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老吧范文
時間:2023-03-13 19:39: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愛老吧,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篇2
老爸會跳舞,以前我是不知道的。那一次,我參加學校的文藝匯演,在客廳里練習了一段舞蹈,老爸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還一個勁地鼓掌,夸我跳得好。我仰著臉問:“爸爸,你會跳舞嗎?”
“跳舞?嗯,當然會?? 崩白∫桓笨砂?哪Q??耙?灰?依匆歡穩媚憧??勱綈。俊
“好呀,好呀。”
老爸裝模作樣打開電腦,選了一首流行的《只對你有感覺》,開始隨著音樂在客廳里蹦啊跳啊,活像只大馬猴。
“爸爸,你跳得可真是‘漂亮’啊!(漂亮讀重音)我以前怎么沒見你跳過舞呢?”
“嘿嘿!老爸這可叫‘深藏不露’。”老爸的頭仰著,鼻子向上聳著,映著窗外透進來的陽光,一副得意的樣子。
玩游戲
那一天,家里停電,正在看電視的老爸一下子不適應家里的寂靜,跑到房間里跟我說:“舒怡,我們來玩剪刀石頭布吧?”
我有點疑惑地看著爸爸,想不到爸爸還會小孩子的游戲,這游戲我也已經好多年不玩了。
老爸看著我的眼神,有點扭捏,說:“行嗎?”
我回過神來說:“好吧。誰要是輸了就讓贏的人打手背。”
老爸爽快地答應了。
呵,別看老爸做生意挺精明的,玩游戲可是個糊涂蟲,屢戰屢敗,十幾個回合下來,他的手背都被我拍腫了。最后只好扁著嘴喊停,說:“你下手還真狠啊!”
搶電腦
傍晚,老爸回到家,看到我正在電腦前玩游戲。老爸把包往沙發上一甩,沖著我大喊:“你給我下來,現在電腦是我的了。哈哈哈哈哈……”爸爸這句話一開頭還像是斥責的語氣,可是后來的“哈哈哈哈哈”暴露了他心中的想法。
我死活不肯讓座了,說:“爸爸玩電腦的時間多著,今天我可是難得有一回空閑哦。”
爸爸不是君子,看看耍嘴皮子不行,就動手來拉。而我呢?則像牛皮糖似的,屁股粘在椅子上就不下來了。
篇3
今年是老爸老媽的“金婚”之年。半個世紀的風風雨雨冶煉了一樁平淡而又堅固的愛情童話,童話的兩個主人公相濡以沫、不離不棄,在圍城里書寫著平凡人生的酸甜苦辣,在品味生活千滋百味的同時,也踐行著“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無聲諾言。左鄰右舍都羨慕地說:這是全小區最平和、最美滿的一對老“鴛鴦”。
這番評價讓我們感動、自豪的同時,也有些不解――印象中,老爸老媽均是生活隨和、性情溫順的人,他們的愛情很難找出可圈可點之處――風風雨雨這么些年了,從未看到過他們過多的親昵鏡頭,更沒有聽到過類似“海誓山盟”的“圍城壯語”,更難奢談什么卿卿我我、纏纏綿綿了;常見的不過是二老相扶下樓,一起逛街,一起游園,一起買菜,一起做飯,一起看電視,一起聊天……
“金婚”慶典那天,趁著酒興,我委婉地向老爸老媽道出了心里的疑惑。老媽笑了:“傻孩子,我和你爸都這么大歲數了,還趕哪門子時髦啊!其實我和你爸就是兩根檐蔥,套用你們年輕人的話說,我們的婚姻就叫‘檐蔥愛情!”
