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文作文范文

時間:2023-03-18 20:27:0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大學英文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大學英文作文

篇1

[關鍵詞] 英文電影;大學英語教學;促進作用

21世紀,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國際間交流日益頻繁,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科技發展突飛猛進使得出國留學、跨國婚姻、外企任職的機會越來越多。世界正變得越來越小,國家間的文化碰撞、交融產生了多元文化。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對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和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學英語教學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プ20世紀80年代起,國內高校英語教師逐漸了解和認識英文電影資源在大學英語教學,特別是跨文化意識和能力培養方面的獨特作用,并在教學實踐中加以積極探索。相關目的語的文化教學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開始占有一席之地,教師和研究人員也在教學實踐和實際需要中發現僅僅提供一些簡單的文化背景知識是不夠的,社會的發展還要求英語學習者具備一定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近年來,在大學英語精讀、視聽說等必修課程以及演講、跨文化交際、英語國家概況等英語拓展課程中越來越多地看到英文電影的身影,各類學術期刊也發表了關于英文電影對大學英語所起到的積極作用的文章。本人擬從培養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角度,分析英文電影對大學英語教學的促進作用,并從教學實踐出發,對于如何利用英文電影促進教學給任課教師提幾點建議。

ヒ弧⒂⑽牡纈岸源笱в⒂锝萄У拇俳作用

ビ⒂锏纈霸詿笱в⒂锝萄е脅喚鑫學生提供了一個真實直觀的語境和純正地道的語音語調、詞匯句型和語感的語言素材,又是一種向學生展現西方國家的歷史、文化、風俗和社會哲學的媒介。因此能夠有效地培養和提高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一)真實語境、純正的語音語調和豐富多彩的臺詞有利于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提高

ビ⑽牡纈凹仁茄習語音語調,詞匯句型和語感的語言素材,又是將聽、說、讀、寫、譯這五種能力結合起來的方法。許多學生偏愛看好萊塢出品的美國大片,久而久之習慣了其中優美華麗的美式英語的語音語調,但與英國或其他用英語國家的人交流時,就會出現不適應語音語調,聽不懂的交流障礙,為此推薦他們看一些純正英音的電影作品如《女王》(Queen)、《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增強他們對不同英語語音的聽力理解能力。不僅如此,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和建議下觀看一定數量的經典影片后,許多經典英語電影中的臺詞也是學生們在口語、甚至寫作中經常引用和借鑒的對象。在他們寫的作文和演講里,經常可以聽到看到《功夫熊貓》(Kongfu Panda)里師傅關于珍惜時間的句子“既往者之不鑒,來者尤可追!那就是為什么今天是禮物。”(There is a saying,Yesterday is history.Tomorrow is a mystery.But today is a gift.That is why its called the present) ,和關于命運的經典臺詞“世間無巧合 ”(There are no accidents.)“欲避之,反促之”。(One meets its destiny on the road he takes to avoid it)。以及《阿甘正傳》(Forrest Gump)里阿甘引用母親關于人生的類比充滿哲理,讓人回味無窮。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會嘗到哪種滋味。”(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二)英文電影是進行跨文化交際教學有效途徑

タ縹幕交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信息發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間的交際。從心理學的角度講,信息的編、譯碼是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進行的交際是跨文化交際(賈玉新,1997)。20世紀末我國高校開始設置語言與文化類課程,經過十多年的探索與發展,不僅越來越多的學者和教師開始關注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的培養,2007年教育部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以下簡稱“要求”)中也明確指出“大學英語是大學生的一門必修的基礎課程。它以外語教學理論為指導,以英語語言知識與應用技能、跨文化交際意識和學習策略為主要內容,……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的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身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為了讓學生了解跨文化交際中的文化沖突現象,筆者給學生介紹了文化沖突的四個階段:蜜月期、敵對期、恢復期和適應期,并提供每一部分的癥狀,然后布置影視作業,讓他們課外以小組為單位在影片中找出每一階段的對應部分,這種診斷式、發現式的學習目的明確,形式新穎,啟發學生在問題中思考,在探索中發現,獨特的學習方式受到學生好評,效果明顯。

プ魑形象、直觀的教學素材,英文電影為學生提供了真實的、豐富的語言應用場景,使學生了解特定的社會背景及宗教文化對語言的影響。從歷史的角度,以獲得奧斯卡金獎的電影《阿甘正傳》(Forrest Gump)為例,影片涉及20世紀50~80年代的美國歷史,出現了眾多名人,如“貓王”的音樂風格、反種族歧視、“乒乓外交”“水門事件”、反越戰運動等,;而另一部上世初紀的鴻篇巨制《飄》(Gone With the Wind)則再現了美國南北戰爭給南方人生活方式及心靈帶來的沖擊和巨變;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影片如:《西雅圖未眠夜》(Sleepless in Seattle),《情歸巴黎》(Saborina)、《電子情書》(You Got A Mail )、《勇敢的心》(Brave Heart )反映英美歷史文化方方面面。它們有效地補充了非英語專業學生對英美文化概況的缺陷。使其對不同文化的價值觀、愛情觀和歷史有一個較為直觀的認識。

ザ、對任課教師的幾點建議

(一)明確教學目的、優化教學設計

ゾ苡⑽牡纈岸源笱в⒂锝萄в兄疃啻俳作用,但因其數量眾多,質量良莠不齊,課堂教學課時有限,不可能在課堂上一一放映。套用培根的一句話“有些電影淺嘗輒止,有些電影值得人反復咀嚼。”為了讓英文電影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真正起到應有的促進作用,任課教師應正確認識英語電影在課堂教學中存在的目的和意義,并據此優化教學設計,精心選材合理使用。以大學英語視聽說教材為例,選用原版影片片段的主要目的就是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語言環境,提高他們對不同語音語調的識別度以及對特定情景發生對話的理解與認識。因此,這部分的選材要短小精練,重點難點突出,可以讓學生反復模仿語音語調甚至背誦句型和短語,以便今后活學活用;而在以跨文化交際意識培養為目的的精讀課堂上,電影片段更多的是出現在課文學習前的導入部分,其作用是使學生產生深入學習和進一步思考的興趣。如在學習涉及跨國婚姻、出國留學等題材的文章時,任課教師可有目的地選取《喜福會》和《刮痧》等集中反映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沖突和融合的過程及移民者的精神困境的電影片段,將文化沖突和融合的畫面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其關注到跨文化交際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其產生的根源進行反思。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如開設英文電影賞析課,系統地為學生介紹英語電影的類型、角色表演、敘事風格及評論角度,使其對英文電影有一個更深入的認識;還可以成立興趣小組或戲劇社,組織學生排演電影片段等。所有的教學活動都在明確的教學目的和精心課堂設計的框架下進行。

