冠心病痰瘀互結證中國小型豬心功能具有明顯的改善作用,對該藥進一步的冠心病痰瘀互結證臨床研究具有積極意義。因此“擬臨床”病證結合動物模型建立及對證治療藥物療效的評價方法是轉化醫學模式與傳統中醫學相結合的體現,值得進一步推廣和研究。

[參考文獻]

[1] 劉建勛,李欣志,任建勛.中醫證侯擬臨床概念的形成及應用[J].中國中藥雜志, 2008, 33(14): 1772.

[2] 李欣志,劉建勛,任建勛.等.痰瘀互結證冠心病小型豬模型的建立[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2009, 29(3): 228.

[3] Marincola F M. Translational medicine: a two-way road[J]. J Transl Med, 2003, 1(1): 1.

[4] Jane Q. Traditional medicine: a culture in the balance[J]. Nature, 2007, 448(7150): 126.

[5] Bers D M, Harris S P. Translational medicine: to the rescue of the failing heart[J]. Nature,2011, 473(7345): 36.

[6] González A, López B, Beaumont J, et al. Cardiovascular translational medicine (Ⅲ). Genomics and proteomics in heart failure research[J]. Rev Esp Cardiol, 2009, 62(3): 305.

[7] 劉建勛,于震,李欣志. 疾病模型動物擬臨床研究概念的形成及其應用――自體血栓法制備小型豬心肌缺血模型的研究[J]. 中藥藥理與臨床,2007,23(5): 207.

[8] 任建勛,林成仁,劉建勛,等. 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痰瘀互結證臨床生化指標研究[J]. 中醫雜志,2012,53(8): 665.

[9] 趙慧強,韓雅玲,王守力,等. 中國小型豬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模型的建立[J]. 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 2011,19(6): 306.

[10] 李欣志,馬曉斌,李磊,等. 小型豬冠心病模型痰瘀互結證候診斷與評分[J].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2009, 15(11): 825.

Effect of formula of removing both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in improving

cardiac function of Chinese mini-swine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of

phlegm-stasis cementation syndrome

LI Lei, LIN Cheng-ren, REN Jian-xun, MIAO Lan, YAO Ming-jiang, LI Dan, SHI Yue, MA Yan-lei,

FU Jian-hua, LIU Jian-xun*

(Institute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of Xiyuan Hospital,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Chinese Materia Pharmacology, Beijing 10009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at the effect of formula of removing both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in improving cardiac function of Chinese mini-swine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of phlegm-stasis cementation syndrome. Method: Totally 36 Chinese mini-swine were randomly divided to six groups: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the model group, the Danlou tablet group, and Tanyu Tongzhi Fang(TYTZ) groups with doses of 2.0, 1.0 and 0.5 g?kg-1, with six in each group. Except for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all of other groups were fed with high-fat diet for 2 weeks. Interventional balloons are adopted to injure their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endothelium. After the operation, they were fed with high-fat diet for 8 weeks to prepare th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odel of phlegm-stasis cementation syndrome. After the operation, they were administered with drugs for 8 weeks. The changes in the myocardial ischemia were observed. The changes in the cardiac function and structure were detected by cardiac ultrasound and noninvasive hemodynamic method. Result: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the model group showed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SVR and obvious decrease in CO, SV and LCW in noninvasive hemodynamic parameters (P

篇9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法;技工學校英語;應用文寫作;應用

技工學校大多數英語教師在英語應用文寫作教學中都是采用傳統英語教學模式,即由英語教師給學生布置一個英語寫作題目,然后由學生獨自完成后再由教師批閱,教師批閱后講解一些寫作重點,這樣周而復始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覺得乏味。在這一教學模式進行英語應用文寫作教學創新尤為必要,任務型教學法正是其創新體現。

1 任務型教學法的基本概念

任務型教學法主要是由教學目標、活動方式、信息輸入、教學環境及師生角色等方面組合而成的。任務型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它在應用時注重師生之間的信息溝通,教學時層次分明,具有結構性,教學活動具有真實性且活動量大,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任務型教學法可以說是以任務為引導線組織教學,在任務實施過程中,使學生以一種參與、互動、體驗、合作及交流的方式進行學習探究[3],充分挖掘學生本身的認知能力,調動學生現有的學習資源,充分體現了先進的教學理念。

