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高和寡范文

時間:2023-03-18 22:41: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曲高和寡,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現在的這篇大論文,不用說,也可能是“曲高和寡”了。

2、因為,藝術家的興奮點往往與大眾的興趣相悖,所以,藝術家的熱愛意味著東晶?國際可能曲高和寡,叫好可能并不叫座。

3、Dolls曲高和寡,并非一般的商業片。

4、程序性辯護在我國法庭上日益多見,但由于舉證責任不明,程序性辯護處于一種“曲高和寡”的狀態。

5、這是一個曲高和寡,一般發展商不敢部問津的市場。

6、要是因為“正忙著”、“不想欠人情”等拒人千里,或表示不稀罕,人家也會覺得你曲高和寡,難以相處。

7、你以為自己是曲高和寡,其實是與環境格格不入吧。

8、看空澳元在過去幾年一直“曲高和寡”。

9、對于他那個時代來說,他那欣賞趣味未免有點兒曲高和寡。

10、曲高和寡,并非人人都欣賞這出無言的美學劇。

11、亦是那明月十二樓曲高和寡的孤獨和寂寞吧!簫聲涉水而來的時候流年暗掩,滿腔柔情如蝶絮語,在指尖起舞飛揚。

12、尤其是原來曲高和寡的精裝修房屋如今屈尊分出高下,形成適合不同檔次需求的階梯式供應。

13、也因為與之合作的都是藝術氣質較濃的學院派制作人,許景淳的專輯總給市場一種曲高和寡之憾。

14、我曲高和寡,有時候真感到孤獨呵。

15、曲高和寡,這大概是研究喬姆斯基理論的人數下降的一個原因。

16、李老師知識淵博, 學富五車,但是曲高和寡,()他的一些理論知識很少有人能夠理解并接受

17、這也證明了,時尚不再是曲高和寡的精英產業,而知名人士也正在竭盡所能的創造廉價的高雅,比如高級時裝。

18、但如果說他們曲高和寡,不易接近,則很可能將遭到抵制和懷疑。

19、在這五到十年前,不論是投資型的項目,還是自住型的房產,都難免曲高和寡。

20、因而,主體間性課程不是懸浮于“學術界”曲高和寡的時尚,而是要指導課程設計的思想理論。

21、他心中的好電影,不能曲高和寡,應該符合大多數人的欣賞習慣和口味。

22、我們注意到一個趨勢,即中國消費者往往只歡迎來自歐洲大陸的少數曲高和寡的老牌品種。

23、不得人心這事,如果干的好,叫曲高和寡。

24、如今,令市場和發展商不解的是,北京、上海、廣州的別墅市場已經火爆了好多年,而深圳這一市場則顯的“曲高和寡”,怎么也熱不起來。

25、我們普及藝術歌曲,應當提倡藝術歌曲的群眾化,不要使它成為曲高和寡的“陽春白雪”。

26、不是因為曲高和寡,亦并非韶華短暫,只是美好得太過虛幻,已經失真,所以總叫人隱隱地不安。

27、我們普及藝術歌曲,應當提倡藝術歌曲的群眾化,不要使它成為曲高和寡。

28、偉大的藝術作品往往曲高和寡。

29、太超前往往曲高和寡,得不到市場的認可,但純粹地克隆別人、亦步亦趨地跟風也不會有好的市場效果。

30、老年人喜歡那些具有曲高和寡的旋律和意味深長歌詞的音樂;而年輕人喜歡那些能夠展示他們個性的音樂,如:說唱音樂等等。

31、曲高和寡的音樂是高雅人士的選擇。

32、那些情況在大多數時候都是適用的,因為在所有的國家都是一樣的;其次,我們開始痛苦的意識到:陽春白雪,曲高和寡。

33、我們自豪地說自己討厭那些曲高和寡的藝術和音樂,但是我們的交響樂團、藝術館和劇院有著比世界上任何國家更多的聽眾,觀眾。

34、他總說些文謅謅的話,自然就曲高和寡。

35、熊彼得堅持最具活力的競爭力在于創新而非低價。他的觀點在學界曲高和寡。

36、待行近,縱使沒有曲高和寡,依舊一份清水,落英滿地,人生好風景。

篇2

觀點1 真有需求,美容干嗎不能MBA?