(二)教師和學生在課堂角色中的轉變

ト慰謂淌τθ鮮兜階約翰喚黿鍪侵識的傳授者,還是課堂活動的設計者,學生學習的監督者、引導者。受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班型較大、課堂時間有限、學生參與度不高、任課教師不夠耐心等主客觀因素的制約,不少教師在利用英文電影教學時仍沿用“一言堂”的教學方法,很難達到啟發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的目的。為了解決目前這種學生被動學習的現狀。筆者認為在利用英文電影輔助大學英語教學時,教師應轉變自己在課堂上的角色,由“主講”轉變為“主持”。主講是教師的單向教學行為,以教師的灌輸、傳授、單方面分析為主。對教師的知識和能力的挑戰較少;而主持則是雙向和動態的教學行為,需要教師具備多方面的智慧、知識和技能,包括觀察、設計、組織、評論以及應對突發狀況的機智,為此教師必須隨時補充更新自己知識儲備和提高自身的業務素養和應變能力。

(三)學習策略的培養

ナ裁詞茄習?學習就是發現。發現未知的事物;發現自己的錯誤、不足、 需求和必須充實的東西;發現別人的智慧、才華、錯誤、缺點及其對自己的啟示。這些都是學習過程中的重要領悟。因此,在利用英文電影促進大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切忌滿堂灌,要留有余地。無論是從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或是從人才培養的角度出發,激活思維、培養能力、倡導終身學習、自主學習的理念是教學實踐的前提。“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建議任課教師采用任務教學法,有目的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學習情趣和學習策略。學習策略探究學生的認知過程、認知條件以及各種認知活動,利用英文電影培養學生的認知策略、情感策略和交際策略,提高學習的效率,最終達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還有很大的研究空間,值得人們深入探討。

ト、結 語

ビ⑽牡纈,作為學生英語學習不可多得的語言素材和接觸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載體,不僅提供了英語民族如何進行交際的實際情景和鮮活的語言,同時也提供了一些非語言行為的文化情景,并彌補了對英美概況缺乏了解以及課堂上教師難以展示的文化知識。千姿百態的英文電影讓我們接觸到英語社會和文化的許多方面。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有益于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英語,有益于加深對本國文化的理解與認識,有益于培養學生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使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不斷提高,實現大學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在教學中教師對影視材料中有關文化精神予以強調,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發現、感受、思考語言現象背后的文化含義,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對語言學習的興趣。通過透視文化內涵和精神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參考文獻]

[1] 郭廊.教師引導下的學生自主、互助式學習[J].外研之聲,2009(01).

[2] 高一虹.跨文化意識與自我反思能力的培養――“語言與文化”“跨文化交際”課程教學理念與實踐[J].中國外語教育,2008(05).

[3] 尹鴻.英語電影賞析[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篇2

關鍵詞:寫作,文化差異,干擾,文化教育

 

一、英語寫作中出現的問題

現代語言學研究表明,口語超前于書面語,收受(receptive)能力超前于表達(productive)能力。寫作既屬于書面語又屬于表達能力,是聽、說、讀、寫四種語言技能中最難把握的一種技能。除了寫作本身的難度,制約學生寫好作文的因素單從本質上不外乎兩個方面:一個是語言知識層面上的問題,如拼寫、用詞、語法錯誤等;二是文化錯誤。有這樣一種誤解,認為學習外語,只要掌握其發音、語法及詞匯,就能用外語來交流思想,表達感情了。其實,上述要素只不過是語言學習的一部分,文化因素則是外語學習中至關重要的一環,這是因為學習語言的過程也是學習其語言文化的過程,并影響著語言。

在實際英語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所犯的文化錯誤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本國文化的干擾

每種語言都是一種特定文化形態的負載體。人在學習母語時,語言能力和社會文化能力是同時習得的。學生往往容易把本國的民族文化內容套用到外語學習中,由于兩種民族文化有諸多差異因素,因而套用的結果,往往造成文化錯誤,影響理解和表達的準確性。

例如,tiger in the way,這個短語語法無誤,但是有文化錯誤。中國的英語老師一看便明白,學生要表達的是“攔路虎”的意思,可外籍老師看到這樣的表達方式會很迷惑。在漢語里“虎”用來指獸中之王,喻指難以對付的事或情況,而在英語中卻用“lion in the way”。又如,漢語中常用“雨后春筍”來形容事物的迅速發展和大量產生,而在英語中用“like mushroom”表達此意,這是由于英語不出產竹筍,bamboo是外來詞;所以,I answered the teacher’s question with bamboo growing in my heart(胸有成竹),也犯了同樣的錯誤。

又如,dog是個簡單的詞,如果說一個人是“lucky dog”(幸運兒),中國學生會納悶,而如果形容帝國主義是“losing dog”,外國人會奇怪,殘暴的敵人為何像一只找不到家的小狗呢?這是狗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異。