2 技工學校英語應用文寫作教學現狀

就我國技工學校學生在英語應用文寫作教學中的表現來看,學生在英語應用文寫作方面相對還是比較薄弱,在教學中缺乏主動性,基本上都是按照教師布置的英語作文題目進行英語應用文寫作練習,寫作水平未得到明顯提高。這主要是由于諸多技工學校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基本上都是采用“學生單獨寫作,英語教師單獨批閱”的形式[2],這種教學方式較為單一,師生之間缺乏交流,磨滅了學生在英語應用文寫作教學中的思考,制約了英語應用文寫作教學的有效開展。還有部分原因是由于學生對英語應用文寫作缺乏興趣,在這一形勢下采取創新英語應用文教學模式勢在必行。

3 任務型教學法在技工學校英語應用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3.1 引導學生進入任務主題,為寫作教學做好鋪墊

在任務實施前期,應在前面英語讀說聽教學基礎上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進入任務主題,在任務中可以設計一個與讀說聽英語教學相銜接的內容,例如可以根據課堂內容設置一個相關問題,該問題要具備承上啟下的作用;還可以設置游戲環節,使其既能夠鞏固前期英語內容,為后期英語應用文寫作教學打下良好基礎。例如在回顧技校英語教材閱讀課《Letter of Complaint》中可以提出幾個較為難度適宜的問題,如“Who wrote the complaint letter?”“What result did the writer want to get?”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要與教學內容具有相關性,那么學生在思考或者回答問題時能夠加深對相關詞匯、句型及表達方式的認識[1],同時通過問題的形式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動課堂學習氛圍,保證學生專注于英語應用文寫作任務中。另外,還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通過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一些作文搭配的英語例句,最好配有圖片或者聲音,這樣會消除學生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的煩躁與緊張情緒。

3.2 學生之間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應用文寫作任務

在英語教學任務設計中應保持任務的真實性與時代性,同時還需要滿足學生的需求及心理特點,只有這樣才能引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主動投入到任務探索中。當然英語應用文教學中的教學目標并不是針對某一個學生設置的,因此任務應具備全局性,可以使學生共同參與。技工學校階段的學生心理及思想已經逐漸趨于成熟,在任務實施過程中英語教師應根據學生個人意愿及其性格特點進行合理化分組,然后由教師將任務拆成多個小模塊,每組負責完成一個模塊,將模塊分給組長后,再由組長給組員分配任務或者讓小組成員選擇自己能夠獨立完成的任務[1]。當然在任務實施中各小組之間可以互相交流探討,給予學生一定的自由空間,讓學生在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下完成英語應用文寫作相關任務,達到鍛煉學生英語應用文寫作能力的目的。

3.3 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應用文例文進行點評

例文點評可以說是任務型教學法的關鍵環節,技工學校英語教師合理點評應用文例文能夠幫助學生及時改進應用文寫作中的錯誤,引導學生在應用文寫作中明確寫作思路。教師通過觀察學生任務完成的結果能夠快速找到學生在應用文寫作中易出現的問題,可以根據這些問題有針對性的進行英語應用文寫作教學[3]。當然,英語教師在點評過程中不能用裸的語言指出學生的錯誤或者批評學生,應運用一種平和的語氣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消除師生之間的隔閡。這樣一來學生就會欣然接受教師的建議,在英語應用文寫作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寫作水平,真切體驗成功的感受。

3.4 任務結束后的評價

任務結束后的評價十分關鍵,它直接關系著學生對英語應用文寫作學習的態度。學生在任務實施過程中由于其英語水平高低不同,因此任務完成的結果當然也是不盡相同。英語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的任務完成狀況進行客觀評價,對于任務完成較好的學生應及時給予鼓勵,激發學生學習應用文寫作的自信心,對于未完成任務或者任務完成效果不佳的學生教師應給予實時鼓勵,對這部分學生進行重點輔導,盡可能的縮小學生之間的英語寫作能力差距,培養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良好態度。