MBA注重培養的是學生對新事物的思考能力和開闊的視野,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們的競爭意識和高壓力下的承受能力,從而提高領導才能,如從全局看問題,沉著應付突發事件,冷靜處理復雜情況,以及團隊合作精神。這些對于亟待調整提高的美容行業的確有救命稻草的使命。

出鏡人物:劉勃,

某形象設計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級美發師

1996年,劉勃在日本取得了美容美發師資格,那時他也是第一次聽說“美容MBA”這個新名詞。他認為目前國內美容行業的確需要規范化的管理,尤其對于美容連鎖店這樣上規模的經營,應該說已經從以業務為核心發展到了以管理為核心,也只有完成了這種轉變,美容企業才能持續生存和發展。從技術到管理,對于美容從業者也是個挑戰,美容MBA能更專業的解決從業人員轉變過程中的問題。

出鏡人物:宋策,

中央電視臺特邀化妝師

1999年赴日本東京學習形象設計時,宋策也是第一次聽說美容MBA。他當時就讀的東京山野美容學校是全日本美容界最高學府,在對美容師的課程設置中涉及到營銷、策劃、管理、禮儀等諸多方面,可以說是美容MBA的雛形。目前國內對美容從業人員的認識還停留在早期的水平,認為只是打工仔、打工妹,其實在國外美容師應該是藝術設計師(artist)。他認為中國的美容業缺少完整的理論,使得美容從業人員無從重新審視自己。

觀點2 嘩眾取寵,美容干嗎要MBA?

美容行業的傳統都是師傅帶徒弟,講究個言傳身教,而現在琳瑯滿目的各種美容培訓學校,都是短期速成,功利性明顯,這就更讓一向被認為是“三教九流”的美容行業一時難從學術上翻身。

出鏡人物:蔣菡,北京某美容院老板

許多美容院的老板未必都領這個MBA的情。像蔣老板就明確表示,自己店小,靠手藝吃口飯,雖然也想要充充電,但是一到周末,顧客多,自己還得親自上陣,哪有什么時間,再者說總感覺自己是小本買賣,MBA這么高深莫測的學問不是自己能掌握得了的。

專業性、權威性,美容行業面臨的挑戰

其實國內的美容MBA最早可以追溯到2002年,美容MBA從一開始瞄準的就是美容行業的老板們、行業外高學歷的淘金者們、但是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依然有點風雨飄搖的感覺。

數據顯示,2006年中國美容業從業人員就多達1200萬人,創造了750億元的產值,但是整個行業大部分還是小打小鬧的手工作坊,從業者學歷低更是個不爭的事實,初中大約44%,高中、中專50%,大專學歷也就占不到5%,而且還大都集中在化妝品公司。這在另一方面也提醒我們,如果其他專業的高學歷進入美容行業意味著門檻很低,利潤空間卻很大。同時那些擁有大專或者以上學歷的美容從業人員也更容易通過美容MBA向老板發展。

中國已經入世,近年來,國際美容巨頭紛紛搶灘中國市場,國內美容行業直接面臨著國際化的趨勢,接受國際市場的競爭與考驗,美容行業也要進入到資源整合和資本運作,這些都需要規范化的、專業化的管理,不管是否美容MBA,美容行業應該是未來一個值得關注的領域。

TIPS:最適合進修MBA的人群

目前,國內不少地區已經開設了美容MBA的課程,以下三種人最適合學習美容MBA。

1,經營美容院的老板和職業經理人,他們是學習課程的主體。

篇3

信貸資產化券化的發展依據

國內對于資產證券化的實踐探索已有十余年。早在1992年,“三亞地產投資券”就是將地產開發后的銷售收入現金流進行證券化。但具體在信貸領域的運用則滯后了很長一段時間。前期探索主要是自2002年以來,由信托投資公司、銀行、資產管理公司以及其它金融機構與工商企業合作推出的一些收益權信托產品。直到2005年12月,國家開發銀行發起的“開元ABS”與中國建設銀行發起的“建元MBS”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正式發行,才標志著信貸資產證券化進入實質性運作階段。

