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汪倫范文

時間:2023-03-26 23:13:5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曾汪倫,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篇2

研究區潘莊區塊位于沁水盆地南部向西北傾的斜坡帶上,構造主要以褶皺為主,斷層稀少.山西組的3號煤層是本區內穩定發育的主采煤層,也是CM1煤層氣井的目標煤層.該煤層屬于厚煤層,厚度變化范圍3.15~7.30m,平均6.11m.埋深介于156.27~695.20m之間.頂板巖性主要為泥巖、粉砂巖、粉砂質泥巖,底板主要為粉砂巖和泥巖.

2BP神經網絡簡介

2.1BP神經網絡結構BP神經網絡結構由輸入層、隱含層和輸出層組成,其中隱含層可以有多層.在工程預測中,經常使用的是3層BP神經網絡結構(圖2).這種神經網絡結構的特點是:每一層內的神經元之間無任何連接,相鄰層神經元之間具有單向連接,隱含層的激勵函數采用非線性的S型函數,輸出層的激勵函數為線性函數.

2.2BP算法原理BP算法是一種監督式的學習算法.其主要思想為:對于n個輸入學習樣本:P1,P2,…,Pn,已知與其對應的輸出樣本為:T1,T2,…,Tn,學習的目的是用網絡的實際輸出A1,A2,…,An與目標矢量T1,T2,…,Tn之間的誤差來修改其權值,使Al(l=1,2,…,n)與期望的Tl盡可能地接近,使網絡輸出層的誤差平方和達到最小.它是通過連續不斷地在相對誤差函數斜率下降的方向上計算網絡權值和偏差的變化而逐漸逼近目標的.每一次權值和偏差的變化都與網絡誤差的影響成正比,并以反向傳播的方式傳遞到每一層。BP神經網絡時間序列預測模型,即先利用BP神經網絡的非線性逼近技術隱性的求解函數f,并以此為依據預測未來值.

3神經網絡模型構建及檢驗

為了精確預測煤層氣井產能、優化排采制度,本文基于時間序列預測思想構建了BP神經網絡預測模型,整個設計過程由MATLAB7.11軟件編程實現.

3.1神經網絡基本參數確定在實際生產中,煤層氣井產氣量主要受控于產水量和井底流壓,而且這兩個參數數據資料豐富,易于收集.因此,以每天產水量和井底流壓為基礎向量,基于時間序列預測思想構建了14個網絡輸入向量(表1).神經網絡預測模型初步設定為一個14-X-7的3層BP網絡.其中輸入層節點數為14,對應14個輸入向量;X為隱含層節點數,由經驗公式[12]可得出其取值范圍為6~15;輸出層節點數為7,對應輸出向量分別為未來7d中每天的產氣量;初始權值為(-1,1)之間的隨機數,初始學習率為0.1;隱含層激勵函數為雙曲正切函數,輸出層激勵函數為pureline函數,訓練函數為trainlm函數.

3.2神經網絡模型的構建選取CM1井2009年2月14日至2009年9月8日連續207d的排采數據為原始樣本數據.其中,前200d的排采數據為訓練樣本,后7d的排采數據為檢驗樣本.網絡訓練目標誤差設定為0.0002,最大迭代次數設定為500次.將原始數據歸一化后輸入到網絡中進行訓練,隱含層最佳節點數采用試湊法確定為13(表2).因此,BP神經網絡預測模型的最佳網絡結構為14-13-7(圖4).

3.3網絡模型訓練及檢驗再次輸入訓練樣本對確定的網絡結構進行訓練,當網絡達到目標誤差或最大迭代次數時,停止訓練.網絡訓練完畢后,將檢驗樣本輸入到網絡中,進行模型性能檢驗。檢驗樣本最大絕對誤差72m3/d,最小絕對誤差17m3/d,相對誤差范圍-1.43%~1.60%,平均相對誤差1.05%,表明網絡模型預測性能良好,能夠準確預測CM1煤層氣井未來7d的產氣量.