2.語法

不同的民族文化既創造了不同的詞匯意義,也形成了不同的語法體系。英漢民族思維上的不同造成了在同義表達上采取不同句法形式的現象。總的說,英語重形合、靜態、物稱、被動、復合;漢語則重意合、動態、人稱、主動、簡單。這些差異既存在于句子層面中,也出現在語篇的思路和結構上。(1)在表達“有人對我說……”這個概念時,按照英語“重物稱”和“重被動”句式的特點,,應該譯為“I was told that …”,實際上不少學生卻譯成“Somebody told methat…”,實際是受了漢語“重人稱”和“重主動”這一句式特點的影響,因為在中國人眼里,施事者比受事者重要。(2)漢語中重要內容往往放在句首,而英語中重要信息通常置于句尾,如“Herecomes the bus.”(車來了),“There goes the bell.”(鈴響了)。

英語中用許多不同的形態變化、時態變化來表示復雜的關系,此外還有各類連接詞語和從句,因而句子結構錯綜復雜。科技論文。科技論文。漢語無形態變化,只有靠單純的語序和虛詞來表示各種語法關系、動作的先后順序與語序對稱,這樣便構成了一種線性橫向排列式的結構。許多學生不能擺脫這種干擾,常常按照中文的表達習慣組織句子,因而在寫作中常出現這樣的錯誤句子:My choice to be a doctor has three reasons. He writes very wellcompositions. There are many people come from Europe.

3.語篇差異

英文文章段落的發展往往是先陳述段落中心思想,然后分點說明;或按細節的重要性來展開段落,即較次要的細節放在前面,重要的細節放在結尾處;或按時空順序來展開,或者按一般——具體、具體——一般的順序來進行。其特點可歸納為三個步驟:

(1)Brief introduction;

(2)Body:topic sentence — reasonsor explanation;

(3)Conclusion.

而漢語以呈螺旋形式、間接的、推進發展的形式展開論述。其特征可用畫龍點睛來概括,即把大量的筆墨用在鋪墊、陳述上,最后才擺出觀點。這種螺旋型的段落發展結構常常使外國人大惑不解,于是產生條理欠妥、邏輯混亂的印象。

4.語用方面的錯誤

由于受語言文化影響,中國學生在英語情景寫作中常犯語用錯誤。科技論文。

(1)A: LiMing, you are wearing a nice skirt.

B:It is very common and cheap. (Thank you.)

(2)A:Have you been to the Summer Palace, haven’t you?

B: Yes, I haven’t. (No, I haven’t.)

二、語言習作中的文化教育

語言和文化是交織在一起的。語言教學中的文化并不是除了聽、說、讀、寫技巧外可有可無的第五種技巧。文化因素始終存在于外語學習的背后,即使優秀的語言學習者的寫作能力也可能因文化原因而受到限制,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文化內容卻很難進入語言教學的課堂。

從培養寫作技巧方面來講,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因此要注重學生足夠量的語言材料的輸入。讀物的內容是在接受寫作者以摹仿、借鑒的范本。另外,閱讀實際是在接受寫作文化的熏陶,讀與寫的關系實際是文化的群體規范和個體習得之間的關系。充分利用現在教材是為其提供范例的一個有效途徑。《新英語教程》系列教材中的精讀、泛讀課文全都選自原文材料,題材廣泛,涉及到西方社會中政治、歷史、宗教、習俗等方面的內容。在許多課文中,語言和文化相互融合,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即可用來學習英語語言,又可作為介紹英美文化的素材使用。但好的教材也需要正確的途徑,現在我們的外語閱讀教學往往不注意將閱讀與寫作聯系在一起,所以應克服把精力放在詞匯的擴大、語法的學習上,只教句子不教篇章,只教語言形式不教文章所反映的文化。

此外,英文報刊雜志也可作為學生課外輔導閱讀材料,不僅可以給學生提供課外閱讀的天地,增加語言積累,增強語感,還可以讓學生接觸到許多新詞,學到一些新的表達方法。英語電視電影及有聲讀物也可作為學生學習語言的有效工具。

總之,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應把寫作教學貫穿于詞匯語法閱讀教學之中,循序漸進,常抓不懈。

參考文獻:

【1】錢正福.試論大學英語中的文化特征【J】.蘇州鐵道師范學院學報,2002,(12).

【2】龔曉斌.文化差異在漢英語言中的反映【J】.江南學院學報,2000,(9).

【3】劉雙.文化因素在詞匯理解中的作用【J】.外語學報,1995,(4).

篇3

關鍵詞: 大學英語 寫作教學 英漢對比

隨著我國同國際間的合作日益加深,頻繁的國際交往對英語寫作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然而,縱觀我國學生的英語學習狀況,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就是英語的寫作水平不高。而中國式英語更是當今大學生在寫作中廣泛存在的問題,倘若不予改正,必然影響大學生的英語寫作。我在對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產生的現象和解決的對策進行探討的過程中,嘗試運用英漢對比的相關理論,希望對學生寫出正確的英文有所幫助。

一、英漢對比理論

以外語教學為主要目的的對比分析的發展時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行為主義占據主導地位,而對比分析的理論依據自然要在行為主義心理學中探求。行為主義學者經過研究發現,新知識的習得基于舊知識,前一項學習任務的完成將對后一項學習任務進行的順利與否產生影響。在外語學習過程中有一種“遷移”現象。基于此,行為主義學者提出了外語學習中的“遷移理論”,同時將此種現象劃為:①有害遷移;②有益遷移;③零遷移。按照結構主義語言學及行為主義學者的有關理論,對比分析理論認為外語習得主要是一個從母語習慣向外語習慣遷移的過程。若母語同外語結構不同,則產生有害遷移;若兩者的某些結構相同,則產生有益遷移。促進有益遷移,克服有害遷移,同時以此為基礎,幫助學生形成新的外語使用習慣是外語教學的目的。

二、當前大學英語寫作中的問題

目前,大學生的英語寫作在英語教學中是最薄弱的一環,即便老師多次傳授給學生英語寫作的技巧與方法,可是,從學生的四、六級考試中的作文寫作來看,學生的平均得分率在很大程度上低于及格的標準,更同教學大綱規定的要求相差甚遠。寫作中出現問題的原因如下。