“檐蔥愛情”?頭一次聽說這世上還有這種類型的婚姻。老媽見我們一臉迷惑,向我們作了解釋。在農村,夏末時,農民都喜歡在房檐下掛捆大蔥,為的是明年作種苗。檐蔥剛掛上去時,青翠茁壯,葉粗莖挺,洋溢著青春的朝氣。進入秋季后,水份漸失,顏色變黃,最后在秋風中瘦成了一把形容枯槁的干蔥。別小看了這把毫無生氣的干蔥,它可熬過了冷風肆虐、挨過了霜雪嚴寒。邁進春天的門檻,這把看似沒有生命跡象的檐蔥,突然間從干癟的蔥莖中鉆出了鮮綠的嫩芽!埋到地里,不消三五日,便會長出了一排齊刷刷的新蔥!――原來在老爸老媽看似平淡無奇、無波無浪的婚姻生活中,竟埋藏著摯熱的愛情火種啊!這種不溫不火的生活,竟保持著全新的滋味,那平平淡淡的每一個日子,都在像釀蜜一樣悄悄地集聚著高亢的激情呢!
婚姻有時真的像一捆檐蔥,走過激情,進入平淡。就在很多人對尋常的日子漸生倦怠甚至暗生放棄之時,殊不知此時在彼此的內心深處竟隱藏著火山一樣濃烈的激情!只需某一時刻稍稍“點擊”,愛情的種子便會破繭而出,綻蕾怒放!正如著名詩人臧克家所說:“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到處是青青的野草”!
篇4
在美國,祖父母沒有撫養孫輩的義務。又因為人工貴,只有極為富裕的家庭才請得起保姆,于是,育兒的擔子只能落到父母身上。已婚美國人休閑活動慣常以家庭為主體,周末在博物館、購物中心、各種游樂場所,到處可見抱著、用小籃提著、背著或是推著孩子的大男人。甚至在一些學術會議上,我也曾多次見到媽媽專心開會而爸爸在旁照顧孩子的場景。
爸爸們做的還不止這些。有的爸爸與妻子平分育兒任務。我很喜愛的一本育兒雜志的編輯――特麗莎和弗萊德是真正的合作者:兩人在雜志上的署名是“聯合編輯”,在生活中則聯合育兒,每人都上兩星期班,在家帶兩星期孩子。兩人輪換,所以他們的一雙女兒常問:“這周是爸爸還是媽媽?”從這種安排里,他們覺得獲益匪淺:他們得以親身體會不同環境中的父母的感受,促進了他們的編輯工作。更重要的是,他們覺得孩子從這種安排中獲益良多。孩子吸取雙方的優點,充滿了活力。據報道,有兩百萬美國父親選擇留在家里帶孩子,而讓妻子去工作養家。有的家庭這么做是因為妻子收入比丈夫高,比如妻子是律師而丈夫是教師。有的是因為丈夫更有耐心,更喜愛教養孩子的經歷。這些“全職爸爸”樂此不疲,還利用互聯網互相鼓勵,組織“全職爸爸協會”。
專家們研究發現,由于大多數男性與女方式的不同,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比如,母親抱起孩子時,動作往往非常溫柔,可很多父親卻和孩子玩得更“瘋”,從生理和心理上給孩子帶來更高程度的興奮。有研究表明,嬰兒早在兩個月大時,就能分清過來抱他的是男性還是女性。如果是父親來了,他會全身緊張,心跳和呼吸加快,準備好和父親“瘋一場”。這種外在刺激對嬰兒的大腦發育很有好處。
篇5
人每天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床上度過,而我的老爸似乎還沒有占夠便宜,每個周末都要用睡懶覺來補足睡眠,而且一睡就睡到九、十點鐘。他的睡態就像一頭豬。他那么“積極”地睡覺,也免不了我的催促和老媽的教育。