4CM1井排采制度優化

在煤層氣井排采實踐中,根據未來產氣量變化或生產需要,何時應該增大或減少產水量,何時應該增大或減少井底流壓,調控的具體量度應該是多少,這些問題至今都沒有明確的結論.因此,本文針對所有可能出現的生產情況,設計了24種排采制度調整方案。針對CM1井實際排采情況,厘定了產水量、井底流壓調控量度及產氣量變化量臨界值.其中,調控產水量小幅增大(減小)與大幅增大(減小)臨界值定為0.2m3/d;調控井底流壓小幅增大(減小)和大幅增大(減小)臨界值定為0.1MPa;產氣量變化量小幅增大(減小)和大幅增大(減小)臨界值定為1000m3/d.而在實際操作中,選取產水量小幅增大(減小)的值為0.05m3/d,產水量大幅增大(減小)的值為0.5m3/d,井底流壓小幅增大(減小)的值為0.05MPa,井底流壓大幅增大(減小)的值為0.2MPa.采用所建立的BP神經網絡預測模型對各方案產氣量進行了模擬,以第21種調整方案“產水量小幅增大—井底流壓小幅減小”的模擬結果為例(表5),其它方案模擬結果見表6.在第21種排采制度方案中,當產水量小幅增大0.05m3/d,井底流壓小幅減小0.05MPa,預測產氣量比實際產氣量平均增大了537m3/d,比前一周產氣量平均增大了469m3/d.顯而易見,當決策者希望煤層氣井未來日產氣量能夠增大500m3/d左右時,可執行產水量提高0.05m3/d,井底流壓減小0.05MPa的排采制度.綜上所述,煤層氣井采取不同的排采制度,產氣量變化決然不同,總體可分為四大類,即產氣量大幅減小、小幅減小、小幅增大和大幅增大(表6).其中,使產氣量大幅減小的排采制度方案有5種,小幅減小的有7種,小幅增大的7種,大幅增大的5種.這樣就可以根據各調整方案預測結果,結合實際生產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排采制度,使煤層氣井產氣量朝著我們預期的方向發展.例如,如果期望未來7d產氣量大幅增大,可以采用“產水量不變—井底流壓大幅減小”、“產水量大幅增大—井底流壓大幅減小”、“產水量小幅增大—井底流壓大幅減小”等排采制度。

5結論

篇3

影響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威脅具有以下這些特征:第一,突發性。計算機網絡在運行的過程中,遭受的破壞,沒有任何的預示,具有突發性,而且這種破壞有較強的傳播和擴散性。計算機網絡安全受到影響后,會對計算機群體、個體等進行攻擊,使得整個計算機網絡出現連環性破壞。計算機網絡在運行的過程中具有共享性,以及互聯性,所以其在計算機網絡受到破壞后,會產生較大的破壞。第二,破壞性。計算機網絡受到惡意的攻擊,會使得整個計算機網絡系統出現癱瘓、破壞等,使得計算機網絡無法正常的運行和工作。當計算機網絡受到病毒攻擊后,一旦這些病毒在計算機網絡中得到激活,就會迅速的將整個計算機網絡系統感染,造成計算機中的信息、數據等丟失、泄露等,產生較大的破壞,嚴重的影響到計算機用戶信息的安全,甚至影響到國家的安全。第三,隱蔽性。計算機網絡受到的攻擊、破壞具有潛伏性,其很隱蔽的潛伏在計算機中。計算機網絡受到攻擊,是因為計算機使用者在日常的使用中,對于計算機的安全保護,疏于防范,造成網絡病毒潛伏在計算機網絡系統中,一旦對計算機網絡系統進行攻擊的條件滿足后,就會對計算機、計算機網絡進行攻擊。當前在計算機網絡安全中,存在的安全隱患主要有:①口令入侵。計算機網絡運行的過程中,存在的口令入侵安全隱患,主要是一些非法入侵者,使用計算機網絡中的一些合法的用戶口令、賬號等進行計算機網絡的登陸,并對計算機網絡進行攻擊破壞。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口令入侵安全隱患,在非法入侵者將計算機網絡使用者的用戶口令、密碼破解之后,就會利用合法用戶的賬號進行登錄,然后進入網絡中進行攻擊。②網址欺騙技術。在計算機網絡用戶使用計算機網絡的過程中,其通過方位網頁、Web站點等,在計算機網絡用戶通過網絡訪問各個網站的過程中,往往忽視網絡的安全性問題,正是因為計算機網絡的合法用戶在使用的過程中,沒有關注到安全問題,為黑客留下了破壞的機會。黑客利用用戶訪問的網站、網頁等,將其信息篡改,將計算機網絡使用者訪問的URL篡改為黑客所使用的計算機的服務器,在計算機網絡用戶再次登陸這些網站、網頁的同時,就會出現計算機網絡安全漏洞,而黑客就會利用這些安全漏洞,對合法用戶的計算機網絡系統進行攻擊。③電郵攻擊。在計算機網絡實際運行中,產生這些安全隱患的影響因素有很多,例如計算機網絡的軟件技術、硬件技術不完善;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安全配置建立不完善;計算機網絡安全制度不健全等等,這些都會對計算機網絡的安全使用產生危害,為此需要加強計算網絡安全的防范。

2模糊層次分析法特征及其在計算機網絡安全評價中的實施步驟

2.1模糊層次分析法特征

模糊綜合評價法是把傳統層次分析與模糊數學各方面優勢考慮其中的綜合型評價方法。層次分析法重視人的思想判斷在科學決策中的作用,把人的主觀判斷數字化,從而有助于人們對復雜的、難以精確定量的問題實施量化分析。首先我們采用模糊數構造判斷矩陣替代單純的1-9標度法解決相對應的量化問題,其次,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的模糊數對不同因素的重要性實施準確的定位于判斷。