1.詞匯方面錯誤的原因

漢語和英語的詞匯體系并沒有對等,它們屬于不同的語系。可是,我國英語學習者在學習英語時已經熟練地掌握了母語,通常會使用漢語的詞匯完善目的語的不足。在寫作中,學生往往運用漢語進行思考,通過語際間的轉換,將漢語詞匯的意義用英語表達出來。此種有意識地運用母語表達的方式就導致母語的負遷移。

2.句法構造方面錯誤的原因

學生對英漢句子構造上的區別不了解,導致他們在英語寫作中不由自主地使用母語的句法規則組織語言和構造句子,從而出現許多句子缺少主語,甚至中式英語的現象。英語注重形合,通常狀況下在進行句子的銜接中會利用連接詞與語法。英語句子大都存在主語,句式雖變化多樣,可是主次分明;漢語強調意合,不注重主語而注重句子的主題,漢語主張通過語義表達句子間的關系,句與句之間的銜接通常依靠前后意思的照應或者內容層次,當語義清楚時,往往將句子的主語省略。

3.語篇方面錯誤的原因

不同的文化在思維方式與價值觀念上有著差異,也會影響語篇的結構。漢語民族的思維方式可謂螺旋式,其篇章結構運用的是歸納式結構,易言之,先交代次要、背景以及與文章相關的信息,再說主要、任務及文章的主體,最后畫龍點睛,表明主題。但是,英語民族的思維模式可謂直線型,在文章的寫作中,直奔主題,開門見山,其次采用有關的信息予以證明論點。

三、解決問題的方法

1.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相結合

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為提高自己的語言運用能力,要求學習者具有充足數量及形式的語言輸入。在寫作教學中,應將閱讀看作輸入,寫作過程當作輸出。教師應主動引導學生閱讀不同形式的英文材料,讓他們通過英漢兩種語言表達方式的對比,逐步地積累在表達英語思想時的語言素材,進而掌握篇章組織技巧。

2.注重語言的模仿

通過模仿外國人的表達,不僅能夠加強對該語言的感性認識,然后大腦對這些感性認識進行總結和整理,而且進一步取得語言自身的理性認識。

3.提高詞匯教學的質量

教師應有意識地整理學生在不同階段學到的詞匯,通過串成群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聯想,鼓勵學生使用新詞匯,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教師應在講解詞匯的過程中添加詞匯結構屬性等方面的介紹,將對詞匯的講解同相關的語境產生聯系,最好不要在英語和母語詞匯間建立直接聯系,要利用學到的英語對新詞進行解釋,將重點放在易產生負遷移的詞匯上。

總之,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不僅是為學生進行詞匯的講解和篇章的翻譯,更要注重加強學生分析英美民族思維的能力,引導他們養成同英語習慣相吻合的思維習慣,規避漢語式的思維模式,努力提高學生英語寫作的水平。

參考文獻:

[1]何善芬.英漢語言對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2]從文化差異層面審視英漢寫作差別與英語寫作教學[J].重慶交通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

篇4

【關鍵詞】大學生英語寫作 英語教學 現狀 問題及對策

根據《新大綱》對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的相關要求,大學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聽、說、寫、讀、譯能力,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使學生能夠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隨著我國國力的不斷發展,尤其是在改革開放后與國際之間的交流和合作越來越頻繁,我國對英語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生的英語水平不斷提高,大學生作為高等人才更要學好英語,但現階段的英語教學工作中忽視了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差,普遍存在遇見寫作就怕的現象。為滿足學生的需要、順應社會的需要,本文從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現狀、問題及對策對英語教學進行多方面、多層次、逐步深入的探討,對英語教學改革提出相應建議,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

一、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現狀

由于缺乏專門的英語寫作教材,老師一般每周根據課文內容或課后習題布置相關的寫作作業,由老師統一批改,針對批改中學生多出現的問題進行相應講解,這種傳統的英語寫作教學模式不能引起學生對錯誤的足夠重視,學生常常寫過、錯過、忘過,往往是事倍功半,很難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二、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常出現的問題

通過對大學英語寫作教學進行長期的調查、總結和研究,實際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常有以下五種問題發生。

1.缺乏體裁全面、系統的寫作材料,尤其缺乏應用文寫作材料作為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參考材料在傳統的英語寫作教學模式下英語寫作教學只能依靠讀寫教學教材有限的課后習題、老師布置的寫作題目和范文,學生不能得到充分的寫作練習,對學生的英語寫作教學也不夠全面、系統。并且學生常僅對議論文進行相應寫作練習,缺乏對應用文的寫作練習,英語寫作教學不夠全面、統一。

2.沒有循序漸進、具體可行的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方案。由于缺乏專門的英語寫作教材,無法制定循序漸進、具體可行的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方案,使老師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時教學難,使學生在大學英語寫作學習時學習難,付出大、回報小,往往大量的寫作練習不能有效地提高英語寫作能力。

3.作業批改費時低效。我國高校普遍存在大學英語師資較弱的現象,大學英語教師的任課班級多,所要批改的作業數量較多,任務較重,批改的質量因此會有所降低。學生往往只關心批改的分數,忽視了老師所標注的錯誤和糾正,同一個問題常常會一錯再錯,英語教學效率低下,不能很好的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4.思維、文化差異問題。漢語作為我們的母語與其他語言有很大的差別,用漢語思維思考早已習以為然,老師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通常都是以中英文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工作,故學生在英語寫作過程中常以漢語的思維來思考問題,再以英語的語言來表述句子,常會發生語法錯誤、用詞錯誤等問題。并且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異,缺乏對西方文化、歷史、地理知識的了解,常會導致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用詞不當等問題發生。

5.言語環境問題。處于一個好的言語環境可以極大提高語言W習的效率和水平。在我國大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除了英語課堂教學,很少有應用到英語寫作的場合和環境,僅僅通過有限的寫作材料的閱讀和練習,很難達到英語寫作要求。

三、大學英語寫作教學問題的相應對策

1.要引導學生多讀多背多了解。優選適合大學生的英文期刊和雜志并推薦給學生,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多閱讀,背誦優美的文段和經典名言,了解西方的文化、歷史、地理知識。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課堂教學與課后自學相結合,以西方的思維思考問題,寫出地道的英語作文。