這不,我的老爸又在睡覺了。一次周末,我和老媽早早地起了床,只有老爸還蒙頭大睡著,象是煮熟的蝦蜷縮著身子。我跑到老爸床邊,大喊一聲:“瘦豬,起床啦,起床啦,都9點了!!!”老爸一驚,連忙不情愿地坐了起來,抬頭看了看鐘,才七點,便對我說:“哼,小鬼頭,想騙我起床,沒門兒!”說完,倒頭便睡。老爸的睡姿真丑,象個被壓扁的蛤蟆一樣趴在床上。“我一定要讓你起床,不然我就不姓陸。用什么招呢。。。?”我心里盤算著。“對了,搔他的腳丫子。”我不禁奸笑起來。我搔著老爸的腳板,他被癢醒了,睡眼惺忪地問:“誰?誰在撓我的癢癢?”“快起來,快起來。”我大聲說:“太陽都曬屁股了。”“我還沒睡夠呢。。。。。”老爸竟然又睡了,好象周公在夢游六國。唉~~~~`無可救藥,真是一只標標準準的大睡蟲。
一直到十點老爸才起床,他伸了個大懶腰,嘴里還喃喃地說“舒服啊舒服,睡懶覺簡直等于是享受哇!”如果他知道馬上就要被老媽教育的話,恐怕他就說不出這句話了。他剛出臥室,老媽就板著臉站到他面前,開始了長達數分鐘的教育:“~ % @ $ & # ^ ......!”老爸聽后,跪地求饒:“姑奶奶呀,你的這些話我耳朵都聽出老繭了,怕你了。為了我的耳根清凈,我以后再也不睡懶覺了。”可是他這句話等于沒說,直到現在,他每周末還在睡懶覺。我看他100年后,他的靈魂也會在天堂里睡懶覺。
我的老爸就是這樣一個超級大睡蟲。
篇6
我有一個很好的老爸,沒有什么大缺點(注意,是大缺點),只有一個毛病——愛騙我。
一次,我正在寫作業。老爸突然問我他們辦公室有一個人姓名記不得了,只知道他是由“王”、“丘”、“山”三個字組成。我以為老爸故意刁難我,就說:“他是不是就叫王丘山?”老爸搖搖頭,說他名字只有兩個字。我左想右想,就是想不出來。忽然間,我想了出來,說:“他是不是叫王岳?”我正為我那小聰明高興呢,猛然瞅到老爸滿臉的奸笑,哼哼,我明白了……
又是一次,老爸寫東西。突然寫到“踏實漸”停了下來,在紙上寫了個“遠近”的“近”,問我:“‘踏實漸進’是不是這個‘近’?”我急忙說:“不是不是,是這個“進”。”說著,還在紙上寫了下來。老爸贊許地說;“小腦瓜還挺聰明的嘛!”“當然啦!”我附和道。哎!不對!我又上當了!
老爸又叫我了,我得悠著點!
篇7
我是上大學那年遇到阿成的,那時候,有許多男孩子追我,但我不想談戀愛,覺得一個人挺好,就一直拒絕著他們。我從小就和媽媽一起過,有時我甚至會想就這樣和媽媽過一輩子,但命運卻讓我碰上了阿成。
阿成當時已經在上研究生了,在我的追求者中,他并不是最帥和最浪漫的,但他卻是很會關心人的。每到天氣變化的時候他都會提醒我加減衣服;遇到下雨時,他會及時把雨傘撐起。生活中很多細小的事情,他都會想到。他細致的關愛,讓我感受到了家一樣的溫暖。
大學畢業后,很多情侶都分手了,而我和阿成的感情卻一如既往。找工作的時候,阿成的父母幫我聯系了一個不錯的單位,但是,單位的宿舍條件太差,阿成的媽媽來看過我的宿舍以后,要我住到他們家,說他們家房子大,在家里能吃到可口的飯菜。阿成也在旁邊堅持,就這樣,在這個城市舉目無親的我住到了阿成家。他的父母對我非常關心,就像對女兒一樣的,特別是阿成的爸爸,對我更是關懷備至,讓我心里非常溫暖。我和阿成的家人在一起吃飯的時候,感覺他爸爸做的飯特別好吃,而且他好像特別了解我的口味,往我碗里夾的菜都是我愛吃的,還說讓我多吃點,這么瘦弱,要好好補補。一次,我和阿成出門時,他爸爸看我們穿得少,就吩咐道:“阿成,今天變天,你們多穿些衣服。嬌嬌這里沒有衣服,去拿剛給你媽媽買的那件羊毛衫來,給嬌嬌穿上。”當時,我心里特別溫暖,特別感動。