4 總結

寫作是一種應用傳遞信息及交流感情的交際方式,在技工學校英語聽、說、讀、寫四項技能教學中可以說寫是最為復雜的。將任務型教學法應用到英語應用文寫作教學中,是促進英語應用文寫作教學有效開展的重要手段。任務型教學法能夠將英語個體學習轉化為任務型合作學習,將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滿足現代新課程改革教育理念,有利于提升技工學校學生整體英語應用文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 劉大媚.用任務型教學法拯救中職英語應用文寫作教學[J].海外英語(上),2012,4(10):215-216

篇10

關鍵詞:校企合作;土木工程;應用型人才;模式;探索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09-0132-02

一、土木工程專業開展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土木工程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工科應用型專業,該專業的實踐性環節包括認識實習、測量實習、地質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以及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等。除測量實習、地質實習、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學校可自行解決外,其他實習都不可避免地和企業發生關系。特別是持續時間最長的生產實習,離開企業是根本無法完成的。再者,畢業生終究要走上社會,除創業或考公務員外,其余大多數都將走進企業,但企業追求的目標是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因此他們希望畢業生一到崗,馬上就能做事。但目前的現實狀況是,高校培養的學生專業理論知識掌握較好,實踐動手能力較差,高校與企業之間缺乏溝通。因此應在供需方即高校與企業之間架設一座橋梁,那就是“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途徑[1]。校企合作做到了應社會所需,與市場接軌,實現“供”與“需”的平衡,是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實踐。通過校企合作,實踐與理論相結合,使企業得到人才,學生得到技能,學校得到發展;從而實現學校、學生與企業及社會“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惠互利、各得其所、共同發展”的多贏結果。

土木工程專業實習具有戶外作業、影響因素和不安全因素多等特點,企業通常會擔心學生實習過程中的安全問題,一般不愿意接收,因此土木工程專業推進校企合作有它的難度所在。結合土木工程專業的特點和我校的實際,進行土木工程專業推進校企合作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探索與實踐研究,將對提高我校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強化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培養一批綜合素質高、創新能力強、專業知識扎實、適應市場發展的應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導作用。

二、校企合作的主體及動機與動力

校企合作的主體除學校和企業外,還應包括學生。其中,學校和企業是組織者和發動者,學生是直接的參與者,校企合作活動的組織與開展要通過學校和企業來協調,而最終效果要通過學生來體現并實現。相對于企業來說,學校在組織者中積極性更高,從目前情況來看,學校更加具有主動性。校企合作的參與者主要是這三大主體,但政府、行業協會及相關職能部門也可以加入到當中來。三大主體在校企合作中的動機與恿θ床瘓∠嗤,高等學校的動機與動力在于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合格土木工程人才,所培養的人才具有較好的社會反響及良好的社會聲譽,從而爭取到更好的生源,提高辦學質量和效益;企業的動機與動力在于從學校招收到所需要的優秀人才,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和社會財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學生的動機與動力在于在學校能學到未來工作中所要用到的知識與技能,畢業后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并較快地適應企業的生活,發揮自己的人生價值。

三、校企合作模式

1.“引進企業”模式。學校主動尋求知名企業,在合作中企業處于輔助地位,人才培養的目標主要由學校提出,并承擔大部分培養任務。企業只提供相應的實踐教學環境和條件,協助完成部分實踐教學環節,或以師帶徒等方式協助學校完成部分技能培養任務。例如,利用企業資源幫助學校建立校內和校外實訓基地[2]。

2.“校企互動”模式。以校企雙方具有共同合作意愿為契機,進一步推進培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高素質人才,強化行業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按本科人才的通用標準和行業標準共同確定專業人才培養的規格,構建課程體系,優化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