2.具體的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方案。通過單句式的漢譯英寫作練習,采用抽改、自改或互改的批改方式,在批改后針對容易出現錯誤的地方進行重點講解,不僅降低了教師的作業批改任務壓力,還可以使學生認識到錯誤所在,提高英語寫作教學效率。

3.創造言語環境,豐富學生學習活動。通過全英語課堂教學,使學生在上課時可以有一個純正的英語言語環境。同時,可以組織開展各類英語學習活動,如英語角、英語演講比賽等,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結束語:隨著社會對英語水平要求的不斷提高,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已經很難滿足現代教學的要求,對于現如今大學英語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還需要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完善。只有及時進行教學改革、改善教學方法、遵循教學規律,才能不斷提高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教學水平和質量,增強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歡.大學英語寫作現狀的分析與改進[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02).

篇5

1997-1999 1987-1991

HARVARD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BOSTON, MACandidate for Master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degree, June 1999. Member of Management Consulting, Entrepreneurship, High Tech and New Media, and Business of Sports Clubs.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MBRIDGE, MABachelor of Science degree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GPA 3.9/4.0. Elected dormitory treasurer ($16,000 budget) and athletic chairman.

experience

1998

CHAINSHINE CONSULTING GROUP NEW YORK, NYSummer Intern, International DepartmentWorked with client teams serving major international paper and industrial products manufacturer.· Analyzed product-costing process. Identified opportunities to improve accuracy of product costs by 5%.· Researched and reformulated procurement strategy for primary raw material input with team members. Constructed model demonstrating potential revenue increase of $15million.· Conducted client interviews and led focus groups as part of initial phase of re-engineering initiative.· Participated in two-week training program composed of 15 summer interns.

1991-19971997

CUMMINS ENGINE COMPANY COLUMBUS, INTechnical Specialist, Automotive Customer Engineering DepartmentPioneered and led the Market Segment Profile Project.· Characterized various market segments within Automotive Business Unit and laid foundation for future work in other Cummins business units.· Interviewed external customers to better understand both their spoken and unspoken needs. Collected detailed duty cycle data from end-user applications throughout the U.S.· Developed standard market segment profile format with input from internal customers. Presented findings to engineering, marketing, and sales organizations for developing “value-packages” that give Cummin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the marketplace.

1995-1997

Senior Engineer, Concept Design Division LONDON, U.K.Designed entire diesel engine architecture concepts for products beyond 2002.· Led design of virtual engine using Pro/Engineer 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ools.· Demonstrated use of industry-leading technologies to help meet future emissions standards and more stringent product performance, reliability, and weight targets.· Presented design concepts to senior management using quarter-scale stereolithography model.

1991-1995

Senior Engineer, Product Design Division TORONTO, CANADADesigned various diesel engine subsystems for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rograms.· Led Cylinder Block Team in redesigning cylinder block for new engine platform program.· Concurrently engineered and integrated competing design requirements as part of cross-functional team.· Worked closely with suppliers and engine plant personnel to gain broad background in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篇6

論文摘要:合作學習作為有效教學模式之一,目前已廣泛應用于現代課堂的各種教學。論述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介紹其模式結構與大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施策略。以期進一步探索適應當今時代需要的大學語文教學模式。

著名教育家、大學語文教育專家徐中玉指出,當前大學語文課改革,最迫切的問題不是教材改革。而是改進教學的方式方法。提高大學語文課教師的整體水平。大學語文的教學。不能教師站在講臺上一人講到底,要采取互動式、啟發式教學。這要求授課教師要有廣博的知識視野。教師在課堂上要鼓勵學生多提問,師生在課堂上或課堂下平等討論,各抒己見。讀完一文后,有何啟發,有何疑問與心得,大家交流探討一下,這樣才有利于“教學相長”。因此。大學語文的教學不僅在于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訓練.更在于學生語文素養的進一步提高.在于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大學語文課堂也不只是教師對文章的精彩分析.更應該使學生對文章的深入思考。不只是教師一言堂.更應該是所有每一個學生參與的課堂。合作學習。由于它在改善課堂內的學生心理氣氛.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促進學生形成良好非認知品質等方面實效顯著.很快引起世界各國的關注.并成為當代主流教學理論和策略之一.被譽為“近十年來最需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和當今社會最有效.最進步的學習方式。這一理論運用到大學語文教學中.將有助于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新教學模式,使學生的個人潛能得到極大的發揮,學習需求得到極大的滿足。

一、合作學習理論

合作學習的觀念和實踐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我國古典的教學名著《學記》中就有“相觀而善謂之摩”,“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之說。強調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合作交流但作為一種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合作學習理論在2O世紀70年代興起于美國,是美國教育家SlavinR.E.,JohnsonD.W.NIDavidson等提出的。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實質性進展,是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合作學習理論以研究與利用課堂教學中的人際關系為基點.以目標設計為先導。以師生、生生、合作為基本動力,以小組活動的異質性基本形式。以團體成績評價為標準.以標準參照評價為基本手段,以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改善班級內的社會心理氣氛、形成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社會技能為根本的目標。它側重于以群組為主。以學習者為中心來組織教學,強調學習者的自我指導、個人發展、個性和內在的動機及其合作意識。

1、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個體是在世界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積極建構,改組自己的認知結構而進行學習的,學習涉及到學習者之間的相互效仿。協助和激發。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經驗為背景建構對事物的理解.因此只能理解到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對事物唯一正確的理解。既然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到事物的某些方面.教學就要增進學生之間的合作.使他們看到那些與他不同的觀點的基礎。而且。學生在與比自己水平稍高的成員的交往中.有將潛在的發展轉化為現實的發展,并創造更大的發展的可能。