因為住在阿成的家里,與他爸爸有了更多的接觸。阿成的爸爸非常周到細心,對阿成的媽媽體貼入微,阿成的媽媽只要有個頭疼腦熱的,他就忙前跑后地照顧妻子,有時給她捶背,有時給她洗腳、按摩,還經常拍拍她抱抱她。看到阿成的爸爸對媽媽如此寵愛,我真是羨慕極了,我非常向往這種家庭氛圍。
每當看到阿成的爸爸時,我都會想起自己的爸爸。小時候,對于我的身世媽媽閉口不談,我看到別的小朋友都有爸爸,而我沒有,我就問媽媽,媽媽總是把話題岔開。爸爸在我心里就是一團謎,我時常想像著他的模樣,但總是沒有一個清晰的輪廓。
媽媽是愛我的,為了我,媽媽一直沒有再婚,在媽媽的照顧下,我順利地考上了大學。盡管媽媽為我付出了一切,但我心里仍然有種不滿足感。就是在不久以前,媽媽才把我的身世告訴我。原來在我還沒出生的時候爸爸就獨自去闖世界了,爸爸走后,媽媽發現自己懷孕了,她想把這個消息告訴爸爸,但怎么也聯系不上爸爸。那時,家里生活窘迫,媽媽想流產,就在她走進手術室的那一刻,忽然改變了主意,決定把我生下來。
我上了大學以后,不放心媽媽一個人在家里,就勸她找個可心的人成個家,這樣我也放心。媽媽說我就是她的希望,只要我過得快樂她就心滿意足了。
來到阿成家以后,我時常想,如果我爸爸還在的話,他一定應該是阿成的爸爸這樣吧。阿成的爸爸對阿成也非常關心,而且經常在大事上和他商量。有機會我也和阿成的爸爸聊天,與他聊天可以增長不少見識,而且讓人心里非常舒服。我有事情也會請教他,他總是一臉的溫和,很耐心很和藹地回答我的問題。阿成的爸爸在單位是個領導,可他在家卻是個實實在在的良夫慈父,從來不趾高氣揚,指手畫腳。在我眼中,阿成的爸爸是個真正的男人,他好像一棵大樹,為家人遮風擋雨,還給他們撐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特別愿意和阿成的爸爸交流,如果見不到他,就像丟了什么似的。有一次,我出去參加一個聚會,阿成的爸爸對阿成說:“給嬌嬌拿件外套,晚上會變天的。”當時,我心里溫暖極了。阿成的爸爸給我一種溫暖感和安全感,我覺得那才是我一直夢想的港灣。
我每天下班回家不是盼著見到阿成,而是盼望著見到他的爸爸,聽到他的腳步聲我就特別激動,如果他有應酬或是出差我就會非常失望。而且我開始無意識地拿著阿成和他爸爸做比較,比較的結果就是阿成不如爸爸成熟、博學、達觀、有深度。盡管阿成一直對我很好,做事總是為我考慮,但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會做這樣的比較!我經常自責,覺得這樣對阿成不公平,覺得自己不是個好女孩。
我在內心經常譴責自己,大道理小道理也給自己講了無數次,但就是無法控制自己去愛阿成的爸爸,我越是控制自己,就越是痛苦,我真怕自己會越陷越深。
心理分析:
嬌嬌從小生活在沒有父親的家庭環境里,是媽媽的關愛伴隨著嬌嬌成長,在她的成長過程中缺少父愛,所以嬌嬌也就無法通過父母得知男女親密相處的經驗和場景,在她愛的經驗系統里,只體驗到和媽媽之間這樣一種單純的同性的母女之愛。因此,她對愛的認識中,只有這一種標準。從而造成了她在選擇男朋友時,也以這樣的標準來要求男友。