對于發展信貸資產證券化的必要性或依據,較為常見的觀點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鑒于國內市場潛力與國外成功經驗的對比。在美國,自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興起的資產證券化浪潮始于住房按揭貸款證券化(MBS),并在不良貸款證券化(NPL)中走向成熟,至今已經成為市場規模最大的證券品種。相比之下,國內不僅在發展個人住房按揭貸款與不良資產處置方面面臨與國外類似的情況,也在金融發展方面存在著順應國際金融市場化趨勢的傾向,因此國內未來信貸資產證券化有較為樂觀的前景。

二是基于結構金融的功能優勢,以及作為解決現實投融資問題或金融體制改革的一種方案。資產證券化本身所代表的結構金融具有獨到的功能優勢,可以對缺乏流動性而具有穩定未來現金流的資產,以信用交易為基礎,通過結構重組和信用增級,發行多種信用級別的證券以同時滿足融資者與投資者的需要。這對于國內大量間接融資的直接化,改善融資結構,借鑒國外標準程序規范證券發行并增加固定收益類品種,改善金融系統中金融中介機構與金融市場之間的結構平衡,以及加快巨額不良資產的處理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三是基于銀行業經營管理的需求。在國內資產證券化探索的大部分時期內,市場利率水平相對較高:而由存貸比反映的銀行資金流動性水平相對較低。

未來信貸資產券化進程的障礙

當信貸資產證券化正式登臺之后,出現了新的問題。除了分散監管體系的低效率、發行與投資者限制等方面存在著弊端之外,過去一些曾被作為有利前提的因素也在發生改變,從而了影響人們對未來的判斷。但在目前階段,最為突出的障礙主要是以下兩個方面。

評級技術與風險管理方面的障礙規范意義的信貸資產證券化要求盡可能地向社會傳遞必要的信息,在信息披露方面具有比以往證券發行更高的要求。正因如此,人們也容易從中發現該類證券發行的技術弱點與相關制度的不足之處。由于固定收益類證券的發行與定價的基礎是信用評級,目前所運用的信用評級技術、基礎資產池的信用分層技術與信用增級手段便成為被關注的焦點。雖然純粹形式上的技術問題可以通過學習國外信用評級機構的先進經驗來解決,但技術的有效性或實用性的不足是無法在短期內解決的。在這方面,擺在中外評級機構面前的中長期難題便是信用評級技術的本土化。由于缺乏完整而可靠的信用記錄或征信信息支持,以及評級模型參數的反復本土化校準,基礎資產的信用等級設定以及在此基礎上的資產分層與信用增級,都將缺乏足夠的說服力。這些隱患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開始逐漸顯現。因此,一旦基礎資產池違約事件的發生超過了原有的信用風險預期,那么不僅已發行的證券將受到影響,后續發行的證券也將不可避免地受到沖擊。

除了信用評級技術之外,信貸資產證券化還面臨一個難以在短期內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作為發起機構與服務商的金融機構對證券化業務的風險計提。現在人們已經認識到,發展信貸資產證券化可以提高金融機構資本充足率的觀點是不恰當的。雖然在法律與會計形式上,信貸資產證券化將金融機構表內的資產業務轉變成表外的中間業務,實現了資產的真實出售,但是往往不能做到完全的風險隔離。例如,建元MBS中的次級證券便由中國建設銀行直接持有,從而保留了局部的高風險資產。此外,在基礎資產池的確認、信用增級與最終支持證券的發行等一系列過程中,發起機構經常會參與到其中的一部分,無法實現基礎信貸資產的完全風險隔離狀態,仍然需要進行風險計提,從而影響資本充足率的計算。在巴塞爾新資本協議中,視不同情況專門規定了金融機構在資產證券化業務中的風險計提規則。與信用評級技術密切相關,國內金融機構在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中的風險計提技術同樣需要長時期的積累。