2、群體動力理論

群體動力說的創始人考夫卡指出.群體是成員之間的可以互賴變化的動力整體后來勒溫對其進一步闡述。他認為:(1)群體的本質是導致群體成為一個動力整體的成員之問的互賴在這個動力整體中.任何成員的變化都會引起其他成員狀態的變化:(2)成員之間緊張的內在狀態能激勵群體達到共同的預期目的。我國學者稱之為來自集體內部的一種“能源”。在合作的集體中.個性差異、學習風格不同的成員互相交流,產生新的認識在平等、自由、依賴的環境中,用集體的力量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合作學習充分借鑒了集體動力理論形、,豐富和發展了自己的理論體系。

3、合作學習的五大要素

Johnson.D.W..Johnson.R.T.和Holube.E.J.于1993年提出了促進小組合作學習的五大要素:(1)積極互賴——每一個成員對小組的成功都是必不可少的.沒有相互依賴就沒有合作學習。(2)互相互動——每個成員的學習都有別人的支持和幫助,相互促進,達到彼此促進的目的。(3)個人和小組責任——在合作學習中必須明確制定小組和個人兩個層次的責任。(4)人際及小組交際技能——合作學習本身比競爭型和個體化學習都要復雜.有建設性地解決沖突的技巧對學習小組的成功尤為重要。(5)小組自評——小組成員討論他們之間是否維持著有效的工作關系,如何改善。只有在學習環境中系統地構筑這些元素,才能確保有效的、長遠的合作學習的成功。

二、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結構

與傳統班組授課形式相比。合作共學大大增加學生交往,強調學習者的個人發展與參與意識.對于培養學生健康的學習心理品質。激發其學習興趣。發展其語言綜合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起著積極作用。在合作學習中教師的角色發生了變化。其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促進者和監控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有個人獨立學習,又在小組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與小組同伴共享學習資料.共同學習探索和研究問題。并互相影響互相信任.共同努力以實現小組目標。小組成員在不斷表現吸收、反思、和自我調整中獲得成功的機會,并能使每個學生全面參與聽、說、讀、寫等語言實踐活動,讓信息流在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多元多向交流。

三、合作學習在大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施策略

合理的分組是有效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合作學習主張“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分組原則,根據學生的性別、興趣、能力、學習能力等主要方面進行合理搭配劃分學習小組。每個小組的人數一般以4—6人為宜。學生也可以根據彼此之間的關系、興趣愛好等自行組合。在寬松、和諧的合作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除此之外.讓學生經常換組合作學習。既可活躍合作的氛圍,還可讓學生體驗和學會如何與不同背景、不同學習能力、有著不同想法和思維的同學合作。

(一)角色分配

角色分配確保小組內每位組員都能擔任一定的角色.并負起每個角色應承擔的責任。例如。主持人、記錄員、報告員、檢查員等。為便于團結協作和培養各項能力還規定組內成員應定期互換角色,體驗不同的學習責任。

合作學習小組首先要有全體組員的目標.即要求學生運用正確的閱讀策略在規定時間內快速準確地查找有效信息。為達到這一共同的目標.學生問必須要通過分工合作、資源共享、角色輪換、集體獎勵等手段形成和諧有效的依賴關系。小組目標是合作學習的內在動力.共同的目標是形成小組凝聚力的前提和關鍵。以《大學語文》(陳洪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第62課為例,合作學習目標可設計為:1.把握辛棄疾縱橫揮灑、慷慨激昂的詞風:2.了解辛棄疾愛國報國的創作基調;3.鑒賞《賀新郎》(“把酒長亭說”)。合作學習任務可分解為:1.辛棄疾生平;2.辛棄疾的詞作及創作風格;3.《賀新郎》(“把酒長亭說”)的創作背景;4.陳亮生平及創作;5.辛棄疾與陳亮的關系及“鵝湖之會”:6.辛棄疾與陳亮之間的詩詞唱和;7.前人對《賀新郎》(“把酒長亭說”)的評注等。

小組預習與合作討論根據教材內容事先設計小組合作任務.并布置給各小組.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有目的地預習。在小組預習的基礎上學生可根據教師的問題.在小組內展開討論.在討論中辨明是非,培養能力。在理想的合作學習中,學生之間總在不斷地產生智慧碰撞和思想交融。學生慢慢擺脫自我原有的狹隘認識和片面思維.超越自己的認知結構、能力水平。在討論時,學生參與并聆聽。組員可逐個發表意見,也可一人發言為主。其他人補充為輔。同學們應鼓勵互助,取長補短。教師要控制好小組討論時間.監控組員行為,保證合作學習的實效性。組長集中并整理好成員的發言后,進入“小組報告”環節。各小組討論后,可以個人自述、全組合作陳述、甚至是角色表演等方式將討論結果向全班匯報.其他小組認真傾聽。同時記錄報告中的精彩和不當之處.以便作深層交流和討論。在小組合作討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從組內中交流過渡到組際交流。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進行適當的講解,起到點撥的作用。

作為合作學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小組評價以小組總體表現為評價依據。鼓勵學生合作互助、共同進步。評價的內容主要是合作小組的學習態度、方法、能力、效果(測驗)等。評價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點滴進步.采取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在合作共學教學體系中.對小組總體成績的評價和獎勵是很重要的。合作共學既有合作又有競爭,組內合作、組間競爭,把以往表面上面向全體學生。實際上卻鼓勵個人間競爭的評價模式改為面向小組的合作性評價.使獲得成功的機會人人相同。這樣,能促進同伴中的群體資源得到開發。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漸漸地。學生把學習不只是當作課內任務,課外時間也可相互合作、開展活動。有效地保證了課內外綜合式教學有序地進行。

(二)教師角色

1、合作學習的組織者。學生經驗不夠豐富,缺乏一定的組織能力,在合作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某些組織和管理的問題’,因此要完成教學任務,就必須有教師的參與,由教師組織。管理課內外學習活動。

2、合作學習的參與者。教師本身也時刻充當學習者的角色。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要放下“權威者”的架子,從主宰課堂的絕對權威變成組織和參與學生探討知識的一員。教師要深入到小組中。參與學生的討論。經常了解自己的學習方案的有效性.收集學生的反饋意見。