2.2模糊層次分析法步驟

網絡安全是一門設計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通信技術、信息安全技術等多種學科的綜合技術。計算機網絡是現代科技化的重要信息平臺,網絡安全評價是在保障網絡系統安全性能的基礎上,實施的相關網絡技術、網絡安全管理工作,并把操作環境、人員心理等各個方面考慮其中,滿足安全上網的環境氛圍。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應用已經牽涉多個領域,人們對網絡的依賴度也日益加深,網絡安全成為重要的問題。采用模擬層次分析法對計算機網絡安全進行評價,模擬層次分析法實際使用步驟如下:2.2.1創建層次結構模型模糊層次分析法首先要從問題的性質及達到的總目標進行分析,把問題劃分為多個組成因素,并根據各個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把不同層次聚集組合,創建多層次結構模型。2.2.2構建模糊判斷矩陣因計算機網絡安全評價組各個專家根據1-9標度說明,采用兩兩比較法,逐層對各個因素進行分析,并對上個層次某因素的重要性展開判斷,隨之把判斷時間采用三角模糊數表示出現,從而創建模糊判斷矩陣。2.2.3層次單排序去模糊化是為把模糊判斷矩陣轉換為非模糊化判斷矩陣,隨之在非模糊狀態下使用模糊層次分析法。去模糊化之后對矩陣對應的最大根λmax的特征向量進行判斷,對同一層次相對應的因素對上層某因素的重要性進行排序權值。2.2.4一致性檢驗為確保評價思維判斷的一致性,必須對(Aa)λ實施一致性檢驗。一致性指標CI及比率CR采用以下公式算出:CI=(λmax-n)(/n-1);CR=CI/RI,在上述公式中,n表示判斷矩陣階數,RI表示一致性指標。2.2.5層次總排序進行層次總排序是對最底層各個方案的目標層進行權重。經過權重計算,使用自上而下的辦法,把層次單排序的結果逐層進行合成。

3模糊層次分析法在計算機網絡安全評價中的具體應用

使用模糊層分析法對計算機網絡安全展開評價,我們必須以全面科學、可比性等原則創建有價值的安全評價體系。實際進行抽象量化時,使用三分法把計算機網絡安全評價內的模糊數定義成aij=(Dij,Eij,Fij),其中Dij<Eij<Fij,Dij,Eij,Fij[1/9,1],[1,9]這些符號分別代表aij的下界、中界、上界。把計算機網絡安全中多個因素考慮其中,把它劃分為目標層、準則層和決策層三個等級目,其中準則層可以劃分為兩個級別,一級模塊采用物理安全(C1)、邏輯安全(C2)、安全管理(C3)等因素組成,二級模塊則劃分為一級因子細化后的子因子。依照傳統的AHP1-9標度法,根據各個因素之間的相互對比標度因素的重要度,標度法中把因素分別設為A、B,標度1代表A與B相同的重要性,標度3代表A比B稍微重要一點,標度5代表A比B明顯重要,標度7則表示A比B強烈重要,標度9代表A比B極端重要。如果是倒數,應該依照矩陣進行判斷。以此為基礎創建不同層次的模糊判斷矩陣,根據目標層、準基層、決策層的模糊對矩陣進行判斷,例如:當C1=(1,1,1)時,C11=C12=C13=(1,1,1)。采用這種二分法或許各個層次相對應的模糊矩陣,同時把次矩陣特征化方法進行模糊。獲取如下結果:準則層相對于目標層權重(wi),物理、邏輯、安全管理數據為:0.22、0.47、0.31。隨之對應用層次單排序方根法實施權重單排序,同時列出相對于的最大特征根λmax。為確保判斷矩陣的準確性和一致性,必須對模糊化之后的矩陣實施一致性檢驗,計算出一致性指標CI、CR數值,其中CI=(λmax-n)(/n-1),CR=CI/RI,當CR<0.1的時候,判斷矩陣一致性是否兩否,不然實施修正。最后使用乘積法對最底層的排序權重進行計算,確保或許方案層相對于目標層的總排序權重。

4結語

篇4

關鍵詞:三網融合;網絡;業務;運營;監管;措施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2)34-8137-06

1 “三網融合”的定義及相關問題

1.1 定義

“三網融合”并不是簡單的將三個網絡合成一個網絡,而是指一些相關的業務應用的融合,即在同一個網絡上可以同時開展語音、數據和視頻等多種不同業務,表現為技術上趨向一致,網絡層上可以實現互聯互通,形成無縫覆蓋,業務層上互相滲透和交叉,應用層上趨向使用統一的IP協議,在經營上相互競爭、相互合作,朝著向人類提供多樣化、多媒體化、個性化服務的同一目標逐漸交匯在一起,行業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漸趨向統一。也就是國際上通稱的Triple Play(三網合一)。因此,三網融合的本質是數字融合,國際上稱為“Digital Convergence”。[1]

根據以上定義該文認為“三網融合”簡單的就是指廣播電視網、電信網和互聯網三大網絡通過一定的工程技術改造,提供包括視頻、語音和數據等綜合的多媒體服務,甚至包括可能產生的新媒體服務,具體就是指廣播電視網、電信網和互聯網實現網絡、業務、運營和監管四個層次上的大融合。

1.2中國“三網融合”進程回顧

中國“三網融合”進程可以追溯到1997年國務院在深圳召開了全國信息化工作會議上,但是被普遍視為中國“三網融合”的真正開始是在:2010年1月13日,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加快推進廣播電視網、電信網和互聯網三網融合進程,見表 1。