在技術性局限的背后是制度方面的障礙。信用評級與風險計提技術的進步分別受制于國內債券市場的發展與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能力。反映到具體的制度層面上,國內企業債券的發展滯后直接阻礙了評級機構進行事后信用風險評估所需要的違約率與損失率數據的積累,致使評級機構無法對國內的企業信貸資產確立信用風險的衡量基準,無法進行有效的信用等級設置。此外,企業與個人征信制度也嚴重滯后,阻礙了企業與個人信貸的信用信息收集、整理、評級或評分模型的建立。基于這些事實,在金融產品的發展次序上,信貸資產證券化無法超越企業債券的市場地位。可以說,沒有企業債券的普遍發展,針對企業信貸的資產證券化就難以真正地繁榮。同時,包括企業債券在內的整體債券市場的滯后發展也會制約利率的市場化,影響信貸資產支持證券的發行定價,間接阻礙其發展。

金融機構與金融產品發展存在變數在目前階段,金融機構的發展變數主要體現在資金的流動性問題上。根據央行的統計,在2005年底,全國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額為19.5萬億元,而同期的各項存款額卻高達28.7萬億元。自從2000年底以來的5年間,金融機構存貸差由2.4萬億元上升到9.2萬億元,存貸比(貸款/存款)則由80.3%逐年下降到67.8%,下跌了12.5個百分點。由此變化趨勢可見,近年來金融機構所面臨的流動性過剩問題非短期內可能破解。過去,發展信貸資產證券化曾被視為提高銀行業資金流動性的重要手段,由信托投資公司發行的信貸資產集合信托計劃,也曾被認為具有此項功能優勢而應當予以大力開發。然而,在金融機構流動性過剩的背景下,信貸資產證券化便不再是為了進一步加劇流動性過剩。或者,對于以銀行為主導的金融機構而言,具備信貸資產證券化意愿的前提條件是從證券化中獲取的收益能夠彌補資金過剩的成本,并且要超過直接管理信貸資產所能獲得的收益。否則,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將可能發生逆向選擇,使得不良資產被證券化,從而削弱信貸資產證券化的市場吸引力。

掃清障礙關注市場變化是當前的任務

首先需要為掃清技術與制度障礙作好準備,其次需要持續關注金融機構經營環境與金融產品市場結構的變化。

掃清技術與制度障礙,需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需要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在政府引導、企業參與的框架下積極推動企業與個人征信以及信用評級事業的發展;另一方面需要盡快理清分散監管的關系,提高監管效率,真正放開發展企業債券市場。近些年來,央行征信局在征信制度建設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下一步需要解決如何引入國內企業合作參與的問題。同樣是基于信用評級的需要,只有讓企業債券市場得到一定程度的優先發展,才能有效推動整體債券市場的發展。否則,企業信貸資產證券化的信用評級與其它技術將始終處于先天不足的境地。同時,失去中長期企業債券的信用評估支持,企業短期融資券或其它形式短期企業債券的發行,也終將面臨同樣的尷尬。

篇4

[關鍵詞]音樂教學 高中音樂鑒賞課 學生

在高中音樂欣賞課中存在這樣一個現象:學生們非常喜歡音樂,希望在課上能得到身心的愉悅,但又對課程的內容缺少了解,缺乏興趣。較之與課本上的內容,他們更愿意去聽流行歌曲。于是,一節課便在希望和失望的交替間結束了。音樂本來是大眾最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之一,面對這種情況,我們音樂教師不得不認真思考:如何充分調動自身教學手段,培養學生對于這些優秀經典音樂的興趣,從而提高音樂鑒賞課的教學質量。現就教學中的幾個環節,談談自己的一些經驗。

一、備課時莫忘備學生

教師若只按照課本和教參來完成備課,寫出來的教案看似目標明確、條理清晰,實則卻忽視了教學對象——學生。這樣備出來的課,沒能從學生的知識水平、生活經驗等實際情況來預判學生的接受能力,師生之間的交流存在較大的障礙,教學效果可想而知。甚至會有這樣的現象,教師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課上的很成功;學生卻沒能掌握課上內容,甚至感覺一頭霧水,不得要領。“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備課時多想想學生,我們會獲得意想不到的回報。當面對一個課題時,我會分析,哪些地方學生較容易接受,哪些地方接受起來較難。對于難點,我會花較多時間來思考,用怎樣的方式能引發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興趣,用什么方法引導學生去真正掌握這部分知識。