3、合作學習的促進者。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成為學習的促進者,教育、指導學生樹立信心、積極思考、積極參與,幫助他們認識合作學習的作用和必要性.轉變他們的學習觀念.培養學生的自律能力以及與人和睦相處的社交技能。教師作為促進者,并不是將問題的答案和理由直接告訴學生,而是通過適當質疑學生.挖掘他們在解決實際問題時的思維過程和策略.開展小組活動。

篇7

關鍵詞:大學英語應用文;思維方法;英語能力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人,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日益頻繁,社會對大學生的英語應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學生也希望能盡快提高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以適應社會的要求。現在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修訂本》也將原大綱中“以英語為工具獲取本專業需要的信息”改為“以英語為工具交流信息”. 這樣改變的實質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而不只是通過閱讀獲取信息的能力。外語教學“應以發展學生交際能力為出發點和歸宿”。而在英語交流中,寫作能力尤其不容忽視。另外,托福,雅思,大學英語四六級等考試,要求測試寫作能力并且還提高了作文的要求和分值。因此,提高英語寫作能力成為英語學習者迫在眉睫的要求。

一. 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寫作要求

在英語聽、說、讀、寫等基本技能中,寫作是應用性極強,涵蓋綜合知識面寬而訓練難度又很大的項目。而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有別于大學本科。在寫作方面,要求學生掌握英語應用文的基本文體和寫作方法。所以,在英語寫作教學中我們才能有的放矢去進行。

二. 寫作水平現況

高職學生生源復雜,既有普高生又要三校生,英語基礎差異很大,呈多元化態勢。有的無法讀英語,更別說寫出完整的句子。有的具備一定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如掌握了一定的詞匯量、基本的語法知識、一定的閱讀能力等。但是,他們的寫作能力普遍都較差。一是高職學生基本不知道應用文包涵哪些范疇。所謂應用文是人們在生活、學習、工作中為處理實際事物而寫作,有著實用性特點,并形成慣用格式的文章。二是不知道應用文的文體。高職高專英語應用文只涉及一般性應用文,這類應用文包括以下幾種:書信、啟事、會議記錄、讀書筆記、說明書、通知等。而中學階段沒有在這方面進行專門的訓練,因此,許多高職高專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相當差,基礎薄弱。具體表現在文章結構散亂,錯用單詞,不正確的句型和語法等。

三. 從方法入手,授人以漁,

通過反復實踐和探索,在教學中,我主要從思維差異、基本功、基本技能及寫作方法這幾個方面來改善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在英語教學中,我認為無論是閱讀,寫作還是翻譯,首先應該讓學生了解西方人的思維模式。語言是思維的反映。世界上幾乎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理解和思維方式,母語是英文的人和母語是漢語的人也不例外,,在觀察理解與思維方式上都存在差異。對同一事物,往往因理解不同,在表象方面也呈現差異。東方人常常使用辯證思維來思考,而西方人用邏輯思維進行分析和分解。英美人的思維方式是:首先揭示事物的本質,然后按照這些事件的重要程度來進行人為的加工,哪個最重要就放在前面說。接下來才說第二重要的,把最不重要的留在后面。在漢語思維中,我們習慣將事件按照發生的先后順序一一展現。所以,在英語應用文在我們按照這樣的思維方式進行寫作——先主題,再展開。其次,教師應該要求學生在基本功方面下功夫。我個人認為語言方面的基本功包括詞匯和語法。如果學生不具備這些基本功,就談不上什么思維方式。由此,教師應該要求學生的詞匯量達到4500-5000。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法基礎知識,具有基本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在方法,上要求學生用套寫的方法進行應用文的寫作訓練。從格式到內容,從主題句到段落,從遣詞造句到篇章結構,甚至一些精彩的句型。這樣使得他們知道怎樣去把握應用文的文體以及應用文的基本寫作方式。

四. 結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更加需要應用型外語人才,英語教學改革呼聲也越來越高。如何提高高職高專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能力和水平,也引起了廣大教師的重視。我們不僅要從教學理念上去研究和探討,也要從方法上去突破。如何讓高職高專學生掌握英語應用文寫作的方法和技巧,還要取決于英語教師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提高高職高專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動力。

參考文獻:

[1]邱緒萍,英漢互譯的邏輯轉換《天水師范學院院報》,2007年.

[2]李清源,英語寫作基礎教程,2008年.

篇8

Name: ________________ Sex: ________

Date of birth: ____ __ in __ on the health status of day: ___________

Age: ____ years old qualifications: ____________________

Graduate institutions: _______________ professional: ____________________

Work Experience: ____ years

Contact:

E-mail: _______________ phone: ____________________

Home Phone: _______________ Pager: ____________________

Mailing Address: _______________ Zip: ____________________

Educational Background:

In ____ - ____ University ___________ __________ years professional (please change as appropriate according to personal circumstances)

In ____ - ____ University ___________ __________ years of professional (can be in school on thewriting courses)

Work experience:

On the year ____ __ - ____ __-year company on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sector work

On the year ____ __ - ____ __-year company on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sector work

(Please where appropriate, increase or decrease depending on personal circumstances)

Here should be the core content of the entire resume, candidates can focus on the narrative,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work of different individuals and focused with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work experience, especially with the job work experience relevant to the objectives; have to say the most the main, the most convincing proof of work experience and most of the profits for the company and related results; that tone to a firm and positive, strong; concrete work, the ability to prove that materials; writing experience, the general Write recent first, and then the order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ge to write. Recent work experience is very important. Work experience in each of the written work in the first date, followed by work units and positions. In this section point to note is that the statement of a person's qualifications and ability to experience, not too mention the needs of individuals, ideals and so on.

English level:

* Basic skills: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y to ......

* Standard Test: State IV, 6; TOEFL; GRE ......

Computer level:

Programming, operating system, network, database, please ......(, where appropriate, increase or decrease depending on personal circumstances)

Hobbi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Please describe t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ts own personality, work attitude, self-evaluation, etc.)