1.3中國推進“三網融合”的四個層次和及其障礙分析

1.3.1網絡融合障礙

一般來說,網絡融合就是傳輸層和應用層級的數據大統一。目前,中國的廣播電視網絡里程不足,雙向化和信息數字化的水平低;電信網絡存在帶寬不足和運營商之間的網絡資源分布不均的現實問題(根據我國的國情,電信實際是兩網在手),重建的工程費用巨大。通過三網融合,建設信息時代的寬帶通信網絡、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使三張網的物理層面在同一技術標準下實現同質同材,從而達到高速的互聯互通。

1.3.2業務融合障礙

目前,廣電以提供視頻服務為主,而電信則以提供數據和語音服務為主(互聯網較為特殊)。雙方在業務領域,因為法律和利益的問題,相互之間一不開放(使用許可證管理的方式),二不準入。未來三網隨著網絡技術以及相關業務的融合將逐步形成對稱合理的開放和準入體系,即廣播電視網和電信運營商均可以提供數據、語音和視頻服務,當然,這是不是所謂的“重復建設”,而是競爭的需要。此外,相對建設 “第四張網絡”(國家提出的建設“三網融合”的方法之一)則更加合理。

1.3.3運營融合障礙

目前廣播電視網,電信網和互聯網的計費和業務運作模式是完全不同,此外,融合中不但存在著高價低速運營障礙,而且電信廣電各霸一方,都以獨立主導三網融合為目標,矛盾重重。所以,需要整合業務、改變組織結構、下放權力和融合分散的區域網絡,建立一個能提供全面服務網絡以及形成新的競爭力。如:“中國電信在2011年4月與騰訊在CDMA2000手機設計研發產業聯盟會員大會”上簽約合作推出QQ-Service。”[2]

1.3.4監管融合障礙

我國在不同行業實行分業監管,即有線電視網由廣電總局監管,電信網由工信部監管,互聯網比較特殊由廣電總局、工信部、文化部等共同監管。對于三網融合來說該監管模式屬于典型的多頭監管,見表2、3。此外,在法律上,見表6:“目前沒有一部能夠明確界定各部門分工的效力階位更高的法律,電信和廣電領域的法規體系層級低,電信和廣電領域的法規和部門規章相互獨立,甚至相互矛盾,在法律上形成了一個融合的壁壘。”[3]隨著網絡技術、業務和運營的融合以及法律的不斷完善,將來廣電總局和工信部的有望按照功能監管重新劃分,一個著重于內容的監管,一個重點在于網絡的監管,逐步實現一體化的監督管理模式。

2 “三網融合”在四個層次上的推進措施

2.1網絡的融合

電信網和有線網為了順利實現雙向開放,以及提供多方位的信息服務,需要加大網絡的融合,提升其利用效率,并進行網絡擴容和統一技術標準,見表4。網絡融合還必須要做到網絡和業務運營的科學管理和監控。

表4 網絡提升

[電信網\&互聯網\&廣電網\&廣播(組播)能力的擴展、網絡帶寬擴容、內容分發平臺(CDN網絡)的建設\&組播能力、完善服務質量保證機制、安全保證機制\&雙向通信能力和信源數字化的改造

完善網絡、業務、用戶管理機制(增加相應的用戶控制和認證計費功能善服務質量保證機制和安全保證機制\&]

鑒于IPTV發展停滯的現狀,該文認為手機電視是未來三網融合的重要突破口。所以下面以手機電視為例簡析網絡的融合必要性。早在2009年,中國互聯網中心(CNNIC)的一份名為《中國手機上網行為研究報告》就顯示:“手機電視、手機博客等也正在獲得更多手機網民的青睞。”[4]由此可見,手機將在未來的“三網融合”中作為載體,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但是手機電視的實現需要擁有一系列的網絡融合技術,見表5。通過表5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采用哪種技術,都存在著大量的問題,所以三種技術技術相結合才能夠實現網絡與用戶之間的雙向通信、克服網絡帶寬不足問題,從長期來看,大規模的工程建設是避免不了的。如:廣電和中國移動合作的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簡稱“CMMB”),是一種利用無線數字廣播網向手機、MP4、筆記本和電腦等用戶提供廣播電視節目和信息的服務,它就是一種雙方的網絡優勢互補。

表5 現行手機電視的實現技術對比

[項目\&電信網絡\&通信衛星\&廣播電視網\&優勢\&能夠提供廣播、組播及點播業務

易于提供完善的認證、計費、交互等功能\&相對成熟

在范圍范圍較小時,覆蓋成本較低\&有多種實現技術,部分技術已經比較完善,效率高

適合廣播業務\&劣勢\&頻率使用的經濟性較低,同移動網絡覆蓋\&室內覆蓋存在問題

受到惡意攻擊后影響范圍大,單向傳輸\&單向傳輸,同地面數字廣播網,需要解決室內覆蓋\&]