其實,嬌嬌對男友父親“愛”的成分里,多是親情之愛,而非男女之愛。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真正的男女之愛是排他性的,而嬌嬌對男友的父親只是感覺溫暖和關懷,對男友的母親沒有絲毫反感,而且看到阿成的爸爸和媽媽親近時也只是羨慕,而沒有嫉妒,嬌嬌對男友父親的愛里沒有排他性。其次,如果是相愛的雙方,他們都愿意為了對方而改變自己,或者在愛人面前隱藏對異性的好感和愛的表示,而嬌嬌和阿成的爸爸都沒有,嬌嬌只是在默默欣賞默默關注他,而阿成的爸爸對嬌嬌的關心也是長輩對孩子式的關懷。還有,如果嬌嬌對阿成的爸爸真是那種純粹的男女之愛,那么她對他會有身體里的渴望,而嬌嬌沒有。
既然不是男女之愛,那么嬌嬌為什么會這樣痛苦呢?那是因為嬌嬌混淆了愛,她從小沒有體驗和得到過父愛,父愛對她來說是個空白,她一直渴望父愛。當遇到男友的父親時,正暗合了她內心的渴望,這種渴望是嬌嬌從未打開過的心結和情結,是阿成的父親勾起了嬌嬌壓抑已久的父愛情結,而嬌嬌卻把這種父愛理解為男女之愛了。這是嬌嬌沒有享受過父愛及不知道何為父愛造成的。
其實,嬌嬌對男友的愛也是親情之愛多于愛情的,因為她選擇男友的標準就是像父母疼女兒那種關心式的愛,因為她一直缺少這種關愛。所以,嬌嬌要首先想清楚自己是在找愛人還是找親人,想清楚自己對男友的感情。當嬌嬌確定自己真的愛上男朋友時,兩人的關系才能真正地深入發展。只有嬌嬌理順了自己的認知系統后,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心理專家告訴你:
單親家長要有自己的感情生活
無論男孩女孩,在成長過程中,都需要男性的榜樣。單親媽媽可以把你生活中的男性親屬的存在,或者比較要好的男性朋友發動起來,讓他們多跟你的孩子在一起,帶他(她)出去玩兒,讓他(她)見識到男性是什么樣的,對女性應該持有什么態度。
也許你已決意獨身到底,不過將來孩子獨立之后,你可能會感到十分孤單,因為多年以來,孩子已經變成你的精神支柱,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她)。孩子小的時候,這種心境不會給你帶來困惑,然而隨著孩子的成熟與獨立,你會越來越感覺到對他(她)的精神依賴。也許你會干涉糾纏孩子的婚姻,不愿她離開你,這對孩子來說是不公平也是不健康的。此時你越堅強,彼時你越痛苦。所以你需要做好思想準備,孩子終歸有一天會離開你獨立生活。那時你怎么辦呢?這個問題你需要好好想清楚,并且采取相應的行動來避免你和女兒的感情糾結過度,乃至將孩子變成你的替補配偶。
除了孩子之外,媽媽還有獨立的不依附于孩子的感情生活,這對孩子來說,是一個福音。
小貼士:
如何幫單親孩子建立健康心態
離異家庭的家長如何消除苦惱,使自己的孩子能夠像其他孩子一樣健康成長呢?你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
――家長首先要調整自己的思想和心理情緒,引導孩子對家庭環境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孩子是敏感的,會感受到家庭的細微變化。所以,不要企圖隱瞞發生了什么,那樣會增加孩子的不安,失去對大人的信任。作為家庭的一員,他有權利知道與自己有關的事實,這有助于他的勇敢面對。真誠面對孩子的問題,你們的家庭的確發生了變化,同時告訴孩子,你們仍像以前那樣愛他(她)。