Another:

(What if you want to write up, please fill in here!)

篇9

【2016年6月作文真題:機器人技術】

Directions: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 short essay on the use of robots. Try to imagine what will happen when more and more robots take the place of human beings in industry as well as people's daily lives. You are required to write at least 150 words but no more than 200 words.

【參考范文】

Since people begin their ingenuity, we have devised increasingly intelligent robots to help us coping with dangerous and burdensome work. We continuously confer various human capabilities on machines, and now try to think what will happen if robotics become even more advanced?

As far as I’m concerned, in the near future the modern world will be populated by intelligent devices which can remove much human labor. Our work in factory will down by robot assembly arms. Our cooking, washing and other housework will complete by robot server. Our public security will managed by tireless robot-polices. In addition, due to the micro-mechanics, there will be more robot systems which can perform highly difficult surgery with sub-millimeter accuracy to help patients alleviate their pain and suffering.

But, as I think, if robots are to reach the next stage, there are still much real challenge. We all know that human brain is far more complicated, and the most intelligent robot system will never catch up with human mind’s ability. So I have to say, there is still a long way for the robot technology to go.

【2016年6月作文真題:在線學習】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 short essay on the use of robots. Try to imagine what will happen when more and more robots take the place of human beings in industry as well as people’s daily lives. You are required to write at least 150 words but no more than 200 words.

【參考范文】

Wi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ing,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people prefer to study online instead of attending school. Indeed, e-learning has become a common phenomenon.

There are two factors leading to this condition. For one thing, with the speeding up of modern life rhythm, the internet, to a large degree, plays a dominant part in our daily life. Thus, there is no doubt that it offers us many advantages and makes our life more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ranging from online meal booking to reading online. Additionally, it is a more advanced approach to access to essential and useful information. By clicking the mouse , any stories and information what I want at any given time and site can be accessed. Consequently, that’s the reason why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prefer to choose the way of studying online.

Admittedly, much useless and false information abounds on the internet. It is advisable for us to reading more carefully and critically.

【2016年6月作文真題: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關系】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 short essay on living in the virtual world. Try to imagine what will happen when people spend more and more time in the virtual world instead of interacting in the real world. You are required to write at least 150 words but no more than 200.

參考范文: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virtual world and the real one has aroused public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and has become a stormy topic on in TV programs, newspapers, university classes and many aspects of our everyday life.

篇10

漢語和英語在兩種文化當中都承擔了交流的使命。在發展方向上,兩種語言都朝著更加開放、更加便于達意、形式更加簡化的目標努力。目前最新的科技信息仍然由發達國家的語言,尤其是英語來傳播。中西文化的差別之一在于雙方對科學技術的認識程度不同。古代中國思想的不足之處在于缺乏科學技術的意識。由于歷史的原因,中國和西方的一些國家在文化發展上還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中國人,尤其是中國的當代大學生要全力學習西方語言與文化,對中國社會的發展將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

1.信仰方面。中國人傳統的世界觀和信仰與佛教、道教、儒教緊密相連,其中的佛教思想盡管來自于國外,并非本國土生,但是經過多年的傳播和影響,已經融入到中華民族的主流文化當中。三教并存是常見的局面,而且從唐代起,儒、道、禪三教逐漸走向融合。而現代中國人又信奉以當代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代表的馬列主義。因而中國人的世界觀和信仰也同樣表現為傳統觀念與現代思想結合的復合體。西方人的基本世界觀和信仰反映在他們傳統的中。基督教就是他們的主要信仰,圣經就是他們信奉的教義。在近代,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資本主義的萌生,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信奉資本主義。因此他們所擁有的是基督教教義與資本主義思想相互雜糅的世界觀。

2.思維模式方面。中國人的思維模式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和生存環境下,經歷萬年的風雨磨礪,養成了特有的民族個性特征,也形成了他們特有的思維模式。主要表現在中國人在思維方面總是與外部世界的客觀事物的形象相聯系,結合重現在大腦里的相關的物象進行思考,他們擅長的思維形式是形象思維。西方人的祖先所處的歷史條件和生存環境不同于中國人的祖先,因此逐步形成了完全不同于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西方人所擅長的思維方式是與現實世界物象相脫離的抽象思維,是基于邏輯推理和語義聯系的邏輯思維。這些其實是受印歐語系語言特征的暗示和誘導所致。

二、豐富學生的大學英語文化背景知識

1.在大學英語的課堂上,教師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課下應該為學生精心準備跨文化方面的教學資料,選擇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需要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讓學生感知英語學習的氣氛,培養他們的綜合文化素養。學生的學習需要一定的氣氛,只有較好的氣氛才能更好地帶動學生感知英語文化。激發學生的英語交際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學習西方文化,舉辦各種形式的文化交流或者文化知識講座,還可以展開英語角或者英文歌曲比賽等形式。掌握更多的跨文化知識;也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集中表現西方思想文化、精神信仰、習俗等電影作品,不斷豐富學生的西方文化知識。

2.豐富學生的業余英語文化生活。拓寬文化知識傳授渠道,豐富學生的英語校園文化生活,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便利。大學的英語課堂時間是有限制的,所以校園文化生活在大學英語學習方面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要求學生每天有規律的看英語新聞,不同民族新聞文化表現形式的差異,既凸顯在新聞的文體當中,也隱含在新聞文體的傳播方式當中。新聞是非常方便的、也是非常便捷的英語學習方式。看英語的新聞,在一定的時間內必然會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閱讀英語國家的報刊,在提高閱讀能力的同時,又能在潛移默化中學習西方文化,讓學生在實景交流中強化文化意識,提升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除了看英語新聞,還可以鼓勵學生讀西方的小說,尤其是名著作品。西方小說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小說對于社會問題的關注是不言而喻的。小說作為一種文學體裁,在文化的領域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小說的核心是故事,而故事作為文學的基本要素總是吸引龐大的群體,所以我們的當代的大學生也必須加入閱讀英語小說這個群體來提高跨文化的交際能力。