2.2業務的融合

隨著國家放寬三網相互的之間準入政策,三網融合必將以業務的相互進入為開始,當然這之間也伴隨著競爭。因此,通過融合后的統一的技術標準和不斷趨同的網絡架構,三網之間的業務融合和競爭將不可避免。現階段,電信擁有移動通信、雙向網絡和互聯網業務等優勢;廣電擁有視頻內容和無線廣播等傳統優勢;互聯網具有承載多種媒體服務的優勢。這為三網實現業務合作提供了基礎。未來可能出現的合作業務有:“廣電內容+電信固網:IPTV、廣電無線廣播+電信移動通信:手機電視、及其他無線多媒體、廣電固網+電信互聯網出口帶寬:有線寬帶、廣電內容+互聯網渠道:互聯網視頻、廣電有線渠道+互聯網內容:有線互聯網等。”[5]由于廣電在其中處于主導地位,所以下面簡要介紹廣電融合后的業務構成。

在“三網融合”背景下,廣電可大力發展的業務大致可以分為三類:視頻類業務(傳統業務),寬帶類業務和通信類業務,包括這三類下的各個子業務,如圖1所示。其特點是:人機交互式的雙向互動業務;充分體現了廣電的資源優勢;業務體系由基本服務業務和增值互動業務兩部分構成。由此可知,這種假設的模式是一種全業務的模式,面臨著未來市場競爭的全面檢驗。

從目前三網融合的現狀看來,手機電視業務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三網融合在業務層面的融合情況,甚至在這種背景下可能會催生一個新的媒體:手機電視臺。

2.2.1 手機電視的現狀

]當前,制約手機電視發展的主要有四個問題,一是消費者普遍認為費用太高。“CNNIC報告顯示,2009年手機電視的使用率僅為15.7,資費問題仍是手機電視業務發展的主要阻礙之一。”[6] 2012年,雖然手機電視的使用量已有所增加,但仍然沒有達到其該有的規模。二是當前手機電視的內容很少,缺乏吸引力。三是一些配套的支撐體系嚴重不足,例如:很智能手機的硬件沒有達到手機電視的要求。四是版權問題,即利益分成問題。三網融合將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以上四個問題。

2.2.2 “三網融合”背景下手機電視的發展趨勢

“三網融合”將在政策、技術、服務和內容等方面推動手機電視業務的發展。在政策上,三網融合的大力推進將減少政策風險,宏觀上為手機電視的發展掃清障礙。在技術上,三網融合將統一技術標準,降低技術門檻和研發費用,從而最終降低資費。在服務,上手機電視還可以借助“三網融合”的戰略時機,完善手機電視內容、服務和支撐體系。

2.2.3 “三網融合”下三網的合作方法

手機電視具有自身獨特的優勢,如借助衛星通信能極好地解決手機電視信號流暢度的問題,廣電運營商具有豐富的電視內容資源而且收費低廉,互聯網可以讓手機有多種選擇,加大競爭。例如:當用戶手持的是中國移動的手機,在GPRS流量用完或者費用太高的情況下,用戶還可以通過電腦發射無線信號,然后手機通過無線信號連接互聯網進行上網,這樣既為用戶提供了另一種選擇,又加大了競爭。這些優勢必將給手機電視帶來廣闊的市場前景,成為未來市場上的一塊大蛋糕。為了能夠占領這一塊高地,三網的合作和手機電視的發展將會不斷地相互促進。具體合作中要注意的有:

①付費方式

付費方式是手機電視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根據顧客的心理,簡單快捷永遠是受歡迎的。電信擁有分布廣泛的網點和便利的付費方式,廣電部門通過電信運營商合作,就可以很方便的解決這個問題了。

②交互式體驗

未來的媒體必然是一種人機交互式的媒體,需要提供個性化的體驗,顧客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去創造自己的節目。所以三網必須加強信息溝通,共同制定方案,滿足用戶個性化的需求。

③靈活的收費

手機電視應該采取靈活的的收費模式,例如:同時使用付費和免費的經營模式,滿足不同市場顧客的需求。

2.3運營的融合

運營模式:簡單來說就是經營方法。目前廣電網絡、互聯網及電信網的計費及業務運營模式完全不同,因此需要找到一種兼顧各方利益的運營方法。從組織層面來說,“三網融合”的未來發展在于整合分散的各個區域網絡,形成省級乃至全國級的統一市場競爭主體。

篇5

>> 文化下鄉的多層面思考 構建多層面\網絡化的地下交通綜合體 多層面展現人物的本真生活 透視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多層面影響 鋼琴演奏音色的多層面因素探究 中職學生教育管理的多層面探討 多層面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多層面簡述高層建筑的外形設計 生態城市建設的多層面探析 淺談云南舞蹈藝術的多層面發展 試談合唱指揮的多層面審美要求 舞美與舞臺表演空間的多層面建構 多層面圖文實時顯示系統的設計 多層面開展“合作”教育 多層面地實施班級管理 網絡謠言的傳播及治理 呼包鄂經濟區府際面臨問題及多層面原因剖析 胰腺的斷層解剖在多層面CT檢查中的應用 注重閱讀教學的多層面 實現學生發展的全方位 基于多層面與持續經營的企業業績評價指標體系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2012年12月5日。