――不在孩子面前講另一方的壞話,不要相互破壞形象或當著孩子的面使用污辱性的語言,一味指責對方。可以告訴他,父母親就是無法相處了。在這段情緒混亂的時期,絕對不適合對配偶做任何評判,尤其是在孩子的面前。
――離異夫妻嘗試做朋友。分手后,養育孩子仍是離異雙方共同的責任,只有平靜商談教育孩子的事,才能讓其有寧靜的學習、生活心態。雙方要經常保持和孩子的聯系,尤其是孩子的監護方,應允許另一方探視,使孩子享受親情。
――與孩子共同擔起家庭的責任,避免補償心態。不要過度補償、溺愛孩子,對孩子的生活,要像對待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樣。物質補償和嬌縱都無法替代孩子精神上的缺失,相反可能是任性、暴力的來源。單親的孩子需要更早地承擔責任,才能走向成熟。
――幫助孩子處理好同學關系。孩子的心理壓力很大程度上來自同學,家長要鼓勵孩子在班上交幾個要好的朋友,經常一起學習,一起度周末。孩子的群體生活一旦正常,許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篇8
以前,有一老頭常在我們巷口處候著,擺一個棋盤,身邊立一幡兒,上寫“五元一局”。那地方,成了老爸最愛的消遣之地。 他也不下棋,只愛蹲著看,樂呵呵地一待就是半天。開始,我還以為老爸迷上了象棋,就送給老爸幾本棋譜,并極力邀他同我下棋,殊不知,那棋譜他翻都沒翻,也不屑同我對局。我便知道了,他只是愛上那種街邊對弈的氣氛――路人或抓耳撓腮,或談笑風生,或冷言譏諷,那是一幕幕活生生的市井喜劇,他愛的是這個。
老爸剛退休的時候,情緒有些低落,仿佛一下沒了生活重心。我勸他,養只鳥兒、種一些花草、聽幾段戲曲,老年人不都愛這個?他卻說想在路邊擺一個理發的攤兒,一塊錢剪一個頭。我聽后瞠目結舌,問他,你缺錢缺到這地步?我媽接話了,她說,你不懂你爸,他天生是個站街的命,就是倒貼一塊錢給人家理發,他也愿意。
我媽只說對了一半,老爸是愛街如愛家,可他從不“站街”,而是“蹲街”。據老爸說,這樣的姿勢省體力,而且從下往上看人,看得更清楚。“他們心里想的什么,我清楚得很。”老爸說。
除了蹲街,老爸還樂于流連在工地邊,他看那些巨大的挖掘機、起重機、走了又來的卡車、塵土飛揚中的民工,就像在看一部耗時極長的大片。“長知識呢,一棟樓是怎么建起來的,我清楚得很。”老爸說。
老爸生于貧苦農村,父母早亡,若不是參軍,如今的他鐵定是個莊稼漢,扛把鋤頭在田間勞作,累了,就坐在田坎邊歇歇。照我看,老爸在城市里住了四十年,可體內還是一個老農的魂靈,樸厚善良,卻又糊涂駑鈍得可愛。老爸說:“爭什么呢?人來世上有什么好爭的呢?”他不聽國內外政治新聞,不愛對人說長道短,唯獨愛上了市井街面上的一切,因為那些東西更真實,也更符合他“順天命,難得糊涂”的人生觀。
有一次,我乘車在城市里輾轉奔波,滿腦子的經濟糾紛和人情世故讓我心里亂糟糟的。正打手機時,陪我同行的朋友用肘碰我說,看,你爸。我即刻向外看,移動的街景中,老爸正捧了茶杯,在看兩個小販模樣的人激烈爭論,他樂呵呵的,一如既往那么樂呵呵的,我猜想,他的心是靜的、淡的,但同時又是達觀的。