例如,在備《劃時代的音樂大師——貝多芬》這節課時,我著重考慮了這樣一個問題:如何讓學生充分感知到貝多芬音樂里的“自由、平等、博愛”的啟蒙思想,體會到他音樂中所蘊含的理性與思索的光輝。如果只按照課本和教參來組織教學內容,顯然內容會比較抽象、生澀,過多理論性的語言,更會拉大學生與音樂之間的距離。我給學生講了貝多芬和歌德一同散步時遭遇貴族馬車的個故事。“世界上的貴族千千萬萬,貝多芬只有一個!”貝多芬的這句話引起學生強烈的反響。大家進行了廣泛的討論,對貝多芬的性格、思想和創作風格都有了較深的了解。

二、做學生與作者間的橋梁,激起學生情感共鳴

課本上的欣賞曲目都是優秀經典作品。學生對于這些作品的冷漠,很大的原因來自與對作家、作品時代背景及音樂里所蘊藏的豐富情感的不了解。“曲高”不必“和寡”,教師應做一座橋梁,將學生的心與作家的情感緊密連在一起。這需要教師認真思索,什么樣的故事和情感能夠打動學生,在學生和作品作者之間尋求一個情感的共鳴點。教師做到了這一點,學生就能融入音樂之中,主動地去音樂中探求美妙的情感體驗。

例如,在講《肖邦的鋼琴音樂》專題課時,我講述了肖邦與喬治桑的愛情故事。通過肖邦的愛情,學生們了解了這位“鋼琴詩人”豐富敏感的內心世界,在欣賞他的《夜曲》時,學生們聽得很專注,也很陶醉。有學生說,他從音樂中觸摸到了肖邦唯美而浪漫的精神世界。肖邦這顆敏感浪漫的心靈,卻還有著強烈的愛國情操。當學生們得知肖邦死在了為祖國的革命事業募捐義演的路上,并寫下遺言要把自己的心臟運回祖國安葬的時候,大家唏噓不已,伴隨著《C小調革命練習曲》急促起伏的旋律,他們了解了肖邦令人肅然起敬的一面。

三、嫻熟運用參與式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積極性

參與式教學方法,很多老師都在用。我的體會是學生參與的內容要難度適中,目標明確。難度太低,學生會沒有興趣;太高,學生又會望而卻步。目標必須明確,教師要做好指導和組織,防止散漫、喧嘩、打鬧等不良現象的發生。

例如,在學習《鼓樂鏗鏘》這節課時,我根據學生水平編寫了兩條帶有附點和切分音符的節奏,在學生掌握后,分兩個聲部進行演奏,而且每個聲部的人數逐漸增加。變化的節奏帶來的律動感,及音量由弱漸強的演變,讓學生非常著迷。通過練習,學生們掌握了附點和切分節奏,體會到了音量的強弱變化對于打擊樂器的重要意義,練習達到了預想的效果。

四、利用姊妹藝術,豐富教學手段

藝術是相通的,有些音樂藝術解釋起來比較抽象,也缺乏吸引力,我們不妨用相關聯的其他的藝術門類作為我們音樂課的教學工具,幫助學生形象的全面的來理解音樂。課程《一個人的流派——德彪西》單元,選用了莫奈畫作《印象日出》,和雷諾阿的畫作《康威爾斯小姐像》,形象地展示了印象派藝術的特點,對學生了解印象派音樂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篇5

1、宋玉,公元前298年到約公元前222年,又名子淵,譽為中國古代十大美男,崇尚老莊,戰國時期鄢人,宋國公族后裔 ,楚國文人。曾事楚頃襄王, 好辭賦,所作辭賦甚多,流傳作品有《九辯》《風賦》《高唐賦》《登徒子好色賦》等,所謂“下里巴人”、“陽春白雪”、“曲高和寡”、“宋玉東墻”的典故皆他而來。

2、宋玉與屈原的關系:宋玉是屈原以后著名的楚辭作家,宋玉是一個屈原的后輩,他向屈原學習,從事楚辭創作。

(來源:文章屋網 )