B12張志安等:《微信謠言的主題與特征》,《新聞與寫作》2016年第1期。

B13[美]羅伯特?K?默頓:《社會研究與社會政策》,林聚任等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第288頁。

B14唐緒軍主編:《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No.6(2015)》,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第52―64頁。

B15[美]凱斯?R?桑斯坦:《謠言》,張楠迪揚譯,中信出版社,2010年,第8、72頁。

B16王俊秀、楊宜音主編:《中國社會心態研究報告(2014)》,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第164頁。

B17[法]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馮克利譯,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年,第18頁。

B18[美]奧爾波特等:《謠言心理學》,劉水平等譯,遼寧出版社,2003年,第17頁。

B19房寧主編:《中國政治參與報告(2014)》,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第3、219頁。

篇6

關鍵詞 薪酬激勵 股權激勵 盈余管理

一、引言

上市公司高層的薪酬激勵是公司治理中一個核心問題。基于公司經營業績指標制定薪酬方案是薪酬激勵的前提條件,但這種制定方法往往會導致公司管理層利用所掌握的優勢信息通過盈余管理對公司的短期經營業績進行修改和操縱,損害公司長期利益。上市公司在制定薪酬契約過程中,股東往往是以管理層的經營業績(凈利潤)為評價標準,因此,公司管理層在其可選擇的范圍內利用會計政策選擇的彈性,對盈余進行操縱,使經營業績符合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需求。

二、基于現金薪酬與盈余管理的綜述

Healy(1985)研究了從1930—1980年中之以當期凈利潤為標準制定薪酬契約的94家公司。研究結果表明,如果凈利潤低于盈余下限,管理層有動機進一步降低凈利潤,以期在未來的期間內獲得較高的盈余;如果凈利潤高于盈余上限,管理層同樣有動機降低本期凈利潤,因為再高的凈利潤也無法獲得比最高收益還要高的收入;如果凈利潤處于高低盈余界限之間,管理層有動機提高凈利潤以期獲得更高的薪酬。后來,其他學者將研究重點放在由于現金薪酬引起的應計項目操縱行為上。McNichols和Wilson(1988)樣本公司的盈利情況和壞賬準備中操縱性部分之間的關系。研究表明,在盈利情況特別好和盈利情況特別差時,操縱性壞賬準備計提較多,而處于上下限之間的盈余情況下,操縱性壞賬準備較少。王躍堂(2000)對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及其經濟動機進行了實證研究。研究表明,決定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行為的是證券市場的監管政策、公司治理結構、公司經營水平以及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意見。王克敏、王志超(2007)從高管控制權和盈余管理角度進行研究,結果表明,高管報酬與盈余管理正相關,當總經理來自控股股東單位或兼任董事長時,高管控制權的增加提高了高管報酬水平,但卻降低了高管報酬誘發盈余管理的程度。李增福、董志強、連玉君(2011)以我國所得稅改革為背景,從真實活動操縱的角度研究了管理層薪酬與盈余操縱的關系。研究表明管理層薪酬對負向的應計項目操控有負效應,對正向的應計項目操控和真實活動操控均具有顯著的正效應,從應計項目的盈余管理和真實活動操控兩個方面證實了薪酬契約假說。

三、基于股權激勵與盈余管理的綜述

近年來,國內外越來越多的學者考察公司對管理層股權激勵與盈余管理之間的關系,但是得出的結論卻不盡一致。Gao和Shrieves(2002)發現持有股票期權的管理者具有進行盈余管理的動機;持有限制性股票和長期激勵計劃的管理者不具備盈余管理的動機。Peng(2008)以美國上市公司發生股東集體訴訟作為盈余管理的替代變量,通過實證分析發現管理層股權激勵與公司集體訴訟案件之間呈現顯著正相關關系。由此說明,上市公司管理層會考慮自身的股權薪酬而進行盈余管理。肖淑芳等(2009)研究了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計劃公告日前經理人的盈余管理行為。研究發現,股權激勵計劃公告日前,經理人通過操縱“操縱性應計利潤”進行了向下的盈余管理,公告日后盈余管理存在反轉現象;但是沒有證據表明經理人在股權激勵計劃公告日前通過操縱非經常性損益進行盈余管理。李春景和李萍(2009)對股權激勵與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相關關系進行實證研究,研究結果表明: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制度刺激了管理層的盈余管理行為。而馬會起(2012)認為股權激勵在抑制上市公司管理層為增加自身效用而進行盈余管理方面失效,管理層的持股比例低或股權激勵不足并不是其失效的主要原因。干勝道等(2010)認為在我國實施經營者股權激勵的上市公司,其當前的應計利潤較當前的現金凈流量對當前的股票價格的影響程度大。經營者通過操縱盈余(應計利潤)就可以對股票價格施加較大的影響。

四、結論與展望

本文總體上依舊存在以下幾方面的不足:第一,國內關于現金薪酬與盈余管理關系的研究文獻數量比較少,且大多數文獻不是直接研究二者之間的關系。未來研究的焦點可以集中于現金薪酬對盈余管理的直接影響。第二,我國有關此問題的研究缺少結合中國的實際背景,并且忽略了中國上市公司治理中存在的其他非薪酬因素。某些非薪酬因素可以通過影響薪酬而使管理層產生盈余管理的動機,并且非薪酬因素難以觀察和度量。未來的研究可以將焦點集中于非薪酬因素對盈余管理的影響上。第三,以前的對于該問題的研究過于簡單化,僅僅是假設薪酬激勵與盈余管理之間存在著線性關系。忽略了在二者之間是否存在著第三變量的中介作用。未來的研究方向可研究第三變量在二者之間的中介作用。

參考文獻:

[1]王躍堂.會計政策選擇的經濟動機——基于滬深股市的實證研究[J].會計研究,2000,(12):68-70.