很奇怪,我的心也靜了下來。手機里的聲音咿咿呀呀在說什么,我突然不在乎了。我在想,三十年后的我恐怕也是這樣吧,終于從蕪雜紛擾的世事中脫身出來,也極愛蹲在街面上,看那些真切又恍惚的人影。我的心必是安靜的,我心里什么都清楚,但我不說,我只是樂呵呵地看。
篇9
雙休日。聽說瑞安的外灘景色很美,我正依偎在媽媽的懷里,纏著她帶我去呢。爸爸突然就鬼魅般的出現了,一個百米沖刺,把媽媽擠到一邊,拉著我的手說:“鳴鳴,我帶你去。”
爸爸開著車,一路春風得意,隨著播放器哼起了歌曲。媽媽苦著臉在后面坐著,她是因為一個人在家顯得孤單,也跟著去的。到了瑞安,我看到向往已久的外灘美景,不由地大發感嘆:“啊!真是太美了。”是嗎?爸爸笑瞇瞇地看著我。
這時,媽媽也靠過來了:“陳鳴,那邊有個賣木雕的攤子,很有趣的。”爸爸一臉緊張地插在我和媽媽之間,用他的身子擋住了媽媽的視線,討好地對我說:“你媽媽審美觀點不行,我帶你去買木雕。”隨后,示威地沖著媽媽一揚眼角,打個鼻腔,拉著我走了。
清晨,我洗臉刷牙吃過早餐后在梳妝臺前坐下:“媽媽,扎辮子。”
“哦,來勒!”一聲高喊,爸爸沖了進來。
我說:“媽媽呢?”
“今天我給你扎個漂亮的麻花辮,就你媽媽那手藝,不行。”爸爸一邊說著,一邊用梳子梳理我的頭發。沒梳兩下,爸爸就開始搓繩子似的把我的頭發擰起來,往橡皮筋上套。嘣嘣,爸爸的手勁太大,一連繃斷了好幾根橡皮筋。
“快點,快點,到上學時間了。”
“哦,好的。”爸爸手一急拉痛了我。媽媽一聽到我的喊痛聲,趕緊跑了進來。誰知爸爸不領情,一把推開媽媽說:“去去,就你那手藝。”
十五分鐘后,我走在校園里,發現同學們都用異樣的眼光看著我:“陳鳴,你的辮子誰扎的,怎么看都像草繩。”我暈!
在學校受了同學的嘲笑,一回到家,就開始亂扔垃圾,發泄心中的不平。亂扔一氣之后,我大聲喊道:“媽媽,幫我打掃房間。”
“來勒——”一聲超長的拖音,爸爸一個箭步沖了進來,“鳴鳴,看爸爸的掃地功夫。”爸爸操起掃把左掃右掃,里掃外掃,揚起漫天的灰塵,地上的垃圾還在,只是灰塵嘛,都在桌椅上安身了。
篇10
“你說,你這兩個星期有沒有練琴,啊?彈的那個狗樣。說你彈的太快、手腕別抖,這個毛病你彈了四年的琴都不改。你看周老師怎么說你,啊!臭丫頭。回去以后,跟著節拍器彈,把那些臭毛病改改。以后別看電視了!”我嘴里嘀咕的說:“是你自己不來看我、教我,還賴我。”“你說什么,說你一句你頂十句!信不信我打你!”……唉!這段話乃本人從鋼琴課上彈不好,下課后老爸罵我最厲害的一次。
先來給你們介紹一下我的這個“臟”老爸吧。他身高一米六二,體重一百四十五,可一塊抱得起我和老媽,呵呵,厲害吧!他有著一頭烏黑的短發,皮膚黃黃的(曬成的)。一對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爭的大大的一個扁鼻子,一張有些厚的嘴唇。另外,他胖,有一個像啤酒肚子,兩條不太長腳大。
說他“臟”并不是他很臟,而是說臟話。舉個例子給你看看:
某月某日晚飯時間,本人不想吃雞肉,這時,“臟”老爸對我開始了他的“偉大的教育”:“干什么不吃?啊?要是在以前,你連飯都吃不上,黃毛丫頭,吃不吃?不吃是不是?一腳我就把你踢出去!”“好好好,我吃還不行嗎?您大人有大量,饒了小的吧。”“下不為例。如果還有下次,看我怎么收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