篇6

天高云淡:天氣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輕薄而淡。指秋天的天空。

步步登高:一步步地升高。多形容仕途順利,職位不斷高升。

高枕無憂:墊高枕頭睡覺,無憂無慮。 比喻思想麻痹,喪失警惕。

勞苦功高: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勞。

秋高氣爽:形容秋季晴空萬里,天氣清爽。

興高采烈: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詞犀利。后多形容興致高,精神飽滿。

篇7

形單影只,那是視覺上的孤獨;知音難覓,那是心靈上的孤獨;無所依托,那是情感上的孤獨;曲高和寡,那是精神上的孤獨……

黑夜踽踽獨行的旅人,不會因為夜的凄冷、夜的漫長無人相伴而停下腳步,去尋覓那暫時溫暖的燈火,因為他深信,啟明星即將在前方亮起,太陽也將在前方綻放她美麗的霞彩。

漫漫沙路上聳立起的一座座駝峰,不會因為烈日的炙烤、狂風的吹襲而卸去生命的責任,依然執著而堅定的將腳步邁向遠方,因為他深信,忍得住寂寞與孤獨,就會享受到綠洲的溫馨與甘甜。

寒風瑟瑟中的臘梅,不會因為百花凋謝、無人欣賞而暗淡了自己的容顏,相反越是無人理睬,越是爭奇斗妍,因為她懂得,春天需要她付出,冬天需要她裝點。

獨守那份孤獨,心靈少去了許多羈絆;獨守那份孤獨,生活變得純凈、簡單;獨守那份孤獨,天空將愈發蔚藍……

篇8

回家之后,因為天氣比較涼,因為什么原因的,所以就沒有把它打開吃,這兩天才想起來把它打開吃掉,才發現里面的紅油有一點點的發干發黃。

嚇我一跳,我以為不能吃了然后百度搜了一下,才發覺原來是因為放的太久了,不新鮮了,所以才會發干發黃,吃倒是不耽誤吃,只是口感可能會不好一些。

這下又學到了一些東西。

也許本來就應該在生活當中的每個小細節當中發現生活的美吧,只不過以前的自己太過于執拗了,總是覺得那種美是陽春白雪的高大上的。

或者說是那些不來源于生活之中,柴米油鹽的,才會感覺那些有著更深層次的含義,所以喜歡那樣的古風,喜歡那種歌頌著別人不懂的曲高和寡的姿態。

現在才發現原來的自己打錯特錯。

篇9

不過不要緊,只要你學,肯下功夫,慢慢就懂了。譬如看昆曲、聽京劇,開始接觸時感覺云里霧里,別人叫好,自己茫然,好像眼睛與耳朵都有問題,經年累月之后,終于玩味出唱腔身段與笙簫管弦的妙處,于是你被熏陶成戲迷,每每跟著板眼搖頭晃腦起來。后來,癮頭上來了,不看不行,不聽不行了,有的甚至餓著肚子,也不愿意虧了耳朵。當年越劇《紅樓夢》拍成電影,不知多少越劇戲迷老太太,一次又一次地去影院過紅癮。她們一遍遍走進影院,一回回哭出劇場,彼此相見,個個眼睛腫得像鈴鐺,哭完了,明天還要來看。哭,還要來看,還要來聽,這就是藝術的魅力。說到這里,我真為那個藝術遇到知音的時代喝一聲彩。

從不懂到懂,從不會欣賞到學會欣賞,從無意識地懂得知識與道理,到有意識地進學堂接受傳道授業,正是文明的臺階。審美的過程說到底,就是一個從審不懂到審得懂的過程。

讀書亦是如此。常識還告訴我們,讀懂讀透一本難懂的好書,特別是讀進去一部經典作品,勝讀多少本一般的書。比如黑格爾的《小邏輯》,被人認為是世界上最深奧也是我們最需要讀的書。恩格斯推薦該書,稱它是學習哲學的必讀文本之一。但是讀進去頗不容易,而一旦進門,終身受用。傳統的中國教育講究記誦之學,讀私塾要“念背打”。現在看來,除了“打”可以商榷之外,念書、背書的好處之多就不必多說了。楊振寧先生在一次講演中告訴聽眾,他在中學階段利用一個假期背誦了《孟子》,有些內容當時不懂得。隨著年齡增長,閱歷加深,慢慢地都懂了。楊先生特別指出,中國傳統教育的一個好處就是,在年輕的時候教你背誦一些東西,儲存起來,用一輩子的時間來懂得來體會。