[2]王克敏,王志超.高管控制權、報酬與盈余管理——基于中國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管理世界,2007,(7):37-45.

[3]肖淑芳,張晨宇,張超,軒然.股權激勵計劃公告前的盈余管理——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數據[J].南開管理評論,2009,(12):70-89.

[4]干勝道,胡建平,馬會起.基于經營者股權激勵的盈余管理與股價操縱相關性研究——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數據[J].財會通訊,2010,(6):89-90.

篇7

近來可好?

我在外游樂也有一段時間了,興致仍不減初游之時,賢弟你是否仍長居家中?你應該也拋開煩心之事,如愚兄這般,暢游天地之間,心曠神怡,又何樂不為?

愚兄曾獨坐于敬亭山上,看眾鳥高飛盡后,余留閑云,而無興致索然。我登過許多山,憩過許多亭,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我多希望你與我一道敬亭山上坐,飲酒賦詩,而眼下,空留我一人,獨坐看閑云。

我也去了廬山,看了那瀑布,不曾細看時,竟有紫煙飄飄裊裊地升起。而廬山瀑布真如眾口相傳那般美妙,銀河般璀璨的瀑布掛于川上,使我不忍提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般美景,可惜愚兄不才,無法繪于紙上,予你一睹為快。我只好以筆代畫,與你一賞,時里,深深沉醉難自拔。

有友人汪倫曾致信于我,曰“此地有十里桃花,萬家酒店。”我至此地后,才知汪倫之意:桃花潭聞名并非因其潭邊有十里桃花,而只是純為潭水名爾爾;萬家酒店也非是上萬家酒店,是一戶萬姓人家的酒店。汪倫是為投我所好,邀我暢飲談樂于潭邊,我也逗留些時日,其間想起你于案前伏筆,全無我這般悠然自在,不禁在心里暗暗嘆惜。臨別時,我立于船頭,友人揮手與我相別,汪倫沿著潭岸追逐而下,直至盡頭。潭水縱有千尺之深,也不及汪倫別我一片情。

賢弟,你可曾游過天門山?我行舟江面上,遠望得見天門中斷楚山開。我俯首視江,卻見東流碧水激轉回旋,我佇立船頭,船家的長篙擊阻后浪,那聲音卻悅耳動聽,兩岸青山在船入彎時,相對著迎我一般而出,紅日打照我身上,微閉著眼,感受此景雄偉之美,和乏缺行伴的失落之感。

愚兄又憶起你眉頭緊鎖,伏于文案無樂的樣子,想我曾于一次飲酒興頭上,天子召我,我借酒之興,與太監曰我乃酒中之仙,以此不面圣。那也只是我一世一次的難得痛快之事。如今我已鮮問政事,天地之間,皆能棲身,宮廷之事只使我郁悶不暢,這山這水這造化,我的心已然洗盡澄清,也只有這番天地,使我心靈輕盈不已。

賢弟,愚兄也不強你之難,若你覺疲,而我也仍能行往自如,愿意隨時同你再上敬亭山享閑云眾鳥閑趣之樂,觀廬山落瀑之美,望天門山開闊壯麗之勢。眼下,愚兄思忖著年老后,也學陶潛尋一無車馬喧之地,享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淡遠。

篇8

2、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3、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4、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5、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6、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篇9

李白,一代詩仙,他詩作的浪漫主義風格歷來被人們稱道。杜甫也曾寫道: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現代小孩都能熟練地背誦: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白發三千丈,緣愁是個長等等想象豐富,大膽夸張的詩句。但是我們在欣賞他帶我們的藝術享受同時,我們一定要充分認識充溢在李白身上的人格魅力,他是一個詩人,他更是一個真性情的人,他有思想有激情,所以我們要把他作為一個詩人來欣賞,更要從他身上汲取精神的力量,把他作為精神的典范,從而在復雜多變的世界面前,更加從容地行走。

一、李白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他對生活始終充滿著激情,他熱愛著這個世界,熱愛著美麗的河山,熱愛著每一寸他踏過的土地。他歌唱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他描繪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他謳歌黃河“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他寫長江“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這樣大手筆描繪祖國大好河山的詩句不勝枚舉。一切景語皆情語,只有時刻保有激情的人才會寫出這樣熱情洋溢的詞句,所以生活在這個喧囂塵世物欲橫流的時代,不管外界如何變幻,只有常有熱愛之心,你就會獲得幸福和安寧。