3.其他模式。學校和企業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勇于創新不拘泥于某種形式,積極探索靈活多樣的校企合作模式,只要是有利于學校和企業發展的形式都可以大膽采用。校企雙方應共同建立學生實訓制度和評價原則,建立各崗位技能評價標準,按制度、標準共同進行監督和管理,加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融合,建立一種產學研結合,企業、學校雙元并重的校企合作辦學模式。

四、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

校企合作雙方合作機制存在的問題。許多學者認為校企雙方互利共贏的合作機制尚不完善,校企合作缺乏整體推進的運作制度[3]。

1.由于學校和企業有各自的運作規律,而新興的校企合作對于兩者來說都是新的嘗試,必然會遇到許多不同的看法、做法,以致學校與企業的運作機制存在較大差異。

2.學校與企業的合作處于民間活動狀態,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對責、權、利的規定比較模糊,雙方無法建立長期、穩定、互惠互利的合作機制。

3.運行的形式單一,大都是建立“校內工業中心”或“校外實踐教學基地”,來進行校企合作,未能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機制,從而影響校企之間進一步的深度合作。

五、校企合作的探索與實踐

校企合作最大的障礙在于各方利益的不一致性:企業追求的是利潤的最大化,學校追求的是辦學質量和效益的最優化,學生追求的是成才和就業的便捷化。為實現學校、企業、學生的多贏,湘潭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積極探索與實踐,總結了以下幾個方面經驗。

1.凝聚校友力量,打造頂崗實踐、工作推薦的綜合性平臺。由學院牽頭成立土木工程專業校友會,充分利用本專業畢業的優秀校友資源為學生打造一個頂崗實踐、工作推薦的大平臺,凝聚全國校友力量,推進學生優質就業,促進教育質量的提高,了解和把握行業最新人才的需求、研發動向及技術需求。

2.加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打造“學校+企業雙向教學團隊”。建立和我省優秀企業之間的合作關系,邀請他們的公司代表參與我校土木工程專業校企合作座談會,深入了解企業對用人方面的具體要求、企業面臨的技術難題和目前的困境等,重點介紹我校近年來在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校企合作、科學研究、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深入了解彼此的訴求,尋找合適的切入點,讓雙方均有干勁,我們學院利用自身專業方面的優勢,積極為企業解決技術方面的難題,并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和智力支持,我們培養的優秀學生,優先向合作企業推薦,尋找利益的共同點。和企業一起探討,確定具體合作領域,明確雙方各自的權利和義務,并且簽訂校企合作協議書,以法律文件的形式予以確認。學生實行雙導師制,即學校委派責任心強的專業教師擔任學生的校內導師,企業委派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工程師或高級工程師擔任學生的校外合作導師。校內導師負責學生的校內管理和企業聯系,校外導師負責學生的實習指導和業務培訓。以培養學生崗位能力和工程素質為出發點,全面提升教學效率,校企雙方努力打造出一支結構合理、理論與實踐互補的雙向教學團隊。這一實踐模式在我們學校取得了較好的實訓效果。

3.推行創新創業教育。通過進一步完善實踐教學體系的具體實施方案,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增強實踐性教學環節的系統性、整體性和綜合性,強化實踐性聯合培養教學環節,尋求在與企業和行業聯合培養的體制機制上能夠有所突破和創新,注重增強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突出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創業能力以及綜合應用能力,為學生未來就業奠定基礎。

六、結語

我校依托優秀的校友資源和當地優秀的企業資源,和企業開展了較高層次和富有成效的校企合作。實踐表明,只要尋找到利益的共同點,開闊思路,開展校企合作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不僅能合作好,而且還能實現雙贏,這條路我們一定要繼續走下去。

參考文獻:

[1]雷文慶.發展高職教育與校企合作[J].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2):91-92

[2]李亞春.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思考[J].繼續教育研究,2012,(6):128-130

[3]董ê停藺樹亮.加強校企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J].職業與教育,2009,(6):38-39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Promoting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on Practical Talents Training in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ZHANG Xue-bing1,KUANG Cheng-gang2

(1. Civil Engineering & Mechanics College,Xiangtan University,Xiangtan,Hunan 411105,China;

2.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Huizhou University,Huizhou,Guangdong 516007,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