不知從哪一天開始,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審美標準降低到令人寒磣的程度:以電視春晚為例,作品必須人人一看就懂,人人一看就笑才能挑大梁。否則,就不能成為春晚的壓軸節目。這其中固然有電視春晚“一寸光陰一寸金”的因素,也有春晚需要營造節日氣氛的因素,但是這些絕不能成為這類表演大行其道的理由。試想,大年夜里,春晚靠小品撐場子,演員或模仿口吃的農民,或模仿腦病患者,用冒傻氣以博觀眾一笑。有的甚至丑態百出,舉著磚頭當道具上臺“打天下”。假如十幾億電視觀眾笑倒在趙本山的小品里,樂翻在含有歧視殘疾人內容的段子里,這樣的標準,如此的審美,我們好意思自稱這是擁有五千年文明,創作出楚辭漢賦,吟哦出唐詩宋詞的文明古國嗎?

篇10

河南箏在演奏上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右手從靠近琴碼的地方開始,流動的彈奏到靠近“岳山”的地方,同時,左手作大幅度的揉顫,音樂表現很富有戲劇性,也很有效果。在河南箏中,把這一技巧稱為“游搖”。河南箏的傳統用法,從民間相傳的一首詩可以概見:

名指扎樁四指懸,勾搖剔套輕弄弦,

須知左手無別法,按顫推揉自悠然。

其中尤以左手的滑按(左手按至音位,彈弦時略退少許,迎音迅速滑上,敏越無跡)、小顫(顫音細密緊促)、滑顫(邊沿邊顫)、大顫(顫幅闊大,動宕有情)等招法最有特色。在指法的運用上,則無論是珠圓玉潤的長搖、錯落有致的剔打,或是凄婉欲絕的走吟,悲壯蒼涼的重顫,莫不和曲調曲情渾然一體,描摹情態,刻畫入微。如《打雁》一曲,各種指法運用極富表現力,集敘事、狀物、抒情三大特點于一體,是為河南箏的又一特色。

河南箏的音階特點,多用變徵而少用清角,近于三分損益律的七聲古音階,但二變音高,亦非絕對不變,往往會更高按到近于宮和徵,真可謂“七音、六律以奉五聲”了;河南箏的曲調,歌唱性很強,旋律中四、五、六度的大跳很多,于清新流暢中見頓挫雄壯;頻繁使用的大二、小三度的上、下滑音,特別適合中州鏗鏘抑揚的聲調,使箏曲具有樸實純正的韻味。

在演奏風格上,不管是慢板或是快板,亦無論曲情的歡快與哀傷,均不著意追求清麗淡雅、纖巧秀美的風格,而以渾厚淳樸見長,以深沉內在慷慨激昂為其特色。在傅玄《箏賦·序》中對河南箏曲的評價是“曲高和寡,妙技難工”。

河南箏的曲目直接來自民間說唱音樂和戲曲音樂。河南曲子是歷史悠久的民間說唱音樂,清以后衰落了,只有南陽地區還十分興旺,所以又稱之為南陽鼓子曲。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帶有唱詞的“牌子曲”和純器樂的“板頭曲”。箏是其中重要的伴奏樂器,同時,也脫離說唱而獨立演奏。現存河南箏派的代表性曲目,幾乎毫無例外的都是河南曲子的板頭曲與牌子曲。過去,藝人相見,就經常首先演奏一首板頭曲以會知音,并借伯牙與鐘子期的故事易名為《高山流水》。

牌子曲是由鼓子曲的曲牌演變而來,大多較短小,清新活潑,別具一格,如《剪剪花》、《滿舟》、《疊落》等。但也有《碼頭》那樣三百余板的大曲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