二、李白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

但凡是豪俠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品質,朋友遍天下。李白游歷的半生中,也結交了無數的俠骨志士,他重義輕財。曾說“人生貴相知,何必金與錢”。

他和杜甫的友情成為了文學史上彌久不衰的佳話,李白比杜甫大十一歲,但他對杜甫非常敬重,曾寫下《沙丘城下寄杜甫》一詩:“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由于杜甫不在身邊同游,“齊歌”引不起李白的感情,“魯酒”也提不起酒興,思友之情就象永不停息的汶河水,這是何等深厚的感情!汪倫是安徽的士紳,特別仰慕李白的才學,想一睹李白的風采,就寫信給李白“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李白在“十里桃花”和“萬家酒店”的招引下欣然而往,給當地的桃花潭增加了一段千古佳話,李白也寫下了《曾汪倫》一詩贈給汪倫,歌頌了兩人比千尺潭水還深的感情。孟浩然是李白非常贊譽的詩界名士,曾有“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的佳句贈他,在他寫給《曾孟浩然之廣陵》一詩,“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一片孤帆,伴著詩人的朋友漂向水天相連的遠方,直至帆影消失在碧空盡頭,詩人卻仍佇立江頭,凝眸遠望,不愿離去。字里行間分明流露出朋友遠去的惆悵與留戀。這種深厚的感情和歌頌情感的詩歌輝煌了詩人的詩篇。

三、李白是一個真性情的人

他自由不受拘束,他想歌就歌想笑就笑想哭就哭,他不刻意壓抑自己,他自由卻不自專,張揚卻不張狂。他孤獨時就唱“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他郁悶時就歌“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他興奮時就歌“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我們是每一個真實的人,我們在人生路上會遇到很多挫折很多煩悶,特別是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少了一點單存多了一點世俗,特別是樓房的林立讓人與人之間少了溝通多了隔膜,我們的心怎能不疲憊?所以,從李白那里找到力量,放開自己的心,不去過分的壓制自己的心靈,釋放自己多一點與別人交流,你的生活就會更加美好。

四、李白是一個謙虛的人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這是唐代詩人崔顥登黃鶴樓時,面對眼前的景色寫出的一首思鄉詩。此詩一舉奠定了崔顥在唐代詩壇上的地位。后人提到這首詩也是贊賞有加,宋代著名的詩詞理論家嚴羽在他所著的《滄浪詩話》中認為“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到了清代,學者孫沐編選家喻戶曉、老幼皆知的《唐詩三百首》時,也將此詩放在七言律詩的首篇。唐天寶三年,李白到黃鶴樓,看到崔詩贊嘆不已,也想寫一首黃鶴樓的詩,但想來想去,總是跳不出崔詩的意境,于是丟筆嘆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提詩在上頭。李白貴為詩仙,但每個人都有長處與弱點,面對別人的佳作,李白能夠真誠贊美,心服口服。這就反映出他光明磊落,謙虛的人格。這種品格是值得我們每個人特別是年輕人學習的。

五、李白是一個有傲骨的人

李白的人格中,最具魅力的是他傲岸不屈,鄙視權貴的精神。他是懷著“濟蒼生”的熱血踏上長安之途的,可現實是唐玄宗只讓他做了一個粉飾太平的御用文人,加上宦官外戚的專權,理想離現實是越來越遠。可他錚錚傲骨不肯向權貴低頭,桀驁不馴,最終被唐玄宗賜金放還。黑暗的現實,使得本來就“松柏本孤直,難為桃李顏”的詩人更是對權貴王侯嗤之以鼻。于是他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大聲疾呼“安能吹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在《將近酒》中“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在《設辟邪伎鼓吹雉子班曲辭》中“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黃金龍里生”;在《答于十二寒夜獨酌有懷》中“綠林高揖漢天子,何必長劍掛臥事玉階’;在《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中“黃金白壁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

篇10

朋友自古以來就是令人百談不厭的話題。愛因斯坦說過: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于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嚴正的朋友。可是,我常常在想朋友是什么?

余秋雨寫到:朋友是一縷冬天的陽光,是一首彌漫全身的輕音樂。朋友是挫折時一句安慰鼓勵的話語,是孤獨時的一個交流心靈的眼神,是成功時喜悅的分享者。

在生活中,有摯友,有凈友。有的人因網絡成為朋友,有的人因書畫成為朋友,有的人因酒肉成為朋友。有的朋友志趣相投,有的朋友臭味相投。可真正的朋友敢于超脫世俗、流露真情。

耳鬢廝磨親密無間的是昵友,不卑不亢直言是非的是凈友,酒肉相交見利忘義的是賊友,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是義友。“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是朋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是朋友,“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的是朋友。“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是朋友,“四海之內皆兄弟”亦是朋友。不錯,朋友無時無刻不在你身邊。

古哲人告訴我們:交友須謹慎。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正所謂“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不能以其貌而斷其質也。有云“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相處多日,方可以其行而斷其質。若發現自己所交友都是狐朋狗友,須懸崖勒馬,及時醒悟。不然他日騎虎難下,一錯再錯,則是“一失足成千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